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光现象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 物理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  物理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关系;2、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3、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重点、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关系;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知识自主梳理:(学法指导:回归课本,独立完成导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及组间进行相互讨论或请教老师,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2.光的反射:3.平面镜成像:5.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二、训练案:常考题型剖析:题型一:光现象辨识例1(2013•河北)图所示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露珠下的叶脉B.玩具在镜中的像C.日食D.白光的色散变式题1、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近视镜的镜片—凸透镜B、阳光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变式题2、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

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题型二:平面镜成像例2. (2013云南) 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镜里的像是虚像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镜靠近0.2m,像将远离镜0.2m变式题1、(2013•盐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A B C D变式题2、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睡眠捕食,它在湖面水中的像是(填“虚”或“实”)像,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光现象》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和现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光的传播知识,但对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加深对光现象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光的传播规律的理解。

2.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光现象的奥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如平面镜、凸透镜、光屏等。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光现象,如影子的形成,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规律。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和实验,呈现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对光现象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的原理、光纤通信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反射、折射原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以上是针对《光现象》这一章的复习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 教材分析《光现象》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和现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八年级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学案(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学案(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学案(附参考答案)设计人: 物理教研组班级姓名【知识梳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用来表示光的的直线。

3.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即C = 。

4.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二、光的反射5.光的反射定律(1)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2)异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

(3)等角:角等于角。

6.可逆性: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

7.两种反射:和,它们都光的反射定律。

三、平面镜成像8.平面镜成像特点(1)虚实:成的像为。

(2)等大:像和物的大小。

(3)等距: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垂直:像和物的连线与垂直。

(5)对称:像和物关于平面镜。

9.平面镜的应用(1)潜望镜:由两块组成。

(2)塔式太阳能发电:利用凹面镜将太阳光会聚。

四、光的折射规律(1)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

(2)异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

(3)角不等:①②折射角随着入射角增大而。

(4)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5)可逆性: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

11.光折射的应用:折射使池水“变浅”,水中物体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的高一些。

五.光的色散12.光的色散(1)定义:用三棱镜将太阳光(白光)分解为的现象。

(2)白光:由七色光混合而成。

(3)应用:彩虹是太阳光发生而形成的现象。

13.色光的三原色: .14.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①定义:之外的辐射。

②特点: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即热作用越强。

③应用:遥控、红外线夜视仪、诊断疾病。

(2)紫外线①定义:在光谱的以外看不见的光。

②特点:灭菌、杀死微生物、使荧光物质。

③应用:医用、钞票防伪标识。

【聚焦考点】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例1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点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都表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复习导学案.docx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复习导学案.docx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

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重点难点: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基础回顾:一、光的传播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可分为光源,如:太阳、荧火虫等;和光源,如:电灯、蜡烛等。

2、检沿直线传播,例如:、、、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在其他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速度—_,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o二、光的反射1、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光的―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叫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

我们能看见本还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进入我们的眼睛。

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反射角――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平行光射到光滑物体表面被反射后仍为,这样的反射叫;若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时,则反射光将反射,使我们能从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样的反射叫0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体连线与镜面,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身高1. 7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像高m,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m。

2、平面镜成像是由于,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来自平面镜后的像发出的(填“是”或“不是”),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相交而成的。

3、平面镜成的是,的像,而小孔所成的像是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而成的像,小孔成像,则是由于所成的像。

四、光的折射1、光从空气入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现象。

2、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被,还有一部分光进入水中,此时折射光线法线,折射角入射角,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将,当光垂直射向水面,折射光线的方向,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进行《光现象》的总复习,内容涉及教材第八章“光的传播与现象”全章,具体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性质,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光学演示仪、光源、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等。

学具:学生用光学器材、实验报告册、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光学演示仪展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例题讲解(1)光的直线传播:讲解光的传播规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光的反射:讲解反射定律,通过平面镜反射实验进行演示。

(3)光的折射:讲解折射定律,通过凸透镜、三棱镜等实验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2)针对所学内容,设计光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5. 课后作业布置与解答布置课后作业,对作业进行讲解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与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2. 光学定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

(2)画出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并解释其原理。

2. 答案(1)如:水中筷子变弯、阳光透过树叶产生的光斑等。

(2)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光学领域的前沿动态,了解光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4.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答案解析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光现象》总复习中,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至关重要。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中“光现象”章节。

具体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 通过对光现象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光屏、实验器材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光现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2. 复习回顾:引导学生回顾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等知识点,对重点知识进行梳理。

(1)用激光笔照射平面镜,观察反射光线,引导学生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2)将凸透镜、凹透镜放在阳光下,观察光线的变化,引导学生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

(3)用三棱镜进行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4. 例题讲解:针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镜成像等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

2. 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生活中一个光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给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图。

(3)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判断下列情况中,成像的性质是什么?a. 凸透镜,物距大于二倍焦距b. 凹透镜,物距小于二倍焦距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全章复习与巩固 复习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全章复习与巩固 复习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学习目标】1.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现象、应用;2.知道光的反射定律,能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解决有关问题;3.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的性质,能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4.知道光的折射规律,能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决有关问题,解释一些现象;5.理解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中,光路的可逆性;6.了解光的色散,知道物体的颜色。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2、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m/s,计算中取c=3×108m/s。

(光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2/3)要点诠释:1、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2、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1光年=9.4608×1012km。

要点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

(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4、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凹凸不平,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要点诠释:1、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光沿原路返回。

2、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点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024年《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2024年《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2024年《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光现象》复习课,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涉及第十二章《光与眼睛》和第十三章《光的性质》两章内容。

具体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成像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光的基本性质,能运用相关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 理解光的反射、折射现象,掌握透镜成像规律,能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规律,透镜成像。

难点:光的色散现象,透镜成像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教室内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回顾光的传播规律。

2. 知识点回顾(15分钟)(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4)光的色散: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5)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成像规律。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讲解透镜成像的计算题,强化学生对成像规律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光在科技、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透镜成像等知识点。

2.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

(2)计算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并根据成像规律判断物体与像的关系。

2. 答案:(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影子、日月食等。

(2)凸透镜焦距为正值,成像为实像;凹透镜焦距为负值,成像为虚像。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物理《光现象》复习学案 教案 教学设计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物理《光现象》复习学案 教案 教学设计

物理《光现象》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空气中)的速度2、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重点: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及其运用等基础知识的复习。

☆复习过程【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自行的物体叫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为 m/s;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等于真空中的速度。

4.用可解释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晴天森林里地面上的光斑、队伍准直等。

考点二光的反射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

2.光的反射定律(1)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

(2)异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的两侧。

(3)等角:等于。

3.光的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平行反射后。

(2)漫反射: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平行反射后。

4.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5、用可解释镜中花、水中月等。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虚实:成的像为。

(2)大小:像和物的大小。

(3)距离: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对称:像和物关于对称。

考点四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定律(1)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

(2)异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的两侧。

(3)角不相等①定性:空气其他透明介质。

②变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2.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用可解释水中“折笔”、海市蜃楼、水池变浅、天空彩虹、透镜的光的作用等。

考点五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1.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被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2.光的三基色是、、;考点六看不见的光1.光谱:把紫这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2.人眼看不见的光:在红光之外是,具有显著的效应,主要应用有;在紫光之外是,具有显著的效应,主要应用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一、知识回顾1.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可能会发生改变。

例如,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0×10^8 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接近这个值。

但当光从真空中射入到介质(如水、玻璃)中时,其传播速度会减小。

2.光的反射光在与物体表面碰撞后改变方向的现象称为反射。

光线与物体表面碰撞时,遵循以下规律: -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传播速度的改变,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折射。

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时,遵循斯涅尔定律: - 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在两个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4.光的颜色与波长光的颜色与其波长有关。

不同波长的光对人眼产生不同的感觉,形成不同的颜色。

人眼能够感知的光波长范围称为可见光,波长范围大约为380 nm到780 nm。

二、实践探究1.实验内容:光的反射•实验器材:平面镜、光源、光屏。

•实验步骤:(1)将平面镜竖直放在光源和光屏之间,使得光线射向平面镜。

(2)观察光屏上的光斑,调整平面镜的角度,注意观察光斑的移动。

(3)记录实验现象和自己的思考。

2.参考思考题(1)在实验中,你观察到光斑的移动吗?移动了多少?(2)你能解释实验现象吗?(3)这一实验中涉及到了哪些光现象?三、知识拓展1.光的折射率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即光的折射率不同。

光的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有关。

一般来说,介质的密度越大,光的折射率越大。

2.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超过一定角度时,光将完全发生反射,不进入光疏介质。

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

3.彩虹的形成彩虹是由太阳光通过水滴、雨滴等悬浮在空气中的水珠发生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自然光谱现象。

太阳光经水滴折射、反射、折射等多次作用后,色散出不同颜色的光线,最终形成彩虹。

《光现象》复习教案

《光现象》复习教案

《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中“光现象”章节。

具体包括光的折射、反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等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现象的基本原理,如光的折射、反射、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等。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提高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光屏、图示等。

2. 学具:学生用光现象实验盒、直尺、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激光笔照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激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兴趣。

教学细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

2. 例题讲解:讲解光的折射、反射、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教学细节:通过图示和实验,形象直观地讲解原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细节:及时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2. 光的反射3. 平面镜成像4. 凸透镜成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

(2)简述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计算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和像距。

2. 答案:(1)光的折射现象如: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平面镜上的交点即为像。

(3)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1/f = 1/v 1/u,结合实际情况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光现象的知识点。

课后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光现象,探索光的奥秘,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中“光现象”章节。

具体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透镜成像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了解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 能够运用平面镜、透镜等光学元件进行成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成像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光屏、实验器材等。

学具:学习笔记、教材、练习本、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反射光线,回顾光的反射现象。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分析平面镜、透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画出光在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中的传播路径。

(2)分析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水中物体看起来更浅、放大镜原理等。

4. 知识拓展(10分钟)(1)介绍光纤通信原理及其应用。

(2)探讨光学元件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5. 小组讨论(10分钟)(1)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如何利用光学元件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平面镜、透镜成像原理和特点。

3. 光学元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反射和折射光路图。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求出物体与镜面的距离。

(3)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放大镜原理。

2. 答案:(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物体与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像距离。

(3)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在透镜的焦点以外,成像是实像;物体在透镜的焦点以内,成像是虚像。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中“光现象”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睛和眼镜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规律,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光的三原色,能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3. 掌握眼睛和眼镜的原理,了解近视、远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眼睛和眼镜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平面镜、三棱镜、近视眼镜、远视眼镜等。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白纸、铅笔、直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的光现象,如水面的倒影、彩虹、眼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例题讲解:(1)光的反射:讲解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实例分析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2)光的折射:讲解光的折射定律,分析水中物体看起来变浅的原因。

(3)光的色散: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的过程。

(4)凸透镜成像:讲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5)眼睛和眼镜:讲解眼睛的构造,解释近视、远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的光现象,解释其原理。

六、板书设计1. 光的反射定律2. 光的折射定律3. 光的色散现象4. 凸透镜成像规律5. 眼睛和眼镜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光的反射、折射光线路径图。

(2)分析生活中一个光现象,解释其原理。

(3)简述近视、远视的矫正方法。

2. 答案:(1)见教材图示。

(2)如: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3)近视眼戴凹透镜,远视眼戴凸透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规律掌握较好,但对光的色散现象和眼睛、眼镜原理的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光现象》复习课,教材为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光现象”。

复习内容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规律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镜子、玻璃棒、三棱镜等)。

学具:学生物理课本、笔记本、签字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太阳光、镜子反射、水中的鱼反射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梳理(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梳理知识点,巩固记忆。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平面镜成像、折射现象等,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及时给予反馈。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规律及应用,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规律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答案:光的传播是指光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以直线传播的现象;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光的色散是指光通过棱镜等介质时,分解成七种颜色的现象。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初中物理《光现象》总复习,主要围绕教材第四章内容进行。

详细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镜及其应用、光与色彩。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如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

2. 学会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透镜的应用、色彩的形成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透镜及其应用、光与色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光具座、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等。

2. 学具:直尺、铅笔、白纸、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光现象,如影子、镜子、透镜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回顾:带领学生回顾第四章的光现象知识,对重点内容进行梳理。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光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照相机、投影仪等,激发学习兴趣。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如光的反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等,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2.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凹透镜、透镜成像规律。

3. 光与色彩:光的色散、色彩的形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举例说明。

(2)简述光的反射定律,并画出示意图。

(3)分析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并说明其应用。

(4)阐述光的色散现象,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难点知识进行巩固,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光学实验,如制作简易望远镜、显微镜等,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光学科技的发展,了解光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的复习课,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物理》。

复习内容主要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应用等四个方面。

1. 光的直线传播:学习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了解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的成因。

2. 光的反射: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反射现象的应用,如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等。

3. 光的折射:学习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了解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物体看起来向上折、海市蜃楼等现象的成因。

4. 透镜的应用:复习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光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透镜、反射镜、激光笔、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

2. 光的直线传播:讲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3. 光的反射:介绍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实验演示反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反射现象的应用。

4. 光的折射:讲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折射现象。

5. 透镜的应用:复习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镜的应用等四个部分的核心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光现象复习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用反射定律分析问题.
5.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
7.知道光的色散,知道物体的颜色之谜.
8.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应用.
二、全章知识框架
三、知识梳理
1.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_________m/s,光在水中
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_______.
2.光年是光在__________内传播的路程,它是一个__________单位.
3.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都在同一个平面内;_________和
___________分居法线两侧;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_.这就是反射定律.
4.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_________的方向射
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5.阳光射到镜子上会发生_________反射,阳光射到白纸上会发生______反射.
6.平面镜成像特点是:(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2)像和物体的
大小_______;(3)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4)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 像
7.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常见到的球面镜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凸面镜能使平行光
________;凹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_.
8.当光从空气中______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光
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偏折,此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当光
从其它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
时,折射角与入射角_______,且等于____度.
9.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这
就是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
10.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
无色透明物体能透过__________,白色物体能_______所有色光,黑色物体_______任何色光.
有色物体只通过或反射与物体本身颜色_______的色光,如果色光与物体的颜色不相同,则物
体看上去呈________.
11.把红、橙、黄、绿、蓝、靛、紫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______,它们属于可见光,在红光
和紫光以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本章专题讲解
【专题一、光现象的应用】
例1.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发散思维: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除了影子的形成外,还有哪些?你能试着说出相关的成语
吗?
例2.请你将下列诗句中所涉及物理光学中的知识指出:
③“潭清疑水浅”__________________②“湖静映彩霞”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___________④“水中月,镜中花”_______________
⑤“海市蜃楼”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发散思维:古代诗人对光充满了虔诚的赞叹,并写下了赞美的诗句,你还能列举哪些美丽的诗句是赞美神奇的光现象的?
例3、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在水中游动,有时只能看到大雁似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
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
D、前者是大雁的影,后者是大雁的像
【专题二、作图专题】
例4.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400

例5、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出图a中由A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线,b图是两条反射光线,请找出光源S,并补充光路。


我来总结:以上作图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专题三、实验专题】
例6、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第一步改变的入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
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实验结论是:。

第三步:使入射光线从左侧射入,记下右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再使入射光线从右侧刚才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入,观察左侧反射光线的位置。

实验结论是:
例7.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9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
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_______ 像;
(4)、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拓展延伸:小孔成像有什么特点?与平面镜成像有什么区别?
【想想议议】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 如图所示的广告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
律.
五、反馈练习
1.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在颐合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以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B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 筷子斜插到水中,水下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了
2.通过平面镜看到数字电子表的示数为:则电子表的实际时间是( )
A 21:51
B 21:15
C 15:12
D 12:15
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可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的大量的( ),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地生存.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紫光
4.电视机地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
A 红光
B 红外线
C 紫光
D 紫外线
5.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
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了
_______而形成的_____像(填“虚”或“实”),太阳实际在下图中
的______位置(填“甲”或“乙”)
6.“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游,鸟在水中飞”的美景奇观,这水中画面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_____像;“鸟”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______像.
7.一束光垂直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角是_______.如果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把镜面旋转40°(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间的夹角是___
8.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不是正对着看到的鱼去叉而是对着看到的鱼的______方叉,这是由于光从______中斜射到_______中发生了折射的缘故.
9. 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通过精美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其他演员的面孔,这是因为光的_________ 的
缘故。

(2)演员的衣服主要是黄色,而我们却看到的是黄色与黑色的交替,原因是:
10.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5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

沙发
图5

11.画出折线ABC在镜中的像.
六、我来总结
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