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读后感范文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四篇)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今天终于把心理学经典实验书系之儿童心理学读完了,这是我寒假给自己定得一个任务,在寒假快要结束时完成了,心理很高兴。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缘于自己对儿童心理学的一点喜爱,接触心理学还是上师范时的事儿,当时就觉得心理学是个挺有趣的学问,于是就喜欢上了。
接触这本书还是年的春天,这本书是中国教师报年推荐十大图书之一,书是学校买的送我们的,当时拿到这本书翻了一下,发现书里写得都是些心理实验,当时就想读,没想拖了快一年了,现在终于把它读完了。
这本儿童心理学写了8大部分的内容,涉及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诸多方面,比如儿童知觉动作的发展,儿童语言与思维的发展,儿童情绪发展,儿童道德发展等。
本书的最大写作特色是所有的关于儿童心理学知识的介绍都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心理实验来实现的。
书中一共写了___个儿童心理实验,因为有这些有趣的实验,所以这本书读起来不算吃力,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因为有了实验作为参照,让人读了容易理解。
每一个实验的写作方式都相似,先写实验介绍,再写实验应用。
_完这本书,我感觉似乎这本书的名字应该改为婴幼儿心理学,因为书中很多的实验都是以婴幼儿为对象,实验的内容多为揭示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现象和规律。
例如整个第三部分儿童感知觉与动作发展,介绍的内容都是地婴幼儿的看,听,动作等现象的实验和研究。
这些内容感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帮助不是太大。
自己读了最有感觉或者说觉得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的是第___部分内容:儿童道德发展。
道德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应该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高层次内容,第___部分的实验对象多为学龄儿童,所介绍的知识例如: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习得与矫正,角色扮演促进助人行为,严厉的教育会制造谎言等。
与自己的工作还是联系比较紧密的,自己也能从书中得到一些育人的方法。
教育学生从善应该是德育的原则之一,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必做的事之一。
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够从善,每一个老师也都绞尽脑汁,“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老师们都用上了。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读后感篇1:《儿童心理学》读后感看完这本书之后,感觉收获颇多,内容很丰富,比几年前的考试教材中的《儿童心理学》详细。
本书一共有十个章节,中间的几个章节印象尤为深刻,因此撷取几点,跟大家分享一下感受。
第四章建立关系依恋关系的建立对儿童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父母对婴儿反应的敏感性决定了这个孩子以后心智的发展。
第五章情绪发展情绪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被认为对社会适应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
情绪有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天赋的一部分。
新生儿就是通过情绪来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求。
儿童不仅体验情绪,而且还思考情绪,一旦他们能够说话了,他们就可以指称各种情绪,思考情绪,并和他人讨论情绪。
儿童首先和父母进行交谈,这种对话进行越频繁,儿童的情绪理解力就越高。
情绪发展因此受到社会经验影响。
让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习得这种技能会给他以后的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这个能力的发展就是将看护人的外在控制转移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这个过程要持续整个儿童期,并且涉及到学习许多调节自我情绪及其表达的策略。
第六章作为科学家的儿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智力是对环境的适应。
皮亚杰的目的就是探索儿童是怎样逐渐地实现这一是应当。
他关注的是只有有限的心理能力的新生儿是如何发展成有复杂思想的成熟个体的。
强调即使是婴儿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周围的世界。
儿童对环境怀着浓厚的好奇心,想要探索河研究;但是他们不是随意地去做的`,而是通过选择与已有的心理结构相一致的经验。
儿童就像“小科学家”一样:通过实验来使他们的新经验富有意义,并把此经验纳入他们已有的理解方式中;如果不行的话,他们就会扩展已有的,或创造新的理解方式。
第七章儿童是学徒:维果斯基的社会认知发展理论我感觉这一章是我收获最大的一部分,已经做了详细的总结:从1.最近发展区;2.成人如何帮助儿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如何提供有效帮助;4.同伴能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吗;5.文化因素在成人对儿童学习帮助中起什么作用;6.合作胜于单干吗?这6个方面进行陈述。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12篇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12篇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1最近帮主一向在看儿童心理学的书籍,我学儿童心理学主要有两个目的:成为更懂孩子的妈妈;成为一个更好地分享者,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受益。
儿童心理学是什么吗?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15、16岁儿童心理是研究不一样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儿童心理学按年龄阶段划分为婴生儿期(0-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2、13岁)、青少年期(11-12岁——15、16岁)。
家长为什么要学点儿童心理学?学习儿童心理学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儿童在不一样年龄阶段孩子认知发展、言语发展、个性发展、记忆发展、学习潜力、思维发展和自我意识的特点,让家长能够更好地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教育孩子方面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减少盲目性和焦虑性,即不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也不放任自流的自生自长,最好的教育都是恰逢其实、恰当好处的教育。
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不一样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帮忙家长设置各阶段合理的成长期望,明确什么样的方法有助于孩子认知、社交潜力及心理的发展,什么样的方式会阻碍其发展,给家长带给一些恰当的.教育方法,帮主整理一份儿童的年龄与相应行为潜力的对照表,期望帮忙各位家长更了解自我的孩子,成为更懂孩子的教育者。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2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的教师,通过学习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学,看过这本书后,以及这几天来的教学实践,我才发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看过《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学》这本书后,对其中感触最深的恐怕就是第三章"智力落后儿童的注意"读过文章才知道了其中的真正含义。
由于我们要接触智障学生、寻找适合智障学生的教学方法,编制新的教材。
这些都离不开对课程的了解与熟悉。
针对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以后的学习,其课程的内容选择要能够综合考虑到学生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连贯统一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特殊需要,以及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3篇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3篇儿童心理学读后感3篇第一篇:《儿童心理学》读后感《儿童心理学》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它详细介绍了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及其背后的原因。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书中首先讨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强调了早期的感知、认知和情感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婴儿的感知能力是如何逐渐形成的,以及他们在认知和情感发展上的挑战和成就。
我对于儿童早期阶段的学习和亲子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书中详细描述了儿童在学前期的心理建构过程。
作者指出,幼儿时期的儿童通过社交交往、玩耍和探索世界来逐步发展他们的认知和语言能力。
这个阶段的儿童特点是好奇心强烈,对于新事物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了解到如何帮助幼儿良好地发展他们的认知和语言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书中探讨了儿童在青少年期的身心变化以及他们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化方面的重要挑战。
青少年期是一个多变的时期,他们面临着身体、情感和认知上的巨大变化,同时也面临着自我认同和社会适应的压力。
通过阅读这一部分,我对于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阶段的建议和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儿童心理学》,我对于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和需要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给予我许多启示,让我更有能力去认识和关爱身边的儿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第二篇:《儿童心理学》读后感《儿童心理学》这本书是我近期读过的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籍。
这本书围绕着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让我对于儿童的成长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首先介绍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婴儿期到青春期,作者系统地梳理了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通过这些信息,我对于儿童在具体年龄段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亲子关系和教育的重要性问题。
作者指出,亲子关系的质量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3000字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3000字《儿童心理学读后感》(一)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多多呀!一开始,我就被书里那些关于孩子认知发展的内容吸引住了。
你能想象到吗?小朋友们的小脑袋瓜里,想法那叫一个天马行空!他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我们大人完全不一样。
就比如说,他们会把一个普通的玩具当成有生命的小伙伴,跟它说话、玩耍。
这可不是他们幼稚,而是他们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探索和理解这个世界呢。
还有孩子的情绪发展,这也是超级有趣的一部分。
有时候他们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大哭大闹,咱们大人可能觉得莫名其妙,觉得这孩子咋这么任性。
但其实啊,那是他们还不太会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他们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小宇宙,充满了各种强烈的情感,只是还不知道怎么把它们好好地释放出来。
另外,书中提到的亲子关系对孩子心理的影响也让我深思。
咱们做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可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呢。
一个温暖、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能让孩子变得自信、开朗。
相反,如果家里总是充满争吵和冷漠,孩子可能就会变得胆小、自卑。
读完这本书,我就想啊,以后对待孩子可不能马虎了。
要多从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多听听他们的心声,给他们足够的爱和耐心。
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小星星,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才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儿童心理学读后感》(二)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来和你们聊聊我读儿童心理学这本书的感受哈!哎呀,这本书真的是让我对小朋友们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我觉得孩子嘛,就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
但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他们小小的心里藏着好多好多的秘密和想法呢!比如说孩子的语言发展,那可真是个神奇的过程。
从刚开始咿咿呀呀地发出一些不成调的声音,到慢慢地能说出完整的句子,这中间的变化太让人惊喜啦!而且他们学说话的方式也特别有趣,会模仿大人的语气和表情,有时候还会创造出一些属于自己的小词语,真是可爱极了!再说说孩子的社交发展吧。
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可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和方式。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精选5篇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精选5篇作为家长或教育工作者,我们十分重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而理解儿童的心理以及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成果,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指导。
今天,我将分享五篇引人入胜的儿童心理学读后感,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
第一篇:《爱与逆境》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作者以一个女孩童年时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回溯儿童时期的记忆,探讨了孩子们在恶劣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心理机制。
我深深被书中描绘的人物形象所感动,他们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和挫折,仍然保持着坚韧和勇气。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到,爱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石,无论在任何环境下,我们都应该为孩子提供温暖和支持。
第二篇:《孤独的天使》这本书让我对孤独和内向的孩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作者通过讲述一个女孩独特而富有才华的成长故事,揭示了内向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困扰。
这本书提醒了我,我们不能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每个孩子的成功。
内向的孩子也有他们独特的优点和潜力,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第三篇:《情绪智力的力量》这本书讲述了情绪智力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培养情绪智力的方法和策略。
我通过阅读这本书,意识到情绪智力远比智商更加关键。
我们的情绪能够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对个人幸福和成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小培养孩子的情绪智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和内心的稳定性。
第四篇:《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与学习问题》这本书为我揭示了儿童大脑发育与学习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育并不仅仅关乎学习知识,更关乎培养孩子的大脑和认知能力。
儿童大脑在成长过程中存在敏感期,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提供适合的学习和刺激。
这本书的启示让我重新思考了儿童教育的方式方法,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游戏力量:儿童玩耍的意义与作用》这本书以游戏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儿童游戏的意义和作用。
2024年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2024年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2024年,我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幸参与了一门名为《儿童心理学》的课程学习。
通过对儿童心理学的探索与学习,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并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儿童心理学的学习使我了解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儿童的心理发展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探索的重要领域之一。
我了解到,在儿童的早期阶段,他们的心理发展对其后的成长和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我了解到儿童在幼儿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是他们未来学习和社交技能的基础。
因此,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儿童的成长。
其次,儿童心理学的学习让我认识到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发展轨迹。
从生物学和环境因素的角度来看,每个儿童的发展都受到其基因和环境的影响。
因此,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需要从个体差异的角度出发,为每个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支持。
只有了解了每个儿童的独特需求和特点,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潜力。
此外,儿童心理学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压力、焦虑、孤独、沮丧等问题在儿童中普遍存在。
在儿童心理学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及早发现和干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
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等服务,我们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心理困难,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最后,儿童心理学的学习给了我一种关注儿童福祉的使命感。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关注和保护儿童的权益。
儿童心理学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要想推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努力。
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8篇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8篇当我们内心有了一定感悟之后,一定要将心得写好,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在人生的征程中越走越坚强,赢得更大的胜利,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篇1这几天我在网上认真学习了梁宁建老师的《心理健康与调试》和许春明老师的《创新驱动与知识产权》讲座。
这次学习使我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已明白了知识产权的意义。
我相信,这次的学习不仅仅只带给了我理论高度的提升,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延续。
很多家长普遍认识幼儿教育就是每天哄哄孩子,和孩子玩玩游戏,不要让孩子出事就好了。
很多人提起幼儿教师,都会觉得这是个既简单又轻松的职业,但当幼儿园里的幼儿出了点什么事情,就会一股脑地指责教师和学校,教师所承受的负担就非常重,心理的压力特别大。
认真分析这些压力#于以下几点:幼儿难教,现在的孩子状况:独生子女,好动,调皮、自私、自我中心,心理压力主要#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及留守儿童多;家长难处,家长的角色定位,家长不理解,不配合、放任、不重视亲子关系,对孩子期望过高;教师难当,付出的心血得不到社会的认同,收入少,知识增长太快,持续进修,期望过高,觉得自己失败,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感到有心无力,职业倦怠;自身家庭。
如生存压力:房子,医疗,物价。
家庭压力:孩子教育,老人赡养等。
面对这些压力,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想办法调适自己。
学会悦纳自己。
首先是愉快地接受自己。
我是一名老师,“我行,一定行”并回想进久取得哪些成绩,从而增强自尊、自强、自信、自爱的信念,并学会确立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
多角度看待问题。
情绪理论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要学会运用理性情绪疗法调整自己对事件的认识态度,如:情绪不佳时,做自我分析。
步骤是:找出使自己情绪不佳的诱发事件→分析自己对诱发事件的解释、评价和看法→与自己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通过调整自己的.认识形成积极的情绪。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3篇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3篇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文章一:《儿童发展心理学》启示
这篇文章对我在儿童发展心理学方面的认知上有了新的启发。
作者提到了儿童的大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并深入探讨了儿童在认知、情绪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过程。
我从中学到了一些关键概念和原理,比如认知发展的非凡途径和儿童情绪的调节能力。
这些知识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因为我想将来从事与儿童相关的工作。
文章二:《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关键理论
这篇文章介绍了几个关键的理论,对于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非常有帮助。
作者讨论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爱因斯坦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和克里金顿的附着理论等。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理论,我能更好地理解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并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这篇文章为我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资源。
文章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挑战和前景
这篇文章讨论了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的挑战和前景。
作者指出了目前还存在的研究缺口和方法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来解决这些挑战。
同时,作者也展望了未来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包括更多跨学科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性。
我认为这篇文章对于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都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以上是我对《儿童发展心理学》这三篇文章的读后感。
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对于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儿童心理辅导读后感(精选21篇)
儿童心理辅导读后感(精选21篇)儿童心理辅导读后感1我看了由黄秀梅译的《儿童心理辅导》一书。
在这本书中,我接触到许多新的概念,例如“移情”,按我看书的理解,“移情”的意思就是儿童将自己对家人或者其他人的感情转移到辅导其心里的人身上;又例如“阻抗”,我看书时看不懂“阻抗”是什么意思,于是上了百度,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阻抗,本质上是人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反抗,它可表现为人们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对某种苦痛经历的否认。
”原来“阻抗”就是对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思想进行隐瞒,不让外界知道。
书中还介绍了1920-1975年对儿童心理发展作出贡献的研究者,如:亚伯拉罕·马斯洛、埃里克·艾里克森、让·皮亚杰、劳伦斯·科尔伯格、约翰·鲍尔比等,在这些名字中,我最长听到的就是让·皮亚杰和埃里克·艾里克森。
还介绍了在1940-1980年间为人本主义/存在主义治疗方法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如:卡尔·罗杰斯、维吉尼亚·阿克斯林、弗雷德里克·皮尔斯、维奥莱特·奥克兰达、理查德·班德勒和约翰·葛瑞德等。
在这本书中,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关于儿童心理辅导的各种方法,比如为一个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我们与他们进行交谈时,要留意有哪些人员是否应当在场,辅导员自身所必备的一些特质等等。
辅导员要与辅导对象保持良好的关系,要获得被辅导对象的信任等等,这一切都对辅导员自身的素质有肯定的要求。
除了交谈以外,还可以通过让被辅导对象玩嬉戏,自己观察被辅导对象在嬉戏过程中的表情、行外、语言等其他情况,同时也要留意被辅导对象所进行嬉戏的环境等等。
如若想知道被辅导对象的思想等,除了通过亲切的交谈之外,还可以通过让被辅导对象讲故事的方式进行,除了被辅导对象同意讲之外,辅导员还要表现出对故事的兴趣等等。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团体治疗,就是让消失同种情况的对象一起交流、玩嬉戏等,让他们知道并不是只有自己消失该种问题,其他孩子也可能消失该种问题,通过这种治疗也可以增加他们与别人交流的机会,舒坦心态,但是这种团体治疗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为三个左右。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童⼼理学》读后感《⼉童⼼理学》读后感范⽂(精选5篇) 当仔细品读⼀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篇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童⼼理学》读后感范⽂(精选5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童⼼理学》读后感1 作者是英国著名的⼉童⼼理学家鲁道夫·谢弗⼉童⼼理学对⼉童⼼理学这门学科现有的发现和成果做了⼀个介绍和总结,回答了近些年来家长、⽼师和社会都⼴泛关注的⼉童成长⽅⾯的问题。
⽐如,有没有⼀些正确的抚养孩⼦的⽅法,如何充分挖掘孩⼦的潜能,孩⼦的哪些问题是家长和⽼师需要了解和矫正的,⼉童每天应该看多长时间的电视,能够从⼉童期的⾏为预测长⼤后的智⼒吗,等等。
⼉童⼼理学的语⾔浅显易懂,深⼊浅出。
⽆论是选修⼼理学课程的学⽣,还是各级教育⼯作者,或者是想知道孩⼦为什么不⾼兴了的家长,都会发现⼉童⼼理学不仅有⽤,⽽且有趣。
⼉童令⼈着迷,⼉童⾮常重要。
这两个⾮常好的理由使我们想对⼉童了解得更多⼀些。
⼉童令⼈着迷是因为他们和成年⼈既相似⼜不同⼀⽅⾯,他们明显有潜⼒发展出成熟个体才具有的各种能⼒另⼀⽅⾯,他们具有只在他们那个年龄段特有的能⼒和要求,需要我们去承认、去尊重,也需要我们去关注。
⼉童令⼈着迷还因为⼉童期的本质就是发展变化。
观察新⽣⼉长⼤成幼⼉,再⼀步步长成学龄前⼉童、学龄⼉童和少年、青年,试图解释这些变化中暗藏的各种机制,这不仅吸引⼈的智⼒⼯作,⽽且能满⾜感情上的需要。
早期经验对⼼理有不可挽回的影响吗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是被遗传因素塑造的为什么⼀些⼉童⽐另⼀些⼉童更早地获得语⾔能⼒离婚对各个年龄段的孩⼦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有最理想的⽅法帮助⼉童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吗哪怕仅仅是为了满⾜我们的好奇⼼,我们也希望回答这些问题,以及其他很多在⽇常抚养和教育中产⽣的问题。
⼉童也是⾮常重要的,因为社会的未来取决于我们怎样带⼤和教育下⼀代。
这样,⼜有许多问题产⽣了。
儿童心理学学习指导读后感
儿童心理学学习指导读后感儿童心理学学习指导读后感篇一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
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课程。
因此当我看到选修课程中有《心理学与生活》这一门课程时,我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对于我来说,选择这门课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选择课程的时候我把兴趣放在第一位。
记得有一位老师对我说过:“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从事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并从中赚钱。
”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不管是选择职业还是课程或者是其他更复杂的选择,我都会把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因为我相信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从中受益。
其次,我想对自己有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而《心理学与生活》或许能帮助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学会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学会如何放松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理人格。
古人云:做人“每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是人要不断认识自己。
因此,选择这门课程绝对没错。
最后,我相信学习心理学与生活,不仅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也有重要意义。
我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可以学会观察并理解他人的心理以及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
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虽然只有短短几周的时间,说不上深入了解了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但我确实收获不少。
虽然这只是选修课,但我确从未错过蔡老师的每一节课。
或许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大学的大部分课程存在着抗拒甚至厌烦的心理,出于压抑且无聊的课堂氛围。
与之相反的,《心理学与生活》带给我的是无尽的兴趣与快乐。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很玄的感觉,总以为它和算命一样有点不可捉摸,但是通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
儿童行为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行为心理学读后感儿童行为心理学读后感第一篇教育意味着什么呢?有一位德国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世界上最好教育是心与心的沟通。
〞刚开始读完这句话,不是特殊理解,通过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些,原来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有相对应的心理缘由在里面。
记得有一个小男孩,上课不留意听讲,还喜爱做一些小动作,我始终不明白是什么缘由,心里很苦恼,脸上还起了几个青春痘,成天焦头烂额的。
当我看到了这本书时才明白,要走入孩子的内心才可以,而且书中把缘由和解决的方法也说的很清晰,那孩子们会因为什么缘由导致这样的问题呢?有以下五点:1、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2、过分溺爱的教育方式;3、放任不管的教育方式;4、严格管教的教育方式。
5、误食人工染料,摄入铅量过多导致的。
于是,我通过这几点观看这个学生,才了解到,原来是这个孩子很早就自己跟着妈妈,在父母这方面有所缺失导致的,而且还发觉这个孩子很喜爱咬铅笔头,也有可能导致孩子食铅过多。
于是,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方法:1、跟孩子勤沟通和沟通,告知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沟通。
2、因材施教,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3、防止让这个孩子使用残缺的铅笔。
通过这几次的沟通和谈心,发觉了不一样的一面,其实这个孩子的内心是很细致的,只不过是孩子的自制力差,需要成人的催促,平常上课回答下列问题特别的主动踊跃,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只要多一些耐烦,肯定会胜利。
等我全部读完的时候才发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目光是多么的窄。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爱表达的孩子,有内向的孩子,有爱发脾气的孩子,有爱哭泣的孩子·······这本书都会一一指出来,让我们明白孩子们无厘头的缘由以及解决的方式,真是让我受益颇多。
如今,我想把这本书推举给已经做父母的朋友们,期望这本书可以帮助大家,或许这会成为打开孩子心灵的一把钥匙也说不定哦。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第一篇:儿童心理学读后感儿童心理学读后感徐丽君今天,我再次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
书中认为儿童入学的学习准备,除了生理准备,还有心理准备,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
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
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
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
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时专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
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
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
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
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
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
从出生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
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
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
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帮助学得许多社会技巧,帮助形成儿童的社会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进智力发展,被排斥的儿童尤其有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
书里特别强调儿童的情绪发展。
情绪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被认为对社会适应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
儿童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儿童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精选14篇)儿童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精选14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儿童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精选1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儿童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篇1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
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课程。
因此当我同事推荐我来学习时,我是报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来的,在学习完第一节课后我便毫不犹豫的选择继续学习下去。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很玄的感觉,总以为它和算命一样有点不可捉摸,但是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
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虽然只有十二节课,说不上深入了解了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但我确实收获不少,心理学课程带给我的是无尽的兴趣、快乐与收获。
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
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开始学习如何去理解孩子,关心孩子,而不是停留在吃喝拉撒睡方面,逐渐开始观察、了解孩子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懂得包容和接纳。
陈老师的授课深入浅出,让我明白妈妈做为一个养育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该根据孩子每个时期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去理解孩子和关心孩子。
孩子的不听话可以正确理解了,他不是不听话了,而是进入了实践期有了自己的思想,此时应该为他们高兴,而不是为此苦恼。
因为他们长大了,长大不是我们一直期盼的事情吗?不应该片面的去评价他是个不听话的孩子。
关心和理解是多么的重要呀!好妈妈和坏妈妈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中间的差异有多大我们学过心理学课程的人才会真正的明白和理解。
好妈妈和坏妈妈在孩子的心中也会有不同的份量,我的妈妈能够理解我和我的妈妈经常打我和骂我是不一样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读后感《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读后感(通用11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读后感篇1近期读完了《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我深有感触:每一个儿童,他们的智力、性格、身体都是不同的,他们处于不同的家庭,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在不同的学校上学,受到不同的教育,他们的成长将会是各不相同的,他们的未来也将会是各不相同的。
这本书作者,皮亚杰是当代西方国家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他早年研究生物学,后来研究儿童心理学,创立以他为首的日内瓦学派。
这个学派在当代西方心理学界占有显著地位,享有盛名。
皮亚杰的教育理论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
分别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针对这四个阶段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皮亚杰在系统地进行研究之后,得到了一套科学的结论。
这一结论使后者受益匪浅。
它有助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更科学地了解孩子每一阶段的特性,并能根据这些特性针对性地设计一套适时适合的教育方案,这样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书中很多的理论知识都是满高深的,有些讲解是很全面,但是范围也广,没有多少细节,毕竟皮亚杰是理论的创始人,自然说话不一般了,那么我就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吧,很浅显的把自己的经历做个简单的总结。
每一个家庭都是不同的,他们的贫富不同,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不同,对待事情的方法和态度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等等,这就使得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千差万别的。
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那么家庭的各种因素,如经济状况、成员结构、家长的职业、父母的教养态度等都对儿童个性的形成产生影响。
在这些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态度被认为是儿童个性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性格、习惯的养成等。
《孩子的心灵-儿童心理分析案例》读后感
《孩子的心灵-儿童心理分析案例》读后感《孩子的心灵-儿童心理分析案例》读后感篇一从8月10日至8月17日,我参加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短短的7天培训转眼就结束了。
回顾培训期间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真的要对本次培训活动说声谢谢,感谢国家及省教育厅对农村教师的重视,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能参加短期培训,感谢继续教育领导及老师们。
在他们的精心安排下,让我们这些来自于农村的老师得以与众多专家、学者、省内外教育心理学界权威人士面对面地座谈,倾听他们对初中心里健康教育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的先进心理辅导教学思想方法;我想本次培训也一定会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纵观本次培训活动安排,既有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专题讲座、讨论互动、观摩研讨、案例评析的理论培训,也有亲近课堂、体验名师风采的实践锻炼。
这些活动都是我们农村教师所关注的但有极缺乏的领域,是我们发自内心想在这次培训中能得到提高的内容。
十天的培训学习,让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提升的机会,受益良多。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摆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就是学生心灵的启迪者。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为的宗旨,以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灵为育人理念。
本次培训,还让我们这些在家兼职的或专职心理辅导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心理辅导课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
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心理辅导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心理辅导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心理辅导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
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
也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研讨平台。
在小组讨论中,学员们畅所欲言,许多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农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起全体学员的一致共鸣的同时,也得到专家们的重视,他们的回答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对于我们今后的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儿童心理学读后感(2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心理学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1我自爱我的选择—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但是胜任这份工作,对于我,却是一个痛苦的磨合过程。
在和工作和孩子们磨合的阶段中,也发现了自己很多方面与工作的不适应,比如语言方面,书写习惯方面,是他们逼着我去成长,学习也势在必行。
实话说,学习的心无时不有,但是却一直没有行动,总觉得找不到时间,其实我知道这是一种借口。
前一段时间杨主任来来给我指导了一节课,并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建议我学一学中师类的教材。
这个是很有必要,之前虽然也看了一些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籍,但是针对性不强,面对工作,很多时候还是无从下手。
从读什么开始呢?想来想去,最后选定了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边玉芳编著的《儿童心理学》。
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经历,随着阅读的深入,越来越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意识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状况,掌握儿童的心理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有多么重要。
工作过程中对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积极性一直很苦恼,便重点学习了《儿童注意与记忆的发展》这一部分。
在课堂上,小学生的注意力是很难掌握的。
所以我先了解小学生的注意力发展的特点,即:无意注意已经有很好的发展,有意注意还在逐步形成中,每次注意能稳定的时间比较短。
具体来说就是:一、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
二、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
三、注意稳定的时间长短和年龄有关,一般5——7岁的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15分钟,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0分钟,10——12岁的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5分钟,12岁以后的人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3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范文
下面是WTT整理的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学》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借鉴。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范文
今天终于把心理学经典实验书系之儿童心理学读完了,这是我寒假给自己定得一个任务,在寒假快要结束时完成了,心理很高兴。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缘于自己对儿童心理学的一点喜爱,接触心理学还是上师范时的事儿,当时就觉得心理学是个挺有趣的学问,于是就喜欢上了。
接触这本书还是年的春天,这本书是中国教师报年推荐十大图书之一,书是学校买的送我们的,当时拿到这本书翻了一下,发现书里写得都是些心理实验,当时就想读,没想拖了快一年了,现在终于把它读完了。
这本儿童心理学写了8大部分的内容,涉及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诸多方面,比如儿童知觉动作的发展,儿童语言与思维的发展,儿童情绪发展,儿童道德发展等。
本书的最大写作特色是所有的关于儿童心理学知识的介绍都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心理实验来实现的。
书中一共写了64个儿童心理实验,因为有这些有趣的实验,所以这本书读起来不算吃力,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因为有了实验作为参照,让人读了容易理解。
每一个实验的写作方式都相似,先写实验介绍,再写实验应用。
*完这本书,我感觉似乎这本书的名字应该改为婴幼儿心理学,因为书中很多的实验都是以婴幼儿为对象,实验的内容多为揭示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现象和规律。
例如整个第三部分儿童感知觉与动作发展,介绍的内容都是地婴幼儿的看,听,动作等现象的实验和研究。
这些内容感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帮助不是太大。
自己读了最有感觉或者说觉得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的是第8部分内容:儿童道德发展。
道德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应该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高层次内容,第8部分的实验对象多为学龄儿童,所介绍的知识例如: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习得与矫正,角色扮演促进助人行为,严厉的教育会制造谎言等。
与自己的工作还是联系比较紧密的,自己也能从书中得到一些育人的方法。
教育学生从善应该是德育的原则之一,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必做的事之一。
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够从善,每一个老师也都绞尽脑汁,“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老师们都用上了。
这些方法有的有效,有的无效,有的对某一个人有效,对其他人无效,有的开始有效,用多了就无效......儿童心理学这本书中就介绍了这样一种教育学生积极从善的好方法——角色扮演。
这一方法经过美国心理学家斯陶布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验证了的。
具体说来,角色扮演就是引导儿童担当别人角色的教育方法。
它能向儿童提供各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情境,通过人际或社会互动,再现儿童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人际或社会难
题。
它使儿童以参与者或观察者的身份,卷入这种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反应。
而由扮演所引起的一系列言语或行动、理智或情感反应,又成了他们道德探索的直接经验。
借助这些以验,学生可以去探究和识别自己及他人的思想感情,洞察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立场、观点和感受,形成解决人际或社会问题的技能和态度。
怎么样在自己的工作中应用这样的方法?其实就是要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不能光凭一张嘴,而应该放手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将广阔的弹性空间释放给他们,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智慧,获得道德品质的提升。
总的来说,儿童心理学是一本挺不错的书,书中有许多理论如果能与自己的教育实际结合起来,应该能使自己的工作能上升一个台阶。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范文
关于教育的三个常规问题,我想教师重在思考怎么教的问题。
因为,教什么的问题有课程纲要和教材的明示,为什么教的问题那是职业的使命,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这怎么教的问题,才是职业化、专业化的根本所在。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怎么学,怎么学得更好,是教育研究和行动的出发点和主要依据。
其中,如何抓住教育契机,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不让孩子错过教育良机,又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命题。
边玉芳等人编着的儿童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年4月版)中,列举了许多中外今昔的经典实验,从实践到应用分析,我感
受到教育契机十分重要,许多例证都指出了一个大略的时段(年龄段),显得有些宏观,谈到的启示和建议也较抽象。
者能够提醒读者,启发思考,引发相关联想,从而指导和影响实际。
那么,陷于日常琐碎事务中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否达到要求,积极抓住契机给予适当的反应施教,很耐人琢磨。
首先,教育肯定存在教育契机的问题,其中不乏实例,教师也都认可,不必赘述。
其次,教育契机是否要激发创造,自然是应该的。
只是,教师积极自主地引发教育良机是上策。
这是责任所在。
该如何创造教育契机呢?如果能够把创造契机和实施教育并行同时完成,肯定是上上策。
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要有意无痕地创造,然后在水到渠成时引导学生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
所以,教育契机的出现,看似偶然,也是必然的。
这样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顺应并接纳对方的终极的或阶段性的状态。
如果要向下猛药,那有风险,要慎之又慎。
我认为,“塑造”如此,“矫正”亦如此。
例如矫枉过正的策略,最好作为创造契机的策略,而不好作为矫正的办法。
因为,给教育对象一个心理上的舒缓的过渡阶段,是以人为本,否则容易出现逆反的现象。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抓住契机施教。
最好的办法和途径是教育对象能够自我教育,其次是同伴互助,再次是师长引导,在活动中实现教育目标。
尽管儿童心理学一书谈得更多的是儿童的教育,其实有许多观点和策略也适合青少年。
本文前半部分好像主要针对德育方面,其实教学方面也同样存在契机问题。
在每节课、每周教学安排中都有教育契机问题要解决。
在听课时,常有这里的异议。
他或她怎么不这样说呢?要是那句话能够这样说多好,那样教学情境肯定就又是一番模样,效果会大不一样的。
如此之类,遗憾多多。
排除其中个人风格的原因,其实这里有许多遗憾,都是身在其中的授课人没有抓住教育良机的遗憾。
那么,如何处理才能够避免或者少些遗憾呢?教师加强学习,多反思多实践,做有心人,在相互学习中不断积累教育智慧,提高专业化水平,是正确的道路。
学会创造良机,抓准契机施教,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这一直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
别让孩子错过受教育的良机,是责任,是使命。
我们要努力提高相关专业技能,不辞使命,加强自主实践研究十分重要,这是可以自己独立去做的一件事情,得来也比较实在。
加强教学反思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范文
今天,我再次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
书中认为儿童入学的学习准备,除了生理准备,还有心理准备,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
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
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
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
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时专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
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
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
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
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
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
从出生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
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
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
与
其他儿童的交往帮助学得许多社会技巧,帮助形成儿童的社会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进智力发展,被排斥的儿童尤其有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
书里特别强调儿童的情绪发展。
情绪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被认为对社会适应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
情绪有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天赋的一部分。
新生儿就是通过情绪来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求。
让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习得这种技能会给他以后的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这个能力的发展就是将看护人的外在控制转移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这个过程要持续整个儿童期,并且涉及到学习许多调节自我情绪及其表达的策略。
儿童心理学书中非常细化地从各个部分对儿童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使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儿童。
在拜读之后,使我充分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的不易以及这份责任感,要更加细心和耐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蹲下来跟他们说话,把自己和学生们看作是平等的对待,用他们的心去思考,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