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教学设计方案(吕春霞)
《望岳》教案设计
《望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岳》。
(2)理解《望岳》的创作背景、词语含义和句子结构。
(3)分析诗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解读《望岳》。
(2)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泰山的敬仰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3)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望岳》。
(2)理解《望岳》的诗意和表达技巧。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结构。
(2)如何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
2. 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3.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望岳》的诗意、背景和教学目标。
2. 学生准备:预习《望岳》,了解诗的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泰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泰山的壮美。
(2)简要介绍《望岳》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望岳》,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主翻译诗句,理解诗的大意。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4.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5. 巩固拓展(1)进行诗句接龙游戏,巩固对《望岳》的记忆。
(2)让学生尝试创作以泰山为题材的诗歌。
(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和困惑,教师解答。
7.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望岳》。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课堂氛围等方面。
望岳教学教案设计
望岳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岳》。
(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学会从诗歌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泰山的敬仰之情,树立远大的志向。
(2)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分析。
3. 诗歌主题思想的探讨。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难点词语的解释。
2. 诗歌创作背景的理解。
3. 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诗歌全文、创作背景、相关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泰山的地理位置和概况,激发学生对泰山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泰山有什么印象?有没有去过泰山?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望岳》。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诗歌:(1)教师分析诗歌的创作背景,解答学生疑问。
(2)讲解诗歌中的难点词语。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4. 探讨主题:(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提取关键信息,探讨主题思想。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5. 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2)学生举例说明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背诵《望岳》。
(2)写一篇关于《望岳》的读后感。
8. 板书设计:望岳泰山壮美崇敬诗人豪情向往9. 课后反思:10. 教学评价:(1)学生诗歌朗读、背诵情况。
(2)学生课堂参与度、合作意识。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教师推荐其他描写泰山的诗歌,如《登鹳雀楼》、《泰山颂》等,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分析不同诗人对泰山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望岳》教学设计(1)
教学过程的流畅性
要点一
总结词
连贯、有序、逻辑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是评价一堂课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 自我反思时,教师需要评估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连贯、有 序和具有逻辑性。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 和教学环节,以确保教学过程更加顺畅,并更好地引导学 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课堂节奏的把 握,避免过快或过慢的节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02
03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 生对杜甫和唐诗的已有知 识,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 进入新的学习内容。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 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策略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望 岳》的意境和内涵。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 力,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
教学手段运用
02
教学内容分析
《望岳》的背景与作者
背景与作者介绍
《望岳》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佳作。杜甫,字子美,被誉为“诗圣”,是唐代 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此诗作于杜甫早年,当时他登临泰山,被泰山的雄 浑气势所震撼,诗中表达了他对泰山的崇敬和向往。
《望岳》的诗意与主题
诗意与主题解析
《望岳》的诗意主要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感受。通过“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等诗句 ,展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主题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 憧憬。
评价与反馈的实施
制定评价标准
明确各项评价方式的评价标准 和具体要求,确保评价的客观
性和公正性。
实施评价
按照既定的评价方式,全面、 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提供反馈
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具 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了 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指导其改 进学习方法。
《望岳》教案(最新3篇)
《望岳》教案(最新3篇)《望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2、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二、教学新课(一)作者及背景简介(二)朗读诗歌1、老师范读《望岳》。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杜甫《望岳》赏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韵译】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赏析】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望岳教学教案设计
望岳教学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望岳》这首古文诗,使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了解唐代文学的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思辨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望岳》,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增强学生对于家国情怀的抒发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望岳》的内容,理解其主旨,并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进一步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分析唐代文学与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课堂通过展示一幅岳阳楼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这幅图片所展示的是什么地方。
2. 学习诗歌基本知识通过教师讲解和引导学生讨论,学习诗歌的基本特点,如韵律、表达方式等,并与学生一同分析《望岳》这首古文诗的特点。
3. 朗读理解让学生依次朗读《望岳》,并配合课本上的注释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学生,加深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望岳》中所表达的主旨、情感等方面展开讨论,并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5. 文学鉴赏通过展示一些与唐代文学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唐代文学的风貌和特点,并围绕《望岳》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展开探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创作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望岳》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可以是诗歌、散文、画作等形式,并鼓励学生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分享。
7. 总结归纳通过对本堂课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并准备下一堂课的学习。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评价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和点评,并及时指导学生提升自己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望岳》教学设计(精选3篇)
《望岳》教学设计(精选3篇)《望岳》教案设计望岳公开课教案篇一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4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1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
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1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1朗读教学法。
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
教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古诗五步教学法。
《望岳》采用这种教法,从知诗起,经历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等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诗歌境界教学法。
教读《春望》,打算采用这种教法,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多媒体、录音机、榜样朗读磁带望岳篇二课题望岳授课教师李彬学校:六十一中学授课时间:2006、11、2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
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
2024年《望岳》优秀教案
《望岳》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望岳》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杜甫的生平、创作背景等。
(2)掌握《望岳》的文学特点,如意境、修辞手法等。
(3)学会分析《望岳》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深入理解《望岳》的内容和形式。
(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望岳》与杜甫其他作品的异同。
(3)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创作实践,提升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的豪情壮志,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体会大自然的壮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
(3)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望岳》的背景知识,掌握其文学特点。
(2)分析《望岳》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1)深入挖掘《望岳》的意境,理解杜甫的豪情壮志。
(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望岳》与杜甫其他作品的异同。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望岳》的题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望岳》,了解诗歌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3.课堂讲解(1)分析《望岳》的文学特点,如意境、修辞手法等。
(2)讲解杜甫的豪情壮志,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
4.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望岳》的艺术魅力。
(2)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成员补充,教师点评并总结。
5.比较阅读(1)学生选取杜甫其他作品,与《望岳》进行比较阅读。
(2)学生分享比较阅读的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6.创作实践(1)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创作实践。
(2)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7.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四、课后作业1.深入学习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撰写一篇短文。
2.分析《望岳》的艺术魅力,写一篇鉴赏文章。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篇1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古代诗歌朗读技巧。
能力目标: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德育目标: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借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导入我国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在众多景物之中,中国人对山是情有独钟。
而群山之首当属五岳。
古人曾说“王岳归来不看山”。
师:你知道五岳指哪五座山?(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师:五岳之首呢?泰山的确,我国自汉代确立“五岳”之说以来,泰山就以它五岳之首的独有风姿卓然屹立在世人面前,留下了无数经典传说和美词佳句。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望岳》。
二、板书课题:望岳三、教学过程:1、杜甫共写过三首《望岳》,一首是咏东岳泰山,一首是咏西岳华山,还有一首是咏南岳衡山。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望岳》是咏东岳泰山的。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的蓬勃朝气。
题解:什么是岳?(高大的山)标题是“遥望泰山”之意。
作者简介:(屏幕)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2、介绍本诗写作背景(屏幕)3、指导朗读:师:要理解一首诗,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怎么来读呢?大家一定还记得:“凡读书必须要做到字字响亮,不可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全诗。
指导学生朗读。
教师范读全诗。
4、整体感知诗意:指导学生参照诠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巡视。
随机指导。
(2)引导学生质疑,学习释疑。
5、内容品析。
“诗联赏析法”来品析这首诗。
它需要以下几个步骤:(屏幕)第一步:解说注释(借助书下注释,无注释的补充资料。
字典等工具书)第二步:描述诗联(将零散的字词解释连成一句通顺的话)第三步:品析字句(哪个字用的好,用的准,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第四步:揣摩情感(全诗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前两部分内容6、串讲四联意思(借助书下注释)7、赏析:师:杜甫被称为“诗圣”。
《望岳》课文教案
《望岳》课文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准确流畅的背诵诗歌2、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初步了解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3、通过想像与联想体味诗歌的深层意蕴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年少立下远大志向的胸怀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感知诗歌的意蕴美2、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教学难点体会最后一联的深层意蕴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介绍作者情况(屏显)杜甫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李白的诗歌浪漫、飘逸、豪放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歌沉郁、凝重是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今天我们学习《望岳》体会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二、资源共享1、补充作者的资料及写作背景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念一下(屏显)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死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的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2、欣赏泰山的雄伟景象(屏显)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凭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三、整体感知1、朗读大声朗读注意节奏读准字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岱dài夫fǘ眦zì曾céng2、理解诗歌内容反复朗读对照注释理解内容思考题: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首句发问“那泰山的景色是样的呢?”诗人望见了什么?指名回答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景色之优美山势之高峻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四、细致研读1、诗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角度和内容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和联想看图说话(大屏幕依次展示图片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准备作答) 明确:首句设问极写诗人初见泰山时兴奋不已令人顿生悬念次句作答总写泰山地域广阔以上远望三句写泰山的神秀之气四句写山势之高峻以上两句近望五六句情由景生诗人的胸怀随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眼界因极目仰望而为之开阔以上细望七八句化用“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深化主旨也表达诗人誓欲大展宏图于未来的雄心壮志以上两句是望中所感2、品味诗歌语言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味诗歌语言之妙生思考、交流明确:“钟”字拟人写泰山独享“神秀”之天赋也展现了作者的爱慕之情“割”字突现南阳北阴的景色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跃然纸上3、七、八句中的“望”并不是实写而是作者的想象大家再读一读结合当时的背景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哲理呢?反复读悟明确:尾联是作者的望中所感体现出作者勇攀峰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因而成为千古名句小结:这首诗歌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以一“望”字统摄全诗结构严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精于炼字炼句学生读、背诗歌五、体味意境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都理解了诗歌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感受诗歌的意境思考指名回答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景色之优美山势之高峻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并流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六、课堂小结《望岳》写的是诗人游历山川名胜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同学们通过这首诗把握诗人早期的思想感情从而为理解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打好基础七、作业1、背诵默写《望岳》2、预习新课板书望岳杜甫地域广阔望景色秀美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山势高俊表达了早年誓欲大展宏图于未来的雄心壮志远大抱负[《望岳》课文教案]相关文章:。
望岳教案 公开课教案
望岳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名篇欣赏——《望岳》教学目标:1. 了解《望岳》这首诗的作者与背景;2. 通过解读诗歌内容,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和主题;3. 学习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望岳》的诗意和情感表达;2. 学习解读古代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2. 把握古代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1. 课文:《望岳》;2. 课件:包括诗歌的文字内容和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目标。
二、新课呈现(10分钟)1. 教师呈现《望岳》的诗歌内容,让学生朗读;2. 解读诗歌中的生字、词语,并简要介绍《望岳》的背景。
三、分组探究(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阅读《望岳》的诗歌内容,并试着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诗歌的主题与意境,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
四、小结分享(10分钟)1. 学生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解读,与全班分享讨论;2.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五、诗歌鉴赏(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如把握韵律、理解象征意义等;2. 学生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再次审视《望岳》,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手法。
六、创作互评(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幅山水画,并结合《望岳》的诗意进行创作;2.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展示创作,并进行互评、点评。
七、扩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推荐其他中国古代名篇,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古代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八、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2. 提醒学生关注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课后作业:1. 阅读其他中国古代名篇,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并写下自己的感想;2. 继续创作与《望岳》相关的作品,如诗歌、故事等,展示给全班。
《望岳》的教案设计
《望岳》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望岳》的文学背景及杜甫创作此诗的意图。
2.培养学生通过诗歌品味大自然之美,感悟诗人情感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望岳》的文学背景,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2.难点:诗歌的鉴赏方法,包括意象分析、情感品味、结构把握等。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望岳》原文、诗歌鉴赏方法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望岳》原文,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杜甫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让学生对杜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杜甫有哪些著名的诗作吗?这些诗作分别表达了哪些情感?二、诗歌解析1.让学生齐读《望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讲解《望岳》的文学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泰山”、“翠微”、“黄河”等,引导学生品味大自然之美。
三、情感品味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画面,感受诗人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诗人的豪情壮志,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诗歌鉴赏的实践,提高文学素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望岳》的创作背景和诗歌意象吗?二、诗歌鉴赏方法1.教师讲解诗歌鉴赏的方法,包括意象分析、情感品味、结构把握等。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尝试运用鉴赏方法分析《望岳》。
三、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结合诗歌鉴赏方法,讨论《望岳》中的艺术特色。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诗歌鉴赏的实践,提高文学素养。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已经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那么如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其他诗歌中呢?二、拓展阅读1.让学生阅读其他杜甫的诗歌,如《登高》、《春望》等,尝试运用诗歌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初中《望岳》优秀教案
初中《望岳》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岳》。
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
3.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诗文的理解和背诵。
2. 重要词汇和句式的掌握。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诗文的理解和背诵。
2. 重要词汇和句式的掌握。
教学准备:1. 课文:《望岳》2. 参考资料:有关泰山的介绍、诗人的背景资料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泰山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曾经去泰山旅游的经历或者对泰山的印象。
2. 向学生介绍诗人杜甫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对诗人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诗文朗读和背诵(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文,让学生感受诗文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文,注意一些特殊的发音和停顿。
三、诗文内容理解(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诗文,理解诗文的内容和意境。
2.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四、重要词汇和句式掌握(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诗文中的一些重要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
2. 教师可以解释这些词汇和句式的意思,并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式。
五、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欣赏和评价《望岳》,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写作练习,如写一篇关于泰山的短文或者写一首关于泰山的诗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一些重要的点。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望岳》,并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的调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诗文的朗读和背诵,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诗文。
《望岳》教学设计方案(11篇)
《望岳》教学设计方案(11篇)《望岳》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目的】1、学问与力量:诵读力量;联想,想象力量,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理解诗的意境,背诵此诗。
3、情感与价值观: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品尝诗中的美点。
【板书设计】望岳杜甫远望──绵延高耸近观──奇妙秀丽喜爱细看──胸怀浩荡、眼界开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登过泰山吗?站在泰山之巅,俯瞰群山,感受如何呢?唐代大诗人杜甫却另有一种感受。
这节课我们就来观赏一下他的佳作《望岳》。
二、背景和简介(略)三、齐读本诗二遍(要求声音洪亮,读音精确,停顿正确。
)四、理解此诗的意境争论:1、这两联望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诗人是怎样表现泰山的高远幽深、奇妙秀丽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
岱宗,即泰山。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
夫如何,究竟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无实在意义。
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大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概,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
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
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
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终点。
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宏伟宏阔的气概。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
这里是近望,赞美大自然把天地间的奇妙秀美的风光都聚拢在泰山了。
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局部:阳坡是睛朗的早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
这奇伟壮丽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
造化,指天地自然。
钟神秀,天地间奇妙秀美皆聚泰山。
钟,聚拢的意思。
2、这两联望的角度又有什么不同?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
这两句是想像之辞。
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肯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
初中诗歌望岳教案
初中诗歌望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岳》这首诗歌;(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学会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4)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望岳》这首诗歌;(2)学会从诗歌的标题、作者、背景、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3)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感受诗人杜甫的壮志豪情,树立远大理想;(3)学会珍惜时光,努力奋斗,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及其创作背景;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 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3. 将诗歌中的情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要学习的《望岳》这首诗歌;(2)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诗人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分析其作用;(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了解其韵律特点;(2)解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体会其深刻的哲理;(3)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标题、作者、背景、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目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泰山景象,感受诗人的壮志豪情;(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基本内容、创作背景、修辞手法等;(2)强调诗中所表达的壮志豪情,激发学生的远大理想。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望岳》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望岳》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
2. 通过学习《望岳》,使幼儿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泰山的美景。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2. 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美。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一些字词。
2. 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美。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望岳》诗歌动画。
2. 图片:泰山的美景。
3. 教学录音:诗歌朗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幼儿展示泰山的美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2. 引入诗歌《望岳》,让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二、诗歌学习(10分钟)1. 播放诗歌朗诵录音,让幼儿聆听并跟读。
2. 老师逐句讲解诗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
3. 针对诗歌中的难点字词,进行解释和引导幼儿理解。
三、诗歌欣赏(5分钟)1. 播放诗歌朗诵录音,让幼儿自主欣赏。
2.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四、绘画活动(5分钟)1. 老师向幼儿展示如何绘制泰山的美景。
2. 幼儿根据诗歌中的描述,进行绘画创作。
2. 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泰山的资料,了解泰山的历史和文化。
2. 主题活动: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
六、教学活动:泰山知识小问答活动目的:通过问答形式,巩固幼儿对泰山知识的掌握,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泰山相关知识卡片。
活动过程:1. 老师出示泰山知识卡片,向幼儿提问。
2. 幼儿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奖励小贴纸。
3. 老师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并补充知识点。
七、教学活动:诗歌接龙活动目的:通过诗歌接龙,培养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准备一首与《望岳》意境相近的诗歌。
活动过程:2. 幼儿接龙,说出下一句诗歌。
3. 老师点评幼儿的回答,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望岳》。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望岳》的表现手法为基础,创作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要求不少于五句话,体现诗人的豪情壮志。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生活中的登山经历为话题,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教师引导:在学生分享完毕后,教师提出问题:“古代诗人是如何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望岳》。
3.课件展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泰山的壮丽图片,让学生对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产生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诗歌的主题、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2.教师提问: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3.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诗歌默写:让学生默写《望岳》,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古诗文背诵能力。
2.选做作业:
(1)搜集杜甫的其他诗作,了解其创作风格和主题,选择一首进行分析,并与《望岳》进行比较,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分析报告。
(2)阅读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探讨唐代诗歌的特点和审美价值,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创新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首古诗,为它编排一首曲子,并进行演唱或演奏,录制视频,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望岳教案公开课教案
望岳教案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望岳》这首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通过诗歌的学习,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
1.2 教学内容诗歌原文《望岳》诗的作者背景介绍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意境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诗歌《望岳》的原文背诵和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意境的感悟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的分析和应用2.2 教学难点诗歌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诗歌中的深层含义和哲理的领悟诗歌的鉴赏和创作方法的掌握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主题、意境等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鉴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诗歌的美创作法: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3.2 教学手段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原文和相关图片教材:使用专门的诗歌教材或参考书籍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和讲解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诗歌鉴赏资料和创作指南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导入:介绍诗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阅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讲解:讲解诗歌的主题、意境、修辞手法等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意义和自己的感悟应用: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4.2 时间安排导入:5分钟阅读:10分钟讲解:15分钟讨论:10分钟应用:10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诗歌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批改,评价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诗歌鉴赏: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创作,评价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5.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改进建议。
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强烈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更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团结协作,锻炼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点讲可以帮助学生完善相关知识点学习。
通过拓展,让学生阅读水平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
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
全班分6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将讨论结果写在大卡上。
一。
学习《幽州台歌》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1.诗句研读: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
他心中到底是忧虑大唐社稷还是感伤文化的萧条呢?诗句中的“独”该怎么理解?2.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
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3.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表达诗人什么情感?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大卡,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结果点讲以上问题,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二。
学习《望岳》(1)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岳》教学设计方案
中江县御河中学学员姓名吕春霞
教学反思:
本文的教学过程让教师本人比较满意,除了对诗中观察角度学生能够很快找出外,对于词句的品析学生也理解得比较到位。
同时,本课的朗读指导也不错,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能够体会到诗中作者所蕴含的情感,并能在朗读过程中表达出来,读出了雄心壮志之感。
同时,学习本文,还让学生更加了解了借景抒情这一写作手法,并学会了通过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本文作为杜甫前期诗歌的一首代表作,既然学生看到了杜甫精彩的文笔,也感受到了他博大的胸怀,这也为后面学习《春望》一诗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