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黛玉判词赏析
林黛玉的判词
林黛玉的判词聂晴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一首即是写林黛玉和的;“可叹停机德”一句是说薛宝钗;意思是薛宝钗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列女传·乐羊子妻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堪怜咏絮才”一句是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咏絮才”,用晋代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韫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道韫的哥哥“兄子胡儿”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的比喻更形象、贴切,一听,大为赞赏见·言语;“玉带林中挂”和“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是说林黛玉;玉带林倒读即林黛玉;林黛玉才华出众、性格温柔、相貌美丽,可以比喻为古代富贵公子围在腰间的华丽的玉带;“树”在古代就经常被用来代指政治派系,“植树”就是培植自己的政治派系意思,“丛林”就是所有地方实力派的总称,“两株枯木”指两支即将消亡的政治派系,一支是以贾母为核心的与皇室真正亲近的政治派系,一支是以王熙凤为代表的以佛教为主要纽带的与皇室打擂台的政治派系;由于身世原因,林黛玉在两个政治派系之间无依无靠;成了悬在枯木上的玉带;“金簪雪里埋”和“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是说薛宝钗;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喻薛宝钗;在儒家文化里,贤妻良母的品德就像是光耀头面的首饰;薛宝钗一方面具有这样的品德,另一方面她的身份却属于营造风刀霜剑政治气候的政治派系中的一支,注定不能让她的优良品德得以闪耀光芒,只能让金簪埋在雪堆里;花签上的谶语“莫怨东风当自嗟”是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林黛玉掣的花签上的诗句,这一句出自宋代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诗,原文是:“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花签上的谶语“莫怨东风当自嗟”隐去了前一句“红颜胜人多薄命”,暗示了黛玉的泪尽而亡,红颜薄命;红楼梦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林黛玉绛珠转世一个是美玉无瑕贾宝玉神瑛侍者转世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这个妹妹我曾见过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谁知公子无缘,终不忘,一个枉自嗟呀黛玉转世为还泪一个空劳牵挂宝玉常慨叹月不常圆,花不常开;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虚无飘渺,终是一场空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正应之说黛玉诗词葬花吟27回花谢花满天,游丝软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无语正,荷锄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侬底事倍,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自羞;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渐落,便是老死时;,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并非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侬胁下生双翼,;天尽头,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秋窗风雨夕45回秋花惨淡秋草黄,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第四十五回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变天,渐渐昏黑,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黛玉凄凄凉凉地拿起一本乐府杂稿来读,看了其中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不觉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代别离代为拟作之意一首,名之为秋窗风雨夕;这是一篇乐府体诗,诗题秋窗风雨夕恰与它摹仿的春江花月夜的题目对仗,而且是“反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的是作者在温馨恬谧的春夜里的绵绵情思,只有一点淡淡的哀愁和怅惘;而秋窗风雨夕则是凄风苦雨的秋夜,一个重病少女酸苦的哀思,悲凉的情绪如浓重的暗夜压在她的心头;这个犹如娇花嫩草的少女,孤单寂寞地住在潇湘馆里,听着暗夜中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窗棂,想着自己凄凉的身世和未来渺茫的前程,怎能不痛断肝肠;“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突然到来的秋风秋雨,惊破了她绿色的幻梦,预感到她短暂的青春年华就要逝去了,这是多么值得人同情;对黛玉将来因悲愁泪尽而死,秋窗风雨夕是一次重要的铺垫;这首二十句的诗,竟用了十五个“秋”字,着力渲染了秋天肃杀、凄苦的气氛;如果联系全书其它诗词来理解,这个“秋”字还应有它更深的含意;红楼梦曲中说,“堪破三春景不长”,又说“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再联系咏菊诗中“露凝霜重”、“衰草寒烟”等句来思索,这个“秋”字的象征意义就明显了;大观园群芳生活的时期,正是贾家开始“萧疏”的阶段,用季节比喻相当“初秋”,只消一场暴风雨,就要万卉凋零,“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桃花行70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桃花行确实充满了哀音,宝玉并不称赞,是因为领会了这“哀音”,再也说不出称赞的话了;这首诗出现在第七十回,已经离荣府败亡和黛玉夭折不远了;“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就是明显的预言;只待“一声杜宇春归尽”,群芳都将以不同的方式憔悴,而最早凋零的就是黛玉;桃花行一诗,以深沉的感情,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忧伤、痛苦;通过以灿烂鲜艳的桃花与寂寞孤单的人的反复的多方面的对比、烘托,而塑造了一个满怀忧虑、怨恨而又无力自拔的贵族少女的自我形象;林黛玉以花自喻,抒发了内心深底的无限感慨;“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是她自我的哭诉与写照;宝玉与黛玉有共同的叛逆思想基础,所以宝玉一看就知道“自然是的稿子了”;诗中表现了黛玉的苦闷,一是由于她过着令人窒息的生活,感到了未来的不幸,发出了哀音;另一方面,是她思想矛盾的反映,她要冲破束缚,又没有力量撕破罗网,因而产生了一种无可奈何的苦闷和忧郁,让人给予她无限的同情;五美吟64回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明妃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绿珠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红拂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黛玉磋叹“一代倾城”的西施如江水东流,浪花消逝,空忆儿家不得归,其命运之不幸远在白头浣纱的“东村女”之上,这是写她自己寄身于四顾无亲的贾府,预感病体难久的悲哀;她鄙薄反复无常、苟且求荣、甘心得到耻辱下场的、,觉得不如“饮剑”于楚帐,是借此寄托她自己“,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志愿;她讥刺汉元帝大权旁落,听命于画工,表现了自己不肯听人摆布的独立性格;她惋惜而对石崇有,以为石崇生前珠玉绮罗之宠,抵不得临危以死相报,又可见其在爱情上重在意气相感,精神上有默契;她钦佩卓识敢为,能不受相府权势和封建礼教的“羁縻”,更突出地表现了她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理想的思想;题帕三绝34回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这三首诗,内容层层深入;第一首定下了“还泪债”的调子,表明了黛玉为宝玉而挨打而流泪、悲伤的态度,回答了为什么流泪的问题;第二首写黛玉痛苦流泪之多,写了流泪的情状;“镇日无心”,“任他点点与斑斑”则是宝黛情投意合的结晶;这正是打在宝玉身上痛在黛玉心上的结果;第三首用娥皇、女英的典故,则有暗示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这正是黛玉决心与宝玉结为连理枝非常含蓄的描述:哪怕是如娥皇女英恸哭于湘江边,泪珠洒滴在翠竹上,也心甘情愿;咏白海棠37回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黛玉此诗的特点是以人写花,新颖别致;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拟花之“秋闺怨女”,又都是她的自我写照;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潇洒、机灵、高洁、哀愁、深情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与宝钗的白海棠诗相同,她们都在诗中表现了自我,但黛玉之真率与宝钗之矫情,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菊花诗38回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人美、花美、景美、情美、诗美,合诸美于两句诗中,构思新颖,造句巧妙,确实是精彩的咏菊诗句;“满纸自怜题素怨”, 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片言谁解诉秋心”,道出了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最后把同菊花关系最深的诗人陶渊明拉出来,歌咏菊花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黛玉的三首咏菊诗中,写得新颖别致,并最能代表其个性的是这一首;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她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圃露庭霜”不就是葬花辞中说的“风刀霜剑”吗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刺激,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鸿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仿徨的心情;对黛玉来说, 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何曾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时候“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与其说是有趣的讯问,莫如说是愤懑的控拆;全诗除头联之外,领联、颈联、尾联全为问句,问得巧而且妙,正如湘云说:“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菊梦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诗题是菊梦,以拟人的手法写菊花的梦境,,实际上是写黛玉自己梦幻般的情思,带有明显的谶语的意味;“和云伴月”,已经有些不祥;“登仙”,则又是“死亡”的代词;“登仙非慕庄生蝶”,是说死去登上仙籍不是我所希望的;“忆旧还寻陶令盟”,等于说重结绎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木石前盟”才是自己真正的意愿;颈联、尾联四句透出一般凄凉颓败的气氛,对黛玉的结局又作了一次暗示;唐多令柳絮词70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在黛玉这首缠绵凄恻的词中,不但寄寓着她对自己不幸的身世的深切哀愁,而且也有着那种预感到爱情理想行将破灭而发自内心的悲愤呼声;全词语多双关,作者借柳絮隐说人事的用意十分明显;如“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不但以柳絮之色白比人因悲愁而青春老死,完全切合黛玉,而且也能与她曾自称“草木之人”巧妙照应;从这一点上去看这首词,它对我们研究作者写宝黛悲剧的原来构思也是有启发的;黛玉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曾游百花洲的西施,居住燕子楼的关盼盼,都是薄命的女子,似乎是信手引来,实际是有意自喻;柳絮任东风摆布,正是象征黛玉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李纨等人看了这首诗,都点头感叹:“太作悲了;”除了这类悲戚语外,这个可怜的少女还能说出什么更乐观的话呢杏帘在望18回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鱼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翡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世外仙源匾额18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凹晶馆联诗76回黛玉与湘云联诗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良夜景暄暄;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嫒; 香新荣玉桂,色健茂金萱; 蜡烛辉琼宴,觥筹乱绮园; 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 骰彩红成点,传花鼓滥喧; 晴光摇院宇,素彩接乾坤; 赏罚无宾主,吟诗序仲昆; 构思时倚槛,拟景或依门; 酒尽情犹在,更残乐已谖; 渐闻语笑寂,空剩雪霜痕; 阶露团朝菌,庭烟敛夕棔; 秋湍泻石髓,风叶聚云根; 宝婺情孤洁,银蟾气吐吞; 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孙; 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 壶漏声将涸,窗灯焰已昏;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妙玉续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石奇神鬼缚,木怪虎狼蹲; 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红楼梦判词赏析
红楼梦判词赏析1、正册判词之钗黛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评注:林黛玉与薛宝钗,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一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有多方支持;一个作判逆者知己,一个为卫道而说教。
脂砚斋曾有过“钗黛合一”说,确切的解说如何,可以研究;但无疑不是否定林薛二人的差别或对立。
作者将她俩在一首诗中并提,除了因为她们在小说中的地位相当外,至少还可以通过贾宝玉对她们的不同的态度的比较,以显示钗黛的命运遭遇虽则不同,其结果却都是一场悲剧。
2、正册判词之元春画: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评注:贾府在四大家族中居于首位,是因为它财富最多,权势最大,而这又因为它有确保这种显贵地位的大靠山---贾元春。
世代勋臣的贾府,因为她而又成了皇亲国戚。
所以,小说的前半部就围绕着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和“省亲”等情节,竭力铺写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但是,“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
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试看元春回家省亲在私室与亲人相聚的一幕,在“荣华”的背后,便可见骨肉生离的惨状。
元春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完全象从一个幽闭囚禁她的地方出来一样。
曹雪芹有力的笔触,揭出了封建阶级所钦羡的荣华,对贾元春这样的贵族女子来说,也还是深渊,她不得不为些付出丧失自由的代价。
但是,这一切还不是后来情节发展的铺垫。
省亲之后,元春回宫似乎是生离,其实已是死别;她丧失的不只是自由,还有她的生命。
因而,写元春显贵所带来的贾府盛况,也是为了预示后来她的死是庇护着贾府大树的摧倒,为贾府事败、抄没后的凄惨景况作了反衬。
脂批点出元妃之死也与贾家之败、黛玉之死一样,“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不过,在现存的后四十回续书中,这种成为“大过节,大关键”的转折作用,并没有加以表现。
《红楼梦》十套《判词》和《曲子》赏析
《红楼梦》⼗套《判词》和《曲⼦》赏析2010年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1.《红楼梦》中妙⽟《判词》和《曲⼦》⼀、【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质,终陷淖泥中。
【注释】1、云空句:空,佛教术语,指超脱⼀切具体事物和社会⽣活,毫⽆所有的⼀种境界,佛教认为这才是事物的“真谛”。
云,说。
云空,说要达到空的境界;未必空,《红楼梦》第⼋⼗七回:“(宝⽟)⼀⾯与妙⽟施礼,⼀⾯⼜笑问道:‘妙公轻易不出禅关,今⽇何缘下凡⼀⾛?’妙⽟听了,忽然把脸⼀红,也不答⾔,低了头,⾃看那棋。
宝⽟⾃觉造次,连忙陪笑道:‘倒是出家⼈⽐不得我们在家的俗⼈。
头⼀件,⼼是静的。
静则灵,灵则慧——’宝⽟尚未说完,只见妙⽟微微的把眼⼀抬,看了宝⽟⼀眼,复⼜低下头去,那脸上的颜⾊渐渐的红晕起来。
”同回:“那妙⽟忽然想起⽇间宝⽟之⾔,不觉⼀阵⼼跳⽿热,⾃⼰连忙收摄⼼神,⾛进禅房,仍到禅床上坐了。
怎奈神不守舍,⼀时如万马奔驰,觉得产床便晃荡起来,⾝⼦已不在庵中。
便有许多王孙公⼦,要来娶她;⼜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不肯去。
⼀回⼉,⼜有盗贼劫她,持⼑执棍的逼勒,只得哭喊求救。
”宝⽟的话语引起的妙⽟神态、⼼理上的反应,说明妙⽟还没有做到“空”。
实际上佛教所提出的“四⼤皆空”是不可能达到的境界,因为客观存在,是不以⼈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2、⾦⽟质:指其品德⾼尚与出⾝⾼贵。
《红楼梦》第⼗七回:“外⼜有⼀个带发修⾏的,本是苏州⼈⽒,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幼多病,买了许多替⾝,皆不中⽤,到底这姑娘⼊了空门,⽅才好了,所以带发修⾏。
今年⼗⼋岁,取名妙⽟。
”3、终陷句:淖(nao去声,闹),烂泥。
这句寓妙⽟被劫的悲剧结局。
【译⽂】想保持清洁何尝可能,说弃绝尘世未必⾏通;可怜⾦⽟般纯洁的⼈,到底还陷在污泥之中。
⼆、【曲⼦】〔世难容〕⽓质美如兰,才华馥⽐仙。
天⽣成孤癖⼈皆罕。
你道是啖⾁⾷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好⾼⼈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将⽼,孤负了,红粉朱楼春⾊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愿;好⼀似,⽆瑕⽩⽟遭泥陷;⼜何须,王孙公⼦叹⽆缘。
红楼梦十二判词及解析
红楼梦十二判词及解析【实用版】目录1.红楼梦十二判词的概述2.十二判词中的人物概述3.判词的解析4.判词背后的隐意5.结论正文一、红楼梦十二判词的概述《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十二判词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也就是对十二位主要女性角色的命运和性格的揭示。
这十二位女性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二、十二判词中的人物概述1.林黛玉:判词为“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揭示了林黛玉的聪明才智、孤傲高洁和悲剧命运。
2.薛宝钗:判词为“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展示了薛宝钗的温婉贤淑、机智灵敏和命运多舛。
3.贾元春:判词为“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揭示了贾元春的智慧和荣华富贵,同时也预示了她的悲剧结局。
4.贾探春:判词为“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展示了贾探春的聪明才智、独立自强和命运波折。
5.史湘云:判词为“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揭示了史湘云的善良、纯真和命运的无常。
6.妙玉:判词为“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天生成孤僻,实则性狷偏。
”展示了妙玉的高洁、孤僻和悲剧命运。
7.贾迎春:判词为“欲偿一箭之仇,必射三箭而后已。
迎春含泪别,良人何在早归。
”揭示了贾迎春的善良、忍让和悲剧命运。
8.贾惜春:判词为“勘破三春景不长,痴心妄想竟何忙。
惜春当日真惜春,莫待无花空折枝。
”展示了贾惜春的机智、清醒和悲剧命运。
9.王熙凤:判词为“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揭示了王熙凤的机智能干、权谋心重和悲剧命运。
10.贾巧姐:判词为“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巧姐儿昨日风流,今日憔悴。
”展示了贾巧姐的风光过去和凄凉现在。
11.李纨:判词为“白玉为床,红帐罩灯。
林黛玉判词解析及事例
林黛玉判词解析及事例(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介绍林黛玉判词的背景和意义二、判词内容及解析:1.“可叹停机德”2.“堪怜咏絮才”3.“玉带林中挂”4.“金簪雪里埋”三、判词事例阐述:1.林黛玉的才情与悲惨命运2.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纠葛3.林黛玉与薛宝钗的竞争与友情四、结论:总结判词对林黛玉形象的刻画及其在《红楼梦》中的意义正文一、引言:林黛玉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她的命运与情感纠葛一直是读者关注的焦点。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判词是对她性格和命运的一种预言和揭示。
本文将对林黛玉的判词进行解析,并结合小说中的具体事例,分析判词对林黛玉形象的刻画及其在作品中的意义。
二、判词内容及解析:1.“可叹停机德”:这句判词是对薛宝钗的赞许,表达了她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美德。
与林黛玉相比,薛宝钗在道德和行为上更符合封建社会的要求。
2.“堪怜咏絮才”:这句判词赞扬了林黛玉的才情,指的是她善于诗词歌赋,具有极高的文学天赋。
林黛玉的才情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她的诗词创作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情感内涵,也反映出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3.“玉带林中挂”:这句判词象征着林黛玉的身世和命运。
玉带代表着贵族的象征,而林中则暗示了她的命运多舛。
这句判词预示了林黛玉虽然出身名门,但终究难逃命运的折磨。
4.“金簪雪里埋”:这句判词暗示了薛宝钗后期的冷落孤寒的境遇。
金簪代表着她的贵妇身份,而雪里埋则暗示了她晚年的凄凉。
这句判词表达了作者对薛宝钗命运的同情和怜悯。
三、判词事例阐述:1.林黛玉的才情与悲惨命运: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有才情的女子,她的诗词创作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然而,她的命运却充满悲惨,身世多舛,爱情纠葛,最终导致她病逝。
2.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纠葛:林黛玉与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爱情线索。
他们的爱情充满了戏剧性和矛盾,既是知己又是恋人,但最终却因种种原因无法走到一起。
3.林黛玉与薛宝钗的竞争与友情:林黛玉与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两位主要女性角色。
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判词及解说
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 “弄权铁槛 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
精选ppt
15
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 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 害死。她公然宣称∶ “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 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度 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 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 体己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 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 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 机关算尽太 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13
精选ppt
14
王熙凤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 侄女。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 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 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 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 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
精选ppt
20
第一句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与贾珠结婚, 生了一子,丈夫不到二十岁就一病而亡。她的青春就像春风 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
第二句是说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第三句"如冰水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 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得洁净美好。"空相妒", 指虽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 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
第四句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 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
红楼梦各女子的判词
红楼梦各女子的判词
判词:林黛玉
林黛玉,贾府中的贵族女子,聪明绝伦,才情出众。
她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宛如两颗闪耀的星星,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她的眉宇间透露着一股忧愁,仿佛世间的痛苦都尽数铭刻在她的心头。
黛玉是一个极富感受力的人,她对于世间的一草一木都能产生深深的情感。
她善于观察,喜欢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地的脉搏。
她的心灵是如此敏感,她能从微小的细节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然而,黛玉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她对于生命的无常感到愤慨,她对于虚伪和世俗的现实感到无奈。
她内心深处有一种对于美好的追求,但又无法摆脱世俗的桎梏。
她常常陷入自我反思和忧郁之中,仿佛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在她心中激荡。
黛玉的情感丰富而复杂,她对于友情、爱情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感受。
她对于友情的真诚和深情是无法伪装的,她愿意为了友情付出一切,即使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痛苦和悲伤。
她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也是真挚而无私的,她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理解她、陪伴她的灵魂伴侣。
黛玉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痛苦,她经历了太多的离别和伤痛。
然而,她的内心依然充满了希望和坚持。
她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从未消失,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她在痛苦中寻找着快
乐,在困境中追求着自由。
林黛玉,她是一个才情出众、内心敏感的女子,她的一生是如此的真实而动人。
她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也让人们明白了坚持和希望的重要性。
她的判词是真实而温暖的,仿佛是她亲自向我们述说着她的一生和内心的世界。
林黛玉判词
林黛玉判词罪状罪名:1. 纵情放荡2. 缺乏自律3. 拒绝履行责任4. 破坏稳定秩序林黛玉,字黛玉,清代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素有才女之名。
然而,审视其一生,她的行为却充满了罪状。
在此词中,本人将从纵情放荡、缺乏自律、拒绝履行责任以及破坏稳定秩序四个方面,对林黛玉的罪状进行深入揭示。
首先,林黛玉纵情放荡。
她对自己的感情毫不掩饰,对喜欢的人表现得毫不保留。
虽然这种直爽和真诚的情感表达值得赞赏,但她没有正确的把握尺度,并在情感上过于放纵自己。
她对贾宝玉的爱慕之情显露无疑,却没有妥善控制,最终导致了她和贾宝玉之间的纠葛和悲剧结局。
其次,林黛玉缺乏自律。
她经常情绪波动,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她对待别人的态度常常转变无常,对朋友和亲人也表现出了时而冷淡、时而狂热的情感。
她没有学会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冷静和理性,容易陷入自怜自艾的情绪中,这种缺乏自律的表现使她无法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对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了伤害。
第三,林黛玉拒绝履行责任。
作为贾府的女儿,林黛玉享受了许多特权和优待,但她却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她对家族的事务漠不关心,对贾府的利益缺乏敬畏之心。
她经常逃避工作和学习,过分追求个人情感和理想,使自己和家族陷入了困境。
她应该意识到,作为一个家族的一员,她有责任为家族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林黛玉破坏了稳定的秩序。
她的出现给贾府带来了很多纷争和不和谐。
她不顾他人的感受和家族的利益,追求自己的个人情感和利益。
她对贾府的传统和秩序没有尊重,经常以自己的方式行事,这种行为破坏了贾府的稳定和团结。
她没有认识到自己应该尊重和遵守社会和家族的规则,以保持稳定和和谐的生活环境。
种种罪状,使得林黛玉成为了《红楼梦》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
她的纵情放荡、缺乏自律、拒绝履行责任和破坏稳定秩序的行为,使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她的一生注定了悲剧的结局,这也是对她种种罪行的惩罚。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从林黛玉的故事中吸取教训。
红楼梦判词赏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红楼梦判词赏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带林中挂,⾦簪雪⾥埋。
——出⾃《红楼梦》配画:两株枯⽊,⽊上悬着⼀围⽟带。
⼀堆雪,雪下⼀股⾦钗。
这⼀⾸是林黛⽟和薛宝钗的判词,位于⾦陵⼗⼆钗正册。
林黛⽟与薛宝钗两⼈在《红楼梦》中可算情敌,⾃薛宝钗⼊住贾家,黛⽟便时不时因宝钗同贾宝⽟吵架,元妃省亲之后,宝⽟与宝钗所得礼物相同,黛⽟的礼物只与三春相同,似乎也能够隐约感觉到元妃也是有意撮合宝钗和宝⽟的,那么黛⽟和宝钗的最终结局究竟如何呢?“可叹停机德”指宝钗。
停机德这个典故,说的是⼥⼦的⾏为符合当时所规定的妇德,出⾃《后汉书·列⼥传》,⼤意是东汉的乐⽺⼦外出求学,学未成⽽归家,其妻割断织机上的丝线,⽤以规劝乐⽺⼦。
宝钗性情宽厚随和,圆滑缜密,在贾家颇受欢迎,虽也饱读诗书,但⼼⾥倾向于当时的礼教制度,也曾劝宝⽟求取功名,但宝⽟对此并⽆好感。
“堪怜咏絮才”指得是黛⽟。
咏絮才是指才思敏捷的⼥⼦,出⾃《世说新语·⾔语》,晋时⼈谢道韫是有才学之⼈,⼀⽇⼤雪,谢道韫叔谢安出句:“⼤雪纷纷何所似?” 谢道韫堂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絮才”中的“絮”,即谢道韫所对之句中的“柳絮”,然此句是以柳絮喻雪,表⾯写柳絮,实则写雪。
黛⽟⽗母早亡,只在贾府寄⼈篱下,造就了她敏感多愁,⽬下⽆尘的性格,⼜时⽽⽛尖嘴利,在贾府中的受欢迎程度⾃然⽐不得宝钗。
但其饱读诗书,才思敏捷,⼜同宝⽟⼀样厌恶当时的功名利禄,故⽽与宝⽟⼼灵相通,彼此⼼⽣爱慕。
“⽟带林中挂”⼀句中,将前三个字倒过来,就是“林黛⽟”的谐⾳。
“林中挂”⼜暗⽰了宝⽟对黛⽟的牵挂。
根据红学家们的考证,林黛⽟到最后确实是⾹消⽟殒了,但究竟是如何死的,因不见曹雪芹原著的后四⼗回,故⽆定论。
根据⾼鹗所续,贾宝⽟在痴傻间,被贾府⼀⼲⼈哄得糊⾥糊涂娶了宝钗,林黛⽟病亡,但这是否是曹雪芹的本意,尚且难说。
“⾦簪雪⾥埋”代指薛宝钗,簪与钗都是古时⼥⼦头饰,“雪”谐⾳“薛”,同时“雪⾥埋”⼜暗⽰了宝钗收到的凄苦与冷落。
林黛玉的判词
林黛玉的判词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林黛玉的判词聂晴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一首即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
“可叹停机德”一句是说薛宝钗。
意思是薛宝钗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
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堪怜咏絮才”一句是说林黛玉。
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
“咏絮才”,用晋代谢道韫的故事。
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韫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道韫的哥哥谢朗(“兄子胡儿”)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的比喻更形象、贴切,谢安一听,大为赞赏(见《世说新语·言语》)。
“玉带林中挂”和“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是说林黛玉。
玉带林倒读即林黛玉。
林黛玉才华出众、性格温柔、相貌美丽,可以比喻为古代富贵公子围在腰间的华丽的玉带。
“树”在古代就经常被用来代指政治派系,“植树”就是培植自己的政治派系意思,“丛林”就是所有地方实力派的总称,“两株枯木”指两支即将消亡的政治派系,一支是以贾母为核心的与皇室真正亲近的政治派系,一支是以王熙凤为代表的以佛教为主要纽带的与皇室打擂台的政治派系。
由于身世原因,林黛玉在两个政治派系之间无依无靠。
成了悬在枯木上的玉带。
“金簪雪里埋”和“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是说薛宝钗。
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
金簪比喻薛宝钗。
在儒家文化里,贤妻良母的品德就像是光耀头面的首饰。
薛宝钗一方面具有这样的品德,另一方面她的身份却属于营造风刀霜剑政治气候的政治派系中的一支,注定不能让她的优良品德得以闪耀光芒,只能让金簪埋在雪堆里。
花签上的谶语“莫怨东风当自嗟”是《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林黛玉掣的花签上的诗句,这一句出自宋代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诗,原文是:“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红楼梦12判词理解
红楼梦12判词理解《红楼梦》12判词理解《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的12判词更是其中的经典之一。
这些判词通过对贾宝玉与林黛玉感情纠葛的深入剖析,展现了作者曹雪芹对于人性的独到见解。
首先,第一首判词“黛玉葬花辞凤凰台”,表达了林黛玉对自己生命的无奈与无尽的悲伤。
她把自己比作凤凰,而葬花则象征着她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这首判词中的悲凉情怀,使人对林黛玉的命运产生深深的同情与惋惜。
第二首判词“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借月亮的变化象征着林黛玉的心情起伏。
正如月亮的变化不停地流转,林黛玉的命运转瞬即逝,而她却无法改变这一切。
这首判词中的忧伤之情,令人心生感慨。
第三首判词“蘅皋月,橘洲愁,山陌烟浓”,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反映了林黛玉内心的落寞与愁苦。
蘅皋月和橘洲愁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的意象,在这首判词中,它们象征着林黛玉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贾宝玉的离别之情。
最后一首判词“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展现了林黛玉的坚强和无怨无悔的精神。
她在这首判词中通过对自己的境遇的反思,表达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爱情的绝望。
这首判词中的决绝之情,使人为林黛玉的遭遇深感痛惜。
纵观这些判词,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曹雪芹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命运的无奈与反思。
这些判词通过对林黛玉的命运和情感的描写,展现出人们在封建社会中所面临的无奈与痛苦。
同时,它们也对读者提出了人生的思考和警醒。
总之,《红楼梦》中的12判词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卓越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这些判词的理解和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曹雪芹的思想和对人性的思考,同时也能够对自己的人生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它们的感人之处将永远留在读者的心中,成为我们心灵深处的珍贵财富。
红楼梦中人物的判词和解读
《红楼梦中人物的判词和解读》咱先来说说林黛玉的判词呀。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前两句呢,把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都说到啦。
说林黛玉有那咏絮般的才情呀,就是像谢道韫那样能吟诗作对可厉害啦。
可这“玉带林中挂”就有点让人揪心咯,感觉就像是林黛玉那美好的才情呀,还有她和贾宝玉的那份情,最后都像是玉带挂在那林中,有点孤零零的,没个好结果呢。
她那么敏感细腻,心里头装着对宝玉满满的爱,却因为这大家族里的各种事儿,最后只能落得个凄惨的下场,想想就心疼呀。
再讲讲薛宝钗的判词部分哦。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可叹停机德”说的就是宝钗啦,她有着那种传统女子的贤德,就像乐羊子妻那样,懂得劝人上进啥的。
可“金簪雪里埋”呢,感觉她虽然有着这些好品德呀,最后却也像是金簪被埋在雪里,有点被埋没的意思。
她一直都挺端庄稳重的,做事也得体,可在这感情上呢,和宝玉凑一块儿也没那么顺顺当当的,最后也是挺让人觉得可惜的呀。
还有那王熙凤的判词呀。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凡鸟”合起来就是个“凤”字嘛,说她在这贾府末世的时候出现咯。
大家都知道她有本事呀,能管家,把那贾府上下管得是井井有条的,可也透着一股子厉害劲儿,让人有点怕怕的呢。
这“一从二令三人木”就有点难懂啦,不过大致意思就是说她一开始挺得势的,后来慢慢就不行啦,最后落得个挺惨的下场,还得哭着回金陵老家去,想想她以前那威风的样子,再对比后来的惨状,真的是世事无常呀。
贾宝玉的判词呢,“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是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取作传奇。
”他呀,本来是块顽石,想要到人间来经历经历的。
说他没什么大本事去补那天上的窟窿啥的,在这红尘里混了这么多年,最后也就是经历了一堆爱恨情仇的事儿。
感觉他就是在这贾府里,和那些姐妹们一起,过着那种有点迷茫又充满情感纠葛的日子,最后也不知道到底算个啥结果呢。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解析
1、林黛玉和薛宝钗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解析:这首判词位于“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一页,判词的画面上画着两株枯干的树木,树木上悬挂着一围玉带,树下有一堆积雪,雪下有一股金簪。
判词前两句“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引用了古籍《世说新语》和《后汉书》中的两个故事,意思是像谢道韫那样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和像乐羊子妻子那样奉劝丈夫读书求取功名的薛宝钗都令人叹息怜悯。
判词后两句“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运用谐音和双关,“玉带林”中的“带”谐音“黛”,把“玉带林”倒过来就是“林黛玉”,“挂”既指玉带悬挂在两株枯木(双木为林)上,也暗示着贾宝玉总是牵挂着林黛玉;“雪”谐音“薛”,暗含着薛宝钗结局的冷落与凄苦。
2、贾元春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解析:这首判词的画面上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一个香橼。
“弓”谐音“宫”(宫闱),“橼”谐音“元”,指贾元春被选进宫里,先做女史,后被封为“凤藻宫尚书”,被加封为“贤德妃”,像五月火红的石榴花一样辉煌灿烂,但是贾元春透过表象,明白了皇权的实质。
虽然贾元春的荣耀超过贾迎春、贾探春和贾惜春,但是,贾元春却在20几岁就暴病而亡,正像那“一声震得人方恐,回收想看已成灰”的爆竹,刹那光华转瞬即逝。
3、贾探春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解析:这首判词的画面上画着两个放风筝的人,一片汪洋大海,一条大船,船上有一个女子正在掩面泣涕。
画面与判词后面两句“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意思相同,暗指贾探春在清明时节离开贾府,像断线风筝一样远嫁到千里之遥的海边,一去不返,只能在梦中回到家乡。
虽然贾探春精明能干,志向高远,但是因为她生长于封建王朝末期,她的命运偏偏越来越不济。
4、史湘云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解析:这首判词的画面上画着几缕飞动的云彩,一湾流逝的水。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黛玉宝钗判词》原文及赏析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黛玉宝钗判词》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黛玉宝钗判词》原文及赏析【导语】:《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正册判词其一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 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判词及解析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判词及解析林黛玉,真的是《红楼梦》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她的判词真是让人感慨。
说到判词,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就是那种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深藏玄机的诗句。
林黛玉的判词开篇就是一幅画,描绘了她的悲剧命运,活脱脱像是在说:“我就是那多情的女子,生在这繁华的贾府,却注定要在爱情和亲情之间挣扎。
”哎,这样的生活真的是让人心疼。
在那段判词里,提到“泪湿春衫”,说的就是黛玉那娇弱的身影和她的多愁善感。
她就像那盛开的花儿,娇嫩却也脆弱。
想象一下,春天的花瓣随风飘落,她的眼泪滴在春衫上,真是既美又惨。
这个小姑娘,不光聪明,还特别有才华,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仿佛每一首诗都是她心中的隐痛,哪怕是欢笑,也带着几分忧伤。
说真的,她的才华让人佩服,但也让人心疼,才女的光环背后,谁又能懂她的孤独呢?再说到她的爱情,哎,真是让人揪心啊。
她和贾宝玉之间的感情,简直就像一场甜蜜又苦涩的梦。
宝玉对她的爱,可以说是毫无保留,但又被家族的压力和各种琐事牵绊,黛玉的心里总是五味杂陈,爱与痛交织。
看到宝玉对其他女子的宠爱,她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真的是心痛得无以复加。
她多希望自己能在宝玉心中占据唯一的位置,然而世事无常,爱情有时候就是这样,越是想拥有,越是遥不可及。
就像吃到了半生不熟的西瓜,心里那种酸甜苦辣,真是让人无法忘怀。
再来说说她的个性,黛玉可是个脾气不小的姑娘。
她的倔强和直率,让人觉得又可爱又讨厌。
每次看到她和贾母争论,或是跟其他姐妹拌嘴,真是笑得前仰后合。
她虽说外表柔弱,心里却有一股不屈的劲头。
想想吧,她在贾府这个大家族中,不被看重,偏偏她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个性,绝对是个女强人。
哪怕身处逆境,她也从未放弃对生活的追求,真是让人佩服。
黛玉的命运也不能不提。
她就像那盛开的花朵,虽然美丽,却早早凋零,活得悲惨。
世人都说她是个多情种,然而谁又能理解她心中的苦闷与无奈?生命的无常让她无法掌控,纵使她再聪慧再才华横溢,也终究难逃命运的安排。
林黛玉薛宝钗判词解析
林黛玉薛宝钗判词解析1:林黛玉:林黛玉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被誉为华夏第一美人,她的绝世容颜得到了四清贵妃赞叹,可谓百花羞的仙子。
她是林家的小公主,可惜林家有了破产以后,林黛玉就成了景不凡的。
她从内心深处感到名贵和贫贱截然不同,她也遭到了很多欺凌。
但是林黛玉依然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心,一封信里可以看到她深情而清晰的思想。
林黛玉非常聪明,据说在《红楼梦》中,她的才智高于贾雨村、贾宝玉以及其他任何一个同学。
她精于书法,作品又艳丽又脍炙人口;她善于琴棋古筝,把绝代佳人的形象完美的表现出来。
2:薛宝钗: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另一位当红美人,被评为百花笑的仙子。
她出身「欧阳家」,拥有着非凡的貌美;而且薛宝钗还拥有精湛的名历,她懂「诗书武功」,是一位「入世无憾」的学士。
在曹雪芹的书里,薛宝钗总是充满攻击性,在这之中,薛宝钗十分坚韧,她也是一位热情洋溢的女子,几个小说里,薛宝钗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林黛玉的利害。
她在贵人之中,不把贾熙熙当一个真正的仁义之士,而把「宝玉」视为自己的一面镜子,这种思想很特殊,十分动人。
3:判词解析:判词解析是一种推理性的文学方法,旨在分析古代文字的词义,例如辞书的信息,应用古语语法藉以洞察深层信息,厘清字词的多义性和细微结构,用以解读著作。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其姓名里均有蕴涵,也可以通过判词解析,加以洞察其取名的由来,以此了解更多诗词的信息。
例如,林黛玉的「黛」,原指的的是湖边的石头,有着「淡雅脱俗」的意思;薛宝钗,「宝钗」则有「宝贵像钗」的含义,在礼仪上,钗也颇有仪式之意,形象地表示出薛宝钗在林家有极高的身份与地位。
红楼梦林黛玉判词
红楼梦林黛玉判词一、引言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是贾宝玉的表妹,才情出众、聪明伶俐,但也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子。
红楼梦中的黛玉判词,是对她性格和命运的一个综合评价。
黛玉的命运因为种种原因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红楼梦中的判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黛玉的性格和遭遇。
二、黛玉的个性特点黛玉是一个极富才情的女子,她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气质。
她善于描绘和抒发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创造力。
同时,黛玉也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她对自己的命运和周围的世界都怀有深深的忧伤和痛苦。
1. 敏感而多愁善感黛玉对自己的命运和家族的衰落非常敏感,在红楼梦中经常表现出忧伤和压抑的情绪。
她常常用自己的创作来抒发内心的痛苦,比如写诗、画画等。
黛玉的多愁善感使得她对生命和世界充满了悲观情绪,但也正因为她的敏感,她对美和仁爱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2. 聪明伶俐的才女黛玉天资聪颖,有着出色的文学和艺术才华。
她对诗词、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创造力。
她不仅擅长创作,也善于欣赏别人的作品。
黛玉的聪明才智给她带来了很多赞誉,也让她在红楼梦中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黛玉的命运黛玉的命运是红楼梦中令人唏嘘的一段故事。
从小她在宝玉家中就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世,她是宝玉的表妹,但命运却注定她不能成为宝玉的妻子。
1. 家族的衰落注定了命运的悲剧黛玉所属的贾府家族是大观园中一个富裕、显赫的家族。
然而,随着家族的衰落,黛玉的命运也逐渐转向了悲剧。
她所处的环境充满了世俗的虚伪和冷漠,这让她非常痛苦和困惑。
2. 宝玉与黛玉注定无法在一起黛玉和宝玉从小一起长大,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最终无法在一起。
这让黛玉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创伤,也加深了她内心的忧愁和痛苦。
3. 命运的无情与黛玉的离世黛玉的命运一直在红楼梦中承受着无情的打击。
最终,黛玉因为命运的安排,不得不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的离世预示着她的命运走向了一个悲剧的结束。
林黛玉的判词及解读
林黛玉的判词及解读林黛玉的判词及其解读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被视为小说中具有高度文学价值的浪漫主角,她的判词也被视为其中一段最经典的篇章之一。
林黛玉的判词体现了她作为一个人的复杂性,是对其性格、情感和命运的深刻描绘。
本文将对林黛玉的判词进行解读,探寻其中蕴含的人性与社会哲学。
林黛玉的判决自着重描述林黛玉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她对自己的生命和身份的质疑。
在判决中,林黛玉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其对身份的认知,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她说:“我不喜欢珠圆玉润,我也不喜欢龙井虎跑的。
我不要权势,也不要富贵。
我只想要一个自由的命,不受约束,也不受命运捉弄。
”她的这段话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渴望,同时反映了她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她不想在一个被束缚的现实中生活,而是想走出去,去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另一个主题是她对人生的低迷感和对死亡的接受。
她的话从内心反映了自己的痛苦和绝望,她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和希望。
她说:“我现在想起要是当初就死了最好,哪里有今天这般苦恼?”她的这番话是一个感叹,是对命运残酷的反思,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价值的怀疑。
她再次表达了与命运抗争的决心,而死亡似乎成为了她强有力的反抗方式。
林黛玉的这个判决可以理解为一个强烈的呼声,寻求解放和独立。
作为一个女性,在这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林黛玉感到自己的命运是非常受限制的。
因此,她需要走出这样的局限,去追求自己的个性和独立。
她的悲剧并不是发生在绝望和劫难之后,而是因为她在社会环境下,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林黛玉的判决是一个委员会所做的决定,同时也反映着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这一背景一直将女性视为二等公民。
此时她的死亡反映了女性被剥夺了重新建立自己的机会,这最终导致了她无奈的选择。
此外,林黛玉的判决引出了对幸福的探讨,以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林黛玉的态度反映了她对幸福的追求,并对她的不幸给予了新的定义:人生中的悲剧并不在于不幸。
悲剧的本质在于人生中那些悲伤和失望,这些悲伤和失望是人生本身的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林黛玉判词赏析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注释]
这一首是说林黛玉和薛宝钗的。
1.可叹停机德——这句说薛宝钗,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孔孟之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
“停机德”,出于《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故事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
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比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2.堪怜咏絮才——这句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
“咏絮才”,用晋代谢道韫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韫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道韫的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一听大为赞赏。
见《世说新语》。
3.玉带林中挂——这句说林黛玉,前三字倒读即谐其名。
从册里的画“两株枯木(双“木”为“林” ),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看,可能又寓宝玉“悬”念“挂”牵死去的黛玉的意思。
4.金簪雪里埋——这句说薛宝钗。
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宝钗”。
本是光耀头面的首饰,竟埋没在寒冷的雪堆里,这是对一心想当宝二奶奶的薛宝钗的冷落处境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