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期末复习思考题(模拟试卷A)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绿色化学》试题(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绿色化学》试题(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2分,2 8=16分)1.B2.C3.C4.A5.D6.D7.B8.D二、名词解释(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4 6=24分)1. 环境商:环境商EQ=E×Q,式中E为环境因子,Q为根据废物在环境中中的行为给出的废物对环境的不友好程度。
环境商同时考虑了废物排放量和废物的环境行为本质的综合表现,能更为精确地评价一种合成方法、一个过程对环境地好坏。
(4分)2. 定量构效关系:是指关联一系列物质生物活性与一种或多种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式。
在定量构效构效中,要把化学结构转化为描述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而这些理化性质又是与生物反应相关的。
(4分)3.催化剂设计:是指设计者按照自己的意图制造目标催化剂的工作,代表一种构思,即是对指定的反应,或者需要制造的某种产品,应该如何选用一种催化剂的知识逻辑分析。
这种设计出的催化剂应该是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高效的选择性,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4分)4.“软”化学物质:是指一种如此设计的物质,其保留了能完成其商用功能所需的结构特征,但当它被人体吸收后,又能很快通过非氧化过程分解为无毒的、易于排泄的物质。
(4分)5.基团贡献法:是指设计具有某一活性的化合物时,如果已知化合物的这一活性是组成分子的1个或n个碎片或二级结构的贡献或贡献之和,而且同一碎片能作出的贡献在不同的化合物中是相同的,与其所处的化合物无关,则可以利用这样的1个或n个碎片或二级结构来设计具有所要求的特定活性的化合物。
(4分)6.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食物链上,随食物链向上一级进展,化学物质在组织中的浓度增大的现象。
(4分)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8分,8 5=40分)1.旧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苯的氯化过程生成的副产物多,分离麻烦,氯代芳烃对人核环境有累计性危险,同时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化氢腐蚀性严重,加上反应步骤多,总收率低,因此生产成本高。
科类基础课《绿色化学》期末复习思考题(模拟试卷B)
科类基础课《绿色化学》期末复习思考题(模拟试卷B)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绿色化学和环境化学均属化学学科,都担负着保护环境的职责,但和环境化学不同的是,绿色化学对环境保护采取的方式是()A.先污染后治理B.边污染边治理C.源头治理不产生污染2. 绿色化学是()A. 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B.可持续发展的化学C.环境友好化学3.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废料4.一条化学产品生产线要实现零排放必须()A.原子利用率达到100%B. 产率达到100%C.原子利用率和产率都达到100%5. 分子筛催化剂()A.可以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B.可以减少催化剂用量C必然改变催化剂的主要成分6.如果某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化工原料属危险品,我们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是()A. 即生即用B. 严格管理C. 选择安全替代品取而代之7.《寂静的春天》一书问世的最大意义在于()A.提醒世人警惕过度使用农药的恶果B.对人类要“征服大自然”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C.改变了环境运动的历史进程8. 属于绿色化学范畴的是()A.取缔污染严重的小型化工厂B.退垦还林;C.秸秆做饲料或燃料的技术开发D.乙醇汽油的推广应用9. 传统反应溶剂需要改变的原因是()A.经济成本过高B.不利于可持续发展C.大多有挥发性,易产生污染10.面对成灾的塑料和橡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A.填埋B.扔进海里C.资源化D.焚烧二、多项选择题(共36分)1.农药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而它可能导致()A.人畜中毒B.生物多样性减少C. 水体富营养化D.森林锐减2.污染问题可影响()A.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B.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下列化学品不会造成严重“白色污染”的是()A.DDTB. PVCC.聚乳酸纤维D. 聚苯乙烯4.催化剂可以()A.提高反应的选择性B.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C.影响反应进行的程度D.降低反应的速度5.催化剂可以()A.降低有机合成中的能耗B.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C.影响反应的速度D.促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6.为了减少直到至消除“白色污染”,人类目前采取的对策有()A.开发替代品B.研究可降解塑料C. 不用塑料D.废弃对人体有毒的塑料7. 按照绿色化学原理,化学家在设计一条合成路线时()A. 需要考虑污染问题B. 需要考虑能耗问题C. 需要考虑原料利用最大化问题D. 不需要考虑生产成本问题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产率越高污染物的排放越少,产率达到100% 则没有污染物的排放。
绿色化学参考答案
绿色化学参考答案绿色化学参考答案绿色化学是一种以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化学领域。
它强调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和能源的消耗。
绿色化学的理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并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应用。
在绿色化学中,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化学工业主要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这些资源的开采和使用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而绿色化学则倡导使用可再生资源,如植物提取物、生物质和可再生能源等。
这些资源不仅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而且可以通过可持续的方式进行生产和利用。
除了使用可再生资源,绿色化学还强调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
传统的化学合成过程中常常使用有毒有害的溶剂、催化剂和反应物。
这些物质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绿色化学通过设计和开发新的合成方法和催化剂,以及选择更环境友好的溶剂和反应物,来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
例如,可以使用水作为溶剂替代有机溶剂,使用生物催化剂替代有毒的金属催化剂。
在绿色化学中,减少废物和能源的消耗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传统的化学合成过程中常常产生大量的废物,这些废物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浪费了资源。
绿色化学通过优化反应条件、设计高效的催化剂和反应体系,以及开发循环利用废物的方法,来减少废物的产生。
此外,绿色化学还倡导使用低能耗的合成方法,如微波辅助合成和超声波辅助合成等,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绿色化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药物合成中,绿色化学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和废物的产生,从而提高合成过程的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在材料科学中,绿色化学可以开发出更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和材料,如可降解塑料和生物基材料等。
在能源领域,绿色化学可以提供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技术,如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此外,绿色化学还可以应用于农业、食品科学、环境保护等领域。
总之,绿色化学是一种以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化学领域。
它通过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以及减少废物和能源的消耗,来实现化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练习题及答
《绿色化学》练习题及答❖1:绿色化学的目标、化学工业造成的危害、风险试剂、可再生资源、原子利用率、环境商、环境因子?答:绿色化学的目标:化学过程不产生污染,即将污染消除与生产之前。
化学工业造成的危害: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某些化学品的乱用给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许多物质排放大环境后能在环境中残留和积累,对环境造成破坏。
化学工业上的偶然事故也会给人类和环境造成突发性的影响。
风险试剂:化学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直接危及人类生命严重污染环境或者危害人类健康和安全的化学物质,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溶剂,催化剂及其他的试剂。
可再生资源: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原子利用率=(目标产物的量/全部反应物的量总和)×100%环境商:用以衡量合成反应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定义:EQ=E * Q【E 为环境因子;Q为根据废物在环境中的行为给出的废物对环境的不友好程度。
】环境因子:废物质量/目标产物质量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绿色化学?答:由于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化学工业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一些化学品被不加节制地滥用,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同时,目前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无法离开造成当前物质文明的化学产品和化学工业而退回到上世纪或者更远古的时代。
因此,我们既要伟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发展化学和化学工业,又吧能让化学品生产过程和化学品破坏我们的环境。
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既能支撑经济发展,又嫩那个满足环境的要求,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新化学——绿色化学。
3:绿色化学及其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异同。
答:绿色化学是当今国家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
它吸收了当代物理、生物、材料、信息等学科的最心理论和技术,是具有明确的科学目标和明确的社会需求的新兴交叉学科。
绿色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答案答案绿色化学期末考学院姓名学号一、单选题(10×1分=10分)1、在臭氧变成气体的反应过程中,氟利昂中的氯原子是()A 、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2、原子利用率最不经济的反应类型是()A、重排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消除反应3、以环己烯为原料,可以与多种氧化剂反应得到己二酸(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下列氧化剂中可称为绿色化试剂的是()A、高锰酸钾B、过氧化氢C、重铬酸钾D、硝酸4、下列关于农业革命、绿色食品等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国目前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AA级两个级别B、提高粮食产量和加强粮食保障,是能够与保护生态同时进行的C、农业专家对第一次绿色革命的评价是功过参半D、绿色食品在我国是统一的,也是唯一的,它由国家环保总局进行质量认证5、下列关于瓦尔堡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瓦尔堡醛的分子式是C15H22O3,可以发生酯化反应B、1mol瓦尔堡醛可以与2molH2加成二饱和C、瓦尔堡醛是农药,对人体有害D、瓦尔堡醛可以被还原,也可以作为还原剂6、下列关于绿色交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特大城市积极建设路轨交通B、大城市积极鼓励个人汽车消费C、中等城市合理规划公交路线D、小城市充分完善自行车到建设7、()标准是绿色标准A、ISO 14000B、ISO 9000C、ISO 8000D、ISO 60008、《人口原理》一书的作者是()A、马寅初B、蕾切尔·卡逊C、马尔萨斯D、丹尼斯·米都斯9、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觉醒的、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召开于()年,它是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A、1968B、1972C、1975D、197810、每年的()被联合国确认为“世界环境日”A、6月5日B、7月7日C、8月15日D、9月18日二、多选题(10×1分=10分)1、化学物质由()等组成A、分子B、原子C、离子D、光子2、化学反应可能向()的方向进行A、能量降低B、熵增大C、能量增大D、混乱度减小3、()是温室气体A、H2O B、CO2C、NOXD、CH44、全球变暖的结果,导致()等现象的产生A、海平面上升B、高山雪线上移C、厄尔尼诺现象D、非典型肺炎(SARS)5、()是形成酸雨的重要污染源A、SO2 B、NOXC、CH4D、CO26、绿色化学是()A、更高层次的化学B、可持续发展化学C、环境友好化学D、清洁化学7、绿色化学技术(绿色化学工艺)又称()A、绿色技术B、环境友好技术C、洁净技术D、干净技术8、原子经济性在数值上用()衡量A、E因子B、EQC、原子利用率D、产率9、下列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中绿色合成的是()A、使用绿色原料B、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用开环聚合法合成聚乳酸C、使用绿色催化剂D、使用酶催化聚合10、下列关于隐患性高分子材料用于后处理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全部回收利用B、全部填埋C、全部堆肥D、全部焚烧三、是非题(20×1分=20分)1、天然物质对人体总是有益的2、天然物中没有任何化学物质3、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4、化学是一门试图了解物质性质和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5、溶剂涂料在中的溶剂用量大大减少,甚至趋零化,也可以实现绿色涂料的开发6、我国海洋涂料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7、水性涂料以水为分散介质,具有不燃、无毒、不污染环境和节省资源等优点8、“控制,而非灭绝”是绿色农药的根本目标9、农药绿色化,是绿色化学的内容体现之一10、绿色纺织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原材料的绿色化(即绿色纤维),二是绿色的纺织生产过程,尤其是使用绿色的纺织染整技术。
“绿色化学”期末复习思考题(模拟试卷B)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绿色化学”期末复习思考题(模拟试卷B)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10分,计10题,每题1分标准答案:CCCCA CCCCC二、多项选择题36分,计18项,选对1项加2分,选错1项扣2分标准答案:1、ABC2、ABC3、AC4、AD5、AC6、AB7、ABC三、判断题10分,计10题,每题1分标准答案:乂乂乂√√√√√乂√(对划“√”、错划“乂”)四、简答题14分1、评分标准:8分答题要点――要考虑原料上游、下游、本身可能带来的危害和原料可再生性四个方面,4分;从污染和资源两方面说明原因4分。
2、评分标准:6分所举实例能够说明化学品的正反双面效应。
2分科学途径要求立足绿色化学理论与方法,阐述正确。
4分,如果是其它与绿色化学无关的方法,但观点和方法正确,给2分。
五、综合题10分评分标准:⑴计算方法正确(2分)、结果正确(2分):氯醇法原子利用率=2M C3H6O/2MHOCl+2MC3H6+ MCa(OH)2=116/263=44%(C3H6O=58 HOCl=52.5 C3H6 =42 Ca(OH)2=74)一步法原子利用率=M C3H6O/MC3H6+ M H2O2=58/76=76%⑵评估要点:比较两种生产方法的步骤1分、原子利用率1分,指出氯醇法的弊端:有污染物CaCl2、Cl2,2分,评估结论正确:一步法优于氯醇法,2分。
六、论述题20分评分标准及答题要点:污染问题和资源问题是制约人类可持续发展两大瓶颈,解决这两大瓶颈问题的必由之路就是倡导绿色化学。
要求答题内容围绕资源和污染两方面来阐述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化学的关系。
答题要点全面、中心突出14分(只答一个方面扣6分),阐述合理、逻辑严密、文笔流畅6分。
字数不够,酌情扣2-4分。
2020-2021大学《绿色化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含答案)
-------------------------------装----------------------------------------订--------------------------------------------线------------------------------------2020-2021《绿色化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一、问答题1、绿色化学的定义,并论述发展绿色化学为何大有作为?(不少于200字)15分2、绿色化学的特点?并论述发展经济与破坏环境是否矛盾?并论述绿色化学起何作用?举例3个以上说明。
(不少于300字)15分3、绿色化学反应采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高效催化剂和介质对保护环境起何作用?举例2个以上说明(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等)。
(不少于300字)20分4、绿色化学的12原则上什么?15分5、请写出Wittig 反应,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评价Wittig 反应?(不少于200字)15分二、选择(4×5分=20分)1、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都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在用CH 3C≡CH 合成CH 2=C(CH 3)COO CH 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的其它反应物有 ( )A . CO 和CH 3OHB . CO 2和H 2OC . H 2和CO 2D . CH 3OH 和H 22、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原子利用率表示目标产物的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比。
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B .CH 2=CH 2+Cl 2+Ca(OH)2 +CaCl 2+H 2OC .2CH 2=CH 2+O 2D . +HOCH 2CH 2-O -CH 2CH 2OH +2 H 2O3、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环节都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下列各项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A .处理废弃物B .治理污染点C .减少有毒物D .杜绝污染源4、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紫外线对地球表面辐射量的增加,从而使全球皮肤癌的发病人数明显增加。
《绿色化学》思考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心内容之一。
2.原子经济性与环境效益的相关性.
○1 原子利用率越低,环境因子就越大,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就越多,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就越大。○2 产品越精细复杂,E 值越大。因为产品越复杂,生产步骤越多,原子利用率越低。○3 原子经济反应是最大 限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3.提高化学反应原子经济性的途径有哪些? ○1 开发新型催化剂;○2 简化合成步骤;○3 采用新合成原料。
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
响的科学。环境治理则是对已被污染了的环境进行治理,即研究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和治理污染物的
原理和方法。 而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生成的新学科,它是利用化学原理来预防污染,不让污染
产生,而不是处理已有的污染物。
新兴学科 。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特点: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创新和发展;从经济观点看,绿色化学为我们提
供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持续发展的原理和方法;
从环境观点看,绿色化学
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新科学和新技术方法。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
3.绿色化学的十二条原则是什么? ○1 防止污染优于污染治理;○2 提高原子经济性;○3 尽量减少化学合成中的有毒原料、产物;○4 设计安全的
化学品;○5 使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和助剂;○6 合理使用和节省能源;○7 利用可再生资源代替消耗性资源合成
化学品;○8 减少不必要的衍生化步骤;○9 采用高选择性催化剂优于使用化学计量助剂;○10产物的易降解性;
氢氰酸对人பைடு நூலகம்危害:无色液体或气体,极易挥发,能迅速被血液吸收,口服致死量一般在 0.1-0.3g 之间。
《绿色化学》思考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大气污染○8 淡水资源污染○9 海洋污染○10垃圾围城—最严重的城市病 ○11核冬天(核污染) 2.绿色化学的定义、特点及其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 定义: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它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
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产生的
汽车尾气排放→光化学烟雾→使人生病 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海平面升高,沿海地区被淹没: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健康。 氟氯烃排放→臭氧层空洞→紫外线照射增加→皮肤癌等 3.如何避免物质的直接毒性? (1)选择无毒物质 (2)选择官能团
○1 避免有毒官能团○2 对有毒官能团进行结构屏蔽 4.什么是间接中毒?如何避免间接中毒? 间接中毒也称生物活化,是指物质在初始结构时并不具有毒性,但它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有毒的物质, 如致癌物质。 ○1 不使用具有生物活化途径的分子:强的亲电性或亲核性基团;不饱和键; 其他分子结构特征 ○2 对可生物活性结构进行生物屏蔽 5.人体中毒的途径及其特点是什么? 致毒途径有三种: ○1 接触致毒:皮肤接触、嘴接触、呼吸系统接触 ○2 生物吸收致毒:生物吸收是指生物系统内对有毒化学品吸收的能力及在生命系统内的分布. ○3 物质的固有毒性致毒:物质的固有毒性是指有毒化学物质引起正常细胞改变的性质,通常有分子的部分 结构引起,这部分结构称为毒性载体 6.举例说明,在了解了有毒物质毒性机理后,进行分子修饰可大大降低其毒性。 ○1 麻痹与产额毒性 例如:用普通脂肪族胺的 QSAR 预测出的毒性仅为其实测毒性的 1/84 ○2 利用结构修饰减轻超额毒性 例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由于甲基的位阻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比丙烯酸乙酯低 了许多,,但两物质有基本相同的商业用途。 ○3 染料,例如,在两性染料分子中加入一个羰基可降低其对鱼和水蚤的毒性。 7.由碳、硅元素的化学性质,试讨论用硅取代碳的可行性及硅取代物的优点。 碳和硅:4A 族元素,化学性质上有相似性 碳和硅都是 4 价元素,能形成四面体结构,能与碳形成稳定化学键 有机硅化合物存在时间有限 优点:有机硅化合物能降解和氧化代谢,(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 8.用辛醇-水分配系数表征有毒化学品毒性的一般准则是什么? 对于表现出麻痹型毒性的非离子有机化合物 LogP<=5 其致死性和慢性毒性均会随脂溶性呈指数增加 LogP>5 时毒性随脂溶性指数减少,因此对生物活性降低 LogP5-8 时长期接触有害的这类非离子型有机物呈现慢性毒性 LogP>=8 时长期接触也表现不出毒性,因为此时水溶性很差,化学品变得没有生物活性 9.举例说明等电排置换是设计更加安全化学品的有效方法。 对苍蝇有相似的毒性,氨基甲酸酯的硅取代等电排置换物,更易于降解,对环境危害小。
高中绿色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绿色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什么?A. 减少污染B. 预防污染C. 治理污染D. 循环利用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绿色化学的12原则之一?A. 预防污染B. 提高原子经济性C. 减少衍生物的使用D. 增加能源消耗答案:D3. 绿色化学中提倡使用哪种类型的催化剂?A. 有毒的B. 可再生的C. 非选择性的D. 一次性使用的答案:B4. 绿色化学中,哪种物质被认为是理想溶剂?A. 水B. 有机溶剂C. 酸D. 碱答案:A5. 绿色化学的目标之一是减少哪种物质的使用?A. 可再生资源B. 可降解物质C. 有害物质D. 能源答案:C6. 绿色化学中,哪种类型的反应器被认为是环保的?A. 封闭式B. 开放式C. 间歇式D. 连续式答案:A7. 绿色化学中,哪种类型的反应被认为是理想的?A. 产生副产品的B. 产生大量废物的C. 高产率的D. 产生有毒中间体的答案:C8. 绿色化学的12原则中,哪一项强调了对环境的考虑?A. 第1原则B. 第2原则C. 第12原则D. 第6原则答案:C9. 绿色化学中,哪种类型的化学产品被认为是环保的?A. 含有重金属的B. 含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C. 可生物降解的D. 含有有毒物质的答案:C10. 绿色化学中,哪种类型的能源被认为是可持续的?A. 化石燃料B. 核能C. 太阳能D. 煤炭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绿色化学的12原则中,第______原则强调了对环境的考虑。
答案:122. 绿色化学中,催化剂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提高反应速率3. 在绿色化学中,______被认为是理想的溶剂。
答案:水4. 绿色化学的目标之一是减少______的使用。
答案:有害物质5. 绿色化学中,封闭式反应器有助于______。
答案:减少污染6. 绿色化学中,高产率的反应有助于______。
答案:减少废物产生7. 绿色化学中,可生物降解的产品有助于______。
绿色化学期末试卷精编版
绿色化学期末试卷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绿色化学》试卷(A卷)班级姓名学号评分(请将全部答案按题号顺序写在答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氦气是由分子组成的单质B.金刚石和木炭的性质有很大区别,因此分别是由两种不同的元素组成的C.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不可能含有共价键,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也不可能含有离子键D.乙醇(CH3CH2OH)和二甲醚(CH3OCH3)是同分异构体2.以NMMO(N-甲基吗啉-N-氧化物)作为溶剂生产的纤维是()。
纤维B.竹浆纤维纤维D.甲壳素纤维3.原子利用率最不经济的反应类型是()。
A.重排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消除反应4.下列关于瓦尔堡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瓦尔堡醛的分子式是C15H22O3,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瓦尔堡醛可以与2molH2加成而饱和C.瓦尔堡醛是农药,对人有害D.瓦尔堡醛可以被还原,也可以作为还原剂5.以环己烯为原料,可以与多种氧化剂反应得到己二酸(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下列氧化剂中可称为绿色化试剂的是()。
A.高锰酸钾B.过氧化氢C.重铬酸钾D.硝酸6.香叶醇是一种为人们所喜爱的香料,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的分子式为C10H18OB.它可以发生酯化反应C.它是一种昆虫信息素D.它属于一种农药,对人类有害7.中国环境标志是()。
下列关于农业革命、绿色食品等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目前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AA级两个级别B.提高粮食产量和加强粮食保障,是能够与保护生态同时进行的C.农业专家对第一次绿色革命的评价是功过参半D.绿色食品标志在我国是统一的,也是唯一的,它由国家环保总局进行质量认证9.下面不属于天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是()。
A.淀粉B.聚乳酸C.纤维素D.甲壳素10.下列关于绿色交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025届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化学高三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化学高三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对相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实验室配制480 mL 0.1 mol/L NaOH溶液,需要准确称量NaOH 1.920 gB.实验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通常至少称量4次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只能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换一容器再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B.人工合成的多氟碳化物可能作为未来的血液的替代品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3、对二甲苯(PX)可发生如下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PTA)。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12MnO4-+36H+−−→+12Mn2++28H2OA.PTA是该反应的氧化产物B.消耗1molPX,共转移8mol电子C.PX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3种D.PTA与乙二醇可以发生缩聚反应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5、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与C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
工业上采用在二氧化钛与A的单质混合物中通入D的单质,高温下反应得到化合物X和一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Y(化学式为AB),X与金属单质C反应制得单质钛。
科类基础课《绿色化学》期末复习思考题(模拟试卷A)
科类基础课《绿⾊化学》期末复习思考题(模拟试卷A)科类基础课《绿⾊化学》期末复习思考题(模拟试卷A)⼀、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固体酸催化剂主要是()A.避免了液体酸催化剂的危害B.改变了催化剂作⽤机理C.改变了催化剂的主要成分2. 绿⾊化学诞⽣于()A.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B.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C.本世纪初期3. 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是()A.⽤粮⾷酿造的酱油不含化学成分B.某种⽔是通过蒸馏得到的,不含任何离⼦,对⼈体⼗分有益 C. 某种化妆品是⽤全天然物质制造的,不含任何化学成分,所以对⼈体没有危害 D.这是有机⾷品更有益于您的健康4. 绿⾊化学关注()A. “三废”的治理B.资源的有效利⽤C. “三废”的预防D.A和B F.B和C5. 某化学品⽣产过程的E-因⼦很⼤,所以可以推断()A.其反应的原⼦利⽤率⼀定很⼩B. 其反应的原⼦利⽤率⼀定很⼤C. 其反应的原⼦利⽤率⼤⼩不能确定6.如果某种应⽤⼗分⼴泛的化⼯原料属危险品,我们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是()A. 即⽣即⽤B. 严格管理C. 选择安全替代品取⽽代之7.《寂静的春天》⼀书问世的最⼤意义在于()A.提醒世⼈警惕过度使⽤农药的恶果B.对⼈类要“征服⼤⾃然”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 C.改变了环境运动的历史进程8. 属于绿⾊化学范畴的是()A.取缔污染严重的⼩型化⼯⼚B.退垦还林;C.秸秆做饲料或燃料的技术开发D.⼄醇汽油的推⼴应⽤9. 传统反应溶剂需要改变的原因是()A.经济成本过⾼B.不利于可持续发展C.⼤多有挥发性,易产⽣污染10.⾯对成灾的塑料和橡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A.填埋B.扔进海⾥C.资源化D.焚烧⼆、多项选择题(共36分)1.倡导“免赠贺卡”、“免⽤⼀次性⽊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经济⽀出B.节约⽊材C.保护森林D.移风易俗E.减少固体垃圾2.下列物质中属可再⽣资源的有()A.海⽔中的氯B.树⽊C.城市垃圾D.铁矿3.DDT的危害性源于其药性特点()A.毒性强B. 毒性⼴C.难降解D.传播快4.下列物质排放到空⽓中,会使空⽓受到污染的有()A.煤燃烧时产⽣的烟⽓B. ⽯油化⼯⼚排放的废⽓C. 植物光合作⽤产⽣⽓体D.汽车排放的尾⽓5.催化剂可以()A.降低有机合成中的能耗B.提⾼反应的平衡转化率C.影响反应的速度D.促使平衡向⽣成物⽅向移动6.为了减少直到⾄消除“⽩⾊污染”,⼈类⽬前采取的对策有()A.开发替代品B.研究可降解塑料C. 不⽤塑料D.废弃对⼈体有毒的塑料7. 按照绿⾊化学原理,化学家在设计⼀条合成路线时()A. 需要考虑污染问题B. 需要考虑能耗问题C. 需要考虑原料利⽤最⼤化问题D. 不需要考虑⽣产成本问题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原⼦利⽤率达到100% 则意味着实际⽣产过程中没有污染问题存在。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5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5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有3.92 g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全部CO2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7.0 g固体沉淀物,这种铁的氧化物为A.Fe3O4B.FeO C.Fe2O3D.Fe5O72、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8g由乙烯与丙烯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N AB.4.6g乙醇完全氧化生成乙醛,转移电子数为0.2N AC.25℃,1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 AD.标准状况下,2.24LC1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氯的微粒总数为0.2N A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疫苗因未冷藏储运而失效,与蛋白质变性有关B.天然气既是高效清洁的化石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C.“中国天眼”的镜片材料为SiC,属于新型有机非金属材料D.港珠澳大桥水下钢柱镶铝块防腐的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4、2018年11月16日,国际计量大会通过最新决议,将1摩尔定义为“精确包含6.02214076×1023个原子或分子等基本单元,这一常数称作阿伏伽德罗常数(N A),单位为mol−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SO3含有N A个分子B.4.6g乙醇中含有的C−H键为0.6N AC.0.1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D.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小于0.1N A5、在化学的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创建的理论对化学科学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3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3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中,通入的气体只作还原剂的是( )A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B .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 .二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钾溶液中D .氧气通入亚硫酸溶液中2、有一瓶可能部分被氧化的Na 2SO 3溶液,某同学取少量此溶液,滴入Ba (NO 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
下述有关此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 )A .Na 2SO 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B .加入 Ba (NO 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 4C .加足量硝酸后的白色沉淀一定是BaSO 4D .此实验能确定Na 2SO 3是否部分被氧化3、氮化硅陶瓷硬度大、熔点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热工领域。
在烧结氮化硅陶瓷的过程中,二氧化硅、碳、氮气以物质的量之比3:6:2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烧结氮化硅陶瓷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氮化硅陶瓷可用于制造磨刀材料C .氮化硅陶瓷不属于硅酸盐D .产物中有CO 2生成4、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KCl=K Cl +-+B .2244H SO =H SO +-+C .33FeCl =Fe 3Cl +-+D .22Ba(OH)Ba 2OH +-=+5、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Fe 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A 的作用是为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B .装置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3H 2OFe 2O 3+3H 2↑C .装置C 中加入的固体干燥剂可以是碱石灰D .点燃D 处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6、甲、乙、丙、丁分别是NaOH 、AlCl 3、BaCl 2、MgCl 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乙溶液滴入丁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乙溶液滴入丙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
绿色化学思考题 2【VIP专享】
1.绿色化学产品有什么特征? ○1 产品本身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和健康 当产品被使用后应能再循环或易于在环境中降解为无害物质。
2.分别举出化学品对局部环境和全球环境产生影响的例子。 对局部环境的影响,如氮氧化物排放→酸雨→植物、鱼类死亡。
(1)○1 用二氧化碳代替光气生产亚氨酯,○2 用 CO 代替光气制碳酸二甲酯, ○3 用 CO 代替光气制异氰酸酯; (2)○1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2 取代氢氰酸路线制造己二酸,○3 生产除草剂,
○4 取代氢氰酸路线合成苯乙酸。
第四章 无毒无害的绿色催化剂
1. 试举出催化剂在绿色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实例。 ○1 分子筛代替三氯化铝催化剂合成异丙苯,○2 固体酸代替氢氟酸合成十二烷基 苯 2.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时,催化剂有哪些重要作用? 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并且可以使一些不易发生反应的物质促使其发 生化学反应,但催化剂无法改变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只能是反应的速度加快, 促使反应快速达到平衡状态,缩短污染物污染环境的时间,最大程度减少污染 物的危害。
第六章 无毒无害的辅助物质
1.试举出你(或同学、朋友)家中家具所用的涂料,使用什么稀释剂?有什么 毒害?如何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常用溶剂有:笨、氯仿、四氯化碳 危害:○1 危害人类健康○2 挥发性强污染环境 3. 什么是离子液体?它有哪些应用? 离子液体是室温离子液体的简称,由带正电的离子和带负电的离子构成。(有机 阳离子与无机/有机阴离子结合生成的盐) 应用:○1 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单纯的氢化);○2 在纳米材料制备上的应用;○3 作为 溶剂用于无机合成;○4 作为溶剂与微波技术相结合;○5 溶解纤维素的应用; ○6 作为萃取剂 4. 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溶剂有什么优点? 优点:○1 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是气体无色无味不燃烧化学性质稳定;○2 不会形成 光化学烟雾、也不会破坏臭氧层;○3 来源丰富价格低廉;○4 可很好溶解一般有 机化合物 4.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绿色化学期末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绿色化学》试卷(A卷)班级姓名学号评分(请将全部答案按题号顺序写在答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氦气是由分子组成的单质B.金刚石和木炭的性质有很大区别,因此分别是由两种不同的元素组成的C.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不可能含有共价键,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也不可能含有离子键D.乙醇(CH3CH2OH)和二甲醚(CH3OCH3)是同分异构体2。
以NMMO(N—甲基吗啉-N-氧化物)作为溶剂生产的纤维是()。
A. CC纤维 B。
竹浆纤维 C. Lyocell纤维 D。
甲壳素纤维3. 原子利用率最不经济的反应类型是( )。
A.重排反应 B. 取代反应 C。
加成反应 D。
消除反应4。
下列关于瓦尔堡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瓦尔堡醛的分子式是C15H22O3,可以发生酯化反应B. 1mol瓦尔堡醛可以与2mol H2加成而饱和C. 瓦尔堡醛是农药,对人有害D. 瓦尔堡醛可以被还原,也可以作为还原剂5. 以环己烯为原料,可以与多种氧化剂反应得到己二酸(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下列氧化剂中可称为绿色化试剂的是( )。
A. 高锰酸钾 B。
过氧化氢 C. 重铬酸钾 D. 硝酸6.香叶醇是一种为人们所喜爱的香料,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的分子式为C10H18OB.它可以发生酯化反应C.它是一种昆虫信息素D.它属于一种农药,对人类有害7. 中国环境标志是( )。
A. B. C。
D.8.下列关于农业革命、绿色食品等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国目前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AA级两个级别B。
提高粮食产量和加强粮食保障,是能够与保护生态同时进行的C。
农业专家对第一次绿色革命的评价是功过参半D. 绿色食品标志在我国是统一的,也是唯一的,它由国家环保总局进行质量认证9。
下面不属于天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是( ).A。
淀粉 B。
聚乳酸 C。
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部分表示圆圈内的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
已知钠及其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均为0.1 mol,水的质量为100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O2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1B.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Na+2H2O===Na++2OH-+H2↑C.①、②、③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D.反应③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2、在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是()A.p(Ne)>p(H2)>p(O2)B.p(O2)>p(Ne)>p(H2)C.p(H2)>p(O2)>p(Ne)D.p(H2)>p(Ne)>p(O2)3、已知:2Fe2++Cl2===2Fe3++2Cl﹣;HClO+HCl===Cl2+H2O;2Fe3++Cu===2Fe2++Cu2+;Fe+Cu2+===Fe2++Cu,下列各组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Fe3+>HClO>Cl2>Fe2+>Cu2+B.HClO>Cl2>Fe3+>Cu2+>Fe2+C.Cl2>HClO>Fe3+>Cu2+>Fe2+D.HClO>Fe3+>Cl2>Cu2+>Fe2+4、已知某饱和溶液中: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从上述条件中不能用来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是()A.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⑥D.②③④5、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记载,如《梦溪笔谈》中的“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等,上述描述中没有涉及的变化是A .复分解反应B .蒸发结晶C .离子反应D .氧化还原反应6、下列物质属于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 )A .MgCl 2B .H 2OC .Na 2SO 4D .N 27、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2HB .NaClC .4NH ClD .2H O8、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A .Cl 2→Cl -B .Zn→ Zn 2+C .H 2→H 2OD .CuO→CuCl 29、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面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化学”期末复习思考题(模拟试卷A)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10分,计10题,每题1分
标准答案:ABDFC BABAD
二、多项选择题36分,计18项,选对1项加2分,选错1项扣2分
标准答案:
1、BC
2、ABC
3、ABC
4、ABD
5、CE AB
6、CD
7、CE
三、判断题10分,计10题,每题1分
标准答案:乂√乂√乂√乂乂乂乂(对划“√”、错划“乂”)
四、简答题12分
1、评分标准:4分
第一个问题――回答“不一定”,给1分
第二个问题――实际反应中存在的多种情况:有平行反应、产率不一定等于100%、平衡转化率不高等情况都可能产生副产物。
只要指出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就给3分。
2、评分标准:8分
第一个问题答题要点:共同点一一减少污染或保护生态环境。
1分
不同点――传统环境保护是后期治理,绿色化学是源头治理。
1分
(注:文字表达可以多样,只要内容涵盖了答题要点就给分)
第二个问题答题要求:结合实际(可以是具体的污染事件,也可以是宏观上的环境问题)4分,说明后期治理带来的两方面弊端:污染问题仍没有解决或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1分,治理费
用越来越大1分。
五、综合题12分H=1、Cl=35.5、O=16、Cu=63.5、N=14
评分标准:⑴计算方法正确3分,计算结果正确3分:
甲方案原子利用率=M Cu(NO3)2/M Cu+4M HNO3 =187.5/315.5=59%
乙方案原子利用率=3M Cu(NO3)2/3M Cu+8M HNO3 =562.5/694.5=81%
丙方案原子利用率=2M Cu(NO3)2/2M Cu+4M HNO3+M O2=375/411=91%
[Cu(NO3)2=187.5 HNO3 =63 4M HNO3=252 8M HNO3 =504 2M Cu =127 3M Cu =187.5]
⑵评估分析要点4分:从原子利用率和副产物的污染两方面进行分析,只分析一方面给2
分。
丙方案原子利用率最高,且副产物没有污染,而甲、乙两方案原子利用率较低,且副
产物NO 、NO2均会污染空气;⑶2分:选择丙方案最佳。
六、论述题20分
评分标准及答题要点:
污染问题和资源问题主要由传统的化学化工引起,所以必须从化学化工抓起。
要求答题内容围绕当前环境或健康或资源等问题(只要涉及到一方面即可,可以是宏观上的概况,也可以是具体的事件)的成因、危害及为什么要通过绿色化学途径去解决等三方面去阐述。
答题要点全面、中心突出14分(成因或危害未答各扣4),阐述合理、逻辑严密、文笔流畅6分。
字数不够,酌情扣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