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昌市为例探讨城市地理区位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理区位对城市发展的探讨

—以西昌市为例

【摘要】以城市地理学的视角对西昌市地理区位、功能结构进行解读和分析。明确城市地理区位对城市城镇化水平、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关键词】城市地理学;地理区位;城市发展

0引言

地理学是一门空间的学问,城市地理的表征转向是以城市形态为中心,城市形态表征是城市动力表征的重要一步。城市最原始的表征是城市地理区位,因此以城市地理区位为出发点,探讨城市城镇化水平、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变更,以明晰城市地理区位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西昌市地理区位

1.1区位基础

西昌市地处四川省西南部,位于安宁河中段的邛海之滨、安宁河畔,属于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安宁河谷和邛海湖盆平原系四川省第二大平原地区,为凉山州主要农耕区,西昌市境内绝大部分地域处于海拔500 m以上。以高原中山为主,约占80%,其余20%为断陷河谷平原或山间盆地。

1.2 区位现状

西昌,地处川、滇、渝结合部核心位置。历史上被称为蜀滇咽喉,西南雄镇。目前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成都是战略枢纽,通过西昌,过云南,可进入印度洋经济圈,大西洋经济圈。通过西昌,过广西,可进入太平洋经济圈。攀西地区的资源大整合,先攀后西的历史发展脉络。

1.3 区位发展

西昌市区位现状决定西昌市区位具有后发优势,西昌势必成为川滇的中心城市——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定位,也是四川省的战略定位。

2 西昌市地理区位优势

2.1自然气候条件

西昌市区位基础打造了该市气候条件的优越性。西昌市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温差小、日温差太,温凉湿润,为御寒避暑胜地,素有“小春城”、“月城”之美称,“一座春天般栖息的城市”也因此而得名;雨量充沛,降水集中于夏季;海拔高,纬度低,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山地立体气候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城市主导风向为南、北风。城市规划区地震基本烈度为9度。

2.2 交通运输条件

(1)航空

西昌青山机场是攀西地区的航空港,是我国西南跑道最长的大型全天候机场。西昌每天有班机往返成都,飞行时间约40分钟,票价大约500元。最近西昌又开通了西昌——重庆、西昌——北京直达航班。

(2)铁路

西昌是成昆铁路线上的一个大站,每天有多对火车可直达北京、西安、昆明、成都、攀枝花等省内外大城市。成都-西昌的夕发朝至的列车最适合旅游者,车程10小时左右。此外,还可以乘坐重庆北——攀枝花的N755次列车直达西昌。现在还增开了西昌--昆明的2647/8次直通旅客列车。从市内到西昌火车站,可以乘坐公交6路、11路、12路、16路到达。

(3)公路

川滇公路(即国道108线)以西昌为纽带,途经成都、石棉、西昌、攀枝花、昆明,把南北连接成一体。西昌汽车站每天有班车发往省内外和周边景区,到泸沽湖、会理、米易等地都有公路客运班车前往,价格在20元-80元/人。西昌高速公路已经运营的为泸(沽)黄(联关)段,正在修建的雅(安)攀(枝花)高速将成都至西昌的自驾车旅游时间大大缩短。

(4) 城市交通

西昌市公交车站和西昌市旅游车站有发往各旅游景点的班车。出租车担负起了市内交通的重任。

3西昌市发展状况

3.1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

对照下表:

发表年份统计

对象

城镇

人口

城镇

化率

1987 西昌市119913人总人口435593人,其中城市人口119913人,城镇化率27.53%。总人口487172人,其中:城镇人口

1993 西昌市144798人144798人,城镇化率29.72%。

1994 西昌市14.96万1993年末,总人口49.67万人,城镇人口14.96万人,城镇化率30.12% 。

2000 西昌市达到30--35万即到2005年城市人口达到30--3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35--40%。

可见,由于西昌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条件,人口向城市聚居,城市人口的比例逐年递增,即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

3.2城市规模结构

(1)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1987年西昌市城镇人口为119913人,到2005年城市人口达到30--35万人,到2010年城市人口达到40--45万人。人口规模逐年增加,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

(2)城市用地规模

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它在地球表面占据着一部分土地。到2005年城市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工农业支柱和特色产业基本形成,城市道路广场用地人均14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化率达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以上。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达到50平方公里,工农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形成。

3.3城市职能结构

(1) 水能资源:

中国水电在西南,西南水电在四川,四川水电在凉山。凉山是全国最大的水能富矿区,西昌是国家最大的“西电东送”战略基地。

(2)矿产资源:

西昌地处著名的攀西裂谷成矿带,是世界罕见的“聚宝盆”,被誉为“中国乌拉尔”。境内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富集,具有品位高,埋藏浅,开采条件好,综合利用价值高的特点。

(3)农业资源:

西昌所处的安宁河谷平原是四川第二大平原,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土地肥沃,自流灌溉便利,气候宜人,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地区。

(4)旅游资源:

西昌海拔1510米,年均气温18℃,气候四季如春,拥有太阳城、月亮城、小春城、航天城的雅称,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节点。(5)民族文化资源:

西昌文化古朴,民族风情浓郁。秦汉设郡县,至今有2100多年。自古是南方古丝绸之路重镇,明清古城保存完好,享有中国“十大最美古城”美誉。。

3.4城市空间结构

以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的定向扩展来带动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合理分布,以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的定向扩展带来城市整体空间向西扩展,并与原有的商业中心一起,形成双核心的市级中心,营造西昌城市双中心空间结构模式。西昌作为中小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上受到外部条件影响较大。大型项目、重要行政变革等城市功能的重大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