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辑佚学史

中国古代辑佚学史

中国古代辑佚学史辑佚学产生的原因及辑佚概述《隋书·经籍志》集部楚辞类著录关于《楚辞》的注释及注音八家,到《旧唐书·经籍志》仅著录三家,《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六家,而到《宋史·艺文志》仅存王逸注一家,其余七家逐步亡佚了。

这个比例即八种书有七种亡佚,仅存一种。

不光楚辞类是这样,其他各类也大抵相似。

宋欧阳修《新唐书·艺文志序》说:“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者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呜呼,可谓盛矣!……今著于篇,其有名而亡其书者,十盖五六也,可不惜哉!”近人聂崇岐《艺文志二十种引得序》:“总上述二十种艺文志所著录之典籍,自先秦以迄清末,其有名可稽考者,盖不下四万余种,然求其存于今者,恐已不及半数。

”欧阳修(1007—1072)生活的年代上去唐开元年间(713—741)不过三百多年,开元年间著录在册的图书3277部53915卷,在北宋欧阳修撰《新唐书·艺文志》时亡佚者已十之五六,在北宋以来近千年中历经劫难而亡佚者更不知凡几。

如果就时代更早的《汉书·艺文志》来考察,亡佚比例更大。

《汉书·艺文志》据刘歆《七略》编成,反映的是西汉藏书面貌。

近人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于每一种书都分别标明“存”、“亡”、“残”、“疑”。

《汉书·艺文志》著录的596家(《七略》著录的实603家),顾实明确标明“存”的只有29家,不到5%。

另有注“残”的43家,合起来仅得72家,只占12%。

所以《汉书·艺文志》著录各书今天已十不存一。

《宋史·艺文志》著录宋人以及宋以前著作9818种,其中宋人著作5500余种,这些见于《宋志》的宋人著作经700余年,现在“十亡七八”(刘琳、沈志宏《现存宋人著述总录·前言》,巴蜀书社1995年排印本)。

从这些抽样统计,我们可以想见中国图书亡佚之多,存于今天的只是一少部分。

文献散佚的原因

文献散佚的原因

文献散佚的原因1.保存介质的缺乏和不易长期保存的结果。

书写介质的不理想,导致大量先秦文献散佚。

后来纸被发明出来,但是纸也不易保存,同时由于古代传播文字的工具不够完备,书籍全靠手写,如有一种删繁存简足以概括多种内容的书籍出现,便会抛弃其他各家的图书。

2.战乱和兵燹的破坏。

首先是秦始皇焚书。

到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这是书的第二次厄运。

“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兢共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滕囊”,这是书的第三次厄运。

属刘石乱华,京华覆灭,朝章阙典,从而失坠”,这是古籍的第四次厄运。

北周攻破江陵,萧绎将所有书籍焚烧于外城,此为第五厄。

宇文化及、王世充兵役,损失大半,造成了书的第六次厄运。

唐朝大量图书“俄顷悉灰于安、史”,是为第七厄。

唐代文宗时有书十二库,五万多卷,昭宗被朱温逼迫迁都洛阳,旧存书籍“荡然无存”,成为第八厄。

宋徽宗有书七万多卷,及金人破汴京,太清楼、秘阁所置之三馆书及天下州府图,为之一空,造成史籍的第九次厄运。

南宋书籍将近六万卷,元军破临安“,封书库,收史馆礼寺图书,及百司符告敕”,造成史籍的第十次厄运此“十厄”之中,九厄是由战火造成史籍的散佚和破坏。

3.近现代外国列强侵略的影响。

伴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一些居心叵测的外国学者也以游历、访问、考察、探险和传教为名,深入我国内地对古籍大肆搜购并将其运到国外。

例如有名的敦煌石室的写本、刻本古书,是我国的文化宝藏。

但是英国的斯坦因和法国的伯希和先后来到敦煌“,各得六朝及唐五代宋初人所画卷子至夥,正与汉晋简牍同时发见,斯坦因二次来游之日也……斯氏已得三四千卷,伯氏所得约六千卷,并有古梵文、古波斯文及突厥、回鹘诸国文字无算,俱携之以去”。

据调查所得,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有七千卷左右,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藏有四千卷左右,日本则有两千卷左右。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近代史上并不鲜见。

辑佚学清代、

辑佚学清代、
《四库全书总目》(06196)之《永乐大典》提要云:“今仰蒙指授,裒辑成编者,凡经部六十六种、史部四十一种、子部一百三种,集部一百七十五种,共四千九百四十六卷。菁华已采,糟粕可捐,原可置不复道,然搜罗编辑,亦不可设其创始之功。帮存附其目,并具载成书之始末,俾未者有可考焉。”今据通行本《四库全书总目》统计,经部实为七十种,子部一百二种,四部全计为三百八十八种。再加存目四部数一百二十八种,总计五百十六种。但若考虑到《四库全书》实际情况,其统计数又当有差异。
邵辑《薛史》主要依据《大典》,凡引《大典》八百余则。以《大典》残本相校,可知有漏辑、误辑考亦复存在,但仍不失为辑佚中的上乘之作。
栋《新本郑氏周易》乃因王应麟所辑《郑玄易注》皆不注出处,次序先后间与经文不应,亦有遗漏未载在,因其归本,重为补正。凡应麟书已载者一一考求原本,注明出处。其次序序先后亦悉从经文厘定,复搜群籍,增补92条。栋所为事一为注明出处,二为编次有伦,此实汉学家运用考据之法矜辑佚,为后起考树一规范。
栋弟子余萧客《古经解钩沉》专辑唐以前诸儒训诂,包括《叙录》一卷、《周易》一卷、《尚书》三卷、《毛诗》二卷、《周礼》一卷、《仪礼》二卷、《礼记》四卷、《左传》七卷、《公羊传》一卷、《谷梁传》一卷、《孝经》一卷、《论语》一卷、《孟子》二卷、《尔雅》三卷。其《叙录》备述先儒名氏、爵里及所著义训,其书尚存者不载,或名存而其说不传者亦载,余则自诸家经解所引,旁及史传类书,凡唐以前之旧说,有片语单词可考者,悉著其目。虽有人名而无书名,有书名而无人名者亦登之。又以传从经,钩稽排比,一一名著其所出之书,兼著其书之卷第,以示有征。又经文同异,皆以北宋精本参校,正前明监板之讹缺。前人谓是书有钩而未沉者,有沉而未钩者。说沉而未钩者,为日本国所存之《七经孟子考文》、皇侃《论语义疏》,其时尚未传入我国;说钩而未沉者则是妄言。是书显见萧客承惠栋师法,而又有所发展。一是所辑经法规模扩大了,遍及全经;二是注明出处和辑文所在卷第,更便查证;三是讲究辑佚的版本,比栋更进一步。

第6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第6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全唐诗外编》 全唐诗外编》
20世纪 年代中期,王重民赴伦敦、巴黎查阅所 世纪30年代中期 王重民赴伦敦、 世纪 年代中期, 收藏的大批敦煌残卷遗书,辑录到不少唐人“ 收藏的大批敦煌残卷遗书,辑录到不少唐人“佚 成果是《补全唐诗》 诗”。成果是《补全唐诗》及《敦煌唐人诗集残 二种,收佚诗一百七十六首; 卷》二种,收佚诗一百七十六首; 孙望也从《永乐大典》及大量的野史、小说、 孙望也从《永乐大典》及大量的野史、小说、诗 笔记(包括域外汉籍, 话、笔记(包括域外汉籍,如高丽活字校印本 桂苑笔耕录》 中搜求《全唐诗》未载的诗、 《桂苑笔耕录》)中搜求《全唐诗》未载的诗、 成果是《全唐诗补逸》二十卷, 句。成果是《全唐诗补逸》二十卷,收佚诗七百 四十首,句八十七条。 四十首,句八十七条。 安徽大学的童养年完成《全唐诗续补遗》 安徽大学的童养年完成《全唐诗续补遗》二十一 收诗一千一百五十八首,句二百四十三条。 卷,收诗一千一百五十八首,句二百四十三条。 以上四种由中华书局合编为《全唐诗外编》 以上四种由中华书局合编为《全唐诗外编》,于 1982年正式出版,合收诗人九百三十五位,其中 年正式出版, 年正式出版 合收诗人九百三十五位, 三百九十五位属《全唐诗》不载者。 三百九十五位属《全唐诗》不载者。
全唐诗补
1781年至 年至1788年,即清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 年至 年 三年之间,日本学者市河世宁首开为《 三年之间,日本学者市河世宁首开为《全唐 补遗的工作。他编成的《全唐诗逸》 诗》补遗的工作。他编成的《全唐诗逸》三 收诗人一百二十八人, 卷,收诗人一百二十八人,其中八十二人为 全唐诗》所无;收诗七十二首, 《全唐诗》所无;收诗七十二首,句二百七 十九条,也是《全唐诗》所无者, 十九条,也是《全唐诗》所无者,且“各篇 记其所出” 殊为不易。对此, 记其所出”,殊为不易。对此,我国学者亦 有感慨: 补辑唐诗之举, 有感慨:“补辑唐诗之举,首功应推日本学 者”。

6第六课时 文献的目录(一)目录的含义及其功用

6第六课时 文献的目录(一)目录的含义及其功用

所谓目次,指篇名和次第。当时书用竹木简 书写,每篇是单独编连的个体,各篇之间要 有个顺序,否则各篇之间容易颠倒,而且极 容易丢掉其中某一篇而并无察觉。所以篇目 次第特别必要。
(2) 《晏子书录》
校雠整理情况、著者生平、内容大要共同构 成一篇叙录。目次加序录,就构成了一书的 目录。许多书的目录汇集起来,就成为群书 目录(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二《目录释 名》)。如《晏子书录》:
目录的别名
有的称“书目”,如晋·李充《晋元帝四部 书目》、宋·尤袤《遂初堂书目》;
有的称“书录”,如唐·毋煚(jiǒng) 《古 今书录》、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有的称“考”,如元·马端临《文献通 考·经籍考》、清朱彝尊《经义考》。 马端临的目录学体例——自序、总序、大序、 小序,《经义考》彷照马端临的目录体例。
三、目录的意义及功用
目录与目录学的功用是很实际的,主要是帮 助查找有关资料。以整理一种具体古籍而言, 主要了解该书下列几个方面的情况: 1、该书今存的实际情况 2、该书历代的流传情况 3、该书的可知的版本情况 4、该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价值 5、有关该书的整理、注释的情况
1、为读书治学之门径 乾嘉时期的学者王鸣盛,对目录学是这样强 调的清代学者王鸣盛在他的《十七史商榷》 卷一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 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 卷七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 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可知, 从事研究工作,必须从目录学入手。
章学诚把目录学的最高要求概括为“辨章学 术,考镜源流”八个字,当是非常恰当的。 《校雠通义·互著》:“盖部次流别,申明 大道,„„俗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至理 有互通,书有两用者,未尝不兼收并载,初 不以重复为嫌,其于甲乙部次之下,但加互 注,以便稽检而已。

第六讲子部集部文献

第六讲子部集部文献


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後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 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 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现藏甘肃省图书馆, 避暑山庄文津阁本于1950年代由中国政府下令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馆, 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 于浙江省图书馆。
编撰《四库全书》的起因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 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 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 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 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来源
1.内府本 2.敕撰本 3.《永乐大典》本 4.各地采进本 5.私人进献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四库提要辨证》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集部 》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 《续修四库全书》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四库禁毁书丛刊》
丛书举要

丛书可以分为“汇编”和“类编”两种。
汇编丛书也即综合性的丛书,包括经史子 集各部书在内。如《四库全书》、《四部 丛刊》。 类编丛书即专科性丛书,按照经史子集等 分别编辑的丛书。如《十三经注疏》、 《二十四史》、《诸子集成》。

四库全书

丛书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典籍,在中国古典 文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丛书的数量 也非常多,1959年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 综录》,收集全国41个图书馆所藏丛书2797 种,子目有7万多条。

四库全书总目

子: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 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 小说、释家、道家十四类;
小说家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孔子曰:‟虽小道,必

浅谈中国古文献散佚之原因

浅谈中国古文献散佚之原因

浅谈中国历代文献散佚之原因摘要:中国用五千年的光阴沉淀了专属于华夏民族的文献,前人在总结中国历代文献散佚的原因时,提出过许多种“书厄论”以探究书厄的社会历史原因。

在其归结的原因中,人们大都强调了政治、战乱等对文献造成散佚的主要的外在原因,而对古文献散佚的内因很少提及甚至忽略。

陈登原先生在探讨中国历代文献散佚之原因时,提出了“四厄说”,参考其“四厄说”我们可将中国历代文献散佚之原因归结为外因与内因两方面。

其中外因是主要的,但内因也不可忽视。

关键词:文献散佚外因内因正文:文献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载体,五千年以来,中国人的思想源源不断地从民族根基之泉中喷涌而出,华夏文化被镌刻于历代文献之中,历代产生的文献不计其数,然而文献的产生与散佚总是相始相终。

陈登原先生在其文献学研究著作《古今典籍聚散考》中,将我国古文献散佚之原因归结为四大方面,即所谓的“四厄说”:受厄于独夫之专断而成聚散,受厄于人事之不臧而成聚散,受厄于兵匪之扰乱而成聚散,受厄于藏弆者之鲜克有终而成其聚散。

仔细体会不难发现,陈登原先生的“四厄说”既将中国历代文献散佚之原因归结为了两大类:内因和外因。

这里的内因是指文献的撰写者作者本身,和文献的保存者或流传者对文献散佚产生影响,其他的则划为外因。

“受厄于人事之不臧而成聚散,受厄于藏弆者之鲜克有终而成其聚散”即为内因,“受厄于独夫之专断而成聚散,受厄于兵匪之扰乱而成聚散”即为外因。

一、历代文献散佚的外因:历代文献散佚的外因应包括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两大块,所谓自然原因即是指火灾、水灾、虫蛀等,使得一些古籍残缺或亡佚了。

我们主要探讨与自然原因相对应的社会原因。

一是出于政治家的需要的禁毁。

即所谓的“受厄于独夫之专断而成其聚散”:历代统治者用焚书、禁书、抽毁、改编等暴力方式,是导致书籍散佚、残缺、失真的原因之一,例如秦始皇的焚书。

二是兵燹战乱给图书带来的浩劫。

即所谓的“受厄于兵匪之扰乱而成其聚散”:历代兵燹及祸乱是图书散佚的罪魁祸首。

辑佚名词解释

辑佚名词解释

辑佚名词解释辑佚是对以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它存世文献中的已经失传的文献材料加以搜集整理,使已经佚失的书籍文献,得以恢复或部分恢复的行为。

通过辑佚得到的文献,称为辑本或辑佚本,研究辑佚的历史、方法、原则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称为辑佚学。

产生编辑播报辑佚的产生,与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频繁而大量的佚失这一客观情况密不可分。

据统计,90%以上的先秦两汉文献、98%以上的魏晋南北朝文献、94%以上的隋唐文献我们今天已经无缘看到。

但是,由于中国古代书籍有摘引、抄辑其它文献的习惯,所以一些佚失的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得以通过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它文献之中。

辑佚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只言片语加以搜集、整理,让这些佚失的书籍得以重见天日。

它与校勘学、训诂学、考据学、注释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基本功之一。

类型编辑播报辑佚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有不同的说法。

从所要辑佚的文献类型划分,辑佚可以分为辑佚书、辑佚文和辑佚诗三种。

因为辑佚文和辑佚诗的数量极少,所以辑佚通常是指辑佚书。

从所要辑佚的文献存世情况划分,辑佚也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全书已经完全亡佚,通过辑佚,让失传的文献重现于世;第二类是全书基本存世,但有少量缺失,通过辑佚,把缺失的部分补全;第三类是全书已经完全亡佚,但是还有前人的辑本存世,通过辑佚,把前人辑本漏辑的部分补上,让辑本更加完善。

后两类辑佚是广义的辑佚,它们的实质是补遗。

史料记载编辑播报辑佚有广义、狭义之别。

狭义辑佚,单指辑佚书。

广义辑佚.有辑佚书、辑佚文、辑佚诗、辑佚书目。

从辑佚的对象特点分类,辑佚可分成6种类型:辑集亡佚之书、辑补缺佚之书、辑校脱佚之文、辑拾漏佚之篇、辑汇散佚之篇、辑录佚时书目。

辑集亡佚之书。

简称为辑佚铭、即以“全佚之书”辑佚活动。

如: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在整理汉存图书文献的基础上,刘向撰成《七略》、《别录》20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尚著录,宋代以后诸家书目不再著录,知其唐代尚存,唐宋间亡佚,逐成全佚之书,然亡佚之前,流传下来的某些书曾引录过《七略》、《别录》的某些篇段,人们按一定的方法、原则,据而佚出,整理排比成册。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及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 力,事不师古,始下焚书之令,行 偶语之刑。先王坟籍,扫地皆尽。 本既先亡,从而颠覆。臣以图谶言 之,经典盛衰,信有征数,此则书 之一厄也”。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及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 并从焚烬,此则书之二厄也”。 “及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缣帛, 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裁七十余 乘,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此则 书之三厄”。
元代: 元代帝王亦重视藏书,由秘书监 管理。 秘书监有秘书库,至正二年统计 秘书库藏书,合计书2390部24008册, 书画2008轴。 另有翰林国史院、弘文院、集贤 殿亦各有藏书。
第六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明代: 明代宣宗时“秘阁贮书约二万余 部,近百万卷。刻本十三。钞本十 七”(《明史· 艺文志》)。 正统间杨士奇编《文渊阁书目》, 著录图书 7292部 43200册。反映明代 北京皇家藏书全盛时的数量。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 从而失坠,此则书之四厄也”。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及侯景渡江,破灭梁室。秘省经籍, 虽从兵火,其文德殿内书史,宛然 犹存。萧绎据有江陵,遣将破平侯 景,收文德之书,及公私典籍,重 本七万余卷,悉送荆州。……及周 师入郢,绎悉焚之于外城,所收十 才一二,此则书之五厄也”。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二)胡应麟的论述 明代胡应麟在所撰《论历代书 籍存亡》一文中,说“牛弘所论五 厄,皆六代以前事”,指出“书逢 六朝之后,复有五厄”。他所论的 “五厄”是: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牛氏所论五厄皆六代前事。隋开皇 之盛极矣,未几而烬于广陵。唐开元之 盛极矣,俄顷悉灰于安史。肃、代二宗, 洊如鸠集,黄巢之乱,复致荡然。宋世 图史,一盛于庆历,再盛于宣和,而女 真之祸成矣;三盛于淳熙,四盛于嘉定, 而蒙古之师至矣。然则六朝之后,复有 五厄。大业一也,天宝二也,广明三也, 靖康四也,绍定五也。通前为十厄矣”。 (《经籍会通》)

宋代辑佚活动考述

宋代辑佚活动考述

辑佚活动是历史文献学中的重 要环节,通过研究宋代辑佚活 动,可以进一步推动历史文献 学的发展,丰富和完善其学科 体系。
拓展古籍整理的领 域
古籍整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 段,通过研究宋代辑佚活动, 可以拓展古籍整理的领域,为 今后的古籍整理工作提供新的 思路和方法。
文化意义和价值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时期,研究宋 代辑佚活动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宋代的学术风气浓厚,学者们对于 古代文化的重视和传承,推动了辑 佚活动的开展。
社会背景
宋代的社会风气推崇传统文化,人们对于古代文化的热情较高,为辑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宋代的教育体制相对完善,学者们的学术研究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为辑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动力。
学术原因
宋代的学术风气浓厚,学者们对于古代文化 的重视和传承,推动了辑佚活动的开展。
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
辑佚活动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通 过研究宋代辑佚活动,可以更好地保护和 利用宋代文化遗产,为今后的文化发展提 供有力支撑。
社会意义和价值
要点一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宋代辑佚活 动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新的资源和思路,推动文化产业 的发展。
要点二
提高公众文化素养
发展阶段
宋代中期以后,随着学术风气日盛,辑佚活动逐渐受到 更多的重视。学者们不仅对散佚的古代文献进行搜集和 整理,还开展了对古文献的研究和注释工作。
成熟阶段
宋代末期,由于战乱和政治动荡等原因,辑佚活动一度 陷入低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代以后辑佚工作逐渐 恢复并走向成熟。
宋代辑佚活动的影响和贡献
影响
宋代辑佚活动不仅影响了后来的文献整理和学术研究,还在社会文化方面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6文献学之六辑佚与辨伪

6文献学之六辑佚与辨伪

、核之《七略》以觀其源 、核之群志以觀其緒 、核之并世之言以觀其稱 、核之異世之言以觀其述 、核之文以觀其體 、核之事以觀其時 、核之撰者以觀其托 、核之傳者以觀其人
、辨偽的方法
今人對辨偽方法的總結
、從目錄文獻入手,考察古籍文獻的流傳以辨真偽 考察古籍文獻的流傳以辨真偽 、從歷史事件入手,考察其發生的時間與作者在世的時間以辨真偽 考察其發生的時間與作者在世的時間以辨真偽 、從作者生平入手,考察作者生平事跡和著述等以辨其真偽 考察作者生平事跡和著述等以辨其真偽 、從文風語體入手,考察其出現的特定文風 考察其出現的特定文風、詞語、文體等以辨其 偽 、從徴引文獻入手,考察其與傳本的異同、 、時代的前后等以辨真偽 、從思想內容入手,考察其體現的學術觀點等以辨其真偽 考察其體現的學術觀點等以辨其真偽
、歷代文獻的亡佚
、先秦兩漢文獻的散佚
、三國六朝文獻的散佚
、隋唐文獻的散佚
二、古文獻亡佚的原因 、 書厄的出現 科技圖書的亡佚 對圖書刻印或者傳抄的人


為選擇 通行本流傳,其他的版本

的亡佚 大部頭書流傳不容易 有些官書不向社會流傳,


只在朝廷中存放,密不示人,一
遇災禍,定亡無疑。
運用輯佚的方法辨識《尚書·泰誓》的真偽。 東漢馬融(79-166)運用輯佚的方法辨識 其標志在于:其一,鄭樵 輯佚方法的基本確立大致是在宋代,其標志在于 通志·校讎略》提出散亡之書可據現存之書的稱引而輯錄復現的 提出散亡之書可據現存之書的稱引而輯錄復現的 想;其二,正式輯佚成果的出現,包括王應麟 包括王應麟《三家詩考》、陳 元《相鶴經》、高似孫《古世本》、 元代陶宗儀《說郛》輯佚猶可稱道,其分類選輯歷朝 其分類選輯歷朝“士林罕見” 經、史、小說、雜記一千余家,是一部有價值的大型叢書 是一部有價值的大型叢書。 明代的輯佚活動主要在嘉靖至明末(1522 1522-1644),胡應麟輯《百 異苑》(復佚),後又輯干寶《搜神記》 》;梅鼎祚(1549-1618) 輯《古樂苑》52卷、《唐樂苑》(未詳) )《歷代文紀》203卷;張 所輯《漢魏六朝百三家集》100余卷。

辑佚

辑佚

辑佚辑佚是针对散佚文献的整理活动,有其独立的工作方法与工作程序。

一、散佚文献及其类型散佚文献:那些已知确实存在过,后来则因失去原始存在状态而为人们不易获见的文献。

如《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书籍,到梁代阮孝绪编定《七录》的时候已经亡佚552家,仅存44家。

散佚类型:1.散佚之书指某书作为独立的文献在历史上曾经存在并流传过,而在后世此书作为独立的文献已经不存,只有个别篇章字句以某种形式被其他文献转引而保存下来。

如东汉王朝四次递修而成的《东观汉纪》,作为记述东汉史事的第一手资料,其中的许多资料不见于南朝人范晔所修的《后汉书》。

魏晋时期此书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

然早在董卓之乱时此书就已散佚。

尽管如此,《隋书·经籍志》仍著录有143卷,而到宋代的《直斋书录解题》仅记为10卷,《宋史·艺文志》只著录8卷,可知此书在唐宋间迅速散亡。

至明中叶,10卷本与8卷本也已不传,仅一些零篇散句见载于类书、史注等文献中。

清修《四库全书》,馆臣据《永乐大典》各韵所载辑录为24卷本。

2.散佚之篇某些作品确系某作家(或某一时期)的创作,但在编辑该作家作品全集(或该时代总集)时,由于某种客观或主观方面的原因,这些作品没有收录在内。

如《诗经》是一部汇集上古至春秋时代的诗歌谣谚的作品总集,然后先秦著述中所引之诗未见于《诗经》的亦复不少,这些诗篇通常被称为“逸诗”。

对此现象,古人曾提出两种解释,一是说这些诗是在“采诗”过程中未被采入;一是说这些诗是由整理《诗经》的人删除的。

3.脱佚之文在某些看似完整的传世文献中,实际上存在着曾被其他文献征引却不见于其传本的文句。

如司马迁的《史记》据其自序看有130篇,今所见亦为130篇,似为完书,事实上此书西汉时已有缺佚,汉元帝、成帝时,博士褚少孙曾做过一次补撰,到班固撰《汉书》时又有“十篇缺,有录无书”,故今天所看到的“全本”可能是后来又有人补撰而成的。

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一“上元张灯”条曾经提到《太平御览》所引《史记·乐书》之文为今本所无。

中国古典文献学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ppt课件

中国古典文献学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ppt课件

ppt课件
9
评判辑佚书优劣的标准: • 1、原书是否完备 • 2、佚文是否可靠 • 3、考订是否精审 • 4、出处是否注明 • 5、体例是否完善 • 6、原书的学术价值
ppt课件
10
二、辑佚工作的基本程序
• 1、确定范围 • 首先需要确定一部亡书是否值得从
事辑佚,如本身是一部无价值之书, 徒费精神。确定一部待辑的古籍之 后,应当知道现存佚文佚篇的范围。
ppt课件
4
• 三、文献亡佚的主要原因
• 1、人祸:文禁(如焚书坑儒、四库禁 毁)、战乱(八国联军、日本焚掠)
• 书厄:十厄* • 2、天灾:水灾、火焚。 • 3、自然淘汰:质量不高、价值不大、
流传不广。
ppt课件
5
• 五厄:《隋书·牛弘传》记载:隋文帝秘 书监牛弘曾上书建议广开献书之路,并列 举了书所遭受的五厄:一是秦始皇焚书; 二是王莽之乱,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 焚烬;三是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四是西晋 末年,刘(渊)石(勒)凭陵,京华覆灭, 朝章阙典,从而失坠。(包括八王之乱); 五是南朝梁武帝末年,“候景渡江,破灭 梁室,秘书省经籍,虽从兵火,其文德殿 内书史,宛然尚存”,“及周师入郢, (萧)绎(梁元帝)悉焚之于外城。”
ppt课件
1
• 辑佚:“辑”,搜集、编辑;“佚”,散佚。
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
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
之文字逐一搜辑、整理,按一定的方法原则
加工后编辑成册(篇),最大限度地恢复佚
书(佚文、佚诗)原貌的文献整理工作,或
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辑佚有广义、狭义
之分。狭义的辑佚单指辑佚书。广义的辑佚
ppt课件
11
• 2、准备工作 • 首先要判定辑佚的文献是否真佚。 • 其次是审订辑佚引用文献和参考文

辑佚

辑佚

13、嘉庆宫火
• 嘉庆二年乾清宫火,其东侧昭仁殿所 藏天禄琳琅四百余种宋元抄校善本荡 然无存。
14、太平天国起义
• 所到之处,有书必焚,凡孔孟之书绝 不放过。人斥之为“较秦火尤甚”。
15、英法联军纵火圆明园
• 文源阁《四库全书》及味腴书屋《四 库全书荟要》等毁于一旦。
16、庚子事变
•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英、法、 德、美、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 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因为 翰林院坐落在东交民巷,此中藏书被 八国联军焚毁殆尽。如存放《永乐大 典》的敬一亭被毁,从此该书不存。
2、王莽之乱,宫室图书并毁
• 《后汉书· 儒林传》:“昔王莽、更始 之际,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 落。” 《七略》著录图书603家,13, 219卷。《隋书· 经籍志》称《七略》 所载“大凡三万三千九十卷,王莽之 末,又被焚烧。” 《文献通考》说: “王莽之乱,焚烧无遗。”
3、东汉末年董卓之乱
三、辑佚的方法
• 对辑佚的方法,第一次做出描述的是 南宋郑樵《通志· 校雠略》,他在“书 有名亡实不亡论”条中,提出: • 《三礼目录》虽亡,可取诸《三 礼》;《十三代史目录》虽亡,可取 诸《十三代史》。
• 张舜徽在《中国文献学》一书中,对 搜集唐前的佚书,提出的精辟的见解, 兹引如下: • 取之唐宋类书,以辑群书;取之子 史及汉人笺注,以辑周秦古书;取之 以唐人义疏,以辑汉魏经师遗说;取 之诸史及总集,以辑历代佚文;取之 《经典释文》及《一切经音义》,以 辑小学训诂书。
辑佚
• 一、辑佚的定义 • 二、历代文献的散佚 • 三、辑佚的方法
一、辑佚的定义
• “佚”又称为“逸”,散失、弃置之意。 “佚书”一词,初作“逸书”,始见 《史记· 儒林列传· 伏生传》:“孔氏有 古文《尚书》,而(孔)安国以今文 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余篇, 盖《尚书》滋多于是矣。” • 逸书是官家不存而民间尚存,或人以 为亡,久不见传而实际尚存,重新被 发现的先秦旧籍。

第一节古书散佚的原因和辑佚的产生

第一节古书散佚的原因和辑佚的产生

• 郑樵这些说法,大致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有的 古书亡佚了,可以根据另外的古书重新编写;一是 有的古书亡佚了,它的内容保存在另外的古书当中, 可以重新录出。前一点言之太易,做起来却比较难; 后一点对于从古籍中辑录佚书,确实大有启发。这 在八百年前的南宋初年学术界,诚然是一种创见, 无异于替当时学者指出了一条辑佚的途径。所以章 学诚在《校雌通义、补郑篇》中赞扬“郑樵论书, 有‘名亡,实不亡’,其见甚卓”。
如隋书卷四十九牛弘传记载弘在开皇初年做秘书监时曾上表诸开献书之路其中指出古今书籍经过了五次大的灾明朝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卷一中谈到古书的散亡时认为牛弘所论都是隋唐以前的事从隋唐到宋末还有西汉自武帝以后奖励献书访求遗书到刘向刘故校书积书有三万余卷王莽末年焚烧无遗这是书的第二次厄运
第八章 辑佚
第一节 古书散佚的原因和辑佚的产生
一、辑佚的概念
• 古代文献,在前代《艺文志》、《经籍志》或其 他目录书中已著录了的,往往经历了一个时期后 却找不到了。于是有些好学博览之士,想方设法, 希望通过其他书籍中引用的材料,把这些散佚的 文献重新搜辑、整理出来,力图恢复作者原书的 面貌,使之成为足本。这便是辑佚。
• 辑佚是随着古文献的大量散佚而产生的。辑佚也 是整理古代文献的具体工作之一,我们除了要懂 点校勘知识之外,也要了解辑佚方面的知识。
第六,由于在封建社会里,书籍集中在少数人之手。 深闭固藏,不肯借人阅览,把它看成奇货和古董。 特别是海内的孤本,收藏家更是讳莫如深,不肯轻 易给人知道,这也容易造成书籍的亡失。
• 例如《后汉书》的作者,先后有十几家之多,而 以三国时吴人谢承的写作为最早。因为流传不多, 致早就散佚。《隋书·经籍志》著录谢承《后汉书》 130卷,可知其内容丰富,作者时代又早,远胜 于范哗之书,学者们深以不得见是书为憾。但至 清乾嘉时,竟还有人保藏着这部书。当阮元任浙 江学政时,章学诚即致书托其设法访求此书。 《章氏遗书·外集二·与阮学史论求遗书》一札中 言之甚详。其书今尚在人间否,不得而知。从这 些事实,可知我国书籍中的一部分秘册孤本,确 是被少数收藏家所垄断以致湮没散佚的。

中国古代文献散佚原因

中国古代文献散佚原因

中国古代文献散佚原因摘要: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官府藏书和私人收藏都十分可观。

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见到的古籍,仍然有七、八万种之多。

但是从历史记载的情形来看,亡佚的书籍的数目却也非常巨大。

本文就有些书籍的散失和亡佚的原因进行简略的分析。

关键词:古代文献散佚损毁中国古典文献卷帙浩繁,浩如烟海,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流传过程中,散失与损毁的情况也非常严重。

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经籍考序》中提到:“汉、隋、唐、宋之史俱有艺文志,然《汉志》所载之书,以《隋志》考之,十已亡其六七,以《宋志》考之,隋唐亦复如是。

”[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优秀的文化典籍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磨难,现在留下的只是一小部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则是复杂。

一.战争原因我大部分的朝代更迭都是以战争的方式进行的,每一次战乱造成的典籍毁坏与流失都是毁灭性的。

关于我国文献散佚的情况,《隋书·牛弘传》中总结为“五厄” [2],一是始皇焚书;二是东汉王莽之乱;三是孝献移都;四是西晋“八王之乱”;五是南北朝“侯景之乱”。

至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又增至“十厄”,“大业一也,天室二也,广明三也,靖康四也,绍定五也,通前为十厄矣。

”[3] “十厄”就有“九厄”是由于战乱原因,这是我国古籍的损失,也是历史上一再重演的悲剧。

而其中《永乐大典》的遭遇则令人扼腕叹息。

《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的文化遗产中的珍品。

一般估计,《永乐大典》的正本应毁与明亡之际。

嘉靖四十一年,曾由徐阶等人负责,抄了一部付本,称为“嘉靖付本”。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火漫延到存放《永乐大典》的翰林院敬一亭。

战后《永乐大典》散落在废墟瓦砾之中,有的残骸为列强掠去,最后只余64册交由京师图书馆收藏。

一部旷世的文化典籍,就遭到了如此的厄运。

二.政治原因古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经常在改朝换代之际对不利于自己统治的思想进行打压查禁,好多书目就是在此时遭到厄运。

比如清朝统治者,为了泯灭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就曾多次下今销毁典籍。

漫谈古书的亡佚

漫谈古书的亡佚

漫谈古书的亡佚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记述她与赵明诚令人神往的爱情故事,也叙述了承平时夫妇二人聚书与战乱中书籍亡佚的经过。

二人好书之笃,令人激赏。

衣食有馀,俸禄所入,率以事铅椠。

“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而书之散佚,亦令人叹惋。

金人犯京,李清照在仓猝奔逃中,以辎重难携,“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尚有两万卷。

逮金人陷洪州,连舻渡江之书,“独馀少轻小卷轴、书帖,写本李、杜、韩、柳集,《世说》、《盐铁论》,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代鼎鼐十数事。

南唐写本书数箧偶病中把玩,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

其后,在辗转避难中,写本书为官军取去,所余之书画砚墨也为贼人窃取大半,仅存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及三数种平平书帖,“犹复爱惜如护头目”。

李清照这篇序文虽是写自家藏书不断丢弃的过程,其实也是战乱中公私藏书散佚的真实写照。

这些书在兵燹中散佚之后,恐大多数都丧身于水火了。

古来典籍亡佚于战乱、水、火多有人记述,扼腕叹惜。

其实尚有很大一部分书亡佚于承平无声无息之中,却少有人谈起。

唐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官方搜集典籍也最为用力。

叶梦得在《过庭录》中曾记载这样一个情况:“开元后,元载当国,亦命拾遗苖发等为江淮括图书使,每以千钱易书一卷,故人以嗜利伪作争献。

时无刘向辈论考,即并藏之但以卷帙多为贵。

往承平时,三馆岁曝书,吾每预其间,凡世所不传者,类冗陋鄙浅无足观,及唐末五代书尤甚。

”(《文献通考》转引)此类“冗陋鄙浅无足观”之书,尽管一时“好奇者或得其一,争以夸人,不复更考是非”,恐时间略久即湮没无存。

承平时期,学人多以著述为事,学识、功力有高下不同,难免良莠杂存。

官府、私家对藏书的选择一般是取精去粗,同类著述,粗浅者日久必遭淘汰。

对于这两类著述的消逝,后人也并不惋惜,这是著述的自然淘汰。

史志著录的典籍,多为一时精华,但传于今者却百不足一。

中国古典文献学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中国古典文献学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三、辑本文献的主要整理方式
• 1、编辑性辑佚 • 2、辑存性辑佚 • 3、辑复性辑佚 • 4、辑证性辑佚 • 5、辑增性辑佚 • 6、辑合性辑佚
第四节 历代辑佚工作(自学)
辑佚工作出现较早,至迟在汉代已出现 宋代辑佚方法基本确立 宋代 南宋王应麟 元代 陶宗仪《说郛》 明代 胡应麟《搜神记》 梅鼎祚《古乐苑》《历代文 纪》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清代 王谟 严可均 马国翰 黄奭 王仁俊 当代 王国维 鲁迅 郭绍虞 王重民 唐圭璋 逯钦立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八家后汉书辑注》《东观汉 纪校注》
第二节 辑佚的基本问题
一、辑佚工作优劣的评价标准 近人刘咸炘(xì n)说:“辑书,非易事也。非 通校雠、精目录,则讹外百出。”他早年 写过一部《辑佚书纠谬》,书中郑重地指 出了过去辑佚书存在着四大弊病:第一是 漏。第二是滥又分二端:1、臆断,2、非 本书文。第三是误。又分二端:1、不审时 代,2、据误本俗本。第四是陋。又分三端: 1、不审体例,2、不考源流,3、臆定次序。
• 4、字书。
• 字书多引群书以训诂解说,故也是辑佚必采之书。 以《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等古代字书为 大宗,以辑前人的文字、训诂、音韵之书。
• 5、杂抄及笔记资料。
• 古人杂抄颇类今读书笔记,所抄者多有后 世亡佚之书,辑佚资料于杂抄中也颇丰。
• 以上五个方面是清人辑佚古书的主要 文献来源。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 有类书、子书、史书、文集以及义疏、 注释等诸多内容。总之,一切征引过 佚书章节语句的材料均可加以利用。
评判辑佚书优劣的标准: • 1、原书是否完备 • 2、佚文是否可靠 • 3、考订是否精审 • 4、出处是否注明 • 5、体例是否完善 • 6、原书的学术价值
二、辑佚工作的基本程序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第三节 辑佚的基本方法
第二,书佚的认定。佚书的见存之文,即是佚书遗文。 书佚认定基本途径有二:
一是凡前代文献称引,而后代书目不录者,一般可 定为书佚,如先秦和汉初文献称引之图书,而《汉 志》不录者。 二是凡见于前代目录著作,而后代书目不见著录者, 一般可认定为书佚。如《汉志》有著录,而《隋志》 无著录者。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第二节 辑佚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辑佚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历代辑佚工作概述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 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 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 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辑佚的基本方法
第三,佚书查找的途径。主要有三:
一是可把历史分为先秦至唐五代、宋元、明清三阶段。
五代及以前著作的存佚情况,经后人(特别是清人)梳 理已完全清楚,凭现有书目完全可以解决。 宋元著作存佚情况,经清人和今人梳理,也基本清楚, 凭现有书目一般可以解决。 明清著作存佚情况,特别是晚清著作,有许多稿本、写 本尚在存、佚之间,仅凭现行常用书目不能完全解决, 需另寻他途。
第三节 辑佚的基本方法
二是专题、专类书目的利用。清代以来,许多专门 书目兼记存、佚、阙、未见之书,但应注意其注 “佚”者,未必尽佚。 三是据存求佚。依据国内外各种藏书目录,确定知 而未见书之存佚。注意国内各种公私藏书、国外保 存汉籍者也应留意。
第三节 辑佚的基本方法
第四,辑本查找的途径。辑佚不仅要搞清佚书,还要清 初前人有关辑佚成果,一是避免重复劳动,二是可借鉴 前人成果。查找佚书基本主要可利用孙启治、陈建华所 编《古籍佚书辑本目录(附考证)》(收录1949年以前 之辑佚书),对当代辑佚成果也应广泛关注(包括各种 专著、期刊等)。

辑佚的名词解释

辑佚的名词解释

辑佚的名词解释在学术领域中,辑佚是一个常见的词语,用来描述对已散失或被原作者本人删除的书籍、文献或其他作品的整理和编纂工作。

意为对散逸的文献进行汇编和整理,以便更好地保留、传承和研究。

家族档案的辑佚在家族研究中,辑佚的概念也常常被运用。

当某个家庭历史资料尤其是家族档案相关的文献和记载散失或遭受损坏时,家族成员通常会主动展开辑佚工作,以便保留和还原家族的完整历史。

这项工作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需要对历史的认知、文献的挖掘以及文献鉴别的专业知识。

在进行家族档案的辑佚过程中,往往需要从各个渠道寻找散失的文献或相关材料,包括亲朋好友的口述、家传的秘闻、遗留的物品等等。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对所找到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进行文献鉴别和内容评估,以确保所整理的家族档案的质量和真实性。

历史文化的辑佚除了家族档案,历史的辑佚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诗经》的整理。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泛涉及古代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人际关系等,对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诗经》的原始版本已经散失,后世的版本繁多,变体众多。

为了还原《诗经》的真实面貌,历代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辑佚工作。

他们通过对流传版本的比对和整理,逐渐确定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文本,为后世的研究和欣赏提供了基础。

同时,这种辑佚工作也促进了古代文学研究的进展,揭示了更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当代辑佚工作的意义除了古代文献的辑佚,当代文献的整理和保留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大量的数字信息被创造出来,但其中许多信息并不稳定,容易丢失或被篡改。

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佚的工作愈发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筛选、整理、保存和传承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音乐界常常需要对已故音乐家的未发表或未完成作品进行辑佚工作。

这些作品往往是音乐史上的重要遗产,对于理解音乐发展和音乐家的创作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这些作品整理、编辑和出版,我们能够让更多的人听到这些珍贵的音乐作品,并为后世的音乐家提供启发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辑佚就是对已经散佚的文献单 位进行还原的工作。 所谓“还原性”,就是力求全 面、真实地对原有模式的恢复,而 不是主观地“创造”出一种模式。 这是辑佚最关键的地方。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辑佚就是对已经散佚的文献单 位进行还原的工作。 所谓“还原性”,就是力求全 面、真实地对原有模式的恢复,而 不是主观地“创造”出一种模式。 这是辑佚最关键的地方。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4)原书篇第有可整理者极力 整理,求还其书本来面目,杂乱排 列者劣。 此外,更当视原书价值何如, 若寻常一俚书佚
(二)辑佚方法 1 .辑佚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判定拟辑佚的文献是 否真佚。 其次,是审订辑佚引用文献和 参考文献目录。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清代: 清代藏书最盛时是乾隆时期。乾 隆时期修《四库全书》,从全国征 集图书一万数千种,择其三千五百 种左右收入其中。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二.文献散亡的原因 (一)牛弘的论述
隋代牛弘在其《请开献书之路表》 中,谈及隋以前图书散亡的事件有五厄: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及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 力,事不师古,始下焚书之令,行 偶语之刑。先王坟籍,扫地皆尽。 本既先亡,从而颠覆。臣以图谶言 之,经典盛衰,信有征数,此则书 之一厄也”。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及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 并从焚烬,此则书之二厄也”。 “及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缣帛, 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裁七十余 乘,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此则 书之三厄”。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三辅黄图》:“未央宫有石渠 阁,萧何所造,……藏入关所得秦 之图籍”。 又:“天禄阁,藏典籍之所, 萧何所造”。 刘向、刘歆整理书籍。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东汉: 东汉官藏图书亦极丰富,且有 专门官员在专门机构管理、校勘 。 东汉藏书之处有:石室、兰台、 东观、仁寿阁、辟雍、宣明、鸿都 等处。管理藏书的官有校书郎、兰 台令史。 汉灵帝熹平四年,刻制熹平石 经。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明清以来,辑佚逐渐形成和确 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 方法,从而成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 一个分支学科,称为辑佚学。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辑佚学是总结辑佚活动基本规 律,研究辑佚历史、原则、方法及 相关问题的一门学科。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四.辑佚的产生和发展 辑佚古书的工作,一般认为始 于宋代。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第三,对引用佚书的有关文献 的版本进行选择。 第四,确定辑佚对象的体例 (即佚书的原体例)。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2 .制订辑佚本的体例 其一,辑书前有序言。 其二,所辑佚文均就有后注, 注明出自何书。 其三,对各条佚文均应加以考 订,以确保其准确。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清章学诚说:“昔王应麟以《易》 学独传王弼,《尚书》止存《伪孔传》, 乃采郑玄《易》注、《书》注之见于群 收者,为《郑氏周易注》、《郑氏尚书 注》。又以四家之《诗》,独《毛传》 不亡,乃采三家诗说之见于群书者,为 《三家诗考》。嗣后好古之士,踵其成 法,往往缀辑逸文,搜罗略遍”(《校 雠通义· 补郑篇》)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一.文献收藏概况 商: 《吕氏春秋· 先识览》:“殷内史 向贽见纣之愈乱迷惑也,于是载其 图法,出亡之周”。
第六讲
周: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周礼· 天官》:“大宰之职,掌 建邦之六典”。 六典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 刑典、事典。 《周礼· 春官》:“小史掌邦国之 志”。“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 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3 .辑佚的资料来源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4 .辑佚的方法 关于辑佚书的途径和方法,梁启 超总结为以下四条: (1)以唐宋间类书为总资料。 (2)以汉人子史书及汉人经注为辑 周秦古书之资料。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3)以唐人义疏等书为辑汉人经说
之资料。 (4)以各史传注及各古选本各金石 刻为辑遗文之资料。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英法联军纵火圆明园。
庚子事变。光绪二十六庚子(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图书损失 极大。 日本侵华战争。 “文化大革命”。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三.辑佚和辑佚学 辑佚就是将亡佚图书的存于他 书的内容抄录出来,重新编辑成书 以恢复或部分恢复亡佚图书面貌的 方法。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据北宋历朝国史记载,北宋前后 前后藏书共计6705部73877卷。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南宋: 南宋藏书是重新搜集的。 淳熙四年《中兴馆阁书目》,记 载当时藏书 444486 卷,至嘉定十三 年《续中兴馆阁书目》,又得14943 卷,合计59429卷。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二)胡应麟的论述 明代胡应麟在所撰《论历代书 籍存亡》一文中,说“牛弘所论五 厄,皆六代以前事”,指出“书逢 六朝之后,复有五厄”。他所论的 “五厄”是: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牛氏所论五厄皆六代前事。隋开皇 之盛极矣,未几而烬于广陵。唐开元之 盛极矣,俄顷悉灰于安史。肃、代二宗, 洊如鸠集,黄巢之乱,复致荡然。宋世 图史,一盛于庆历,再盛于宣和,而女 真之祸成矣;三盛于淳熙,四盛于嘉定, 而蒙古之师至矣。然则六朝之后,复有 五厄。大业一也,天宝二也,广明三也, 靖康四也,绍定五也。通前为十厄矣”。 (《经籍会通》)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有形的摧毁” “无形的摧毁” 所谓“无形的摧毁”又可分为 “无意识的”与“有意识的”两种。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四)其他原因 嘉庆宫火。嘉庆二年乾清宫火,昭 仁殿在其东侧,同时被焚,天禄琳 琅四百余种宋元抄校善本荡然无存。 太平天国起义。康、雍、乾、嘉四 朝刻书往往不难得,而道、咸两朝 刻书往往印本稀见,反倒被视为善 本,原因是太平天国时书版大都被 毁。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清末叶德辉认为,宋人从马总 《意林》、李善《文选注》、鲍照 《舞鹤赋》等书中辑出的《相鹤 经》,为辑佚之书的鼻祖。(《书 林清话》卷8)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明代也有学者从事辑佚,但大 规模地辑佚古书并取得重大成就的 是在清代。 清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 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批佚书, 仅著录于《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即 达386种,4926卷,整理和保存了极 其丰富的有重要价值的史料。
元代: 元代帝王亦重视藏书,由秘书监 管理。 秘书监有秘书库,至正二年统计 秘书库藏书,合计书2390部24008册, 书画2008轴。 另有翰林国史院、弘文院、集贤 殿亦各有藏书。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明代: 明代宣宗时“秘阁贮书约二万余 部,近百万卷。刻本十三。钞本十 七”(《明史· 艺文志》)。 正统间杨士奇编《文渊阁书目》, 著录图书 7292部 43200册。反映明代 北京皇家藏书全盛时的数量。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二.文献散亡的原因 (一)牛弘的论述
隋代牛弘在其《请开献书之路表》中,谈及隋以前图书散亡的事
件有五厄: “及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力,事不师古,始下焚书之令, 行偶语之刑。先王坟籍,扫地皆尽。本既先亡,从而颠覆。臣以 图谶言之,经典盛衰,信有征数,此则书之一厄也。……及王莽 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则书之二厄也。…… 及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裁 七十余乘,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此则书之三厄。……属刘石 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则书之四厄也。…… 及侯景渡江,破灭梁室。秘省经籍,虽从兵火,其文德殿内书史, 宛然犹存。萧绎据有江陵,遣将破平侯景,收文德之书,及公私 典籍,重本七万余卷,悉送荆州。……及周师入郢,绎悉焚之于 外城,所收十才一二,此则书之五厄也”。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三)张舜徽的论述 秦始皇以后二千多年书籍的不 能长久保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第一,由于重德轻艺的思想, 笼罩了整个封建社会,凡是涉及技 艺方面的书籍,人们总是不加重视, 因而导致了书籍的易于散亡。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第二,在古代传播文字的工具 没有完备时,所有书籍全靠手写, 假若某类之中有一部删繁存简足概 括多种内容的书籍出现,便大家都 传抄此书,而抛弃其他各家了。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五.辑佚书的鉴定标准和辑佚方法 (一)辑佚书的鉴定标准 关于辑佚书的鉴定标准,梁启 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曾 提出四条: (1)佚文出自何书必须注明, 数书同引,则举其最先者,能确遵 此例者优,否者劣。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2)既辑一书,则必求备,所 辑佚文多者优,少者劣。 (3)既须求备,又须求真,若 贪多而误认他书为本书佚文者则劣。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大业一也”:隋大业十四年
(618年),炀帝杨广在江被杀, 一时大乱,图书被焚。
“天宝二也”:唐天宝十五载
(756年)安禄山入关,玄宗李隆 基出奔蜀,书籍损失殆尽。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广明三也”:广明元年(880
年),黄巢入长安,僖宗李俨出 走,书籍焚毁不少。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 从而失坠,此则书之四厄也”。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