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区域地理综合测试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区域地理部分【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区域地理部分【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区域地理部分一.单选题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B. 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C. 三地河口处均地势低平,土壤肥沃D. 三地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 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B. 修建水库是三条河流开发的核心C. 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D. 都有丰富的水源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

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遥感(RS)B. 地理信息系统(GIS)C.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NS)D. 数字地球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A.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3、绿洲与荒漠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 自然植被改善B. 风力侵蚀减弱C.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2.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4、甲乙两处附近保存了广袤的原始森林。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甲乙两地仍存在广袤的原始森林,其共同原因A.气候湿热,开发条件差B.人口密度小,开发历史较短C.木材品质差,未遭大规模砍伐D.国民素质高,环保意识强2.目前乙处原始森林遭到大规模砍伐,产生的影响A.当地地表径流量与地下径流量的比值增大B.夏季北冰洋结冰范围扩大C.全球海岸线变长D.当地酸雨问题更加突出5、碳生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国内生产总会总量与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之比,反映了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高三地理《区域地理综合》简答题专项突破练习(含答案)

高三地理《区域地理综合》简答题专项突破练习(含答案)

高三地理《区域地理综合》简答题专项突破练习(含答案)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西部和西北部是西藏最重要的食盐产地,这里的食盐广泛分布于湖边,无须晒盐。

古代,西藏的牧民以十几户为一个团队组织上百头牦牛和上千头绵羊,在冰雪消融的季节到西藏西部和西北部运输食盐,在每年的秋季(青稞收获的季节)赶到藏东南的拉萨等地用食盐去交换粮食。

有的运输食盐的团队甚至走得更远。

这条古代食盐的商贸通道被称为“食盐之路”。

(1)指出西藏西部和西北部盛产食盐的原因。

(2)简析西藏牧民在夏半年运输食盐的优点。

(3)简述西藏牧民在食盐运输路线上遇到的主要困难。

答案(1)该地区多内流湖,湖水盐度高;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多大风天气,水分蒸发强烈,因而多盐。

(2)该季节气候温暖,利于人类活动;夏半年沿途地区草料茂盛,牲畜饲料充足;积雪融水和降水多,水源补给充足;夏季产盐量大。

(3)气候多变,路途艰险;运输牲畜队伍庞大,沿途人烟稀少,食物补给困难;海拔高,缺氧且紫外线强烈;地质灾害多;食盐装卸过于耗时。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

下图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乙)和伊犁河流域(图甲)示意图。

材料二黑蜂耐寒抗病,采蜜范围广,特别适应伊犁河谷湿润的气候,善于采野生山花蜜源。

其所酿之蜜被称为蜜中上品。

B为伊犁河谷,蜜源分布广、数量大、品质高,素有“天然蜜库”之称。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阐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因地制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

(2)根据材料,分析图乙中A城成为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核心城市的主要区位优势。

(3)分析伊犁河谷成为“天然蜜库”的原因。

答案(1)光热资源丰富,积极发展绿洲农业、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矿产、能源资源和农副产品丰富,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延长产业链;自然风光与文化古迹众多,积极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节水农业。

浙江版2020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综合模拟卷十

浙江版2020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综合模拟卷十

(浙江版)2020新高考地理大三轮打破综合模拟卷(十)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笔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地点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切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得分)(2019·浙江省杭州模拟)读“欧洲西部某时辰等压线(单元:hPa)散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周,易形成暖锋的是()A.甲B.乙C.丙D.丁2.据图可知,此时()A.北欧的酸雨整年中最少B.哥本哈根流行东寒风C.地中海沿岸酷热干燥D.欧洲正处在冬天答案1分析第1题,乙、丙和丁都位于高压脊上,不行能形成锋面;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由周围流向中心,甲处形成暖锋。

应选A。

第2题,读图可知,冰岛为低压中心,此时为北半球冬天,哥本哈根流行西南风,地中海沿岸平和多雨;西北欧为温带大海性天气,冬夏天降水差异不大,所以没法判断此时北欧的酸雨是不是整年中最少。

应选D。

(2019·浙江期末)读“某地区近地面与 3000米高空气压差表示图”(单位:hPa),达成下题。

3.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地气流辐散上涨B.乙地气流辐合上涨C.丙地气流暖和润湿D.丁地正流行西南风答案B分析据图示和资料可知,甲地为高气压中心,乙地为低气压中心。

甲地气流辐散下沉,乙地气流辐合上涨,A错、B正确;依据资料,近地面甲地气压高,乙地气压低,气流从甲地经过丙地流向乙地,是由陆地流向大海,故丙地的气流应为干燥的气流,C错;丁地此时流行东寒风,D错。

故正确答案为B。

(2019·浙江高考模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一系列的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的影响,灌木下土壤拥有更高的养分含量,这类现象被称为“沃岛效应”。

(浙江版)2020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综合模拟卷(八)

(浙江版)2020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综合模拟卷(八)

(浙江版)2020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综合模拟卷(八)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位于天山中段南缘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每年某个季节湖泊的水面昼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作用下出现了“推冰”自然奇观(图甲),其中以湖区西岸大河口景区和南岸白鹭洲景区最为壮观。

读“博斯腾湖区域图”(图乙),完成1~3题。

1.一年中,博斯腾湖最有可能发生“推冰”奇观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博斯腾湖沿岸的大河口景区和白鹭洲景区“推冰”奇观最为壮观,影响其的风力主要是( )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3.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博斯腾湖能成为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外流区域B.纬度高,蒸发量小C.多地形雨,降水量大D.冰雪融水补给量大答案 1.A 2.D 3.D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知,“推冰”是由于湖泊的水面昼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共同作用下出现的,其形成条件必须是白天化冰,夜晚结冰。

博斯腾湖位于新疆,处在天山中段南缘,只有在春季的时候湖面才会白天化冰,夜晚结冰。

A正确。

第2题,相对稳定的水面,结冰是从表层向下进行的。

“夜冻”时,湖面表层刚结的冰凌会被风吹向下风向,在下风向的湖岸堆积。

从题干可知,湖区西岸大河口景区和南岸白鹭洲景区的“推冰”最为壮观,说明这两地处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因此可判断此风为东北风。

D正确。

第3题,从材料中可知,博斯腾湖位于天山中段南缘。

天山积雪较厚,每年会有大量的冰雪融水流入湖中,更新湖泊水体。

所以即使其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却依然能成为淡水湖。

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综合模拟地理试卷十二答案解析

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综合模拟地理试卷十二答案解析

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综合模拟地理试卷十二答案解析综合模拟地理试卷十二涵盖了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地理学与地理思维等多个知识点。

本文将对试卷中的部分题目进行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题目并掌握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部分1. 选择题一的答案为:B.全球定位系统。

本题考察了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点。

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一组卫星网络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技术系统,其应用广泛。

2. 选择题二的答案为:D.城市化。

本题考察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知识点。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经济等方面逐渐集中在城市地区的过程。

3. 选择题三的答案为:A.集约用地。

本题考察了地理学与地理思维的知识点。

集约用地是指在土地利用中充分发挥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非选择题部分1. 非选择题一的答案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供应与需求不平衡现象十分突出。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而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我们应该加强水污染的防治、保护水源地环境等。

只有充分利用和保护好水资源,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 非选择题二的答案为: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了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问题,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各国需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

总结起来,通过对综合模拟地理试卷十二部分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地理学科的知识点的广度和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平时的学习和练习,对各个知识点做好掌握,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科水平,为未来的学业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综合模拟地理试卷(十一)(答案+解析)

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综合模拟地理试卷(十一)(答案+解析)

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综合模拟卷(十一)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某太阳能设备生产公司,测试新研发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

聚热板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旋转,使聚热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据图,回答1~2题。

1.为更好的开发销售市场,对主要销售目标城市进行测试,下列城市不适合作为测试地的是( )A.广州 B.上海 C.杭州 D.乌鲁木齐2.在各城市中,经一年测试,下列测试结论正确的是( )A.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大B.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小C.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度变化幅度越大D.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度变化幅度越小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对主要销售目标城市进行测试,测试城市应为主要的销售市场,多为能源缺乏、需求量较大的城市。

广州、上海、杭州符合测试条件,A、B、C适合。

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干旱地区,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市场需求量较小,不是主要的销售市场,D不适合。

第2题,在各城市中,经一年测试,纬度越高的城市,夏季白昼越长,水平旋转角度越大。

冬季白昼越短,水平旋转角度越小,A、B错。

纬度越高的城市,昼长的季节变化越大,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度变化幅度越大,C对,D错。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3~4题。

3.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4.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厚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答案 3.B 4.C解析第3题,图中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外核、④是内核,炽热岩浆发源于地幔的软流层,②是地幔,B项正确。

第4题,①是地壳,陆地厚、海洋薄,A项错误。

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标准答案及解析(全国Ⅱ卷)(高清版)

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标准答案及解析(全国Ⅱ卷)(高清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标准答案解析(全国Ⅱ卷)适用地区: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

图1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

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据此完成1~2题。

图11. 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 水文、地貌、植被B. 地貌、水文、植被C. 植被、地貌、水文D. 水文、植被、地貌2. 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A. 风俗习惯改变B. 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 人口迁徙频繁D. 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

图2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

据此完成3~5题。

图23. 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

打沟主要是为了()A. 灌溉B. 排水C. 防虫害D. 通风4. 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产量B. 减少水土流失C. 降低生产成本D. 减少蒸发5. 近年来,该地()A. 种植结构复杂化B. 复种指数提高C. 田间管理精细化D. 种田大户增多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

山东省2020年高考[地理]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山东省2020年高考[地理]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山东省2020年高考[地理]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A.由北向南B.由西向东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北向西南2.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

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

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

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

据此完成3~4题。

3.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4.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

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

图2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

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A.安庆—池州B.合肥—巢湖C.亳州—阜阳D.芜湖—铜陵6.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

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图3),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

2020高考地理之解题技巧专项突破专题2-1 地理过程类(解析版)

2020高考地理之解题技巧专项突破专题2-1 地理过程类(解析版)

专题2.1 地理过程类【设问形式】“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说明天气系统的影响过程”等。

【考查方式】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间变化特征。

过程性分析型综合题考查方向主要为:①有限时段内的依时行为。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尽可能详尽地记录地理现象的依时行为,从中发现地理事实变化规律,以便推测该时段之前或之后的变化状况;②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理行为进行模拟和预测;③研究地理过程与地理分布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而把地理学的规律统一于时间与空间的共同基础之上。

一般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图文材料为载体,根据材料和地理原理分析得出主要地理过程。

1.自然地理部分(1)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的变化、空气的水平运动、等压面的弯曲变化及热力环流的典型案例(如山谷风、城市风、海陆风等)的形成过程。

(3)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全球主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及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高纬环流圈的形成过程等。

(4)常见的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气旋(或低压)、反气旋(或高压)、冷锋、暖锋、台风、寒潮、洪涝、干旱及旱灾、锋面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

(5)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岩浆转化为岩浆岩、地表岩石转化为沉积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变质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岩浆等。

(6)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风、海浪、流水、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及形成的地貌(如沙丘、冲积平原、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地上河等)的过程。

(7)水循环的过程:主要包括水循环(如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等)中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的过程,河流的春汛、夏汛、凌汛的形成过程等。

2020届浙江省新高考突破综合模拟卷(五)地理 (解析版)

2020届浙江省新高考突破综合模拟卷(五)地理 (解析版)

2020届浙江省新高考突破综合模拟卷(五)地理(解析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鹊桥”中继星,始终定位于月球背面6.5万千米处的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L2点是一片巨大面积空间区域,鹊桥中继卫星可以在该片区域的任意点上工作)附近,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通畅的地月中继通信支持。

2018年12月“嫦娥四号”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读图完成1~2题。

1.在“嫦娥四号”发射之前发射了“鹊桥”中继星的原因是()A.月球背面光线太暗B.月球背面距离地球太远C.月球背面通讯不方便D.为“嫦娥四号”提供能源2.下列关于“鹊桥”中继星的空间运行状态说法正确的是()A.绕L2点公转B.绕月球公转C.绕地球公转D.绕太阳公转答案 1.C 2.C解析第1题,从材料“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通畅的地月中继通信支持”可知C正确。

第2题,根据题干可知,“鹊桥”中继星始终定位于月球背面6.5万千米处的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则其相对于月球为静止的天体,所以与月球一样都围绕地球公转。

故选C。

(2019·浙江名师预测)在准噶尔盆地西部,有一座方圆数十里的“古城”,人们又叫它“魔鬼城”(下图)。

这里地表突兀奇特,夜幕降临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怪异的声音好像魔鬼在叫。

“魔鬼城”地下蕴藏着丰富而优质的石油和天然沥青。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3~5题。

3.“魔鬼城”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岩浆活动4.蕴藏石油的良好地质环境是()A.岩浆岩、断层构造B.沉积岩、背斜构造C.变质岩、断层构造D.沉积岩、向斜构造5.该区域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壤盐碱化C.台风危害D.酸雨危害答案 3.C 4.B 5.B解析第3题,该区域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魔鬼城”是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地貌。

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综合模拟地理试卷(六)(答案+解析)

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综合模拟地理试卷(六)(答案+解析)

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综合模拟卷(六)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18年6月12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UA890航班从上海(约31°N,120°E)出发,飞往旧金山(约38°N,120°W),美国每年3月至10月采用夏令时,时间拨快1小时。

下图为该航班详细信息。

据此完成1~3题。

1.UA890航班飞行的时间为( )A.8小时30分钟B.10小时30分钟C.12小时30分钟D.11小时30分钟2.在未来一周里,旧金山华人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白昼渐短,正午物影渐短B.白昼渐短,正午物影渐长C.白昼渐长,正午物影渐短D.白昼渐长,正午物影渐长3.下列关于上海与旧金山的表述,合理的是( )A.此时上海正处于伏旱时节B.此时上海比旧金山的水循环更为活跃C.旧金山位于上海的西北方向D.上海与旧金山的自然植被类型相同答案 1.D 2.C 3.B解析第1题,飞机起飞时,上海(北京时间)为6月12日0:30,比旧金山时间(120°W)早16小时,因此此时旧金山时间应为6月11日9:30(美国此时采用夏令时,时间拨快1小时)。

航班信息显示飞机降落时旧金山时间为6月11日21:00,因此飞机飞行时间为11小时30分钟。

故D正确。

第2题,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达全年最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高;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

旧金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因此在6月11日以后未来的一周里白昼渐长,正午物影渐短,故C正确。

第3题,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沛;旧金山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

因此6月份上海比旧金山的水循环更为活跃,故B正确。

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出现的时间应为7~8月,故A错误。

旧金山位于上海的东北方向,故C错误。

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综合模拟地理试卷(三)(答案+解析)

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综合模拟地理试卷(三)(答案+解析)

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综合模拟卷(三)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一线天”是我国名山奇峰常有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下图中的“一线天”一年中有两次——2月21日和A日的清晨日出时,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

读图回答1~2题。

1.该“一线天”的走向为( )A.东南-西北走向B.东北-西南走向C.东西走向D.南北走向2.A日可能为( )A.4月21日B.6月22日C.8月23日D.10月21日答案 1.A 2.D解析第1题,2月21日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该日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说明该“一线天”的走向为东南-西北走向,故A项正确。

第2题,据材料可知,“一线天”一年中有两次——2月21日和A日的清晨日出时,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2月21日距离春分日有30天左右,则秋分日之后的30天左右是10月21日,一年中这两日的太阳升起方向是同一个方向,故D项正确。

“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24百帕。

该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作“炸弹气旋”。

下图为“某年1月3日美国东部受‘炸弹气旋’格雷森袭击后的降雪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 )A.降雪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B.降雪量安大略湖西岸大于东岸C.四城市中纽约附近出现降雪量最大值D.四城市中亚特兰大附近出现降雪量最小值4.“炸弹气旋”格雷森( )A.降雪持续时间长B.东南侧盛行偏南风C.生成于热带洋面D.中心盛行下沉气流5.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 )①内陆的低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②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③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④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3.D 4.B 5.D解析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亚特兰大的等降雪量值小于1,为四城市中最小值。

2020届浙江省新高考突破综合模拟卷(九)地理 (解析版)

2020届浙江省新高考突破综合模拟卷(九)地理 (解析版)

2020届新高考突破综合模拟卷(九)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

据此回答1~2题。

1.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

“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A.与恒星适中的距离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C.适中的质量与体积D.适中的自转周期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1.C 2.B解析第1题,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可以迁移地球存在生命原因的相关知识。

“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适中的质量与体积,产生适宜的引力,吸引了适宜的大气包围在其周围,C正确;与其他因素无关,A、B、D错误。

故选C。

第2题,地球“液态水存在”与其适宜的温度有关。

由于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温度适宜,由于地球昼夜交替周期适中,使地球昼夜温差适宜,因此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①④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是产生适宜大气的原因,②错误;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与液态水的存在无关,③错误。

故选B。

2019年6月5日,我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海上发射平台,将“捕风一号”等7颗卫星成功送入离地600千米的预定轨道。

读图完成3~4题。

3.与陆地比,海上发射运载火箭的优势有()①发射点选择更灵活②发射平台更稳固③火箭航落区更安全④物资补给更充分⑤设备运输条件更优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4.“捕风一号”运行轨道位于()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臭氧层答案 3.B 4.C解析第3题,海洋面积大,发射平台可选择的地点多,但发射平台受海洋潮汐的影响没有陆地稳固,①对、②错;海上人类活动少,便于火箭回收,且物资补给更便捷、充分,但海上发射火箭只能整体组装后运输到平台,设备运输条件差,③④对、⑤错。

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综合模拟地理试卷(二)(答案+解析)

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综合模拟地理试卷(二)(答案+解析)

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综合模拟卷(二)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某中学生去北极地区旅游,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地处北极圈内,据当地人说,太阳从6月12日起就一直出现在天空,虽然每天也在不停地向着一定的方向运转,但不会落下,在天空中绕着圈子移动。

漫步街头,我看见了许多高大的阔叶树……”。

下图示意北极地区。

据此完成1~3题。

1.该城市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2.该城市能够生长高大阔叶树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西风气流C.海陆位置D.洋流3.该城市一年中的极昼期大约为( )A.10天 B.20天 C.30天 D.40天答案 1.B 2.D 3.B解析第1题,该城市太阳从6月12日起就一直出现在天空,说明该城市出现极昼现象。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6月12日太阳直射21°N附近,此时69°N附近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据材料“漫步街头,我看见了许多高大的阔叶树……”可知,该城市温暖湿润,能够生长高大的阔叶树,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结合图中四地的位置比较分析可知,②地为欧洲北部,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城市能够生长高大的阔叶树,说明气候温暖湿润,主要得益于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第3题,该城市6月12日进入极昼期,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对称性规律可知,该城市的极昼时间约为6月12日至7月2日,极昼期约为20天。

某地理研究小组于夏季某天对当地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他们发现谷地中有一小镇,镇上有利用当地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中型水泥厂。

下图为根据考察资料绘制的“等压面、等温面及气流运动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

读图完成4~6题。

4.研究小组在该地一定能找到( )A.花岗岩B.石灰岩C.大理岩D.玄武岩5.下列时段中,图示气流运动最强烈的是( )A.4~7时B.8~11时C.14~17时D.21~24时6.研究小组通过调研认为该地不宜布局水泥厂,其理由是( )①采矿破坏植被,易造成水土流失②水泥厂为传统产业,经济效率低③谷地水泥厂排放有害废气易堆积④小城镇劳动力短缺,市场需求小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 4.B 5.C 6.A解析第4题,材料显示,该镇利用当地矿产资源优势发展了中型水泥厂,而石灰岩是水泥厂的重要原料,石灰岩属于沉积岩。

2020年高考高三地理综合测试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高三地理综合测试答案及解析

高三年级考试地理试题2020.1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1、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右图。

读图完成l~2题。

1.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A.端午节B.劳动节C.国庆节D.元宵节2.在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有A.日本春光明媚B.北极出现极夜C.地球位于远日点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3.右图为我国东南部某村庄引水渠示意图,河水可自流入村的是A.线路①B.线路②C.线路③D.线路④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

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洋流常年受东北信风吹拂B.②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C.此时北半球为冬季D.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5.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C.M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D.K海域的渔场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①处的构造地貌为A.背斜B.向斜C.背斜谷D.向斜谷7.②处山峰在当地有“飞来峰”之称,其形成过程是A.褶皱——沉积——断裂B.褶皱——断裂——沉积C.断裂——侵蚀——褶皱D.褶皱——断裂——侵蚀右图为水利研究部门实验室模拟同一降水过程中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四条曲线: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依次对应的序号分别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④、①、③D.①、③、④、②9.防治城市暴雨时发生内涝的最有效措施是A.保护城市原有湿地B.硬化城市所有地面C.扩大城区绿地面积D.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右图为2010年我国各省(市、区)老年人口占该省(市、区)总人口比重图(不含港、澳、台数据)。

(浙江版)2020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综合模拟卷(四)

(浙江版)2020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综合模拟卷(四)

(浙江版)2020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综合模拟卷(四)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19·慈溪实验高级中学高二期末)2019 年 1 月 3 日 10 时 26 分,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这也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着陆。

下图为“嫦娥四号”传回的月球表面图片。

据此完成1~3题。

1.在月球背面可以观测到的自然现象有( )A.日出前的黎明B.绚丽的流星雨C.夜晚的星空D.美丽的极光2.由图可知,月球表面( )A.风力侵蚀作用强B.流水侵蚀作用强C.风力沉积作用强D.陨石撞击较多3.人类对月球背面的探测难度大,原因是( )①月球背面离地球远②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同③月球背面受太阳活动影响大④月球背面无法和地球地面控制进行直接通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 1.C 2.D 3.D解析第1题,月球质量较小,没有形成大气层,无法对太阳光进行散射,因此在月球背面无法观测到日出前的黎明;流星体撞击月球时,无法与大气摩擦生热燃烧形成绚丽的流星雨;无法在两极形成美丽的极光;在月球背面的黑夜,宇宙空间中的恒星发出的光线能够被观测到,因此夜晚的星空在月球背面能够被观测到,C正确。

第2题,由图可知,月球表面形成了圆形凹坑,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这是小行星撞击月球表面形成的,D正确。

第3题,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较近,①错误;月球背面受太阳活动的影响和正面没有太大差别,③错误;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同,地球始终面向月球的正面,因此探测月球背面难度较大,②正确;在月球背面,电磁波无法和地球地面控制进行直接通信,需要借助其他仪器中转,④正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理综合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 回答1~2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先向东,再向东南B.先向西南,再向南C.先向北,再向东北D.先向西北,再向西解析:河流在山谷中流,其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再结合指向标可判断出图中河流先向北流,再向东北流,故选C。

答案:C2.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区域内有一个村庄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这个村庄可能是图中的()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解析:该地夏季日出东北方向,冬季日出东南方向。

该地夏季能够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说明该地东南部有山地阻挡。

图中只有丙村东南有山地遮挡,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

故选C。

答案:C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

甲图是我国某区域图,乙图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关于甲图中引水工程叙述正确的是()A.北水南调B.沿线需逐级抽水C.带动了调出区产业集聚D.调入区人口容量可能增加解析:北方水资源短缺,南方水资源充足,南水北调,A错;南高北低,可以自流引水,B错;对调出区产业结构影响较小,C错;调入区水资源总量增加,人口容量可能增加,D对。

答案:D4.关于乙图黄河古渡的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碛的上游B.位于干支流交汇处C.碛可以抬升黄河古渡水位D.碛可以使黄河古渡水流加快解析:从图中海拔高度可以判断,黄河古渡位于碛的上游,A对;位于干支流交汇处,B对;碛阻挡河水,可以抬升黄河古渡水位,C对;碛阻挡河水,水位抬高,使上游河水流速减慢,D错。

选择D。

答案:D5.比较甲图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其相似的地理特征是()A.农业景观B.地质成因C.汛期长短D.径流量季节变化解析:比较甲图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可以看出两地同属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一致,径流量季节变化相同,D对;两地热量带不同,农业景观不同,A错;两处地壳运动不一样,一上升一下降,B错;南方汛期长,北方汛期短,C错。

答案:D下图为中亚地区及阿姆河流域水系图,甲和乙是河流上、中和下游的分界点。

读图完成6~8题。

6.阿姆河()A.整个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从甲到乙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变小C.以冰雪融水、降水补给为主D.从甲到下游河段含沙量一直增大解析:阿姆河发源于高山,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从甲到乙河段有季节性支流汇入,流量季节变化变大;阿姆河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从等高线来看从甲到下游河段等高线稀疏,河流落差小,河流流速比较慢,含沙量减少。

答案:C7.阿姆河河流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酸雨B.次生盐渍化C.土地荒漠化D.水土流失解析:阿姆河上游地区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坡度大,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河流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较严重。

选择D。

答案:D8.图中季节性河流,流入阿姆河干流水量最多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从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图中季节性河流源头海拔低于3 000米,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气温回升快,积雪融化补给河流,所以说流入阿姆河干流水量最多的季节是春季。

选择A。

答案:A下图中甲、乙两剖面图分别示意某两国地形变化。

读图,完成9~10题。

9.甲图所示国家的工业()A.集中分布在东北部、西部和南部B.西部工业区位于①山脉与大平原之间C.南部是传统工业区D.东北部是新兴工业区解析:根据图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甲图为美国,乙图为澳大利亚;美国工业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南部和西部三大工业区;西部工业区位于西部太平洋沿海地区,洛杉矶是工业中心之一;南部是新兴工业区,东北部是传统工业区。

答案:A10.甲、乙两剖面图所在国家具有的共同地理特征是()A.人口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B.具有“三低”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C.都保留有较多的独特古老生物种类D.盆地或平原区都是种植业区解析:美国人口多分布在东北部;两国都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具有典型的“三低”特征;澳大利亚保留有独特的古老生物种类,但美国此特征不明显;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由于干旱而以粗放畜牧业为主。

答案:B下图为“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环京新城吸引珠江三角洲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B.科技力量雄厚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D.两地联系交通便利解析:产业转移的根本目的是企业追求利润,降低成本,故A项正确;珠三角地区科技力量同样有优势,故B项错误;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不同,才会有产业的转移,故C项错误;两地间的交通条件,不是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A12.珠江三角洲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B.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使得环渤海地区城市化带动工业化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解析:珠江三角洲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故A项错误;有助于转出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故B项正确;使得环渤海地区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故C项错误;对环渤海地区而言,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对于珠三角地区而言,短期内可能会导致失业率上升,故D项错误。

答案:B(2018·郑州期末)玉米、小麦和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

小麦分布的地域范围广,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也大量种植小麦,相对于小麦,玉米对光照的要求更多些。

读世界某国农作物分布图和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产量变化图。

回答13~14题。

13.图中某国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A、B、C三地对应的农作物分别是() A.小麦、玉米、葡萄B.葡萄、玉米、小麦C.玉米、小麦、葡萄D.小麦、葡萄、玉米解析:读图,根据图示信息,图中某国是法国。

A处是巴黎盆地,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B处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光照条件较好,主要农作物是玉米。

C处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主要农作物是葡萄。

A对,B、C、D错。

答案:A14.本世纪以来,导致中国小麦年产量持续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A.气候变暖,病虫害增多B.城市化加快,耕地面积减少C.流水冲刷,土壤肥力下降D.国内价格下降,种植面积减少解析:读图,根据曲线形态可以看到,本世纪以来,中国小麦年产量持续下降。

原因最可能是国内小麦价格下降,种植面积减少,D对;本世纪以来,我国没有持续的病虫害灾害,A错;城市化加快,耕地面积减少,不是小麦产量持续下降的原因,B错;小麦产区位于平原地区,流水冲刷少,C错。

答案:D下图为“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简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16题。

15.关于图示四个国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中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乙国东南部有闻名世界的大堡礁C.丙国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缺水D.丁国一城市2016年8月成功举办了第31届奥运会解析:读图可知,甲国为美国,为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图示四个国家中较低;乙国为澳大利亚,东北部有闻名世界的大堡礁;丙国为孟加拉国,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旱涝灾害频繁;丁国是巴西,该国的里约热内卢2016年8月举办了第31届奥运会。

答案:D16.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A.资金来源充足B.石油资源丰富C.海洋运输便利D.科学技术先进解析:图中a、b、c、d四地共同特点是位于沿海地区,为著名的港口,因此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海洋运输便利。

答案:C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脉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山脉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C.河流7月份水量大、水位高D.M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季风水田农业解析:由图可知,该区域位于南美洲,西部山脉为安第斯山脉,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答案:A18.图中P处以南海岸线曲折适宜建港,但目前少大港。

其原因可能是()A.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B.资源贫乏,环境人口容量小C.山脉直逼西海岸,经济腹地小D.纬度较高,封冻期长解析:海港的建设需考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目前少大港主要是由社会经济因素(经济腹地小)造成的。

答案:C(2017·全国卷Ⅱ)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据此完成19~20题。

19.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A.冰雪路面B.湿滑路面C.松软路面D.干燥路面解析:由图文材料可知,芬兰伊瓦洛位于68°N以北,纬度高、气温低,且最佳测试期以冬半年为主,因此推测为冰雪路面。

故选A。

答案:A20.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解析:最佳测试期为11月至次年4月,该时段内该测试场太阳基本上每天从东南方升起,但春分日当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春分日之后到4月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该测试场纬度在68°N以北,且最佳测试期包含冬至,则肯定出现了极夜现象,因此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该测试场主要受北方寒冷气流影响;该测试场冬至日昼长为0时(极夜),春分日昼长为12时,春分日之后至4月期间,其昼长大于12时,因此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大于12时。

故选B。

答案:B二、综合题(共60分)21.(20分)(2017·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

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

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

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

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解析:(1)我国热带面积小,仅局限于台湾岛南端、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等地。

我国热带地区纬度位置偏高,水热条件较赤道地区明显不足,导致剑麻产量低,品质差。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汽车、造船等产业规模巨大,剑麻纤维需求量极大,供需矛盾尖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