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比高矮》(量的比较)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三篇】
【导语】通过⽬测⽐较⾼矮,知道什么⾼,什么矮,感知⾼矮的相对性。
⽆忧考整理了幼⼉园中班数学《⽐较⾼矮》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活动⽬标 1、在⽐较活动中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2、进⼀步培养幼⼉的⽐较性观察能⼒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区分⾼矮,掌握区别⾼矮的简单⽅法,初步理解⾼矮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课件:数学卡--3-3⽐较概念,3-4⽐较概念,3-5⽐较概念。
活动过程 ⼀、导⼊ 教师组织幼⼉做相反游戏,激发兴趣。
⽼师说“⾼”,⼩朋友说“矮”,同时蹲下; ⽼师说“矮”,幼⼉⼩朋友说“⾼”,同时站起来。
⼆、展开 1.学会区别⾼矮。
(1)和同伴⽐⾼矮, 请幼⼉和伙伴⽐⼀⽐,说出:谁⾼谁爱?谁和谁⼀样⾼? (2)数学卡:3-3⽐较概念 ⽐⼀⽐,两座楼,哪⼀座⾼?哪⼀座矮? 两个礼品盒,哪⼀个⾼?哪⼀个矮? 两个厨⼦,哪⼀个⾼?哪⼀个矮? 两个梯⼦,哪⼀个⾼?哪⼀个矮? 2.⽐较两个物体的⾼矮,掌握⽐较的⽅法。
(1)请⼀⾼⼀矮的两名幼⼉,矮的站在凳⼦上,⾼的站在地上; ⽤挡板遮住他们的下半⾝,让幼⼉判断,谁⾼谁矮。
(2)⼀只长颈⿅在地上,⼀只⼩猫爬到树顶,⼩猫低下头对长颈⿅说:“瞧!我长得⽐你⾼。
” 提问:⼩猫的话对吗?为什么? (3)讲解⽐较⾼矮的正确⽅法 ⼩结:⽐较⾼矮时要占站在同⼀⾼度。
3.感知⾼矮的相对性。
(教师注意表述要清楚明⽩) (1)数学卡:3-4⽐较概念 三座楼相⽐: 甲楼同⼄楼⽐,甲楼⽐⼄楼⾼,⼄楼⽐甲楼矮。
甲楼同丙楼⽐,甲楼⽐丙楼矮,丙楼⽐甲楼⾼。
三棵树相⽐: 引导幼⼉说出:⼄跟丙⽐,丙⽐⼄⾼,⼄⽐丙矮。
(3)讨论:为什么第⼀次⼄⾼?第⼆次⼄变矮了呢? (4)⼩结:⼀个⼈或⼀个物体是⾼是矮,要看和谁相⽐,⾼和矮是会变的。
4.⼩组4⼈排队,渗透⾼矮排序。
请幼⼉说出谁⽐谁⾼,谁⽐谁矮, 进⼀步感知⾼矮的相对性,尝试按从矮到⾼的顺序排队。
5.⾳乐游戏“找朋友” ⽼师播放⼀⾸欢快的⼉童舞曲,幼⼉按节拍拍⼿,找到朋友后握⼿、鞠躬、⽐⾼矮。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高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高矮》含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高”、“矮”这两个概念;2.能够通过比较确定谁更高或更矮,培养孩子比较大小的能力;3.能够通过游戏和活动增强孩子对高低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内容理解“高矮”概念1.让孩子互相比高低,学习“高”、“矮”的概念;2.通过比较手指、身高、玩具等物体的高度,让孩子更直观地理解“高”、“矮”的概念。
比较大小1.对比不同高度的物体,让孩子判断谁更高、谁更矮;2.给孩子介绍大小顺序,并引导孩子判断物体的大小关系。
活动游戏1.描述一个物品,让孩子猜猜它多高或多矮;2.让孩子用搭积木的方式,了解高度的概念;3.通过游戏追踪比较大小的记录,鼓励孩子更多地使用“高”、“矮”概念。
教学过程活动一:“比比身高”1.老师先站在孩子们的面前,示例比较手指的高低,引导孩子理解“高”、“矮”概念;2.然后老师举起一条标尺,让孩子自愿离出一排站好,然后老师帮他们量身高;3.老师再次引导孩子比较谁高谁矮,建立基本的比较高低概念。
活动二:“涂颜色”1.老师给每个孩子分发一张优美的小图画,其中有些物体是高的,有些是矮的,让孩子根据不同的颜色对它们进行区分;2.老师引导孩子在涂色的过程中学习高低概念。
活动三:“积木对高”1.老师将孩子分成小组,分配积木,让孩子之间进行比较高低;2.然后老师用一个袋子装好积木,让孩子通过摸索找出相同数量的积木,并从小到大排列它们。
回顾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能够通过多种形式感受到“高矮”概念,了解大小关系。
然而,在具体活动实践中,教师注意到一些问题:1.活动中使用语言表达不够直观:在介绍概念时,老师用了一些专业词汇,有些孩子可能无法理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准确地表达概念,将专业的词汇翻译为简单易懂的语言。
2.活动时间安排不均匀:由于一些游戏比较复杂,花费的时间也比较久,不同活动的时间安排不够均衡。
在下一次教学中,老师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高矮”的概念;2.能够观察和区分物体之间的高度差异;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同物体的高度大小关系;4.能够运用比较高矮的概念,进行数量的简单比较。
二、教学重点1.高矮的概念及其表达方法;2.观察和区分物体之间的高度差异;3.运用比较高矮的概念,进行数量的简单比较。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计算器、量杯、不同高度的水杯;2.学生准备:注意力、观察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出示图片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个不同高度的人物,或者利用图片演示不同高度的物体,引导幼儿感受和体会高矮的概念。
(2)引导发现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三个人物的高矮差异。
例如“这个人高一点,那个人矮一点”,“这个人比那个人更高”。
2. 正式教学(1)观察物体差异通过实际操作,向幼儿展示不同高度的物体,让幼儿用眼睛观察不同物体之间的高度差异,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例如,“这个杯子比那个杯子更高”。
(2)用图形表示高矮让幼儿用画图形的方式来表示不同物体之间的高度差异,可以使用直线或者折线来表示。
例如,“这个杯子有5厘米高,那个杯子有3厘米高,我画两条线来表示它们之间的高度差异”。
(3)比较高矮通过让幼儿解决简单的高度比较问题,如“这个杯子比那个杯子更高,高多少?”或“这个水杯比那个水杯高两倍”,来运用已经掌握的高矮概念,进行数量的比较。
3. 拓展(1)综合练习让幼儿通过集体游戏等方式进行高矮的综合练习,如让幼儿按照高矮顺序排队、进行身高比较等。
(2)巩固练习教师通过出题和游戏等形式巩固幼儿掌握的高矮概念,如让幼儿识别高矮图形、比较物品的高矮等,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通过先让幼儿感受和体验高矮的概念,再通过实物展示和画图形的方式来巩固,最后通过问题解决和游戏等形式进行拓展与巩固。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矮的概念及其表达方法,并能够能够用此概念进行数量的简单比较。
比高矮教案(15篇)
比高矮教案(15篇)比高矮教案(1)一、活动目标1 、利用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相对性。
2、练习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进行排序。
3、进展幼儿的观看力及比较推理的力量。
4、激活了幼儿的奇怪心和探究欲望。
5、引领幼儿乐观与材料互动,体悟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预备1、有高矮物体的大图。
2、两支塑料花。
3、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1、初步比较高矮。
请一位大班幼儿和一位小班幼儿踏步走进教室,请幼儿比较谁高谁矮。
请幼儿说出:“大哥哥高高的,小弟弟矮矮的。
”2、观看大图比较高矮。
引领幼儿比较图片上物体的高矮,并说出什么东西是高的,什么东西是矮的。
3、引领幼儿发觉高矮是利用比较而来的。
老师展示两支不同高度的塑料花,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请幼儿观看哪支花高,哪支花矮。
老师总结: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要把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
4、引领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外形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请幼儿给不同高矮的物体进行排序。
5、排队嬉戏:幼儿利用自身参与,进一步体悟物体的高矮是比较出来的。
四、活动延长带领幼儿观看幼儿园的房屋、树木、运动器械等,并比较它们的高矮。
反思: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利用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试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活幼儿的学习爱好,再来观看图片比较高矮,最终进行排序。
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控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比高矮教案(2)设计思路:进入中班的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力量逐步加深,他们能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究、认识新奇的事物。
在排队时也会在无意间听到有的孩子的对话:我比你高,我排在你后面,我来关灯我人高的等。
孩子们也有意识熟悉到自己正在渐渐长高,正是这些无意间的发觉,给孩子带来了连续探究,学习的愿望。
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高矮》
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高矮》
教学目标
•孩子能够理解“高”和“矮”的概念。
•孩子能够比较物体的高度,使用“比”来描述大小关系。
•孩子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高度大小差异。
教学准备
•卡片或图片,展示不同高度的物体。
•儿童喜爱的玩具或角色卡片。
•计时器(可选)。
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教师出示不同高度的物体卡片,请孩子们观察并描述物体的高度。
–引导孩子用手指比划物体的高度大小,并提出比较物体高矮的问题。
2.探究(15分钟)
–教师出示两个物体卡片,请孩子们分别比较两者的高矮。
–要求孩子们用口头描述物体高度的差异,如:“A比B高”、“B 比A矮”等。
3.游戏活动(20分钟)
–教师组织游戏,让孩子们根据提示比较角色卡片的高矮,如“比猫高的是谁?”。
–孩子们通过比较来选择正确的角色卡片,加强对高矮概念的理解。
4.练习(15分钟)
–让孩子们在小组内相互比较身高,用所学语言描述自己和同伴的关系。
–教师可以记录孩子们之间的比较结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大小关系。
5.总结(10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比”字的应用和物体高矮的描述。
–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比较身边事物的高度差异。
拓展活动
•让孩子们用积木或其他材料搭建物体,比较不同搭建物体的高度。
•让孩子们自行制作高矮不同的卡片,进行比较和描述练习。
通过这个教案的学习,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比高矮”的概念,培养他们观察、比较和描述的能力,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比高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比高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活动简介比较大小是幼儿数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比较高矮则是其中最基本的比较大小形式之一。
因此,在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比较高矮的方式,帮助幼儿加深对大小的理解,学习一些基本的比较大小技巧。
本次数学活动的主题即为“比高矮”,旨在通过游戏和操作,激发幼儿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较大小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的教学,预期幼儿可以实现以下目标:•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并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或语句描述物品的高低。
•学习一些基本的比较大小技巧,如比较法、估算法和量化法,能够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应用这些技巧。
•提高观察能力和细节捕捉能力,能够从视觉上捕捉物品的大小差异,并加以比较。
•培养团队合作和积极参与的意识,能够与同伴协作完成任务,共同探索高矮的比较方法,并彼此交流分享。
三、教学准备•准备一些比较高矮的物品,如小球、积木、水杯、饮料瓶等。
•准备一个标尺或尺子,用于帮助幼儿量化物品的高度。
•准备一些简单的操作任务,如将物品按高度排序、选出最高/最矮物品等。
•规划一个宽敞、安全的教学环境,确保幼儿可以自由地移动和操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为了调动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给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都喜欢喝牛奶吗?那牛奶瓶子有高矮之分吗?我们怎样才能看出来呢?”引导孩子一起讨论,探究物品的高矮概念和比较方法,并适当启发一些方法或技巧。
2、游戏环节(30分钟)•游戏1:单项比较将不同高度的物品摆放在一起,指示幼儿进行两两比较。
引导孩子用眼睛观察和比较物品,告诉老师哪个比哪个高/低。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答案。
在游戏中逐渐导入基本的比较技巧,如比较法、估算法等,提醒幼儿要注意细节和逻辑。
•游戏2:分组比较将幼儿分成2~3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物品。
任务是在规定时间内,将自己组内的物品按高低排序,并与其他组进行比较,看哪组完成得最快最准确。
中班科学《比较高矮》(精选9篇)
中班科学《比拟高矮》〔精选9篇〕篇1:中班科学《比拟高矮》一、设计意图:比拟高矮是中班上学期数学领域中的二、活动目的 1.学会通过目测比拟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会简单的比拟方法,初步会按照高矮排序特征进展排序。
三、活动准备: 1.经历准备:幼儿已经学过大小、长短等计量单位。
2.物质准备:〔1〕ppt幻灯片:高矮不同的树、房子以及不能用高矮比拟的实物;〔2〕操作材料: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套筒。
四、活动过程1.出示高矮不同的房子与动物,引导幼儿为动物选择正确的房子。
提问:为什么要让长颈鹿住在高房子里?2.观看ppt引导幼儿通过目测,比拟物体的高矮。
〔1〕出示单个实物,引导幼儿判断实物的高矮。
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比拟高矮的规那么与方法。
①这棵树是高还是矮呢?②为什么一棵树不能看出高和矮?小结:当个物体无法比拟高矮,最少需要两样才能进展比拟。
〔2〕出示高矮不同的三个实物,通过两两相比拟,发现高矮的相对性。
提问:①如今有两棵〔三棵〕树,可以比高矮了吗?为什么?②同一中物体可以比拟高矮,不同的物体〔如:猴子和小鸡〕可以吗?③五只不同的动物,在比拟高矮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老师小结:要比拟高矮,可以是同一类物体进展比拟〔如树和树,兔子和兔子〕,也可以用不同类的物体〔如树和兔子〕,但是比拟的时候都要站在同一个高度。
3.以幼儿为参照物,在楼梯进展高矮比拟,引导幼儿学会正确比拟高矮的方法。
小结:要进展人的高矮比拟,首先要站在同一高度,自然站立,不躬身,不踮脚尖。
4.区域操作练习:为五个以内不同高度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套筒排列高矮顺序。
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学着比拟高矮和一样高;能正确运用高、矮的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地排列。
让幼儿借助多媒体的参与,正面感知生活中的高矮。
活动的开场环节,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认识高矮,并出示苹果、棍子、铅笔、运发动等人和物,启发幼儿寻找可以正确运用高矮来衡量的物品——人物,并为苹果、花朵、棍子、铅笔匹配正确的描绘性词汇,如:苹果——大、小;棍子——粗、细;铅笔——长、短。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比高矮9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比高矮9篇比高矮 1《比高矮、比长短》是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以游戏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教材所呈现的情境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幅情境图安排的内容是通过观察比较高矮;第二幅情境图是通过笑笑和淘气比高矮,引出研究比较的方法。
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我把两幅情境图交换了顺序,以游戏的形式,请上两位同学代替笑笑和淘气比高矮,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
后来,我以公平(两人在同一高度比)和不公平(一人站在椅子上,一人站在地上比)的游戏,让孩子们自己总结出了比较高矮的基本方法(两个物体比较,需要在同一个起点下进行)。
紧接着在教室中组织学生开展比高矮的模拟活动,在比的过程中,让学生一边比一边说“谁比谁高,或者是谁比谁矮”,让每个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到比较高矮要在同一起点下才能进行。
于是,我就趁热打铁,出示第一幅情境图,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的方法,再加上生活中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这一环节很顺利的解决了。
在学生探寻到比的方法之后,结合教材和教室中的情境,安排学生比高矮(长短)的游戏,让学生“自由结合,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这使学生感到新奇,“老师让我们自己玩”,学生活动的兴趣高,主动积极地选择各种比的对象,全力投入比一比的活动中,并认真比出高矮(长短),体会尝试成功的快乐。
最后,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话来叙述两样物体进行高矮(或长短)的比较方法。
二、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
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
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
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
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区分高和矮的概念。
2.帮助幼儿通过比较高矮的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1.数学教具:几个不同高矮的玩具或物体、测高尺。
2.教学环境:教室内放置凳子等,确保幼儿可以安全使用教具。
3.安排幼儿的座位,方便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与幼儿一起讨论“高”和“矮”的概念,引导幼儿自己感受。
2.通过展示不同高矮的玩具或物体,让幼儿感受视觉上的高低差异。
第二步:教学活动1.让幼儿两两配对,一人站在凳子上,另一人用测高尺测量身高。
2.让幼儿比较两人的身高,判断谁高谁低,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3.引导幼儿在小组内进行比较高矮的活动,让他们自己找出相对高矮的顺序。
第三步:总结1.结合实际活动,让幼儿总结“高”和“矮”之间的联系。
2.对幼儿进行展示,让他们分析在生活中如何应用比较高矮的方法。
四、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准确比较高矮、是否能通过语言描述高矮。
2.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记录,作为评估参考。
3.老师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个别评价和引导。
五、延伸活动1.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不同物体的高矮,进行比较分析。
2.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展现自己对比较高矮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教学中是否引起幼儿的兴趣,参与度如何?2.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教学流程是否顺利?3.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需要进一步引导的地方有哪些?七、教学反馈1.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根据幼儿的反馈和实际表现,调整下一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通过本教案设计的《比较高矮》数学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有效帮助幼儿理解高矮的概念,并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
幼儿园中班《比高矮》数学教案(精选
幼儿园中班《比高矮》数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幼儿乐园》第二册,第七章《比较与排序》中的《比高矮》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生活中不同物体的高矮,培养幼儿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掌握高矮比较的方法,并能用语言准确描述比较结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比较生活中不同物体的高矮,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运用语言描述高矮比较结果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准确描述高矮比较结果。
重点:让幼儿掌握高矮比较的方法,培养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高低不同的玩具、图片、尺子。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排队,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和同伴的身高,讨论谁高谁矮。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高低不同的玩具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讲解高矮比较的方法,并用语言描述比较结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练习,用尺子比较组内不同物体的高矮,并用语言描述。
4. 小组讨论(5分钟)各小组讨论比较结果,分享比较过程中的发现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高矮2. 板书内容:高矮比较方法:观察、比较、描述高矮词汇:高、矮、一样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家庭成员的身高,并描述比较结果。
答案示例:爸爸最高,妈妈次之,我(幼儿)最矮。
2. 拓展作业:观察生活中的高矮现象,与家长分享你的发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比较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掌握高矮比较方法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在家庭、社区等环境中,引导幼儿关注高矮比较现象,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高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高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比高矮》。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理解高矮的概念,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高矮的概念,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生活中数学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高矮的概念,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两个不同高度的玩具娃娃、尺子、卡片。
2. 学具:每组一张高矮比较图、彩色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两个不同高度的玩具娃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娃娃高,哪个娃娃矮。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通过卡片展示高矮的概念,让幼儿理解高矮的含义。
b. 教师用尺子测量两个玩具娃娃的高度,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高矮的差异。
c. 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指比划高矮,加深对高矮概念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出示高矮比较图,让幼儿独立完成比较高矮的任务。
b. 幼儿分组讨论,合作完成高矮排序任务。
c.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排序结果,并给予评价。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高矮2. 板书内容:a. 高矮概念b. 比较方法c. 课堂练习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庭成员,比较高矮,完成高矮排序。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比较高矮的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高矮概念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2. 拓展延伸:a. 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高矮现象,如建筑物、树木等。
b. 开展“比高矮”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c. 结合其他学科,如美术、体育等,让幼儿在多方面体验高矮的概念。
幼儿园中班《比高矮》数学教案精选
幼儿园中班《比高矮》数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比高矮》。
该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高矮的概念,并能运用比较高矮的方法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高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能运用比较高矮的方法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高矮。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能运用比较高矮的方法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高矮。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比较高矮的方法,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高矮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一些不同高度的物体,如积木、书籍等。
学具:准备一些彩纸、画笔、剪刀等,让学生制作自己比较高矮的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些不同高度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高矮。
2. 讲解高矮的概念:教师向学生解释高矮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高矮的定义和比较方法。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些物体,比较高矮,并记录下来。
4. 分享比较结果: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比较结果,并解释比较高矮的方法。
5. 练习比较:教师给出一些物体,学生独立或合作比较高矮,并记录下来。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比较高矮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高矮比较方法:1. 观察物体的上下部分,比较上下部分的长度。
2. 把物体放在同一平面上,比较物体的前后位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下列物体的高矮,并记录下来。
(1)书架和桌子(2)小树和房子(3)篮球和足球答案:(1)书架比桌子高(2)小树比房子矮(3)篮球和足球一样高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比较高矮,并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高矮,引导学生理解高矮的概念,并运用比较高矮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三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三篇】一活动目标1、在比较活动中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比较性观察水平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区分高矮,掌握区别高矮的简单方法,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课件:数学卡--3-3比较概念,3-4比较概念,3-5比较概念。
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组织幼儿做相反游戏,激发兴趣。
老师说“高”,小朋友说“矮”,同时蹲下;老师说“矮”,幼儿小朋友说“高”,同时站起来。
二、展开1.学会区别高矮。
(1)和同伴比高矮,请幼儿和伙伴比一比,说出:谁高谁爱?谁和谁一样高?(2)数学卡:3-3比较概念比一比,两座楼,哪一座高?哪一座矮?两个礼品盒,哪一个高?哪一个矮?两个厨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两个梯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2.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掌握比较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的两名幼儿,矮的站在凳子上,高的站在地上;用挡板遮住他们的下半身,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
(2)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小猫爬到树顶,小猫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
”提问:小猫的话对吗?为什么?(3)讲解比较高矮的准确方法小结:比较高矮时要占站在同一高度。
3.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教师注意表述要清楚明白)(1)数学卡:3-4比较概念三座楼相比:甲楼同乙楼比,甲楼比乙楼高,乙楼比甲楼矮。
甲楼同丙楼比,甲楼比丙楼矮,丙楼比甲楼高。
三棵树相比:引导幼儿说出:乙跟丙比,丙比乙高,乙比丙矮。
(3)讨论:为什么第一次乙高?第二次乙变矮了呢?(4)小结:一个人或一个物体是高是矮,要看和谁相比,高和矮是会变的。
4.小组4人排队,渗透高矮排序。
请幼儿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尝试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
5.音乐游戏“找朋友”老师播放一首欢快的儿童舞曲,幼儿按节拍拍手,找到朋友后握手、鞠躬、比高矮。
待幼儿均找到朋友后,音乐停止,幼儿说出两人比较的结果。
游戏反复实行,朋友持续交换。
三、结束活动评价,表扬积极参与比较、认真观察的幼儿。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精选13篇)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精选13篇)中班数学活动:《比较高矮》篇1活动目标:1、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习按高矮排序,能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余物体。
活动准备:积木、瓶子、套娃、纸盒等幼儿每人一份活动过程:一、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1、出示一棵树,请幼儿说说是高的还是矮的?2、分别出示第二、三棵树,幼儿判断哪棵树高,哪棵树矮?你是怎么知道的?二、比高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1、请一位幼儿,能知道他是高还是矮?2、两位幼儿比,谁长的高,谁长的矮?重点引导幼儿说清:谁比谁高,谁比谁矮?3、小结:高和矮是要通过比较以后才能知道,只有一个人或者一个东西时不能判断高矮。
三、按高矮排序1、幼儿自选一种操作材料,按高矮排序。
2、引导幼儿一起检查、纠正。
重点引导:用目测的方法仔细观察比较。
3、另选一种材料,按高矮排序。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篇2设计意图:幼儿在生活中对物体的高矮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比较的方法却不甚了解,常常凭直观的感觉。
本活动设计从故事导入,自然引入高矮的概念,从图片的高矮比较到同伴之间高矮的相互比较,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了高矮的实际意义,并学会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活动名称:数学活动内容:比高矮活动目标:1.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2.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活动重点: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活动难点: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活动准备:1.教师熟悉故事《长颈鹿和山羊》。
2.高矮不同的长颈鹿图片三张,山羊图片一张。
3.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小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1.讲述《长颈鹿和山羊》的故事,自然引出高矮的概念。
(1)出示山羊和长颈鹿图片。
教师一手拿着山羊图片一手拿着长颈鹿的图片说:"老师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两位动物朋友,我们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幼儿分别与山羊和长颈鹿打招呼。
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比高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比高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比高矮》这个数学游戏的方式,帮助中班幼儿掌握以下数学目标:1.了解数值意义,掌握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掌握简单的分类方法;3.通过游戏加深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环境准备:要求安排教室环境温馨、卫生、整洁、安全有序,为游戏操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 教学材料准备:•游戏道具:4个高矮不同的玩具人形玩偶(如:小狗、小猫、小熊、小兔)。
•游戏卡片:三张写有“大于”、“小于”、“等于”的卡片。
•评价表:用于对幼儿表现进行评价。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与幼儿互动:与幼儿互动交流,缓解幼儿情绪,为游戏操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游戏道具准备:将3个玩具人形玩偶放在教室地上,另放一边。
•游戏卡片准备:将三张写有“大于”、“小于”、“等于”的卡片摆在教室桌子上。
•介绍游戏玩法:先简单介绍游戏玩法:游戏中会给出两个人形玩偶,让幼儿判断哪个比较高或者一样高,并用游戏卡片来判断两个人形玩偶的大小关系,做出正确判断后会得到奖励。
2. 游戏操作1.开始游戏:教师会将两个玩具人形玩偶放在教室地上,要求幼儿判断哪个比较高或者一样高,并用游戏卡片来判断两个人形玩偶的大小关系,做出正确判断后会得到奖励。
2.奖励制度:游戏过程中,教师会不时地奖励幼儿,奖励的形式包括:小糖果,小贴纸等。
3.转动游戏:数次游戏操作后,将两个玩具人形玩偶转变,将新组成的两组玩具人形进行比较,并用游戏卡片来判断两个人形玩偶的大小关系,做出正确判断后会得到奖励。
4.游戏结束:操作结束后,教师会统计幼儿奖励数量并予以公布。
3. 教学反思1.教学反思:通过《比高矮》这个数学游戏的方式,幼儿们在游戏过程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引导幼儿更加广泛地认知和理解世界,在高效尽兴的游戏中深化对数学概念的认知。
中班比较高矮教案7篇
中班比较高矮教案7篇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明确每节课的教学步骤和方法,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比较高矮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比较高矮教案篇1一、设计意图:比较高矮是中班上学期数学领域中的二、活动目的1.学会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初步会按照高矮排序特征进行排序。
三、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过大小、长短等计量单位。
2.物质准备:(1)ppt幻灯片:高矮不同的树、房子以及不能用高矮比较的实物;(2)操作材料: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套筒。
四、活动过程1.出示高矮不同的房子与动物,引导幼儿为动物选择正确的房子。
提问:为什么要让长颈鹿住在高房子里?2.观看ppt引导幼儿通过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
(1)出示单个实物,引导幼儿判断实物的高矮。
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比较高矮的规则与方法。
①这棵树是高还是矮呢?②为什么一棵树不能看出高和矮?小结:当个物体无法比较高矮,最少需要两样才能进行比较。
(2)出示高矮不同的三个实物,通过两两相比较,发现高矮的相对性。
提问:①现在有两棵(三棵)树,能够比高矮了吗?为什么?②同一中物体可以比较高矮,不同的物体(如:猴子和小鸡)可以吗?③五只不同的动物,在比较高矮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小结:要比较高矮,可以是同一类物体进行比较(如树和树,兔子和兔子)也可以用不同类的物体(如树和兔子)但是比较的时候都要站在同一个高度。
3.以幼儿为参照物,在楼梯进行高矮比较,引导幼儿学会正确比较高矮的方法。
小结:要进行人的高矮比较,首先要站在同一高度,自然站立,不躬身,不踮脚尖。
4.区域操作练习:为五个以内不同高度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套筒排列高矮顺序。
中班比较高矮教案篇2活动名称:比高矮生成背景: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高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高矮》含反思一、教案概述:本次数学活动是针对幼儿园中班学生开展的,目的是通过比较高和矮人物的身高来帮助幼儿掌握比较大小的概念,并通过反思环节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学习比较高低的概念。
2.能够通过比较判断人物的高低。
3.加强幼儿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贴有不同高度人物图片的卡片。
2.课件和投影仪。
3.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在场幼儿的照片,并询问幼儿们是否知道照片上的人物高矮的情况,引发幼儿们对比较高低的兴趣和思考。
2.观察交流(1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高个子人物的照片和一张矮个子人物的照片,让幼儿观察并比较两张照片上人物的高低差异。
随后,老师会与幼儿进行交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张照片上人物的高矮差异,并引导幼儿发现人物高度的不同对比。
3.引入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高度的人物图片,并反复强调高和矮的对比。
然后,老师会使用幻灯片上的图片让幼儿进行整体观察,并询问幼儿哪个人物是最高的,哪个人物是最矮的。
4.小组活动(20分钟):老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部分贴有不同高度人物图片的卡片。
每个小组在指导下,让幼儿将自己手中的卡片按照高低顺序排列,然后说明他们排列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纠正。
5.反思环节(15分钟):幼儿们将自己排列好的卡片拿到黑板前,由组员进行展示。
其他幼儿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师引导幼儿们首先描述他们的依据是什么,再对不同卡片的排列进行评价和比较。
最后,老师引导幼儿们总结出人物高低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在观察和比较中掌握了比较高低的基本概念,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合作来整理和对比图片,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依据进行解释和表述。
在反思环节中,通过相互的观察和评价,幼儿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高低的判断依据,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比高矮》中班数学教案
《比高矮》中班数学教案《比高矮》中班数学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高矮》中班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比高矮》中班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并能用三个或更多的物体比较高矮。
2、能认真地参与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1、《我的数学》P11,2、三个不同高度的帽子。
3、一个大方块。
活动过程1、玩比高矮的游戏。
(1)、两个小朋友上台,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啊?我让她们都站在这平平的地面上。
看看这两个小朋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2)、再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引导幼儿比较。
"又来一个小朋友,我也让他站在这平平的的地面上,并站在这两个小朋友的中间,这里就有1、2、3三个小朋友。
看看她比哪个小朋友高?比哪个小朋友矮?(原来她们是比过以后才能知道高矮)。
"(3)请一个小朋友站在一个大方块上,与其他两个小朋友比一比,现在谁高谁矮。
(4)请幼儿认真观察、思考:谁最高?谁最矮?为什么?想一想比高矮,怎样比最公平?2、再次尝试比高矮: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至五人,幼儿自己练习比高矮,并按高到矮(或矮到高)顺序排队。
3、再请三个高矮不同的小朋友,戴着高矮不同的帽子,请其他的小朋友比一比,说一说哪顶帽子高,哪顶帽子矮,怎么比?(1)请小朋友将帽子摘下来,放在桌子上比一比。
(2)与小朋友讨论比较高矮的方法:相比较的物体必须都放在同一个面上,也就是说都在桌面上或都在地面上,而且这些地方一定要是平的。
4、做练习《我的数学》P11,比一比谁戴的帽子高,谁的帽子矮。
在高帽子上打勾,矮帽子上画小三角形。
后讲评幼儿做练习的情况。
5、小朋友们,想不想让自己比别人高呀?那我们要怎么做呢?(鼓励小朋友,多吃饭菜、少吃零食,多运动,才长得高。
中班数学教案《比高矮》
中班数学教案《比高矮》中班数学教案《比高矮》(通用12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数学教案《比高矮》(通用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教案《比高矮》篇1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高矮、长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2.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感知高矮的关系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秋天来啦,苹果都熟了,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苹果摘下来放到篮子里,谁愿意来?(学生摘到下方的苹果,怎么都拿不到黑板上方的苹果。
这时,老师轻松地将苹果拿下来。
)小朋友为什么没能摘到苹果,而老师为什么能摘到呢?对,老师和小朋友比,老师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师矮。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高矮。
(板书:比高矮)。
2、例举生活中的高矮。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些物体能比高矮吗?二、体验比较的方法。
1、学生活动,探讨比较方法。
2、学生汇报,展示不同方法。
谁来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和身边的小朋友比高矮的?请你和你的小伙伴出来演示给大家看好吗?学生每汇报一种,教师及时加以正确指导。
3、游戏。
下面,咱们来做个小游戏,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谁长得高些?看看,到底谁长得高些?请你再看看是谁高?他们比身高的方法对吗?那你们说正确的应该怎么比?4、小结。
看来比身高的方法有很多,但比较时必须要注意:一是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个平面上;二是人要立正站直,可以用背靠背的办法比,也可以用面对面的办法比;三是用做记号的办法时,人还要贴着墙壁。
现在你们会比身高了吗?三、活动巩固。
我请坐得最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排排队。
谁愿意来给他们排队?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谁最高?谁最矮?谁第二高?(老师加入)现在他还是最高的吗?你能找出三个比你高的小朋友吗?小结:小朋友们合作得很好,队伍排得很整齐,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排队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比高矮(量的比较)教案思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比高矮(量的比较)教案思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数学活动,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比较”和“量”的概念;2.掌握比较物品高矮的方法;3.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2.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活动必备物品:大纸带、首饰、学生身高纸条;–活动需要材料:计时器;–准备课堂板书:量的比较符号。
2.学生准备:–随身携带学生身高纸条;–活动中需要的学生配件:首饰。
3.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课堂板书导入本次数学思维活动的主题:“比高矮比(量的比较)”。
让学生探究比高矮以及被称为数量比较的量的比较方法,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2.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测量身高的方法,提醒他们收集自己的身高纸条。
3.提供一个学生自愿者,询问他们测量年轻女子身高的方法。
给予适时的提示,如衡量单位、基本的身体测量器具等。
第二步:理解1.阐明欧洲和中国人使用量的比较符号的不同点,创造性地解释比较符号对于学习比较的价值。
2.掩饰在授课过程中的一些反例并进行解决。
3.引导学生试着使用比较符号进行身高比较。
让他们喊出比失踪女孩草坪的身高高的声音。
第三步:合作竞赛1.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
2.班上每个小组应该拥有一名“相同”高度(而非完全相同)的成员。
指示学生为他们选择一个月头,让他们穿上配饰。
3.向学生阐述竞争原则:向根据身高等级分配班级,并召集各个组最高的成员进行比较,并进行比较。
时间限制为30秒左右,然后引导其他人看到在较短的时间内他们所持的高度(或高度的大小等级),确定最高的团队。
4.鼓励其他组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成员的身高放入适用等级,并将团队高度排名。
第四步:巩固练习1.引导学生走上前来,选择物品进行高度比较,并使用比较符号表示比较结果,以巩固所学。
2.向学生介绍一些搭配的技巧,以帮助他们制作和来进行更加有趣的活动。
3.使用团队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技能进行比高矮比(量的比较)的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比高矮》(量的比
较)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比高矮》(量的比较)设计意图:
幼儿在生活中对物体的高矮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比较的方法却不甚了解,常常凭直观的感觉。
本活动设计从故事导入,自然引入高矮的概念,从图片的高矮比较到同伴之间高矮的相互比较,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了高矮的实际意义,并学会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活动名称:数学
活动内容:比高矮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2.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活动重点:
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活动难点:
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活动准备:
1.教师熟悉故事《长颈鹿和山羊》。
2.高矮不同的长颈鹿图片三张,山羊图片一张。
3.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小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
1.讲述《长颈鹿和山羊》的故事,自然引出高矮的概念。
(1)出示山羊和长颈鹿图片。
教师一手拿着山羊图片一手拿着长颈鹿的图片说:"老师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两位动物朋友,我们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幼儿分别与山羊和长颈鹿打招呼。
教师边表演边说:"可是,山羊和长颈鹿怎么都不说话呢?它们两个怎么了?闹矛盾了?为什么呢?"(2)讲述《长颈鹿和山羊》的故事。
提问:"说一说山羊和长颈鹿为什么不开心呢?他们两个这样做对吗?他们应该怎么做?"(3)教师小结:原来山羊和长颈鹿不开心是因为高矮的问题,高有高的好处,矮有矮的方便,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尊重,不能嘲笑别人。
2.学习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1)教师:长颈鹿改掉了矮嘲笑别人的坏习惯,别的长颈鹿也愿意和它交朋友。
(出示另外两张长颈鹿的图片)他们三个是好朋友,三个好朋友也是有高有矮的,我们来帮它们比一比吧!
(2)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大家说说比较高矮的方法。
(4)教师边演示边强调三个长颈鹿比较高矮的方法:让三只长颈鹿脚对齐,站在同一个平面上,先找出最高的那个,然后再将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
这样我们就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帮它们排好队了。
(5)讨论:还可以怎么来排呢?(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从矮到高的排序。
)(5)教师小结:比较高矮时,我们要把物体
放在同一起点上,可以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也可以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
3.幼儿三人一组比较高矮,并按一定的顺序排队。
(1)教师:你们想和长颈鹿一样也来比一比吗?
(2)教师请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组合,排队比高矮,并说一说他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还能怎么排。
(3)重复游戏,请幼儿换朋友,三人一组重新组合。
4.巩固练习,强化对高矮的认识。
(1)打开幼儿用书,教师交待操作方法,请幼儿按要求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
(3)请幼儿互相交流分享,体验成功操作的乐趣。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引导幼儿把图书角的图书按照高矮的顺序排列。
2.家园共育: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比较周围物品的高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