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1]

合集下载

一腰椎穿刺技术操作规范

一腰椎穿刺技术操作规范

一腰椎穿刺技术操作规范一、【适应证】1、诊断及观察疗效检查脑脊液性质、压力,鉴别各种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治疗椎管鞘内注射药物(如脑膜白血病)。

二、【操作方法与程序】1、器械准备(1)治疗车上层放治疗盘、腰穿包、手套2副、口罩、帽子、消毒测压管,下层放中单或棉垫、消毒液及穿刺过程中用过的物品。

(2)消毒腰穿包(包括带针芯腰穿针、镊子、无菌瓶数个、棉球、纱布、5ml针管)。

(3)治疗盘中有2.5%碘酊,75%乙醇,2%普鲁卡因。

2、方法(1)患儿侧卧,膝髋屈曲,双手抱头,充分低头弯腰。

应由助手协助患儿,以取得最大程序的脊椎弯曲,充分暴露检查部位的椎间隙。

(2)术者位于患儿背后,左手在头侧,用示指、中指摸好两侧髂骨嵴,此联线中点为第3、4腰椎棘突之间,在此处穿刺即可达3、4腰椎间隙。

小婴儿脊髓相对较长,穿刺部位可选择4、5腰椎间隙。

(3)常规消毒,用拇指固定第3腰椎棘突,沿棘突下方用1%普鲁卡因局麻,边进针边推药,深至韧带,用消毒纱布压迫,拔针后稍等片刻。

(4)右手持腰穿针,左手拇指固定住第3腰椎棘突,沿其下方穿刺,进皮稍快。

进入棘突间隙后,针头稍向头侧倾斜,当有阻力后有落空感时停止进针,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流出。

用无菌瓶2个,每瓶接1-2ml脑脊液分别送检常规、生化或培养。

如检测颅压可事先准备好测压管测量压力,此管内脑脊液也可作化验用。

如操作过程脑脊液流通不畅,可以转运针尾,助手压迫颈列脉,穿刺针亦可略调深浅。

(5)重新插上针芯,无菌纱布紧压穿刺处,拔针后胶布固定,让患儿平卧(不用枕头)。

三、【注意事项】1、当患儿有颅内压增高、视乳头水肿,若病情需要,应先用脱水剂,降颅压后再穿刺,并且患儿放脑兴液时应用部分针芯堵在针口上,以减慢滴出速度,以防发生脑疝。

2、由于患儿年龄和胖瘦的不同,达到脊髓腔的深度也不同,对瘦小者穿刺时应多加小心,刺入后徐缓前进,以免进入过深引起出血。

3、新生儿可用普通注射针头进行腰穿,较用常规腰穿针容易。

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方法

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方法

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方法1、患者多取卧位,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者头部,另手挽双膕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特殊情况下亦可取坐位进行穿刺,患者向前弯,双臂交叉置于椅背上,使脊柱突出。

2、确定穿刺点,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棘突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针尖稍斜向头部、针体偏向臂部,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

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5、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

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0、098kPa=10mmH2O)或40~50gtt/min、若继作Queckenstedt试验,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即在测初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秒,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

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秒,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性,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颈静脉后,不能使脑脊液压升高,则为梗阻试验阳性,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

凡颅内压增高者,禁作此试验。

6、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去枕俯卧(如有困难则平卧)4~6小时,多次盐开水,以免引起术后低颅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自然呼吸。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
腰椎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诊断与治疗多种疾病。

该技术通过在腰椎穿刺点进入脊椎骨隧道,使医生可以获取腰椎骨
髓内液体样本或者进行注射治疗。

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腰椎穿刺术
的操作指南。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腰椎穿刺术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
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详细沟通,了解其病史、药物过敏情况及可能
存在的并发症风险。

同时,医生还需要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该项
操作。

2. 仪器准备:
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消毒液。

标准的腰椎穿刺器械包括:注
射器、蛛网膜穿刺针、导管等。

确保这些器械在操作前已经进行完
全的清洁和消毒。

3.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一般情况下,腰椎穿刺点位于第四、第五腰椎棘突下缘之间。

在选择穿刺点时,需要注意避开椎间盘和神经根。

4. 局麻:
使用无菌技术在穿刺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随后进行局部麻醉。

一般情况下,使用2%利多卡因或0.5%布比卡因进行局麻。

5. 穿刺:
在局麻生效后,医生将蛛网膜穿刺针插入穿刺点,朝向骶尖方向缓慢推进。

在穿刺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疼痛感受进行密切观察,避免损伤重要组织和结构。

6. 获取样本或注射治疗:
当蛛网膜针进入腰椎骨髓内液体腔后,可以通过连接的导管进行腰椎骨髓内液体的采样。

同时,腰椎穿刺术也可以用于给药,例如注射麻醉药物或化疗药物。

7. 操作完成后:。

放疗肿瘤内科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

放疗肿瘤内科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

放疗肿瘤内科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1 【制定规范的依据】2 【目的】主要诊断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

3【适应症】3.1疑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不明原因的惊厥或昏迷),需要抽取脑脊液作诊断者,脑膜炎治疗过程中,需动态观察脑脊液改变以判断疗效者。

3.2鞘内注射药物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或浸润(如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等)。

3.3 对某些病除抽取脑脊液作常规化验培养,测定颅内压力,同时可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出血阻塞等。

4 【禁忌症】4.1对于颅内压力明显增高,尤以疑有颅内占位性病变者,不宜穿刺,以免穿刺时突然放出脑脊液导致脑疝的危险。

若因诊断或治疗,必须进行穿刺时,应先用脱水剂,以减轻颅内压。

放液时,宜先用针芯阻慢脑脊液滴速,放出少量(一般约放1—5ml)供化验用的脑脊液后即行拔针。

4.2 穿刺部位有皮肤感染者。

4.3 休克、衰竭、病情危重者。

5 【操作方法】5.1 体位:患者侧卧,背部与床边呈垂直平面,助手立于操作者对面,左手绕过腘窝使下肢向腹部屈曲,右手按其枕部与颈后,使头向胸部贴近,双手抱膝,使锥间隙扩张到最大限度,以便于穿刺。

5.2定位:一般选择第3—4或第4—5腰椎间隙(成人可选第2腰椎间隙)。

婴幼儿因脊髓末端位置较低。

穿刺点可在第4—5腰椎间隙。

5.3步骤:局部皮肤消毒,铺以消毒孔巾,在穿刺部位皮内、皮下和棘间韧带注射1%普鲁卡因作局部麻醉,切勿将普鲁卡因注入椎管内(新生儿及小婴儿可不必局部麻醉)。

操作后以左手拇指固定穿刺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新生儿及婴幼儿可用短斜面的静脉穿刺针),针尖斜面向上,垂直刺入,经过皮下组织后,可将针头略指向病儿头端方向继续进针,经韧带到硬脊膜腔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

刺入深度,儿童约2—4cm,然后将针芯慢慢抽出,即可见脑脊液自动流出,测定滴速及压力,并留标本送验,然后将针芯插上,拔针后盖以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术后应去枕平卧4—6小时,以免发生穿刺后头痛。

腰椎穿刺术(1)

腰椎穿刺术(1)
• • 低颅压头痛 虚性脑膜炎 脑疝 蛛网膜下腔出血 硬膜下血肿 腰背痛及根痛 感染
操做程序
• 准备 • 操作 • 术后观察
准备
• 病员准备 • 操作者准备
病员准备
• 术前沟通 • 签署同意书 • 体位
操作者准备
• 托盘
操做过程
体位
消毒 铺巾 局麻 穿刺 测压 取标本 拔针 术后交代
穿刺
腰椎穿刺术
神经内科 冯芹
适应症
诊断性穿刺: CNS炎症(感染性、非感染性);血管病( 疑SAH而CT正常者);肿瘤(脑膜癌变、 转移瘤);脊髓病变(常需加做CSF动力学 );颅压异常(高/低颅压); 空气/椎管造影。
治疗性穿刺: SAH行CSF置换;腰麻;鞘内注射药物
禁忌症
• 颅内压增高和明显视乳头水肿有脑疝 先兆者 • 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肿瘤、脓肿等); • 穿刺部位感染; • 高位脊髓占位或急性脊髓损伤者; • 明显出血倾向; • 病人处于休克、衷竭或濒危状态。

腰椎穿刺术(仅供参考)

腰椎穿刺术(仅供参考)

腰椎穿刺术(仅供参考)
腰椎穿刺的基本步骤:
1.患者体位:患者面朝上,麻醉;
2.判断并准备治疗部位:根据特定的患者病情,选择穿刺点,消毒,并用绷带固定住腰椎;
3.穿刺部位:用特定的抽搐手法,在患者背部的肌肉腱层中,以穿刺针穿过腰椎骨板,使针头到达穿刺部位;
4.注射麻醉药:将麻醉药溶液逐滴缓慢注射到穿刺部位,以达到麻醉作用;
5.穿刺中的处置:将介入物,如导管或是药物,缓慢放入穿刺部位,以进行治疗;
6.拔管:在治疗完毕后,及时将介入物拔出;
7.体位恢复:穿刺完毕后,患者可以缓慢改变体位,使其到达最佳治疗方式。

1.感染:由于穿刺部位的污染,穿刺病程中可能发生感染;
2.出血:穿刺过程中,由于穿刺过程中的伤害,会有少量出血;
3.痉挛:轻微的穿刺过程,可能会造成偶尔的痉挛;
4.骨折:由于穿刺太深,可能会造成骨折;。

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

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

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
1.检查眼底有无视盘水肿表现。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嘱患者取侧卧位,背部紧靠床缘或检查台的边缘。

患者双膝屈曲抵向胃部,头部屈曲靠向胸部。

3.触诊确定髂嵴平面,仔细辨认确定腰4-5椎间隙。

4.打开腰椎穿刺包,戴无菌手套,穿刺部位用络合碘溶液作环形消毒,范围包括上下数个椎间隙。

铺无菌巾。

5.用25号针在腰4-5椎间隙注射利多卡因,作一皮丘。

换用22号针麻醉深层结构。

6.将腰穿针刺入皮丘并插入棘间韧带。

用食指和中指把持腰穿针,拇指固定针芯位置。

腰穿针方向偏向头侧30°-45°,沿中线进针,与床面平行。

7.突破硬脊膜后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

8.如果没有脑脊液流出,有时候需要轻轻旋转腰穿针。

如果认为腰穿针已经进入蛛网膜下腔,确定没有脑脊液流出,可以注入1ml 空气,如果空气不能回抽回来,也抽不出脑脊液,说明腰穿针的斜面可能位于硬膜外腔。

插入针芯继续进针。

9.一旦有脑脊液流出,连接测压计和开关,测定脑脊液压力。

10.连续收集数管各约0.5-2.0ml的脑脊液标本,做好标记分别送检。

11.拔出腰穿针,加盖干燥的无菌敷料。

12.嘱患者平卧6-12小时,鼓励增加液体摄入,以防出现“脊髓性头痛”。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腰椎穿刺术,也称为腰穿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和病症。

该术语用于描述一种将医疗器械插入腰椎骨间隙以收集体液样本、注射药物或进行其他治疗目的的过程。

腰椎穿刺术操作需要非常谨慎和精确的操作技巧,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结果。

本文将提供关于腰椎穿刺术操作的详细指南。

一、术前准备1. 患者评估:在进行腰椎穿刺术之前,医务人员应详细评估患者的病史、症状和患者的身体状况,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该手术。

2. 同意书:患者和医生应签署一份详细的同意书,说明腰椎穿刺术的风险和好处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3. 术前准备:患者应在手术前清空膀胱,并换上手术服。

医务人员应提供必要的镇静剂和麻醉剂,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镇静和舒适。

二、操作步骤1. 定位:医务人员应使用无菌技术对患者进行定位,并标记适当的穿刺点。

通常情况下,腰椎穿刺术在第四和第五腰椎之间进行,但具体的穿刺点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2. 局部麻醉:医务人员应使用局部麻醉药物,例如利多卡因,麻醉穿刺点和周围区域,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3. 穿刺操作:医务人员应使用无菌的穿刺针,根据穿刺点的标记进行穿刺。

针头应与脊椎平行插入,并逐渐向下倾斜,直到穿刺进入腰椎骨间隙。

穿刺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收集样本/注射药物:一旦穿刺到达目标位置,医务人员可以使用穿刺针收集脑脊液样本进行诊断分析,或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在进行这些步骤时,医务人员应确保操作的精确性和无菌性,以避免任何并发症的发生。

5. 穿刺结束及处理:一旦完成样本收集或药物注射,穿刺针应从患者身体中缓慢而逐渐地拔出。

医务人员应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涂抹适当的药物或胶带来减轻患者的不适。

三、术后护理和监测1. 监测: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在手术后的情况,包括血压、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指标。

他们还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7腰椎穿刺术技术规范与操作流程

7腰椎穿刺术技术规范与操作流程

7腰椎穿刺术技术规范与操作流程
一、穿刺技术规范
1、洗手
在开始进行穿刺术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手部洗消毒,减少不必要的危险,防止病原体进入体内,造成不良影响。

2、准备临床检查材料
做穿刺术前,需要准备临床检查相关材料,包括局麻药、穿刺器、穿刺管和穿刺剂等。

3、进行穿刺
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穿刺,可以通过触诊确定穿刺部位。

在穿刺之前,应先进行局部麻醉,确保没有不适的感觉。

然后,选择合适的穿刺长度,慢慢进行穿刺,直至穿刺腰椎内。

4、收集样本
当穿刺完成后,可以将腰椎内的样本收集并进行检查及消毒,以确定穿刺部位的情况。

二、操作流程
1、准备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临床检查材料,然后经过严格的手部消毒,保证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2、选择穿刺部位
确定穿刺部位,通过触诊来确定要穿刺哪个腰椎,并确定穿刺长度。

3、施行局麻
洗手后施行局部麻醉,以确保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

4、穿刺
选择合适的穿刺器,慢慢进行穿刺,直至穿刺腰椎内,收集进行检查
的标本。

5、消毒及检查
在穿刺完毕后,及时消毒在穿刺部位,并将腰椎采集的样本进行检查,以确定穿刺部位的状况。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一、概述腰椎穿刺术是一种通过腰部皮下组织和椎骨间隙穿刺,进入脊髓腔或硬膜外腔进行检查、治疗或麻醉的操作方法。

本操作指南旨在提供腰椎穿刺术的详细步骤,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适应症腰椎穿刺术适用于以下情况:1、脑脊液检查,如脊髓炎、脑膜炎等疾病的诊断;2、脊髓麻醉和硬膜外麻醉;3、脊髓腔内治疗,如脊髓穿刺引流等。

三、术前准备1、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取得患者的同意;2、检查患者的病史和体征,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腰椎穿刺术;3、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4、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如穿刺针、消毒液、麻醉药物等;5、提前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如出血倾向、感染等。

四、操作步骤1、让患者保持侧卧位,膝关节弯曲,头部稍微下垂,以充分张开腰椎间隙;2、消毒穿刺部位,避免交叉感染;3、局部麻醉,使用2%利多卡因或其他局麻药;4、用一个透明膜覆盖穿刺部位,以便观察穿刺过程;5、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注意穿刺方向和深度;6、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检查脑脊液流出情况;7、完成操作后,缓慢拔出穿刺针,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8、激活血压控制机制,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五、术后护理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2、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3、监测脑脊液引流情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4、定期检查穿刺部位,观察有无感染迹象;5、给予患者充分的休息和康复时间。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腰椎穿刺术操作记录表2、穿刺针规格和选择指南3、穿刺部位消毒液选择指南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脊髓腔:指脊椎骨和脊髓软膜之间的空隙,包括硬脊膜和软脊膜。

2、硬膜外腔:指硬脊膜和蛛网膜之间的空隙,脑脊液流动的通道之一。

3、局麻药:局部麻醉药物,用于麻醉局部组织以减轻疼痛感。

4、并发症:指在操作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或异常反应。

5、透明膜:通常指聚乙烯薄膜,用于保护无菌环境和观察穿刺过程。

一腰椎穿刺技术操作规范

一腰椎穿刺技术操作规范

一腰椎穿刺技术操作规范1.术前准备:(1)向患者详细解释和取得患者同意。

(2)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特别关注血液凝结功能、皮肤病变等病史或症状。

(3)准备好穿刺器材,包括穿刺针、导管、注射器等,并进行消毒。

(4)患者取坐位或左侧卧位,保持脊柱弯曲。

2.术中操作:(1)皮肤消毒:选取穿刺点,通常在L3/L4或L4/L5椎间孔水平,用酒精或碘酒消毒。

(2)局麻:采用2%利多卡因,用注射器慢慢地沿着穿刺点刺入皮下组织,达到硬脑膜水平后,将部分剂量缓慢注射到硬脑膜内。

(3)穿刺:选择合适的针径和长度,将穿刺针插入皮肤,垂直于脊柱,到达硬脑膜表面后,将穿刺器旋转到30-45度角。

(4)脑脊液采集:连接导管,并用注射器吸取足够的脑脊液样本。

(5)应激试验:在脑脊液采集期间,可进行应激试验,如压迫眼球、颈动脉窦按压等。

(6)穿刺结束:缓慢拔出针头,轻轻按压穿刺点数分钟,以预防血肿形成。

(7)处理样本:将脑脊液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查。

3.术后处理:(1)观察患者症状: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腰背痛等。

(2)平卧休息:术后让患者平卧休息,头低体高以减少头痛发生。

(3)饮食控制:术后禁食或低脂低刺激性食物,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4)补液:术后给予足够的液体,以保证患者体液平衡。

(5)注意并发症:术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出血等。

(6)出院指导:在出院前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说明术后注意事项,并定期随访。

总结而言,一腰椎穿刺技术操作规范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处理。

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要注意补液、饮食控制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这样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腰椎穿刺术(lumbarpuncture)是用腰穿针经腰椎间隙刺入椎管的技术操作。

【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血管性疾病而CT扫描阴性者;疑为颅内占位病变但颅内高压征象不明显;原因不明的昏迷、抽搐等疾病;可疑椎管内病变确定有无椎管阻塞;气脑、脊髓腔造影;药物鞘内注射或治疗性放脑脊液。

【禁忌证】颅内压明显增高,特别是后颅凹占位病变;穿刺部位皮肤有明显感染;硬膜外脓肿;血小板减少或出血倾向;穿刺部位腰椎有畸形或骨质破坏;病人垂危或处于休克期;有颅底骨折脑脊液漏者。

【方法】1.患者左侧卧位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脊柱尽量靠近床边。

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腰部尽量后弓使椎间隙增宽,便于穿刺。

脊柱与床面平行,两髂前上棘连线与床面垂直。

2.以髂后上棘的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作为穿刺点较为适宜(约为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棘突间隙进行。

3.常规局部消毒,戴无菌手套,盖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先做皮内麻醉,然后做皮下麻醉,再后通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和硬脊膜递进麻醉。

麻醉过程中应坚持先抽吸后注药的原则,以防注入血管内。

4.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腰椎穿刺针刺入腰椎间隙,进针方向应与患者背面垂直,并针尖稍斜向头部。

一般成人进针深度为4~6cm,儿童则为2~4cm。

一旦针头穿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和硬脊膜,顿感阻力消失,此时缓慢将穿刺针针芯拨出,则可见脑脊液流出。

用灭菌试管收集脑脊液送检。

5.一般在放脑脊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

测压时,颈部及躯干伸直,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均匀,如能见到测压管中液平面随呼吸上下波动,即可测压。

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10mmH2O =0.098kPa)或40~50滴/分钟。

如要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可作动力试验(Queckenstedttest)。

一般先做压腹试验。

腰椎穿刺术操作流程

腰椎穿刺术操作流程

腰椎穿刺术操作流程通常取弯腰侧卧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为主)椎间隙穿刺。

局部常规消毒及麻醉后,戴橡皮手套,用20号穿刺针(小儿用21-22号)沿棘突方向缓慢刺入,进针过程中针尖遇到骨质,行腰椎穿刺术时,应将针退至皮下待纠正角度后再进行穿刺。

成人进针约4-6cm(小儿约3-4cm)时,即可穿破硬脊膜而达蛛膜网下腔,抽出针芯流出脑脊液,测压和缓慢放液后(不超过2-3ml),再放入针芯拔出穿刺针。

穿刺点稍加压止血,敷以消毒纱布并用胶布固定。

术后平卧4-6小时。

若初压超过2.94kPa(300mm水柱)时则不宜放液,仅取测压管内的脑脊液送细胞计数及蛋白定量即可。

1.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抱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挽住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昼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确定穿刺点,以骼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与盖洞贴,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逐层作局部浸润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北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cm,儿童则为2-4cm。

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

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5.在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

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0.69-1.764kPa或40-50滴/min。

若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可做Queckenstedt试验。

即在测定初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s,然后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性,示蛛网膜下腔通畅。

若压迫颈静脉后,不能使脑脊液压力升高,则为梗阴试验阳性,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

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腰椎穿刺术(腰穿)常用于神经系疾病的诊治,主要用于下列3个方面:①脑或脊髓病症性质的诊断及鉴别诊断;②由鞘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③测定颅内压及了解脊髓腔有无阻塞。

[准备工作]1.患者的准备:首先选择适应检查者,排除禁忌证,事先向意识清醒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告知会在穿刺部位局部麻醉,以解除患者紧张及顾虑,取得合作。

意识不清、危重病例或小儿应取得直系亲属的同意、签字和配合。

2.用品准备:碘酒,乙醇、消毒手套,已消毒腰穿盒(包),内有无菌孔巾、无菌钳、2mL空针、腰穿针(成人20号或小儿22号针)、皮下注射针、消毒纱布;测压(消毒)管或测压表(接腰穿针用的塑料或胶皮管应消毒),普鲁卡因2mL(作局麻用),胶布等。

[操作步骤]1.摆好体位: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前屈,髋膝前屈贴腹部,合作者嘱双手抱膝;不合作者或小儿由另一助手抱头及膝屈曲,使脊柱尽量后凸,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确定穿刺点:常用两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点即腰3-4间隙为穿刺点,必要时可在此上或下一个椎间隙进行,在穿刺点以指甲压一个十字印标记。

3.消毒皮肤:由穿刺点中心向外周绕圏以碘酒、乙醇消毒,皮肤不洁者先抹洗擦干后再消毒。

4.消毒:术者打开腰穿盒,戴手套,穿刺点作局麻,稍候,用左手拇指及示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垂直或略向头前方缓慢进针,成人进针约4-6cm,小儿约2-4cm深,开始穿过韧带时较紧有阻力,穿过硬脊膜则有突然空感,缓慢抽出针芯即有脑脊液滴出,立即再插入针芯,对有颇压增高者不宜取开针芯以免脑脊液喷出或流出过快产生脑疝。

5.测压:取出针芯,立即快速接上压力管(压力计)测压。

如压力不高,由助手压腹,脑脊液压力立即上升,松压后压力立即降至原来压力,表示穿刺针在椎管内。

对疑有脊髓蛛网膜下腔阴塞者应作奎氏试验,即由助手压患者颈静脉(先压一侧,再压另一侧,再压两侧),压迫时脑脊液压力快速上升,可达初压时的1倍以上,解除压迫10-20s压力迅速降至原水平,表示脊髓腔通畅,若压迫时压力不上升则为完全阻塞,压迫时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下降缓慢,则为不完全阻塞,颅内压高者禁作此试验。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1]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1]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1](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Lumbar Puncture)Miles S. Ellenby, ., Ken Tegtmeyer, ., Susanna Lai, Dana . Braner,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Division of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Doernbecher Children’s Hospital,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 Portland. Address reprint requests to Dr. Tegtmeyer at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Division of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Doernbecher Children’s Hospital,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 Mail Code CDRC-P, 707 SW Gaines St., Portland, OR 97239-2901, or at.N Engl J Med 2006;355:e12.腰椎穿刺术可以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鉴于其禁忌症、相关的解剖结构,操作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则,操作时尽量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尽管穿刺的并发症比较少见,但是这些并发症是潜在的,有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

操作者要真正掌握腰穿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技术,这样可以最低限度的降低穿刺的风险。

适应症:腰椎穿刺术目的是获得脑脊液标本(CSF),以诊断感染、炎症、肿瘤,代谢过程(表1)。

治疗性指征包括:鞘内注射化学药物、抗生素和麻醉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Lumbar Puncture)Miles S. Ellenby, M.D., Ken Tegtmeyer, M.D., Susanna Lai, M.P.H.,and Dana A.V. Braner, M.D.From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Division of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Doernbecher Children’s Hospital,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 Portland. Address reprint requests to Dr. Tegtmeyer at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Division of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Doernbecher Children’s Hospital,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MailCodeCDRC-P,707SWGainesSt.,Portland,OR97239-2901,*********************.N Engl J Med 2006;355:e12.腰椎穿刺术可以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鉴于其禁忌症、相关的解剖结构,操作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则,操作时尽量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尽管穿刺的并发症比较少见,但是这些并发症是潜在的,有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

操作者要真正掌握腰穿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技术,这样可以最低限度的降低穿刺的风险。

适应症:腰椎穿刺术目的是获得脑脊液标本(CSF),以诊断感染、炎症、肿瘤,代谢过程(表1)。

治疗性指征包括:鞘内注射化学药物、抗生素和麻醉药物。

表1:腰椎穿刺适应症腰穿诊断的疾病分类脑脊液的试验方法感染性疾病细胞计数,分类,检测葡萄糖、蛋白及培养病毒性、细菌性,或真菌性脑膜炎,脑炎炎性过程髓磷脂碱性蛋白的测定,细胞计数,脑脊液培养多发性硬化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各种肿瘤性疾病细胞计数、细胞浓缩后涂片各种代谢性疾病乳酸,丙酮酸,葡萄糖,蛋白质的测定治疗性指征许多需要采取低体位麻醉过程麻醉毒品布比卡因脑室和某些类型的脑膜炎注射抗生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一些白血病和淋巴瘤化疗氨甲喋呤禁忌症:由于患者腰椎穿刺体位的原因,可能会出现心肺功能不全;患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应该避免实施腰椎穿刺术1。

当有颅内疝体征时,由于颅内压升高,出现脑疝,潜在性颅内压升高及局灶性神经系统病变时,均应避免实施腰椎穿刺术。

如果考虑上述病变,腰椎穿刺前,应该施行颅脑CT,但是颅脑CT扫描并不能明确揭示颅内高压2。

凝血功能障碍会增加脊髓内出血的风险,尽管凝血功能障碍达到何种水平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尚不清楚。

既往接受过腰椎手术的患者,如果放射科医生使用影像学技术,会增加腰椎穿刺的成功性。

设备:商用腰椎盘包括必要的设备,包括:带针芯的穿刺针,消毒剂,洞巾,样本管,测压管。

最好采用22号针头,因为小针孔会减少脑脊液泄露的危险。

通常情况下,婴幼儿应用长度为1.5英寸(3.8厘米)的穿刺针,儿童采用2.5英寸(6.3厘米),成人采用3.5英寸(8.9厘米)。

体位:腰穿前,应该确定患者是取侧卧位还是坐位。

最好选择侧卧位,目的是可以获得准确的进针路径及减少腰穿后的头痛。

如果患者不能够自动配合体位,可以取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或者垂直位。

一旦确定体位后,应该指示患者背部屈曲,像胎儿或者弯成“猫”形,尽量暴露棘突间隙。

坐位时,腰椎应该与床垂直;当取侧卧位时,腰椎应该与床平行。

患者的正确体位体表标记:在双侧髂嵴最高点,画一条可视连接线,与腰部中线交点,大约为L4棘突。

在L3与L4,或L4与L5之间进针,因为上述棘突间隙低于脊髓的末端。

在进行皮肤消毒或准备局麻前,应该在穿刺点部位做记号,因为消毒后可能会使记号消失。

可以使用皮肤记号笔标注正确的穿刺部位。

术前准备:当带好手套后,使用正确的消毒剂消毒皮肤,使用聚维酮碘或者氯已定溶液,沿穿刺点为中心做环形消毒,并相应扩大消毒区域,之后采用无菌洞巾覆盖操作区。

止痛及镇静:腰椎穿刺术是一个疼痛和焦虑激发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采用局麻即可。

在消毒皮肤前,操作者可以使用局麻膏。

当皮肤消毒及铺洞巾后,局麻药膏可以渗透至皮下。

也可以使用全身性镇痛药或者止痛药。

腰椎穿刺术:一旦确定穿刺部位后,开始进针,针芯固定到位,进针点为确定穿刺点下部棘突的上缘,向头部偏斜15度角,好像是对准肚脐的方向。

最近的数据显示:采用“铅笔尖”样的细针穿刺可以降低术后疼痛的风险3,这是由于细针可以减少对硬脊膜囊的切断伤,从而可以减少脑脊液的渗漏。

一般情况下,采用斜面针进行穿刺,斜面针应处于矢状位(前后位),目的是减少对硬脊膜的切断左右,仅仅会出现较少的渗漏作用,穿刺针应与棘突相平行。

如果体位正确,穿刺针应该可以正确通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包括内部的脊椎静脉丛)、硬脊膜、蛛网膜、进入到蛛网膜下腔(此腔隙有马尾神经通过)。

当穿刺针通过黄韧带时,会有明显的落空感,当出现落空感后,将针芯撤回2mm,允许脑脊液流出4,如果穿刺过程不成功,遇到骨性抵抗,将穿刺针撤回到皮下组织,并不撤离皮肤,再次进针。

一旦穿刺针进入到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将流出。

如果腰椎穿刺造成创伤,脑脊液可能有淡淡的血色,再次收集脑脊液时,脑脊液不会再出现血色,除非血液来源于蛛网膜下腔。

如果脑脊液流出缓慢,操作者可以转动穿刺针90度,这是因为神经根可能与穿刺针斜面贴的比较紧密。

正确的进针角度脑脊液压力测定:仅当患者取侧卧位时,才可以测定脑脊液压力。

连接测压管与穿刺针,应在采集脑脊液标本前进行测压,在测压管中脑脊液平面不再上升时读数,测压时可能会看到压力平面随心脏或呼吸运动而波动。

标本采集:脑脊液自动流至样本管内;在采样过程中,不能采取抽取方式,因为即使少量的负压也会导致出血。

采取的脑脊液量应尽量少(一般为3~4ml)。

也可从测压管采集脑脊液,将测压管患者端闭合,将脑脊液流至采集管中。

收集到足够的脑脊液后,将针芯归位,拔出穿刺针。

随访:消毒穿刺部位,无菌纱布覆盖。

尽管目前普遍认为穿刺后应卧床休息,但是卧床休息并不能减少腰穿后头痛的发生率。

并发症:肥胖患者穿刺比较困难,对操作者来讲,是一个挑战,这是因为比较难以进行体表标志定位。

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侧后凸畸形,既往接受过腰椎手术,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等,均可使腰椎穿刺术难度增加。

对于上述患者,有必要与麻醉医生或者介入科医生协商,这样可以增加穿刺的成功率。

腰椎穿刺的并发症包括:脑疝、心肺功能不全、穿刺部位或牵涉痛、头痛、出血、感染、蛛网膜下腔表皮样囊肿、脑脊液漏。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头痛,在操作的48小时内,头痛的发生率约为36.5%,头痛发生的原因:脑脊液由穿刺点部位泄露,并且泄露速度超过了脑脊液的产生速度,头痛发生的机会与穿刺针头的大小密切相关5。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疝,这是由于脑室与脊髓管产生较大梯度的压力差所致,此种压力梯度可以由于腰穿而增加,并最终导致脑干疝,对于存在产生脑疝风险的患者,可以通过细致的询问病史及神经系统体检进行识别。

如果一直怀疑存在脑疝的可能,进行颅部CT扫描可能有帮助,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影像学资料不能帮助判别脑脊液压力。

而且,CT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是必须的检查,因为进行CT扫描将延缓诊断及治疗。

对于具有出血素质的患者,腰穿时更容易出现出血,出血将导致脊髓受压,对于凝血障碍的程度及出血风险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因此需要临床上进行判别。

蛛网膜下腔表皮囊肿的形成是由于在穿刺过程中,将皮肤带进了蛛网膜下腔,在穿刺过程中通过使用带有针芯的穿刺针可以避免出现蛛网膜下腔囊肿。

参考文献:1.Marton KI, Gean AD. The spinal tap: a new look at an old test. Ann Intern Med1986;104:840-8.2.Riordan FA, Cant AJ. When to do a lumbar puncture. Arch Dis Child 2002;87:235-7.3.Strupp M, Schueler O, Straube A, Von Stuckrad-Barre S, Brandt T. “A traumatic” Sprotte needle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post-lumbar puncture headaches. Neurology 2001;57:2310-2.4.Carlson D, DiGiulio GA, Givens TG,et al. Lumbar puncture. In: Fleisher GR, Ludwig S, Henretig F, eds. Textbook of pediatricemergency medicine. 5th ed. Baltimore: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6: 1882-3.5.Boon JM, Abrahams PH, Meiring JH, Welch T. Lumbar puncture: anatomical review of a clinical skill. Clin Anat 2004;17: 544-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