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10.走进艺术博物馆》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2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走进艺术博物馆》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走进艺术博物馆》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e8f32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9.png)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走进艺术博物馆》公开
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走进艺术博物馆》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习俗的民间美术作品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并逐步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审美的情趣。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从而了解家乡本土的美术,热爱乡土美术,逐步提高传承乡土美术的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旨在将美术学习和审美素养的提高由课堂延伸到社会,提供给学生另一种获得美术信息和资源的渠道和方式。
学生通过了解几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不仅知道其特色和重要藏品,增长博物馆的知识,还能够举一反三,在生活中养成关注艺术博物馆、关注美术和美术现象的态度。
这对学生了解艺术品,形成良好的视觉审美感受和审美情趣,具有积极意义。
3重点难点。
10.走进艺术博物馆-冀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0.走进艺术博物馆-冀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7c19a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d.png)
走进艺术博物馆-冀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教授学生们走进艺术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的作用和意义,了解艺术品的分类和特点,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1.了解艺术博物馆的作用和意义2.分析不同类型的艺术品3.进行实际创作,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创作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们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艺术品的分类和特点,并能对不同类型的艺术品进行分析和理解;2.了解艺术博物馆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创作,并在作品中反映所学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艺术品的分类和特点;2.理解艺术品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
难点:1.对不同类型的艺术品进行分析和理解;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创作,并在作品中反映所学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学生自己提前了解艺术博物馆的作用和意义,并讲述自己的观点;2.老师和同学一起分析不同类型的艺术品,共同探讨艺术品的分类和特点;3.分组进行实际创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作品中反映所学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让学生们自己提前了解一下艺术博物馆的作用和意义,并讲述自己的观点,老师可以安排一些同学进行讲述。
2. 分析艺术品的分类和特点接着,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和研究不同类型的艺术品,并梳理各种艺术品的特点和分别代表的文化类型。
3. 进行实际创作最后,让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创作,分组进行创作,并在作品中反映所学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本节课的小结是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并在同学之间交流创作心得和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是让学生们回家继续了解艺术博物馆和不同类型的艺术品,并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七、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且锻炼学生们分析、创作和思考能力。
《走进艺术博物馆》教案-最新经典教案,通用
![《走进艺术博物馆》教案-最新经典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fbed994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9.png)
《走进艺术博物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区别、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历史、性质、作用。
2.了解作品展示的最佳方式,总结所参观展览的意义和目的。
教学难点: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教学重点:能为学校或班级策划一次展览。
教学过程:一、美术展览展示方式。
1.中国自西周以来,宫廷中就一直收藏美术品。
1925年组建的故宫博物院是以美术为主的博物院。
1959年落成的中国美术馆,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作品的展览中心,同时举办世界各国美术展览。
2.美术馆的性质作用:美术馆的作用日益广泛多样,不仅可提高一般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美术修养,而且可协助学校的美术教育,还可为美术家的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向理论工作者提供资料和信息。
3.今天的美术馆是艺术、教育、学术和科学的多机能综合体。
4.博物馆。
你知道世界五大博物馆吗?你知道世界博物馆日是哪一天吗?5.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关系。
美术馆是博物馆的特殊类型,它从博物馆中分化而出。
美术馆既特指美术馆,也包括具有美术馆性质的博物馆。
二、走进中国美术馆1.总结本课学习知识点,总结参观展览的意义目的。
2.同学们生思考:①你知道中国美术馆在美术界的地位和作用吗?②美术馆是如何布置、展示美术作品的?③不同的美术作品有不同的展示方式,说说各种美术作品的最佳展示方式是什么?比较各地美术馆的建筑外观,凸现中国美术馆强烈民族风格的建筑特色,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基本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做策展人策划一次展览,可以是绘画作品,也可以是手工制作或个人收藏品,让学生开动脑筋,在展览的内容及主题上加以创意。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知识目标:理解小说内容,体会孤独的含义。
能力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2、体会小说中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走进艺术博物馆教案
![走进艺术博物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5d06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f.png)
走进艺术博物馆教案教案标题:走进艺术博物馆教案目标:1. 了解艺术博物馆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2. 探索艺术博物馆中的不同艺术形式和作品;3.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4.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艺术博物馆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2. 学生能够辨别不同艺术形式和作品;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艺术作品;4. 学生能够表达对艺术作品的个人观点和感受。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艺术博物馆的图片和艺术作品图片;3. 学生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引入艺术博物馆的概念,解释其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艺术的认识和观点。
主体: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幅艺术作品图片,通过讨论和合作,描述作品的特点、风格和表现形式。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艺术作品,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就展示的作品进行互动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和进行批判性思考。
4. 艺术作品分析:选择一幅艺术作品,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和解释。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节、主题和情感表达,并帮助他们理解艺术家的意图。
5. 学生实践:要求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用文字描述作品的特点、表现形式和个人感受。
总结:1.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艺术博物馆的重要性和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博物馆,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博物馆,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
2. 组织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活动,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展示和讨论的参与度;2. 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描述和分析能力;3. 学生对艺术作品的个人观点和感受的表达能力。
教案提示: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促进互动和批判性思考;2. 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3.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走进艺术博物馆 教案
![走进艺术博物馆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9d345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d.png)
走进艺术博物馆教案教案标题:走进艺术博物馆教案目标:1. 通过参观艺术博物馆,学生将了解艺术品的种类和风格,并培养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与艺术品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通过与同伴的合作,共同探索和分享艺术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艺术的了解和经验,提问他们曾经参观过的博物馆或艺术展览,并请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探索艺术博物馆:2. 介绍艺术博物馆的概念和功能,解释博物馆是保存和展示艺术品的场所,以及博物馆对于艺术传承和教育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艺术品或画作进行研究和探索。
鼓励学生观察艺术品的细节、颜色、线条等,并提出自己对于艺术品的理解和感受。
艺术品分享与展示:4.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选取的艺术品,介绍艺术品的作者、创作背景、风格特点等,并解释他们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全班讨论:鼓励学生就不同艺术品进行比较和讨论,探索不同艺术风格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创作艺术品:6.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品或画作,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
可以是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
7. 学生展示: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和过程。
总结与反思:8.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活动,分享他们在参观博物馆和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9. 结合学生的反馈,总结本次活动的目标和意义,鼓励学生继续关注艺术,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理解。
教案评估:10. 观察学生在参观博物馆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11. 评估学生在分享艺术品和创作艺术品时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2.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评估教案的有效性和学生对艺术博物馆的认识和兴趣程度。
教案延伸:1. 组织更多的艺术博物馆参观活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知识面。
2. 鼓励学生参加艺术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冀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走进艺术博物馆》教案
![冀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走进艺术博物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d7d038763231126edb114c.png)
《走进艺术博物馆》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美术馆的功能特征和世界著名美术馆及馆藏品的艺术价值。
2.引导学生理解美术活动、美术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并积极参与各种美术欣赏活动。
3.培养美术活动的策划意识与团对协作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方法:发现法、参观法、讨论法、欣赏法。
三、教学重点:了解美术馆的功能和世界著名的美术馆的特色。
四、教学难点:从尊重人类文化遗产的角度,认识与评述美术馆的社会价值。
五、教具准备:1.介绍世界著名美术馆的图片或光盘。
2.馆藏品的复制品或图片。
六、教学活动过程:课前准备1.世界著名美术馆的图片光盘。
2.馆藏品的复制品或图片。
小组查阅资料,收集世界美术馆的资料。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资料的收集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1.放一段美术馆的影像,导入课题。
2.以设问的方式导入学习内容:你知道当地哪些美术馆?你知道美术馆的功能吗?美术馆有哪些展览的方式呢?你知道世界著名的美术馆吗?谁能举例说明美术各小组把收集到的有代表性的资料挂起来或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与大家分享(请各小组派代表作简要介绍)。
设计意图:1.提供动感与静感的视觉信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明确课题研究的任务,尊重人类美术文化遗产,培养简短评述的鉴赏能力。
3.教育学生学会与人分享,互相学习。
课堂发展1.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组选题讨论研究五个问题。
2.引导阅读课本:各组长收集本组感兴趣的内容,并提出本组学习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答疑备用。
学生活动:1.学生可采用竞答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2.小组长向老师与同学介绍小组研究的结果及发表不同的看法。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比较研究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有目的地通过各种途径检索、收集资料的习惯。
3.教育学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课后延伸1.访问当地美术家和民间艺人的工作室或艺术作坊,了解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与展览方式。
2.调查当地的文化设施和居民参观美术活动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写简短的观察、研究报告。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8b3e6365ce0508773213c3.png)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2. 在美术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教学难点: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教学方法:欣赏.讨论.练习教具: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在假期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师:图片欣赏完了,我发现好多同学都笑了,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师:原来这些图片都是由两种不同形象的局部组合而成的,这就是我们在四年级学的“物象重组”。
二.探究新知:1.解题:《巧置换》是将事物的因果.角色进行对换,或者保留图形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一部分用其他类似的形状所替换的异常组合形式。
巧妙地运用置换,会使我们的作品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使我们更富有创造力。
2.作品赏析:【1】欣赏《精神食粮》。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把汉堡中的肉片置换成几本书?(作品在保留原物象特征的基础上,把里面的食品换成了书本,进行巧妙的置换,给人以视觉上的新奇感,利用巧妙的构思深化了要传达的主题。
)【2】欣赏《自然之风》。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置换呢?【3】欣赏《蒙娜丽莎为达芬奇画像》。
【达·芬奇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举世闻名,小作者采用角色置换的方法,以新的视角,让蒙娜丽莎为达·芬奇画像,使人忍俊不禁。
】【4】欣赏《我们一味向地球索取》。
讨论:这张招贴画中,你们看见了什么?从中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感受是否和主题一致?(这幅招贴画的主体是一片代表生命的绿叶,作者把叶子的边缘部分置换成烟囱林立的工厂,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感染,突出了环保的主题。
)3.思维拓展:《我们一味向地球索取》是一个环保的主题,绿叶代表着生命,工厂代表着污染,想一想树叶和工厂还可以用哪些事物置换?【树叶还可以换成地球.海洋.一滴水等等,工厂可以替换成枯竭的树根.一个动物的骨骼等等,总之,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物象的置换,不必拘泥。
冀教版六年级美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美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5ddb6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4.png)
冀教版六年级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冀教版六年级美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3. 增加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运用;2. 线条的表现和运用;3. 形状的认识与运用;4. 空间的表现与构建;5. 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美术知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5分钟)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包括色彩、线条、形状和空间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3. 示范与指导(30分钟)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正确使用绘画材料和工具,以及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形状和空间进行创作。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进行个别指导。
4. 学生练习(4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和指导,自由发挥进行美术创作。
可以选择不同的题材、题材和风格进行绘画。
5. 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运用;2. 线条的表现和运用;3. 形状的认识与运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方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美术基本概念;2. 示范方法:通过示范和指导,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3. 实践方法:通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对色彩、线条、形状和空间的运用是否准确;2. 针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具体的评价和指导,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七、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并进行素描或色彩表现;2. 鼓励学生参观画展和美术馆,拓宽视野,提高艺术素养。
八、课后作业:1. 学生自由创作一幅美术作品,并在下节课时展示和交流;2. 阅读相关美术书籍,扩大美术知识面。
以上是冀教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的简要概述。
通过此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小学美术《博物馆》教案
![小学美术《博物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c5db1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6.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博物馆的基本概念。博物馆是收藏、展示和研究各种艺术品、历史文物的地方。它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我们学习和欣赏美术作品的好去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博物馆在展示美术作品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博物馆教育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博物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美术作品欣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创作艺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
4.增强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了解不同博物馆美术作品的背景和内涵,培养尊重和包容多元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博物馆的概念、功能及其在文化艺术传承中的作用,强调博物馆作为美术作品展示与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进行得非常顺利。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创作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技法选择和创意发挥的难题。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技巧指导和创意启发,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学生们对博物馆美术作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为了鼓励他们,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参与进来。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e71fc5b8f67c1cfad6b83c.png)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艺术家创作作品的过程,掌握美术创作的一般过程。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进行绘画创作。
3.明白艺术创作的艰辛,形成珍惜艺术劳动和艺术作品的习惯。
2学情分析
我们经常被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深深地打动——优美的风景、热闹的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它们之所以打动人,主要是这些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有些是艺术家对某一场景一触即发的灵感;有些是艺术家对生活深刻的感受和思考,并经过艺术提炼而成为作品;有些则是有了选题再去搜集素材、勾画草图、最后加工完成一件作品。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是美术创作的一个过程。
美术创作是从艺术构思到艺术传达的过程,与观察方法、思维能力和艺术技能的掌握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要我们认真地观察生活,动脑筋思考,并学习一定的美术创作技巧,就能创作出我们自己满意的作品。
教科书出示了艺术家孙为民创作《乡间七月》作品的草图和完成后的作品,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艺术创作的过程。
教科书第18页以《古镇赶集》为例,说明美术创作的一般过程:选题立意、收集素材、构图草稿、加工完成。
教师可根据教科书提供的图片及自己掌握的知识逐个分析讲解,让学生明白艺术创作的过程及方法。
并利用这一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
3重点难点
明白艺术创作的艰辛,形成珍惜艺术劳动和艺术作品的习惯。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像艺术家一样的创作。
冀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冀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1a4c8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8.png)
冀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1、巧置换教材分析: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公民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成为《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因此,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在培养新人才的任务中更是责无旁贷。
本课的《巧置换》是将事物的因果、角色等进行对换,或保留图形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一部分用其他类似的形状所替换的异常组合形式,从而达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教学目标:1.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2.在美术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形成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巧妙置换的异常组合形式,巧妙的构思深化要传达的主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教学用具:图片、彩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是打开学生创作思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基础。
因此在上课时,要注意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多鼓励学生创新,和学生一道创新。
二、创意培养进行图形创意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是本课的重点,以此为主线贯穿教学的始终。
从教材上的作品范例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是怎样将事物巧妙地进行置换的?这样的置换在表达主题上有什么特别之处?置换有哪些方法等。
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对置换这一表现形式、方法、特点有个初步的了解。
如果教学时间允许,补充一些以置换为主要创作手段的招贴设计作品让学生欣赏,丰富他们的创作素材,拓展他们的创作思路。
使学生认识到置换只是一种表达的手段,要想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深刻的寓意,就要学会开动脑筋,做到巧妙创意。
三、自主探究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打开想象的闸门是教学的关键。
采取“先放后收”的办法,由一个事物发散开来,比一比,看看谁的想法多。
围绕教材《我们一味向地球索取》的作品,启发学生,树叶和工厂,还可以用哪些事物置换?树叶还可以换成地球、海洋、一滴水等等,工厂可以替换成枯竭的树根、一个动物的骨骼等等,总之,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物象的置换,不必拘泥。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10.走进艺术博物馆课件PPTA001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10.走进艺术博物馆课件PPTA001](https://img.taocdn.com/s3/m/76f6aa9949649b6648d747b9.png)
类型:获奖课件PPT
1、2017年故宫博物院的“历代青绿山水特展”的主 要展品是( 宋 )代青年画家王希孟的作品《千 里江山图》。 2、视频中提到和《千里江山图》同一时期的另一 件作品是《清明上河图 》。 3、为什么这么多人排长队,等待近3个小时,而 且还要冲刺跑地去看一件书画作品呢?
2、( 中国国家博物馆 )的藏品系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 文化历史。
3、( 上海博物馆 )的藏品有文物界“半壁江山”的美誉。
4、如果我们要观看中国近现代的美术作品,可以选择去 ( 中国美术馆 )。
1、世界上体量最大的青铜礼器是( 后母戊鼎 )。
2、(大禹治水玉山 )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也是 故宫博物院的镇院是 中国最大的古代文 化艺术博物馆,它 是在明、清两代皇 宫及其收藏的建立 起来的。其文物收 藏主要来源于清代 宫中旧藏,是学习 研究中国古代美术 的主要艺术博物馆。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北宋)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 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 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 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中国美术馆是 一座国家级美 术馆。收藏的 美术作品以中 国近现代美术 为主,是学习 和研究中国近 现代美术的主 要艺术馆。
《艰苦岁月》雕塑 潘鹤
《 安雨 藤中 广行 重》
版 画 日 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是一座系统展示 中华民族文化历 史的综合性博物 馆,也是世界上 最大的博物馆之 一。它集收藏、 展览、研究、考 古、公共教育、 文化交流于一体。
后母戊鼎 商后期 约公元前14—— 11世纪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 有“后母戊”三字得名, 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 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 连耳高133厘米,重达 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 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 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 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 水平。后母戊鼎是迄今世 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 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 的美誉。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进博物院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进博物院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5dd06b550740be1e640e9a2d.png)
走进博物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了解参观博物馆的看法;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概况和两岸文化的同源性。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对相关资料的网络查询,了解国内外重要博物馆及藏品概况;课堂上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博物馆的功能和参观方法;课后通过实地参观强化学习动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起尊重文物、尊重历史的观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了解参观博物馆的看法;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概况和两岸文化的同源性。
教学过程:一、讨论准备工作。
师:同学们,关于走进博物院的实践活动呢,我们从上周就已经展开了,我们还一起观看了国家宝藏——河北博物馆的专题(课件)。
我们根据对博物馆的认识和兴趣,提出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主题分解,然后根据大家感兴趣的内容和意向(出示主题分解课PPT),我们结成了6个小组,请各小组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名字和你们都想研究哪个藏品?生:交流。
师:同学们,有准备的研学才是有价值的研学。
研学之前,大家一定要做好充足的规划和准备。
课前,我们还讨论并制定了研学手册的目录单(出示目录单),来说一说,咱们都做了哪些事情?还有哪些事情没有完成?(不同的颜色标注展示)生:师:好,那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组完成的研学手册部分?生:展示。
注意:博物院信息页,“这一页内容你们组是怎么完成的?”生:人人都进行了查找,然后小组汇总成的。
评价:从网络上寻找信息确实很不容易,纷繁复杂的网站确实考验大家提取信息的能力。
老师觉得你们筛选资料的能力非常强,提取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汇报思维导图。
师:那他们组的哪些准备工作特别值得你学习?生:教师评价:你们想的真周到!布局谋划的越细致,就距离成功越近!生:继续展示——平面图。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光的艺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光的艺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7ff46f336c1eb91a375d3c.png)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光的艺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寻找生活中有关“光”的艺术,感受“光”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通过剪、刻、挖等方法,完成一个或一组能够运用“光”的魅力的美术作品。
3、通过设计制作,了解“光”的艺术的神奇魅力,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2学情分析学生热爱美术这一学科,学习兴趣高,动手能力强。
3重点难点如何选择材料,选择什么样的制作方法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介绍皮影艺术是本课的重点。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讲授】光的艺术一、师生问好,揭示课题今天,咱们一起学习《光的艺术》二、请学生闭上眼睛,体验没有光的感觉没有光线条没有了,没有光图案没有了,没有光色彩没有了,没有光整个世界仿佛消失了!(教师点燃小桔灯) 请学生睁开眼睛,说说看到光的感觉? 思考问题:光从何处来?(太阳、电灯、蜡烛等) 总结,我们的生存、生活离不开光,同样艺术也离不开光!很多的艺术形式都与光相结合。
教师展示“手影”请学生欣赏皮影短片。
介绍皮影: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制品的通用称谓。
中国的皮影艺术是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相结合而形成的独特艺术品种。
制作一个完整、优美的皮影图案需要经过选皮、制皮、绘样、上稿、镂刻、着色、组装等十几道工序才得以完成。
是珍贵的民间艺术。
生活中还有很多与光有关系的艺术形式,谁能说说? 烟花、花灯等三、教师示范作法。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四、学生展示作品。
教师小结。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10.走进艺术博物馆》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1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10.走进艺术博物馆》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1](https://img.taocdn.com/s3/m/68dfca7b700abb68a882fb60.png)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10.走进艺术博物馆》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学情分析:
属于美术课中的综合.探索领域。
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是比较陌生而遥远的,但是永清县的周边又有极其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如:距离本校约40华里的霸州博物馆,就有非常优秀的教学资源。
永清距离北京约2个小时的车程,北京高端的博物馆资源更可以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的学习场所,在第一课时,教师主要让学生了解几个著名艺术博物馆的一些情况,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初步的认知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了解艺术博物馆及其相关的功能;采用多种方式了解中国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及其部分藏品。
过程与方法:各小组通过网上资料查询、集体合作学习、参与小组间的问答竞赛等活动,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习了和同学团结协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各大博物馆及其藏品的初步了解,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祖国的日益强大,从而树立建设祖国的志向。
重点:让学生了解博物馆的类别和功能,能对中国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做初步的了解。
河北美术出版社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走进艺术博物馆_课件1
![河北美术出版社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走进艺术博物馆_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04a07ade770bf78a652954ac.png)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艺术家 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1963年6月,毛泽东 主席题写“中国美术馆”馆额,明确了中国美术馆的国家 美术馆地位及办馆性质。主体大楼为仿古阁楼式,黄色琉 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
中国美术馆藏品
上海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展厅
大英博物馆藏品
上海博物馆(Shanghai Museum)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上圆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国“天圆地方”之说。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珍
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收藏了来自 青铜器之乡—宝鸡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铜器,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 国内外享有盛誉,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
卢浮宫博物馆展厅
卢浮宫博物馆藏品
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
不列颠博物馆
英国国家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颠博 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成立于 1753年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珍品,藏品之 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英国国家博物 馆拥有藏品6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还有大批藏品未 能公开展出。
广东美术馆展厅
卢浮宫博物馆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 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宫前的金字塔形玻 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同时,卢浮宫也是法 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蒙娜丽莎》是 文艺复兴时代画家 列奥纳多·达·芬奇 所绘的丽莎·乔宫多 的肖像画。法国政 府把它保存在巴黎 的卢浮宫供公众欣 赏。
14ppt课件15ppt课件另外要提到的一点就是摆地摊不要过多的去在乎产品的质量看的过去就行了如果你摆摊先重视质量再重视价格的话对不起你只有做死的因为你摆地摊你的质量再好人家都会把你的货当成地摊货店面里质最再差人家都会认为哪个肯定比地摊好产品本身是没有太大价值的产品的价值在于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卖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大部分消费者都犯贱的原所以地摊就是地摊地摊就得卖地摊货在摊货那是不保证质量的货关键就是价格便宜Βιβλιοθήκη 上海博物馆收藏品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10.走进艺术博物馆》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馆的功能和作用,知道一些著名美术馆的特点和藏品。
2.愿意尝试参与美术馆、网络美术馆等实践活动。
3.养成积累艺术品知识和图片的爱好,能够建立自己的"美术馆"。
4.进行综合探索活动,发展社会实践、欣赏评述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用画家陈丹青的一段话:"你怎样认识世界?看世界地图?读历史书?读世界新闻?读参考消息?读杂志上关于世界的报导?不是,你要真正能够感性地、全面地、实实在在地了解世界,应该走进美术馆(博物馆)。
"引出本课主题:走进博物馆。
二、传授新课:
以学生熟悉的几个美术作品向学生提问:这些作品在那儿可以看到它们的原作?由此引出博物馆的功能:保存并且展示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
(认识到博物馆的功能和价值并且学会利用它,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有中国石化工程研究院着重要的帮助。
)
于是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些博物馆都在哪里呢?这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世界美术馆(博物馆)的名称和分布,并重点介绍卢浮宫及其"三宝"《萨莫色雷斯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