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1)(2)(3)有详细答案word版本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5全册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5全册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5全册检测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 山东日照市上学期期末)竖直向上发射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上升的某一时刻突然炸裂为a 、b 两块,质量较小的a 块速度方向与物体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反,则( ) A. 炸裂后瞬间,a 块的速度一定比原来物体的速度小B. 炸裂后瞬间,b 块的速度方向一定与原来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C. 炸裂后瞬间,b 块的速度一定比原来物体的速度小D. 炸裂过程中,b 块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一定小于a 块的动量变化量大小2. (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质检)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P 和Q 都可视为质点,质量相等.Q 与水平轻弹簧相连,开始Q 静止,P 以某一初速度向Q 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在整个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 )A .P 的初动能B .P 的初动能的12C .P 的初动能的13D .P 的初动能的143. ( 湖北天门、仙桃等八市第二次联考)下列现象中,原子核结构发生了改变的是( ) A. 氢气放电管发出可见光 B. β衰变放出β粒子 C. α粒子散射现象 D. 光电效应现象4. ( 辽宁沈阳市第一次质检)贝可勒尔在120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属于放射性元素衰变的是( )A. 238 92U→234 90Th +42HeB. 235 92U +10n→131 53I +103 39Y +210nC. 21H +31H→42He +10nD. 42He +2713Al→3015P +10n5. ( 山东泰安市模拟)如图,用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时,有光电流产生.则饱和光电流( )A. 与照射时间成正比B. 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C. 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D. 与两极间的电压成正比6. ( 山东潍坊市二模)四种金属的逸出功W0如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逸出功就是使电子脱离金属所做的功B. 四种金属中,钙的极限频率最小C. 若某种光照射钠时有光电子逸出,则照射钙时也一定有光电子逸出D. 若某种光照射四种金属时均发生光电效应,则铷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7. ( 江苏南京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一定会释放出能量B. 汤姆孙发现电子,揭示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C. 根据玻尔理论,电子没有确定轨道,只存在电子云D. 氢原子可以吸收小于使氢原子电离能量的任意能量的光子,因而轨道半径可以连续增大8. ( 江苏南京金陵中学、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三第四次模拟)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原子核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小B. 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C. 一个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回基态,可能辐射三个光子D. 金属的逸出功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二、多项选择题9. 如图所示,一个礼花弹竖直上升到最高点时炸裂成三块碎片,其中一块碎片首先沿竖直方向落至地面,另两块碎片稍后一些同时落至地面.则在礼花弹炸裂后的瞬间这三块碎片的运动方向不可能是(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正确反映了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与黑体的温度的关系B. 图乙的放射性同位素应选择衰变时放出α粒子的同位素C. 图丙中A、B两球质量相等,当A以速度v与静止的B发生正碰后,B的速度未必是vD. 图丁中电子束通过铝箔产生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物质波的存在11. ( 天津卷)如图所示,我国核聚变反应研究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2018年获得重大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摄氏度,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下列关于聚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核聚变比核裂变更为安全、清洁B. 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聚变C. 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总质量较聚变前增加D. 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加12. ( 山东潍坊市模拟)关于原子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其半衰期变短B.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时,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同一金属的逸出功变大C. 23793Np经过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20983Bi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只放出符合两能级能量差的光子三、简答题13. 某同学欲采用课本上介绍的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等器材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①安装好气垫导轨和光电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②测得A和B两滑块上遮光片的宽度均为d;③得到A、B两滑块(包含遮光片)的质量m1、m2;④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⑤利用气垫导轨左右的弹射装置,使滑块A、B分别向右和向左运动,测出滑块A、B在碰撞前经过光电门过程中挡光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⑥观察发现滑块A、B碰撞后通过粘胶粘合在一起,运动方向与滑块B碰撞前运动方向相同,此后滑块A再次经过光电门a时挡光时间为Δt.试解答下列问题:(1)碰撞前A滑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碰撞前B滑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2)为了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需要验证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物理量表示).14.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______种频率不同的光子。

物理选修3-5综合复习测试卷1 (选修3-5)

物理选修3-5综合复习测试卷1 (选修3-5)

高二物理综合测试卷1 (选修3-5)一、选择题 (下列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1. 卢瑟福通过对a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A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C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D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2.原子弹和氢弹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 )A .都是依据重核的裂变B .都是依据轻核的聚变C .原子弹是根据轻核聚变,氢弹是根据重核裂变D .原子弹是根据重核裂变,氢弹是根据轻核聚变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α粒子轰击铍( 9 4B e ) 核,铍核转变为碳核(12 6C ),同时放出β射线 B .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C .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强D .利用γ射线的电离作用,可检查金属内部有无砂眼或裂纹4. 一个氘核(H 21)与一个氚核(H 31)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聚变过程中( )A .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He 42B .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He 42C .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He 32D .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He 325. 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那么( )A .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B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C .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D .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B 、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 、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D 、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8.太阳能是由于太阳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热核聚变反应形成的,其核反应方程是( )A .1401214H He+2e → B .1441717281N+He O+H → C .235113690192054380U+n Xe+Sr+10n → D .238234492902U Th+He → 9.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从能级A 跃迁到能级B 时,释放频率为ν1的光子;氢原子从能级B 跃迁到能级C 时,吸收频率为ν2的光子,且ν1>ν2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模块检测(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答案AB解析 选项A 为康普顿效应,选项B 为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都深入揭示了光 的粒子性;选项C 为a 粒子散射实验,未涉及光子,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选项D 为光 的折射,揭示了氢原子能级的不连续. 2. 下列应用屮把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的是()A. 利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检测地下输油管的漏油情况B. 把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肥料施给农作物,利用探测器的测量,找出合理的施肥规律C. 利用射线探伤法检查金属屮的砂眼和裂纹D. 给怀疑患有甲状腺的病人注射碘131,诊断甲状腺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答案ABD解析 利用射线探伤法检查金属中的砂眼和裂纹是利用Y 射线贯穿能力强的特点,因此C 选项不属于示踪原子的应用,A 、B 、D 都是作为示踪原子,故A 、B 、D 正确.D.MWi r-K 射的光经:梭傥 分光后•呈现线状光说 C.轰击金侑的a 粒产中竹少数运动方向发生较大何转 B.俳板诫萦外线射対 右电子逸出,但被町见 比照射时没右电子逸出A. X 射线被石星敷射后部分披长増大3.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半径B.利用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核外电子的运动半径C.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D.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放出光子后,核外电子运动的动能将增大答案AD解析核外电子对粒子几乎没有什么阻挡作用,故无法估算核外电子的运动半径,选项B 错误;玻尔的氢原子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选项C错误.4.核磁共振成像(缩写为MRI)是一种人体不接触放射线,对人体无损害,可进行人体多部位检查的医疗影像技术.基本原理是:外来电磁波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使处于强磁场中的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氢原子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去掉外来电磁波后,吸收了能量的氢原子乂把这部分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岀来,形成核磁共振信号.由于人体内各种组织所含氢原子数量不同,或同种组织正常与病变时所含氢原子数量不同,释放的能量亦不同,将这种能量信号通过计算机转换成图像,就可以用来诊断疾病.关于人体内氢原子吸收的电磁波能量,正确的是()A.任何频率的电磁波氢原子均可吸收B.频率足够高的电磁波氢原子才吸收C.能量大于13.6 eV的光子氢原子才能吸收D.氢原子只能吸收某些频率的电磁波答案D解析氢原子只吸收能量等于能级差的光子.5.图1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物质红宝石含有洛离子的三氧化二铝晶体,利用其中的珞离子产生激光.珞离子的能级图如图1所示,&是基态,场是亚稳态,艮是激发态,若以脉冲気灯发出的波长为21的绿光照射晶体,处于基态的钻离子受到激发而跃迁到然后自发地跃迁到Q,释放波长为局的光子,处于亚稳态Q的离子跃迁到基态时辐射出的光就是激光,这种激光的波长为()答案A解析 由题意知E 3—E ]=hY®E 3-E 2=h~^®E2-E\=叱③由①②③式解得Q 令分故A 选项正确.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频率的光照射到不同的金属上,逸出功越大,出射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小B. 社核常Th,衰变成镁核彳孟Pa,放出一个中子,并伴随着放出Y 光子C.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能量减小,核外电子运动的加速度减小D. 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答案AD解析 牡核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为常Th —常pa+.c,选项B 错误;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 子后能量减小,核外电子轨道半径减小,由°=密,核外电子运动的加速度增大,选项C 错误;故只有选项A 、D 正确.6. (2014-江西吉安高二期末)2011年,日本发生9级地震,福岛笫一核电站严重受损,大量 放射性艳咯Cs 和碘咯1进入大气和海水,造成对空气和海水的放射性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 核反应堆中的核废料不再具有放射性,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C.放射性碘咯I 发生B 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咯I —哦Xe+一匕D?盘U 裂变形式有多种,每种裂变产物不同,质量亏损不同,但释放的核能相同 答案c 7 535久]*2 •久 2_2| B. 久I 人2 久1_久D. 久2_久1I /I 2 B.铀核裂变的一种可能核反应是囁UCs+芻 Rb + 2$n如图2所示,有一条捕鱼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小船又窄又长(估计重一吨左右).一位同学 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于码头自由停泊,轻轻 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停下,而后轻轻下船.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然后用卷尺测出 船长厶.已知他的自身质量为加,渔船的质量为(m (L +d )tn (厶—d ) A. ------ ; ----- B.--------- ; ----- 答案B解析 设该同学在/时间内从船尾走到船头,由动量守恒定律知,人、船在该时间內的平均 动量大小相等,即〃?节=,诺,又s 人=L —d, 得 .9.图3如图3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加和〃?的力、3两滑块,它们中间夹着一根 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弹簧与A. B 不拴连),由于被一根细绳拉着而处于静止状态.当 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之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两滑块的动能之比£剧:E^=\ : 2B. 两滑块的动量大小之比刃:PB =2 : 1C. 两滑块的速度大小Z 比血:5=2 : 1D. 弹簧对两滑块做功之比W A : W B =\ : 1答案A解析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知,两滑块脱离弹簧后动量大小相等,B 项错误;m A v A =m Ii v lif 故 V A : O B = M B : 1 : 2, C 项错误;由 得 EkJ : EkB=~^=^, A 项正确;由 W= △mL V D. m (L+d) L 图2Ek知W A : W B=E kA : E kB=\ : 2, D 项错误.10.静止的氯核囁Rn放;12粒子后变为针核噹Po, a粒子动能为从.若衰变放出的能量全部变为反冲核和a粒子的动能.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该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4 E GA•丽•庄B. 0小222 Ea"218 EaC•丽* °方答案C解析由于动量守恒,反冲核和a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由垛=朽8需,它们的动能之比为4 :218,因此衰变释放的总能量是緊•民,由质能方程得质量亏损是緊•号.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8分)11.(6分)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和开发利用原子能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卢瑟福、玻尔、查徳威克等科学家在原子结构或原子核的研究方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请选择其屮的两位,指出他们的主要成绩.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后,人们对放射线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图4为三种射线在同一磁场屮的运动轨迹,请从三种射线屮任选一种,写出它的名称和一•种用途.图4答案(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玻尔把量子理论引入原子模型,并成功解释了氢光谱规律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2)2为Y射线,利用Y射线的贯穿本领,工业用来探伤解析(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或其他成就).玻尔把量子理论引入原子模型,并成功解释了氢光谱规律(或其他成就).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或其他成就).(2)1为a射线;利用a射线的电离作用消除有害静电.或:2为Y射线;利用Y射线很强的贯穿本领,工业用来探伤.或:3为B射线;利用B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12.(6分)如图5所示,这是工业生产屮大部分光电控制设备用到的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它由电源、光电管、放电器、电磁继电器等儿部分组成.⑵光控继电器的原理是:当光照射光电管时(1)示意图中,。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练习(带解析)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练习(带解析)

选修3-5综合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5分)1.下面物理原理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它的动量变化就越快B. 发射火箭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直接喷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获得强大的反冲推力C. 物体所受合外力对其所做总功为零,则该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D. 某系统在爆炸或碰撞瞬间内力远大于外力,可近似认为该系统动量守恒2.A,B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

a、b分别为A、B两球碰前的位移图象,c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图象,若A球质量是m=2kg,则由图象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B碰撞前的总动量为3kg·m/sB. 碰撞时A对B所施冲量为-3N⋅SC. 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为3kg·m/sD. 碰撞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10J3.将质量为1.00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m/s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 30kg⋅m/sB. 5.7×102kg⋅m/sC. 6.0×102kg⋅m/sD. 6.3×102kg⋅m/s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发生了光电效应,电流表G的示数不为零;移动变阻器的触头c,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1.7V时,电流表G示数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5eVB. 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7eVC. 当滑动触头向a端滑动时,电流增大D. 改用能量为2.5eV的光子照射,移动变阻器的触头c,电流表G中也可能有电流5.关于玻尔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是连续的B. 原子中的电子呈现不稳定分布C. 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的能量增大D. 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现象6.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A. 6种光子中n=4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释放的光子康普顿效应最明显B. 6种光子中有3种属于巴耳末系C. 若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也一定能使该板发生光电效应D. 使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13.6eV的能量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方程式 92238U→90234Tℎ+24He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B. 方程式 11H+12H→23He+γ是轻核聚变反应方程C. 13H+12H→24He+01n是β衰变D. 92235U+01n→54140Ba+201n+3894Kr是α衰变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8.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光电效应现象证明光是一种波,康普顿效应证明光是一种粒子B. 电子显微镜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是因为它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C. 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粒子性D. 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著9.如图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普朗克常量ℎ=6.63×10−34J·s,电子电荷量e=1.6×10−19C,由图可知()A.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7×1014HzB.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1014HzC. 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D. 该金属的逸出功约为1.77eV10.下面是铀核裂变反应中的一个:92235U+01n―→54136Xe+3890Sr+1001n已知铀235的质量为235.0439u,中子质量为1.0087u,锶90的质量为89.9077u,氙136的质量为135.9072u,则此核反应中()A. 质量亏损为Δm=235.0439u+1.0087u−89.9077u−135.9072uB. 质量亏损为Δm=(235.0439+1.0087−89.9077−135.9072−10×1.0087)uC. 释放的总能量为ΔE=(235.0439+1.0087−89.9077−135.9072−10×1.0087)×(3×108)2JD. 释放的总能量为ΔE=(235.0439+1.0087−89.9077−135.9072−10×1.0087)×931.5MeV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1.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核反应的类型。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习题 本册综合能力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习题 本册综合能力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本册综合能力测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山东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检测)下面是历史上的几个著名实验的装置图,其中发现电子的装置是导学号 96140512()答案:A解析:汤姆孙利用气体放电管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车,小车上有一物体,用一细线将物体系于小车的A 端,物体与小车A端之间有一压缩的弹簧,某时刻线断了,物体沿车滑动到B端粘在B端的油泥上。

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 96140513()①若物体滑动中不受摩擦力,则全过程机械能守恒②若物体滑动中有摩擦力,则全过程系统动量守恒③小车的最终速度与断线前相同④全过程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取小车、物体和弹簧为一个系统,则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若有摩擦,则物体与小车间的摩擦力为内力),故全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小车的最终速度与断线前相同。

但由于物体粘在B端的油泥上,即物体与小车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有机械能损失,故全过程机械能不守恒。

3.关于核反应方程21H+31H→42He+X,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 96140514() A.X是10n,该核反应属于聚变B.X是11H,该核反应属于裂变C.X是10n,该反应中的核燃料是当前核电站采用的核燃料D.X是11H,该反应中的核燃料是当前核电站采用的核燃料答案:A解析: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知X是10n,此核反应属于聚变,A正确B错误。

当前核电站采用的燃料是铀235,C、D错误。

4.(河北邢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检测)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96140515()A.一个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有可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这时电子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减少B.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C.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如果原子n=2向n=1跃迁所发生的光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则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谱中共有3条谱线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D.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如果原子n=2向n=1跃迁所发出的光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从能级n=4向n=1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材料,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55eV答案:A解析:根据C24=6知,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的激发态,它们向较低能级跃迁时可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这时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故A错误;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则紫外线的能量高于3.11eV,而n=3能级的氢原子能量为-1.51eV,因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故B正确。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含答案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A.原子不可再分.B.原子的核式结构.C.原子核还可再分.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B.利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C.玻尔理论是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势能增大,总能量增大3.如图所示,用一束光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表A 中有一定读数,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的是()A 增大入射光的频率B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C 滑片P向右移动D 滑片P向左移动4、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a从静止开始运动,所受阻力是f,经过时间t ,它的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是()A.(ma+f )V/aB.mvC.matD.(ma-f )V/a5.用光子能量为E的光束照射容器中的氢气,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发射频率为ν1、ν2、ν3的三种光子,且ν1<ν2<ν3.入射光束中光子的能量应是()A.hv1C.h(v2+v3) B.h(v1+ν2)D.h(v1+v2+v3)6.如图6—2—4所示,质量为m的A小球以水平速度u与静止的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3m的小球B正碰后,A球的速率变为原来的一半,则碰后B球的速度是(以u方向为正方向)( )A. B.u- C. D 6u2u3u-27.一个氢原子处于第3能级时,外面射来了一个波长为6.63×10-7m的光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不吸收这个光子,光子穿过氢原子B.氢原子被电离,电离后电子的动能是0.36evC.氢原子被电离,电离后电子动能为零D.氢原子吸收光子,但不电离8.放射性元素镭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如果让它们处于匀强磁场中,则三种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正确的 [ ]9.如图所示,A、B两物体质量之比mA︰mB=3︰2,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则()A.若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B.若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A、B、C组成系统的动量不守恒C.若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B、C 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D.若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A、B、BAC3C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10.如图8—3—2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3 kg的薄板和质量为m=1 kg的物都以v=4 m/s 的初速度朝相反方向运动,它们之间有摩擦,薄板足够长,当薄板的速度为2.4 m/s时,物块的运动情况是( )A.做加速运动 B.做减速运动C.做匀速运动 D.以上运动都可能二、填空题11.如图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一)(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一)(含答案)

选修3-5综合测试题(一)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30P―→3014Si+X,94Be+21H―→105B+Y,154He+42He―→73Li+Z.2其中()A.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B.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C.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D.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2.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在科研、医疗、生产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放射线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因此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3.2010年2月,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代表团凭借申雪/赵宏博在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的完美表现,获得本届冬奥会上的第一块金牌,这也是中国队在花样滑冰赛场上获得的首枚奥运会金牌.若质量为m1的赵宏博抱着质量为m2的申雪以v0的速度沿水平冰面做直线运动,某时刻赵宏博突然将申雪向前水平推出,推出后两人仍在原直线上运动,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分离时赵宏博的速度为v1,申雪的速度为v2,则有()A.m1v0=m1v1+m2v2B.m2v0=m1v1+m2v2C.(m1+m2)v0=m1v1+m2v2D.(m1+m2)v0=m1v14.“中国月球着陆探测器”在中国航天馆揭开神秘面纱.它将带着中国制造的月球车,在38万千米之外的月球表面闲庭信步.月球的表面长期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使得“月壤”中的32He含量十分丰富,科学家认为,32He是发生核聚变的极好原料,将来32He也许是人类重要的能源,所以探测月球意义十分重大.关于3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He的原子核内有三个中子两个质子B.32He的原子核内有一个中子两个质子C.32He发生聚变,放出能量,一定会发生质量亏损D.32He原子核内的核子靠万有引力紧密结合在一起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和质子结合氘核时吸收能量B.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减小C.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D.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用来消除有害静电6.(2011·温州模拟)2010年7月25日早7时,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航母驶离韩南部釜山港赴东部海域参加军演,标志此次代号为“不屈的意志”的美韩联合军演正式开始.在现兵器体系中,潜艇和航母几乎算得上是一对天生的冤家对头,整个二战期间,潜艇共击沉航母17艘,占全部沉没航母数量的40.5%.中国有亚洲最大的潜艇部队,拥有自行开发的宋级柴电动力潜艇和汉级核动力潜艇,核动力潜艇中核反应堆释放的核能被转化成动能和电能.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中子轰击重核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核U+n→14156Ba+9236Kr+αX是反应堆中发生的众多核反应的一种,n为中子,X反应方程23592为待求粒子,α为X的个数,则()A.X为质子α=3B.X为质子α=2C.X为中子α=2 D.X为中子α=37.颜色不同的a光和b光由某介质射向空气时,临界角分别为C a和C b,且C a> C b.当用a 光照射某种金属时发生了光电效应,现改用b光照射,则()A.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C.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加D.入射光强度增加8.(2011·合肥模拟)质量为m、速度为v的A球与质量为3m的静止B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有不同的值.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A.0.6v B.0.4vC.0.2v D.v9.由于放射性元素23793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23793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20983Bi,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核20983Bi比核23793Np少28个中子B.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α衰变和7次β衰变D.发生β衰变时,核内中子数不变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3kg的木板,木板上有质量为m=1kg的物块.它们都以v=4m/s的初速度反向运动,它们之间有摩擦,且木板足够长,当木板的速度为2.4m/s时,物块的运动情况是()A.做加速运动B.做减速运动C.做匀速运动D.以上运动都有可能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6分)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首次参寒的中国女子冰壶队喜获铜牌,如图为中国队员王冰玉投掷冰壶的镜头.假设在此次投掷中,冰壶运动一段时间后以0.4m/s的速度与对方的静止冰壶发生正碰,碰后中国队的冰壶以0.1m/s的速度继续向前滑行.若两冰壶质量相等,则对方冰壶获得的速度为________m/s.12.(6分)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球的落点情况如图所示,入射球A与被碰球B的质量之比为M A∶M B=3∶2,则实验中碰撞结束时刻两球动量大小之比为p A∶p B =________.13.(6分)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________.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________粒子,B为________气.三、论述计算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科学研究表明其核反应过程是:α粒子轰击静止的氮核后形成了不稳定的复核,复核发生衰变放出质子,变成氧核.设α粒子质量为m1,初速度为v0,氮核质量为m2,质子质量为m0,氧核的质量为m3,不考虑相对论效应.(1)α粒子轰击氮核形成不稳定复核的瞬间,复核的速度为多大?(2)求此过程中释放的核能.15.(10分)(2011·江苏省姜堰市二中高三上学期学情调查)用速度为v0、质量为m1的42He核轰击质量为m2的静止的147N核,发生核反应,最终产生两种新粒子A和B.其中A为148O核,质量为m3,速度为v3;B的质量为m4.(1)计算粒子B的速度v B.(2)粒子A的速度符合什么条件时,粒子B的速度方向与He核的运动方向相反.16.(11分)(2011·烟台模拟)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平板车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5m,A、B间存在摩擦,现给A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v0,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最后A不会滑离B,求A、B 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17.(11分)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每个电子的动能都为E e=12.89eV的电子束与处在基态的氢原子束射入同一区域,使电子与氢原子发生迎头正碰.已知碰撞前一个电子与一个原子的总动量为零.碰撞后,氢原子受激,跃迁到n=4的能级.求碰撞后1个电子与1个受激氢原子的总动能.(已知电子的质量m e与氢原子的质量m H之比为1∶1840)选修3-5综合测试题(一)参考答案1.[答案] D[解析]由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规律可知,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故D正确.2.[答案] D[解析]利用放射线消除有害静电是利用放射线的电离性,使空气分子电离成为导体,将静电泄出;γ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不能用来进行人体透视;作物种子发生的DNA突变不一定都是有益的,还要经过筛选才能培育出优秀品种;用γ射线治疗肿瘤对人体肯定有副作用,因此要科学地严格控制剂量,故选D.3.[答案] C[解析]因两人分离时赵宏博的速度为v1,申雪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m2)v0=m1v1+m2v2,C正确.4.[答案]BC[解析]32He是氦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质量数是3,电荷数是2,原子核内有两个质子一个中子,所以A错误,B正确;发生核聚变放出能量就会有质量亏损,C正确;原子核内的核子是靠核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靠万有引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D错误.5.[答案] C[解析]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放出能量.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不受温度的影响.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核内的中子数减少2个,一次β衰变核内的中子数减少一个.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弱,不可用来消除有害静电.6.[答案] D[解析]由重核裂变方程以及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守恒可得出X电荷数为0,即X应为中子,又由质量数守恒可得α=3,因此,答案选D.7.[答案] B[解析]由sinC=1n可知na<nb,则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因此B对.8.[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碰撞和动量守恒,意在考查学生对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关系问题的处理能力.根据动量守恒得:mv=mv1+3mv2,则当v2=0.6v时,v1=-0.8v,则碰撞后的总动能E′=12m(-0.8v)2+12×3m(0.6v)2=1.72×12mv2,大于碰撞前的总动能,由于碰撞过程中能量不增加,故选项A错误;当v2=0.4v时,v1=-0.2v,则碰撞后的总动能为E′=12m(-0.2v)2+12×3m(0.4v)2=0.52×12mv2,小于碰撞前的总动能,故可能发生的是非弹性碰撞,选项B正确;当v2=0.2v时,v1=0.4v,则碰撞后的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而两球碰撞,A球不可能穿透B球,故选项C错误;当v2=v时,v1=-2v,则显然碰撞后的总动能远大于碰撞前的总动能,故选项D错误.9.[答案] B[解析]因为核反应方程的质量和电荷数守恒,可以知道该核反应方程为23793Np→20983Bi +742He+40-1e,B正确;20983Bi和23793Np的中子数分别为126和144,相差18个,A 错;β衰变是核内中子变为质子而放出的,故核内中子数要减少,D错.10.[答案] A[解析]当木板速度为v1=2.4m/s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mv=Mv1+mv2,解得v2=0.8m/s,方向向左,可见物块已经向左匀加速运动,选项A正确.11.[答案]0.3[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m1v1=mv′1+m2v′2代入数值解得:v′2=0.3m/s12.[答案]1∶2[解析]考查碰撞中动量守恒表达式的应用.实验中碰撞结束时刻的动量之比为pApB=MA •OMMB•ON=32×18.3055.14=1213.[答案]质子α氮14.[答案](1)m1v0m1+m2(2)(m1+m2-m0-m3)c2[解析](1)设复核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m2)v解得v=m1v0m1+m2(2)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Δm=m1+m2-m0-m3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ΔE=Δm•c2=(m1+m2-m0-m3)c215.[答案](1)m1v0-m3v3m4(2)v3>m1v0m3[解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解得粒子B的速度,再根据粒子B的速度方向与42He核的运动方向相反,确定粒子A的速度符合的条件.(1)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1v0=m3v3+m4vB,解得:vB=m1v0-m3v3m4(2)B的速度与42He核的速度方向相反,即:m1v0-m3v3<0,解得:v3>m1v0m316.[答案]23v0方向与平板车B初速度方向相同.[解析]由动量守恒可知:Mv0-mv0=(M+m)v得:v=M-mM+mv0将M=5m代入上式可得:v=23v0方向与平板车B初速度方向相同17.[答案]0.15eV[解析]以ve和vH表示碰撞前电子的速度和氢原子的速率,根据题意有:meve-mHvH=0①碰撞前,氢原子与电子的总动能为:Ek=12mHv2H+12mev2e②联立①②两式并代入数据解得:Ek≈12.90eV③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n=4的能级所需要能量由能级图可得:ΔE=-0.85eV-(-13.6eV)=12.75eV④碰撞后,受激氢原子与电子的总动能为:E′k=Ek-ΔE=12.9eV-12.75eV=0.15eV。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综合 测试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综合  测试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综合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1.如图所示,一沙袋用轻细绳悬于O点,开始时沙袋处于静止,此后用弹丸以水平速度击中沙袋后均未穿出.第一个弹丸的速度为v1,打入沙袋后二者共同摆动的最大摆角为30°.当其第一次返回图示位置时,第二个弹丸以水平速度v2又击中沙袋,使沙袋向右摆动且最大摆角仍为30°.若弹丸质量是沙袋质量的倍,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v1=v2B.v1∶v2=41∶42C.v1∶v2=42∶41D.v1∶v2=41∶832.一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Δt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 )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2B.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C.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2D.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3.在匀速行驶的船上,当船上的人相对于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时,船的速度将(水的阻力不变)()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定4.如图所示,分别用恒力F1、F2先后将质量为m的同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相同的固定粗糙斜面由底端推至顶端.第一次力F1沿斜面向上,第二次力F2沿水平方向,两次所用时间相同,则在这两个过程中()A.F1做的功比F2做的功多B.第一次物体机械能的变化较多C.第二次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较多D.两次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相同5.玻尔认为,围绕氢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核外电子,轨道半径只能取某些特殊的数值,这种现象叫做轨道的量子化.若离核最近的第一条可能的轨道半径为r1,则第n条可能的轨道半径为rn=n2r1(n=1,2,3,…),其中n叫量子数.设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核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在n=3状态时其强度为I,则在n=2状态时等效电流强度为()A.IB.IC.ID.I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数量级为10-10m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浓度增大而变长C.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D.β射线来源于原子核.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7.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下述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A.延长光照时间B.增大光的强度C.换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D.换用频率较低的光照射8.根据有关放射性方面的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气温的升高,氡的半衰期会变短B.许多元素能自发地放出射线,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C.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核外电子D.氢核、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当氢核与中子结合为氘核时,放出的能量为(m1+m2-m3)c29.图中画出了α粒子散射实验中两个α粒子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A.B.C.D.10.在α粒子穿过金箔发生大角度散射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α粒子一直受到金原子核的斥力作用B.α粒子的动能不断减小C.α粒子的电势能不断增加D.α粒子发生散射,是与电子碰撞的结果11.向荧光屏上看去,电子向我们飞来,在偏转线圈中通以如图所示的电流(从右侧看),电子的偏转方向为()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H→He+n是裂变反应方程式B.U+n→Xe+Sr+2n是聚变反应方程式C.Na→Mg+e是β衰变,β粒子实质是从原子核外放出的电子D.Ra→Rn+He是α衰变,α粒子实质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而成13.下列关于α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的结构B.原子核放出α粒子即α衰变,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为X→Y+HeC.原子核放出α粒子即α衰变,α衰变的实质是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电子D.比较α、β、γ三种射线,由α粒子组成的α射线,电离能力最弱、穿透能力最强14.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不同频率的光,其中a 光是从n=3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则b光可能是()A.从n=4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B.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C.从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D.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15.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普朗克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B.一定强度的入射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D.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相同,因此不同金属材料的极限波长也不相同第Ⅱ卷二、实验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分)16.气垫导轨工作时,可忽略滑块与导轨表面间的阻力影响,现借助其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如图2所示,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质量均为m的A、B(图中未标出)两滑块,左侧滑块的左端、右侧滑块的右端分别与一条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f.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打点稳定后让两滑块以大小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如图3所示的甲和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分别与两个滑块相连的两条纸带,在纸带上以同间距的6个连续打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其长度为s1、s2和s3.图2图3(1)若碰前滑块A的速度大于滑块B的速度,则滑块________(选填“A”或“B”)是与纸带甲的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相连.(2)碰撞前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验证是否成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题目所给的已知量表示).三、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7.如图14所示,物块A和B通过一根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跨放在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两侧,质量分别为mA=2 kg、mB=1 kg.初始时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B悬于空中.现将B竖直向上再举高h=1.8 m(未触及滑轮),然后由静止释放.一段时间后细绳绷直,A、B以大小相等的速度一起运动,之后B恰好可以和地面接触.取g=10 m/s2,空气阻力不计.求:图14(1)B从释放到细绳刚绷直时的运动时间t;(2)A的最大速度v的大小;(3)初始时B离地面的高度H.18.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光电管.用波长λ=0.50 μm的绿光照射阴极K,实验测得流过表的电流I与AK之间电势差U AK满足如图乙所示规律,取h=6.63×10-34J·s.结合图象,求:(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每秒钟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和光电子飞出阴极K时的最大初动能.(2)该阴极材料的极限波长.19.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E1=-13.6 eV,普朗克常量取h=6.6×10-34J·s.(1)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至少要吸收多大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2)今有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最多可以辐射几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最小的频率是多少?(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和两次击中沙袋摆动的角度相等可知,两次击中沙袋后整体的速度相同,设为v,用M表示沙袋的质量,m表示弹丸的质量,由动量守恒定律得:第一次:mv1=(M+m)v,第二次:mv2-(M+m)v=(M+2m)v.2.【答案】B【解析】人的速度原来为零,起跳后变化v,则由动量定理可得:I-mgΔt=Δmv=mv,故地面对人的冲量为mv+mgΔt;而人在跳起时,人受到的支持力没有产生位移,故支持力不做功,B正确.3.【答案】C【解析】相对于船竖直向上抛出物体时,由于惯性,物体水平方向的速度和船的速度相同,船和物体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故船的速度不变.4.【答案】D【解析】利用公式x=at2,由于x和t均相同,故加速度a相同,由v=at,t相同,则物体到达斜面顶端时速度相同,动能相同,则动能变化量相同,根据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做功相等.由图示分析可知,第一个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小于第二个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故两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不同,重力做功相同,F1做的功比F2做的少,故A、C错误;物体末速度相同,又由于处于相同的高度,所以两物体机械能变化相同,B错误;两种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所受合外力相同,由动量定理知两次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相同,D正确.5.【答案】C【解析】根据,k=mr解得T=2π,n=2和n=3轨道半径之比为4∶9,则n=2和n=3两个轨道上的周期比为8∶27,根据I=知,电流比为27∶9,所以在n=3状态时其强度为I,则n=2状态时等效电流强度为I,C正确,A、B、D错误.6.【答案】D【解析】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数量级为10-15m,故A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C错误;β射线是原子核中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时释放出来的,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故D正确.7.【答案】C【解析】光照射金属时能否产生光电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是否大于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和照射时间无关,故选项A、B、D均错误;又因ν=,所以选项C正确.8.【答案】D【解析】半衰期是由原子核内部结构决定的,与化学、物理性质无关,故A错.β衰变是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被释放出来,故C错.氢核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放出的能量为(m1+m2-m3)c2,故D正确.放射性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复杂结构,B错.9.【答案】D【解析】α粒子在靠近金原子核时,离核越近,所受库仑斥力越大,偏转角度越大,根据这个特点可以判断出只有D正确,A、B、C错误.10.【答案】A【解析】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是因为受到原子核的库仑斥力,电子对α粒子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故A正确,D错误.在散射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则动能先减小再增大,而电势能先增大再减小,B、C错误.11.【答案】A【解析】根据安培定则,环形磁铁右侧为N极、左侧为S极,在环内产生水平向左的匀强磁场,利用左手定则可知,电子向上偏转,选项A正确.12.【答案】D【解析】H+H→He+n是属于轻核的聚变反应方程,故A错误;U+n→Xe+Sr+2n是属于重核的裂变反应方程,故B错误;Na→Mg+e是β衰变,但β粒子实质是从原子核中子转变成质子而放出的电子,故C错误;Ra→Rn+He是α衰变,α粒子实质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而成,故D正确.13.【答案】B【解析】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没有涉及到原子核内部结构.故A错误;α粒子是氦的原子核,其组成为2个质子和2个中子,所以α衰变时,中子数减少2,质子数减少2.故B正确;β衰变产生的电子,是原子核内部的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电子释放出来,不是α衰变.故C错误;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故D错误.14.【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光是从n=3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而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由能级差值越大,则光子的频率越高,因此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4跃迁到n=1产生的,故A、B、D错误,C正确.15.【答案】D【解析】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A错误;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影响的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光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B错误.光子频率越高,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 km=hν-W0,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C错误.不同的金属逸出功不相同,根据W0=h知,极限波长不相同,D正确.16.【答案】(1)A左(2)0.2mfs10.2mfs30.2mf(s1-s3)=0.4mfs2【解析】(1)因碰前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A、B的速度相反,且碰后速度相同,故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中s1和s3是两滑块相碰前打出的纸带,s2是相碰后打出的纸带,所以滑块A应与甲纸带的左侧相连.(2)碰撞前两滑块的速度分别为:v1===0.2s1fv2==0.2s3f碰撞后两滑块的共同速度:v==0.2s2f所以碰前两滑块动量分别为:p1=mv1=0.2mfs1,p2=mv2=0.2mfs3,总动量为:p=p1-p2=0.2mf(s1-s3);碰后总动量为:p′=2mv=0.4mfs2.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则一定有:0.2mf(s1-s3)=0.4mfs2.17.【答案】(1)0.6 s(2)2 m/s(3)0.6 m【解析】(1)B从释放到细绳刚绷直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有h=gt2①代入数据解得t=0.6 s②(2)设细绳绷直前瞬间B速度大小为v B,有v B=gt③细绳绷直瞬间,细绳张力远大于A、B的重力,A、B相互作用,由动量守恒得mB v B=(mA+mB)v④之后A做匀减速运动,所以细绳绷直后瞬间的速度v即为最大速度,联立②③④式,代入数据解得v=2 m/s⑤(3)细绳绷直后,A、B一起运动,B恰好可以和地面接触,说明此时A、B的速度为零,这一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有(mA+mB)v2+mBgH=mAgH⑥代入数据解得H=0.6 m⑦18.【答案】(1)4.0×1012个 9.6×10-20J (2)6.6×10-7m【解析】(1)光电流达到饱和时,阴极发射的光电子全部到达阳极A,阴极每秒钟发射的光电子的个数n==个=4.0×1012(个)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eU0=1.6×10-19C×0.6 V=9.6×10-20J.(2)设阴极材料的极限波长为λ0,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m=h-h代入数据得λ0≈6.6×10-7m.19.【答案】(1)3.4 eV (2)6种 1.6×1014Hz【解析】(1)E2=E1=-3.4 eV则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至少要吸收3.4 eV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2)根据C=6知,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最多能辐射出的光子种类为6种.n=4→n=3时,光子频率最小为νmin,则E4-E3=hνmin,代入数据,解得νmin=1.6×1014Hz.。

高中物理:选修3-5 全册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5 全册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5 全册检测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有一只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小船又窄又长(估计重一吨左右).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于码头自由停泊,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停下,而后轻轻下船.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d,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L.已知他的自身质量为m,水的阻力不计,则船的质量为( )A. m L+ddB.m L-ddC.mLdD.m L+dL2. (2020湖南怀化市调研)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如图所示的水平外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1s末质点的速度为2m/sB. 第2s末外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最大C. 第1s内与第2s内质点动量增加量之比为1∶2D. 第1s内与第2s内质点动能增加量之比为4∶5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爱因斯坦认为: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光子)组成的B. 光电效应现象证明光是一种波C. 核力一定是发生在核子间的吸引力作用D. 发生轻核的聚变反应时,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变大4. (2018如皋市模拟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箭利用周围空气提供的动力飞行B.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C.铀235与铀238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不同,因而有不同的半衰期D.热核反应的温度须达到108K,反应过程中要吸收能量5. (2020云南昆明市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 β衰变释放出电子,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C. 氡的半衰期为3.8天,8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剩下2个氡原子核D. 用频率为ν的入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遏止电压为U c,改用频率为2ν的入射光照射同一光电管,遏止电压大于2U c=1n2E1(n=6. (2019安徽蚌埠市第二次质检)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E n1,2,3…),其中基态能量E1=-13.6eV,能级图如图1所示.大量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由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光子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1,则n和可能发出的频率最小的光子能量分别为( )A.5,0.54eV B.5,0.31eVC.4,0.85eV D.4,0.66eV7. (2019河南郑州市第二次质量预测)1933年至1934年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为2713Al+42He→3015P+1n,反应生成物3015P像天然放射性元素一样衰变,放出正电子e,且伴随产生中微子A Zν,核反应方程为3015P→3014Si+01e+A Z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温度、压强等条件变化时,放射性元素3015P的半衰期随之变化B. 中微子的质量数A=0,电荷数Z=0C. 正电子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核外电子转变成的D. 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则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α粒子的质量8. (2019福建龙岩市3月质量检查)两个氘核以相等的动能E k对心碰撞发生核聚变,核反应方程为21H+21H→32He+1n,其中氘核的质量为m1,氦核的质量为m2,中子的质量为m3.假设核反应释放的核能E全部转化为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后氦核与中子的动量相同B. 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E=(m1-m2-m3)c2C. 核反应后氦核的动能为E+2Ek4D. 核反应后中子的动能为E+Ek 4二、多项选择题9. 质量为M和m0的滑块用轻弹簧连接,以恒定的速度v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与位于正对面的质量为m的静止滑块发生碰撞,如图所示,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过程中,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 M、m0、m速度均发生变化,分别为v1、v2、v3,而且满足(M+m0)v=Mv1+m0v2+mv3B. m0的速度不变,M和m的速度变为v1和v2,而且满足Mv=Mv1+mv2C. m0的速度不变,M和m的速度都变为v′,且满足Mv=(M+m)v′D. M、m0、m速度均发生变化,M、m0速度都变为v1,m的速度变为v2,且满足(M+m)v0=(M+m)v1+mv210.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M,物体M上有一光滑的半圆弧轨道,最低点为C,A、B为同一水平直径上的两点,现让小滑块m从A点由静止下滑,则( )A. 小滑块m到达物体M上的B点时小滑块m的速度不为零B. 小滑块m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物体M向左运动,小滑块m从C点到B点的过程中物体M 向右运动C. 若小滑块m由A点正上方h高处自由下落,则由B点飞出时做竖直上抛运动D. 物体M与小滑块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水平方向动量守恒11. (2019东北三省三校第二次联合模拟)如图所示,甲图为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乙图为a、b、c三种光照射下得到的三条电流表与电压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丙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丁图给出了几种金属的逸出功和截止频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b光为绿光,c光可能是紫光B. 若a光为绿光,c光可能是紫光C. 若b光光子能量为2.81eV,用它照射由金属铷制成的阴极,所产生的大量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去撞击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产生6种不同频率的光D. 若b光光子能量为2.81eV,用它直接照射大量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产生6种不同频率的光12. (2019湖南娄底市第二次模拟)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A Z X)发生了一次α衰变.放射出的α粒子(42He)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以m、q分别表示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生成的新核用Y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新核Y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Y=2Z-2RB. α粒子的圆周运动可以等效成一个环形电流,且电流大小为I=Bq2 2πmC. 若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都转化为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则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Δm=A qBR2 2m A-4c2D. 发生衰变后产生的α粒子与新核Y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正确的是图丙三、简答题13. 如图所示,当开关K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8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1、下列观点属于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有( )A. 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点的中子B.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在不同轨道上旋转2、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A .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和质子的存在B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C .巴尔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 —D .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3、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B .氢原子的能量增大C .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D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4、原子从a 能级状态跃迁到b 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 能级状态跃迁到c 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 能级状态跃迁到c 能级状态时将要( )A .发出波长为λ1-λ2的光子B .发出波长为2121λλλλ-的光子 C .吸收波长为λ1-λ2的光子 D .吸收波长为2121λλλλ-的光子 5、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 =1)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A .B .C .D .|Fθ6、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B .氢原子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有关C .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D .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7、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 、B 两小车中间夹了一压缩轻质弹簧,用两手分别控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 的质量大于B 的质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手同时放开后,两车的总动量为零B .先放开右手,后放开左手,两车的总动量向右C .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两车的总动量向右D .两手同时放开,A 车的速度小于B 车的速度8、水平推力F 1和F 2分别作用于水平面上的同一物体,分别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使物体都从静止开始运动到最后停下,如果物体在两种情况下的总位移相等,且F 1>F 2,则( )A 、F 2的冲量大B 、F 1的冲量大C 、F 1和F 2的冲量相等D 、无法比较F 1和F 2的冲量大小9、下列运动过程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B.平抛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10、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定拉力F 作用下运动,则在时间t 内( ) A .重力的冲量为0 B .拉力F 的冲量为FtA'C.拉力F的冲量为FtcosθD.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于Ftcosθ>1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个滑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

高中物理 选修3-5 综合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 选修3-5 综合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 选修3-5 综合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1.(1)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规律的是( )(2)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__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

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E 1<0),电子质量为m ,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γ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普朗克常量为h ).(3)有些核反应过程是吸收能量的。

例如在14171781X N O H +→+中,核反应吸收的能量20[()()]H X N Q m m m m c =+-+,在该核反应中,X 表示什么粒子?X 粒子以动能E K 轰击静止的147N ,若E K =Q ,则该核反应能否发生?请简要说明理由。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C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D .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它稳定元素中,并降低其温度,它的半衰期不发生改变(2)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了福岛核电站产生大量的核辐射,经研究,其中核辐射的影响最大的是铯137(13755Cs ),可广泛散布到几百公里之外,且半衰期大约是30年左右).请写出铯137发生β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如果在该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 ,则该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 .(已知碘(I )为53号元素,钡(Ba )为56号元素)(3)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 、B 两物块,已知A 物块的质量m A =1kg .初始时刻B 静止,A 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之后与B 发生碰撞并一起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规定向右为位移的正方向),则物体B 的质量为多少?3.(1)一个质子以1.0×107m/s 的速度撞入一个静止的铝原子核后被俘获,铝原子核变为硅原子核,已知铝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7倍,硅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8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测试题全套及答案解析.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测试题全套及答案解析.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测试题全套及答案解析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章末综合测评(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屮,第1〜5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第6〜8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F遷可把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等于它受的合外力B.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它反映了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累积效应,是一个标量C.动量定理的物理实质与牛顿第二定律是不同的D.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易碎,是因为受到的冲量太大【解析】A选项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表达方式;冲量是矢量,B错;尸=牛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最初表达方式,实质是一样的,C错;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易碎,是因为玻璃杯与水泥地的作用时间短,并不是所受冲量太大,D错误.【答案】A2.如图1所示,两木块/、〃用轻质弹簧连在一起,置于光滑的水平而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在子弹打中木块/及弹簧被压缩的整个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D.动量、机械能都不守恒【解析】子弹击中木块/及弹簧被压缩的整个过程,系统不受外力作用,外力冲量为0,系统动量守恒.但是子弹击中木块/过程,有摩擦力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不守恒,B正确.【答案】B3. 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M (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极短吋间内以相对地面 的速度%竖直向下喷出质量为加的炽热气体•忽略喷气过程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喷气 结束时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7【解析】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 ()=(M —m )v 9得。

=耐_〃畀°,选项D 正确.【答案】D4. 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若一个系统动量守恒时,贝% )A. 此系统内每个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都为零B. 此系统内每个物体的动量大小不可能都增加C ・此系统的机械能一定守恒D.此系统的机械能可能增加【解析】 若一个系统动量守恒,则整个系统所受的合力为零,但是此系统内每个物体 所受的合力不一定都为零,A 错误.此系统内每个物体的动量大小可能会都增加,但是方向 变化,总动量不变这是有可能的,B 错误.因系统合外力为零,但是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 功不一定为零,故机械能不一定守恒,系统的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C 错误,D 正 确.【答案】D5. 如图2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力3部分是半径为2?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 部分是粗糙的水平面.今把质量为加的小物体从/点由静止释放,小物体与BC 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终小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于3、C 之间的D 点,则B 、D 间的距离x 随各量变化的情况是() A. 其他量不变,7?越大x 越大 A.A图2B.其他量不变,〃越大x越大C.其他量不变,加越大x越大D.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解析】小车和小物体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且为零,所以当小车和小物体相对静止时,系统水平方向的总动量仍为零,则小车和小物体相对于水平面也静止,由能量守恒得[imgx=mgR, x=Rlp,选项A正确,B、C、D错误.【答案】A6.水平抛出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考虑空气阻力,贝9()A.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动量的变化相同B.在任何时间内,动量变化的方向都是竖肓向下C.在任何时间内,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恒定D.在刚抛出物体的瞬间,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为零【解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重力作用,由动量定理得\p=mgM,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y相同,即大小相等,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从而动量的变化率恒定,故选项A、B、C正确,D错误.【答案】ABC7.如图3所示,三个小球的质量均为加,B、C两球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力球以速度%沿B、C两球球心的连线向B球运动,碰后/、B两球粘在一起.对力、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B.机械能不守恒,动量守恒C.三球速度和等后,将一起做匀速运动D.三球速度相等后,速度仍将变化【解析】因水平面光滑,故系统的动量守恒,A. B两球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有损失,A 错误,B正确;三球速度相等时,弹簧形变量最大,弹力最大,故三球速度仍将发生变化,C 错误,D 正确.【答案】BD8.如图4所示,甲、乙两车的质量均为M,静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两车相距为厶•乙车上站立着一个质量为加的人,他通过一条轻绳拉甲车,甲、乙两车最后相接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车运动屮速度Z 比为〒一B. 甲、乙两车运动中速度之比为十〃2D.乙车移动的距离为莎匚J【解析】 本题类似人船模型.甲、乙、人看成一系统,则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甲、乙 +兀乙=L,解得C 、D 正确.【答案】 AC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9. (8分)如图5所示为“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已知a 、b 小球的质 量分别为〃场、叫,半径分别为心、图中P 点为单独释放a 球的平均落点,M 、N 是a 、b 小球碰撞后落点的平均位置.0 M P N图5(1) 木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_ ・A. 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B. 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C. 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D. 入射球与被碰球满足m a = m h , r a = r h(2) 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要测量"间的距离X],则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________ _______ (用相应的文字和字母表示).(3) 如果动量守恒,须满足的关系式是 _______ (用测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答案】(1)BC(2) 测量OM 的距离X2测量ON 的距离C.甲车移动的距离为 M+加 2A/+ 詁两车运动中速度之比等于质量的反比,即为 M , A 正确,B 错误;Mr 甲= (M+加)x 乙,x 甲(3)m a x\ — m a X2+写成m a OP=m a OM+ mhON也可以)10.(10分)如图6所示,在实验室用两端带有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和有固定挡板的质量都是M的滑块昇和B做“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cn f图6[.把两滑块/和B紧贴在一起,在/上放质量为加的祛码,置于导轨上,用电动卡销卡住/和仪在力和B的I古I定挡板间放入一轻弹簧,使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上的压缩状态;II .按下电钮使电动卡销放开,同吋启动两个记录两滑块运动时间的电子计时器,当/和B与固定挡板C和D碰撞同时,电子计时器自动停表,记下力至C的运动时间小B至D的运动时间£2;III.重复几次,取“和『2的平均值.(1)在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_______ ;(2)应测量的数据还有_______ ;(3)只要关系式_______ 成立,即可得出碰撞中守恒的量是〃"的欠量和.【解析】(1)导轨水平才能让滑块做匀速运动.(2)需测出力左端、B右端到挡板C、Q的距离xi、%2由计时器计下/、B到两板的时间“、t2算出两滑块/、〃弹开的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模块综合检测带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模块综合检测带答案.doc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木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 题冇多个选项止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冇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1•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2013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 000 m接力三连冠。

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棒'啲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吋,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

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A.甲对乙的冲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B.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人小相等、方向相反C.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D•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解析:卬对乙的冲虽与乙对川的冲虽大小相等力向相反,选项A错误;甲、乙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动量变化量等人反向,选项B正确;甲、乙相互作用时,虽然她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人小相等,方向和反,但相互作用过程屮,她们的对地位移不一•定相同,所以甲的动能增加量不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那么甲对乙做的功就不一定等于乙対甲做的功,选项C、D错误。

答案:B2•如图甲是(X、卩、丫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乙中的检杳是利用了哪种射线()A.ct射线BR射线C.Y射线D.三种射线都可以解析:由题图甲可知a射线和卩射线都不能穿透钢板,丫射线的穿透力最强,可用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答案为Co答案:c3•如图所示,弹簧的-•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7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加的小球从杷i高力处开始下滑,则()A.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动虽始终守恒B.在下滑过程屮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小球能回到槽高刀处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解析:小球在槽上运动吋,由丁•小球受重力,故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外力Z和不为零,故动量不守恒,当小球与弹簧接触后,小球受外力,故动量不再守恒,故A错误;下滑过程中两物体都冇水平方向的位移,而力是垂直于球而的,故力和位移夹角不垂肯,故两力均做功,故B错课;小球脱离弧形槽时,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可得两者速度人小相等,故小球脱离弧形槽后,槽向后做匀速运动,而小球被弹簧反弹后也做匀速运动,小球追不上弧形槽,故C错,D正确。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第十七章过关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历史上,最早证明了德布罗意波存在的实验是()人弱光衍射实验B.电子朿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C.弱光干涉实验D.以上都不正确解析:最早证明了德布罗意波存在的实验是电子束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

答案:B2.能正确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A.能量的连续经典理论B.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C.牛顿提出的能暈微粒说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黑体辐射规律认为能量是--份一份的,但不同于牛顿提出的微粒说,只有B符合物理事实,因此选B。

答案:B3.关于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如图正确的是()解析:根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故图线不会有交点,选项C、D错误。

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会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答案:B4•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截止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B.只要光照射的吋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C.从金属表而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解析:逸出功^o=Av c,^o-y c—截止频率,A正确;只有照射光的频率u大于等于金属截止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B错;由光电效应方程5=加・%知,因V不确定吋,无法确定Ek与%的关系,C错;光强E=nhv,v&大,E 一定,则光子数〃越小,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少,D错。

答案:A5.如图所示,一个粒子源产生某种粒子,在其正前方安装只有两条狭缝的扌当板,粒子穿过狭缝打在前方的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那么在荧光屏上将会看到()]粒子源sTsi~__________ MA.只有两条亮纹B.有许多条明、暗相间的条纹C.没有亮纹D.只有一条亮纹解析:任何运动的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那么离子源产生的大量粒子透过双缝就应该表现出波动性,即形成明、暗相间的多条干涉条纹,故B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3-5综合测试题一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了解释光电效应规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B.在完成α粒子散射实验后,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能级结构C.玛丽·居里首先发现了放射现象D.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2.关于下面四个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实验可以说明α粒子的贯穿本领很强B.图乙的实验现象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解释C.图丙是利用α射线来监控金属板厚度的变化D.图丁中进行的是聚变反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孙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D.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3个E.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半衰期减小4.斜向上抛出一个爆竹,到达最高点时(速度水平向东)立即爆炸成质量相等的三块,前面一块速度水平向东,后面一块速度水平向西,前、后两块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速度大于爆炸前瞬间爆竹的速度B.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速度可能水平向西C.爆炸后三块将同时落到水平地面上,并且落地时的动量相同D.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动能可能小于爆炸前的瞬间爆炸前的总动能5.天然放射现象中可产生α、β、γ三种射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B.23892U经过一次α衰变,变为23890ThC.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穿透能力强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6.一颗手榴弹以v0=10m/s的水平速度在空中飞行。

设它爆炸后炸裂为两块,小块质量为0.2kg,沿原方向以250m/s的速度飞去,那么,质量为0.4kg的大块在爆炸后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125m/s,与v0反向B.110m/s,与v0反向C.240m/s,与v0反向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7.如图1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

某同学利用该装置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I与A、K两极之间的电压U AK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2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B.甲光与乙光的频率相同,且甲光的光强比乙光强C.丙光的频率比甲、乙光的大,所以光子的能量较大,丙光照射到K极到电子从K极射出的时间间隔明显小于甲、乙光相应的时间间隔D.用强度相同的甲、丙光照射该光电管,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相等8.光滑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质量都为m,A以速度v向右运动,B原来静止,左端有一轻弹簧,如图所示,当A撞上弹簧,弹簧被压缩最短时()A.A、B系统总动量仍然为mvB.A的动量变为零C.B的动量达到最大值D.A、B的速度相等9.(2014·沈阳模拟)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那么对氢原于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C.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eVD.用能量为10.3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于跃迁到激发态10.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能够释放更多的能量,若实现受控核聚变,且稳定地输出聚变能,人类将不再有“能源危机”。

一个氘核(21H)和一个氚核(31H)聚变成一个新核并放出一个中子(10n)。

(1)完成上述核聚变方程21H+31H→________+10n。

(2)已知上述核聚变中质量亏损为Δm,真空中光速为c,则该核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为________。

11.玻尔在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量子特征的氢原子模型,其能级图如图所示。

有一个发光管里装有大量处于第四能级的氢原子,利用这个发光管的光线照射金属钠的表面。

已知金属钠的极限频率是 5.53×1014Hz,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1eV=1.6×10-19J。

(1)发光管可能发射几种不同能量的光子?(2)发光管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吗?(通过计算回答)(3)求出发光管照射金属钠所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12.静止的63Li核俘获一个速度v1=7.7×104m/s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生成两个新核。

已知生成物中42He的速度为v2=2.0×104m/s,其方向与反应前中子的速度方向相同。

(1)写出上述核反应方程。

(2)求另一生成物的速度。

1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板A(上表面粗糙)和滑块C,滑块B置于A的左端,三者质量分别为m A=2kg、m B=1kg、m C=2kg。

开始时C静止,A、B一起以v0=5m/s 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与C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后C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B再次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不再与C碰撞。

求A与C发生碰撞后瞬间A的速度大小。

选修3-5综合测试题二1.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B .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C .β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 .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2.如图,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A .①表示γ射线,③表示α射线B .②表示β射线,③表示α射线C .④表示α射线,⑤表示γ射线D .⑤表示β射线,⑥表示α射线3.汞原子的能级如图,现有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的汞原子上,汞原子只发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

关于入射光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于4.9eVB .等于7.7eVC .等于8.8eVD .大于或等于10.4eV4.根据玻尔理论,某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E 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为E ′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λ的光,以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E ′等于( )A .E -h λcB .E +h λcC .E -h c λD .E +h c λ5.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 =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49eV 的金属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B .这群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过程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C .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有三种D .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9.60eV6.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爱因斯坦用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B .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D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7. 23892U 的衰变方程为23892U→23490Th +42He ,其衰变曲线如图,T 为半衰期,则( )A .23892U 发生的是α衰变B .23892U 发生的是β衰变C .k =3D .k =48.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2个B .β射线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C .含有10个原子核的放射性元素,经过一个半衰期,一定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D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9.在实验室内较精准地测量到的双β衰变事例是在1987年公布的,在进行了7 960小时的实验后,以68%的置信度认出8234Se 发生的36个双β衰变事例,已知静止的8234Se 发生双β衰变时,将释放出两个电子和两个中微子(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都为零),同时转变成一个新核X ,则X 核的中子数为________;若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是E ,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是________。

10.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其中铯137(137 35Cs)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其半衰期约为30年。

(1)请写出铯137(137 35Cs)发生β衰变的核反应方程________〔已知53号元素是碘(Ⅰ),56号元素是钡(Ba)〕。

(2)若在该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 ,则该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________(真空中的光速为c )。

(3)泄漏出的铯137约要到公元________年才会有87.5%的原子核发生衰变。

11.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

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

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11H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11H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10n)和正电子(0+1e),即:中微子+11H→10n+0+1 e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______。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B.0和1 C.1和0D.1和1(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γ),即0e+0-1e→2γ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kg,反应中产生+1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________J。

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

12.云室处于一个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一静止的原子核A Z X在云室中发生了一次衰变,其衰变产物在磁场中运动的圆轨迹如图所示。

已知新核Y的质量为M,粒子的质量为m,衰变后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假设原子核衰变时释放的能量都转化为粒子和新核的动能。

(1)试写出核衰变方程;(2)求原子核衰变时释放的能量。

13.已知氢原子基态的电子轨道半径r1=0.53×10-10m,基态的能级值E1=-13.6eV。

(1)求电子在n=1的轨道上运转形成的等效电流;(2)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画一个能级图,在图上用箭头标明这些氢原子能发出哪几种光谱线;(3)计算这几条光谱线中最长的波长。

选修3-5综合测试题三1、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 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

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 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m 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 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与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 1为( )A .v 0-v 2B .v 0+v 2C .v 0-m 2m 1v 2D .v 0+m 2m 1(v 0-v 2) 2、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小球A 以速度v 0向右运动时与静止的小球B 发生对心正碰,碰后A 球的速率为v 03,B 球的速率为v 02,A 、B 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A .38 B .3 5C .23D .4 33、古时有“守株待兔”的寓言.假设兔子质量约为2kg ,以15m/s 的速度奔跑,撞树后反弹的速度为1m/s ,则兔子受到撞击力的冲量大小为( )A .28N·sB .29N·sC .31N·sD .32N·s4、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B .同一物体的动量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C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D .运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方向一定是该时刻的速度方向5、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A. 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 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D. 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6、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有( )A. 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增加B. 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C. 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增加D. 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7、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用10.2eV的光子照射B. 用11eV的光子照射C. 用14eV的光子照射D. 用11eV的电子照射E. 用13.07eV的光子照射,可观测到氢原子发射10种不同波长的光8、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容器中的氢气上,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后处于激发态,并能发射光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