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吸虫--布氏姜片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第三节 布氏姜片吸虫-
二、生活史
成虫
人、猪等小肠
卵 粪 毛蚴
胞
入水
侵入扁 蚴
3~7周
卷螺
成虫
人、猪食入 1~3月
囊蚴
水生植 物表面
1~2月
母子尾 雷雷蚴 蚴蚴
逸 出 螺 体
1~3小时
生活史特点
中间宿主: 扁卷螺:第一中间宿主 菱角、荸荠、茭白:第二中间宿主 。 终宿主: 人,猪(保虫宿主) 寄生部位:人或猪的小肠 感染阶段及途径:囊蚴经口误食
布氏姜片虫
布氏姜片虫简称姜片虫,也叫肠吸 虫,是寄生人体小肠中的大型吸虫, 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寄生虫之一。主 要分布于亚洲,又称亚洲大型吸虫。
一、形 态
子宫 卵巢
口吸盘 腹吸盘
肠支 睾丸
硕大,肉红色,长椭圆形,肥厚,背腹扁平,似姜片。 长20-75mm,宽8-20mm。
卵盖 卵细胞 卵黄细胞 卵壳
三、致 病
机制:发达的吸盘吸附于肠粘膜,致粘膜坏死、脱落,发
生炎症、点状充血、水肿,形成局部溃疡和脓肿,影响消 化、吸收功能。
症状:轻度--间或有轻度腹痛、腹泻。
中度--腹痛、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肠梗阻。 重度--精神萎靡、低热、消瘦、贫血、腹水,死亡。 儿童--智力减退和发育障碍,侏儒症。
四、诊 断
病原学检查 : 检查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 要方法。 一般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查虫卵。对涂 片检查阴性者,再用浓集法检查以提高 检出率。
五、流行及防治
传染源:患者、带虫者和保虫宿主(猪) 原因:1)粪便污染水体
2)生食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预防:加强粪管+不食生+不用含活囊蚴的饲
寄生虫03布氏姜片吸虫(肠吸虫)
中间宿主:扁卷螺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1 二、生活史
水生植物媒介 1
荸荠 菱角 茭白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2 二、生活史 布氏姜片吸虫活囊蚴 请观看“姜片虫活囊蚴”视频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4 四、实验诊断 粪便检查找虫卵。 直接涂片法,因虫卵大,产卵量大,故检出率高,易诊断。 改良加藤法可作定性检查。 免疫学方法可作为辅助诊断。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5
五、流行与防治
地理分布
内含卵细胞 1 个,卵黄细胞 20~40 个。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8 二、生活史 姜片虫生活史图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9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来自主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 传播媒介:水生植物,如茭白、菱角和荸荠等;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因生食含活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成虫寿命:最长可达 4 年半; 保虫宿主:猪。
1 布氏姜片吸虫成虫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5 一、形态 长椭圆形,背腹扁平,姜片状;活体为肉红色,体表有皮棘; 长 20~75 mm,宽 8~20 mm,厚为 0.5~3 mm。 腹吸盘呈漏斗状,较口吸盘大 4~5 倍,肠支分 2 支。 睾丸 2 个,高度分支。子宫盘曲在卵巢和腹吸盘之间。
1 系从水生植物表面刷洗、沉淀获取的活动虫体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3 三、致病
图2-1布氏姜片吸虫
3. 灭螺 扁卷螺是姜片虫 的中间宿主, 在习惯用 水生植物喂猪的地方, 灭螺具有十分重要的 预防作用
图2-2
布氏姜 片吸虫 发育史
• 临床诊断
本病分布于长江流域和 华南地区如江苏、浙江、 福建、广东、湖南等地。 一般秋季发病多,有的绵 延至冬季。习惯用水生植 物喂猪的猪场,大多有本 病发生。幼猪断奶后1~2 个月就会受到感染。
一般对人危害严重,对 猪危害较轻。寄生少量时 一般不显症状。虫体大多 数寄生于小肠上段。吸盘 吸着之处由于机械刺激和 毒素的作用而引起肠粘膜 发炎。腹胀,腹痛,下痢, 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
虫体寄生过多时, 往往发 生肠堵塞 (可多至数百条 ),如不及时治疗,可能 发生死亡。对儿童可引 起营养不良, 发育障碍, 病人有面部和下肢浮肿 等症状。
• 实验室诊断
取粪便用水洗沉淀法 检查。如发现虫卵,或 剖检时发现虫体即可确 诊。
• 防治
治疗可用 1.敌百虫 按100毫克/千克
内服,或拌入饲料中喂 服 (大猪总量不超过8克) 硫双二氯酚 100毫克/千 2.克, 用于体重50~100千 克以下的猪; 体重100~ 150千克以上的猪,用50 ~60毫克/千克
第三节 姜片吸虫病
由姜片吸虫寄生于猪和 人的小肠所引起的一种吸 虫病,偶见于犬。病猪有 消瘦、发育不良和肠炎片吸虫, 吸虫中较大的一种,长 30毫米~75毫米,宽8 毫米~20毫米。整个轮 廊大体呈长卵圆形,像 一个斜切的厚姜片,故 称姜片吸虫。
胞蚴→雷蚴→子雷蚴→尾 蚴。尾蚴离开螺体,游入 水中,遇到水浮莲、水葫 芦、菱角、荸荠、慈菇一 类的水生植物,即在其上 变为囊蚴。
当囊蚴随着水生植物被猪 食入时,进入猪消化道, 囊蚴的壁在消化酶和胆汁 的作用下崩解,幼虫在小 肠内游离出来,吸着在肠 粘膜上,逐渐长大至性成 熟期。在猪小肠内,由幼 虫长为成虫,一般需90~ 103天,生存时间为9~13 个月。
布氏姜片虫
临床表现 轻度感染——可无明显症状 虫数较多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 并表现消化不良。
四、诊断
主要依赖病原学检查。 1、直接涂片法: 2、粪便浓集法:可显著提高检出率。 3、成虫的检查:部分病人有自然排虫或呕 出成虫现象,经鉴定虫体确诊。 注意虫卵与肝片吸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的 鉴别。
五、流行
本病主要流行于亚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 除东北和西北地区外,其余地方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流行因素: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和猪。猪是主要的保虫宿主。 粪便污染水源及水中有扁卷螺及水生植物媒介的存在。 居民有生吃或半生吃水生植物或以生的水生植物喂猪的 习俗。
第三节 布氏姜片虫 (Fasciolopsis buski)
俗称姜片虫,寄生于人或猪 的小肠内,引起姜片虫病。
一、形态
成虫—虫体肥厚,背腹扁平,似姜片。 活虫呈肉红色,死后呈灰白色。 腹吸盘发达,似漏斗状 睾丸高度分支,呈珊瑚状。 虫卵—是寄生于人体的蠕虫卵中最大的。 长椭圆形,淡黄色, 卵盖不明显,卵壳薄 卵内有1个卵细胞和数十个卵黄细胞。
囊蚴
附在水生植物表面
荸荠、菱角、茭白、水葫芦、水浮莲、 荸荠、菱角、茭白、水葫芦、水浮莲、空心菜等 植物媒介) (植物媒介)
三、致病
致病机理: 1、虫体大,吸盘发达,吸附力强,致肠壁 损伤。 2、虫体争夺营养。 3、虫体覆盖肠粘膜,影响宿主的消化和吸 收功能。 4、虫体的代谢产物和分泌物可引起变态反 应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二、生活史
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
中间宿主(扁卷螺)
蚴→尾蚴→ 囊蚴 → 后尾蚴 、童虫
水生植物媒介 终宿主(人、猪)
→ 成虫
二、生活史
随大便排出 入水发育, 入水发育 孵出
布氏姜片吸虫ppt课件
肝脏:
轻度肿大,表面或切面有粟粒状或绦豆粒 大小虫卵 结节;病灶发生于汇管区,肝细胞可 因此萎缩;纤维化时,肝脏变硬,变小。 血吸 虫性肝硬变:肝表面不平和隆起,重者可形成 粗大结节;切面上,增生的结缔组织沿门静脉 分支呈树枝状分布,故称干线性肝硬化。
脑:
病变发生于大脑顶叶。表现为不同时期的 虫卵结节形成和胶质细胞增生。
2 成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比较轻微,可引起静脉内膜炎,静脉周围炎。
3 虫卵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为主要的致病阶段。
病因:虫卵沉积于组织,释放可溶性抗(SEA),
诱发肉芽肿的产生。 1)肉芽肿的形成过程及病理变化: SEA被巨噬细胞吞噬、处理后,传递给TH
TH致敏;致敏TH再次受到SEA的刺激,产生 多种淋巴因子: 嗜酸性粒细胞促进因子(ESP)
可引起姜片虫病
吸盘的吸附作用,造成肠壁组织的机械性损伤。 粘膜及临近的组织炎症、出血、水肿及溃疡。 局部
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Major clinical features: 腹痛、腹泻、消瘦、贫血及浮肿。儿童可出 现磨牙,睡眠不安等,重者 发育障碍和智力减退.
实验诊断 Lab diagnosis:
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简称血吸虫
血吸虫特点:
雌雄异体;
消化道有肠支联合; 雄虫有抱雌沟,睾丸多个; 虫卵无盖; 生活史中需一个中间宿主;
尾蚴为叉尾尾蚴,是感染时日本裂体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埃及裂体吸虫(Schistosoma haematobium) 曼氏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mansoni) 湄公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mekongi) 间插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intercalatum) 血吸虫引起血吸虫病。作为世界六种主要热 带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全世界有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虫病,有2亿 病人,有6亿人口受其威胁。我国寄生于人体的 血吸虫只有日本裂体吸虫,引起血吸虫病。
布氏姜片吸虫PPT课件
经验教训与展望
经验教训
布氏姜片吸虫感染的病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我们应该重视食品卫生和安全问题,加强宣传教 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要加强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防止食品污染和交叉感染 的发生。
展望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布氏姜片吸虫感染的研究和防治工作。通过深入了解布氏姜片吸虫的生态 学和生物学特性,探索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技术。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 验和做法,共同推进全球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促进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形成
03
教育公众养成勤洗手、不生食未经处理的水生植物等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
04 布氏姜片吸虫的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
01
02
03
流行病学调查
对布氏姜片吸虫的流行病 学进行调查,了解其分布 范围、传播途径和感染人 群。
宿主范围
研究布氏姜片吸虫的宿主 范围,包括感染的动物种 类和感染程度。
案例分析与启示
病例1分析
患者李某感染布氏姜片吸虫可能是由于生食淡水鱼时未彻底煮熟或处理不当所致。这提示 我们在食用淡水鱼时要注意卫生和安全。
病例2分析
患者张某感染肺吸虫病可能是由于生食虾蟹时未彻底煮熟或处理不当所致。这提示我们要 注意食品卫生和安全,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海鲜。
启示
布氏姜片吸虫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我们应该 加强食品卫生和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卫生和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同时,要加强 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防止食品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推广使用安全饮用水
通过过滤、消毒等手段,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减少感染风险。
避免接触疫水
尽量避免在可能存在布氏姜片吸虫的水域中游泳、嬉戏或从事其他活 动。
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布氏姜片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布氏姜片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布氏姜片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buski,姜片虫)
【要点解析】
1.生活史
姜片吸虫生活史基本同肝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和猪等动物的小肠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红菱、浮萍、茭白等)表面形成囊蚴,人体感染是经生食以上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所致。
2.要点
(1)姜片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水生植物媒介;成虫主要寄生在终宿主的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
(2)姜片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成虫寄生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3)检获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要方法。
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注意事项】
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
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3吸虫概论、华、姜、并殖吸虫
在1~2个中间宿 主体内发育
卵必须入水发育
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增殖和有性繁殖) 有1~2个中间宿主
有多个保虫宿主
毛
蚴
胞 蚴
雷 蚴
尾 蚴
囊
蚴
返回
动画
1 成虫
体形狭长似葵花籽仁状 ,大小10~25×3~5mm 腹吸盘位于虫体前1/5处,雌雄同体 ,睾丸一对,分支 状,前后排列于虫体后1/3处
吸虫纲并殖科的吸虫通称并殖 吸虫,亦称肺吸虫。
并殖吸虫的特征:卵巢与子宫左右并列 两个睾丸左右并列
1 成虫 2 虫卵
长7.5 ~ 12×宽4 ~ 6×厚3.5 ~ 5mm 80~118×48~60µ m
咽
口吸盘 食道
腹吸盘 子宫 睾丸
卵巢 生殖孔 卵黄腺 睾丸 排泄囊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
卵盖 卵壳
免疫酶染色 试验等
分布:国内分布广泛,山东、江苏、 湖南等23个省、区。贵州有本虫的存 在,未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 流行因素:1、病人、带虫者及保虫宿主。
2、中间宿主的存在。
3、生吃或半生吃溪蟹、
蛄的习惯。
防治原则:
1. 加强卫生宣传,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 饮生水。 2. 普查普治病人,处理病畜,以减少传染
卵细胞
卵黄 细胞
卫氏并殖吸虫卵
Egg: 椭圆形,金黄 色;
卵盖大而明显, 卵壳厚薄不均; 内含一个卵细 胞和多个卵黄 细胞。
(特点)
痰或粪
成虫
卵
入水
毛蚴
3周
胞蚴
母雷蚴 子雷蚴
人和多种哺乳 动物的肺内
侵入川卷螺 第一中间宿主
成虫
肺 穿 过 膈 肌 腹 腔
童虫
穿 过 肠 壁
布氏姜片吸虫
13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四、实验诊断
粪便检查找虫卵。 直接涂片法,因虫卵大,产卵量大,故检出率高,易诊断。 改良加藤法可作定性检查。 免疫学方法可作为辅助诊断。
14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五、流行与防治
1. 地理分布
姜片虫病是人、猪共患的寄生虫病,流行于亚洲的印度、孟加拉国和 缅甸等。我国除东北、内蒙、新疆、西藏、青海和宁夏外,17个省、市、 自治区有报道。
人体寄生虫学
概论 一、形态 二、生活史 三、致病 四、实验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3
概述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属肠道寄生大 型吸虫,俗称姜片虫或肠吸虫。人感染是因生食水生 植物(茭白、荸荠和菱角等)所致,可致姜片虫病 (fasciolopsiasis)。
4
布氏姜片吸虫成虫
7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二、生活史
姜片虫生活史图
8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宿主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 传播媒介:水生植物,如茭白、菱角和荸荠等;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asciolopsis buski)
一、形态
成虫
长椭圆形,背腹扁平,姜片状;活体为肉红色, 体表有皮棘; 长20~75 mm,宽8~20 mm,厚为0.5~3 mm。
子宫 口吸盘 腹吸盘
1
腹吸盘呈漏斗状,较口吸盘大4~5倍,肠支分
2支。 睾丸2个,高度分支。子宫盘曲在卵巢和腹吸 盘之间。
15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布氏姜片吸虫
子宫 卵巢
口吸盘 腹吸盘
肠支 睾丸
2.虫卵:最大的蠕虫卵
淡黄色,长椭圆形,卵盖小而不明显;卵壳薄 而均匀,内含卵细胞及多个卵黄细胞。
生活史
1.在外界发育
3-7周 1-2月
➢ 中间宿主是扁卷螺(淋巴间隙)。 ➢ 传播媒介:尾蚴在水生植物表面发育为囊蚴,
如菱角、荸荠、浮萍等。
水芹菜
菱角
中间宿主
扁卷螺
性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 ➢ 重度感染者:贫血、消瘦,眼睑、面部浮肿,
甚至全身性浮肿;甚至致死。
诊断
➢虫卵大且多 ➢粪检虫卵或成虫即可诊断。
防治原则
1.普查普治病人和病猪,治疗首选吡喹 酮。
2.不食生的或不洁的水生植物。 3.加强人畜粪便管理,防止污染水体。 4. 不用青饲料养猪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布氏姜片吸虫简称姜片虫。成虫寄生于人或 猪的小肠,也称肠吸虫,可引起姜片虫病 (fasiolopsiasis)。
形态
(一)成虫—小肠内最大的吸虫 虫体硕大肥厚,背腹扁平,形似姜片,约2-7.5cm; 腹吸盘是口吸盘4-5倍大小,居亚顶位; 雌雄同体,两个睾丸高度分
生活史
➢2.在人体内发育
后尾蚴
1-3月
(7月-4.5年)
➢终宿主为人;猪是重要的保虫宿主。
➢人的感染方式是由于食入了附有活囊蚴的水 生植物。
➢寄生部位是小肠。
致病
致病机理: (1)成虫口、腹吸盘吸附于肠粘膜→机械损伤→炎症
(充血、水肿)、溃疡; (2)虫体较大,遮盖肠粘膜→影响消化和吸收; (3)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出血、水肿、炎症。 临床表现:取决于虫体数量和感染者的生理状态。 ➢ 轻度感染者:无明显症状或轻度的消化道不适; ➢ 中度感染者:虫数较多,消化功能紊乱,间歇
布氏姜片吸虫(一)
布氏姜片吸虫(一)布氏姜片吸虫全称为布氏姜片吸虫病,是由姜片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一种疾病。
该病最早发现于1907年,而姜片吸虫也是在同一年被发现的。
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多个地区被发现,成为一种潜在的疾病威胁。
一、病因姜片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寄生在人的肝脏和胆管内。
人通过摄入感染了姜片吸虫的虫卵,当虫卵在小肠内孵化出幼虫后,幼虫通过肠壁进入肝脏,再进入胆管,发育成为成虫。
成虫会在胆管内产卵,虫卵随后排出体外,另一部分虫卵则随粪便排出体外,完成姜片吸虫病的生活史。
二、症状布氏姜片吸虫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至6个月。
在症状出现之前,感染者通常不会出现异常的症状。
症状通常发生在虫体在肝脏和胆管内发育成熟,或是阻塞胆管时。
症状主要包括:1. 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2. 上腹隐痛,肝区触痛、肝大。
3. 皮肤及黏膜黄染、腹水、肝功能损害。
4. 胆囊炎、胆绞痛等胆道症状。
5. 其他少见症状包括寒战、发热、头痛、腰痛等。
三、诊断诊断布氏姜片吸虫病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粪便检查姜片吸虫虫卵。
医生会收集患者的粪便样本,并进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是否存在虫卵。
四、治疗目前,治疗布氏姜片吸虫病的药物主要有普鲁本西林、氯霉素和替硫唑等。
其中,普鲁本西林是治疗布氏姜片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但该药物治疗病程较长,需反复治疗数次方能达到最佳疗效。
五、预防预防布氏姜片吸虫病的方法如下:1. 喝开水或烧开水后点烟。
2. 避免食用未彻底煮熟的蔬果和肉类。
3.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
4. 做好环境卫生,防止污水沟溢出和马桶堵塞等。
5. 鼓励孩子勤洗手、避免随地大小便、不擅长吃生的蔬果等。
总之,布氏姜片吸虫病是一种可预防和可治愈的传染病。
预防措施的重点是加强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以及饮食卫生,切实做好自我防范,避免感染。
布氏姜片吸虫简介
布氏姜片吸虫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布氏姜片吸虫形态•4布氏姜片吸虫生活史•5布氏姜片吸虫致病•6布氏姜片吸虫实验诊断•7布氏姜片吸虫的流行与防治1拼音bù shì jiāng piàn xī chóng2英文参考fasciolopsis buski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Lankester,1857)Odhner,1902]简称姜片虫,是寄生于人体小肠中的大型吸虫,可致姜片虫病(fasciolopsiasis)。
祖国医书中早有“肉虫”,“赤虫”等记述。
姜片虫病的流行常常与种植水生植物和养猪业有密切关系。
本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洲,故又称亚洲大型肠吸虫(giant asian intestinal fluke)。
3布氏姜片吸虫形态姜片虫成虫(图1)硕大、肉红色,虫体肥厚,椭圆形,背腹扁平,前窄后宽,长为20~75mm, 宽8~2mm,厚为0.5~3mm,体表有细皮棘。
两吸盘相距很近,口吸盘亚顶位,直径约0.5 mm,腹吸盘呈漏斗状,肌肉发达,较口吸盘大4~5倍,肉眼可见。
咽和食管短;肠支在腹吸盘前分叉,呈波浪状弯曲,向后延至体末端;睾丸两个,高度分支如珊瑚状,前后排列于虫体后半部的大半。
*** 袋为长袋状,内含贮精囊、 *** 管、前列腺和 *** 。
卵巢位于体中部稍前方,分三瓣,每瓣再分支。
无受精囊,有劳氏管。
子宫盘曲在腹吸盘和卵巢之间。
卵黄腺较发达,分布于虫体两侧。
两性生殖系统均开口于腹吸盘前缘的生殖腔。
虫卵呈椭圆形(图1),大小为130~140mm×80~85mm,淡黄色,卵壳薄而均匀,一端有一不明显的小盖。
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和约20~40个卵黄细胞。
图1 布氏姜片虫4布氏姜片吸虫生活史姜片虫需有两种宿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中间宿主是扁卷螺,终宿主是人和猪(或野猪)。
国内查见感染姜片虫幼虫期的扁卷螺类有:大脐圆扁螺(Hippeutis umbilicalis)、尖口圈扁螺(H.cantori)、半球多腺扁螺(Polypylis hemisphaerula)及凸旋螺(Gyraulus convexiusculus)等。
医学课件:布氏姜片吸虫
尾蚴
囊蚴 后尾蚴
成虫
姜 片 虫 卵 与 受 精 蛔 虫 卵
活成虫
三、生活史
生活史特点:
1、成虫为人体最大吸虫,虫卵为最大蠕虫卵 2、中间宿主扁卷螺,两代雷蚴 3、媒介植物:尾蚴的结囊对附着物无严格的选择性。 4、感染期:囊蚴,感染途径:经口 5、猪为最重要的保虫宿主
四、致病
1、机理:
干线型纤维化
临床表现:
1、急性血吸虫病:高热,腹痛、腹泻、黏液血便,肝、 脾、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等。
2、慢性血吸虫病:无临床症状,占90%以上。 3、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 4、异位血吸虫病:肺、脑等多种器官和组织
巨
脾
恶液质
型
腹 水 型
安徽贵池县二十几岁血吸 虫病侏儒与同年龄健康人
江苏省武进县的晚期病人
腹 水 型 患 者
获得性免疫—伴随免疫
伴随免疫:宿主初次感染血吸虫后,对再次感染 的童虫有一定杀伤作用,而对宿主体内原有的成 虫并无影响。一旦清除了体内成虫,则宿主对再 感染的相对免疫力便逐渐消失。这种活动性感染 与免疫力并存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五、实验诊断
(一)病原诊断
保护易感者:青蒿琥酯
课 程 名: 姜片虫、血吸虫
教学目的: 1、掌握血吸虫、姜片虫的形态、生活史、 致病机理及实验诊断。
2、熟悉血吸虫流行与防治。
学 时: 3学时
第三节 布 氏 姜 片 吸 虫
Fasciolopsis buski
一、寄生部位及所致疾病 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内,导致姜片虫病。
二、形态
虫卵 毛蚴
胞蚴 母雷蚴 子雷蚴
江苏、浙江等。
山区丘陵型:我国南部,如四川、云
寄生虫学布氏姜片吸虫课件
卵盖 卵壳
卵细胞 卵黄细 胞
(二)生活史
成虫
(肺) 胸腔
腹腔
童虫
入水
川卷螺
卵
毛蚴
胞蚴
3周
侵入
母雷蚴 子雷蚴
经口
溪蟹
后尾蚴
囊蚴
尾蚴
30-60分钟
蝲蛄
有些童虫可终生穿行于宿主组织间直至死亡
生活史要点:
1.寄生部位:肺;可累及全身 2.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肉食性哺乳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或蝲蛄 3.感染阶段:囊蚴 4.感染方式:食入含有活囊蚴的淡水蟹或蝲蛄
饮生水或生食半生食转续宿主肉 5.自囊蚴感染到成熟产卵,一般约需2个多月 6.成虫寿命:一般5-6年,长者20年
三、致病
1.致病机理 (1)机械性损伤 童虫在组织器官内移行、窜扰 成虫的定居或移行 (2)免疫病理反应:代谢物等引起 (3)病变特点:在器官或组织内形成互相沟
3.临床表现
(1)急性期 吃进囊蚴后数天到1个月左右出现。轻者仅
为食欲不振、乏力、消瘦、低热等非特异性症 状;重者发病急,毒性症状明显,如高热、腹 痛、胸痛等。
(2)慢性期与分型 1)胸肺型:患者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咳铁
锈色痰或烂桃样血痰,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部 有明显改变, 易误诊为肺结核或肺炎。
脓肿内容物浓缩为果酱样粘稠性液体。 囊壁因大量肉芽组织增生而肥厚,包裹整个病灶,
形成囊肿 X线:界线清楚的结节状虫囊。
(4)纤维瘢痕期 虫体死亡或转移至他处,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
出或吸收,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病灶形成瘢痕。 X线: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
卫氏并殖吸虫布氏姜片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
• Department of Human Parasitology, • Medical College,Shandong University
• ZhouHuai-yu
卫氏并殖吸虫布氏姜片吸虫
1/20
[教学要求]
1.卫氏并殖吸虫形态、生活史特点。 2.卫氏并殖吸虫病理改变、临床分型。 3.肺吸虫试验诊疗关键点、意义。 4.布氏姜片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等。
[重点难点]
1.重点:并殖吸虫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与其 它吸虫比较。
2.难点:并殖吸虫病病理改变特点、试验室诊疗 方法和意义。
2.不喝生水、不生食水生植物;菱角、荸荠、茭白等水生植 物为姜片吸虫第二媒介,人食用时有可能造成感染!切不可 生食!经水刷洗、开水烫后可降低感染机会。
3.首选药品:吡喹酮。
卫氏并殖吸虫布氏姜片吸虫
19/20
[学习思索]
造成姜片虫病流行自然原因与社会原 因是什么?
肺吸虫病临床表现怎样?怎样进行诊 疗?
10/20
3 临床分型
3.1 胸肺型
患者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或咳铁锈色痰(痰中常可见大量 虫卵),胸部X线检验显示肺部有显著改变,易被误诊为肺结 核或肺炎。
3.2 腹型
主要表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或肝功紊乱、肝大、转 氨酶升高、白蛋白与球蛋白百分比倒置等肝损害表现。
320/20
卫氏并殖吸虫布氏姜片吸虫
9/20
2.2 脓肿期
主要因虫体移行引发组织破坏和出血。
病变处呈洞穴状或隧道状,内有血液和虫体。含中性粒细胞 及嗜酸性粒细胞等,病灶四面产生肉芽组织而形成薄膜状脓 肿壁,并逐步形成脓肿。
第三章 吸虫
2
免疫学诊断
24
皮内试验 ELISA 间接血凝试验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五、流行与防治
1
分布
•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亚洲,如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国家。
• 在我国除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等尚未见报道外,在27个省、市、自治
区均有发现或流行。 • 据2001—2004年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流行区感染率为 2.4%。
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并殖科狸殖属寄生虫,1959年首次由我国学
者陈心陶报道,主要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
一、形 态
拟钉螺
虫卵
囊蚴
成虫
主要特点
1.虫体两端较尖,呈梭形 2.终宿主为果子狸、犬等 3.第一中间宿主为拟钉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溪蟹 4.人为非正常宿主 5.临床表现以幼虫移行症为主要特征 皮肤型——皮下包块 脑 型——脑脓肿、头痛、癫痫等 腹 型——腹痛、腹泻等 6.诊断时依皮下包块活检为主要依据
3
概述 一、形态
二、生活史
三、致病
4
四、实验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一、形态
1
成虫
• 成虫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 端钝圆,状似葵花子,体表无棘。
• 大小一般为(10~25)mm×(3~5)mm。
5
肝吸虫成虫
一、形态
1
成虫
• 口吸盘(oral sucker)稍大于腹吸盘 (ventral sucker),肠分两支,延伸到 虫体后端,生殖系统中受精囊和劳氏管 明显,睾丸分支状,在虫体后1/3处,前 后排列。
致病原因
虫体机械性刺激作用;
虫体阻塞作用;
虫体代谢产物和分泌物作用。
17
布氏姜片并殖吸虫吸虫
内 容content:
形态 Morphology 生活史 life cycle 致病 pathogenicity 实验室诊断 Laboratory diagnosis 流行 epidemiology 防治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形态
活成虫
死成虫
成虫结构图
口吸盘 腹吸盘 子宫 卵巢 睾丸 卵黄腺
▪ 传染源: ▪ 中间宿主的存在: ▪ 不良的饮食习惯:
防治
❖如何进行卫生宣传教育 ❖ 流行区普查、普治 ❖ 加强粪便管理,不随地吐痰 ❖ 治疗:吡喹酮
斯氏狸殖吸虫
Pagumogonimus skrjabini
生活史
❖ 人不是它的适宜宿主 ❖ 生活史和卫氏并殖吸虫相似. ❖ 终宿主:狸 、猫、狗 ❖ 中间宿主:1st : 拟钉螺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 又称为肺吸虫 lung fluke ▪ 主要寄生于人体的肺部 ▪ 引起肺吸虫病 paragonimiasis
临床病例
形态
❖ 成虫
➢ 大小 ➢ 形状 ➢ 内部结构
形态 ﹡
小肠 卵黄腺
卵巢
口吸盘 腹吸盘 子宫 虫卵 睾丸
❖ 虫卵
➢ 大小: ➢ 形状:椭圆形 ➢ 颜色:金黄色 ➢ 卵壳:厚薄不一 ➢ 内容物:10多个卵黄细胞, 卵细胞位于中央
囊ma蚴tu在re宿to主ad小ul肠t. 脱囊为童虫,移 行到肺,发虫育卵为随成痰虫液,或粪便排出.
生活史小结
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
第二中间宿主
尾蚴发育为囊蚴
生活史小结
▪终宿主: 人或肉食动物
▪中间宿主:
1st : 川卷螺 2nd: 溪蟹或蝲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吸虫
第三节布氏姜片吸虫
一、学时分配:1学时。
二、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
1、成虫、虫卵主要形态特点。
2、成虫寄生部位、中间宿主、植物媒介、感染方式。
【熟悉】
姜片虫病的病原学诊断。
【了解】
1、生活史各环节。
2、致病
3、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
三、主要教学内容
布氏姜片虫,俗称姜片虫,因寄生于小肠也称肠吸虫,可致姜片虫病。
一、形态
成虫:虫体肥厚,长椭圆型,背腹扁平,体形似姜片,生活时肉红色,死虫经固定后灰白色。
长20-75mm,宽8-20mm,为人体中最大吸虫之一。
体表有棘:腹吸盘较口吸盘大;消化道有口、咽、食道、两肠支;睾丸两个,高度分支,前后排列于虫体后半部;卵巢一个,位于睾丸之前,分支;子宫盘曲在卵巢与腹吸盘之间。
缺受精囊。
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大小为130~140μm×80~85μm;卵盖不明显,卵壳薄;卵内含卵细胞一个,卵黄细胞约20~40个。
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部位:终宿主(人与猪)的小肠上段
中间宿主:扁卷螺。
传播媒介:菱角、茭白、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
感染方式:终宿主生食带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生活史各环节:
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后尾蚴各阶段。
寄生于终宿主小肠上段的成虫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落入水中后经3-4周发育孵出毛蚴。
毛蚴侵入扁卷螺,在螺体内经1-2个月发育和无性增殖,先后形成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和尾蚴。
尾蚴成熟后逸出螺体,附着在媒介水生植物和其它物体的表面形成囊蚴。
人和猪生食含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囊蚴在终宿主上消化道囊壁破裂,后尾蚴逸出并吸附在肠粘膜上经1-3月发育为成虫。
成虫在人体内寿命为7个月到4.5年不等,每一成虫日产卵量可高达15,000个。
三、致病
姜片虫成虫虫体大,吸盘发达,吸附力强,因而宿主肠机械性损伤较明显,被吸附的肠粘膜及其附近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点状出血、水肿甚至脓肿和溃疡。
成虫吸附在小肠壁争夺宿主营养,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营养不良和消化功能紊乱。
严重感染的儿童可有消瘦、贫血、发育障碍甚至因衰竭而死亡等。
大量感染时虫体成团可引起肠梗阻。
姜片虫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或右季肋下隐痛,间有消化不良性腹泻,精神萎靡、倦怠无力等症状。
四、诊断
姜片虫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学检查。
免疫学方法对感染早期或大面积普查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1.浓集法(一次连续查3张厚涂片或水洗沉淀法)以检查虫卵。
少数患者因虫体尚未发育成熟或感染度低而不易查见虫卵,应反复
多次粪检或作粪便定量计数以确定其感染度。
姜片虫卵与肝片吸
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形态极相似,应注意鉴别。
2.部分病人可自然排虫或偶尔呕出虫体,通过鉴定虫体确诊。
五、流行
姜片虫是人、猪共患的寄生虫病。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我国除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均有姜片虫病流行或动物感染。
猪姜片虫病的流行区较人姜片虫病的流行区广。
目前,由于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很多地区的姜片虫感染率已明显降低,流行区也缩小。
但个别地区如广东的姜片虫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
流行因素:病人、带虫者和猪是传染源,家猪是主要保虫宿主。
人、猪的粪便用作肥料;流行区水田内有大量中间宿主孳生,如尖口圆扁螺、大脐圆扁螺、半球多脉卷螺等;以及生产水域内有众多的媒介水生植物。
用新鲜水生植物喂猪可致猪感染,人感染主要与生食水生植物的生活习惯有关。
六、防治
控制传染源,查治病人和病猪;加强粪便管理,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抓住经口感染这个环节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对本病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的认识,做到将菱角等水生植物经去皮、洗刷或烫浸后再吃。
姜片虫病的治疗药物是吡喹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