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综合实践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了解民间艺术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了解民间艺术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了解民间艺术教案民间艺术是指在民间流传并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

它不同于官方艺术,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表达方式。

在小学综合实践中,了解民间艺术,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充实他们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本文将就小学综合实践中,如何了解民间艺术,提供一些教案和活动建议。

一、课堂教学活动1. 民间歌曲欣赏与学唱民间歌曲是民间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它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情感和思想。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富有代表性的民间歌曲,进行欣赏和学唱。

通过对歌曲的解读和学唱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间艺术的内涵和特色。

2. 民间舞蹈的学习和表演民间舞蹈是小学综合实践中非常适合的活动形式之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如《茉莉花》、《牧民新娘》等,然后进行学习和表演。

通过学习和表演民间舞蹈,学生可以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舞蹈技巧和合作意识。

3. 民间剪纸的制作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民间剪纸作品,然后指导学生制作自己的剪纸作品。

在剪纸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到民间艺术的魅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手工技巧和创造力。

二、校外实践活动1. 民间工艺品博物馆参观通过参观民间工艺品博物馆,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不同民间艺术形式的独特之处,并了解到这些艺术形式背后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民间工艺品博物馆进行参观,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记录,从而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

2. 民间艺术家讲座与互动邀请当地的民间艺术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和互动,将他们的艺术经验与学生分享。

民间艺术家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理念、技法和艺术成果,同时也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通过与艺术家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民间艺术的真谛和魅力。

3. 民间艺术展览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举办的民间艺术展览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

综合实践皮影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皮影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通过在幕后操纵皮影,配合音乐和唱词,讲述故事、传递情感。

皮影戏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本课程旨在通过皮影戏的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艺术,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发展及特点。

- 掌握皮影的制作方法、操作技巧及表演流程。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内容1. 皮影戏基础知识:- 皮影戏的历史与发展- 皮影的种类及特点- 皮影的制作工艺2. 皮影制作:- 皮影选材与裁剪- 纸板绘制与雕刻- 上色与装饰3. 皮影表演:- 皮影操纵技巧- 表演流程与舞台布置- 音乐与唱词的配合4. 皮影剧本创作:- 剧本题材选择- 剧本结构及写作技巧- 剧本排练与修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皮影戏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皮影戏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知道皮影戏吗?你们对皮影戏有什么了解?(二)皮影戏基础知识讲解1. 讲解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发展及特点。

2. 介绍皮影的种类及特点,如民间皮影、宫廷皮影等。

(三)皮影制作1. 分组讨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皮影?2. 教师示范皮影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裁剪、绘制、雕刻、上色等。

3. 学生分组实践,制作自己的皮影。

(四)皮影表演1. 教师讲解皮影操纵技巧,如手势、眼神、身体语言等。

2. 学生分组练习皮影操纵,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表演。

3. 教师点评并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表演水平。

(五)皮影剧本创作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作一个有趣的皮影剧本?2. 教师讲解剧本题材选择、结构及写作技巧。

3. 学生分组创作皮影剧本,并进行排练。

综合实践课灯笼

综合实践课灯笼

导语:灯笼,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我们学校开展了综合实践课——创意灯笼的制作。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报道。

一、活动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各地纷纷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我校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开展本次综合实践课。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灯笼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三、活动内容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有关灯笼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制作方法的资料,制作PPT。

(2)学生准备:收集制作灯笼所需的材料,如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2. 课堂实践(1)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灯笼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协调本组活动。

(3)制作灯笼:教师示范灯笼的制作过程,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创意设计:学生在制作好基本灯笼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意设计,如添加装饰、绘制图案等。

(5)展示评价: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选出最具创意的灯笼。

3. 课后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并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

四、活动成果1. 学生掌握了灯笼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

2. 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3. 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活动成果得到家长和学校的认可,为学校开展更多类似活动积累了经验。

五、活动反思1. 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 教师在活动中起到了引导和指导作用,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3. 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编织工艺综合实践活动课

编织工艺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活动背景编织工艺,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为了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我校特开设编织工艺综合实践活动课。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学习基本的编织技巧,了解编织工艺的历史与发展,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编织工艺的历史、种类、工具和基本技巧。

2. 技能目标:掌握基本的编织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编织作品。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4. 创新目标:鼓励学生在编织过程中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三、活动内容1. 编织工艺简介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编织工艺的历史、种类、工具和基本技巧。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编织工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基本编织技巧学习(1)编织工具的使用: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编织针、线等工具,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2)基本编织方法:讲解和演示基本的编织方法,如平针、起针、收针等,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3)作品制作: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学生开始制作简单的编织作品,如围巾、帽子、手机壳等。

3. 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教师提供一些设计思路和技巧,如图案、颜色搭配等,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活动实施1. 时间安排:本活动课共分为4课时,每周一次,每次2课时。

2.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3.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作品完成情况。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编织工艺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编织技巧,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

综合实践刺绣教学反思(3篇)

综合实践刺绣教学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刺绣,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刺绣艺术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结合我在刺绣教学中的实践,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期提高刺绣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1. 教学目标(1)了解刺绣艺术的历史、起源及发展,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2)掌握刺绣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 教学内容(1)刺绣艺术概述:介绍刺绣的历史、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地位。

(2)刺绣工具及材料:讲解刺绣所需的各种工具和材料,如绣线、绣布、绣针等。

(3)刺绣基本技巧:教授刺绣的基本方法,如平针、十字针、链针等。

(4)作品创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作品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反思1. 教学方法(1)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讲述刺绣故事、展示优秀作品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刺绣艺术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刺绣作品创作环节,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沟通、协调,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反复练习,逐步提高刺绣技巧。

2. 教学内容(1)刺绣艺术概述部分,我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刺绣艺术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刺绣艺术的价值。

(2)在刺绣工具及材料部分,我详细介绍了各种刺绣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刺绣的基本技能。

(3)在刺绣基本技巧部分,我通过示范、讲解、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平针、十字针、链针等基本技巧。

织布_综合实践活动

织布_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织布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织布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织布技艺的认识和兴趣,我们学校特举办织布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织布的魅力,传承与创新这一民间艺术。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织布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技艺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织布技艺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4. 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活动内容1. 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们讲解织布的历史、文化内涵、技艺特点等,让学生对织布有初步的认识。

2. 观摩学习组织学生参观织布展览,让学生亲眼目睹织布工艺的精湛和丰富。

3.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名指导老师,由老师现场示范织布技艺,学生们跟随学习。

4.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结合现代审美观念,设计具有特色的织布作品。

5. 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进行交流分享。

四、活动实施1. 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进行现场讲解,让学生了解织布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技艺特点。

2. 观摩学习:组织学生参观织布展览,让学生亲眼目睹织布工艺的精湛和丰富。

3.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名指导老师,由老师现场示范织布技艺,学生们跟随学习。

4.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结合现代审美观念,设计具有特色的织布作品。

5. 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进行交流分享。

五、活动总结1. 学生们对织布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 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得到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增强。

3. 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六、活动感悟通过本次织布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织布技艺,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实践活动民间艺术(3篇)

社会实践活动民间艺术(3篇)

第1篇导语: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信息。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间艺术,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民间艺术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一、活动背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间艺术逐渐面临失传的危险。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民间艺术,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我们决定开展这次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民间艺术家、亲手制作民间工艺品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二、活动过程1. 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我国民间艺术较为丰富的地区作为考察地点,如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陕西的延安等地。

在这些地方,我们参观了各种民间艺术展览,如剪纸、泥塑、刺绣等,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 访谈民间艺术家为了深入了解民间艺术,我们邀请了几位民间艺术家进行了访谈。

他们中有的已经年过古稀,但仍坚守在自己的艺术领域,用自己的双手传承着民间艺术。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民间艺术的起源、发展以及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 亲手制作民间工艺品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民间艺术的制作过程,我们安排了亲手制作民间工艺品的活动。

在民间艺术家的指导下,同学们学习了剪纸、泥塑等技艺,亲自动手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民间艺术品。

三、活动收获1. 深入了解民间艺术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民间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2. 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在参观民间艺术展览、访谈民间艺术家以及亲手制作民间工艺品的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在亲手制作民间工艺品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学会了欣赏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

四、活动总结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同学们在活动中收获颇丰。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价值,也明白了传承民间艺术的责任和使命。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关注民间艺术,为传承和发扬民间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趣的草编(综合实践活动)

有趣的草编(综合实践活动)

动手操作篇第6课有趣的草编【活动目标】1.学习用稻草编草辫,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编草辫,体会相互合作获得的成功,在共同交流中分享知识经验,感受快乐。

3.通过研究草辫的学问,热爱传统的民间工艺,感受生活之美。

【材料准备】稻草草辫工艺品(草鞋草篮草帽等)已有编草辫经验搜集草编的相关资料【计划时间】1课时【活动设计】一、导入:欣赏各种草辫工艺品(草鞋草篮草帽等),激发创作欲望。

师:同学们,这些精巧的工艺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生答:草)草编制品一般是由草编成草辫,再由草辫加工而成的。

通过课前的查询,你知道了关于编草辫的什么?学生可能会了解到草辫的历史、编草辫的方法、草辫的用途等。

学生了解不到的教师补充。

(历史:草辫是传统家庭手工艺制品,妇孺皆能。

明万历年间,人们就利用麦秆柔韧皮薄、色白质嫩的优点编织草龙,计有三、五、七、九、十一股之分。

清乾隆年间,草辫生产进入繁盛,嘉庆年间山东莱州人首先在韩张开设辫庄,以三黄四白七股花圆草为标准收购加工。

分上四户细辫、中四户匀辫、下四户粗辫十二个档次,分为挑辫、拐辫、熏辫、打包四道工序,由县西元村镇码头上船,沿卫河北上直达天津口岸,转销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民国九年,国际草辫市场供不应求,上四户细辫每盘售铜钱两吊,中青女性日掐五盘,可换小麦30市斤,这一变化强烈刺激了草辫发展,县内辫庄林立,仅城内就有4家。

新中国建立后,草辫再度振兴,六十年代远销波兰、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50多个国家。

1978年后,数十家个体或联户应运而生,1984年全县经营额达七十余万元,并由原来半成品向再制品转化,再制品生产也由原来纯消费型向半享受型的工艺美术品过度,图案绚丽多彩,形象美观新颖,近年上市的礼帽式大沿帽,款式时髦,尤为消费者青睐。

)(编草辫的方法很多,我们常用的是七根草辫编制法。

第一步:摘草。

摘掉草裤,即选择小麦麦秆的最上节,也就是靠近麦穗的部分。

《我是非遗小传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我是非遗小传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我是非遗小传人—剪纸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我是非遗小传人—剪纸篇》活动方案适用年级:四年级活动背景:“我是非遗小传人”是河南省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四年级上册的活动主题。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代代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当代青少年肩负着建设国家的使命,更是传承文化、保护文化的继承者、保卫者,应该既为我们每天都在创造的变化而自豪,也为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些没有变的、而且不能变的遗产而自豪!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是中国最为宝贵的纸类艺术之一。

剪纸与生活很近,实用迷人且环保,她可以释放人们在工作中学习中所积累的压力感,将剪纸引入到对孩子们的教育工程中来,让这些青少年通过释放自己的对未知的探索激情来进行创作;可以不断的给孩子成就感,对于青少年的感情丰富与健康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孩子的终身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活动目标:1.通过这次活动,了解非遗,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做非遗小传人的决心。

2.学生能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查询等方式收集剪纸资料,分析和处理资料,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学生在剪纸的活动中,通过层层挑战,最终完成劳动成果,深刻体会劳动的艰苦,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4.通过这次活动,能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了解剪纸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特点,感受传统工艺技术的精湛,以及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形成传承非遗德意识。

5.通过这次活动,能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养成制定计划,逻辑清晰,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能够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家庭劳动和学校劳动,形成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

活动重难点: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研究。

2.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将有关研究结果反馈给大家。

综合实践扎彩灯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扎彩灯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元宵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深入人心。

扎彩灯作为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课程旨在通过扎彩灯的制作,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扎彩灯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

- 掌握扎彩灯的基本制作步骤和技巧。

2. 技能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彩灯制作。

-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四、教学时间2课时(理论讲解1课时,实践操作1课时)五、教学资源1. 教学材料:彩纸、竹签、剪刀、胶水、彩珠、彩带等。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论讲解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彩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彩灯是如何制作的吗?”- 引出课题:“扎彩灯”。

2. 讲授新课:- 介绍扎彩灯的历史起源和文化内涵。

- 讲解扎彩灯的基本制作步骤和技巧,包括选材、剪裁、折叠、拼接、装饰等。

- 展示优秀彩灯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 互动环节:-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扎彩灯的理解和想法。

- 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并进行示范操作。

第二课时:实践操作1. 分组准备:-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所需材料。

2. 实践操作:- 学生按照所学步骤,分组合作完成彩灯制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展示评价:-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

4.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成果,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不足。

综合实践陀螺制作

综合实践陀螺制作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传统手工艺逐渐被人们遗忘。

然而,陀螺作为一种古老的玩具,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陀螺的制作过程,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我们开展了“综合实践:陀螺制作”活动。

一、活动背景陀螺,古称“胡旋”,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种以旋转为主要特征的民间玩具,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的普及,传统玩具逐渐被边缘化。

为了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传承民间艺术,我们决定开展陀螺制作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陀螺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三、活动内容1. 陀螺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们讲解陀螺的历史、文化内涵、种类及制作方法。

通过讲座,让学生对陀螺有更深入的了解。

2. 陀螺制作体验(1)材料准备:竹签、绳子、颜料、胶水等。

(2)制作步骤:①用竹签制作陀螺主体,削成圆锥形。

②用颜料给陀螺上色,增加美观性。

③用绳子穿过陀螺底部,打结固定。

④将陀螺旋转起来,观察陀螺的稳定性。

3. 陀螺比赛组织学生进行陀螺比赛,以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竞技精神。

四、活动过程1. 陀螺知识讲座在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陀螺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制作方法。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对陀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陀螺制作体验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将竹签、绳子、颜料等材料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制作出一个个独具特色的陀螺。

3. 陀螺比赛比赛现场,学生们精神饱满,全力以赴。

经过激烈的角逐,评选出优秀陀螺和优秀陀螺手。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综合实践陀螺制作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陀螺的制作方法,还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下为活动总结:1.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陀螺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使用工具、材料,培养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2.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制作陀螺的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设计出独具特色的陀螺。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中国结(3篇)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中国结(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中国结,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手工艺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结艺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本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中国结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结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 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结法、材料选择和色彩搭配。

2. 技能目标:- 学会多种中国结的基本结法,如双钱结、中国结、平结、十字结等。

- 能够根据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中国结的制作。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 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1. 中国结的历史与文化- 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

- 分析中国结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等。

2. 中国结的基本结法- 双钱结:介绍双钱结的结法、特点和应用。

- 中国结:讲解中国结的结法、材料选择和色彩搭配。

- 平结:演示平结的结法、特点和应用。

- 十字结:介绍十字结的结法、特点和应用。

3. 中国结的制作- 材料选择:介绍中国结常用的材料,如丝线、棉线、麻线等。

- 色彩搭配:讲解如何根据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色彩。

- 制作步骤:演示中国结的制作过程,包括打结、整理、装饰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中国结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 教师详细讲解中国结的历史、文化、基本结法和制作技巧。

3. 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中国结的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尝试不同的结法,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

4. 交流与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结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做花灯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做花灯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花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还蕴含了丰富的艺术价值。

通过制作花灯,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同时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本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制作花灯这一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花灯的历史渊源、种类和制作工艺。

- 掌握花灯的基本结构、制作步骤和常用材料。

2. 技能目标:- 学会使用剪刀、胶水、彩纸等工具和材料制作花灯。

-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

四、教学准备1. 材料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彩笔、LED灯泡、电线、铁丝等。

- 花灯模板或参考图片。

2. 场地准备:- 教室或活动室,提供宽敞的操作空间。

- 安全设施,如防割伤手套、灭火器等。

3. 时间安排:- 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花灯知识导入1. 导入新课:- 以“元宵节”为切入点,介绍花灯的起源、种类和寓意。

2. 课堂讲解:- 播放花灯制作视频,讲解花灯的基本结构、制作步骤和常用材料。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制作一个有创意的花灯。

第二课时:制作花灯1. 材料分发:- 将准备好的材料分发给每个小组。

2. 操作指导:- 教师示范花灯制作过程,包括剪纸、折叠、粘贴、装饰等步骤。

3. 小组合作:- 学生按照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完成花灯制作。

4. 作品展示:-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花灯作品,分享制作心得。

第三课时:花灯装饰与美化1. 装饰材料:- 提供彩笔、贴纸、珠子等装饰材料。

2. 创意设计:- 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对花灯进行装饰和美化。

3. 作品评选:-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最具创意和美观的花灯。

探花灯教学设计综合实践(3篇)

探花灯教学设计综合实践(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花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民俗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花灯的制作和欣赏已经融入了新的元素。

本活动旨在通过探花灯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花灯的历史、制作工艺,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花灯的历史渊源、种类和制作工艺。

- 掌握花灯的基本制作步骤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内容(一)活动准备1. 材料准备:彩纸、竹签、胶水、剪刀、彩笔、LED灯泡等。

2. 场地准备:教室或活动室,需保证空间宽敞,通风良好。

(二)活动流程1. 导入阶段:- 教师通过PPT或视频介绍花灯的历史、种类和制作工艺。

-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花灯知识。

2. 实践操作阶段:-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 材料分配:每组发放制作花灯所需材料。

- 指导:教师示范花灯的基本制作步骤,如剪裁、折叠、粘贴等。

- 制作: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分组合作完成花灯的制作。

3. 展示交流阶段:- 每组展示自己的花灯作品,介绍制作过程和创意。

-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亮点和不足。

4. 总结反思阶段:- 学生撰写活动心得,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 教师点评学生的活动表现,鼓励他们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努力。

四、活动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 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2. 作品评价:- 评价花灯作品的美观性、实用性、创意性。

3. 自我评价:-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五、活动延伸1. 举办花灯展览:将学生制作的花灯在校内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

综合实践活动纸雕作品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活动纸雕作品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纸雕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力,还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本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纸雕作品的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提升综合素养。

二、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纸雕艺术的历史、特点及制作方法。

- 掌握基本的纸雕制作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纸雕作品的制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内容(一)活动准备1. 材料准备:彩色卡纸、剪刀、刻刀、胶水、双面胶、铅笔、橡皮等。

2. 工具准备:切割板、卷尺、直尺、圆规等。

3.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操作和展示作品。

(二)活动步骤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纸雕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介绍纸雕艺术的历史、特点及制作方法。

2. 基本技巧学习- 教师示范纸雕制作的基本步骤,包括剪纸、折叠、刻划等。

-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掌握基本技巧。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纸雕作品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个性化的纸雕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自评。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5. 总结与反思- 学生总结纸雕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活动过程,提出改进建议。

四、活动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情况、操作技巧等。

- 评价学生的创意和审美能力。

2. 作品评价:- 评价纸雕作品的完整性、美观性、创意性等。

-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3. 反思评价:- 通过反思活动过程,评价学生的自我提升和改进能力。

民间艺术社会实践报告

民间艺术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入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价值和意义,并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报告。

二、实践背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间艺术形式面临着传承危机。

许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民间艺术的价值和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为了唤起社会对民间艺术的关注,我们决定开展这次社会实践活动。

三、实践内容1. 调查了解民间艺术现状我们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对民间艺术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民间艺术家、传承人、当地居民等。

调查内容包括民间艺术种类、传承情况、面临的困境等。

2. 民间艺术展览与演出为了展示民间艺术的魅力,我们在当地举办了一场民间艺术展览。

展览内容包括民间工艺品、绘画、剪纸、刺绣等。

同时,我们还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了现场表演,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3. 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研讨我们组织了一场关于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研讨会。

邀请专家学者、民间艺术家、政府相关部门代表等参加。

会上,大家就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如何提高民间艺术的社会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4. 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喜爱民间艺术,我们走进校园,开展了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

通过组织剪纸、泥塑、编织等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实践成果1. 深入了解民间艺术现状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民间艺术的传承面临诸多困境,如传承人断层、资金匮乏、社会关注度低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2. 提高民间艺术的社会地位通过举办展览、演出和研讨会等活动,我们提高了民间艺术的社会地位,让更多人认识到民间艺术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3. 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我们激发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民间手工艺社会实践报告

民间手工艺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的民间手工艺逐渐被机器替代,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困境。

为了深入了解民间手工艺的魅力和价值,我们组织了一次民间手工艺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手工艺人、学习制作过程等方式,深入了解民间手工艺的历史、技艺和现状,为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二、实践目的1. 了解民间手工艺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和发展现状。

2. 探讨民间手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3. 体验民间手工艺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 为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手工艺,如剪纸、泥塑、编织等,分别进行了实地考察。

通过参观手工艺作坊、博物馆和展览馆,了解了这些手工艺的历史演变、制作工艺和传承情况。

2. 访谈手工艺人:我们与多位手工艺人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了他们的人生经历、创作理念和对民间手工艺的看法。

通过访谈,我们感受到了手工艺人对手工艺的热爱和坚守。

3. 学习制作过程:在专业手工艺人的指导下,我们亲自动手学习剪纸、编织等手工艺的制作过程。

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了手工艺制作的艰辛和乐趣。

4. 文化体验:我们还参观了当地的文化节庆活动,如庙会、非遗展示等,亲身体验了民间手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四、实践成果1. 了解民间手工艺的历史与技艺: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我们深入了解了民间手工艺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和发展现状,为今后学习和研究民间手工艺打下了基础。

2. 感受民间手工艺的魅力:亲自动手制作手工艺,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民间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和人文价值。

3. 传承与保护的思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民间手工艺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为今后如何推动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思考。

五、实践体会1. 民间手工艺的独特魅力:民间手工艺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
教学
准备
教师
图片
学生
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一、电脑展示图片
1、桔杆扎刻:是用高粱秆绑扎,模仿古建筑的楼阁进行制作的工艺品,造型精湛,工艺复杂。
2、绣花鞋:色彩鲜活艳丽,注入了母亲的爱。
3、木雕狮子4、鞋垫绣品5、泥玩具
二、分组活动:根据刻前搜集资料,分小组讲解,学生分别补充。
布置作业
课题
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授课课时
第2课时
总课时
共课时




知识与
能力
赏析民间艺术,使学生对民间艺术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过程与
方法
图片展示,部分讲解,资料分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赏析民间艺术,使学生对民间艺术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教学难点
赏析民间艺术,使学生对民间艺术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欣赏图片写出自己感想
课堂小结
了解了民间艺术的魅力,可以自己试着做一些作品
板书设计
造型精湛,工艺复杂
课后反思

纸桥_综合实践报告

纸桥_综合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但在一些特殊场合,传统的材料和方法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纸桥作为一种古老的桥梁结构,其轻便、易得、成本低廉的特点使其在历史上曾广泛应用于民间桥梁建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工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纸桥综合实践活动。

以下是对此次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活动背景1. 活动目的:通过纸桥制作,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学习力学原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废旧纸张、胶水等材料,设计并制作一座能够承受一定重量且具有一定跨度的纸桥。

3. 活动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4. 参与人员:我校初中一年级全体学生三、活动过程1. 前期准备:- 资料收集:教师组织学生查阅有关桥梁结构、力学原理的资料,了解纸桥的历史和制作方法。

- 分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方案,确定桥梁的基本结构、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

2. 制作过程:-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准备废旧纸张、胶水、剪刀等制作工具。

- 制作步骤: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桥梁的初步搭建,包括桥墩、梁、拱等部分的制作。

- 细节处理:对桥梁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其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3. 测试与改进:- 承重测试:在桥梁上放置重物,测试其承重能力。

- 问题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桥梁存在的问题,如结构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当等。

- 改进措施:根据问题分析,对桥梁结构进行调整和改进。

4. 总结与反思:-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 反思总结:学生总结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四、活动成果1. 学生作品:在此次活动中,学生们共制作了X座纸桥,其中X座成功通过了承重测试。

2. 学习成果:- 学生了解了桥梁的基本结构、力学原理和制作方法。

- 学生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民间工艺实习报告

民间工艺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民间工艺逐渐受到重视。

为了深入了解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我于20xx年xx月xx日至xx 月xx日在xx民间工艺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民间工艺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2. 学习民间工艺的制作技艺和工艺流程。

3. 体验民间工艺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4. 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实习内容1. 参观博物馆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博物馆内的各个展厅,了解了民间工艺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各类民间工艺的特点。

博物馆内陈列的民间工艺品琳琅满目,包括木雕、陶瓷、刺绣、剪纸、泥塑等,让我对民间工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 学习制作技艺在实习过程中,我有幸跟随民间工艺大师学习了部分民间工艺的制作技艺。

以下是我学习到的几种技艺:(1)木雕:木雕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我学习了木雕的基本工具和技巧,亲手制作了一幅木雕作品。

(2)陶瓷:陶瓷艺术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我学习了陶瓷的基本制作流程,亲手制作了一个陶瓷碗。

(3)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情。

我学习了剪纸的基本技巧,亲手制作了一幅剪纸作品。

3. 参与实践活动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博物馆组织的多项实践活动,如:(1)民间工艺讲座:邀请民间工艺大师为观众讲解民间工艺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2)民间工艺体验:让观众亲手体验民间工艺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3)民间工艺展览:展示博物馆收藏的各类民间工艺品,让观众近距离欣赏。

四、实习收获1. 知识收获通过实习,我对民间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部分民间工艺的制作技艺,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2. 能力收获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分析、总结,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收获通过实习,我感受到了民间工艺的魅力,对传统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你身边的古建筑
——“番禺特色古建筑”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初级中学莫海信
一、主题活动背景
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主要领域。

另外,为了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学校可把班级活动、团活动、校传统活动纳入综合实践活动之中来加以开发和实施。

“番禺特色古建筑”作为我们附属初中的一项特色活动,正是遵循这条原则,综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体现地方特色,通过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熟悉嘉兴的人文环境、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特点,体验社会生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初一的《综合实践》资源包的第五单元是研究广东民间艺术,但是伴随着外来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冲击,民间艺术已渐渐被人们所淡薄和遗忘了,不少青少年往往对我们民族传统的东西不屑一顾。

因此,我觉得教师有必要、有责任做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让学生从小了解民间艺术,并能有“把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走向世界”的意识。

番禺是一座艺术宝库,伴随番禺的悠久历史不断传承与创新,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本土股具特色的建筑特点,此次走进你身边的古建筑就是带领学生共同挖掘番禺的建筑特色为,认识了解传统、继承传统和发扬传统艺术。

二、主题活动的目标
(一)设计思路
采用查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了解这些民间工艺的起源开始,搜集有关民间工艺的知识、工艺作品的图片等,激发起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民间艺人的实地走访、请游客填写调查问卷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并把民间艺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升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努力达到关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活动具体目标
1、认知与技能:
(1)通过对番禺特色古建筑的研究,探索其特色与特有的文化价值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审美能力,并锻炼其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上网、查找书籍、采访等方法,多渠道地了解民间艺术的发展史、种类等资料,以培养学生准确快速地搜集信息与处理资料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主体参与意识和群体合作精神,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研究民间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懂得欣赏家乡传统的民间艺术,并培养他们热爱、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唤起学生对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视,树立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传承问题的思索与认同。

(3)使学生获得多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困难的品质,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增强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查阅民间艺术与民间艺人的相关资料。

2、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并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也为学生外出走访的安全提供保障。

3、与民间艺人提前进行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

四、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阶段目标:
(1)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探索兴趣。

(2)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小课题,初步制定研究计划。

(二)活动时间:1课时
(三)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1)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2)师:你们觉得这些艺术品美吗?它们都是出自民间艺人之手。

其实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民间艺人是怎样用一双灵巧的手装扮五彩的生活的。

【课件展示民间艺人制作工艺品图片】(3)你知道番禺有哪些特色古建筑?学生自由回答
2、归纳问题、确定研究主题
(1)根据收集的民间建筑的资料,讨论可以走访哪些对象。

(2)汇报,提出想研究的民间建筑的项目,如建筑的雕塑、建筑样式等。

●经讨论,确立了以下八个子课题:
3、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队,并选出队长。

4、制定计划、论证方案
(1)以小队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子课题的活动方案。

(教师以指导者、参与
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重点是指导学生应采取哪些收集
信息的方法、途径;指导学生利用什么样的方法开展调查和采访)
(2)小队长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
(3)其他小队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4)教师指导评价
(5)小队修改、完善,最后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阶段目标:
(1)通过学生实践和老师的指导,初步学会做问卷调查、访问的研究方法。

(2)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

2、活动时间:课外2周
3、活动过程:
(1)收集有关该项民间艺术的故事、风俗、民间传说
(2)按预定的方案采访有关人员,录音、拍照、摄像。

(如糖画艺人、月河街的游客等)
(3)民间采风,现场拍摄该项民间艺术、采访民间艺人的过程等。

(4)开展社会调查、做好调查记录,写好研究日记、感悟等。

(调查这项民间艺术在月河街的现有状况、人们对这项民间艺术的喜好、态度等)
4、指导要点:
(1)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在活动中运用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可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查找有关资料。

(2)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内容,设计采访提问,确定采访记录形式;分工准备,有需要的,可邀请辅导老师或家长随去。

(3)指导学生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

(4)提醒学生及时记录、整理采访内容,写好研究日记、感悟,遇到困难时可向老师,父母请教。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
1、阶段目标:
(1)以小队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整理与交流,撰写研究报告。

(2)做好展示准备,鼓励学生创新,选择有特色的展示方式。

2、活动时间:2课时+课外1周
3、活动过程:
(1)以小队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
(2)各小队队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筛选、研究,形成结论。

(3)撰写小课题的研究报告。

(4)由各小队长汇总归纳,完成主体报告。

(5)分小队讨论、准备课题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6)根据需要制作幻灯片,准备好有关道具。

4、指导要点:
(1)提醒学生要对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数据等进行分析与反思。

(2)可事先为学生提供课题报告和范例。

(3)在学生准备课题展示内容时,教师要参与其中,加以引导
第四阶段课题成果展示阶段
1、阶段目标:
(1)各组能选择多种方式向全班同学进行成果汇报展示,做到内容充实、形式新颖、表达流畅。

(2)其他同学在看别的小队展示时能做到耐心倾听,展示结束后主动提出疑问,评价公正,学会欣赏。

2、活动时间:课内2课时
3、活动过程:
(1)教师小结阶段性小队活动情况,导入主题。

(2)各小组展示课题成果
A、分小队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组的课题成果。

(成果展示、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活动时又产生了哪些值得研究的子课题?本组各成员的收获、体会……形式自主。


B、生生互动、答辩,回答问题或向展示小队提问
C、教师评价小结
第五阶段拓展延伸阶段
1、阶段目标
(1)通过自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自我的发展
(2)通过他评,培养学生相互欣赏的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3)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传承问题的思索。

2、活动时间:课内 1课时
3、活动过程:
1、活动评价:进行自评、队员互评、家长、教师评等。

2、主题活动的拓展延伸: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交流讨论
3、学生讨论、反馈
附件1:闲暇小队活动手册所有表格(队员基本资料、研究计划、资料调查表、访谈表、资料整理表、活动总结)
附件2:小队活动评价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