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天下第一楼》(节选)学生版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天下第一楼导学案金品
《天下第一楼》(节选)导学案【知识目标】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德育目标】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重难点1.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把握主要的戏剧冲突。
2.品味人物台词,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
3.把握剧本主旨,对剧本所反映的时代风貌和社会文化生活状况有自己的思考。
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 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
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作者简介【何冀平】中国剧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三.背景介绍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
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
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
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
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天下第一楼》说课稿学生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天下第一楼》说课稿学生版一. 教材分析《天下第一楼》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作者童年时随父亲在天下第一楼吃饭的经历,通过描绘楼内的环境和各种人物,表现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记叙文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情感体验、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意识,增强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
2.难点: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3.讲解:分析课文内容,讲解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4.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5.写作: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以课文为素材,写一篇读后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天下第一楼》人物:父亲、楼主、顾客等环境:楼内环境、市井景象情感:关注底层人民、同情心、社会责任感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把握能力。
《天下第一楼(节选)》精品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学习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学习难点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自主突破 1.给加点字注音。
商贾(gǔ)名躁(zào)幌子(huǎng)砧板(zhēn)耷拉(dā)忌讳(huì)拾掇(duō)喜幛子(zhàng)2.文学常识:本文,中国剧作家,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答案:1.gǔ zào huǎng zhēn dā huìduō zhàng2.何冀平合作探究 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2.说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3.文章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文章的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答案: 1.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情节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情节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情节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2.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3.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上述情节最好的概括。
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
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
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
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课文时间八年后。
地点福聚德店堂。
此时是福聚德的鼎盛时期。
雕梁画栋的大楼金碧辉煌,门前那块黑底金字的陈年老匾泛着辉光。
门前停的是汽车、马车、绿呢大轿,门里进出的是达显贵、商贾名流。
福聚德已是赫赫扬扬,名噪京师。
今天是大年初六,饭庄店铺大开张。
福聚德伙计们簇拥着王子西。
将那两块老年间的铜幌子,当当正正地挂在门前。
尔后,掌案的把砧板剁得当当响,掌勺的啪啪啪地敲着炒勺,账房把算盘拨拉得噼啪响,百年老炉中的炉火像浇上了油,烧得呼呼蹿火苗子,这就是旧时买卖家讲究的“响案板”,以求新年里买卖。
福聚德的伙计们头脸干净,新鞋新帽,面带笑容,垂手而立,迎接着新年里的第一批客人。
王子西福顺,盯着点儿门口、胡同口,有要紧的主顾先喊一声。
福顺(已经长成个大小伙子)放心吧,二掌柜! (下)王子西过了正五过初六,过了初六还照旧,说话这年就过完了。
常贵咱们大开张,对过儿大关张。
王子西全赢德那掌柜的就不是发家的样儿,伙计多吃半个馒头,他都耷拉脸子。
常贵那边伙计也怪可怜的,跟掌柜的说说,怎么搭济下。
王子西这事儿他想得到,别忘了,他爹也当过伙计。
常贵这十来年了,我都没敢问过,玉升楼掌柜的真干过那么缺德的事儿?王子西就为丢了几两金子,用这样的大秤(指墙上挂着的丈把长的大秤)把柜上的伙计,出门称一次,进门称一次。
常贵老爷子就这么窝囊死的?王子西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
常贵今天大开张,怎没见他?王子西唉,头年一忙,我忘了给侦缉队。
送礼了。
常贵那可是些惹不起的祖宗。
王子西这不孟实又打点去了。
(拿出一张单子)这是今天的水牌,上什么菜你编排一下,下半晌瑞蚨祥家、警备司令吴家有定座。
我今天得赶致美斋头炉萝卜丝饼。
(常下,王欲下)唐茂昌带福子气冲冲地上。
王子西( 见脸色不对,小心地)大爷今天得空儿,没上戏园子?唐茂昌卢掌柜呢?王子西外出了。
唐茂昌昨天我让福子拿五百块钱,他为什么不给?王子西他说“六西四”分账是合同上写的,每月初一准把月钱送到府上去,额外的福子(狗仗人势地)额外的?这儿全是大爷的!大爷拿钱买行头置场面干的是正事儿,不像他拿钱养!王子西哟,你可别这么嚷,玉雏儿而今顶半个掌柜的。
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18天下第一楼(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18天下第一楼(节选)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下第一楼》是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卢沟桥事变后,我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不屈不挠,英勇抵抗的故事。
本文通过描绘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奋斗和牺牲,展现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坚强意志。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分析、鉴赏和批判,以及对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历史题材的课文,他们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局限,对于文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和专业术语可能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历史背景的知识框架,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的爱国精神和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专业知识的理解。
2.解决方案:在导入环节,简要介绍相关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框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历史背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分析问题,提高自学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备课,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简要介绍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讨,分析课文内容,解答问题。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天下第一楼导学案连连
《天下第一楼》(节选)导学案【知识目标】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德育目标】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重难点1.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把握主要的戏剧冲突。
2.品味人物台词,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
3.把握剧本主旨,对剧本所反映的时代风貌和社会文化生活状况有自己的思考。
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 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
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
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打造文明班级)这说明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
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的感受该道理!二.作者简介【何冀平】中国剧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三.背景介绍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
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
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天下第一楼(节选)
示例:我欣赏甲的做法。学习就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工作,甲 同学比较务实,会计工作就需要这种求实不爱幻想的性格才可 以做好。
出图样。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说材料一中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很多在校大学生忽略学习,能力欠佳;
②而且,有些纹样的刺绣只能出现在京绣中,特别是皇帝龙袍上 (2)针对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有人在贴吧的毕业赠言板块写下这样的话,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的发展,中国各大高校都在努力扩招 人数,大学生人数增加导致人才供需关系不平衡,于是他们一毕 业必将面临困境。而北京师范大学某教授也毫不留情地指出因为 扩招,当今大学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很多在校学生面对社会上的 诱惑和大学宽松的环境,立场不坚定,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导
在最高管理层具备危机意识的基础上,企业要善于将这种危机意识向所有的员工灌输,使每位员工都具备居安思危的思想,提高员工 对危机发生的警惕性,使危机管理能够落实到每位员工的实际行动中,做到防微杜渐、临危不乱。 该剧描写了创业于清代同治年间,传至民国初年的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由入不敷出、势如累卵到东山再起、名噪京华而又面临倒闭的 曲折发展历程。 ③明清时期,京绣大为兴盛,因其多用于宫廷,所以又称为“宫绣”,属于“燕京八绝”之一。 人在安逸和顺利的情境下也要保持一颗戒惧之心。 好的演讲材料不是抄来的,而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等进行认真研究、整理、搜集的结果。 栀子花开完了一季,又到了每年6月的毕业时节,我校正开展关于“毕业之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示例: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有危机意识是我们应该从中领悟借鉴的。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18《天下第一楼(节选)》导学案学生版
《天下第一楼》(节选)导学案长郡中学史李东上信中学陈道锋【学习目标】1.能够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学会揣摩有深意的台词,分析人物形象。
3.结合故事背景,能够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
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二.作者简介【何冀平】中国剧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三.背景介绍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
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
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
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
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
然而,事违人愿,“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三.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2. 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这些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3. 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情节?四.细读感悟1.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2. 本文人物出场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
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五.艺术特色1.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天下第一楼(节选)》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天下第一楼(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化的变化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文化传承的意识。
2.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并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尺、寸、丈、尺”、“五行”等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 通过阅读课文,启发学生的感悟和思考,使学生懂得珍惜历史文化遗产,引领学生学会走进生活,去感受美的文化。
【教学重点】1. 学习并理解课文中的文化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的表达方式,运用文化知识分析文化现象。
2. 培养学生珍惜历史文化遗产、走进生活,去感受美的文化的意识。
【教学方法】1. 阅读教材,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思考。
2. 通过文化讲解,阐述文化知识。
3. 通过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2. 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去感受文化传承。
二、阅读文本1. 让学生逐段朗读文本,理解古代文化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现象。
2. 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背景,并进行思考和探究。
三、文化讲解1. 讲解文本中出现的文化知识,如“尺、寸、丈、尺”、“五行”等。
2. 通过具体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探究式教学1. 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辅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文化现象。
五、课堂讨论1. 鼓励学生就文化传承话题进行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 引导学生讨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手段的导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文化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化知识;通过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中的文化现象;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进行自由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天下第一楼(节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天下第一楼(节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下第一楼》的文学背景和作者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对梁启超的评价。
2.了解男子汉大丈夫的传统形象,明确“男子汉大丈夫”这个传统形象的内容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3.学习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感悟社会文化与思想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天下第一楼》的文学背景和作者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对梁启超的评价。
•了解男子汉大丈夫的传统形象,明确“男子汉大丈夫”这个传统形象的内容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难点•学习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感悟社会文化与思想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介绍文学背景,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梁启超,引起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20分钟)•学生自行阅读《天下第一楼》节选。
•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梁启超的事迹和人物评价。
3. 分组讨论(30分钟)•老师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梁启超的形象和文学形象的关系。
•学生自行归纳,总结梁启超在文学中的形象特点。
4. 思辨讲解(30分钟)•老师就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讲解,指导学生理性思考、提高分析能力。
•老师讲解“男子汉大丈夫”的传统文化形象,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5. 互动讨论(20分钟)•学生就老师的讲解内容展开互动讨论,强化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行发言,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6. 总结(10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为下一节课进行预告。
•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天下第一楼》的文学背景和作者创作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习了传统文化的“男子汉大丈夫”形象,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天下第一楼(节选)》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天下第一楼(节选)》导学案导学案课题:《天下第一楼(节选)》导学案一、课文内容概括:《天下第一楼(节选)》是《语文九年级下册》中的第十八课。
故事讲述了南京夫子庙的黑马楼,在众多饭馆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饭馆之一的故事。
主人公小二王自小失学,靠帮人挑水度日,但他始终梦想着拥有自己的一家大饭馆。
在机缘巧合下,小二王得到了机会,成功地经营起黑马楼,并荣获了“南京第一楼”的称号,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二、课文重点难点:1. 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题,并能归纳出中心思想。
2. 理解作者在描写小二王的刻画上的用意和手法。
三、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题,并能归纳出中心思想。
2.学会运用描写手法分析和理解文章中对小二王的刻画。
四、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分析和理解作者对小二王的刻画手法与用意。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引学生进入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 夫子庙黑马楼是怎样脱颖而出的?2. 小王是怎样成功地经营起夫子庙黑马楼的?Step 2: 阅读课文,小组探究,讨论收获。
1. 学生分组阅读课文,每个小组记录下场景、人物、事件等的关键信息。
2. 学生们首先组内讨论,梳理各自组的关键信息,以组内民主方式选出1-2个学生组进行展示。
3. 展示信息,学生互相补充和纠正信息。
4. 整合信息,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Step 3:小组合作,分析作者刻画小二王的手法与用意。
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关于小二王的描写,分析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小二王,以及他的用意是什么。
2. 小组展示,并与全班探讨共同点和不同点。
3. 整理出关于作者刻画小二王的手法与用意。
Step 4: 进行词语辨析练习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词语辨析练习,然后与同桌讨论并解答。
1. “横表文字”形容的是一个人的什么特点?A. 文雅B. 狂放C. 笨重2. “乏善可陈”表示什么意思?A. 平庸无奇B. 情况不明C. 很有特色3. “日趋”意为?A. 迅速B. 慢慢C. 一天一天的4. “昭示”最接近的意思是?A. 表明B. 熟悉C. 隐藏Step 5: 课堂讨论,思考递进性问题1. 你认为小二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 将小二王开饭馆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其他领域,你认为什么样的努力是必要的?六、作业布置1. 完成配套习题。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天下第一楼导学案精
《天下第一楼》(节选)导学案【知识目标】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德育目标】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重难点1.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把握主要的戏剧冲突。
2.品味人物台词,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
3.把握剧本主旨,对剧本所反映的时代风貌和社会文化生活状况有自己的思考。
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 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
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检测预习(一)、走近作者。
【何冀平】中国_______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__________经典。
(二)、字音检测幌子( ) .怯懦( ) 雕梁画栋( ) 忌讳( ) 拾掇( ) ....捣蛋( ) .咬牙跺脚( ) 凄惨( ) ..骂骂咧咧( ) 侦缉( ) ..耷拉( ) .另请高明( ) .(三).背景介绍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
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
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
天下第一楼(节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天下第一楼(节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天下第一楼》的背景知识,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难点: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1)教师出示图片:“广州塔”;
2)教师提问:大家知道广州塔是什么吗?有没有去过?
2.新课讲解(30分钟)
1)教师出示《天下第一楼》,并简要介绍作品;
2)学生自行阅读《天下第一楼》的节选,并记录未理解的内容;
3)教师讲解关于作品的背景知识和文学特点;
4)教师导入阅读策略,让学生更好地将策略运用到文章的阅读中。
3.小组讨论(20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就所读节选的内容进行讨论;
2)每个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共享策略,并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理解;3)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讨论,并为小组提供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4.展示总结(15分钟)
1)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
2)学生互相交流,帮助理解相关内容,共同进步。
四、教学建议
1.在讲解作品时,可以辅以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设立小组小结时间,让学生记录讨论中的重点内容;
3.展示总结的阶段,可以增加班级评比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单元 天下第一楼(节选)教案
【卢孟实形象】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
【罗大头形象】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真率,不屑与小人为伍。
【其他人物形象】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
福子:仗势欺人,谄媚姿态。
唐茂盛:势利。
【教学提示】
教师可结合课本“思考探究”第四题对此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关注话剧人物形象。
目标导学五: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结合分析的人物形象,代入角色进行朗读。
2.组织话剧表演活动。
板书设计:
目标导学二: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情节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情节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情节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初三语文课时设计活页纸
教学过程
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容及方法
备课札记
2.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3.文章中哪句话最能概括上述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目标导学三:把握文本语言特征,理解含义深刻语句
1.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
背景资料: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业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然而,事违人愿,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预习精品导学案(打印版)
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核心理论,提高学生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所注重的重要环节之一。
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文件,对教育机构改革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解读。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线教师,教育教学手段和理论知识水平是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重要能力。
本课作为课本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贯彻,将课堂环节设计进行了细致剖析,力求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理想状态。
18 天下第一楼(节选) 课前导学作者作品走近作者何冀平,1951年生,中国剧作家、编剧。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作品。
结构图解开端——福聚德开业发展——唐茂昌与王子西、罗大头与克五、罗大头与成顺的矛盾冲突 高潮——卢孟实与小伙计、卢孟实与罗大头、卢孟实与唐茂盛的矛盾冲突尾声——揭示福聚德由盛转衰的根源字音字形商贾.( g ǔ ) 名躁.( z ào ) 幌.子( hu ǎng ) 砧.板( zh ēn ) 耷.拉( d ā ) 忌讳.( hu ì ) 拾掇.( duo ) 喜幛.子( zh àng ) 词语释义怯懦:胆小怕事。
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而形成的禁忌。
拾掇:整理;归拢。
鼎盛:正当兴盛或强壮。
另请高明:另外再请水平高的人,多用作谢绝他人邀请的托词。
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自主探究1.本文通过 福聚德 这个典型环境,刻画了各色的人物形象,生动展示了人物间的关系和天下第 一 楼 (节选)矛盾冲突,歌颂了卢孟实、常贵等人的聪明才智、事业心和实干精神,控诉、批判了游手好闲的败家子习气和黑暗腐朽的社会势力,深刻揭示了福聚德逐渐衰落的根本原因。
2.说说本文的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思考“天下第一楼”的含义。
2.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词和难句。
(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精讲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2)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的“天下第一楼”具有哪些象征意义?(2)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重点句子。
四、导学案1.课文注释(1)生词注释:帮助学生理解生词的含义。
(2)难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句。
2.课文结构分析(1)划分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3.课堂讨论话题(1)课文中的“天下第一楼”具有哪些象征意义?(2)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4.学习检测(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五、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课后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课文时间八年后。
地点福聚德店堂。
此时是福聚德的鼎盛时期。
雕梁画栋的大楼金碧辉煌,门前那块黑底金字的陈年老匾泛着辉光。
门前停的是汽车、马车、绿呢大轿,门里进出的是达官显贵、商贾名流。
福聚德已是赫赫扬扬,名噪京师。
今天是大年初六,饭庄店铺大开张。
福聚德伙计们簇拥着王子西。
将那两块老年间的铜幌子,当当正正地挂在门前。
尔后,掌案的把砧板剁得当当响,掌勺的啪啪啪地敲着炒勺,账房把算盘拨拉得噼啪响,百年老炉中的炉火像浇上了油,烧得呼呼蹿火苗子,这就是旧时买卖家讲究的“响案板”,以求新年里买卖兴隆。
福聚德的伙计们头脸干净,新鞋新帽,面带笑容,垂手而立,迎接着新年里的第一批客人。
王子西福顺,盯着点儿门口、胡同口,有要紧的主顾先喊-一声。
福顺(已经长成个大小伙子)放心吧,二掌柜! (下)王子西过了正五过初六,过了初六还照旧,说话这年就过完了。
常贵咱们大开张,对过儿大关张。
王子西全赢德那掌柜的就不是发家的样儿,伙计多吃半个馒头,他都耷拉脸子。
常贵那边伙计也怪可怜的,跟掌柜的说说,怎么搭济下。
王子西这事儿他想得到,别忘了,他爹也当过伙计。
常贵这十来年了,我都没敢问过,玉升楼掌柜的真干过那么缺德的事儿?王子西就为丢了几两金子,用这样的大秤(指墙上挂着的丈把长的大秤)把柜上的伙计,出门称一次,进门称一次。
常贵老爷子就这么窝囊死的?王子西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
常贵今天大开张,怎没见他?王子西唉,头年一忙,我忘了给侦缉队。
送礼了。
常贵那可是些惹不起的祖宗。
王子西这不孟实又打点去了。
(拿出一张单子)这是今天的水牌,上什么菜你编排-一下,下半晌瑞蚨祥东家、警备司令吴家有定座。
我今天得赶致美斋头炉萝卜丝饼。
(常下,王欲下) 唐茂昌带福子气冲冲地上。
王子西( 见脸色不对,小心地)大爷今天得空儿,没上戏园子?唐茂昌卢掌柜呢?王子西外出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天下第一楼》(节选)
学生版
【学习目标】
1.能够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学会揣摩有深意的台词,分析人物形象°
3.结合故事背景,能够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
二.作者简介
【何冀平】中国剧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三.背景介绍
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然而,事违人愿,“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2.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这些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3.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情节?
四.细读感悟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2.本文人物出场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五.艺术特色
1.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