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核和过程监视和测量报告

合集下载

内部审核和过程监视和测量报告

内部审核和过程监视和测量报告

内部审核和过程监视和测量报告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自2009年初建立后,技术部针对体系运行中的日常监视和测量及内审工作做了如下工作:、日常监视和测量1、于2009年2月份进行了程序文件的评审宣贯,并要求各车间部门对程序文件进行学习宣贯,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2、2009年4月份,技术部对体系运行进行了的全面检查,由于程序刚开始运行,许多工作不知怎样具体操作,技术部在检查的同时对相关部门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并针对各级人员对程序文件的疑惑之处,进行了针对性的解释和培训指导;3、2009年5、6月份对各个部门前一阶段的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彻底的检查,并发现问题七十多项,检查结果整理后上报了公司领导,同时也向各责任部门通报,要求在下一阶段(7月份)的工作中落实每一项不合格的整改工作。

4、根据公司整理整顿活动提出的要求,结合港湾公司质量月活动的目标,2009年9月加强了对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宣传。

其间对各部门质量负责人进行了《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的培训学习;全面深化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工作标准》,并协助办公室安排了对全厂人员有针对性的考核;协助办公室制定下发了《质量考核办法》、《生产计划管理考核办法》、《车间管理及环境考核办法》、《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安全生产奖罚规定》等管理文件;积极收集了各部门合理化建议37条上报给公司领导参考。

二、内审根据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和前一阶段不合格项的整改落实情况,于2009年8月组织并全面进行了一次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本次审核主要针对各车间部门,检查其程序执行情况与体系文件的要求是否符合,同时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就质量体系在本部门的运行现状和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发现并记录其主要问题。

本次内部审核邀请了咨询公司咨询师协助,公司6名内审员全程参与,共用两天时间对本公司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检查过程中共提出13个不合格项,开具不符合报告2个,主要对供应商及物资管理的问题、文件更改时的沟通问题、特殊过程的管理问题、合同评审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及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及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及测量控制程序一、引言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及测量控制程序是组织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确保组织能够及时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以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及测量控制程序的要求和实施方法。

二、程序目的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及测量控制程序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组织能够:1. 监视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关键参数,以及与质量相关的数据;2. 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确保过程和产品的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3. 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以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产生;4. 持续改进生产过程和产品的质量。

三、程序要求1. 确定监视和测量的对象根据组织的业务特点和产品特性,确定需要监视和测量的过程和产品。

这些对象应该是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参数,如尺寸、重量、力学性能等。

2. 制定监视和测量计划制定监视和测量计划,明确监视和测量的频率、方法和责任人。

计划应该覆盖所有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并确保能够及时获取和分析监测数据。

3. 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确保使用的测量设备具有准确的测量能力,并能够追溯到国家或国际标准。

定期校准和检验测量设备,记录校准结果并保留相关证明文件。

4. 采集和分析监测数据按照监视和测量计划,及时采集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对于超出规定要求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产生。

5. 纠正和预防措施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消除问题的根本原因。

同时,还应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6. 持续改进通过持续监视和测量,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定期评估监视和测量程序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四、程序实施方法1. 确定监视和测量的对象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产品质量要求和关键参数,确定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

可以借助质量手册、技术规范、客户要求等文件进行参考。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一、引言。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企业对自身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的重要手段。

本次内部审核旨在发现和解决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持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客户满意度。

二、审核范围。

本次内部审核范围涵盖了公司整体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包括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记录等。

三、审核目的。

本次内部审核的目的是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合规性、有效性和运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改进建议,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能够持续改进和提高。

四、审核方法。

本次内部审核采用了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相结合的方式。

文件审核主要是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现场审核主要是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验证。

五、审核过程。

1. 文件审核阶段。

在文件审核阶段,审核人员主要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了全面的审核和评估,包括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记录等。

通过对文件的审核,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如部分程序文件更新不及时、记录不完整等。

2. 现场审核阶段。

在现场审核阶段,审核人员主要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和验证。

通过现场的实地观察和与相关人员的交流,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如部分员工对程序文件的理解存在偏差、部分操作记录不规范等。

六、审核结果。

经过本次内部审核,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包括,部分程序文件更新不及时、记录不完整、员工对程序文件的理解存在偏差、部分操作记录不规范等。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良好的实践和经验,如部分程序文件的执行情况良好、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较高等。

七、改进建议。

针对本次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及时更新程序文件,完善记录内容,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规范操作记录的填写等。

八、总结。

本次内部审核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

内部审核总结报告

内部审核总结报告
6绩效评价:公司对每个过程绩效实施监视和测量以证实产品质量能满足顾客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体系运行实施监视和测量(包括产品质量成本分析、内外顾客满意度调查与测算、生产过程参数监控与调整、不合格品控制等),并通过对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及分析,寻找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切入点,并由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持续改进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运用SWOT识别过程风险及主要风险、机遇,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制定各过程的衡量目标,并进行了统计,已基本达标。
4支持:制定了基础设施、人员的控制规范,公司提供了产品实现过程所需的各类人员、工作场所、过程设备和支持性服务设施等以及适宜的工作环境,并对基础设施实施了适当的维护,对关键过程设备制定了维护保养计划和备件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各类培训(如统计技术应用),确保了公司提供的人员、基础设施及工作环境基本能满足质量体系运行和产品实现过程的要求。
年10月07日前关闭所有不符合事项。同时,由于内审的抽样性,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不是所有不符合项都被观察发现到,也不是未被列为不合格项的都合格,因此请各部门根据此次内审结果,将本部门相关管理体系自查一次,举一反三、主动查找类似的问题及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
进行整改,消除潜在的问题和潜在的不符合,以进一步促进整合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5运行:公司从产品实现的运行策划(特别是顾客工程规范的评审与分发、顾客产品批准)、与产品要求的确定及评审、产品制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供方评定(包括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开发)和采购控制、外部提供过程、生产和服务过程的提供和确认、产品标识和追溯性、顾客供方财产、产品防护、交付后活动、变更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控制,确保了全过程基本处于受控状态和产品质量能够达到预期要求和满足顾客的要求。

内部审核:检验检测机构报告

内部审核:检验检测机构报告

内部审核:检验检测机构报告一、内部审核目的本次内部审核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检验检测机构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客户利益,同时提升机构内部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工作效率。

二、内部审核范围本次内部审核的范围包括:1. 检验检测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资质及工作职责。

2. 检验检测设备及设施的配置与维护。

3. 检验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及有效性。

4. 检验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

5. 检验检测结果的记录、报告及分发。

三、内部审核过程1. 审核准备:组成内部审核小组,对审核人员进行培训和分工,制定审核计划和日程。

2. 现场审核:审核小组按照审核计划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各个方面进行现场检查,包括文件审查、人员访谈、设备检查等。

3. 审核发现: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分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4. 审核报告:编制内部审核报告,对审核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5. 审核跟踪: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内部审核发现及改进措施1. 审核发现:部分人员资质不符合要求,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技能。

改进措施: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人员资质,确保人员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2. 审核发现:部分设备维护记录不完整,设备使用状况不佳。

改进措施:完善设备维护记录,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审核发现:检验检测方法未进行定期评估,方法适用性有待提高。

改进措施:定期对检验检测方法进行评估和更新,确保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4. 审核发现:检验检测报告存在一定的格式和规范性问题。

改进措施:加强报告格式和规范的培训,提升报告的质量和一致性。

五、内部审核结论通过本次内部审核,发现检验检测机构在人员资质、设备维护、检验检测方法及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将继续关注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以确保检验检测机构能够持续改进,提高检测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质量体系过程监视和测量记录

质量体系过程监视和测量记录
≥92%
总经理
查年度经营计划完成报表
每年
6
人力资源控制
培训完成率
≥98%
公司办
查完成培训项目与计划培训项目的比率
每季度
员工满意度
85分
公司办
查员工满意度调查表
每半年
年改进建议
≥855条
综管部
查每年改进建议总数
7
产品安全性
安全生产事故率
死亡为0
1~6级工伤≤1.5‰
7~10级工伤≤7‰
综管部
查工伤事故统计表
每年
每次审核发现一般不合格项
≤2项
每次审核发现轻微不合格项
≤4项
3
信息沟通过程
内、外部信息有效完成率
≥95%
质量部
信息台帐上所记录的来自市场和内部各部门的信息的闭环完成数与信息总数的比率。
每月
4
管理评审
改进项目完成率
≥92%
总经理
每次管理评审改进项目的累计完成与计划完成的比率
每年
5
经营计划控制
年度经营计划完成率
0项
技术部
质量部
每次内部或外部对体系或过程审核发现文件不合格项数
每年
每次审核发现一般不合格项
≤2项
每次审核发现轻微不合格项
≤4项
顾客工程标准/规范的评审周期
5工作日内
技术部
查从收到顾客工程标准/规范到完成评审的时间
每季度
2
记录控制
每次审核发现严重不合格项
0项
质量部
每次内部或外部对体系或过程审核发现记录不合格项数
13
工装管室
合格工装模具与总工装模具的比率,查月工装模具统计表

【质量管理】过程监视与测量的理解、实施与审核

【质量管理】过程监视与测量的理解、实施与审核

过程监视与测量的理解、实施与审核审核实践发现不少组织对ISO 9000标准中“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理解与实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大多数的组织在审核过程中都可以开出这一过程的不合格项。

而且,笔者发现在审核员中对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理解也不一致;个人也认为“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是理解ISO9001标准的一大难点,笔者在学习中提出个人的观点供大家参考指正。

1 标准条文理解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

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理解要点1)过程监视和测的目的是证实过程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

2)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对象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大的过程指标准第4、5、6、7、8章中的过程,而每个过程又涉及多个分过程,每个分过程又涉及多个子过程。

因每个组织都涉及很多过程,对不同的过程监视和测量的频次、程度、方式不一样,组织应依据自身的质量管理活动的需要来决定。

实际运作时,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也应抓关键的少数,应依据过程的重要程度及运行现状、过程的影响程度、策划需对哪些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如何监视和测量?3)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方法和方式笔者认为,过程的监测应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而对象大致可以分为可测量,如质量目标、顾客满意度等,对于此类过程组织应实施监视和测量。

而又有许多过程是不可也不必测量的,如内审、评审等,对于此类过程组织应实施监视和检查。

对于可进行测量的过程,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方式主要有:质量目标实现的监测和考核;设计和开发试验中的试验;过程参数的监测;生产设备的鉴定;特殊过程参数的连续监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顾客满意度的监测等。

对于不适合测量的过程,过程的监视检查方式主要有:审批,先做检查,没有问题,予以审批。

评价,先进行检查,然后作出评价。

内部报告审核检查情况汇报

内部报告审核检查情况汇报

内部报告审核检查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内部报告的审核检查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汇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此次汇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且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首先,我们对内部报告的审核检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各个部门提交的报告进行逐一审核,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格式不规范、内容不完整、数据不准确等。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也给公司的决策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其次,我们对审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比如,针对格式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建议制定统一的报告模板,明确各个部分的要求和格式;针对内容不完整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对报告编写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针对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对数据来源和核实的管理,确保报告中的数据真实可靠。

同时,我们也总结了一些审核检查的经验和教训。

比如,在审核过程中要注重细节,不能马虎;要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能随意捏造;要注重报告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不能东拉西扯。

只有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审核检查,才能保证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

最后,我们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展望和期望。

希望各个部门能够认真对待内部报告的编写和审核工作,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希望各个部门能够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提高内部报告的水平和标准;希望各个部门能够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完善内部报告的审核检查工作。

总之,内部报告的审核检查情况汇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公司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将认真总结这次汇报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完善我们的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各个部门能够共同努力,共同提高内部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部审核检查表 7.1.5

内部审核检查表 7.1.5
询问了解,称检测设备都送外第三方进行检定/校准,查检定/校准报告:
设备名称 检定/校准结果 有效期
检定/校准单位:XXXXXXXX
符合
3. 公司是否有内部进行校准检测设备,如有是否制定校准规程且保留了相应的校准记录?
抽生产部熬煮工序操作员XXX,其了解工序作业参数要求、设备操作规程等工作相关知识,符合规定要求。
目前未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监视和测量。
符合
条款号
检查内容
审核记录
符合/不符合
Q: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1.公司目前配备了哪些监视和测量设备,是否能满足产品检验和过程监视测的需要?
查检测设备台帐,目前配备的检测设备有分析天平、电子天平、阿贝折光仪、XXXX等;查检测设备适用判定表,配备的检测设备精度及量程都能符合实际需要。。
符合
2.公司在用在用检测设备是否有按规定进行测量溯源(进行检定/校准等),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
符合
4.现场查看,各检测设备标识、保养/保护情况,是否均保持正常使用?如出现检测设备损坏或失效情况,是否采取了相适应措施避免不利结果?
现场查化验室XXXX、XXXX、生产部XXXX设备均有张贴校准合格标签,在有效期内,外观良好,功能正常,符合规定要求。未发生检测设备损坏失效情况。
符合
5.公司是否有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监视和测量,如有,是否在使用前进行确认以确保结果有效和可靠?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记录报告范文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记录报告范文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记录报告一、审核目的本次内部审核旨在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识别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

二、审核范围本次审核范围覆盖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相关要素,包括但不限于: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架构和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监视和测量、持续改进等。

三、审核方法本次审核采用了以下方法:1.文件审查: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审查,了解体系运行的基础和依据。

2.现场审核:对公司各部门、生产现场、实验室等进行实地考察,核实体系运行情况。

3.人员访谈: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等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看法和意见。

4.记录分析:收集并分析各类质量记录,了解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控制情况。

5.测试和测量:对关键过程和产品进行测试和测量,评估其符合性和质量水平。

四、审核发现经过审核,我们发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以下问题:1.质量目标未分解到各部门,员工对质量目标的理解不够深入。

2.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如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3.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手段不够完善,部分过程未得到有效监控。

4.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不够规范,存在过期设备未及时校准等问题。

5.持续改进机制有待加强,未及时总结和分析质量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五、审核结论根据审核发现的问题,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符合标准要求,但在某些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需要加强质量目标的管理,确保各部门明确自己的质量目标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目标。

3.资源管理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设备维护保养和人员培训水平。

4.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手段,确保各过程得到有效监控。

5.规范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加强设备的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完善持续改进机制,加强质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及时总结和分析质量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一、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是指的什么?GB/T19001-2008 8.2.3 条款“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是这样描述的: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

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该条款包括了2个内容,其一,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其二,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测量。

GB/T19000-2008对过程的定义是这样的:一组将输入转变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显然过程就是“活动”,在实践中,这些“活动”就是通常说的“干活”也就是说,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可理解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所规定的应开展的工作。

工作是否按要求开展了?进展如何?属于过程监视的范畴。

工作开展的效果如何?属于过程测量的范畴。

二、过程的监视的几种方法(一)内审内审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全面而系统的监视,通常的做法是对照标准和体系文件对体系的各过程逐一进行检查,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内审一般一年进行1-2次, 这样的监视频次显然是不够的.为保证体系的各过程满足要求并持续改进.还得采取其他的方法.(二)上级对下级的工作检查上级对下级的工作检查是过程监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通常有巡视现场、检查工作记录、问询下级工作进展等,发现不合格处,及时处理。

(三) 体系归口部门对各部门、各个工作环节的检查此类工作检查较为专业,一般来讲,体系归口部门的人员对标准和体系文件较为熟悉,能较敏感的发现问题,较准确的判定不合格项(四) 控制图等统计工具的应用控制图通过对产品的特性值的分布进行监视,从而达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

是一种科学的监视手段,应提倡,同时应注意不要流于形式。

该方法是一种生产控制的手段,将其作为GB/T19001-2000 7.5.1e) 条款的证据更为合适些.三、监视时发现的不符合项的处置方法(一) 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开具不符合报告,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详解—监视和测量

质量管理体系详解—监视和测量

四、如何实施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3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3.1 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意义 产品不仅指最终产品,也包括采购产品和过程中的 产品。 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意义: 正确评价产品的质量 预测产品的质量趋势 评价工序的保证能力 为产品改进提供依据
四、如何实施监视和测量?--产品监视和测量 4.3.2 标准要求
顾 客 满 意
输入
增值活动 信息流
四、如何实施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2.1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意义 ISO9001标准建立在“过程方法”的基础上,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使“监视和测量”覆盖了整 个质量管理体系,使产品实现的“监视和测量”能 够进行PDCA循环,在产品实现过程中能够恰当的 检测过程能力并及时采取纠正及纠正措施。对过程 的监视和测量,正是“检查”阶段的表现。检查可 以证实过程业绩,并识别何处需要改进,这是质量 管理体系达到有效性和持续性改进的需要。
偏倚:测量数据相对于标准值的位置,包括偏倚、线性和稳定 性; 方差: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包括重复性和再现性。
四、如何实施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④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在热轧一分厂的具体应用 轧机压下系统劣化趋势管理 热轧一分厂正在实施的轧机压下系统劣化趋势管理 工作,实际上就是针对压下系统中影响楔形、镰刀弯 等不对称板型的因素进行长期的监测,并结合统计学 中SPC的方法,将轧机压下系统的状态监控起来,这 样就可以观测到压下系统的劣化趋势,做到提前预警、 提前干预,避免板型质量问题的发生。
四、如何实施监视和测量?--体系的监视和测量 4.1.1 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度输入:(ISO9001) 顾客关于产品质量方面数据 用户意见调查 流失业务分析 顾客赞扬 顾客索赔 经销商报告等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2016年内部审核报告一、内部审核的时间:2016年10月18~19日。

二、受审核部门: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行政人事部、质量部、市场营销部、技术部、开发部、设备工程部、采购部、生产部、仓库。

三、内部审核组成员名单:组长:XX第一组:XXX、XXX、XXX、XXX第二组:XXX、XXX、XXX、XXX第三组:XXX、XXX、XXX、XXX四、内部审核目的1.检查和评价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要求,是否符合ISO 9001:2008标准的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验证对体系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和充分性;2.检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贯彻落实情况,是否在各部门有效展开并得到实施;3.通过审核进一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4.检查如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顾客满意和与顾客沟通过程,增强满足顾客要求意识。

五、审核范围XX公司XXX的生产和服务全过程涉及到的有关的部门和相关岗位。

六、审核依据1.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2.公司所策划和制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技术规范以及相关规定和准则;3.公司提供产品所适用的法律法规;4.必要时的相关产品销售合同和质量计划。

七、审核方式1、与最高管理层人员座谈贯彻实施标准的“领导作用”情况2、听取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自己职责权限情况以及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体系运行状况;3、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的安排,由审核小组分别到应所审的职能部门对其应实施标准的章节条款。

对实施状态收集审核发现,审核应用抽样方法进行;4、对各部门工作现场和生产岗位作业现场的环境适宜性,设备设施管理等状况进行检查。

八、内审首、末次会议参加人员参加人员有包括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分管副总、各部门的主管/负责人及审核组成员。

九、内部审核综述根据公司2016年年度内审计划,经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批准成立了以杨厚胤为组长的13人内审小组。

公司内审组依据ISO9001:2008标准和《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规定要求,于2016年10月18~19日对生产的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检验和售后服务过程以及所涉及的部门和高层管理者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抽查了公司办公及生产场所。

HACCP 内部审核报告

HACCP 内部审核报告

北京创喜保健食品(固安)有限公司HACCP内审资料汇编内审计划内审实施计划内审检查表严重不合格“×”,一般不合格“√”审核员:内审检查表严重不合格“×”,一般不合格“√”审核员:内审检查表内审检查表内审检查表内审检查表内审检查表严重不合格“×”,一般不合格“√”审核员:内审检查表质量ISO19001、食品安全HACCP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审核时间:2019年月日审核人员:审核目的:根据第三方审核要求进行整改整改。

审核依据:GB/T19001、GB/T22000-2006《食品安全-要求》。

●公司制订的质量、食品安全手册第一版及质量管理体系其他文件。

●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审核范围:餐饮的生产与服务●绿都果苑的餐饮生产与服务GB/T19001、GB/T22000-2005《食品安全》标准的条款按部门进行抽样审核。

审核综述:本次内审发现公司以GB/T19001、GB/T22000-2005《食品安全》标准为依据发布执行的管理体系文件,基本符合其要求,且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比较适宜和充分。

由于是第三方刚审核完,本次内审没有查出问题。

一、内审的主要收获1.摸清了底细,更好更深入的了解GB/T22000与食品安全生产的关系。

2.找出了满足标准要求的差距,明确了整改方向。

3.引起公司全体员工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注。

二、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门负责人对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贯标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下属各部门对本公司推行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对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挂历体系文件的宣贯力度不够,造成员工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意识和知识不足。

3.针对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工作,各部门缺乏有效的计划部署,部门之间的沟通,责任不能落实到人,各项工作没能完全按照体系文件规定具体执行。

三、建议采取的措施各部门领导应:1.充分理解和实施本部门质量管理、食品安全体系职责。

IATF16949认证的2大阶段审核内容详解

IATF16949认证的2大阶段审核内容详解

IATF16949认证的2大阶段审核内容详解一阶段审核1、顾客资料:包括汽车顾客清单、汽车顾客特殊要求清单、与顾客签订的合同/协议等以及合同或协议的评审、连续12个月的订单;2、体系策划:过程控制清单、过程矩阵图、过程关系图、风险控制方案、程序文件清单、手册、记录清单;3、内部审核:包括体系审核、所有涉及到汽车产品制造的过程审核、所有汽车产品的产品审核;如年度计划、审核计划、审核报告等4、管理评审:评审计划、评审报告等;5、过程绩效指标:连续12个月的绩效指标统计及趋势,包括业务计划中规定内容、质量目标、质量成本分析、过程指标;6、与顾客有关的绩效:顾客抱怨/投诉/退货处理资料(汇总表、登记表、8D报告/PPM指标及趋势、超额运费等)、顾客满意度评价;7、与供方有关的绩效:供方的PPM指标及趋势、超额运费等;汽车产品标准、顾客图纸、APQP资料、对产品的顾客确认记录/第三方检测报告等。

二阶段审核一、管理层1、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SWOT分析(竞争对手、行业标杆等)、宏观因素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等)、微观分析(行业、产品结构/定位、发展趋势等);2、企业风险分析:产品安全、生产安全、环保、财务、设计、制造、供应、行业等;3、公司战略:未来3~5年的公司总体战略规划及目标,战略展开(职能战略)及战略目标展开;4、年度业务计划/经营计划制订及统计:按照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制订本年度公司级业务计划并落实到各部门,建立公司各部门的KPI指标,按规定周期收集和统计目标达成结果并进行趋势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需提交连续12个月的统计结果。

业务计划包括每个顾客及供应商的业绩监控、质量成本、质量目标、经营性指标、管理性指标、过程指标等。

5、管理评审:管理评审计划→各部门汇报资料汇总→管理评审会议签到→管理评审报告→持续改进计划→实施结果;6、内部审核:7、体系审核: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审核实施记录→体系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报告(含原因分析、纠正措施及验证)→不符合项分布表→首/末次会议签到表;8、过程审核:过程审核年度计划→过程审核实施计划→审核实施记录→过程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报告(含原因分析、纠正措施及验证)→不符合汇总表→首/末次会议签到表;9、产品审核:产品审核年度计划→产品审核实施计划→实施记录(含:全尺寸报告、各项功能和性能实验报告、材料报告)→产品审核报告;二、生产1、生产计划:客户订单/销售计划→制造可行性评审→生产计划→生产指令→生产统计;包括产能分析;2、生产工艺管理:作业准备验证(首检)、工艺参数监控记录(如生产不负责则由质量负责);3、生产过程控制:交接班记录、生产动态记录(设备维修、模具/工装维修、刀具/工具更换、产品更换、物料更换等);4、现场管理:区域划分(生产区、合格区、来料放置区、待检区、不合格区、发货区、通道等)、产品标识、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三、设备1、台帐→设备卡→年度保养计划→保养记录→日常点检记录→维修记录→绩效指标统计;满足预测性维修要求;2、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验收记录→台账→设备履历;3、设备标识:环境保护设备/安全防护设备/关键设备的标识及状态标识(待修、停用、正常等);特种设备管理:清单、备案资料、年检记录;包括:行车、叉车、电梯、压力容器、锅炉等。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含记录)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含记录)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ISO13485-2016)1.0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及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及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2.0范围适用于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

3.0职责质量管理部负责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0程序4.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对象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直接作用是证实过程是否保持其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

4.1.1过程监视方式有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过程审核(也称工序审核),产品质量审核、过程及其输出的监视和测量(可行时)、过程有效性评价、质量分析会等。

4.1.2过程测量方法是将与质量相关的各过程根据公司质量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过程具体的质量目标,如生产部的交验合格率、采购物资的合格率、研发部设计输出文件的失误率等,按部门工作考核办法考核,以保证目标的完成。

a)质量管理部负责使用控制图,对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关键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对图形数据分布趋势进行分析,评价过程质量和过程实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以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时机;b)当过程产品合格率低于控制下限时,质量管理部应及时发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包括人员、设备、原材料、工艺规范、生产环境及检验等方面),采取相应的纠正或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是产品特性,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策划的安排和形成文件的程序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如进货、半成品及成品)进行。

对产品特性监视和测量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所提供的产品是否已满足要求。

4.2.1研发部负责编制进货、半成品及成品检验规程,明确检验方式、检验项目、抽样方案、检测方法、判别依据和使用的检验工具和设备等。

4.2.2采购物资的监视和测量依据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和采购物资技术要求,编写《进货验证规程》,确定检验项目、检验数量等,对于无检测手段的采购物资,可通过供方检测报告、公司样品试用等方式进行。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1目的为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包含如下方面内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记录体系)。

管理活动。

资源提供。

产品实现。

测量、分析、改进的过程。

3职责和权限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监视和测量:由管理代表执行。

4术语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各要素及其相互衔接与相互影响的过程。

5作业程序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与测量过程涵盖5个方面(详见第2条),正常情况下,每年进行1次全面的过程监视与测量,在公司内/外部重大环境因素变更时,管理代表可提出临时过程监视与测量要求。

跟总经理要求,管理代表可随时提出过程的监视与测量要求。

对质量管理体系之文件系统的监视与测量5.2.1管理代表在预定时间内,应对下述项目进行监视和测量。

质量手册:其所表述的内容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有无低于ISO9001:2000标准要求。

文件控制。

程序文件有无规定之项目在本公司未实施且将来也不会实施,而未作相应之作废。

有无影响质量的过程,未纳入ISO之系统。

文件制订、修订、废止、分发、回收、销毁、标识、有无按规定执行,并保证需要的场所均能得到有效的版本。

记录是否符合质量体系要求,包括记录的标识、贮存、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

对管理活动的监视与测量5.3.1对管理活动过程执行监视与测量,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总经理对符合客户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的重要性有无向组织传达并被接受和遵从,以及做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质量方针和目标有无被制订并被接受与认同,对质量目标采用测量方法评估。

管理评审的相关工作的实施及成效。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完整性。

职责与权限的设定有无出现灰色地带和黑箱现象,有无沟通,检讨公司内部是否出现:有责任但无授权相关人员。

有授权,但无实施、落实的状况。

内部沟通渠道的建立与实施实效,因沟通不畅造成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影响;及对质量目标的影响。

TS16949重点详解(一)“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理解

TS16949重点详解(一)“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理解

TS16949重点详解(一)“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理解(2008-11-30 09:36:10)转载分类:工作日志标签:汽车对GB/19001-2000标准的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如何理解与实施,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下面,笔者谈一些不同看法和意见。

一、对8.2.3条款的理解8.2.3条款是这样表述的:"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

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这三句话的核心含义:应采用适宜的监视和测量(适用时)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证实过程现实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以达到确保产品符合性的目的,据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过程监视和测量的重点应是产品实现过程。

这一结论可以从GB/T19001-2000标准的条款顺序中得到启示。

该标准在8.1"总则"中提出了组织在策划并实施所需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a)、b)、c)三方面。

在8.2"监视和测量"中,8.2.1提出了对顾客满意进行监视,将其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这主要是针对8.1C)提出的。

8.2.2"内部审核"作为一种监视和测量方法,涉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其重点是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主要是针对8.1b)提出的。

8.2.3和8.2.4条款主要是针对8.1a)提出的。

前者从证实过程能力的角度进行监视和测量,从而控制过程质量,确保产品的符合性;后者是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通过控制实物质量保证放行产品的符合性。

在制造业,前者主要属于工艺部门的职能范围,后者主要属于检验部门的职能范围。

前者对产品大批量生产,确保产品的符合性特别重要。

一旦发现过程能力不满足,检验员就要全检,检验量过大易造成疲劳,会增大错、漏检率;如若增加检验员,则会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消耗指标W45.03公斤标煤/万元产值。

3)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实现情况:公司根据马钢统一要求,对员工每两年进行一次体检,对从事有毒有害岗位的特种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无职业病发生,无重大安全伤亡事故发生,上半年发生一起轻伤,千人负伤率为0.14,重大危险源按管理方案的实施得到了有效控制。

7、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1)质量事故和顾客投诉情况至目前,未发生质量事故,未发生顾客重大投诉。

2)环境事故/事件和相关方投诉情况至目前,未发生相关方对公司施工(生产)经营活动中噪声排放、污水排放、扬尘排放、固废处置等环境事故或事件的投诉情况。

3)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和员工投诉情况:至目前,未发生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事件,员工处在较好工作环境之中,无投诉情况。

9、满意情况:D顾客满意程度:公司产品(服务)按合同、顾客要求及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实施,公司产品质量是稳定的,符合合同或顾客要求,顾客对产品质量没有提出疑义。

2)相关方满意程度:公司管理体系于3月18日试运行以来,按文件要求组织实施,公司的外部形象得到提升,没有发生相关方的任何投诉。

3)员工满意程度:公司把“以人为本、关注健康、保障安全”作为企业的经营之道,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和生产工艺,使员工身理心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在各岗位上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潜能,员工立足本企业、为本企业发展壮大的理念得到增强。

二、不符合情况:1、不符合项:本次审核未发现严重不符合项,有10项一般不符合项,其它观察项或问题已告知各相关单位,要求各相关单位针对不符合项或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在2007年6月25日前完成整改。

2、存在的主要问题:1)目标、指标未按文件要求进行分解和落实,没有结合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设置和分解;2)有关人员对公司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学习不够,理解不准确;3)噪声、污水、扬尘、固废控制处置过程存在一些问题,缺少相应的运行监控记录;4)环境因素、危险源控制清单不全,没有针对本单位(部门、项目)特点识别、评价,其识别、评不符合项分布(续表)注:1、表中带为严重不符合项,不带为一般不符合项;带“▲”为对应标准条款主要不符合项,带“△”为对应标准条款次要不符合项;第二篇: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700字内部质量审核报告(NCA-0902)审核日期:20xx年3月10日—25日审核部门:(省略)内审人员:某某某菜李某某一、审核目的为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稳定有效运行,更好地落实公司《20XX年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审核和过程监视和测量报告
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自2009年初建立后,技术部针对体系运行中的日常监视和测量及内审工作做了如下工作:
一、日常监视和测量
1、于2009年2月份进行了程序文件的评审宣贯,并要求各车间部门对程序文件进行学习宣贯,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2、2009年4月份,技术部对体系运行进行了的全面检查,由于程序刚开始运行,许多工作不知怎样具体操作,技术部在检查的同时对相关部门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并针对各级人员对程序文件的疑惑之处,进行了针对性的解释和培训指导;
3、2009年5、6月份对各个部门前一阶段的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彻底的检查,并发现问题七十多项,检查结果整理后上报了公司领导,同时也向各责任部门通报,要求在下一阶段(7月份)的工作中落实每一项不合格的整改工作。

4、根据公司整理整顿活动提出的要求,结合港湾公司质量月活动的目标,2009年9月加强了对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宣传。

其间对各部门质量负责人进行了《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的培训学习;全面深化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工作标准》,并协助办公室安排了对全厂人员有针对性的考核;协助办公室制定下发了《质量考核办法》、《生产计划管理考核办法》、《车间管理及环境考核办法》、《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安全生产奖罚规定》等管理文件;积极收集了各部门合理化建议37条上报给公司领导参考。

二、内审
根据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和前一阶段不合格项的整改落实情况,于2009年8月组织并全面进行了一次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本次审核主要针对各车间部门,检查其程序执行情况与体系文件的要求是否符合,同时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就质量体系在本部门的运行现状和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发现并记录其主要问题。

本次内部审核邀请了咨询公司咨询师协助,公司6名内审员全程参与,共用两天时间对本公司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检查过程中共提出13个不合格项,开具不符合报告2个,主要对供应商及物资管理的问题、文件更改时的沟通问题、特殊过程的管理问题、合同
评审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

于9月份监督责任部门对各自部门的内审不符合项落实整改要求、并跟踪验证其整改有效性。

三、质量目标的管理
公司级质量目标在《质量手册》已建立,同时公司将质量目标在不同的职能层次进行分解,各车间部门按照要求的上报时间及时上报。

经统计公司级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以上工作是技术部今年在质量管理体系的监视和测量中做的具体工作,由于造船业的生产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在检查和审核中难免有一些不合格项没有发现,经过这一年的实践,全体员工对船舶制造都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技术部在这方面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抓住重点,不断理顺工作程序。

技术部2009-1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