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琴书,传承,其他论文文档]山东琴书的传承与发展
山东音乐文化特色
山东音乐文化特色山东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拥有丰富的音乐文化传统。
这种传统不仅包括各种民间音乐,如山歌、小调和地方戏曲,而且还有许多具有特色的乐器和音乐表演形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山东音乐文化的几个主要特色。
一、山东琴书山东琴书是山东最富盛名的曲艺品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它起源于鲁西南地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山东琴书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为一人演唱,多人伴奏,以唱为主,说唱相间。
它的唱腔优美动听,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二、山东大鼓山东大鼓是山东的又一重要曲艺品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起源于鲁西北地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山东大鼓以梨花片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为一人演唱,多人伴奏,以说为主,说唱相间。
它的唱腔粗犷豪放,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三、山东快书山东快书是山东又一曲艺品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它起源于鲁西南地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山东快书以竹板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为一人演唱,多人伴奏,以说为主,说唱相间。
它的唱腔流畅自然,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四、山东民歌山东民歌是山东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民歌有的反映农民的劳动生活,有的表现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还有的是抒发人们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
山东民歌的曲调大多朴实自然,歌词也多用方言土语,既富有乡土气息,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五、山东戏曲山东戏曲是山东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山东的戏曲剧种繁多,包括莱芜梆子、东路梆子、茂腔、柳腔等。
这些剧种在唱腔、表演、服饰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展示了山东地区丰富的民间艺术风貌。
六、音乐节庆活动山东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节庆活动。
例如潍坊国际风筝节上,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传统风筝的展示和表演,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当地民间音乐的演出。
此外,青岛国际啤酒节、泰山国际登山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也会邀请国内外著名的音乐家和乐队前来演出,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学山东琴书心得
学山东琴书心得
山东琴书原名“庄稼耍”,是一种流行于鲁西南农村中的民间曲艺形式。
它以唱为主,以说为辅,通过挖掘民间经典艺术作品,结合时代新风,在行腔隽美中体现齐鲁风韵,具有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
如今山东琴书依旧响彻在齐鲁大地上,其中以济宁、菏泽、聊城、枣庄、泰安、济南等地为最。
要说探源山东琴书,那就追溯到300多年前,那时候就在广大农村中流行。
每到秋收之后农闲时,农民就挖地窑子唱琴书,苦练一冬,到农历过年时,便以琴会友,互相比赛演唱;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便形成了演唱高潮。
一度形成“一村一台戏,五里不同行”的繁荣景象,成为济宁百姓劳作间隙,娱乐生活重要的精神文化食粮。
山东琴书,又名唱扬琴、山东扬琴,早期称作“小曲子”。
发源于鲁西南济宁地区。
它是在明清俗曲的基础上形成的以联曲体为主的曲艺形式,迄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莫道台上空空,抬手万物皆有”——山东琴书历史沿革简析
山 东 琴 书 是 山 东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艺 术
民国以后 , 济南 、 青 岛等城市 茶馆 书 场 日渐增 多 . 为琴 书 演 唱 提 供 了较 为 固定 的 场 地 “ 2 0世 纪 2 0 — 3 0年 代 , 广播 电 台
过程 . 琴 书 艺 术 形 式 从 内 容 与 风 格 等 方 面 也 无 不 带 有 不 同 时 期 社 会 历 史 背 景 的 深 刻烙印。上 世纪 8 0年 代 后 , 随 着 改 革 开 放 的 不 断推 进 。 由于 外 在 和 自身 问 题 的 影 响, 山东 琴 书 渐 入 窘 境 。 直至今天 , 这 种 发 展的尴尬境地 仍未能完全 得到改 善。 2 0 0 6年 6月 山 东 琴 书 被 列 为 国 家 非物 质 文化 遗 产 . 2 0 0 7年 1月 入 选 山东 省 首批 非 物质 文化遗 产名 录 与其 他 非物质 文化遗 产
、
萌 芽 与 形 成
和商号 开始邀 请著名 曲艺艺人 到广播 电 台 .配 合 商 业 广 告 的 播 出做 直 播 演 唱 , 这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对 曲 艺 起 到 宣传 作 用 ” ② 广 播 电台 业 的 兴 起 . 为 山东 琴 书 的传 播 起 到
了积 极 作 用
对 山 东 琴 书 音 乐 最 为精 准 详 实 的 研 究 资 料: 国家“ 九五 ” 规 划哲 学社 会科 学 重 点 研 究 项 目《 中国曲艺志・ 山东 卷 > 中 也 有 对 山 东 琴 书 音 乐 的研 究 整 理 。 另外 , ( 中 国 传 统 音乐概论》 ( 2 0 0 0 ) 、 《 齐鲁特色 文化丛书 ・ 音乐》 ( 2 0 0 4 ) 、 《 中 国 曲艺 通 史 > ( 2 0 0 5 ) 等 也都 包 含 部 分 关于 山东 琴 书 的 相 关研 究 。
“南路”山东琴书的发展与现状研究
“南路”山东琴书的发展与现状研究薛楚兰(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摘要】“南路”山东琴书,发源于鲁西南地区,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主要是各种歌曲儿的口头串唱。
“南路”琴书使用的乐器有三大件:扬琴,坠琴,京胡。
扬琴作为最重要的伴奏乐器,在山东琴书“南路”流派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琴书的风采不再,笔者写本文的目的在于:为了使“南路”琴书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引起更多人对“南路”山东琴书现状的关注,继续弘扬和发展中国的民间遗产。
【关键词】“南路”山东琴书;扬琴;发展;现状对于山东琴书的研究主要有:董刚德《南路山东琴书调查与研究》,这篇论文从南路山东琴书的历史谈起,通过查阅搜集各种史志、地方志等资料,对山东琴书的发展进行了一个梳理,以时间顺序对每个阶段都作了说明与分析。
刘强的《南路山东琴书名家刘世福的坚守与开拓》主要讲述了刘世福的个人事迹、演唱风格和演出特点。
笔者拟从山东琴书“南路”流派的发展与现状为切入点,并采访了“南路”琴书流派的传承人刘世福,了解了“南路”山东琴书最新的发展情况。
一、“南路”山东琴书的形成发展齐鲁大地,地广物博,既是孔孟之乡,也是中华文明中众多戏曲(说唱)艺术的发源地。
随着艺术文化潮流的逐步推进,“南路”山东琴书在这里形成,并进一步发展、成熟。
琴书是很多戏曲剧种的起源,山东琴书造就了很多其他的艺术形式。
如:山东吕剧的前身就是山东琴书,它是由山东琴书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演唱小曲,山东琴书发展形成以后,各地区的艺人经过自己的钻研,又逐渐把山东琴书演变成了现在的吕剧。
20世纪20年代,在山东琴书流派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将山东琴书分为三路,分别是:南、北、东,这三路。
济南为北路地区代表,代表艺人是姚忠贤;青岛、烟台为东路琴书地区代表,传承人稀少,基本没有演出活动;鲁西南地区(主要是以济宁市、菏泽市为中心地区),以刘世福为“南路”琴书流派的传承人代表。
“南路”琴书最初是以民乐合奏的形式出现,即农民在年节或者劳动之余的一种特殊活动,或者一些人自娱自乐的一种小曲儿串唱的形式,尤其是在农村,在田垄间的自家地头,人们干完活或者休息的间隙,通过用唱小曲儿等娱乐形式来解乏解闷。
山东琴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艺形式本身有着很大的艺术潜质。 它既有生发新艺术品种的
功能, 自 又有 我发展的力量。
2与先进媒体结缘。 、 北路琴书代表人邓九如于13 年在 93 天津广播电台演播琴书。 自己贯称的“ 并将 文明琴书” 定名为 “ 山东琴书”与此同时. . 胜利唱片公司先后为他及同仁灌制
山东琴书的今天显得不尽人意。 二、 山东琴书的今天 随着我国整个文化格局的变化与重组 , 日 昔 戏曲、 曲艺
《 亲上亲》 获银奖; 同年, 济南曲艺团的姚忠贤、 杨珀先后参加 了在山西大同举办的晋、 、 豫“ 冀 鲁、 山河杯” 文艺演出. 在浙
江绍兴举办的“ 中国南北曲艺交流演 出”在北京举办的“ . 第 四届中国曲艺节” 在诸类演出中, 。 山东琴书虽然只唱一个片 段, 但却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青岛曲艺团团长杨金贸告诉我 ,
四十年前 , 正值山东琴书处于鼎盛时期 , 92 于16 年中国 曲艺家协会在济南举行了“ 山东琴书流派座谈会”那次座谈 ,
了《 鸿鸾禧》《 、梁祝》《 、刘伶醉酒》《 、洞宾戏牡丹》 代表唱段,
通过留声机广泛播放。 在这之前,98 1 年商业兴、 2 关云霞曾去
j盏 i c
嚣
’
’
过朝鲜、 汉城演出, 在汉城灌制《 八仙庆寿》《 、武大郎逃荒》 、
茹
《 小姑贤 等二十 》 余张唱 在这之后, 金山 、 片。 《 水漫 》《 盗灵芝》
等篇 目, 也先后为电台播放 , 制成唱片( 自 山东琴书研究》 引 《 11 8 ̄) 山东琴书, 6. 9 。 1 前前后后与当时的广播电台、 唱片、 留
声机等先进媒体相结缘. f 尤其是13年“ 93 山东琴书” 的定名与 演播1大大扩张了山东琴书在全国的影响, , 这对山东琴书的 发展起了极大推动作用。 山东琴书较早地走进电台与唱片是 山东琴书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点, 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3南路琴书三大门户确立。 、 南路琴书是山东琴书的大本
山东南路琴书代表人物王振刚的表演艺术
music history泛音乐研究山东南路琴书代表人物王振刚的表演艺术吴艳玲(菏泽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摘要】王振刚是山东琴书表演艺术家,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会员、菏泽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
在其从艺四十多年的历程中,对于山东琴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在琴书艺术上的高超造诣和独特魅力令人神迷,而且他的坠琴演奏艺术在菏泽地区起到了引领作用。
他那质朴、自然、充满乡土气息的声音,展现了南路山东琴书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山东琴书;小曲子;王振刚;保护;传承【中图分类号】J8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0-0221-03【本文著录格式】吴艳玲.山东南路琴书代表人物王振刚的表演艺术[J].北方音乐,2020,10(20):221-223.“山东琴书”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最早发源于菏泽,是山东重要的地方曲艺品种,其前身为“小曲子”。
由于“山东琴书”唱词文雅,唱腔清丽,在曲艺艺术中有“琴筝清曲”之美誉,被称为“曲艺皇后”。
“山东琴书”文化底蕴深厚,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中国古文学包括诗词文化、元曲、清小说的发展和传承起到重要的传播和推动作用。
其对吕剧的发生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历史文化价值比较独特。
著名琴书表演艺术家王振刚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会员、菏泽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被授予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
他唱腔吐字清晰、腔调苍润、尾韵醇厚,而且在坠琴上的高超技巧具有独特魅力,令人神迷。
一、王振刚的从艺经历和艺术成就王振刚1951年正月出生在山东省鄄城县大雁乡苏楼大队(现今是苏楼行政村),八岁就随史思端老师学习琴书,先后学习扬琴、软功胡、二胡、京二胡等乐器。
王振刚于1963年参加鄄城化妆坠子剧团。
1966年“文革”开始,把文艺团体全部砍掉。
王振刚又回到老家,跟随史思端老师在大队俱乐部开始学习和演出新戏,在这期间认识了另一个日后红遍全国的琴书名家孙秀霞,并和孙秀霞成了搭档,在日后的琴书演出生涯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度。
分析濒临失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
特 色 。 山 东琴 书一 般 由 两 或 三 个 人 组 成 ,
一
体 的减 少 外 . 还 有 就 是 现 如 今 这 是 一 个 需 要 交 流 的时 代 . 像 琴 书 演 唱 这 种 与 观 众 互
动不频繁或者根本不互动 的艺术 . 更 是 加
剧 了 它 的衰 落
的 民 间表 演 做 好 图 像 的采 集 摄 录工 作 . 作
分 析濒 临失 落 的非 物质 文 化遗 产— — 山东琴 书
■张凯 湖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音 乐 系
摘要 : 山 东琴 书是 我 国的 优 秀 民 间 艺 术 文 化 , 有 着两百 多年的历 史 , 是 民 间 艺人 智 慧 的 结 晶 , 已经 被 列 入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书 艺人 。 鼓励地 方开办琴书表演 . 对 于 琴 书 表 演 给 予 一 定 的 资 金 支 持 以及 政 府 支 持 ,将 琴 书 的 重 要性 告 知 这 些 老艺 人 , 鼓 励 培 养 新 艺 人 表 演 与创 作 。此 外 , 山东 琴 书 的表 演 受 众 群 体 多 为 老年 人 . 应 该 让 琴
丧 嫁 娶 的百 姓 来 说 是 头 等 大 事 . 不 仅 是 面
子 上 的 象征 . 更 是 老 一 代 流传 下 来 的 古 老 传统 。 是 对 老 祖 宗 的 尊 重 。 琴 书 在 这 种 事 情 的表 现 上也 有很 多作 品 . 这 反 应 的 就 是 当地 百姓 的风 土人 情 . 日常 生 活 的 艺 术 升
一
广 泛 收集 优 秀的 民间 艺 术 文 化 。 将 这 些 文 化 保 存 起 来 ,动 员 各 地 的 民 间 保 护 组织 ,
做 好 民 间文 化 的 考察 与 发掘 . 寻 访 老 一 辈
山东琴书的传承与发展
特色 ;代表 曲 目;传承 意义 ,作 以下 阐述 。
一
四、 山东琴书 的传承 意义
山东琴 书 作为 根植 于 中华 民族 五 千年 优 秀文 化土 壤 中的 民 间 音 乐艺 术 ,不 仅是 我 国 民族 民 间音 乐 中 的璀璨 明珠 ,而且 也 是世 界 艺术 宝 库 中的魂 宝 。它 所蕴 含 的浓 重 的文化 底 蕴 的独特 的 艺术 审 美价值 ,曾深刻地 影 响了平 民道德 规范和 行为 方式 。 然 而令 人 遗憾 的 是 , 自上 世纪 九 十年 代 , 民间音 乐 艺术 受到 影 视 、现 代媒 体 、人类 经 济 意识等 多重 因素 的影 响 ,正逐 步被 边 缘化 ,前景 堪忧 ,每 况愈下 ,甚至 部分音乐 种类频 临灭绝 的危 险境 地 。菏泽 学院音乐 系 ,在学 校 “ 向基础教 育 ,培养 合格 中小学师 面 资 力量 ,拓 展毕业 生就业渠 道 ”,以及 “ 弘扬 民间音 乐文化 ,传承 民间艺术瑰 宝 ”等 重要教育 理念指 导下 ,确 立 了以菏泽市 民族 民间 音 乐为办 学特 色 的 目标 ,将 特色课 程的建设 思路 、模 式及理念 等方 法进 行 了系统化 的研 究 ,并依托 于特 色课程 教材 《 菏泽 民族 民间音 乐 赏析》 ,逐 步构建 起具有 浓郁地方特 色 的高校教程 。 2 0 年春 ,菏 泽 学 院音 乐系 首先 选取 了在 曲艺音 乐 中具有 重 04 大 影 响 的山东 琴 书和 河南 坠子 两 大 曲种进 入 大学 课堂 ,作 为音 乐 系 特色 创 建课 程 。其 中 山东琴 书在 2 0年 被 评为 国家 级音 乐类 非 07
物 质文化 遗产 。
、
山东琴 书 的简介和 历史 溯源
山东 琴书 是 山东 重 要 的地 方 曲 艺 品种 , 又 称 “ 曲子 ” 、 小 “ 唱扬 琴 ”、 “ 山东洋 琴 ” 、 “ 良琴 书 ”等 。1 3 年 ,著 名 艺 改 93 人邓 九 如 与张 心乐 、邓 秀玲 在 天津 参加 青 年会 演 ,始 定 名 “ 东 山 琴 书 ”。它 源 于 明代 中期鲁 西 南菏 泽 ( 古曹 州) 区兴 起 的 民间 小 地 曲 自娱 演 唱形 式 “ 庄家 耍 ” ( 称 “ 局 ”) 又 玩 ,至清 代 中 期 ,原来 唱 曲使 用 的伴 奏乐 器古 琴和 古 筝 改为扬 琴 ( 称 “ 蝶琴 ” )、 又 蝴 四胡 、古筝 、 琵琶 、简 板和 碟 子 ,表演 为 多人 分 持不 同 乐器 自行 伴 奏 , 分行 当 围坐 表 演 , 以唱 为 主 ,间 有 说 白或对 白 “ 曲 小 子 ”最 早形 成 于菏 泽地 区 ( 称曹 州 ) 。郓城 艺人 陈乃端 所 存 艺 古 术 谱系 有 “ 正十 三年 ( 75 ) ,头辈 师爷 王 尚 田, 善通 琴 书 雍 13 年 画 , 闻名 东平 湖… … ”的 说法 。 《 曹县 方 志 》有 “ 县 为 山东琴 曹 书 主要 发源 地 ,相 传 已有 二百 年历 史 ” 的记载 。该县 梁堤 头 村 , 乾 隆末 年就 曾出现 过小 曲子名 家梁 启祥 。而后 发展 益 盛 ,逐 渐流 布全 省 。
分析濒临失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析濒临失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张凯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10期摘要:山东琴书是我国的优秀民间艺术文化,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是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尽管现今已经不如当年兴盛,但是山东琴书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文化形式仍值得我们去传承。
关键词:山东琴书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一、山东琴书——优秀的民间文化(一)本土地域特色浓厚山东琴书是说唱艺术,在我国已经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琴书一开始就是农民自娱的庄家耍(又叫玩局),清末呈现兴盛局面,名家辈出,流传地区日益广泛。
山东琴书这一传统曲艺艺术,有着自己的本土特色。
山东琴书一般由两或三个人组成,一个人演唱,其他人负责乐器伴奏,曲艺表演中有着浓厚的方言俚语的使用,这样就会使得琴书听起来更加贴合大众,观众更加愿意去听,对于故事的内容更加容易理解。
表现手法的运用也是十分丰富,不仅有着直接的唱段描述,更有着其他手法的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的使用应有尽有,传统剧目《绣鞋记》、《武大郎逃荒》中都有显著的表现,加上本地艺人的延长表演,地域特色就更加浓厚。
(二)内在风土人情丰富民间最看重的就是婚丧嫁娶,对于婚丧嫁娶的百姓来说是头等大事,不仅是面子上的象征,更是老一代流传下来的古老传统,是对老祖宗的尊重。
琴书在这种事情的表现上也有很多作品,这反应的就是当地百姓的风土人情,日常生活的艺术升华,喜事有《小二姐做梦》,丧事有《小寡妇上坟》,作品结合这些具体的风土人情,地域风貌,将民间的这些古老传统写到作品里,并且演唱出来,这是民间艺人的智慧结晶。
山东琴书不仅娱乐了大众,一定程度上在无形中给人深思,产生教育意义。
二、山东琴书——濒临失落的原因分析(一)当代文化的冲击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纷纷进入城市寻找工作,琴书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本来反映的是勤劳的百姓的生活琐事,面对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没有时间去听琴书,或者说琴书已经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
山东琴书的描述
山东琴书的描述
山东琴书是中国山东省地方传统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也被称为山东梆子。
它源自山东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山东琴书通常是由一位弹琴的艺人和一位唱腔的艺人共同表演的。
以下是对山东琴书的一般描述:音乐形式:山东琴书以琴声和唱腔为主要表现形式。
琴声多由二胡、琵琶等弦乐器演奏,唱腔则由表演者用山东方言演唱。
演出内容:演出内容常常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曲剧本等。
这些故事情节丰富,涵盖了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
表演风格:山东琴书的表演风格独具特色,既有激情澎湃的高潮部分,也有抒情细腻的描写。
表演者往往通过声音、神态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情节,使得整个演出生动传神。
艺术技巧: 山东琴书的表演需要表演者具备一定的音乐技能和表演技巧。
弹琴的艺人需要精通乐器演奏,唱腔的艺人则需要具备丰富的声乐技巧和表演经验。
地域传承: 这种表演形式在山东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被当地人民喜爱并代代相传。
同时,山东琴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北方地区的其他地方戏曲艺术形式。
总的来说,山东琴书作为山东地区的一种传统音乐表演形式,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且在中国的戏曲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山东琴书的三路流派
东路琴书流派的产生发展
青州广饶县四平调艺人商秀岭注意到 南路琴书赢得了人民的喜爱,专门来到 鲁西南学习。然而,他发现鲁西南地区 语言中阳、上、去三音较多,阴平较少, 尾音上翘;唱词密集、节奏较快,意识 到这与自己过去演唱的四平调及山东东 北部地区群众的欣赏习惯不相适应。因 此,他将南路琴书大胆改造,融入临清、 聊城等地的老四平调形成凤阳歌与老四 平调的新腔,也称为四平调。 在创新新腔的同时,商秀岭不仅局 限于从南路琴书习得的书目,而且保留 原四平调节目,同时改编当地流行的五 音戏。值得一提的是,他与蓬莱文人翁 乐明合编出不少东路琴书特有的书目, 如《红鸾禧》《宋江坐楼》《秦雪梅观 画》《秦 雪梅吊孝》等。
言象时 书此情唱“ 中就 生的虽 需,绪使李 最山 动不然茹要在上用派撂早东山 通同一派,后的老”地的琴东 俗板大琴模期变十和说。书琴 ,眼段书拟发化七茹书 的书 具、书创各展,板兴后 整开 有句反始种中在凤礼, 个始 浓腔复人人,反阳为主 发产 厚多,茹物李复歌主要 展生 的有只兴的派演的的形 流艺 灵有礼神着唱简“成 变术 生 活凤是情重过单茹了 过流 活 变阳独姿丰程唱派李 程派 气 化歌具态富中法”凤 而是 息 。一风,发,。两兴 言发 。 茹种格丰展难它大、 ,展 派,的富凤免虽流李 南为 注但琴表阳会然派若 路“ 重跟书现歌显结。光 琴撂 说随演力,得构李、 书地 、内唱。同单完派李 无说 唱容家 时调整琴若 疑书 并、。 为乏,书亮 是” 重人他 适味但早为 各的 ,物演 应。缺期主 流结 语形唱 说因乏演的 派果
北路琴书流派的产生发展
北路琴书是以邓派琴书为主要代表, 以济南为中心流行于鲁西北一带的琴书。 邓九如是北路琴书的创始人,他改 南路大顶板为中眼起慢板唱法。为适应 长期在大城市的演出,他虚心向曲艺前 辈学习,广泛吸取京剧、评剧等姊妹艺 术所长,创造出深受群众喜爱的“邓派” 琴书艺术。“邓派”表演善用方言俚语, 于纯朴中显幽默,平易中求韵味。 山东琴书的变迁是其流派产生和 发展的必然趋势,各流派也在其变迁过 程中形成了独有的风格特征。
山东琴书描述
山东琴书描述山东琴书,又称“鲁琴”,是我国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曲艺形式。
它以山东方言为载体,曲调优美,唱腔独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山东琴书的艺术特点和发展历程。
一、山东琴书的起源与发展山东琴书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它是在民间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山东地方戏曲、民间小调等元素逐渐演变而来的。
清代中叶,山东琴书进入繁荣时期,逐渐形成了济南、青岛、烟台等地的不同流派。
20世纪初,山东琴书开始走向全国,成为一门深受人们喜爱的曲艺形式。
二、山东琴书的表演形式山东琴书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以下特点:1.伴奏乐器:山东琴书的伴奏乐器以三弦、二胡、琵琶为主,有时还会加入笛子、扬琴等乐器。
其中,三弦是山东琴书最具特色的乐器,弹奏技巧丰富多样。
2.唱腔特色:山东琴书的唱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唱腔优美、抒情,节奏自由。
演唱时,演员常以真假嗓音相结合,表现出激昂、悲壮、幽默等不同情感。
3.表演形式:山东琴书的表演形式多样,有单人表演、双人表演和多人表演。
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通过唱、念、做、打等手段,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三、山东琴书的艺术特点1.语言特色:山东琴书以山东方言为载体,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2.曲调丰富:山东琴书的曲调丰富多样,既有抒情优美的慢板,又有激昂高亢的快板,还有幽默风趣的散板。
3.情节生动:山东琴书的曲目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现实生活为题材,情节曲折、生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4.人物形象鲜明:山东琴书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注重性格刻画,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四、山东琴书的影响与传承山东琴书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曲艺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现代曲艺形式,如相声、评书等,都曾受到山东琴书的启发。
同时,山东琴书也培养了一大批曲艺人才,为我国曲艺事业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如今,山东琴书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和文化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展山东琴书培训班、举办山东琴书比赛等,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山东琴书的艺术特色分析
山东琴书的艺术特色分析【摘要】山东琴书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之一,在音乐、表演和曲目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本文从山东琴书的历史渊源入手,探讨其起源和发展历程;接着分析山东琴书的音乐特色,包括其独特的音调和节奏;然后解析山东琴书的表演特色,如唱腔、舞蹈和表演技巧;紧接着介绍山东琴书的曲目特色,包括选段、选曲等方面;最后讨论山东琴书的传承与发展,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山东琴书的独特魅力。
山东琴书以其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深受观众喜爱,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珍贵遗产。
【关键词】山东琴书、艺术特色、历史渊源、音乐特色、表演特色、曲目特色、传承与发展。
1. 引言1.1 介绍山东琴书山东琴书是山东地区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又称山东琴棋书画,是山东省的地方戏曲之一。
它以音乐曲调和念白相结合、音旋唱故事为主要特征,是山东省多民族之一的传统戏曲形式。
山东琴书由“琴棋书画”四大组成部分组成,其中“琴”为琵琶,用以伴奏。
在表演过程中,琴师根据故事情节变化来伴奏,起到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琴”还起到了音乐的衔接作用,让整个表演更加连贯流畅。
琴书的琴调优美动听,音韵悠扬,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除了琴的伴奏,琴书还包括“棋”、“书”和“画”等元素。
“棋”指的是表演者的表演技巧,包括武术、舞蹈等多种技法。
“书”指的是演员的唱念念打基本功。
“画”则指的是演员的身段、形象塑造等方面。
这些元素的有机结合,使得山东琴书在表演形式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特色。
1.2 说明研究目的山东琴书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音乐艺术形式。
通过对山东琴书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音乐形式的独特魅力和鲜明特色,促进其传承与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山东琴书的历史渊源、音乐特色、表演特色、曲目特色以及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的详细分析,探讨山东琴书艺术的独特之处,以期为该传统音乐形式的传承与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
山东琴书的娱乐、教育、再生功能探析
》
的、 有感染力的、 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 达到放松精神、 调节
情绪的目的。山东琴书的表演形式恰恰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
创作者、 表演者和欣赏者在“ 娱乐” 问题上形成了默契. 没有 精神负担、 物质需要、 道德责任。一段谐趣的说唱逗侃。 很容
上 》财 的 ;卖 》色 的 0 茔 银谋 命 棍 意 货见 本 J 中 害 恶《 杂中 忘 小 苫 天 诓 如
、
娱乐功能
现。 山东琴书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必然是儒家文化的承传 方式之一, 是其厚人伦、 美教化的价值武器。
儒家以“ 为核心的道德观念, 仁” 提倡忠、 义、 恭、 恕、 孝、 敬、 信等美德。山东琴书很多作品内容重伦理、 宽、 讲道德。 说
×
— -
娱乐消遣是山东琴书最显著的功能之一。从历史上看,
多, 有多少技艺也能用上。说唱艺人应当是一位博学多长的 ‘ 杂家’ 2 在民间, 。[ ” ] ( 普通百姓对说唱艺人比较敬重, 他们 把说书艺人称为“ 先生”认为他们知识丰富、 , 口才雄辩, 正所 谓“ 艺人的肚, 杂货铺”“ ,说书的E, l无量斗, 整个说整个有” 。
戏 剧 综 论
人; 《 小姑贤》 三 、 打四 、 《 劝》《 后娘打孩子》《 、 打婆婆》 欺凌弱 键 中 。 者的恶婆婆、 坏继母、 不孝子女等等。 鲜活的艺术形象, 通过琴
书艺人的说唱向人们传达礼义廉耻 、 温良智信、 恭俭仁让、 忠 孝节悌的道德观念, 鼓励尊老爱幼、 知恩必报、 忠于爱情、 嫉恶 如仇、 爱好和平、 自强不惜。对欣赏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作用和思想向导作用。 而且其不需要专门的讲经议理, 只是在
观众或同情、 或感动、 或气愤、 或高兴的情感触动中来实现道
山东琴书的历史渊源与流派
SONG OF YELLOW RIVER2022/ 16《打连科》等等,也是脍炙人口。
”(三)进入城市阶段随着商业的发展,琴书艺人开始感到赶集赶会形式地摞地说书已不能满足需求,便逐渐进入较大的商业城市。
在专门的书场茶楼进行说唱表演,由此传遍全省,“西南传入河南商丘、民权、东明诸县;东北传到皖北、苏北一带,及京津、东北各地。
”清末,鲁西南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天灾兵变,民不聊生,琴书中心渐渐从鲁西南地区移至当时较为繁华的水陆码头济宁。
此阶段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进入了琴书艺术蓬勃发展的兴盛时期。
二、山东琴书的主要流派山东琴书开始产生艺术流派,是在它离开业余演唱转入摞地说书的职业演出之后。
更多的业余玩友转为职业艺人,他们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色。
水平高的都向当时的水陆码头济宁集中,由此形成了琴书流派发展的高潮。
其中影响最大的流派是:南路琴书、东路琴书和北路琴书。
(一)南路琴书在山东琴书的各个流派中,南路最早,分布遍及鲁西南地区。
小曲子时期的名家梁启祥、袁凤吉、赵金锁、袁绰然,稍后的艺人房金铃、李若光、何金成、茹兴礼等,都对南路琴书的繁荣与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以茹兴礼为代表的“茹派”。
茹自幼学唱琴书,其师吕兴灿精于音律,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对茹兴礼的艺术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941年他在济宁与殷田昌、贺会成创立山东琴书“殷贺茹门”,成为琴书门户的三老之一。
茹兴礼对南路琴书的丰富发展有很大影响,他演唱技艺精湛,门下桃李甚多,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勇于革新。
他不满足于老腔老调,注重咬字,讲究平仄,行腔婉转多变,创出了灵活优美的唱腔。
山东琴书历来都是以唱为主。
大多琴书艺人致力于唱功,并不善于说白,“茹派”琴书艺人高出一等之处,就在于它不仅精于唱,尤其善于说白,演唱起来夹评夹议,生动精辟,具有大书特长。
同时,茹兴礼非常注重表演,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与情感表达。
他常说:“书是一座桥,人物是桥墩,垒好桥墩,桥才结实,演出人来才有书。
【参考文档】市艺研所传承人传承情况汇报-优秀word范文 (1页)
【参考文档】市艺研所传承人传承情况汇报-优秀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市艺研所传承人传承情况汇报市艺研所传承人传承情况汇报在市文化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以及保护单位的指导下,省级传承人王振刚、胡化山,对非遗项目山东琴书传承人的传、帮、带等方面做了以下工作,现汇报如下:一、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传承人的培养。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的评选活动,给传承工作搭建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传承机会和平台。
我市组织排练的琴筝琴曲《弦索乐·乡音和鸣》,全曲由13名演奏员组成,约7分钟,由山东琴书省级传承人王振刚、胡化山担任主奏,其余人员多为徒弟和学生,大家不计较排练场地的优劣,合理解决工作和家务的时间冲突,克服家中老人有病等问题,认真排练和演出。
同时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对传承人的传、帮、带等工作提供了有利机会,可以随时发现和指导徒弟在演奏中的问题,使其演奏技艺得以提高。
通过大家的努力,该曲顺利通过了省艺术节组委会的复赛、决赛,赢得了省领导和专家的好评,现已进入为向文化部选送的器乐类节目之一。
二、坚持送演出下乡,提高传承人技艺。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扩大影响,我们利用各种关系,组织包场演出。
如近两个月来,我们与企业联姻,组织的消夏晚会,在***周边县区重点乡镇演出50余场。
深受群众欢迎。
这些活动,一方面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弥补无收入的学生的生活补助,可以部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强学生从事山东琴书演唱的信心,提高其演出技艺。
另一方面,通过经常性演出,可以建立新的观众群,营造社会氛围,扩大山东琴书的影响,更有利于山东琴书的传承和发展。
三、积极参加各种演出活动,促进对传承人的培养。
上半年,我们参加了***市非遗项目山东琴书保护成果展演、文化部非遗督察组汇报演出、省十艺节组委会巡视督导组汇报演出等活动。
山东琴书流派的变迁
山东琴书流派的变迁山东琴书最早产生于鲁西南菏泽地区(古曹州)农村中,它曲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其音乐来源广泛,来自全国各地的流行曲调。
就现在山东地区山东琴书的发展状况而言,主要有三路四流派,即南路琴书的李派和茹派;东路琴书的商派;北路琴书的邓派。
各流派源自南路,初期大体一致,但由于语言、演唱书目、演员文化价值认同、各地方戏曲曲艺的影响等种种因素进入了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兴盛时期。
一、山东琴书各路流派的产生发展山东琴书开始产生艺术流派是转入撂地说书的结果。
这一时期,书目的充足、音乐的丰富、艺人主观条件的特色、地域语言和群众欣赏习惯的不同,使得山东琴书流传范围广泛,也促成其流派的产生和发展。
1.南路琴书流派的产生发展就山东琴书的整个发展流变过程而言,南路琴书无疑是各流派中最早的。
撂地说书后,主要形成了李凤兴、李若光、李若亮为主的“李派”和茹兴礼的“茹派”两大流派。
李派琴书早期演唱使用老十七板凤阳歌的简单唱法。
它虽然结构完整,但是缺乏变化,在反复演唱过程中,显得单调乏味,难以适应说书时故事的进展及人物的感情变化。
因此,在后期发展中,李派着重丰富发展凤阳歌,同时为适应说书需要,模拟各种人物的神情姿态,丰富表现力。
茹派琴书创始人茹兴礼是独具风格的琴书演唱家。
他演唱时虽然一大段书反复只有凤阳歌一种,但跟随内容、人物形象的不同板眼、句腔多有灵活变化。
茹派注重说、唱并重,语言生动通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东路琴书流派的产生发展青州广饶县四平调艺人商秀岭注意到南路琴书赢得了人民的喜爱,专门来到鲁西南学习。
然而,他发现鲁西南地区语言中阳、上、去三音较多,阴平较少,尾音上翘;唱词密集、节奏较快,意识到这与自己过去演唱的四平调及山东东北部地区群众的欣赏习惯不相适应。
因此,他将南路琴书大胆改造,融入临清、聊城等地的老四平调形成凤阳歌与老四平调的新腔,也称为四平调。
在创新新腔的同时,商秀岭不仅局限于从南路琴书习得的书目,而且保留原四平调节目,同时改编当地流行的五音戏。
市艺研所传承人传承情况汇报
市艺研所传承人传承情况汇报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市艺研所传承人传承情况汇报在市文化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以及保护单位的指导下,省级传承人王振刚、胡化山,对非遗项目山东琴书传承人的传、帮、带等方面做了以下工作,现汇报如下:一、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传承人的培养。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的评选活动,给传承工作搭建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传承机会和平台。
我市组织排练的琴筝琴曲《弦索乐·乡音和鸣》,全曲由13名演奏员组成,约7分钟,由山东琴书省级传承人王振刚、胡化山担任主奏,其余人员多为徒弟和学生,大家不计较排练场地的优劣,合理解决工作和家务的时间冲突,克服家中老人有病等问题,认真排练和演出。
同时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对传承人的传、帮、带等工作提供了有利机会,可以随时发现和指导徒弟在演奏中的问题,使其演奏技艺得以提高。
通过大家的努力,该曲顺利通过了省艺术节组委会的复赛、决赛,赢得了省领导和专家的好评,现已进入为向文化部选送的器乐类节目之一。
二、坚持送演出下乡,提高传承人技艺。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扩大影响,我们利用各种关系,组织包场演出。
如近两个月来,我们与企业联姻,组织的消夏晚会,在***周边县区重点乡镇演出50余场。
深受群众欢迎。
这些活动,一方面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弥补无收入的学生的生活补助,可以部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强学生从事山东琴书演唱的信心,提高其演出技艺。
另一方面,通过经常性演出,可以建立新的观众群,营造社会氛围,扩大山东琴书的影响,更有利于山东琴书的传承和发展。
三、积极参加各种演出活动,促进对传承人的培养。
上半年,我们参加了***市非遗项目山东琴书保护成果展演、文化部非遗督察组汇报演出、省十艺节组委会巡视督导组汇报演出等活动。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的演出,并与其他市地各种艺术门类演员们的交流和探讨,提高了学生们的信心,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见识,对传承人的传、帮、带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研究山东琴书的意义
研究山东琴书的意义山东琴书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山东地区的独特文化遗产,也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精髓。
研究山东琴书的意义在于探索其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以及对当代音乐文化的影响,为保护、传承和发展琴书艺术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山东琴书有助于了解其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琴书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漫长的发展和传承,在山东地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
通过深入研究琴书的历史演变和地域特色,可以揭示其与中国古代音乐的渊源关系,探究其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琴书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历史依据和文化认同。
研究山东琴书有助于挖掘其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
山东琴书以琴、书、棋、画为基本表演形式,以琴为主导乐器,结合演唱、朗诵和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示了丰富的音乐和戏剧元素。
研究琴书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可以揭示其独特之处,探索其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元素的融合与创新,为琴书的艺术创作和演出提供技巧和经验。
研究山东琴书还有助于认识其对当代音乐文化的影响。
琴书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分支之一,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也与现代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研究琴书的演变和发展,可以分析其对当代音乐的借鉴和影响,探讨琴书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与创新,为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研究山东琴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关注保护、传承和发展琴书艺术的问题。
保护琴书艺术是保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加强对琴书艺术的保护意识和保护力度,采取措施保护琴书的音乐谱谱本和演奏技巧,培养传承人才,促进琴书艺术的传统传承。
同时,发展琴书艺术也是推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注重创新和实践,与现代音乐相结合,拓宽表演形式和艺术表达方式,使琴书艺术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和观众需求。
研究山东琴书的意义在于探索其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对当代音乐文化的影响,为保护、传承和发展琴书艺术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琴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国际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琴书的传承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山东琴书流派艺术特色传承意义
论文摘要:菏泽是著名的“戏曲之乡”,也是山东琴书的发源地。
山东琴书是山东重要的地方曲艺品种,其演唱风格稳重大方,深受人们的喜爱。
山东琴书文化底蕴丰厚,对吕剧的发生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山东吕剧的直接母体,历史文化价值比较独特。
二十世纪末,山东琴书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以保护和扶持。
菏泽学院音乐系作了大胆尝试,把山东琴书等曲艺引进课堂。
菏泽市戏剧活动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异彩纷呈,享有“戏曲之乡”的美名。
而山东琴书也正是源于明代中期鲁西南菏泽 (古曹州)地区兴起的民间小曲自娱演唱形式“庄稼耍”(又称“玩局”)。
山东琴书文化底蕴丰厚,对吕剧的发生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山东吕剧的直接母体,历史文化价值比较独特。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山东琴书前景堪忧,每况愈下。
而作为鲁西南大地的唯一高等学府—菏泽学院音乐系在“弘扬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民间艺术瑰宝”等重要教育理念指导下,确立了以菏泽市民族民间音乐办学特色的目标,并依托于特色课程教材《菏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逐步构建起具有浓郁地方的高校课程。
笔者针对这一情况从山东琴书的简介;历史溯源;艺术流派;艺术特色;代表曲目;传承意义,作以下阐述。
一、山东琴书的简介和历史溯源
山东琴书是山东重要的地方曲艺品种,又称“小曲子”、“唱扬琴”、“山东洋琴”、“改良琴书”等。
1933年,著名艺人邓九如与张心乐、邓秀玲在天津参加青年会演,始定名“山东琴书”。
它源于明代中期鲁西南菏泽(古曹州)地区兴起的民间小曲自娱演唱形式“庄家耍”(又称“玩局”),至清代中期,原来唱曲使用的伴奏乐器古琴和古筝改为扬琴(又称“蝴蝶琴”)、四胡、古筝、琵琶、简板和碟子,表演为多人分持不同乐器自行伴奏,分行当围坐表演,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或对白“小曲子”最早形成于菏泽地区(古称曹州)。
军a城艺人陈乃端所存艺术谱系有“雍正十三年(1735年),头辈师爷王尚田,善通琴书画,闻名东平湖……”的说法。
《曹县方志》有“曹县为山东琴书主要发源地,相传己有二百年历史”的记载。
该县梁堤头村,乾隆末年就曾出现过小曲子名家梁启祥。
而后发展益盛,逐渐流布全省。
二、山东琴书的艺术流派和艺术特色
山东琴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即由早期的文人自娱,到民间的业余玩局,后来发展为职业演唱一撂地说书。
随着山东琴书的影响不断扩大,陆续发展形成了鲁东以广饶、博兴为中心的“东路琴书”和鲁北以济南为中心的“北路琴书”;鲁西南一带的琴
书遂称为“南路琴书”。
南路为最早的一支,流行于鲁西南地区,以茹兴礼及其创始的“茹派”最具代表性,演唱不用花腔巧调,行腔深沉,咬字真切,节目多为愤世之作;北
路以济南为中心,广泛流行于鲁西北地区,以邓九如及其创始的“邓派”最具代表性,表演善用方言理语,于纯朴中显幽默,平易中求韵味:东路以广饶、博兴为中心,流行于胶
东各地,以商业兴、关云霞夫妇及其创始的“商派”最具代表性,唱腔优美动听,富于变化。
山东琴书采用山东方音表演,因脱胎于民间的“小曲子”联唱,所用唱腔曲调十分丰富,约有曲牌二百多支。
发展为琴书说唱之后,使用的曲调逐渐集中,以所谓“老六门主曲”即[上合调]、[凤阳歌l、[叠断桥]、[汉口垛】、【垛子板】、【梅花落】最为常用,清末民初以来又进一步发展为以【凤阳歌】和【垛子板】为主要曲调,穿插少量小曲进行说唱的音乐体制,节目也以中长篇书为主,兼唱小段儿。
山东琴书的演出形式一般为二至五人,演唱者分赶角色,也兼乐器伴奏。
分赶角色者一般二至三人,余者为伴奏兼伴唱。
传统的演唱讲究稳重大方,演唱者正襟危坐,仪态端庄,目不斜视,全靠富于变化的唱腔和有机的伴奏配合来完成故事情节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随着历史的演变和艺术本身的发展,山东琴书的演唱逐渐打破了旧的演唱陈规。
如演唱者可根据故事内容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感情的变化,面目呈现传神的表情,有时亦可略加手势以助表演,演员之间在演唱中可进行感情交流,还可与观众直接交流感情,但其演唱风格依然保持了稳重大方的基本特点。
三、山东琴书的代表曲目
山东琴书的传统代表性节目很多,长篇有《白蛇传》、《秋江》及移植来的《杨家将》、《包公案》、《大红袍》等多部,中篇有《王定保借当》、《三上寿》、《梁祝姻缘记》等七八十部,短段儿多为早期小曲子节目中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琴书得到新的发展,流行范围扩大至山东省以外,经过加工整理的优秀传统节目《梁祝下山》等及新创作的中篇《夺印》,短篇《十女夸夫》、《姑娘的心愿》、《铜瓷盆》都有重要影响。
随着人民对艺术欣赏的要求日益提高,大批新文艺作者参与创作、演唱,山东琴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南路琴书艺人李若亮、李湘云父女两次参加全国曲艺会演,《水漫金山》、《盗灵芝》获得成功,他们曾先后三次参加全国调演,引起了曲艺界、音乐界的注意。
特别是1980年9月,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优秀节目观
摩演出。
演出的《大林还家》,在增强抒情性的与时代感方面又取得成功,荣获创作、作曲、演出三个一等奖,王振刚,毕美,刘静获演员一等奖。
四、山东琴书的传承意义
山东琴书作为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土壤中的民间音乐艺术,不仅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璀璨明珠,而且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魂宝。
它所蕴含的浓重的文化底蕴的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曾深刻地影响了平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民间音乐艺术受到影视、现代媒体、人类经济意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正逐步被边缘化,前景堪忧,每况愈下,甚至部分音乐种类频临灭绝的危险境地。
菏泽学院音乐系,在学校“面向基础教育,培养合格中小学师资力量,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以及“弘扬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民间艺术瑰宝”等重要教育理念指导下,确立了以菏泽市民族民间音乐为办学特色的目标,将特色课程的建设思路、模式及理念等方法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并依托于特色课程教材《菏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逐步构建起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高校教程。
2004年春,菏泽学院音乐系首先选取了在曲艺音乐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山东琴书和河南坠子两大曲种进入大学课堂,作为音乐系特色创建课程。
其中山东琴书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菏泽学院音乐系特色课程的建设
菏泽学院音乐系为建设特色精品课程,同时又能有效的保护传承优秀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特诚聘李巧莲教授(原菏泽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省曲协会员、市曲协秘书长)和孙明祥老师来校执教,选拔嗓音明亮、吐字清晰准确、发音圆润的学生加入到曲艺班来。
李巧莲老师教形体与唱腔,孙明祥老师则传授操琴及弹拉,分组授课、个别辅导,时而口传心授,时而视谱通律,琴筝悠扬,古板燎亮,昔日“下里巴人”,今日又重现光芒,2006年9月,曲艺班学生参加了山东省“约突泉”杯曲艺大赛,由刑明娟、段要军、田月英演唱的新编曲目《送金匾》获优秀奖,由苏海建、全梦谣、刘兵、李美英演唱的山东琴书《亲上亲》获三等奖。
菏泽民间曲艺音乐,作为鲁西南大地上独具特色的曲种,
曾经誉满全国。
在曲艺艺术函待复苏的今天,我们要运用现代意识对传统文艺进行继承与超越。
继承是曲艺民族性的沃土,而超越则是曲艺时代性的需要。
菏泽学院这片多元素的土壤,将给民间曲艺的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及科研设备、学生扎实的理论及技能功底,必将促进民间曲艺的繁荣与发展。
反过来,民间曲艺的繁荣又为音乐系课程构建,打造了特色品牌。
1.多方面学习,积累资料
为配合曲艺音乐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建立起良好的采风机制。
对现存资料进行整理和扫描,对己有音响进行数字化处理,走访并保护鲁西南一带的老艺人,做到多学习、多交流、多听唱、多记录。
另外,参考了艺术馆文化馆所保存的零乱的资料、音响、录像等,精心取舍,做历史材料的主人,不做历史材料的奴隶。
2.特色教材的建设
以音乐系主任闰永丽副教授为主编,冯晓群副主编,部分教师合编了乡土音乐教材《菏泽市民族民间音乐赏析》(待出版)。
全书共分民歌、民族器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和民间舞蹈等五大部分。
每章节都把所编曲目进行了详尽解析,是认识和了解菏泽民间音乐的重要资料。
.,
3.在挖掘中整理,在整理中提炼
通过采风,通过曲艺教学,对部分传统曲目进行筛选、提炼、加工、保存,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在尊重先人与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搞出了自己的特色,所谓特色,就是与众不同,就好像一座大花园,牡丹不同于梅花,梅花不同于菊花,如此等等。
4.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对于特色品牌课程而言,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而变化则是创新的必然结果,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求新、求变、求进、求上、求发展、求光大,使其更具浓郁的地域特征和鲜活的生命力。
在保留优秀传统曲目的同时,我们又结合实际,根据需要,创建编排了一部分新的曲目,如根据豫剧《朝阳沟》的唱词谱曲的琴书表演唱《银环上山》,根据音乐系朱蕊同学拾金不昧事迹改编的《送金匾》,为菏泽学院成立揭牌仪式文艺晚会谱写的《菏泽学院,再创辉煌》等等。
其中《送金匾》荣获曲艺大赛创作和表演两个优秀奖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不能一墩而就,应精心设计并实施于整体改革方案。
菏泽学院音乐系特色课程建设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子孙精神家园中最生动活泼的一部分。
这种“世外桃源”式的精神家园必将永远春华秋实,生机勃勃,形成音乐系亮丽而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