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法》形考作业答案要点

合集下载

国际公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国际公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国际公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篇一:国际法形成性考核册(国际公法作业1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答案:1、c 2、abcd 3、bd4、a5、abc二、填空题1、威斯特伐利来公会的召开格劳秀斯《战争和平》的发表2、司法判例权威公法学家学说国际组织的决议3、各国公认具有普遍意义构成国际法的基础具有强行性法的性质4、永久的人口确定的领土政府与他国交往的能力5、强制性理由任择性理由三、名词解释1、一贯反对:指一个国家一贯反对某项国际习惯规则对它的法律效力,即一个国家从一项习惯法规则形成的开始或最初阶段就表示反对,且其形成之后从不接受该规则的法律拘束力。

2、国家继承:指一国对领土的国际关系所负的责任由别国取代。

3、外交保护:指国家对其在外的国民(包括法人)之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违反国际法的分割而得不到救济时,采取外交或其他方向向加害国求偿的行为。

4、庇护: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被追诉或遭迫害而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居留和给予保护。

四、简述题1、简述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条件。

答:国际法主体是指能独立从事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直接随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且能进行国际求偿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实体。

国际法主体的条件:1.能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

2.能直接随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3.有国际求偿能力。

2、简述新国家产生的情势。

答1.殖民地或附属国的独立。

2.国家合并。

3.国家分离。

3、简述国家不法行为的不法性在哪些情势下可以解除。

答:在以下情况可解除违背国际义务行为的不法性:1. 同意2. 自卫3. 对一国际不法行为采取的反措施4. 不可抗力5. 危难6. 危急情况五、论述题1、试述如何正确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答;正确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应该是既看到国际法与国内法是两个独立的法律体系,它们在主体、调整的对象、渊源、效力根据和性质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它们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这种关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国家处理两者的关系时应该通过国内法执行国际法的规定。

国际公法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作业4

国际公法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作业4

国际公法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作业4一、选择题1D 2B 3ABCD 4D 5BC二、填空1、决策机关、执行机关、行政机关2、189、513、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4、政治的方法、法律的方法5、诉讼管辖权、咨询管辖权三、名词解释1、条约的保留:是指一国于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条约时所做的单方声明,不论措辞或名称如何,其目的在于摈除或更改条约中若干规定对该国适用时的法律效果。

2、斡旋:是指由第三方为争端当事国提供有利于他们接触和谈判的便利条件,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转达各方的意见,从而促使当事国开始谈判或者重新开始已停止的谈判。

3、仲裁:又称公断,是指当国家发生争端时,经各当事国同意,将争端交付给他们自己选任的仲裁人处理,并相互约定服从其裁决。

他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之一4、战时封锁:是指交战国以兵力切断敌国的或敌国占领的海港以及海岸线的交通,使所有国家的船舶和航空器不能出入。

四、简述题1、简述条约无效的理由。

要求答出:条约无效的三个理由:一是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的规定;二是违反自由同意,包括错误、诈欺、贿赂等情形;三是违反强行法。

(各点须做简要说明,每点2分)2、简述安理会的表决程序。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27条规定,安理会的每个理事国有一个个投票权。

程序事项,由15个理事国中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

程序事项以外的一切事项,以包括五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

但在联合国的实践中常任理事国不参加投票或弃权,一般被认为不构成否决。

五、论述题1、试述国际法院的职权。

见P373-375,国际法院的职权包括诉讼管辖权和咨询管辖权。

(1)诉讼管辖权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权是指国际法院审理争端当事国提交的诉讼案件的权利。

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者只限于国家。

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国包括以下三类国家:①联合国会员国。

联合国的会员国同时也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②非联合国的会员国的《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③其他国家,预先向国际法院交存声明,表明承认国际法院管辖权,保证执行国际法院的判决的国家。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任务1-4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任务1-4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任务1-4题库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针对中央电大形考平台,本人汇总了《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任务01-04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确保了考生通过题库就可以顺利过关。

任务一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甲国发生的叛乱运动已经被甲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承认为叛乱团体。

该叛乱在其控制的一些地区,强行掠夺或占用外国侨民和外国国家的财产。

下列关于甲国政府是否承担责任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D.不承担责任2.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人是()。

C.丁魅良3.认为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源于人类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识的学派叫做()。

D.自然法学派4.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oB.格老秀斯5.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属于对()的承认。

C.新政府6.关于国家管辖豁免问题,()立场在19世纪末期由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的司法判例正式确认。

C.限制主义7.()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

B.《战争与和平法》的发表8.关于国家行使自卫权,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B.可以单独自卫,也可以集体自卫9.关于不动产的国家继承,应适用()oC.随领土转移原则10.国际法优先说的著名代表人物是()oB.美国的凯尔森11.一国的部分领土脱离母国,建立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新的国家被称为()。

D.分离12.在国家继承中,部分领土割让或某附属领土并入某一既有国家时,适用(),即被继承国参加的条约自国家继承日期停止对继承所涉领土失效,而继承国参加的条约则同时对该领土生效,除非该条约对该领土的适用不符合条约的目的和宗旨或者根本改变实施条约的条件。

B.移动条约界域原则13.当条约与我国法律抵触时,()。

B.条约优先于宪法以外的法律14.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之一是各国公认,这意味着()。

A.一国不能创造国际法15.国家可以自由决定与其他国家缔约、建交、结盟或进行其他往来,不受他国或国际组织的支配和任何形式的干涉,这是国家()的体现。

电大《国际公法》形考3答案

电大《国际公法》形考3答案

电大《国际公法》形考3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给予某外国的国民的待遇()的待遇。

不低于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2、我国的原始国籍取得制度采用的原则是()。

双系血统原则为主、出生地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3、XXX1948年通过的全面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文件是()。

《世界人权宣言》4、归化是指()取得国籍。

因申请5、中国迄今共颁布过()部国籍法。

46、特别使团是()。

国家派往别国的临时使团7、认为一国对其境内的外国人所负的责任以该国对本国人所负的责任为限,这是外国人待遇标准理论中的()主义。

主观标准主义8、使馆馆舍可用于()。

开展使馆职务工作9、国家通过使领馆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叫做()。

外交保护10、外交团是()方面的团体。

外交礼仪11、使馆制度(即常住使团制度)产生于()世纪,他对以后外交关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1512、条约的缔结程序之一是()。

认证条约约文13、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签订于()。

1963年14、领事馆是()。

执行领事职务的机关15、以下使馆人员在接受国享有完整的外交特权与豁免()。

使馆的外交人员16、()是条约终止的原因之一。

情势变迁17、我国缔约权由()行使。

国务院18、根据1969年条约法公约和1986年条约法公约,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以书面缔结并受()支配的国际协议。

国际法19、请求国只能以引渡请求中所指控的罪名或列明的刑期进行审判或执行刑罚,未经被请求国同意,不得对该人在引渡前所犯的其他罪行进行惩罚,也不得将该人引渡给第三国,这叫()。

罪行特定原则20、在多边条约的部分当事国之间修订条约叫做()。

条约的修改二、多项选择题21、国际条约的缔结者可以是()。

国家;XXX22、对于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依据,理论上下列几种观点()。

治外法权说;外交代表说;职务需要说23、下列属于使馆职员的包括()。

参赞;司机;会计24、引渡的程序包括()。

请求引渡的提出;引渡的对象移交;引渡请求的审查25、下列属于条约约文认证方式的有()。

国开 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任务3 答案

国开 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任务3 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国际公法》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整套相同,如遇顺序不同,Ctrl + F查找,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形考任务(3)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

题目:1、请求国只能以引渡请求中所指控的罪名或列明的刑期进行审判或执行刑罚,未经被请求国同意,不得对该人在引渡前所犯的其他罪行进行处罚,也不得将该人引渡给第三国,这叫(B)o[A]:双重归罪原则[B]:罪行特定原则[C]:政治犯不引渡原则[D]:或引渡或起诉原则题目:2、中国迄今共颁布过(B)部国籍法。

[A]: 2[B]: 4[C]: 3[D]: 1题目:3、我国的原始国籍取得制度采用的原则是(B)。

[A]:出生地原则为主、双系血统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B]:双系血统原则为主、出生地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C]:出生地原则为主、单系血统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D]:单系血统原则为主、出生地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题目:4、最惠国待遇(D)是指一国给予某外国的国民的待遇()的待遇。

[A]:等于给予本国国民[B]:不低于于给予本国国民[C]:等于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D]:不低于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题目:5、条约的缔结程序之一是(C)o[C]:船舶[D]:自然人题目:30,使馆人员中,派遣国须征求接受国同意的包括(AB)O[A]:使馆馆长[B]:武官[C]:馆长家属[D]:政务参赞题目:32、使馆馆长的等级包括(BCD)o[A]:特使[B]:公使[C]:大使[D]:代办题目:36、对于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依据,理论上下列几种观点(BCD)。

[A]:国际标准说[B]:治外法权说[C]:职务需要说[D]:外交代表说题目:37、下列属于使馆职务的包括(ABCD)O[A]:调查职能[B]:保护智能[C]:促进合作职能[D]:谈判职能题目:21.确立国际人权法的主要条约有(AD)o[A]:《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B]:《惩治灭种罪公约》[C]:世界人权宣言[D]:《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题目:22.条约无效的原因有(BD)。

国际公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国际公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国际法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一,不定项选择题1、C2、AB3、BD4、ABD5、ACD二,填空题1,威斯特伐里亚公会得召开,《威斯特伐里亚与约》得签定2,司法判例,权威公法学家学说,国际组织得决议3,各国公认、具有普遍意义、构成国际法得基础、具有强行法得性质4、国家得主体地位,国际组织得主体,争取独立得民族解放组织之主体地位5、引渡请求所指得行为、为了提起刑事诉讼而请求引渡得三、名词解释1、一贯反对原则指得就是对于一项解决国际争端得由某条约或者协定所确立得规则,该规则由于在很长时间内为国际社会成员所采纳而形成为国际习惯,对于国际习惯通常就是所有国家都必需遵守,但就是,若果某一个国家在在该项规则确立之初即确立该规则得条约后者协定成立之时就一直持反对态度,则该规则对此反对国不适用。

2、国家继承就是指一国由于领土变更得实施而引起得该国得国际法上得权利与义务,被别国所取代得法律关系。

取代别国得权利义务得国家称为继承国,被取代得国家称为被继承国。

3、外交保护就是指在一国得外国人应履行其对居住国与国籍国得双重义务,同时她得有关权利也应得到居住国及国籍国得双重保护。

当在居住国其权益受到侵害时,国籍国在某些情况下有权采取某些措施提供帮助,其中重要得措施之一就就是外交保护。

4、庇护指一国对因政治原因而遭受她国追诉(包括可能追诉)或处罚得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给予保护并拒绝将其交还或引渡得一项国际法制度。

国家对于因被外国当局通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得外国人,许其入境与居留,并给予保护得法律概念。

四,简述题1、概念:享受国际法上权利与承担国际法义务能力得国际法律得参加者,或者称为国际人格法律者。

条件: A.具有独立参与国际关系得资格 B.具体直接享有国际法上权利得能力 C.具有直接承担国际法上义务得能力2、新国家产生得情势①独立②合并③分离④分立3、简述国家不法行为得不发性在哪些情势下可以解除(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得个人行为;(二)因公民、法人与其她组织自己得行为致使损害发生得;(三)法律规定得其她情形。

国家开放大学《国际公法》形考答案形成性考核任务1-4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国际公法》形考答案形成性考核任务1-4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国际公法》形考答案形成性考核任务1-4答案1.从国家结构形式上看,美国是()。

答案:复合国2.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属于对()的承认。

答案:新政府3.各国采用()的方式将国际法纳入国内法,使其在国内得以适用。

答案:采纳或转化4.根据保护条约将本国重要的国际事务交由保护国管理,但可以在保护条约所允许的范围内自行处理某些对外事务的国家被称为()。

答案:被保护国5.关于不动产的国家继承,应适用()。

答案:随领土转移原则6.关于国家管辖豁免问题,()立场在19世纪初得到英美等国的司法判例的确认,19世纪末叶以前一直得到几乎所有西方国家的司法实践和学者的普遍支持。

答案:绝对主义7.关于国家管辖豁免问题,()立场在19世纪末期由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的司法判例正式确认。

答案:限制主义8.关于国家行使自卫权,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答案:可以单独自卫,也可以集体自卫9.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

答案:使国际法法典化10.国际法的官方编纂始于()。

答案:19世纪11.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的性质,这表明()。

答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均应具备强行法的各种条件和特征12.国际社会尤其是一些大国要接受这一原则答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均应具备强行法的各种条件和特征]题目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之一是各国公认,这意味着()。

答案:一国不能创造国际法13.国际法基本原则有()。

答案:强行法性质14.国际法上的承认在承认国与被承认国之间引起一系列法律后果,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建交是承认的一种表现形式15.国际法委员会于()年经选举正式成立。

答案:194816.国际法优先说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答案:美国的凯尔森17.国家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答案:主权18.国家可以自由决定与其他国家缔约、建交、结盟或进行其他往来,不受他国或国际组织的支配和任何形式的干涉,这是国家()的体现。

答案:独立权19.国家领土自然划界的方法有()。

国际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国际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国际公法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作业1一、不定向选择题:1、C2、AB3、BD4、A5、ABC二、填空题1、威斯特伐利亚公会的召开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格老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的出版。

2、司法判例;权威公法学家学说;国际组织的决议.3、各国公认;具有普遍意义;构成国际法的基础;具有强行法的性质.4、永久的人口;确定的领土;政府;与他国交往的能力。

5、强制性理由;任择性理由。

三、名词解释1、一贯反对是指一个国家一贯反对某项国际习惯规则对它的法律效力,即一个国家从一项习惯法规则形成的开始或最初阶段就表示反对,且其形成后从不接受该规则的法律拘束力.2、国家继承是指一国对领土的国际关系所负的责任由别国取代.3、外交保护是指国家对其在外国的公民(包括法人)之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家违反国际法的侵害而得不到救济时,采取外交或其他方法向加害国求偿的行为.4、庇护国际法上的庇护一般是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被追诉或遭迫害而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居留和给予保护。

四、简述题1、简述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条件.国际法主体亦称国际法律人格者,是指能独立从事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且能进行国际求偿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实体。

作为国际法主体须具有以下三个条件:⑴能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⑵能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⑶有国际求偿能力。

2、简述新国家产生的形式。

以下某种情势的出现会导致新国家产生:⑴殖民地或附属国的独立;⑵国家合并;⑶国家分离;⑷国家解体.3、简述国家不法行为的不法性在那些情势下可以解除。

按《国家责任条款草案》第20条、21条的规定,存在以下情况之一者,可解除违背国际义务行为的不法性:⑴同意⑵自卫⑶对一国际不法行为采取的反措施⑷不可抗力⑸危难⑹危急情况五、论述题1、试述如何正确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正确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应该是既看到国际法与国内法是两个独立的法律体系,它们在主体、调整的对象、渊源、效力根据和性质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它们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这种关系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国家处理两者的关系时应该通过国内法执行国际法的规定。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国际公法》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三篇(最新)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国际公法》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三篇(最新)

一、单项选择题1、违反()的条约是无效的条约。

A、国际法B、国际义务C、国内法2、我国宪法规定由()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

A、国家主席B、国务院C、外交部3、《条约法公约》规定条约保留的方式是()A、口头B、书面C、口头和书面任何一种D、保留国认为合适的其他方式4、草签的法律意义是()。

A、表明全权代表对条约约文已认证,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B、表明全权代表对条约约文已认证,并且有法律约束力C、不得对约文提出异议D、必须对草签的约文作正式签字5、下列活动不属于缔约一般程序的是()。

A、谈判B、出示和互相校阅全权证书C、签字D、批准6、根据《联合国宪法章程》第103条的规定,会员国签订的条约如与宪法章程规定的义务相冲突的话,应()。

A、根据后约优于前约的规则来处理B、优先履行宪法章程义务C、优先履行所签订的条约义务D、根据所定条约的规定行事7、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条约的加入一般是在()情况下。

A、开放性双边条约B、多边国际公约C、边界条约D、开放性的多边条约或国际公约8、我国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由()决定批准。

A、国家主席B、国务院总理C、外交部长D、全国人大常委会9、下列哪种情况构成对条约的保留()A、一国于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条约时作出片面声明,不论措辞或名称如何,其目的在于摒除或更改条约中的若干规定对该国适用时之法律效力。

B、一国在签署、批准或加入条约时所作的关于该国对一些重大问题或对条约如何适用的声明。

C、与条约的目的与宗旨不符合的保留D、条约本身所禁止的保留10、《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对情势变迁原则的态度是()A、不承认该原则B、完全承认该原则C、有条件地承认该原则D、只在多边条约中承认原则11、没有在条约上签字的国家成为缔约国受条约约束的一种行为是指()。

A、加入条约B、批准条约C、签署条约D、接受条约12、当事国双方通过互换外交照会,就有关事项达成的协议被称为()。

国际法形成性考核册(1-3作业答案)

国际法形成性考核册(1-3作业答案)

国际公法作业答案(1—3)一、不定项选择题答案:1、C 2、ABCD 3、BD 4、A 5、ABC二、填空题1、威斯特伐利来公会的召开格劳秀斯《战争和平》的发表2、司法判例权威公法学家学说国际组织的决议3、各国公认具有普遍意义构成国际法的基础具有强行性法的性质4、永久的人口确定的领土政府与他国交往的能力5、强制性理由任择性理由三、名词解释1、一贯反对:指一个国家一贯反对某项国际习惯规则对它的法律效力,即一个国家从一项习惯法规则形成的开始或最初阶段就表示反对,且其形成之后从不接受该规则的法律拘束力。

2、国家继承:指一国对领土的国际关系所负的责任由别国取代。

3、外交保护:指国家对其在外的国民(包括法人)之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违反国际法的分割而得不到救济时,采取外交或其他方向向加害国求偿的行为。

4、庇护: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被追诉或遭迫害而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居留和给予保护。

四、简述题1、简述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条件。

答:国际法主体是指能独立从事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直接随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且能进行国际求偿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实体。

国际法主体的条件:1.能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

2.能直接随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3.有国际求偿能力。

2、简述新国家产生的情势。

答1.殖民地或附属国的独立。

2.国家合并。

3.国家分离。

4.国家解体。

3、简述国家不法行为的不法性在哪些情势下可以解除。

答:在以下情况可解除违背国际义务行为的不法性:1.同意2.自卫3.对一国际不法行为采取的反措施4.不可抗力5.危难6.危急情况五、论述题1、试述如何正确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答;正确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应该是既看到国际法与国内法是两个独立的法律体系,它们在主体、调整的对象、渊源、效力根据和性质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它们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这种关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国家处理两者的关系时应该通过国内法执行国际法的规定。

国开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任务—参考
竺安
仁禾
—、单项选择题
题目1
在()的清况下,一国违反其国际义务的行为可以不被视为国际不当行为。

选择一项:
A.报复他国
B.武力封锁他国
C.经济制裁他国
D.干涉他国内政
正确答案是:报复他国
题目2
国际法委员会于()年经选举正式成立。

选择一项:
A. 1949
B.1947
C. 1948
D.1946
正确答案是:1948
题目3
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千()。

选择一项:
国开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任务二参考—、单项选择题
题目1
竺安仁禾
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

选择—项:
A.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24海里
8.6海里
C.30海里
D.24海里
正确答案是: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24海里题目2
人类的第—次外空活动是(
)。

选择—项:
A.美国宇宙飞船飞入太空
B.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C.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D.美国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邀游太空
正确答案是: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题目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任务1-4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任务1-4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任务1-4题库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针对中央电大形考平台,本人汇总了《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任务01-04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确保了考生通过题库就可以顺利过关。

任务一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甲国发生的叛乱运动已经被甲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承认为叛乱团体。

该叛乱在其控制的一些地区,强行掠夺或占用外国侨民和外国国家的财产。

下列关于甲国政府是否承担责任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D.不承担责任2.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人是()。

C.丁魅良3.认为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源于人类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识的学派叫做()。

D.自然法学派4.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oB.格老秀斯5.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属于对()的承认。

C.新政府6.关于国家管辖豁免问题,()立场在19世纪末期由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的司法判例正式确认。

C.限制主义7.()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

B.《战争与和平法》的发表8.关于国家行使自卫权,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B.可以单独自卫,也可以集体自卫9.关于不动产的国家继承,应适用()oC.随领土转移原则10.国际法优先说的著名代表人物是()oB.美国的凯尔森11.一国的部分领土脱离母国,建立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新的国家被称为()。

D.分离12.在国家继承中,部分领土割让或某附属领土并入某一既有国家时,适用(),即被继承国参加的条约自国家继承日期停止对继承所涉领土失效,而继承国参加的条约则同时对该领土生效,除非该条约对该领土的适用不符合条约的目的和宗旨或者根本改变实施条约的条件。

B.移动条约界域原则13.当条约与我国法律抵触时,()。

B.条约优先于宪法以外的法律14.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之一是各国公认,这意味着()。

A.一国不能创造国际法15.国家可以自由决定与其他国家缔约、建交、结盟或进行其他往来,不受他国或国际组织的支配和任何形式的干涉,这是国家()的体现。

2022年中央电大国际公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资料

2022年中央电大国际公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资料

国际公法作业1一、不定项选择1.C2.ABC3.BCD4.A5.ABC二、填空题1.【威斯特伐利亚公会旳召开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旳签订】和【格劳秀斯旳《战争与和平法》于1625年刊登】2.【司法判例】、【权威公法学家学说】、【国际组织旳决策】3.【各国公认】、【具有普遍意义】、【构成国际法旳基本】、【具有强行法旳性质】4.【永久旳人口】、【拟定旳领土】、【政府】、【与她过交往旳能力】5.【强制性理由】、【任择性理由】三、名词解释1.一贯反对【P20】:是指一种国家一贯反对某项国际习惯规则对它旳法律效力,即一种国家从一项习惯法规则形成旳开始或最初阶段就表达反对,且其形成之后从不接受该规则旳法律拘束力。

2.国家继承【P76】:是指一国对领旳国际关系所负旳责任由别国取代。

3.外交保护【P114】:是指国家对其在外国旳国民(涉及法人)之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家违背国际法旳侵害而得不到救济时,采用外交或其她措施向加害国求偿旳行为。

4.庇护【P121】:一般是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因素被追诉或遭迫害而祈求避难旳外国人,准其入境、居住和予以保护。

四、简述题1.简述国际法主体旳概念和条件。

【P26】答:国际法主题亦称国际法律人格者,是指能独立从事国际交往和参与国际法律关系,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旳权利和义务,且能进行国际求偿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旳实体。

作为国家法主体须具有如下三个条件:①能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与国际法律关系②能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旳权利和义务③有国际求偿能力2.简述新国家产生旳情势。

【P69】答:1、殖民地或附属国旳独立2、国家合并3、国家分离4、国家解体3.简述国家不法行为旳不法性在哪些情势下可以解除。

【P91】答:存在一下状况之一者,可解除违背国际义务行为旳不法性。

①批准②自卫③对一国际不法行为采用旳反措施④不可抗力⑤危难⑥危急状况五、论述题1.试述如何对旳结识国际法与国内法旳关系。

【P44】答:对旳结识国际法与国内法旳关系,应当是既看到国际法与国内法是两个独立旳法律体系,她们在主体、调节旳对象、渊源、效力根据和性质等背面都是不同旳,同步也应当结识到她们之间是有密切关系旳,这种关系表目前如下三个方面:一方面,国家解决两者旳关系时应当通过国内法执行国际法旳规定。

国开 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任务2 答案

国开 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任务2 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国际公法》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整套相同,如遇顺序不同,Ctrl+F查找,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形考任务(2)一、单项选择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

)。

题目:1、国际海底区域是(D) 。

【A】:公海海底【B】:专属经济区的海床和底土【C】:大陆架【D】: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海床、海洋及其底土题目:2、规定罪行发生地国对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具有管辖权的公约是(C)。

【A】:东京公约【B】:海牙公约【C】: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议定书【D】:蒙特利尔公约题目:3、过境通行制度适用于(B)。

【A】:内海【B】:国际航行的海峡【C】:历史性海湾【D】:群岛水域题目::4、蒙特利尔公约中关于使用中的界定是(D)。

【A】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12小时止【B】:从航空器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为止【C】:从航空器为起飞而启动时起,倒着陆滑跑完毕为止【D】: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24小时止题目::5、(B)把危机国际民用航空机场安全的暴力行为定为犯罪。

【A】:东京公约【B】: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议定书【C】:海牙公约【D】:蒙特利尔公约题目 :6、第一次确立了国家领空主权原则,奠定了航空法的基石的公约是(A)。

【A】:巴黎公约【B】:芝加哥公约【C】:泛美商业航空公约【D】:海牙公约题目::7、首先提出争取200海里海洋权的国家是(D)。

【A】:美国【B】:秘鲁【C】:中国【D】:智利题目 :8、各国军舰在公海上可命令从事海盗行为的嫌疑船停船而对其进行(C)。

【A】:武力攻击【B】:紧追【C】:登临检查【D】:诉讼题目:9、群岛国的群岛基线最长不得超过(C)海里。

【A】:24【B 】:12【C】:125【D 】:48题目:10、英国的(B)在1618年写成的《闭海论》中,反对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论点,提出英国有权占有其周围的海洋。

《国际公法》形考作业答案要点

《国际公法》形考作业答案要点

《国际公法》形考作业答案要点一、不定向选择题1.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是(C)。

A.林则徐B.严复C.丁韪良D.张之洞2.在国际法上,互不侵犯原则是指(B)A.禁止一切战争B.禁止侵略战争C.禁止不宣而战D.在任何情况下禁止使用武力3.下列行为中,属于国际罪行的是(D)A.侵害他国侨民的合法权益B.侮辱他国的外交代表C.侮辱他国的国旗D.贩卖奴隶4.船舶在公海上航行只服从于(B)A.国际法B.船旗国本国法C.外国法D.国际私法5.公海是指不包括下列哪些部分的海域(ABD)A.内水B.领海C.大陆架D.毗连区6.国际法的渊源主要包括(AB)A.国际习惯B.国际条约C.国际法学家的学说D.联合国大会的决议7.按照国际惯例,下列条约应予继承的是(BD)A.和平友好条约B.边界领土条约C.中立条约D.道路交通条约8.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有(A)A.国家B.政府间国际组织C.民族解放组织D.法人9.依国际实践,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免除国家责任(B)。

A.同意B.国际组织授权C.不可抗力D.自卫行为10.国家为防止和惩治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事项的法规,可设立(ACD)A.专属经济区B.渔区C.毗连区D.领海二、名词解释1.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是以条约或习惯及其他形式协议都表现了国家的意志协调,也可以说国家的同意。

P、42.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国家是有主权的,因此国际法是平等者之间的法。

这是国际法的基本特点。

P、243.复合国: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州、邦或(加盟)共和国等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合国家。

P、584.国家管辖豁免:又称国家及其财产的管辖豁免或国家主权豁免,或国家豁免,主权豁免、他泛指一国不受他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的管辖,其中主要是指不受他国的司法管辖,即除非经过一国同意,他国司法机关不得受理针对该国或该国的行为和财产提起的诉讼,也不得对该国的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和强制措施。

P、61三、简述题1.国际法有哪些特征?P、3它的效力依据是什么?P、4-8答案要点:国际法的特征包括: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法律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公法》形考作业答案要点一、不定向选择题1.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是(C)。

A.林则徐B.严复C.丁韪良D.张之洞2.在国际法上,互不侵犯原则是指(B)A.禁止一切战争B.禁止侵略战争C.禁止不宣而战D.在任何情况下禁止使用武力3.下列行为中,属于国际罪行的是(D)A.侵害他国侨民的合法权益B.侮辱他国的外交代表C.侮辱他国的国旗D.贩卖奴隶4.船舶在公海上航行只服从于(B)A.国际法B.船旗国本国法C.外国法D.国际私法5.公海是指不包括下列哪些部分的海域(ABD)A.内水B.领海C.大陆架D.毗连区6.国际法的渊源主要包括(AB)A.国际习惯B.国际条约C.国际法学家的学说D.联合国大会的决议7.按照国际惯例,下列条约应予继承的是(BD)A.和平友好条约B.边界领土条约C.中立条约D.道路交通条约8.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有(A)A.国家B.政府间国际组织C.民族解放组织D.法人9.依国际实践,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免除国家责任(B)。

A.同意B.国际组织授权C.不可抗力D.自卫行为10.国家为防止和惩治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事项的法规,可设立(ACD)A.专属经济区B.渔区C.毗连区D.领海二、名词解释1.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是以条约或习惯及其他形式协议都表现了国家的意志协调,也可以说国家的同意。

P、42.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国家是有主权的,因此国际法是平等者之间的法。

这是国际法的基本特点。

P、243.复合国: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州、邦或(加盟)共和国等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合国家。

P、584.国家管辖豁免:又称国家及其财产的管辖豁免或国家主权豁免,或国家豁免,主权豁免、他泛指一国不受他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的管辖,其中主要是指不受他国的司法管辖,即除非经过一国同意,他国司法机关不得受理针对该国或该国的行为和财产提起的诉讼,也不得对该国的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和强制措施。

P、61三、简述题1.国际法有哪些特征?P、3它的效力依据是什么?P、4-8答案要点:国际法的特征包括: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法律关系。

2、国际法的创立方式是国际法主体间,主要是国家间的协议。

3、国际法的强制执行依靠国家采取单独的或集体的措施。

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是各国的意志之间的协议。

2.如何正确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P、46答案要点: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法理论与实践问题。

从理论上讲,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两个独立的法律体系,它们在主体,调整对象,渊源,效力根据和性质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但它们之间又是有密切关系的。

这种关系首先表现在国家处理二者关系上应遵守国内法必须执行国际法的义务的原则。

其次,从国际法看,它的许多原则,规则和制度是借用国内法概念的,并且各国的国内立法实践对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再次,从国内法看,它也受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影响。

在不少场合,国内法也采纳了国际法的概念,并且在将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转化为国内法的同时,促进了国内法的建立和发展。

从处理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的实践讲,国家可采取采纳或转化的方式使国际法诠诘玫绞视?并对它们的地位作出规定。

3.国家承认有哪些法律效果?P、65答案要点:国家承认意味着承认国对新国家的国家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上述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认可和接受,还可以在承认国与被承认国之间确立起正式、稳定和全面的权利义务关系,例如,建立外交、领事或其他具体的条约关系。

四、论述题1.试述国家的基本权利。

P、60答案要点:国家的基本权利是国家固有的、不可缺少的、根本性的权利,是国家主权的直接体现。

国家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独立权。

即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内外事物而不受他国或国际组织的支配和干涉的权利。

2平等权。

是指国家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以平等身份和资格进行国际交往并承受国际的权利。

3自卫权。

即有以武力防卫外国对本国的武力攻击和协助他国防卫武力攻击的权利。

包括单独自卫和集体自卫。

4管辖权。

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等手段对特定的人、物、事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

他包括属地管辖,即有权对位于本国领土范围之内的一切不享有管辖豁免的人、物、和行为进行管辖;属人管辖,即有权对无论位于何处的一切具有本国国籍的人进行管辖;此外还可以对本国领土以外犯有危害本国安全、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和其他重大政治、经济利益的罪行的外国人进行管辖;还可以根据国际习惯规则或国际条约的规定,对在本国领域之外对本国人犯有某些罪行的外国人进行管辖;或对不具有本国国籍的人在本国领域以外所犯的某些国际罪行进行管辖。

2.如何认识一国从事了国际不法行为?P、75-82答案要点:一国国际不当行为是指该国从事的违背国际义务的行为、一国国际不当行为的要素包括两方面:一是存在一国的国家行为,我们所说的国家行为是指根据国际法规定以及有关的国际实践可以归因于国家的行为。

二是该行为违背了国际义务。

一国的行为如果不符合它所承担的有效国际义务对它的要求,则属于违背国际义务。

一国排除行为不当性的情况一般包括六种:同意、国际不当行为的对抗措施、不可抗力和偶然事件、危难、紧急状态和自卫。

五、案例分析案情:光华寮案(见教材第426页)分析:(1)台湾当局是否具有独立的国际地位?它能否代表中国在日本法院提起诉讼?(2)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日本的法院是否可以受理台湾代表中国的诉讼?(3)日本京都地方法院1977年的最初判决是否符合国际法?(4)1982年及其后日本各级法院对光华寮案的判决或裁定符合国际法吗?为什么?参考答案:(1)台湾当局不具有独立的国际地位。

不能代表中国在日本法院提起诉讼。

(2)日本法院不能受理台湾代表中国的诉讼。

(3)1977年的判决符合国际法。

(4)1982年及其后的判决或裁定不符合国际法。

理由请各位同学结合国际法的主体条件、地位等内容进行回答。

《国际公法》形考作业2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关于国家行使自卫权,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BC)。

A.仅指单独自卫B.可以单独自卫,也可以集体自卫C.必须以受到外国干涉为前提D.自卫不向安理会报告2.国际法上的承认在承认国与被承认国之间引起一系列法律后果,因此(AD)。

A.承认仅仅是单方面的行为B.承认意味着建交C.承认不具有溯及力D.承认表明了建交的愿望但不等于建交3.公海法律制度的基础是公海自由,这就决定了公海是(AC)。

A.全人类的共同财富B.是“无主物”C.是国家不享有权利的海域D.国家可对其享有部分管辖权的海域4.人权的含义是指(A)。

A.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B.天赋人权C.对少数民族保护的权利D.国际社会对人权的保护5.下列哪个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仅以国家为唯一的诉讼当事人(B)。

A.国际常设法院B.联合国国际法院C、欧洲联盟法院D.美洲人权法院6.国际法上的政府继承发生于下列场合(一国政府的非正常更迭)。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军队7.引渡的程序包括(ABC)。

A.请求引渡的提出B.引渡的对象移交C.引渡请求的审查D.引渡结果的报告8.可以引起条约无效的原因有(ABCD)。

A.诈欺B.错误C.贿赂D.与强行法抵触9.以下实体可以请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AB)。

A.联合国大会B.安理会C.中国D.欧洲联盟10.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两个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公约是(CD)。

A.《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B.《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C.《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D.《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二、名词解释1.领土主权:国家对领土具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它包括两方面意义。

一方面是国家对其领土具有所有权,因此具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另一方面意义是国家对其领土及领土内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有排他的管辖权。

P、862.边境制度:是为保护国家安全、维护边界线和便利当地居民的生活,国家在边境地区建立的有关维护界标、利用界水、边境居民往来等有关的制度。

P、973.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领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的宽度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P、132三、简述题1.简述公海上的管辖权P、147答案要点:可以分两方面理解,一是公海上的专属管辖权,即船旗国和有关人员所属国对船舶碰撞和其他航行事故以及船长和其他服务人员的刑事责任具有管辖权。

二是公海上的普遍管辖权,即各国对于公海上发生的违反人类利益的国际罪行以及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应予管辖,这些罪行包括海盗行为、贩运奴隶、未经许可的广播和贩运毒品等。

2.简述外空活动的制度。

P、185答案要点:各国进行外空活动有三项制度:责任制度、救助和送回宇航员及送还发射物制度、登记制度。

重点责任制度。

①责任制度的确定②责任的范围。

发射国的损害责任是其发射的空间物体给别国或国际组织造成的物质损害,即生命的丧失、身体伤害或健康及其他损害和财产的损害。

这种损害如果是发生在地球表面或对飞行中的航空器造成的损害,则发射国要负绝对赔偿责任。

如果发生在地球表面之外的地方,则只有当这种损害是由发射国的过失所致,它才承担责任。

损害发生后,受害人可向任何一个发射国求偿。

四、论述题1.论述中国领海及毗连区的法律制度。

P、126答案要点:中国领海的法律制度主要涉及我国领海的范围、领海主权、我国领海的航行制度以及我国领海中的管辖权几方面内容。

我国毗连区的制度主要涉及毗连区的范围、主权和管辖权等问题。

具体内容同学可以阅读文字教材。

2.试述《蒙特利尔公约》。

P、173答案要点:该公约是惩治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的一个重要公约,它重要涉及到管辖权、非法行为的确定以及引渡和庇护等三方面的问题。

具体内容同学可以阅读文字教材。

五、案例分析案情:卓长仁劫机案(见教材第434页)分析:(1)韩国对中国被劫持的96号民航机、机组人员及乘客所采取的措施是否符合《海牙公约》的规定?(2)韩国拒绝引渡卓长仁等罪犯是否违反国际法?为什么?(3)中国请求引渡卓长仁等的根据是什么?(4)什么是“或引渡或起诉原则”?该原则有何意义?参考答案:(1)符合;(2)不违反。

(3)劫机是可引渡的罪行,中国有管辖权。

(4)P、176具体理由请各位同学参考教材有关民用航空安全及引渡的相关内容。

《国际公法》形考作业3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国际河流制度和永久中立制度产生于(D)。

A.17世纪B.18世纪C.16世纪D.19世纪2.在集体人权中构成其他各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基础和前提的是(B)。

A.发展权B.民族自决权C.平等权D.生存3.国际常设法院于哪一年成立(C)。

A.1899B.1900C.1922D.19284.区域性机关若采取执行行动须经下列哪一国家或机构批准(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