《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合集下载

传染病报告卡地填写要求

传染病报告卡地填写要求

传染病报告卡地填写要求:《传染病报告卡》采用统一格式,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填写,要求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填报人应签名。

1.卡片编号:由责任报告单位按年度编制并填写,便于填报单位内部管理。

格式为:年份(4 位数字)+ 科室代码(2 位数字,自行编号)+ 顺序号(4 位),如“2005-09-0001”。

直报时不需录入,由系统自动生成。

2.报卡类别: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初次报告”。

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在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报告”;其中,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

3.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

4.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5.身份证号:应尽可能填写。

6.性别:填写社会性别。

7.出生日期:应详细填写出生年月日(公历)。

新生儿不填写出生日期,应填写发病时的实际天数。

实足年龄/年龄单位: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只选择填写其中一项。

出生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并选择年龄单位。

大于等于1个月、不满1周岁的,按月龄填写,年龄单位选择“月”;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年龄单位选择“日”。

8.工作单位: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含农民工);学生(托幼儿童)详填发病时所在学校(托幼机构)及班级名称;无“工作单位”者填写“无”。

联系电话:填写可与患者保持联系的电话号码,以便追踪、核实和随访。

9.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居住时间≥6月)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在相应的类别前划“√”。

Ⅰ本县区:指病人为本地(县、区)常住居民。

Ⅱ本市其它县区:指病人为本市其他县(区)的常住居民。

Ⅲ本省其它地市: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市)的常住居民。

Ⅳ其它省:指病人为其他省的常住居民。

Ⅴ港澳台:指病人为港澳台居民。

.Ⅵ外籍:指病人为外籍居民。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
现住详细地址:应尽可能的填写详细的地址,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 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 、旅店。而不一定是户籍地址。--随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
职业:目的是为了在卡片汇总时发现传染病可能的 高发职业。
若病人的职业同时符合卡中一种以上职业时,选择原则是: ①选择主要职业;②选择与该病发生和传播关系较密切的职 业。
病例分类 实验室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病例分类2 填卡医生
未分类

急性
2王红英
未分类

未分类

未分类

未分类

未分类

未分类

未分类

未分类

慢性

医生填卡日期 2012-6-27 2012-6-4 2012-6-8 2012-6-12 2012-6-20 2012-7-5 2012-7-5 2012-7-5 2012-7-20 2012-7-26 2012-7-1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4
一些常见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
联系电话填写常出现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
学生和幼托儿童工作单位填写常出现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7
干部职员、民工、工人 工作单位填写常出现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8
年龄与职业存在逻辑错误!
出生日期
年龄
现住详细地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说明及疫情已报章盖章要求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说明及疫情已报章盖章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说明传染病报告卡必填项目:1.患者姓名(如患者为未满14岁儿童,应加填家长姓名及联系电话)2.性别3.出生日期:如只知道年龄,则只填年龄,在“实足年龄:”处填数字,不要加“岁”字,在后面“年龄单位”处选择年龄单位(年、月、日);如知道患者出生日期,则年龄不用填。

4.工作单位:除“农民”外,工作单位都必须填,如果是“农民”,工作单位不填;如果患者是“学生”或“幼托儿童”,工作单位要具体到班级,并且前面要加上“孟州市”(如:孟州市XX学校/幼儿园X年级X班)。

5.现住址:此项内容要具体到村组(如: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县(市区)XX乡(镇、街道)XX村(社区)X组/X号(门牌号))。

6.患者职业:参考第4条7.病例分类:以常见传染病举例(1)①乙肝、甲肝、梅毒、菌痢、选实验室确诊病例②丙肝、感染性腹泻、水痘选临床诊断病例③肺结核选疑似病例。

④病名如果写肠胃炎、肠炎的按感染性腹泻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2)乙肝、丙肝要分“急性”还是“慢性”;如果是慢性,下面的“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之间间隔时间至少6个月。

其中乙肝无论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化验单里只要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高出正常值的,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其他甲肝、丙肝、戊肝阳性结果也要填报告卡。

出入院登记本及门诊日志上病名诊断写肝炎的也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8.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发病日期填发病当天,诊断日期应为填写报告卡当天的时间。

9.甲乙丙类传染病及其他传染病:在对应的传染病前面的“口”里打钩“√”。

10.报告单位:孟州二院11.报告医生:为此病人的主管医生12.填卡日期:应为填卡当天,后面的“时分”应该晚于“诊断日期”的“时分”。

填卡过程中不得涂改,弄脏报告卡,不得出现画斜杠、涂黑疙瘩。

“疫情已报”章盖章说明疫情已报章盖章位置:病历首页和病历袋右上角各加盖一个,在患者的出入院登记本(医保、参合、自费)上再加盖一个,一共是三个章。

传染病报告卡必填项目

传染病报告卡必填项目

传染病报告卡必填项目传染病报告是指医务人员将诊断的传染病病例,按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给卫生防疫机构或疾病监测机构,以便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传染病报告卡是一份重要的公共卫生文件,其中有些项目是必须填写的,以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传染病报告卡必填项目有哪些。

1. 病例基本信息该部分需要填写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

这是第一步,确保填报的信息能够准确标识每一个病例。

2. 诊断信息该部分需要填写病例的主要诊断和次要诊断(如果有),包括传染病的名称、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程等。

诊断信息是判断病例所患疾病类型、传播途径、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3. 暴露史该部分需要填写病例的暴露史,包括接触病患史、食品或水源史、动物接触史等。

暴露史是判断是否存在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重要指标。

4. 个别病例填报项目对于某些传染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需要在传染病报告卡上填写其他特定的信息,比如HBV-DNA、HCV-RNA、抗体检测结果等。

这是针对不同传染病的特殊要求,有利于深入了解每个病例的情况。

5. 法定传染病的登记法定传染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传染性疾病,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由初诊医生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并报告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或疾病监测机构。

这是一项非常严格的规定,必须遵守,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以上就是传染病报告卡必填项目的概要介绍。

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时需要注意的是,必填项目必须填写完整、准确,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以保证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符合规定标准,避免因疏漏导致疾病的传播。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

农民
百日咳
2011-9-30 11月
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乡琼库勒村
本县区
农民
百日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年龄与职业存在逻辑错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填卡医生必须准确填写!
人群分类代码 工人 农民 教师 其它
离退人员 工人 工人 工人 农民 其它 农民
发病日期 2012-6-13 2012-6-4 2012-5-27 2012-6-4 2012-6-7 2012-6-25 2012-6-19 2012-6-19 2012-6-24 2012-7-21 2012-7-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联系电话填写常出现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生和幼托儿童工作单位填写常出现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干部职员、民工、工人 工作单位填写常出现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年龄与职业存在逻辑错误!
出生日期 年龄
现住详细地址
现住地址 人群分类代码 疾病编号
2007-6-6
5岁 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乡1大队1小队 本县区
未列入本卡的职业须填写在“其它”项中,如警察、飞行员 、军人等。有些特殊人群如劳教人员、和尚、道士和乞丐等 ,虽不属职业,也可填写在“其他”项中。个体经营者应根 据其经营活动的行业,选择相应的职业。
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职业按以下方式选择:Ⅰ.出生场所为医 院时(住院分娩)选择“其它”;Ⅱ.出生在其它场所时(住 院分娩之外其它方式分娩)选择“散居儿童”。此项分类仅 仅为了区分婴儿出生场所,无其它统计学意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病例分类:
确诊病例=临床表现+特异性检查 临床诊断=临床表现+仅非特异性检查 疑似=临床表现+一般非特异性检查+仍不能明确 病原携带=检出病原体+无明显临床表现 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 只有病种是HIV时病例分类才能选择阳性监测,别的病种不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梅毒全部按疑似病例分类*
梅毒
需要报告
同时符合: 1、医生首次诊断病例; 2、符合梅毒诊断标准; 3、TP、TR同时阳性; 4、新生儿滴度需达到1:4; 5、TP、TR单项阳性,报疑似病例;
不报告
1、复诊病例、复发病例; 2、年度内或跨年度的梅毒血清随访检测阳性病例; 3、入院病人、术前病人、健康体检者、孕产妇等梅毒血 清筛查阳性,但其诊断未得到明确者;
需要报告
不报告
1、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 2、已明确上报过的病例; 3、体检或术前常规检测结果阳性,但未经医生明确诊断或经 医生明确诊断不符合乙肝诊断标准者。(肝肾功能正常者)
*丙肝按确诊或临床诊断病例分类*
丙肝
1、医生首次诊断的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2、既往病例已治愈,再次感染的,需再次报告;
3、HCV RNA阳性者,不论抗-HCV是否阳性,均须报告
实验室确诊病例,并进一步区分急、慢性;
4、无HCV RNA检测条件,但抗-HCV(丙肝抗体)阳性,
需要报告 并经医生诊断,报告临床诊断病例。
不报告
1、抗-HCV(丙肝抗体)阳性,但HCV RNA(定量)阴 性者不报告;
2、疑似诊断不报告; 3、医生首诊已报告的,不再重复报告。
• 临床诊断病例 • 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填报确诊
病例; • 核酸检测阴性,不论抗-HCV监
测结果如何都不需要报告,如 已报临床诊断病例订正为其他 疾病。 • 既往已治愈再次感染的病例需
要报告
• 临床病例
• 门诊或出入院登记中为 “腹泻”、“肠炎”、 “胃肠炎”等相关诊断均 须报告
• 确诊需做粪便培养病原学
丁肝
2019新 冠肺炎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1、首诊医生发现疑似、临床诊断、确诊传染病患者立即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及其他附加卡、转诊单。

2、《传染病报告卡》按照传染病法要求填写,不可缺项
漏项。

特别需要注意的项目是:
(1)14 岁以下患者必须填写家长姓名;
(2)性病、结核病患者必须填写身份证号码;其他传染病患者要求填写身份证号码;
(3)有工作单位需要填写工作单位,而且工作单位与职业一定要相符合,学生、幼托儿童传染病卡,工作单位栏目必须填写学校或幼儿园名称,及所在班级;
(4)传染病卡必须填写患者或家长联系电话;保证专科医生和疾病控制中心医生对肝炎、结核病、艾滋病、性病等传染病患者追踪治疗;
(5)现住址需要填写详细的门牌号码,肝炎、结核病、艾滋病、性病等传染病必须详细填写户籍地址,方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患者追访、转诊;
(6)报告乙肝、丙肝、血吸虫三种传染病必须填写急
性或慢性,报告结核病必须填写转诊单,报告艾滋病还须填写艾滋病附卡,基本信息卡,完成确诊阳性知情告知。

(7)诊断时间必须详细填写到小时;
(8)报告性病、艾滋病必须填写性病报告附加栏。

二0 一四年一月六日。

传染病卡填报说明

传染病卡填报说明

特别注意事项
1、注意职业的填写:
( 1 )大于三岁的儿童应填为幼托儿童并详细填写幼儿园。 ( 2 )对师生患者,要求住址详细填写实际住址,工作单位。
老师的教学班级、联系方式必须准确; 学生的要求填写学校、班级、家长姓名、联系方式。 ( 3 )对羁押人员、老年公寓的人员,要求有管理人员联系 方式。
2、注意性病和肝炎相关问题:THANKSFra bibliotek谢谢观赏 感谢聆听
汇报人:xxx
日期:2020.07.00
填报要求
6、报告时限:甲类和乙类传 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 型肺炎:2小时内;乙、丙类: 24小时内。 7、疾病名称:病人同时患两 种及以上的传染病应分别报卡。 8、肝炎、肺结核、梅毒应分 型。 9、腹泻病例:诊断为感染性、 病毒性、细菌性肠炎的病例按 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细 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 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报告。 10、诊断变更或病人死亡需重 新上报传染卡。
(1)病例分类要正确选择(如梅毒、乙肝是确诊病例)。 (2)性病、乙肝应填报副卡,信息填报要完整。 (3)肝炎、梅毒应分型。 (4)慢乙肝患者在门诊日志上正确选择初诊和复诊。
首诊:患者第一次因该疾病到我院就诊。
特别注意事项
3、注意肺结核的相关问题:
(1)诊断肺结核/疑似肺结核(包括支气管结核、结核性胸 膜炎、肺结核球)应立即上报传染卡(陈旧性、 非活动性肺 结核除外)。 (2)肺结核转诊流程如下。转诊后需跟病人交代清楚,门 诊病人在门诊病例做好记录;住院病人在出院医嘱上注明。 (院感科会考核落实情况!) (3)结核病人正确分型,并注意与病例类型的关系。(如 利福平耐药、病原学阳性应为确诊病例)
2020
传染病卡填报说明

传染病报告卡地填写要求

传染病报告卡地填写要求

传染病报告卡地填写要求:《传染病报告卡》采用统一格式,用A4 纸印刷,使用钢笔填写,要求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填报人应签名。

1. 卡片编号:由责任报告单位按年度编制并填写,便于填报单位内部管理。

格式为:年份(4 位数字)+ 科室代码(2 位数字,自行编号)+ 顺序号(4 位),如“2005-09-0001 ” 。

直报时不需录入,由系统自动生成。

2. 报卡类别: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 初次报告” 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在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报告” ;其中,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

3. 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

4. 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5. 身份证号:应尽可能填写。

6. 性别:填写社会性别。

7. 出生日期:应详细填写出生年月日(公历)。

新生儿不填写出生日期,应填写发病时的实际天数。

实足年龄/ 年龄单位: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只选择填写其中一项。

出生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并选择年龄单位。

大于等于1 个月、不满1 周岁的,按月龄填写,年龄单位选择“月” ;不满1 个月的只填写日龄,年龄单位选择“日” 。

8. 工作单位: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含农民工);学生(托幼儿童)详填发病时所在学校(托幼机构)及班级名称;无“工作单位”者填写“无” 。

联系电话:填写可与患者保持联系的电话号码,以便追踪、核实和随访。

9. 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居住时间》6月)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在相应的类别前划“"”。

I本县区:指病人为本地(县、区)常住居民。

II本市其它县区:指病人为本市其他县(区)的常住居民。

皿本省其它地市: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市)的常住居民。

IV其它省:指病人为其他省的常住居民。

传染病报告卡及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规范

传染病报告卡及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规范
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年。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 的医疗机构,其传染病报告卡由收卡单位保存, 原报告单位必须进行登记备案。
22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规范
• 一、填写要求
•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必须使用 钢笔
或 圆珠笔 填写,务必项目齐全、内容准确、字 迹清楚,不得勾画涂改,并有填写者所在单位加 盖公章后方可生效。
传染病报告卡及居民死亡医学证 明书填写规范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2004年12月1日卫生部 •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2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规范
• 医疗机构职责: • 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 • 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
培训
• 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
•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种)
•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 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 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 疾。(25种)
• 联系电话:填写可与患者保持联系的电话号码,以便追踪、核
实和随访。肺结核患者必须填写。
16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规范
• 现住地址:指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可以是
家庭地址,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详 细填写到街道办事处或村名、组(门牌号)。病例 如有一处以上住址时,应填写患病期间能随访到的 住址。原则上是指病人发病时居住地,不是户籍所 在地址。
•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 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 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病。(10种)

2024年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录入、查重、订正制度(2篇)

2024年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录入、查重、订正制度(2篇)

2024年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录入、查重、订正制度为了更好地掌握和监测传染病的发生情况,促进传染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置,本文将介绍2024年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录入、查重、订正制度。

一、报告卡的审核制度1. 报告卡的审核流程:每一份传染病报告卡在提交之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流程,确保报告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审核人员的角色:审核人员由卫生部门指派,其中包括医生、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等专业人士。

3. 审核标准:审核人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意见和技术标准,对报告卡上的信息进行审核。

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病毒分离检测结果等方面。

二、报告卡的录入制度1. 报告卡的录入流程:完成审核后,审核人员将报告卡上的信息录入数据库中。

2. 录入人员的要求:录入人员必须熟悉电子病历系统的操作,并具备相关的疾病知识和专业背景。

3. 录入准确性的要求:录入人员需准确无误地将报告卡上的信息录入系统,并及时核对录入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三、报告卡的查重制度1. 查重的目的:为了避免数据重复录入,防止同一患者重复统计。

2. 查重的方法:系统将自动进行患者信息的查重,并通过比对身份证号码、姓名等关键字段,判断是否为同一患者。

3. 查重结果的处理:系统将自动给出查重结果,并标记为重复数据,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核实和处理。

四、报告卡的订正制度1. 订正的流程:若发现数据录入错误或遗漏等情况,相关人员需及时进行订正。

2. 订正的方式:订正人员通过系统进行数据订正,并在注释中说明订正原因,确保历史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 订正结果的审核:订正后的数据需重新经过审核流程,确保订正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综上所述,2024年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录入、查重、订正制度将通过严格的审核流程,准确的录入方式,自动的查重方法和完善的订正制度,确保传染病报告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024年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录入、查重、订正制度(2)订正制度1.审核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

传染病报告卡(版)

传染病报告卡(版)

传染病报告卡(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A、变更诊断;B、死亡;C、填卡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患者姓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性病/AIDS等可填写代号),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身份证号:尽可能填写。

既可填写15位身份证号,也可填写18位身份证号。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既填出生日期,又填年龄。

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年龄单位,默认为岁。

工作单位: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如果无工作单位则填写无;学生、幼托儿童、工人、干部职工、民工等职业相对应的工作单位设为必填项,其中学生、幼托儿童工作单位填写其所在的学校或托幼机构、民工填写其所工作的工地或工厂。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14岁以下的患儿家长联系电话为必填项。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如献血员布恩那个提供本人现住地址,则填写该采供血机构地址。

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法定传染病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

非法定报告传染病按照当地相关要求填报。

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员阳性检测结果,病种是HIV时病例分类才能选择阳性监测,别的病种不允许选择;“梅毒”、“淋病”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尖锐湿疣”、http://****news/55****E29F43F.html“生殖器疱疹”的病例分类只能为“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病原携带者”乙肝、丙肝、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或慢性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
本报告卡旨在收集传染病的主要信息,协助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以规范的 填写和准确的数据为基础,共同守护公共健康。
病例报告卡的目的
病例报告卡的编写旨在及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发展动态,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公众健 康安全。
病例报告卡的内容和格式要求
基本信息
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个人基 本信息。
3
递交报告卡
将填写完整的病例报告卡递交给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士。
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
1 信息缺失
请确保填写所有必填字段,避免遗漏关键信息。
2 数据错误
核对数据时,请保证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填写错误的实验室结果。
3 保密性
对患者信息要保持严格的保密性,确保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
病例报告卡的数据分析和利用
通过对病例报告卡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可以发现疾病的流行趋势、病例的高 发地区以及高危人群,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室检测
填写患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如病原学检测、血 液学检测等。
病情描述
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流行病学史以及传染期等 相关信息。
治疗情况
记录患者的治疗方法、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疗效评 估等信息。
填写病例报告卡的步骤
1
收集信息Βιβλιοθήκη 完整收集患者的个人资料、病情描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2
核对准确性
仔细核对填写的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病例报告卡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病例报告卡是监测传染病疫情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疫情监测、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应急等领域。
总结和要点
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对于及时掌握疾病的流行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及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医生或检验医生在诊断传染病后,须按照《《传染病
报告卡》的要求填报。

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报告卡填写必须完整、规范、字迹清楚,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填报人应签名。

应尽可能填写工作单位(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以便于及早发现同一单位(学校或托幼机构)的疫情。

肝炎、菌痢、梅毒、淋病必须填写实验室诊断依据。

传染病死亡病例,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应同时填写死亡日期。

①《传染病报告卡》填卡及时性:传染病病人诊断必须注明具体时间,自传染病诊断至卡片录入不得超过24小时。

②《传染病报告卡》填卡完整性: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患者单位、现住址、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填卡日期、疾病名称10 项为必填项目。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并在诊断传染病的潜伏期内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患者若为学生,患者单位必须填写患者就读的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

符合以上要求的为填写完整卡片,1 条未达要求即为不完整。

③《传染病报告卡》填卡准确性:凡字迹清楚,无逻辑错误,提供的基本情况准确的卡片判断为准确,否则为不准确;录入计算机的信息与原始报告卡吻合的为录入准确,否则为录入不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