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腹部医学宣教
昆虫的腹部
![昆虫的腹部](https://img.taocdn.com/s3/m/297735854431b90d6d85c707.png)
肢演化而来(有的 移到了第10节上), 存在于较低等的类 群中。有的细长多 节,丝状;有的不 分节,短锥状;有 的铗状等。主要司 感觉作用。
第三节 腹部的其它附属器官
无翅亚纲的腹部附
肢无翅亚纲昆虫在脏节
上通常保留退化或特化的 附肢,这是区别于有翅亚 纲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反 应了这类昆虫的原始性。 如原尾目成虫第1~3腹 节上各具1对管状附肢; 缨尾目第2~9节上各有1 对针突状附肢;弹尾目腹 部的3对附肢构成跳器。
第二节 外生殖器
❖ 交配器的构造:着生 在生殖节上,主要由 阳具和1对抱握器组 成。阳具位于生殖腔 内,端部有生殖孔。 抱握器属第9腹节的 附肢,交配时用以抱 持雌体。
❖ 各类昆虫交配器的构 造有很多变异。
第三节 腹部的其它附属器官
除外生殖器外,在某些腹节上,还有由附肢演变的其它
附属器官,如尾须、附器、幼虫腹足等。
第三节 腹部的其它附属器官
幼虫的腹足
腹足是幼虫的行动器官, 典型腹足由亚基节、基节 和趾组成。鳞翅目幼虫通 常2~5对,有趾钩;叶蜂 类6~8对,无趾钩。
广翅目泥蛉、鞘翅目龙 虱、毛翅目等的幼虫,也 具有类似于腹足的附肢; 蜉蝣稚虫,在第1~7腹节 生有成对的气管鳃。
本章重点和复习思考题
1. 腹部体节的组成,腹节的构造特点。 2. 腹部的附肢及常见种类。 3. 雌性产卵器的模式构造及常见变异类型。 4. 雄性交配器的模式构造及常见变异类型。
第一节 腹部的基本构造
❖ 原始者12节,多有不同 程度减少。多为纺锤形、 圆筒形、球形、扁平形、 细长形等。节间膜和侧 膜发达,无侧板。气门 多位于侧膜上。
❖ 附肢多退化,唯生殖节 保留外生殖器附肢。原 始类群第11节上生有尾 须,背板成为肛上板,
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
![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051a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4.png)
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昆虫是一类具有显著特征的节肢动物,其解剖结构非常复杂,腹部是昆虫重要的器官之一。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昆虫腹部解剖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深入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征和生物功能。
一、外部结构昆虫的腹部通常由7个胸节组成,每个节都具有特殊的外部结构。
在腹部的末端,通常有两个尾触角和一对生殖器。
这些外部结构在不同种类的昆虫中可能会有所变化。
二、内部器官1. 消化器官:昆虫的腹部包含了消化系统的主要部分。
消化器官由食管、胃和肠组成。
昆虫吞食食物后,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其中消化酶开始分解食物。
然后,消化物进入肠道,其中营养物质被吸收,废物被排出。
2. 呼吸器官:昆虫的腹部还包含了呼吸系统的一部分。
昆虫通过一系列的气管进行呼吸。
气管分支到昆虫体内各个细胞,从而实现气体交换。
3. 循环系统:昆虫的腹部还包含了循环系统的一部分,通过这个系统,昆虫输送氧气和养分到细胞,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4. 生殖器官:昆虫的生殖器官通常位于腹部后端,雄性昆虫通常具有附睾、生殖器和交配器官。
雌性昆虫通常具有生殖器官、配子囊和交配器官。
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的昆虫种类中可能会有所差异。
5. 神经系统:昆虫的腹部还包含了神经系统的一部分,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昆虫能够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并实现运动控制。
综上所述,昆虫的腹部是昆虫生物学特征和生物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报告中,我们对昆虫腹部的外部结构和内部器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这些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征和生物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昆虫生物学提供了基础。
《昆虫的胸腹部》课件
![《昆虫的胸腹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04f9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3.png)
胸肌的发达程度与昆虫的飞行 能力密切相关,一些飞行能力 强的昆虫拥有更为发达的胸肌
。
腹肌
01
腹肌是昆虫腹部的主要 肌肉群,负责控制腹部 运动和某些行为。
02
腹肌分为外腹肌和内腹 肌,分别腹肌通过收缩和舒张来 控制昆虫的呼吸、排泄 、生殖等生理活动。
作用
作为血液的储存和缓冲区,调节 昆虫体内血液的流动和压力,同 时也有助于回收和循环利用血液
中的营养物质。
07
昆虫胸腹部的排泄系统
马氏管
总结词
昆虫的排泄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详细描述
马氏管是昆虫体内一种细长的管状结构,主要负责收集和运输代谢废物。它们分 布在昆虫的胸腹部,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机制,将废物排出体外。
《昆虫的胸腹部》ppt 课件
目 录
• 昆虫胸腹部的简介 • 昆虫胸腹部的骨骼结构 • 昆虫胸腹部的肌肉结构 • 昆虫胸腹部的呼吸系统 • 昆虫胸腹部的消化系统 • 昆虫胸腹部的循环系统 • 昆虫胸腹部的排泄系统
01
昆虫胸腹部的简介
昆虫胸腹部的定义
01
昆虫胸腹部是昆虫身体结构的一 部分,位于头部和腹部之间。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昆虫胸腹部的呼吸系统
气孔
气孔是昆虫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腹部两侧,是外界与体内的气体交换通 道。
气孔通常由两个半圆形或椭圆形的孔洞组成,周围有气孔瓣膜,可以控 制气体的进出。
气孔在昆虫的呼吸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气孔昆虫可以进行 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气管
气管是昆虫体内的一个复杂的气体运输 系统,由一系列细长的管道组成。
昆虫胸腹部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昆虫的腹部
![第三节昆虫的腹部](https://img.taocdn.com/s3/m/1a1cae58f01dc281e53af0cb.png)
一、体壁的构造
护蜡层:类脂、鞣化蛋白、腊质 蜡层:腊质、脂质-------------------不透性 上表皮 表皮层 多元酚层:多元酚 角质精层:脂蛋白类 外表皮:骨蛋白、脂类-----------------------坚韧性 体壁 内表皮:几丁质、节肢蛋白-----------------延展曲折性 皮细胞层:活细胞层,有特化的腺体、感受器、鳞片等
二、腹部的附器
1、外生殖器 (1)、雄性外生殖器
又称交配器或交尾器,位于第9腹节的腹面。主要包括阳具、抱握
器。 (2)、雌性外生殖器
产卵器位于腹部第8、9节腹面,由着生在生殖孔周围的三对产卵瓣
组成(背产卵瓣、内产卵瓣、腹产卵瓣) 产卵器的外形各异,因昆虫适应不同的产卵环境而不同。
2、尾须
位于腹末的一对须状物,形状大小各异。
第三节 昆虫的腹部
腹部是昆虫的第三个体段,前端与胸部相连接,后端有外
生殖器、肛门等器官。两侧有气门,里面包藏内脏器官和生殖
系统,所以腹部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一、腹部的构造 昆虫腹部由9—11节组成。腹部除去末端数节外,一般无附 器,各节以节间膜相连,腹节可以套叠、弯曲、胀缩,便于交 配、产卵、呼吸等活动。 腹部1—8节两侧各有一对气门,是重要的呼吸器官,腹末有 一对尾须,交尾器或产卵器。
刺:基部不能活动,如叶蝉后足胫节上有成排的刺。
距:基部周围以膜质和体壁相连,可以活动。如飞虱后足胫节上的距。
三、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1、要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药剂必须接触虫体。但昆虫体壁上被覆物能阻碍 药物进入虫体。为了能使药剂在虫体表展布,在药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 2、上表皮具有亲脂性,疏水性,内表皮和外表皮具亲水性和疏脂性,农药要 透过昆虫体壁必须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和一定的水溶性,即适合的油水分配 系数。 3、昆虫体壁的厚度随虫龄增加而增加,体壁越厚,其微孔道越少。故高龄幼 虫抗药力强,必须掌握低龄期用药。 4、新型激素型农药灭幼脲、扑虱灵等的作用机制是破坏昆虫表皮几丁质的合 成,使幼虫不能形成新表皮而死亡。
《昆虫的胸腹部》课件
![《昆虫的胸腹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3ee3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7.png)
胸部和腹部通过神经和血管系统相互联系,共同维持昆虫的生命活动。
3
胸腹部的关系对昆虫的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胸部和腹部的结构、功能和变异对昆虫的生存和繁殖具有深远的影响。
胸腹部的应用ຫໍສະໝຸດ 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昆虫的胸腹部在医学、农业和 工业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价值。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昆虫胸腹部的变异和功能对生 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 作用。
腹部结构
1 腹部的组成
昆虫腹部由数个体节组成,其中包括内脏器官和生殖器官。
2 腹部的功能
腹部负责消化、呼吸、排泄和繁殖等重要功能。
3 腹部的变异
不同昆虫腹部的形态和结构在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性上存在差异。
昆虫的胸腹部区别
1
胸部与腹部的区别
胸部位于前方,与头部连接,而腹部位于胸部之后。
2
胸部与腹部的联系
昆虫的胸腹部
昆虫的胸腹部结构和功能对其生存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本课件将介绍昆虫 胸腹部的组成、变异以及其在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胸部结构
胸部的组成
昆虫胸部包括三个体节, 每个体节上有一对足和一 对翅。 <
胸部的功能
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枢, 控制昆虫的步态和飞行能 力。
胸部的变异
不同昆虫胸部的形态和结 构在适应不同生态环境方 面存在差异。
研究的应用前景
对昆虫胸腹部的深入研究将有 助于推动科学的发展和创新。
第八章 昆虫的腹部
![第八章 昆虫的腹部](https://img.taocdn.com/s3/m/6a4ec374a417866fb84a8e60.png)
图 110 昆 虫 的 腹 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八章 昆虫的腹部
第一节 腹部的基本构造
1 腹部的节数 蜜蚁吸饱后腹部增加明显。白蚁后蚁的卵巢成熟后, 蜜蚁吸饱后腹部增加明显。白蚁后蚁的卵巢成熟后,腹部可比原来膨大十 多倍甚至更大等。 多倍甚至更大等。
图 111 昆 虫 的 腹 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八章 昆虫的腹部
第三节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昆虫腹部除外生殖器外,还有一些与昆虫生殖活动无关的附肢, 昆虫腹部除外生殖器外,还有一些与昆虫生殖活动无关的附肢,叫非生 殖性附肢,主要包括尾须、 殖性附肢,主要包括尾须、无翅亚纲昆虫脏节上的附肢和有翅亚纲昆虫 幼期腹部的附肢。 幼期腹部的附肢。 1 尾须
图 131 鳞 翅 目 昆 虫 腹 足 示 趾 钩
图 119 昆 虫 的 交 配 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八章 昆虫的腹部
第二节 外生殖器
2 交配器 2.1 阳茎 在蜻蜓中,原来位于第9腹节的阳茎退化 腹节的阳茎退化, 在蜻蜓中,原来位于第 腹节的阳茎退化,但生殖孔仍开口于退化的阳 茎上,后生的阳茎发生于第2或第 腹节的腹面并和一储精囊相通。 或第3腹节的腹面并和一储精囊相通 茎上,后生的阳茎发生于第 或第 腹节的腹面并和一储精囊相通。 交配前,雄虫将腹末前弯,使第9腹节的生殖孔对接于后生阳茎的储精囊口 腹节的生殖孔对接于后生阳茎的储精囊口, 交配前,雄虫将腹末前弯,使第 腹节的生殖孔对接于后生阳茎的储精囊口, 精子由生殖孔注入储精囊中。交配时,雄虫以尾须夹住雌虫头部或胸部, 精子由生殖孔注入储精囊中。交配时,雄虫以尾须夹住雌虫头部或胸部, 雌虫腹端前弯与雄虫交配器相接. 雌虫腹端前弯与雄虫交配器相接
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
![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a3f56e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7.png)
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
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
昆虫腹部是昆虫身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承担着多种功能。
为了进一步了解昆虫腹部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项昆虫腹部解剖的研究。
我们选择了蜜蜂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我们使用显微镜对蜜蜂腹部进行观察。
蜜蜂腹部由七个腹节组成,每个腹节都有一对侧板,它们是腹部的外壳,并提供了保护和支持。
我们还注意到蜜蜂腹部有一些特殊的结构,比如蜜蜂的刺和蜜储薄板。
蜜蜂的刺位于腹部末端,并且只有雌蜂才有刺。
刺是蜜蜂捕食和防御的重要器官。
蜜储薄板位于腹部第二节,它是蜜蜂用来储存花蜜的器官。
我们还观察到蜜蜂腹部内部的一些结构。
蜜蜂腹部内有许多消化器官,如食管、胃和肠道。
这些器官帮助蜜蜂消化食物并吸收养分。
另外,蜜蜂腹部还有一对气管,它们负责昆虫呼吸。
此外,我们还发现蜜蜂腹部内有一些特殊的附属肢,科学家称之为“拟足”。
这些拟足帮助蜜蜂进行蜡板的制作和巢穴的建造。
通过昆虫腹部解剖的研究,我们对昆虫腹部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昆虫腹部不仅仅是一个消化和排泄的器官,它还承担着昆虫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功能。
我们的研究成果可能对昆虫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昆虫腹
![昆虫腹](https://img.taocdn.com/s3/m/65abbfcc89eb172ded63b788.png)
有翅亚纲:直翅类, 半翅目,同翅目, 缨翅目(锥尾亚目)、等 翅目、蜻蜒目和膜翅目 有发达产卵器。
有翅亚纲昆虫产卵器的模式构造(Snodgrass)
A. 腹部末端的侧面观;B.腹部末端的腹面观; C.两生殖节的侧面观
1. 直翅目的产卵器
特点:背、腹瓣发达, 内瓣退化。 蝗虫类:短而尖、 硬——锥状。
十七年蝉的产卵器
3. 膜翅目产卵器
与同翅目类似,但内瓣愈合为一。 叶蜂:短而宽,端尖,平时主卵器(第一,二产卵器瓣)隐藏在 产卵器鞘(第三产卵瓣)里。 姬蜂:基本同叶蜂,但细而长,且能产卵于树干内天牛幼虫上。 胡蜂,蜜蜂等刺类:产卵器→螫刺(注射毒液,非产卵),卵由 其基部产出。
叶蜂的产卵器
二、交配器copulatory organ
谢 谢
衣鱼第6 腹节腹面观, 示附肢与肌肉仿(Snodgrass)
(二)原变态昆虫腹部的附肢
蜉蝣目幼虫:第 1-7腹节背、腹 板间,有出自肢 基片的鳃,与无 翅亚纲的针突为 同源器官。 A. 蜉蝣稚虫
(三)全变态昆虫腹部的附肢
全变态的广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毛翅目, 长翅目、膜翅目等幼虫的腹部,都有各类行动的附肢,但 鳞翅目,膜翅目(叶蜂类)常见。 1.广翅目:泥蛉幼虫腹部第1-8节两侧各有1对刺突、第 10节有1对臀足;鱼蛉第1-7节两侧各有1对分节的刺突。 2.脉翅目:水生幼虫的腹部有成对的器官鳃。 3.鞘翅目:龙虱、豉甲等的幼虫1-6节或1-7节有类似鱼 蛉的分节附肢;有的种类有类似鳞翅目幼虫的腹足,但无 趾钩。 4.毛翅目:第1-9腹节上有1对气管鳃,第10节有臀足。 5.鳞翅目:5对,位第3-6腹节和第10腹节,末端有趾钩。 6.膜翅目叶蜂类:6-8对,多达10对,第2腹节开始有, 末端有趾无钩。
第一章第三节第四节 昆虫的腹部及其附器、体壁的构造
![第一章第三节第四节 昆虫的腹部及其附器、体壁的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d5bee021964bcf84b8d57b29.png)
举一二例。 6、昆虫的头、胸、腹部各是什么中心?
Hale Waihona Puke • 底膜• 皮细胞层 内表皮 • 表皮层 外表皮
上表皮
护蜡层 蜡层 表皮质层
昆虫体壁构造图
二、体壁的功能(5方面)
1、起外骨骼的作用,维持体形。运动的肌肉均着生在体 壁上。
2、控制昆虫体内水份的蒸发,阻止异物进入昆虫体内。 3、着生各种感觉器官和腺体。 4、起营养成分贮存库的作用。 5、形成昆虫的体色、保护色。
三、体壁的衍生物
• 昆虫的体壁不是光滑的,上面生有很多毛、•刺、鳞片、 突起等等外长物。
• 昆虫 千奇百 怪的形 态和绚 丽多彩 的颜色 都是由 体壁所 构成的。
保护色
拟态 地 衣 螽 斯
警戒色
作业一
1、昆虫属于什么门?昆虫纲有什么特点? 2、昆虫的头式有哪些类型?昆虫口器主要有哪些类型?它们的特点是
第三节 昆虫的腹部及其附器
昆虫的腹部是体躯的第三个体段,通常由9~11节构成,节 与节之间以节间膜相连。
腹部内部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呼吸器官,腹部末端有 外生殖器,腹部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腹部的基本构造
• 由三个部分组成: 背板、腹板、侧板
第四节 昆虫的体壁
一、体壁的构造和特性
• 体壁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从内向外分别是
昆虫的外部形态(胸、腹、体壁)-教案
![昆虫的外部形态(胸、腹、体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a195c17f1922791688e8d6.png)
教案模板(试行)教研组长审阅年月日日期:课程:茶树病虫害防治班级:茶叶1601 章节:昆虫的外部形态(胸、腹及体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昆虫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2.了解昆虫雌性和雄性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类型;昆虫体壁的作用。
能力目标:1.掌握昆虫的胸、腹的构造及其器官的作用。
2.掌握昆虫体壁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同学们对昆虫的胸、腹及体壁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昆虫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2.昆虫体壁的作用。
【教学难点】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昆虫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课时安排】组织教学1min回顾上一节课内容4min本节课的新内容80min重点内容的总结3min考勤、组织教学2min【教学过程】1、昆虫具有哪些主要特征?答: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头部具有口器,1对触角,1对复眼和0-3个单眼,是昆虫取食和感觉的中心。
胸部具3对足,2对翅(多数种类),是昆虫运动的中心。
腹部包含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动附肢,多数有外生殖器,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2、昆虫口器类型与化学药剂防治有何关系?答:咀嚼式口器的农业害虫取食固体食物,咬食植物各部分器官,造成寄主的机械损伤。
在进行化学防治时,一般采用胃毒剂或触杀剂进行防治。
对于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一般使用内吸杀虫剂,防治效果最好,触杀剂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胃毒剂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则不能奏效。
虹吸式口器的昆虫吸食暴露在植物体表的液体,根据这一习性可将胃毒剂制成液体毒饵,使其吸食后中毒。
如目前常用的糖酒醋混合液诱杀多种蛾类等。
导入新课:昆虫的胸部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体段,是运动中心。
胸部由前胸(prothorax)、中胸(mesothorax)和后胸(metathorax)三节组成。
每一胸节各具胸足一对,分别称为前足(fore legs)、中足(middle legs)和后足(hind legs)。
昆虫的腹部
![昆虫的腹部](https://img.taocdn.com/s3/m/d9a4082daf45b307e87197dc.png)
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技术课程类型:专业课教学进程:昆虫的腹部学时:2班级:1、19教学目的1. 掌握昆虫腹部的作用。
2.掌握昆虫雌雄虫外生殖器3、了解昆虫腹部有哪些附器。
教学重点1、昆虫腹部的作用。
2、昆虫雌雄虫外生殖器教学难点掌握昆虫腹部的作用教学用具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表格、图片等)。
教学方法教师讲述、演示多媒体幻灯片等直观教学与对学生提问相结合。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腹部是紧接在胸部之后的第三体段,与胸部的连接非常紧密,尽管胸、腹部的界线是明显的。
成虫腹部没有运动器官,附肢大多退化。
但有与生殖有关的附肢特化成为外生殖器——雄性的抱握器和雌性的产卵器及尾须。
腹部里面包藏着主要的内脏器官,所以腹部是昆虫的内脏活动(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一、腹部的构造昆虫腹部的体节数在各类昆虫中变化较大。
一般由8—11节组成(唯原尾目中的原尾虫才有12节)。
在弹尾目中仅有6节,在膜翅目的青锋科甚至只能见到3—5个腹节。
腹节的减少,一般是由于腹节的合并或退化。
雌成虫的第八和第九腹节着生有产卵器,雄虫第九腹节着生有交配器。
这些着生生殖器官的体节称为生殖节。
腹节的构造比胸节简单,腹节有发达的腹板和背板,但没有象胸节那样发达的侧板,两侧仅有膜质的侧膜。
腹板的构造与背板相似,但第一腹节上午腹板常消失。
由于腹节背板常向下伸,侧膜往往被背板所遮盖。
腹部各节间连接不似胸节紧密,有很发达的节间膜和侧膜。
腹节可以相互套叠,后一腹节的前缘常套入前一腹节的后缘内。
因此能伸缩、扭曲自如,并可膨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蜕皮、羽化、交配、产卵等活动。
有些昆虫节间膜具有较大的韧性,使腹节可作较大的扩展和延伸。
如蝗虫产卵时,腹部可延长几倍,借以插入深土。
二、腹部的附器:有翅亚纲成虫腹部生殖节上的附肢,常特化成交尾和产卵的器官。
在无翅亚纲中,除生殖节外,节和生殖后节也具有附肢。
有些在腹部末端着生一对尾须,其具有感觉功能。
(一)雌虫外生殖器:雌虫的外生殖器着生于第8、9腹节上,称产卵器。
《昆虫的腹部》课件
![《昆虫的腹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a5e22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5.png)
不同种类昆虫腹部的特点
01
02
03
甲虫腹部
甲虫的腹部通常短而宽, 覆盖着坚硬的甲壳,用于 保护内部器官和支撑身体 。
蝴蝶腹部
蝴蝶的腹部长而细,分为 多个节段,与翅膀连接处 具有发达的肌肉,用于控 制翅膀的扇动。
蜜蜂腹部
蜜蜂的腹部短而圆,附着 有多个产蜜的蜜囊器官, 同时还有用于采集花粉的 绒毛。
昆虫腹部在进化中的演变
谢谢聆听
包括雄性和雌性的生殖 器官,负责繁殖后代。
其他重要器官
如气孔、循环系统和神 经系统等。
昆虫腹部的运动机制
01
通过侧膜的收缩和舒张,昆虫可 以实现腹部的弯曲和伸展,进而 实现行走、跳跃、游泳等运动。
02
昆虫腹部的运动机制与胸部的运 动机制相协调,共同完成昆虫的 各种运动行为。
03 昆虫腹部的生长与发育
所,许多雌性昆虫的卵都储存在腹部。
昆虫腹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结词
昆虫腹部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作为食物链的一部分、传播花粉 和种子等。
详细描述
昆虫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腹部作为其身体的重要部分,也发挥了关 键的作用。许多昆虫是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它们在食物链中占据了重要的 位置。此外,一些昆虫通过传播花粉和种子,促进了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适应环境
昆虫腹部形态的演变是为了适应不同 的生态环境和生存需求,例如在水生 环境中生活的昆虫腹部具有呼吸和游 动的功能。
繁殖与生存
昆虫腹部在进化中承担着繁殖的功能 ,例如交配时雄性昆虫通过腹部与雌 性进行交配,同时腹部还具有保护内 部器官和运动的功能。
昆虫腹部多样性的生态意义
适应食物来源
昆虫腹部形态的多样性有助于适 应不同的食物来源,例如植食性 昆虫具有咀嚼式口器,而肉食性 昆虫则具有刺吸式口器。
农作物虫害防治技术昆虫的腹部学习目标
![农作物虫害防治技术昆虫的腹部学习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220204056bd97f192279e92f.png)
昆虫的腹部
学习目标
• 1.知道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
• 2.了解尾须和外生殖器的特点。
昆虫的腹部
• 一、昆虫腹部的构造
• 腹部是昆虫的第三体段,前端紧接胸部,近末端有肛门和生殖器及尾须。腹部 内有部有消化、排泄、呼吸、神经、循环和生殖内脏器官,因此腹部是昆虫的新 陈代谢和生殖中心。 昆虫的腹部一般由9—11节组成,最多有12个体节。腹部个体节具有背板和侧 板,两侧具有膜质的侧膜,节与节之间有节间膜相连,因此腹部可以伸缩弯曲, 利于交配、产卵和呼吸。腹部1—8节两侧各有一对气门着生在背板两侧下缘。第 8—9节着生外生殖器,是雌雄交配和产卵的器官。
雌性昆虫产卵器的结构 雄性昆虫外生殖器的结构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昆 D、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
D
二、填空题 1.昆虫的腹部一般由
9—11节组成。 外生殖器 ,交配器是指 雄 虫的外生殖器。
的器官统称。
2.昆虫生殖系统的体外部分称为
3.昆虫生殖系统的体外部分,是用以
交配、 受精 和 产卵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制作
农作物虫害防治技术
•
昆虫的腹部
二、 腹部的特点
成虫的腹部能伸缩和弯曲,以帮助呼吸、脱皮、羽化、交配和产卵等活动。 如蚊子吸足血后,腹部可膨大几倍。
昆虫的腹部
•1.尾须: • 第11腹节上一对须状结 构的附枝,有感觉的功能, 分节和不分节,长短不一。
昆虫的腹部
• 2.外生殖器: • 昆虫生殖系统的体外部分,是用以交配、受精和产卵的器官统称,主要由 腹部生殖节上的附肢特化而成。雌虫的外生殖器称为产卵器,由2—3对瓣状 结构组成。有的种类无特别的产卵器,直接由腹部末端几节伸长成一细管来 产卵,如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等雌虫即属此类,有的种类的产卵器已经 特化成鳌刺,如蜜蜂、胡蜂等。雄虫的外生殖器称为交配器,一般由一管状 的阳具和一对钳状的抱握器组成。
昆虫学-形态:腹部
![昆虫学-形态:腹部](https://img.taocdn.com/s3/m/247ff211650e52ea5518984b.png)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陆生全变态昆虫幼虫的腹足
长翅目、鳞翅目和部分膜翅目昆虫幼虫的腹部具有用于行走的 附肢,称为腹足,呈筒状,构造简单,由亚基节、基节和趾组 成。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鳞翅目幼虫的腹足与臀足:
常有5对,着生在第3~6腹节和第10腹节上,第10腹节上的腹足 又称臀足。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昆虫的外生殖器
膜翅目昆虫的产卵器:
昆虫的外生殖器
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昆虫都无特化的产卵瓣,产卵器是由腹 部末端可以伸缩的几节变细形成,产卵时可伸出很长,称伪产卵 器。
双翅目昆虫的产卵器
昆虫的外生殖器
鳞翅目昆虫的产卵器:
昆虫的外生殖器
雄性外生殖器—交配器:
昆虫的外生殖器
蛾类的交配器:
昆虫的外生殖器
鳞翅目幼虫的腹足与臀足: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膜翅目叶蜂幼虫的腹足:
常为6~8对,有的可多达10对,着生在第2~7、或至第8、或 至第9和第10腹节上。
12insectexternalmorphology第一章昆虫的外部形态第四节昆虫的腹部一腹部的基本构造二外生殖器三腹部的非生殖附肢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腹部abdomen的外部结构雌虫腹部末端构造模式图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腹部的形状纺锤形圆筒形球形扁平或细长等类群间变化较大
第一章
昆虫的 外部形态
Insect external morphology
蜻蜓的交配器: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尾须:腹部第11节附肢演化而成的外长物。
尾 须
中 尾 丝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革翅目昆虫的尾丝——尾铗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弹尾目昆虫的弹器:
观察昆虫腹部实验报告
![观察昆虫腹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57915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19.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腹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观察昆虫腹部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3. 掌握昆虫腹部器官的生理功能。
二、实验材料1. 昆虫:选取一种常见的昆虫,如蚂蚁、蝴蝶、蚊子等。
2. 实验器材:解剖刀、解剖盘、显微镜、镊子、解剖针、酒精灯、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昆虫放置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刀从昆虫腹部中央切开,观察腹部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2. 观察昆虫腹部结构:(1)观察昆虫腹部的整体形态,了解其形态特点。
(2)观察昆虫腹部的颜色、质地等特征。
(3)观察昆虫腹部各器官的位置,如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等。
3. 解剖昆虫腹部:(1)用解剖刀将昆虫腹部器官逐一分离,观察各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2)将分离出的器官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和功能。
4. 实验结果记录:(1)记录昆虫腹部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记录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昆虫腹部结构:昆虫腹部是昆虫的主要部分,负责消化、生殖、排泄等功能。
昆虫腹部呈圆柱形,由多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内含有一定的器官。
2. 昆虫腹部器官:(1)消化系统:昆虫腹部前端为消化器官,包括口器、食道、胃、肠等。
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消化吸收,为昆虫提供能量。
(2)生殖系统:昆虫腹部后端为生殖器官,包括雌性生殖器官和雄性生殖器官。
生殖器官负责昆虫的繁殖。
(3)排泄系统:昆虫腹部两侧有排泄器官,负责排出昆虫体内的代谢废物。
3. 显微镜观察结果:(1)消化系统:显微镜下观察,昆虫消化系统的细胞结构完整,功能正常。
(2)生殖系统:显微镜下观察,昆虫生殖系统的细胞结构完整,功能正常。
(3)排泄系统:显微镜下观察,昆虫排泄系统的细胞结构完整,功能正常。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昆虫腹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昆虫腹部由多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内含有一定的器官,如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 腹部的生殖附肢
昆虫的外生殖器是昆虫生殖系统的体外部分,是用以交 配、授精和产卵的器官统称,主要由腹部生殖节上的附肢特 化而成。雌性的外生殖器称为产卵器;雄性的外生殖器称为 交配器。
4.1 产卵器
(1)基本构造
常为管状构造,由3对称为产卵瓣的瓣状构造组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产卵。 有些昆虫的产卵器特化,而使功能变化,如蜜蜂、胡
蜂等的产卵器变成了自卫或进攻猎物的器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产卵器的变异与适应
不同类型的昆虫具有不同形状的产卵器,低等昆 虫(如原尾目、蜉蝣目昆虫)无特化的产卵器,而是 由两条输卵管分别开口于第7腹节腹板后缘,它们具有 1对产卵孔,这是产卵器的原始类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部分双翅目和膜翅目青 蜂科的可见腹节只有3~ 5节。
➢ 在膜翅目细腰亚目中, 原始第一腹节并入胸部, 成为胸部的一部分,叫 并胸腹节。
2.2 腹部的分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昆虫的腹部常根据外生殖器的着生位置分为三段。
生殖前节 或称脏节。包括腹部第一至七腹节 (雌虫)或第八腹节(雄虫),其构造简单一致, 但膜翅目细腰亚目的生殖前节是从原始第二腹节 开始。在模式情况下,每节两侧各有气门1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主要内容
腹部的特点(与胸部相比) 腹部的基本构造 腹部的变化 腹部的生殖附肢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附肢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腹部的特点(与胸部相比)
➢ 没有运动的附肢。附肢多数退化,仅保持 着生殖附肢,少数留有尾须。
➢ 结构简单,只有背板和腹板,无侧板,有 侧膜。
➢ 节与节之间有发达的节间膜,可以拉长和 缩短。(有利于代谢活动可以产卵繁殖)
➢ 一般腹部都比较细长。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 腹部的基本构造
2.1 腹部的节数
➢ 昆虫腹部的原始节数应为12节(11个体节和1 个尾节)。
➢ 在现代昆虫中,仅见于一些昆虫的胚胎期和原 尾目的成虫,其它昆虫至多有11节,一般有 9~10节。
➢ 第8腹节上的产卵瓣称第1 产卵瓣或称腹产卵瓣,也 有人叫第1生殖突,它着 生在第1副瓣片或称第1生 殖突基节上。
➢ 第9腹节上的相应构造称 第2产卵瓣或称内产卵瓣, 也有人称第2生殖突,它 着生在第2副瓣或称第2生 殖突基节上。
➢ 第2副瓣上向后伸出的瓣状外长物叫第3产卵瓣或称背产卵 瓣。
(2)功能
➢ 但是实蝇的伪产卵器末端 尖锐而坚硬,可刺入果实 内产卵;一些土栖天牛的 伪产卵器为坚硬的细管状, 可插入土中或树皮下产卵。
4.2 交配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雄性外生殖器的类型
➢ 昆虫的雄性外生殖器可分为两大类,一 类为比较原始的昆虫如原尾目、蜉蝣目 及部分革翅目昆虫所具,其外生殖器具 有成对的阳茎,在蜉蝣目中,成对的阳 茎有时部分愈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另一类为多数有翅亚纲的昆虫所有,阳茎为单一 的管状或叶状构造;比较原始的螳螂目、蜚蠊目 昆虫的阳茎为几个叶状突起,称为阳茎叶;而大 部分有翅亚纲昆虫的阳茎大体呈管状。显然,单 一阳茎是由成对阳茎演化而来。值得指出的是蜻 蜓目昆虫的阳茎退化,以第2或第3腹节上次生交 尾器代替阳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生殖后节 通常只包括第十至第十一腹节,在原 尾目昆虫中还包括第十二腹节。第十一腹节又叫 臀节(anal segment),肛门位于该节末端,其背 板称肛上板(epiproct)、侧腹面的两块称肛侧板 (paraprocts)。部分种类第十一腹节上生有1对 附肢,叫尾须(cerci)。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姬蜂类的产卵器细长, 产卵时产卵器刺入寄 主体内而将卵产于寄 主体中,甚至可将产 卵器插入树干上的虫 孔,把卵产在蛀干害 虫如天体幼虫体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昆虫都无特化的产卵瓣,产卵器 是由腹部末端可以伸缩的几节变细形成,产卵时可以伸出 很长,称为伪产卵器。这类昆虫的卵一般只能产在缝隙或 动植物体表面。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雄性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
昆虫的雄性外生殖器主要由阳茎和抱握器两部分组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阳茎
位于下生殖板形成的生殖腔内,是第九腹节腹板后节间膜 的外长物,生殖孔开口在它的末端。
阳具一般为管状或锥状构造,大多包括阳茎基和阳茎体两 部分。阳茎基一般为环形或三角形,两侧常具突起称为阳 茎侧叶。在部分蛾类中,阳茎侧叶特化成抱握器。阳茎体 的结构复杂,表面有时有叶状、钩状或刺状突起,端部有 可以翻缩的阳茎端。交配时,在血液压力的作用下,阳茎 端膨胀插入雌虫体内。
高等昆虫仅具1个产卵孔,其产卵器的形态与产卵的 方式与习性相适应,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蝗虫:锥状产卵器,产卵在土中。 ➢ 蟋蟀:针状(矛状),产卵在植
物组织里。 ➢ 螽斯:剑状或刀状,产在组织或
土里。 ➢ 蚱蝉:针状,产在嫩的树皮下或
土里。 ➢ 蓟马:锯齿状,产卵在表皮底下。
资料仅供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 腹部的变化
➢ 腹部的变化 背板、腹板大小相等,气门居中。 背板大,腹板小,气门居下。 背板小,腹板大,气门居上。
➢ 侧背板:背板很大,向两侧扩展,在侧膜位置上。 ➢ 侧腹板:腹板很大,向上扩展,侧板与腹板愈合,形
成侧腹板。 ➢ 肛上板:最后腹节的背板往往在肛门的上方。 ➢ 肛侧板:最后腹节的腹板很小,在肛门的两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生殖节 包括腹部第八至九两个腹节(雌虫)或 仅第九腹节(雄虫),其构造复杂,着生有外生 殖器。大部分有翅亚纲昆虫和无翅亚纲缨尾目的 雌虫,生殖孔大多位于第八和第九腹板间,少数 位于第七腹板后或第八腹板上,甚至有些位于第 九腹板上或腹板后;有的昆虫有两个生殖孔,分 别位于第八腹板和第九节腹板后缘,分别称为交 配孔和产卵孔。雄性的生殖孔一般位于第九与第 十腹板间的阳具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