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城市总规中区域关系与目标定位评估探讨——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
“十三五”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新思考
“十三五”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新思考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将继续推进城市规划体系建设,为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宜
居宜业城市提供强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我们将根据当前城市建设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新
机遇,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确保城市建设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城市规划体系
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要进一步优化,确保各
项规划之间相互衔接,形成完整、协调的城市规划体系。
此外,还要强化城市规划与土地
利用、交通、环保等领域的协调配合,确保城市规划实施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增加城市绿地空间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加大力度增加城市绿地空间,建设更多公园和绿地,提高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在规划城市时,还要注重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增强城市文化的魅力和底蕴。
三、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城市交通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升城市交
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系数,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环境。
此外,还将加大对公共
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四、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扩
大城市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深度,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让市民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公共服务。
五、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将注重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扩大绿色产业、文化
创意产业、科技创新等高附加值产业的规模和比重,推动济南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
持续发展。
“十三五”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新思考
“十三五”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新思考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其城市规划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
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的新思考是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就“十三五”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进行新的思考和探讨。
一、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它承载着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和方向。
在“十三五”期间,济南市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特别是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需要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功能定位,通过科学规划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功能区,实现城市功能的有序分布,在确保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保护生态环境和农田资源。
二、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密不可分,真正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进城市绿色发展。
在“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绿地规划的比重,提高城市绿化率,完善市区生态网络,打造城市生态廊道,增加城市的生态价值。
加强城市建设的节能环保理念,提高建筑能效,推广环保新型建材,实现城市资源的可再生和循环利用。
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需要更加注重城市智能化和信息化。
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加强城市交通、水利、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特别是要推进城市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水平,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提高城市供水供电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四、加强城市风貌保护规划城市的风貌是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传统魅力所在,城市规划体系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城市风貌保护。
需要在城市规划中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城市传统文化,提高城市风貌的整体品质。
特别是要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历史建筑,并将其有效融入城市发展中,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韵味的城市风貌。
济南城市规划分析
济南市周边有多个城市,如泰安、淄博、德州等,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群。
历史背景
济南市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 化名城之一。
济南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如千佛山、大明湖等,这些景点 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济南市在历史上曾是中华民国的 首都,有着重要的政治地位。
人口与经济
济南市人口数量较多,人口密度较高。
济南城市规划分析
目录
• 济南城市概况 • 济南城市规划历程 • 济南城市规划特点 • 济南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 • 济南城市规划未来展望
01 济南城市概况
地理位置
01
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也 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02
济南市地处华北平原的南部,地势南高北低,南部 为泰山余脉,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共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公共交通发展滞后
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不足,线路覆盖不全,导致市民出行不便,增加 了交通拥堵的压力。
交通管理措施需加强
需加强交通管理措施,如限行、错峰出行等,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环境质量挑战
01
02
03
空气质量恶化
随着工业发展和机动车数 量的增加,济南市空气质 量逐渐恶化,对市民健康 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济南市的历史文化保护还注重与城市 更新和开发的协调。通过将保护与利 用相结合,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 更新和开发中,实现了历史文化的传 承和发展。
04 济南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
人口增长压力
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人口迁移增加,济南市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住房保障等带来巨大压力。
地理对称原理下的区域布局发展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1172023.08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城乡规划·设计新时代背景下,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同,人才流通速度加快,受交通发达程度变化、GDP 增长变化的影响,人才的分布也发生着变化[1]。
把握好地理分布格局,推动不同区域发展,能令城市的建设更加合理,居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目前,对城市布局发展的分析方法,包括生态、GIS 大数据、空间模型等多个视角[2-4]。
地理学对称原理是克里斯泰勒(Chris taller)在1966年对德国南部中心地进行研究时首次提出的[5]。
而我国学者叶大年,在2011年首次提出地理学的五条对称原理[6]:地质的对称决定自然地理的对称;自然地理的对称决定经济地理的对称;气候条件改变自然地理的对称;人类重大政治经济活动会影响地理对称性;对称或者对称的经济地理格局是一种合理的格局。
开创了中国城市化分布与地质地理特征关系研究之先河。
济南市位于中国东部,华北平原以南,北纬36°40′,东经117°00′。
作为从二线城市刚刚跃入一线城市的城市之一,济南市近年来发展步伐加快,一系列城市建设相关政策正在着手进行(见表1),而在全面推进建设过程中易出现局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对济南市的区域布局发展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地理对称原理,结合济南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区域人口差异等因素,对济南市区域布局发展现状做出总结,并对济南市未来城市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济南市地理环境对称性济南市地形地貌呈东西对称的形式。
除黄河以北几乎为平原外,南部被大面积山林所覆盖,植被覆盖率极高。
钢城区与平阴县对称呼应,分别坐落在济南的摘要 关于区域布局发展的研究一直是区域规划的重要步骤。
研究基于叶大年提出的地理对称原理,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等多个要素角度,对济南市的区域布局发展进行分析,展现了济南市现阶段的布局与发展状况,实现了对济南市区域布局成因的探索。
济南地区田园综合体的区域选址及设计策略探讨
济南地区田园综合体的区域选址及设计策略探讨一、区域选址1. 自然环境优美济南地区地处山东省中部,地势较为平坦,水系发达。
特别是九如山、五莲山、北部山地等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为发展田园综合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选择区域时,首先应该考虑到自然环境的优美程度,如青山绿水、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资源充裕的地区。
只有在有着内在美的自然环境中,田园综合体才会更加吸引人。
2. 交通便利在区域选址中,交通的便利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当地交通是否便利,对于游客的出行、物资的运输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选择区域时应该考虑到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靠近高速公路、交通枢纽等地段会更具有优势。
3. 土地资源充足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因此在选择区域时,土地资源的充足程度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满足规划建设的土地面积和条件,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认为济南地区的九如山、五莲山、北部山地等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土地资源充足等因素,都是十分适合发展田园综合体的区域选址。
二、设计策略1. 保持自然生态田园综合体的设计首先需要保持自然生态,使得游客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得到放松和愉悦。
在规划和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对自然地貌的破坏,保留原有的树木、花草等植被,打造一个绿色、环保的休闲度假场所。
2. 合理规划各个功能区田园综合体不仅仅是一处景区,更是一个融合了农业、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场所。
在设计时,需要合理规划各个功能区,如休闲区、农业体验区、民宿区、文化艺术区等,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3. 引入特色农业田园综合体的设计需要注重与当地的农业资源结合,引入特色农业项目,如果园、蔬菜园、花海等,让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农业生产,感受农家生活的乐趣。
同时也可以提供农产品销售和农家餐饮服务,丰富游客的体验内容。
4. 打造文化体验在田园综合体的设计中,也需要考虑到文化体验的营造。
可以通过举办农耕文化节、乡村文艺演出、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乡村文化传统,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试论济南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与战略目标
20 年第4 06 期
山 东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总第 1 期 1 6
试 论 济 南 建 设 区 域 性 中 心 城 市 的 功 能 定 位 与 战 略 目标
马 黎 明
( 济南社会科学院 , 山东 济南 200 ) 5 02
摘 要 : 山东省及其周边地 区, 在 济南既有条件 成为带动 区域 经济发展 的 中心 城市 , 又有 可能 因为北京、 上海 等全 国性 中心
为山东 省省会 城市 , 南 在这 一 战略 格 局 中究 竟应 该 具 济
第一 , 作为 山东 省 省 会 城 市 , 南 已成 为 全 省 的 政 济 治 、 济 、 化 和科 教 中心 , 带 动全 省整 体经 济发 展 的 经 文 是 两大 中心城 市之 一 , 有 带 动全 省 经 济 协 调 发 展 、 动 具 推 全 省产业结 构升 级 、 引领 全 省科 技创 新 等 重要 作用 。尤 其是 济南 作 为 山东 省 省 会 城 市 以及 跨 省 际 管 辖 的 济 南
军区、 济南 铁路 局 、 民银行 济南 分行 等大机 关驻 地 , 人 已
较 为明显 地 形成 了信息 中心 、 金融 中心 、 科技 中心 、 商业
有什 么样 的 地 位 和 作用 ?为 了更 好 地 发 挥 济 南 在 全 省 区域经济 协调发 展 中 的作用 , 济南 又 应 该如 何 为城 市 的 未来 发展 进 行定 位? 由 于这 些 问 题 直 接 关 系 到 济 南 乃 至山东未 来 的经 济发 展 , 们 有必 要 对 它们 进行 深 入 的 我
城市对周边地 区吸 引力的增强而被边缘化。在这种态势下, 济南必须着 眼于 自身的秉赋条件 以及 区域 经济发展 对 中心城 市的
带形城市中城市交通与总体规划布局的互动关系——以济南市为例
进行。这正是现代带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化模式。现代的带形城市通常的规划原则是以交通
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
现有的带形城市一般是受地理环境或人为因素等影响,在圈层模式基础上继续演变而来,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圈层模式城市由于“摊大饼”式的发展造成的诺多弊端,也比较易于防止 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中而导致的城市环境恶化。由于横向宽度有一定限度,因此居民同
航运为辅助,功能齐全、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高速交通运输体系,使济南与周围重要城市的
交通达到高速直达,支撑济南都市区的快速发展。
4济南市带形发展布局下的城市交通模式及策略
城市发展需要完善的交通供给系统。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主流运输方式紧密相关(管驰明 等,2003)【4J。一个城市选择什么样的交通模式,是交通供给系统研究的关键问题。
种因素,如城市空间资源的限制、城市空间尺度的大小、城市经济水平、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等。一个合理的交通模式将是在各种因素充分考虑的条件下,形成的均衡的战略决策。
4.2济南市交通模式选择
4.2.1注重南北截面空间资源的利用
从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角度,主导的交通方Hale Waihona Puke 和城市空间形态有紧密的联系,大容量的公
共交通和密集的中高密度的开发相协调,汽车交通和松散的低密度的私人居住方式相协调。不 同的交通方式供给系统的建设具有不同的投资。城市必须选择适合经济发展阶段的交通发展模 式,任何过高成本的发展模式必将为城市发展带来很大的负担。 济南城市的空问布局南部多山,适宜发展低密度的居住和旅游休闲功能用地,中部为城市
3.2带形城市布局对交通系统的具体要求
交通最根本的服务功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人或货物的空间位置上的移动。交通服务水 平的高低体现在其快速性、安全、舒适、经济四个方面。交通服务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以不损害其它方面的利益为前提。合理的交通系统,对于现代带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化模式 具有建设性的引导作用,如通过影响城市土地的区位可达性来影响土地价格。 带形城市布局中,需要加强交通规划的前瞻性、综合性、系统性研究和管理,确立规划在 交通决策和交通设施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发布、规模的规划应该与城市交 通规划同步确定。明确交通规划对城市发展建设的权威性和引导性。要在研究把握城市交通与 土地利用、产业布局调整的关联性、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制定范围更广泛、基础更扎实、操作
济南市居住区规划分析论文3篇
济南市居住区规划分析论文济南市居住区规划分析论文1将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
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是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一些区域协调可以依赖法律实施,但大部分的情况是自愿的合作。
在这样的组织中,规划或公众参与完全是志愿的,决策者和规划师遵从这样一种方式工作,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来自公众的支持。
这种自愿的合作组织在协调区域不同城市的利益过程中会发挥一定作用,帮助城市做出更好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公众参与。
但某些情况下会有来自地方的反对和阻力,确实需要强制实施。
可持续城市是指城市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相协调在规模(人口、用地、生产)、结构、等级和功能等方面能够持续变化和扩大,能够进行自我升级、改善并实现结构的持续性转变。
建设可持续城市是以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环境和资源等因素为基础,在资源最小耗用的前提下,通过均衡的分布农业工业、居住区、交通等城市活动,做出科学的城市总体设计,促使城市新的结构、功能与原有结构、功能及其内部的和谐一致,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数量、规模和结构由小到大、由不协调到协调、由非可持续性到可持续性变化。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延续和创新。
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面貌和人们观念迅速改变,这种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西方学者的怀疑。
在发达国家,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被不断挖掘和利用。
尤其在1980年代以后的西欧,城市决策者本着利用艺术、传统和其它文化资源吸引旅游、创造就业机会的目的,发掘地方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
面向规划事权的济南城乡统筹规划体系
层级 的地方政府之 间的关系,而不 同层次的政府 之间的 出发点也 有所不 同 近代城 市规 划立法 的 主要任 务之
一
,
就是要明确 、 界定 不同层次 主 和对象各 自的 权 体 事
及 相应手段。 因 ,有关城乡规 划 权的划分 、城乡规 此 事
划责权 的统一 与协调 是充分 发挥 城乡规 划作 为政府 行
l y odl i n uie o e ra n r ll n gne rtn Jn n w r s a i r t w r U b na d u a p a i i t a i . i P n e o n p g r n n g o a
1规划事权相关概念
1 1事权 .
Rouie P we 0d n e b n Ru a t rt ln n se Sh o L. h u Do g t o r e t d Ura r lnega e Pa nigSy t m/ a iZ o n n I
璩 I a t Un e t e t C ] d r mu - v l o e n n s u n o el e p a n g d n t t e o e n n d a r h e l l e g v r me t a 0 n e l l i a mi s r i g v r v n n i av me t e l s o el e p a n g o e n e ll i w r v n n p
an s a ihe d e t bl s san u b n—ur it g a eplnnngsy t m : aserpa t wn a l g s t r a r aln e r t a i s e m t ln, o ndvia e ysem l nig a l pan n tmac o lv l c tal i r e e ; en r t cy
济南城市设计规划格局分析 古代到现代
综上所述,近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演化轨迹可归 纳为: • 自清代以来,城市要素开始从府城中“溢 出”,至 19 世纪下半叶关厢地区基本形成, 城市形态呈“蔓延式”扩展; • 1875 年山东机器局设立,城市形态扩展上 出现了一块“飞地”; • 清末新政时期,济南沿胶济铁路在西关自 开商埠,城市形态出现“跳跃式”发展; • 民国时期,一方面商埠区快速成长,“跳 跃式”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另一方面商埠 区和古城区沿胶济铁路开始相向发展,城 市逐步连片生长成带状; • 日伪统治至解放前,在日本制定的南郊新 市区和东西部工业区规划的引导下,城市 形态进一步向南(四里山)、向北(胶济铁路 以北)继续扩展。 • 所以,近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扩展最大特点 是:跳跃式发展。
其次,民国以来,济南工业“勃 兴之程度,实出常人意料之外”, 1912~1927 年间,济南历年创设 资本额在 5 千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有 66 家,资本总额约为 1643 万 元。 民国中期,在成通棉纺厂(今国棉 四厂)、仁丰棉纺厂(今国棉三厂)、 利民机器染厂(今济南毛巾总厂) 等工业的促动下,胶济铁路以北 成丰桥地区开始迅速发展,城市 形态向北逐步扩展。 另外,商埠开办后,胶济铁路以 北在通往洛口(位于黄河口,为济 南水运出入口)的道路两旁自然形 成了许多小型工商业店铺,城市 初显了一种交通指向型的发展势 头。
近代济南城市形态演变的功能特征
清末新政改革自开商埠后,济南一跃而成为山东省内陆第一大商埠中心,这种功能的变化引起了商贸 用地的迅速扩展及其他用地的相应增长。民国前中期,随着商业的繁荣,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功 能转向以商贸和工业并重发展为主,表现在空间形态扩展上是商埠展界,工业用地逐步增加,城市内 部结构演变为古城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埠区商贸交通中心并置的“双核心”格局。日伪统治至解放前, 济南沦陷为日本殖民地,城市功能主要为日本的“以战养战”的殖民服务,导致城市形态上的变化是: 南郊日本人聚居生活区及胶济铁路以北的北郊工业区的建设。
“十三五”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新思考
“十三五”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新思考近年来,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将继续加强城市规划体系建设,以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济南市将加强城市功能区规划。
当前,济南市的城市功能区划分不够明确,造成一些功能重叠和冲突。
济南市将进一步细化城市功能区规划,明确各区域的发展定位和功能要求,以实现各区域的协同发展和互补优势。
济南市将推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
现有的城市空间布局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建设用地过于密集,而一些地区空闲闲置。
济南市将进行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还将推动城市向周边地区合理扩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济南市还将加强城市交通规划。
当前,济南市的交通拥堵状况严重,既影响市民的出行,也影响城市的发展。
济南市将加强城市交通规划,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推动公共交通发展,推广绿色出行方式,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
济南市还要加强城市生态规划。
当前,济南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较差,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等。
济南市将加强城市生态规划,合理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推动生态修复和建设,实现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济南市还将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当前,济南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衡,造成一些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济南市将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满足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将继续加强城市规划体系建设,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济南市将加强城市功能区规划、推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加强城市生态规划以及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从而实现城市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济南核心都市区空间整合研究
人组团发展迅速,组团问绿地不断减少; 随着奥体文博片区及道路、绿化等基础
设施的建设,带动东韶地价攀升,城市向
3 3交通园素 I
济南城市空 间结构经历 了早期的单
2
2 1济南城市空间的演 变过程
2 1 期 城 市 发 展 1 早
济南北临黄河,南靠泰 山山脉 长期以来,受南北 自然条件的阻隔,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南的平原 带 济南古城发源于今护粥 可 内西南角,至济南解放时,
群、南部鲁南城市带。济南作为半岛城市群西部中心城 市,又是济南都市圈的按 城市.具有连接东西( 半岛向
m 口 Ⅻ Jna i s c xtn s e s- e tr io 1 l d et a rl on ion hely t r u lf I s o t f i  ̄ wt i ncW pa ee e d a w s t f r y u on b a dt s T t adi c i a ou gad al aI h r o ct o han y s yg d c n l ea q lyI p v men B e nt ean lsiof e en c dt san o ems ia u sfr r O ana a e ta r ar uai m r e t e t as d o h ay s prs t on ion dprbl .Jn n p t o wad C r ur r i e b e d v o men e elp t 0 t u i b s d p ta srctr p , nt a e s a il t uean l ev lpme mo I r ene imc a da s t f aiI pt z  ̄o - u d e d eo ap nt de t m o w ds t n e o sp t o i a n a mi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山东济南市为例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山东济南市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经济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因此,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对于制定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济南市为例,对其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济南市的地理和人口情况济南位于山东中部,东临黄海,属于中国的华北地区,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之一。
济南市的总面积8177.5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底,全市常住人口超过900万人。
在人口结构方面,济南市的人口年龄构成较为平衡,而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较高。
这意味着济南市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储备,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助推作用。
二、济南市的产业结构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济南市的经济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济南市的主要产业包括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制造业等。
其中,信息技术产业是济南市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近年来济南市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扶持力度,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济南市还非常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在生物医药领域,济南市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先进的生物技术,已经形成了以生物制药、生物工程和生物诊断为核心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济南市的制造业在“中国制造2025”中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济南市注重高端制造业和智能制造,并已经拥有了一批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和示范工厂,加速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三、济南市的产业发展策略为了促进济南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济南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济南市聚焦“五新”经济,即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技术和新制造业,构建全面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转型升级。
同时,济南市抓住“技术创新热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
其次,济南市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构建生态城市。
济南市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标准,推行“绿色+”生态标准,并实施环保重点工程,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推动经济和环保协同发展。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述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述1. 引言济南市是中国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济南市面临着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许多挑战。
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济南市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旨在规划和引导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本文将对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概述。
2. 规划目标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现代化城市。
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增加绿地和公共空间,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吸引投资,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网络和城市服务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
•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济南市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城市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条件。
3. 规划原则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强调可持续发展,即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规划将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提倡低碳和环保的生产方式。
3.2 人民至上原则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
规划将通过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3 空间优化原则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规划将引导城市发展朝着紧凑型和集约型发展的方向,减少土地浪费,增加城市的绿地和公共空间。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追求公平和正义。
规划将优化城市社会服务设施的布局,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减少社会差距。
4. 规划内容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4.1 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将优化济南市的空间布局,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包括居住区、商业区、产业区、文化教育区等。
规划还将增加城市的绿地和公共空间,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4.2 城市交通规划规划将优化济南市的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的配套设施。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措施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措施一、背景介绍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济南市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以确保规划能够有效地执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规划目标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整体平衡发展,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生活质量。
具体规划的目标包括:1.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2.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优化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3.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4.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提供高品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5.富有创意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布局。
三、实施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济南市制定了一系列的实施措施,并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3.1 经济发展济南市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促进形成区域经济共同体,通过加强产业链的合作和创新,推动济南市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此外,济南市还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2 基础设施建设济南市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等方面。
在交通方面,济南市将继续扩大地铁网的建设,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提高交通效率。
在水利方面,济南市将大力推进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在能源方面,济南市将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3 环境保护济南市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济南市将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
同时,济南市还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力度,建设城市绿化带和生态公园,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3.4 公共服务济南市将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济南市将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
此外,济南市还将优化社区服务体系,提供便利的社区服务。
3.5 空间布局济南市将进行创意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布局。
济南市未来十五年城市总体规划
济南市未来十五年城市总体规划引言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也是典型的中心城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管理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城市总体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济南市未来十五年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一、总体规划目标•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二、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措施1.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根据济南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口增长趋势,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是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的关键。
应该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长远性,合理划定不同区域的用途,避免用地浪费和人口集中过度。
2.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是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应该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提升轨道交通和公交系统的覆盖范围和运行效率。
同时,对道路交通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实现交通拥堵缓解和交通效率提升。
三、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措施1. 发展新兴产业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该鼓励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等方式,吸引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落户济南,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2. 优化商业环境提升城市商业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应该加大商业街区的改造和提升,提供更好的商业设施和服务。
同时,应该简化办事流程,减少企业开办和运营成本,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济南。
四、增强城市生态环境的措施1. 加强生态保护为了增强城市生态环境,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应该划定生态红线,保护城市的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
同时,要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空气和水质量。
2. 推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
应该鼓励节能减排,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同时,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和废水处理等工作,减少环境污染。
五、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措施1. 加强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建设是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
地理科目全面解读山东省考研城市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重要理论与案例详解
地理科目全面解读山东省考研城市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重要理论与案例详解一、引言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区域规划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
对于山东省考研学生来说,理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重要理论和案例,对于备考很有帮助。
本文将全面解读山东省考研城市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的重要理论和案例,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二、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城市与区域规划是指对城市和区域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
它包括了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方面的内容。
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提高城市的品质,使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更加协调和可持续。
三、城市与区域规划的重要理论1. 城市与区域发展理论城市与区域发展理论主要包括了城市系统理论、城市结构理论、城市分布理论等。
其中,城市系统理论研究了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规律,帮助我们理解城市发展的内在机制;城市结构理论关注了城市内部各个功能区的布局和结构,对城市规划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城市分布理论探讨了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帮助我们合理规划城市与区域的布局。
2.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重要理论,强调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发展。
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我们需要考虑经济的发展需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以及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只有在三者平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城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了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用途。
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保护好生态环境。
四、山东省城市与区域规划的重要案例1. 青岛市规划实践青岛市是山东省的重要城市,其规划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青岛市在规划实践中注重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平衡。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青岛市成为了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十三五”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新思考
“十三五”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新思考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体系建设也成为了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
作为山东省省会,济南市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效。
但是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提出,济南市的城市规划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与更新。
本文将就“十三五”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进行新思考。
建立科学化、创新性思维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先导性工作,城市规划体系应该始终站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角度,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立足济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构筑具有城市时代特征的城市地域。
因此,建立科学化、创新性思维是构建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的重要前提。
建设高效、体系化管理机制在构建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的过程中,建设高效、体系化管理机制也是你饿水的要点。
通过制定全面、规范、有序的管理办法,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激发规划设计人员的创造性和发展潜力,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深入挖掘城市本土文化济南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城市。
在城市规划体系建设中应该进一步深入挖掘城市本土文化,提高文化传统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度,促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
这不仅可以增添城市的人文特色,更可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文化动能。
注重人文景观的塑造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一种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更是建设人居环境的艺术。
在城市规划体系建设中,注重人文景观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在建筑、交通、生态等方面的规划设计中注重人文情怀的引入,通过对建筑、交通等场所环境艺术化设计和景观绿化等的规划布局,创造一个深受市民喜爱的人居环境,从而增强城市的生命力和活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和文化内涵。
总之,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到来,济南市的城市规划体系建设必将要不断创新与调整。
只有不断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加强规划建设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才能为济南市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于济南城市定位的思考
关于济南城市定位的思考摘要:城市定位是一项战略决策,需要对若干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应把城市放到不同层次的区域进行综合比较。
本文按照城市定位的基本原则,以济南市为例,从全国、环渤海经济区以及山东省三个区域层次,定性的分析了济南的城市地位以及各方面的发展优势,对济南市进行了初步定位,并指明了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定位;发展现状;地位;济南城市定位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地确定城市坐标的过程,就是充分挖掘城市的各种资源,按照唯一性、排他性的原则,找到城市的个性、灵魂与理念。
如果一个城市的定位缺少一种信息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就很难在城市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要使一个城市形象或者品牌能吸引城市消费者,而不被浩如烟海的城市信息所淹没,就要极力创造一种独特的差异性,追求与众不同的形象,使目标消费者易于将其与其他城市区分开来,并进而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一、城市定位及其基本原则张鸿雁教授曾指出:“中国正出现‘千城一面’的城市形态与格局,城市似乎成为‘生产线下来的产品’,中国城市的个性文化和文化个性及‘集体记忆’正在整体性丧失。
因此,这个时代呼唤着民族性城市形态的构建,呼唤着民族性城市形态的整体记忆的再现和重新思考。
”而这正是城市定位的价值诉求,城市定位就是要寻找或重塑城市的个性文化、民族性地方文化,实现城市独特记忆的光辉再现。
城市定位要坚持可行性、唯一性、差异化、认同性等原则,其中最核心的定位原则是差异化的原则。
只有坚持差异化的原则,聚焦并放大城市的比较优势,通过塑造城市独有的定位和独特的形象,才能将城市产品与其他城市产品区别开来,才能吸引城市目标消费者的关注,才能将城市品牌信息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并使其产生对城市定位的品牌联想。
当城市定位所传达出的差异性信息能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求时,城市定位才能在城市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二、济南城市发展现状济南市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总规中区域关系与目标定位评估探讨——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邢栋,王骏摘要:总体规划全面改革使得总规评估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
“全球化”与我国渐进的区域开放和开发政策相伴,城市充分整合周边资源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参与全球竞争已是必然选择。
如何在宏观区域层面厘清与区域内各城市的发展关系、研判城市发展目标定位,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首要关键。
本文以济南市区域关系与城市发展目标定位评估为例,详细阐述该项规划评估的理念、内容和评估方法。
以规模性评估与功能性评估、属性分析与网络分析、实施性评估与趋势性评估并重为特点,从城市发展规模与质量、城市群空间组织、城市核心功能四个方面,理顺与区域内各城市的发展关系、研判城市发展目标定位,评估济南发展定位未来适应性,为完善城市总规实施评估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规划实施评估,区域关系与目标定位,济南案例新时代,党中央对治国理念和发展模式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强调战略引领、重视生态保育、提倡存量更新、关注人民获得感等(马璇,郑德高,孙娟,张一凡,2017),城乡规划作为城乡治理的公共政策作用不断强化,并呈现由规模扩张为主的“目标蓝图规划”走向以提升发展质量为主的“过程规划”(赵民,汪军,刘锋,2013)。
总规改革不断深入,强调编制新一版总体规划要“全面分析和评价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并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规划评估机制,评估作为公共政策的关键环节地位与作用空前强化。
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地位决定了战略性评估是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核心内容。
而“全球化”与我国渐进的区域开放和开发政策相伴,城市充分整合周边资源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参与全球竞争已是必然选择。
如何在宏观区域层面理顺与区域内各城市的发展关系、研判城市发展目标定位,是评估与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首要关键。
本文以济南市区域关系与目标定位专题评估为例,详细阐述该项规划评估的理念、内容和评估方法,为完善城市总规实施评估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1评估框架的构建1.1研究目的本专题作为《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实施评估专题之一,研究目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研究济南所在不同层次区域中的城镇空间组织特征与趋势,从而识别济南在区域中的地位现状及发展趋势。
2)通过对比济南在区域中的地位现状与《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11版总规”)提出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和职能,从而评价“11版总规”相应规划内容的实现程度与实现质量,总结规划实施成就与问题。
3)通过分析现状及未来大环境的变化,从而评估“11版总规”的未来适应性,并以此为基础,为未来发展战略及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支撑。
1.2评估方法从宏观区域尺度出发,对国家区域发展及山东省省域、济南都市圈等多维尺度空间的现状特征问题与趋势进行判断,运用定性结合定量的分析方法,从城市发展规模与质量、城市群空间组织、城市核心功能四个方面,理顺与区域内各城市的发展关系、研判城市发展目标定位,评估济南发展定位未来适应性。
1.3评估框架2济南在大区域中的地位识别重点从全球、全国、环渤海地区三个层次研判济南在大区域中的地位,山东省、省会都市圈层次在后文进行具体论述。
2.1全球地位:依托山东半岛整体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范围和层次不断提升2016年首次进入GaWC榜单,360座城市中排名第220,处于“高度自足城市”层级第7名,中国城市排名第20。
沿海开放城市、省会和副省级城市或依托门户优势或依托资源控制优势不断提升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范围和层次。
需要指出的是,这两种优势的发挥有赖于城市所在区域的协同与整体发展。
表12000-2016年GaWC175全球顶级生产性服务业网络联系度城市排名数据来源:拉夫堡大学GaWC团队网站/gawc/2.2全国地位:规模性排位整体下降,全国城市网络中地位突出从经济、人口、区域城市网络三个方面,解读济南在全国城市及可比城市中地位,主要关注济南在各比较指标上的全国排名,以及在可比城市中的排名。
可比城市选取全国直辖市、省会、副省级城市,共31座。
2.2.1济南市经济、人口规模增速趋缓,排位双重下降从经济总量上看,2016年济南全市GDP为6536.1亿元(全国第25名,处于三线城市水平),人均GDP为9.04万元/人(全国第36名)。
从增速上看,2000-2010年间全市GDP及人均GDP 均保持高位增长,并于2007年达到增长峰值(GDP 环比115.8,人均GDP 环比114.5);2010年至今增速持续放缓,2015年GDP 环比增长仅为108.1(图1)。
对标直辖市、省会、副省级城市,济南人均经济指标排名中上游。
2015年全市人均GDP 达85919元,在对标城市中排名第15(共31座城市),增速排名第20(图2)。
图12000-2015年济南市GDP 及其环比指数图22000-2015年济南及对标城市全市人均GDP 变化及增长率比较数据来源:2001年-201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全市常住人口增长缓慢。
2016年常住人口723万人,比上年增加13万人,增速18.3‰。
全国主要31市常住人口平均增速排名23,与海口、厦门、合肥、深圳、北京、天津等城市差距巨大,与青岛接近。
(图3、图4、图5)图32000-2016年济南市常住人口与增速变化图42000-2015年各直辖市、省会、副省级常住人口平均增速比较图52000-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常住人口变化数据来源: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2.2.2全国城市网络中地位突出济南市在全国城市的网络关联度地位突出。
全国范围内,济南市处于第二级强度的区域中心地位,与北京的联系尤其密切(表2)。
其凭借省会优势成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重要区域节点。
(资料来源:GAWC100企业截止2015年12月共计98家)表2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网络关联度分级(左)分支机构集聚度分级(右)资料来源:Gawc100企业在中国的总部分支机构研究整理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分支机构的集聚度地位较网络关联度地位低。
全国范围内,济南市处于第三级强度(表2、图6)。
其中,会计机构集聚度最高,保险、管理咨询、银行金融较弱,广告和法律机构集聚度最弱。
图6全国主要城市GaWC100公司分支数量(按行业分类)2.2.3小结济南经济、人口规模增速趋缓,全国排位双重下降,在国内重要城市中位居中游。
但是,济南在全国城市网络中地位突出,济南凭借省会优势成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重要区域性节点,并不断嵌入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2.3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地位一直保持,但其中心地位受规模制约有待进一步提升从经济、人口、区域城市网络、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解读济南在环渤海地区中地位,比较不同维度上济南在环渤海城市(3省2市,合44市)中的排名。
2.3.1济南经济人口占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南翼比重双降低自2000年至2015年,济南经济总量占环渤海地区比重由4.16%降至3.79%,人口规模则由2.53%降至2.47%;经济总量占环渤海南翼比重由11.42%降至9.68%,而人口规模则由6.25%升至6.35%。
环渤海区域人口流动呈现辽中南地区人口负增长,而京津冀南部和山东省西南部地区人口呈现高速增长;2015年济南市城镇人口规模在环渤海南翼地区排名第四,城镇化率排名第二。
图72010-2015年全市年末总人口变化量(左)2015年环渤海地区城市城镇化率(右)数据来源:2011年-201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3.2经济质量、人口结构等方面在地区中具有领先优势经济质量(产业结构、地均产值、人均可支配能力和消费能力)和人口结构(就业、教育)、教育、科研、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表3环渤海地区价值区段表4环渤海地区城市二产、三产区位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年鉴2.3.3区域城市网络:正在区域经济网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管理与服务中心的职能从吸引省外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的角度,反映城市对外吸引力,济南位居第二位,落后于青岛,与省内其他城市保持明显优势。
而分支机构构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结合前文全国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分支机构网络分析可知,生产性服务业中各类区域性总部占据一定比例。
因此,济南通过集聚各类区域性总部,正在区域经济网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管理与服务中心的职能。
图8山东省内六市受省外辐射构成结构进一步考察,核心城市接受辐射城市构成和产业类型显著分异。
首先,核心城市接受辐射城市构成呈现显著分异。
济南接受首位辐射的城市为北京,青岛则为上海;山东省其他城市接受省外城市首位辐射的城市均为北京(表5)。
其次,核心城市接受辐射产业类型呈现显著分异。
从辐射构成来看,北京与济南间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占66.5%,而制造业方面的联系仅为2%;青岛与上海之间以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分别占47.8%和45.6%。
图92013年全国山东省外城市对省内城市的辐射强度表52013山东省外城市对省内城市的辐射强度(前10位)标签济南标签青岛标签烟台标签潍坊标签淄博标签威海总计1825总计2361总计815总计480总计353总计302北京686上海631北京294北京171北京163北京91上海299北京593上海114上海40上海27上海32深圳129深圳200天津43深圳21深圳15深圳10天津49天津125深圳40南京16天津11大连9广州45广州65大连31武汉13温州9武汉9南京43大连52广州18天津10南京8南京8杭40杭州47武汉18杭州9杭州7杭州7大连32南京45杭州17苏州9大连7南通7苏州25苏州45重庆13南通8武汉7金华7重庆23武汉39苏州12沈阳8广州6天津6 2.3.4小结环渤海地区,济南和青岛共同成为地区发展核心,济南依托省会优势,青岛依托开放优势。
济南通过集聚各类区域性总部,正在区域经济网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管理与服务中心的职能。
烟台、潍坊、淄博、威海、德州、东营等城市作为支撑共同带动环渤海南翼的发展。
济南在经济总量、城镇化中整体处于中上游,在地均产值、人均消费、教育、科研、医疗设施等方面具有突出地位。
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地位一直保持,但其中心地位受规模制约有待进一步提升。
3济南“四个中心”建设成效从全球、全国、环渤海地区对比中可知,济南无论是在经济、人口规模,还是资本控制能力,尚阈于以山东省为主的环渤海南翼地区。
本节以山东省为主要研究层次,通过纵向与横向对比,研判济南城市职能的建设成效。
3.1“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地位一直保持,但“首位度”下降3.1.1山东省空间组织特征:济南集聚优势不断强化,区域内核心城市地位稳固表6山东城市网络指标变化(2004、2008、2013)根据数据分析,从2004年到2013年,山东省城市网络的密度和网络度数中心势呈上升趋势,网络中间中心势呈下降趋势(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