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实习中的实践与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BL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实习中的实践与探索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医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
高质量青年医学人才,在儿科实习过程中运用PBL教学法,提高实习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2016学年实习护生随机分成试验组(36名)和对照组(40名)。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最后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知识及临床病例分析的考核。结果PBL组实习护生的考试成绩要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实习护生认为PBL教学能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学习兴趣以及自学能力。结论在儿科临床实习中采取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有效提升,其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法,应用于儿科临床实习教学效果显著。
标签:PBL教学法;儿科;临床护理实习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将问题作为学习的基础,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所提出[1-2]。PBL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大特点:①摒弃以往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视,对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帮助;②由学科基础课程像综合课程转变,淡化了学科界限,对于相关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更为重视;③改变了以往教师作为活动主体的形式,将学生作为一切活动的重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3]。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讨论式教学以及启发式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教师讲授为主,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4]。为有效促使护理教学改革及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该文于2016年针对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作进一步研究,选取76名实习生探究PBL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实习中的应用效果,以下是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级临床护理专业实习生(三年制)76名,其中女实习生68名,男实习生8名。实习生随机分成对照组以及试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实习生为40名,试验组实习生为36名。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年龄、学习基础、性别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试验组应用PBL教学法:第1周:(1)严格参考《儿科护理学》内容,遵循教学大纲中具体的要求,采集、编写PBL教学病例。选择小儿肾病综合征、小儿哮喘以及肺炎等常见、多发的疾病进行PBL教学病例编寫,在每个病例中都要有临床表现、检查、治疗、诊断以及护理措施方法等5个部分,编写
病例后统一印刷,并装订成册,在实习教学中使用。(2)根据住院患儿实际情况,详细向PBL教学组的学生进行介绍。例如小儿肺炎患儿,就要求学生对病史进行采集,对患儿病史进行轮流询问并进行查体,对治疗方案进行了解,要求学生按照问诊、查体等情况写一份护理病历。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临床护理问题,包括:①患儿的医疗、护理诊断和诊断依据是什么;②对患儿做进一步的确诊要做那些检查;③患儿发病具体诱因是什么;④患儿抽搐出现的机制;⑤患儿反复咳嗽可能存在的原因有哪些;⑥为何患儿发生呼吸急促,喘息,咳嗽时作,咯痰不畅,双肺呼吸音粗,可及中细湿罗音,有心力衰竭发生的可能,如果合并腹泻和呕吐,如何护理。⑦该患儿治疗原则是什么等。要求学生写出患儿治疗的要点、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教育措施。第2周:以教学提出的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借助教科书、图书馆、网络教学资源以及互联网等途径来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并进行自学、思考,最终做出归纳总结,充分作好讨论的准备。第3周:讨论,把PBL教学组细分成两个小组,分组讨论临床病例中提出问题以及学生遇到的疑惑,借助多媒体课件使教学更为生动,将声音与文字相结合,制作典型病例图像资料,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效果,组间进行讨论。第4周:教师进行总结。教师记录学生各种观点、疑问以及依据,之后做出归纳、各种观点的分析、依据和疑问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思维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去综合分析,来解决疑点,耐心解答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沟通交流、动手实践来解决实际当中问题,为患儿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加强了学生对于知识运用能力。最后要求学生对出院患儿进行电话随访,对确切诊断、预后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对大家的分析进行总结。
1.2.2 对照组实习生随机分配给各位临床带教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法4 周时间,教师依次讲解如何采集病史、了解治疗方案、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学生通过看、问、学等方式进行实习。实习期间实施传统4次小讲课以及2次护理教学查房或者病例讨论,在整个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
1.3 评价指标
研究为了检验PBL教学可行性以及实效性,在对照组的40名学生和试验组的36名学生实习完成后进行出科考试,内容包括儿科护理的基础理论以及临床病例分析,分别占总分数的40%和60%,百分制。
1.4 评价标准
以自制的评分表对学生在教学前后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解决分析问题能力、思维能力、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的分数差进行统计,分析提高分数[5]。
1.5 统计方法
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进行比较
如表1,试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说明在学生临床思维培养方面上PBL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P<0.05)。
2.2 对两组学生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如表2,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解决分析问题能力、思维能力、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等7项指标上,试验组(PBL组)的评价都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
3 讨论
受到国内医疗环境的制约,国内医院都将患者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然而,对于大多数患儿家属来说,其对于临床实习并不能够很好的配合,相比于其他科室的患者,儿科的实习过程更为艰难。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提升,各大医院对实习护士的基本功以及临床护理经验等都有较高的要求。怎样持续改进儿科临床实习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充分提高学生实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儿科临床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于PBL教学模式来说,其是真正意义上主动进行学习,导师给予学生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在课程中设置突破儿科传统教学的体制,同时围绕问题进行程序化学习。此外,学生也能够在临床实习中,明确自身学生目标,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的寻求答案,利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PBL教学法促使学生能够从临床问题提出、寻求答案并解决的过程中形成整体思维,对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提升有一定帮助。PBL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此种氛围下,学生才能够针对临床问题自己主动寻找答案,在互动过程中对学习目标进行确定,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满意度,同时还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担当学生学习的推动者以及促进者,利用PBL教学法,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获取知识,并在合作学习中,学会有效分析以及解决问题。在儿科实习的过程中,因学习时间有限,遇到的疾病种类较为有限,导致学生学习受阻。利用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缺陷,PBL课程中具备详细的病史资料和图片,学生能够通过患儿的详细资料了解病史,并通过查看图片对患儿的疾病有一定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学需要做好课前设计工作,重视课前学习教材、学习资源的选择,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反馈和反思,由此,便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创新探索精神,教学的研究能力及教学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6],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对于疾病的认识也更为深刻。在此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营造的宽松、独立、平等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参与、主动交流及探索,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利于学生对于知识记忆和理解,更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和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7]。对于PBL教学法来说,是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以及变新,在结合国内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基础上,同其融会贯通,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下,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学生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