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课程名称

合集下载

开放专科药学专业课程实践一览表

开放专科药学专业课程实践一览表

开放专科药学专业课程实践一览表实践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实践内容备注学时一、细胞和基本组织观察标本: 实验活动可与理论1( 复层扁平上皮(人食道,HE) 教学同步进行,也2(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人气管,HE) 可相对集中进行,3( 疏松结缔组织切片(人胃底粘膜下层,HE) 实验过程的具体要4( 平滑肌(兔膀胱,HE,绘图) 求见文字教材的实5( 坐骨神经(猫,HE)验指导部分。

二、解剖学部分1(椎骨的形态特征、寰椎-枢椎、骶骨、尾骨。

2(颅骨的组成、四肢骨的组成。

3.消化管的组成、呼吸道的组成、肾的形态和结构(额状切面特点);膀胱、输尿管。

18 1 人体解剖生理学必修 4.心的形态,各腔及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5.脊髓和脑干外形、小脑、间脑和端脑的外形、间脑的组成。

三、生理学部分1(神经肌肉标本2(反射弧的分析3(瞳孔对光反射、眼的调节反射4(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血型鉴定5(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体表心电图的记录6(心脏灌流7,动脉血压调节必做实验: 实验内容附在教材实验一常见离子鉴定内。

必做实验是3实验二氯化钠提纯个,选做实验2个2 无机化学必修实验三缓冲溶液的配制及pH值的测定 9 (要求选1个)。

选做实验:实验一酸碱滴定实验二固体密度测定1、基本操作实验:(1)水溶剂、有机溶剂重结晶(2)熔点 3 有机化学必修 27 (3)蒸馏测沸点(3)萃取2、性质实验5-9实验一蛋白质定量测定由于实验内容太实验二核酸定量测定多,各教学班可根实验三影响酶促反应的影响据当地实验条件来实验四血糖测定确定开设项目,任4 医用生物化学必修实验五血浆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27 选其中三,四个实实验六血清转氨酶测定验完成。

实验七血清蛋白电泳实验八尿素氮的测定实验九琥珀酸脱氢酸活性的测定实验一沉淀反应实习根据实际情况单项免疫扩散法,人IgG正常值的测定从中任选三,五个双向免疫扩散法—抗原分析实验,具体观察标实验二凝集反应本的内容参见大纲试管凝集试验,抗体效价测定要求。

12m跌落试验

12m跌落试验

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是在实验室或外场进行的模拟码头与舰船之间装卸条件的试验,其目的是通过12m的自由跌落来考核引信在装卸过程中偶然跌落后的安全性。

二试验内容12m跌落试验是模拟在码头装卸过程中起吊绳索意外拉断,使引信或其箱从空中坠落到船舱底部,产生强烈冲击。

试验时,将全备引信装在试验弹上,或进行适当包装。

试验品的外形取决于引信或装有引信的弹药的包装运输形式,装有引信的弹药未进行包装便装船运输。

装有引信的弹药进行适当包装后装船运输和弹药分装的引信以适当的包装装船运输时,若包装箱内的引信不足,则可以用外形和质量等同的假引信予以填充,但被试引信应安放在最苛刻的试验位置,或均匀地分布于包装箱内。

在产品验收试验等条件下可用惰性传爆管代替,但所用惰性传爆管必须与真传爆管尺寸、质量一致。

从12m的高度应按下列方向进行跌落:1.弹轴水平落下;2.弹头向下,弹纵轴与垂直方向成45°;3.弹底向下,弹纵轴与垂直方向成45°;4.弹头向下,弹纵轴垂直落下;5.弹底向下,弹纵轴垂直落下;各次的撞击角度误差为±10°,没发引信只跌落一次,跌落到以混凝土为基座的钢板上。

12m的高度是指试验弹最低点到钢板撞击面的距离,可以通过任何塔架、动臂起重机或构架装置来获得。

三试验原理本试验通过12m的自由跌落来模拟引信在装卸过程中偶然跌落情形,通过跌落后引信的各种指标检查来考核引信在装卸过程中的安全性。

12m的高度是指试验弹最低点到钢板撞击面的距离,远超过真实装卸过程中的实际高度,在试验中作为引信跌落安全性的考核标准。

四试验设备1.实验装置应满足:①撞击钢板最小厚度为75mm,布氏硬度不小于200,表面必须平整,其长宽尺寸至少是试验弹最大尺寸的1.5倍;②撞击钢板四周必须有一定的高度的栏板围栏,以防试验弹跳出来;③撞击钢板应安装在基座最小厚度为460nm的混凝土基座;④应使用导向装置来保证要求的撞击角度,但导向装置下端据撞击钢板应有一定距离,以保证不妨碍自由落下和回调,导向装置不得使试验弹落下的撞击速度比自由跌落时所达到的速度减少2%。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课程设计 幼儿园科学实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课程设计 幼儿园科学实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科学实验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锻炼其动手动脑的能力,并且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而大班幼儿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最旺盛的阶段,设计一门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课程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启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2. 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动手动脑的能力;3. 引导幼儿尊重实验规则,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实验素质;4. 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科学的探索欲望。

三、课程内容安排1. 实验课程名称:探索水的奥秘2.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幼儿认识到水的特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实验内容:(1)实验一:水的形状材料:透明水杯、清水、颜料步骤:a. 将透明水杯装满水;b. 将颜料滴入水杯中;c. 观察颜料在水中的动态。

(2)实验二:冰的变化材料:冰块、杯子、加热水步骤:a. 将冰块放入杯子中;b. 加入温热水;c. 观察冰块的变化。

(3)实验三:水的沉浮材料:碗、水、玻璃珠、硬币步骤:a. 在碗中加水,再加入玻璃珠,观察其现象;b. 再加入硬币,观察其现象。

4. 实施时间:连续3周,每周1次,每次45分钟。

四、课程实施过程1. 课前准备:老师将材料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并做好实验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的讲解准备。

2. 教学过程:(1)实验前的引导老师带领幼儿讨论实验的主题和目的,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实验过程老师根据实验流程,向幼儿一步步示范操作,并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提出疑问。

(3)实验后的讨论老师带领幼儿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中发现的规律,引导幼儿得出结论。

3. 实施效果评估:教师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记录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过程,并通过观察幼儿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和总结,评估实验课程的效果。

五、课程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课程,幼儿在观察水的形状、水和冰的变化、水的沉浮等实验中,增加了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并培养了动手动脑的能力,也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物理化学实验(英文):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课程代码:08S3119B、08S3120B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适用专业:材料化学专业课程学时:总学时30(春季学期15学时秋季学期15学时)课程学分:总学分1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等选用教材:《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复旦大学等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目:1.《化工辞典》(第四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2.《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具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加深巩固学生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加深对物理化学的重要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初步学会处理实验数据、分析与归纳实验现象和表达实验结果。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严谨缜密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工作习惯,并具备初步的团队合作精神。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9个人和团队10沟通能力】(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三、课程学习内容物理化学实验主要设置两种类型的实验:(1)基本操作训练,(2)研究设计性实验。

实验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讨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结果讨论等环节。

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或设计实验方案经老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1)基本操作技术作为一门独立开设的基础实验课程,物理化学实验具体到各个部分,教学内容如下:①.热力学和相图部分四个实验:液体摩尔汽化热、燃烧热的测定、二组份简单共熔体系相图、双液系相图。

理解纯液体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测定特定温度范围内液体的平均摩尔汽化热及正常沸点;掌握氧弹式量热计测定固体燃烧热的原理;理解热分析法绘制合金体系相图的原理,并对低共熔而组分合金的相机进行分析。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临床检验基础
总学时:132
实验学时:60/60
使用专业:三年制专科医学检验
实验教材名称:《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
实验地点:临床检验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手段,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检验,以获得有关病理变化、病原体和脏器功能状况资料,达到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及了解预后的目的,并为预防疾病的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二、实验基本要求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临床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紧密联系临床,有关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成为具有独立完成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对实验结果具有分析和解释能力,并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检验技师。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最终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10%、实验操作成绩占30%、实验报告绩占20%、实验考核成绩占40%。

平时成绩依据学生出勤率、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等得出;实验操作成绩依据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熟练程度、思维辨别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为、实验报告绩依据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实验考核专门实施量化标准。

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守则,且实验课出勤率达三分之二以上,否则取消一切成绩。

四、主要仪器设备
电光源光学显微镜、离心机、水浴箱、血沉架、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凝仪、分光光度计、烤箱、计算机、投影仪等。

五、实验项目一览表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项目一览表。

试验项目名称

试验项目名称

相关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名称 第一部分 基础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名称(之一)1.1基础实验(2-3学时/实验)实验1 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实验2 电学实验基本知识实验3 测量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实验4 普通示波器的使用实验5 测量薄透镜的焦距实验6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7 单摆实验实验8 测定金属的杨氏模量实验9 刚体转动实验 (一)转动法测定刚体转动惯量实验10 刚体转动实验(二)扭摆法测定刚体转动惯量实验11 气轨上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实验12 三线摆实验实验13 复摆实验实验14 测定空气的密度实验15 测定媒质中的声速实验16 弦上驻波实验实验17 冷却法测定液体的比热容实验18 直流电桥测量电阻实验19 非平衡桥测量铂电阻的温度系数实验20 霍尔效应测量磁场实验21 RC和RL串联电路的稳态特性实验22 LCR的谐振现象实验23 光学成像系统的分辨本领实验24 光的干涉现象实验25 夫琅和费衍射现象实验26 光衍射的定量研究实验27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实验28 迈克耳孙干涉仪实验29 交流电桥实验30 单相供电电路及单相异步电动机实验31 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实验32 磁滞回线的测量实验33 光栅特性及测定光波波长实验34 全息照相1.2 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4-6学时/实验)设计实验1 测定速度和加速度设计实验2 测量质量和密度设计实验3 测定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设计实验4 用传感器测弯曲应变并测定材料的杨氏模量设计实验5 自组光路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设计实验6 冷却规律的研究设计实验7 温差电偶和PN结温度计在77-300K温区内的标定 设计实验9 简易万用电表的设计及校准设计实验10 测定光电二极管特性设计实验11 研究PN结的温度特性设计实验12 热敏电阻温度开关设计实验13 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设计实验14 测量地磁场强度的水平分量设计实验15 测量磁场分布设计实验16 测定互感器的互感系数设计实验17 用霍尔传感器测量电机转速设计实验18 RC移相电路及测量相位差设计实验19 测液体折射率设计实验20 虚拟相关法相位差设计实验21 虚拟RLC测试仪设计实验22 用迈克逊干涉仪测量物质折射率和物体厚度设计实验23 标定棱镜单色仪的波长与鼓轮读数的关系1.3 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2-3学时/实验)实验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2 气垫导轨上的一组演示实验3 频闪摄影与暗室技术实验4 使用抽气机的一纽演示实验5 物质的熔解与凝固实验6 静电实验研究实验7 演示电表的使用与改装.实验8 电磁学实验研究实验9 电路综合实验实验10 研究交流电路中的感抗和容抗实验11 示波器在演示实验中的应用实验12 几何光学实验研究实验13 感应圈和分光镜的应用实验14 使用激光器的一组演示实验15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研究实验16 投影技术1.4 中学物理实验研究及技能训练(2-3学时/实验)实验1 用气轨验证第二定律实验2 用自准法测透镜焦距实验3 测量单摆周期及误差实验4 测量油酸分子的直径实验5 另类马德保半球实验实验6 动能与势能转换实验实验7 水果电池制作及测量实验8 简易电机设计及制作实验9 小质量测量方法探究实验10常用器材及加工方法实验11 玻璃加工基本技术实验12 数字化摩擦力实验实验13 简易分光演示实验实验14 新静电学演示实验实验15 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实验16 长度的估算与测量1.5 微格教学实验实验1导入技能微格教学实践实验2讲授技能微格教学实践实验3演示技能微格教学实践实验4交流技能微格教学实践1.6 数字物理实验(3学时/实验)实验1 数字化运动学实验实验2 数字化力学实验实验3 数字化电学实验实验4 数字化运动学演示实验实验5 数字化力学演示实验实验6 数字化电学演示实验实验7 传感器实验实验8 数据采集器实验实验9 数字化物理实验的软件分析1.7 基础电子实验(2-3学时/实验)实验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2 单管共射极电压放大器实验3 差动放大器实验4 负反馈放大器实验5 基本运算电路实验6 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7 电压比较器实验8 波形发生器实验9 直流稳压电源(I)实验10 直流稳压电源(II)实验11 综合实验实验12 代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实验13 受控源仿真研究实验14 基本门电路实验15 数据选择电路实验16 触发电路实验17 计数与分频电路实验18 寄存器与移位寄存器电路实验19 运算放大器的第二部分 基础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名称(之二)2.1微生物学实验(24学时)实验1 培养基的配制实验2 消毒与灭菌实验3 土壤的稀释分离、纯化及无菌操作技术实验4 微生物菌落的观察实验5 显微镜油浸系物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实验6 细菌单染色法及口腔微生物的观察实验7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实验8 乳酸发酵与乳酸菌饮料实验9 免疫血清的制备2.2 微生物学实验人体组织解剖学实验(51学时)实验1 上皮组织实验2 结缔组织实验3 血与肌肉组织实验4 神经组织实验5 骨骼实验6 骨骼肌实验7 循环系统实验8 免疫系统实验9 消化系统实验10 呼吸系统实验11 泌尿系统实验12 生殖系统实验13 内分泌系统实验14 感觉器与皮肤实验15 脊髓、脑干实验16 间脑、小脑、端脑实验17 周围神经2.3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与免疫实验(30学时)实验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实验2 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实验3 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实验4 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实验5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测定实验6 红细胞的溶解-容血作用实验7 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实验8 出血时与凝血时的测定实验9 ABO血型鉴定实验10 蛙类心搏过程的观察与描记实验11 蛙类心室的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12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实验13 蛙类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的观察实验14 人的心音听诊实验15 呼吸通气量的测定实验16 离体小肠平滑肌电活动的描记实验17 家禽的腺胃瘘手术实验18 尿生成的调节实验19反射时的测定及反射弧的分析实验20脊髓背根和腹根的机能实验21损伤鸽小脑的效应实验22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实验23去大脑僵直实验24蛙类一侧迷路破坏的效应实验25视野的测定实验26盲点的测定实验27小白鼠动情周期的观察实验28小白鼠电防御条件反射的建立、分化与消退2.4 遗传学实验(30学时)实验1 果蝇生活史和形态特征及唾腺染色体观察实验2 果蝇的单双因子杂交实验3 果蝇的三点测交实验4 果蝇的伴性遗传实验5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实验6 减数分裂观察实验7 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及X小体观察实验8 酚-氯仿法提取血细胞DNA实验9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实验10大肠杆菌质粒的提取2.5 动物胚胎学实验(15学时)实验1 文昌鱼的早期发生实验2 蛙早期发生实验3 金鱼催青早期发生实验4 鸡胚早期发生实验5 哺乳类胚胎早期发生2.6 经济动物及应用昆虫实验(18学时)实验1 经济动物学实验实验2 应用昆虫学实验2.7 植物分类学实验(30学时)实验1 藻类植物实验2 菌类植物实验3 苔藓植物实验4 蕨类植物实验5 裸子植物实验6 木兰科、毛茛科、樟科实验7 锦葵科、十字花科,桃金娘科实验8 蔷薇科和豆目三科实验9 茄科、唇形科和菊科实验10 禾本科、百合科、兰科2.8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15学时)实验1 母液的配制实验2 培养基的配制与消毒实验3 愈伤组织的诱导实验4 愈伤组织的分化实验5 液体培养2.9 资源植物学实验(15学时)实验1 食用植物实验2 市场调查实验3 蔬菜分类实验4 药用植物实验5 观赏植物实验6 有毒植物2.10 生物化学实验(30学时)实验1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实验2 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实验3 蛋白质的等点测定实验4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 实验5 糖原的提取和鉴定实验6 酵母RNA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7 酶的特异性(专一性)实验8 酶的激活剂及抑制剂实验9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10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11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11 有机化学实验(40学时)实验1 熔沸点测定及温度计校正实验2 重结晶和蒸馏实验3 正溴丁烷的合成实验4 苯甲酸的制备实验5 重氮化反应实验6 坎尼查罗反应实验7 烷烃的性质实验8 乙烯的制备及性质实验9 乙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10 芳香烃的取代反应实验11 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实验12 醇和酚的化学性质实验13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实验14 糖的化学性质实验15 脂肪和油、肥皂和去垢剂*实验16 麦芽糖的制取*2 .12 食用菌实验实验1 母种培养基的制备实验2 母种的扩大接种技术实验3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制备实验4 原种、栽培种的接种技术实验5 母种组织分离实验6 液体菌种生产*实验7 平菇栽培2.13 花卉实验实验1 花的组成实验2 花冠与花序的类型实验3 常见园林花卉分类(一)实验4 室外参观实验5 常见园林花卉分类(二)实验6 切花实验7 室内插花实验8 干花制作2.14 土壤与肥料实验(18学时)实验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2 证明土壤中含有微生物实验3 计算土壤容重、比重与容积实验4 土壤中P含量的测定实验5 土壤全氮量的测定实验6 不同土壤的观察2.15 作物栽培实验(6学时)实验1 无土栽培实验2 亚硝酸盐检测2.16 中学生物教学法实验实验1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2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实验3 观察叶的结构实验4 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5 观察衣藻和水绵实验6 观察草履虫实验7 观察水螅实验8 解剖蚯蚓实验9 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实验10 小白鼠的解剖实验11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和组织切片实验12 观察人血涂片实验13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4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2.17 微格教学实验实验1 导入技能微格教学实践实验2 讲授技能微格教学实践实验3 演示技能微格教学实践实验4交流技能微格教学实践第三部分 基础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名称(之三) 3.1基础实验(4-7学时/实验)1.类质同晶3学时2.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4学时3.分析天平6学时4.溶液的配制4学时5.酸碱滴定8学时6.电离、配位、沉淀平衡5学时7.卤素性质4学时8.铬、锰、铁、钴、镍元素性质4学时9.熔点的测定 4学时10.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4学时11.水蒸气蒸馏 6学时12.萃取 3学时 重结晶提纯法 3学时13.环己烯的制备 4学时14.乙酸乙酯的制备 4学时15.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6学时16.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 6学时17.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性质 4学时18.氨基酸的纸色谱 5学时19.蒸馏和沸点的测定5学时20.环己烯的制备5学时21.溴丁烷的制备6学时22.三苯甲醇的制备7学时23.己二酸的制备(方法二)7学时24.第一组(银组)阳离子分析4学时25.第二组(铜錫组)阳离子分析4学时26.第三组(铁组)阳离子分析4学时27.第三组(铁组)阳离子混合物分析5学时28.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实验6学时29.天平使用及校准4学时30.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431.混合碱的滴定5学时32.工业用水总硬度的测定5学时33.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5学时34.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含量5学时35.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试剂中的铁5学时36.Fe、Co、Ni的离子交换分离与测定6学时37.燃烧热的测定5学时38.双液系相图5学时39.饱和蒸气压的测定5学时40.蔗糖转化5学时41.乙酸乙酯的皂化42.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5学时43.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5学时44.电池电动势及其温差系数的测定5学时45.表面张力5学时46.电位测定法测定自来水的pH值2学时47.Cd2+的单扫描极谱和循环伏安实验2学时48.萘酚的紫外光谱实验2学时49.萘酚的红外光谱实验2学时50.萘酚的荧光光谱实验2学时51.水中钙离子浓度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学时52.苯、甲苯和对二甲苯的HPLC分析4学时53.流体阻力测定及流体输送4学时54.传热4学时55.乙醇精馏4学时56.吸收实验4学时57.干燥实验4学时58.雷喏实验及压力的测定5学时59.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660.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4学时61.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4学时62.自选设计改进实验研究8学时3.2 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6-9学时/实验)1.灰分及无机成分——食物中钙元素的原子光谱法(6学时)2.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的荧光光谱法的定量分析(8学时)3.维生素D的HPLC分析——脂溶性维生素(8学时)4.食物中色氨酸的荧光光谱法——宏量营养素的分析(8学时)5.美国戴安高效液相色谱的苯和芳香族分析实验(9学时)6.美国热电DSQ单四极杆GC/MS苯和芳香族分析(9学时)3.3 中学化学教学法实验1. “氧气的性质”演示实验的准备2.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3. “氢气”演示实验的准备4. “甲烷”、“乙烯”、“乙炔”演示实验的准备5. “中和热的测定”学生实验的准备6. “纸上层析”演示实验的准备和探索7. “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测定(单分子膜法)”学生实验的准备和探索8. 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9. “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并绘制它的溶解度曲线图”学生实验的准备和探索10. “电离”、“电解”演示实验的准备和探索11.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演示实验的研究12.“氨的催化氧化”演示实验的研究13.“氯气与氢气的光化反应”演示实验的研究14. “电弧法合成一氧化氮”演示实验的研究15. “胶体的电泳”演示实验的研究16. “银镜反应”演示实验的研究3.4微格教学实验1.导入技能微格教学实践2.讲授技能微格教学实践3.演示技能微格教学实践4.交流技能微格教学实践。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植物生理学实验(英文):Plant Physiology Experiments课程编号:18241054课程学分:0.8课程总学时:24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前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二、课程内容简介植物生理学是农林院校各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是学习相关后续课程的必要前提,也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本实验课程紧密结合理论课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技术、基本原理以及研究过程对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本大纲体现了植物生理学最实用的技术方法。

实验内容上和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

实验手段和方法上,注重传统、经典技术理论与现代新兴技术的结合,提高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目标旨在培养各专业、各层次学生有关植物生理学方面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包括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建立。

开设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植物生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提高科研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和有关理论,明确实验目的、原理、预期结果,操作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时要严肃认真专心操作,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及时将实验结果如实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四、学时分配植物生理学实验课学时分配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备注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3学时验证性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及定量测定3学时验证性植物的溶液培养及缺素症状观察3学时验证性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3学时设计性红外CO2分析仪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3学时设计性选修植物生长物质生理效应的测定3学时验证性植物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3学时验证性1果实、蔬菜中有机酸含量测定3学时设计性植物抗逆性的鉴定3学时设计性改良半叶法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6学时综合性选修植物生理综合演示实验3学时综合、设计性演示合计36学时注:本实验课程总计0.8学分,合24学时,安排8次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占62.5%,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37.5%。

试验课程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

试验课程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药剂学实验课程大纲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eutics Experiment)【开课单位】医药学院【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编号】100103102287 【课程类别】必修【学时数】48 【学分数】 1.5备注:课程模块选择: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类别选择:必修、选修。

一、课程描述本实验课程大纲根据2012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1、适用专业:药学及相关各专业2、实验的任务、性质与目标《药剂学实验》是《药剂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实验的方法,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在药剂学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掌握药剂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内容上安排了传统剂型的制备、普通制剂技术的训练、物理药剂学基本知识的应用以及处方中药物稳定性考察和基本参数的测定等内容;以及制剂新技术,新型给药系统的制备和考察,使学生掌握药剂学中各种基本剂型的制备方法,以及影响这些剂型中药物质量和稳定性的因素及考察方法、测定方法,为学生将来进一步从事药物制剂方面的生产、工艺改进、研究与开发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二、实验内容(表格空间根据内容调整)备注:1.实验项目名称:能全面反映实验的基本内容。

课程内实验项目须与课程教学大纲中的实验项目名称保持一致。

2.实验类型:技能训练性、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实验。

3.实验要求:填必做或选做。

三、实验报告(对课程实验报告的要求)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和讨论、实验心得及课后思考题。

四、考核方式与评价指标药剂学实验课程由十一个实验组成,其中十个综合性实验,一个设计性实验。

前十个实验综合性实验,根据学生每次的实验操作、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质量等内容进行综合考察和评定;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己分组,为药物化学实验中得到的产品,阿司匹林、利多卡因、盐酸普萘洛尔和PSS四种药物设计剂型。

分析化学试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课程代码120012课程

分析化学试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课程代码120012课程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课程代码:120012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开课学期:第二学期课程总学时:72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前期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使用专业:药学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即是一门独立的化学信息科学。

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实验的方法,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在分析化学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学会正确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善于观察实验现象和进行实验记录,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逐步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工作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本课程实验内容包括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重量分析实验、滴定分析实验、电化学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薄层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还包括自拟和自选实验。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为达到以上教学目的,对所有参加分析化学实验课的学生做出以下具体要求:1、实验课前要预习实验教程,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及基本操作规程。

2、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及时并如实地做好记录。

3、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按规定格式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实验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一、目的要求二、实验原理三、操作步骤四、实验结果五、结果分析三、主要仪器设备分析天平、称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永停滴定仪、电子天平等四、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1 分析天平与称量1.了解分析天平的结构,熟悉砝码的组合;2.学会正确使用天平;3.掌握直接称量和递减称量法。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之混凝土简支梁的破坏性试验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之混凝土简支梁的破坏性试验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试验》实验名称:混凝土简支梁的破坏性试验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专业2008 年《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试验》实验项目名称:试验3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验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地点:结构实验室实验日期;2008年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制定结构构件试验方案的原则及试验的加荷方案和测试方案。

2、观察钢筋混凝土试件从开裂、受拉钢筋屈服、直至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这三个阶段的受力与破坏的过程。

3、能够对使用使用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的强度、刚度以及裂缝宽度等进行正确计算。

4、进一步学习常用仪表的选择和使用操作方法。

5、掌握测量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表达。

二、实验内容1、试件的安装:由四人把电阻应变片粘贴好的砼试件抬到结构试验室安装地,另外四人把反力架的螺帽旋开把钢横梁(每两人抬一边),再把试件搁置到横梁上。

量取距离做好记号,安装分配梁并固定好;同时,另外同学把电阻应变片导线与静态电阻应变仪连接好,并做好记录进行编号一一对应检查,确保准确无误。

取分配梁的中间点位置安装液压千斤顶(在其上面有机械式传感器)。

最后再次检查各螺帽是否拧紧,检查导线是否一一对应,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2、试验过程:第一步,预先加荷载,以确保仪器能正常工作和各接触点接触是否到位。

第二步,开始按照预先设定的荷载进行加载。

在加载的同时,我们在观察构件表面的和仪器数据。

第三步,在加载到我们预先计算好开裂荷载前时,我们特别的慢慢的加载防止因为加载过快而导致不能看得到开裂的准确荷载。

在这一步,看到在荷载作用下,梁上部受拉混凝土开始出现裂缝,随着荷载加大,裂缝不断延伸,宽度不断扩大。

第四步,当构件出现裂缝后,就一直加载到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在这过程中看见混凝土被慢慢的压碎。

三、加载和测试方案设计1、利用静载反力试验台上液压设备和荷载分配梁系统,对梁跨三分点处施集中荷载,使梁在跨中形成纯弯段。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代码: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课程总学时:82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化学(师范,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一、课程简介: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师范类)本科专业第一门必修实验课,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常见元素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质,熟悉实验室中某些无机物质的一般制备方法和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常规的基本的操作技能、实验技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细致地观察和记录现象,会归纳综合,正确地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用语言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近一步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掌握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分离,并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

2.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有:玻璃仪器的洗涤;试剂的取用;试管反应操作;沉淀的分离和洗涤;离心机的使用;试纸的选择和使用,常压、减压过滤操作;蒸发浓缩;结晶和干燥;滴定等操作。

初步学会干燥箱、pH计、电导仪、分光光度计等仪器的正确使用。

3.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的观察和正确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达到正确归纳综合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和作图方法。

4.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训练科研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初步具备独立思考和进行实验的能力。

本课程总学时:82,具体分配如下:注:每学年根据具体情况,从上述实验中选择82学时。

教学内容与要求实验一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实验目的: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无机实验室的一般知识。

熟悉无机实验室规划和安全守则。

开设的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和实验类型

开设的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和实验类型
综合
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综合
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
验证
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
综合






(2)
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
综合
光电效应
综合
冷却法测量金属比热容
综合
密立根油滴实验
验证
示波器的调整与使用
综合
透镜焦距的测定
验证
电势差计测电动势
验证
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曲线的测定
综合
用三线摆法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
验证
基本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
验证
基本放大器电路的调整与测量
验证
负反馈放大器
验证
跟随器的研究
验证
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
综合
IC运算放大器应用
综合
高保真音箱设计与制作
创新
50Hz陷波器设计与制作
创新
开关电源设计与制作
创新
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制作
创新






门电路测试
验证
译码器及应用
验证
数据选择及应用
验证
计数器应用
验证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
综合
用分光计测棱镜的顶角和折射率
验证
衍射光栅测光波波长
综合
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
验证
旋光性溶液的旋光率和浓度的测定
综合
低频全息光栅
设计






(2)
磁场测绘
验证
双棱镜干涉
验证
弦振动定律的研究
验证
塞曼效应

综合化学试验课程教学大纲-兰州大学化学创新国家级试验教学示范

综合化学试验课程教学大纲-兰州大学化学创新国家级试验教学示范

《综合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课程名称:综合化学实验所属专业:化学课程性质:专业课学分:3学分(108学时)(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课程简介:综合化学实验的宗旨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为加强就业优势拓展交叉学科知识及其实验技能。

综合实验一般是若干个单项实验有机地组合,涵盖两个以上二级学科。

此外,包括一些基础实验课难以覆盖的基础课和重要选修课相关的实验内容。

目标与任务:先修课程与后续相关课程: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等。

后续相关课程:毕业论文。

(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 杨正银,王春明,李志孝主编,综合化学实验,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

2. 杨正银等编,综合化学实验讲义,2010。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一)实验名称及学时分配(108学时)实验一槐花米中芦丁的分离及其甙元——槲皮素和糖的鉴定(10学时)实验二桃儿七中鬼臼等木脂素类化合物及黄酮化合物的分离鉴定(10学时)*实验三纳米材料的化学合成及表征(10学时)实验四色谱法测定纳米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10学时)实验四磺胺噻唑的合成及其氨基和硫的测定(8学时)*实验五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的光学异构体的制备、离析、旋光测定和热分析(21学时)实验六苯乙烯悬浮聚合及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8学时)实验七乙酸乙烯酯溶液聚合及乳液聚合(8学时)实验八溶菌酶的分离纯化(8学时)实验九动物肝脏DNA的提取与检测(8学时)实验十茶叶中咖啡因及无机微量元素的测定(21学时)实验十一配合物的合成光谱序及NMR法测磁化率(14学时)实验十二化学信息学(14学时)(二)实验内容(简介)及实验目的主要内容:乙酸乙烯酯按自由基加聚反应历程聚合时,可因产品的用途不同而分别采用乳液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或本体聚合方法。

你能否介绍几门实验性比较强的课程

你能否介绍几门实验性比较强的课程

当然可以,以下是一些实验性比较强的课程:化学实验课:这门课程通过进行各种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过程,深入理解化学原理。

实验内容包括制备物质、测定性质、分析化学等。

物理实验课:这门课程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学习测量各种物理量、验证物理定律和原理。

实验内容包括测量重力加速度、测定电阻、电磁学实验等。

生物实验课:这门课程通过观察和操作生物样品,让学生了解生物学原理和现象。

实验内容包括显微镜观察、DNA提取、微生物培养等。

计算机编程实验课:这门课程通过编写实际程序,让学生掌握编程技能和算法思想。

实验内容包括网页制作、游戏开发、数据结构与算法等。

机械实验课:这门课程通过操作机械装置,让学生学习机械原理和应用。

实验内容包括机构分析、材料力学实验、液压传动实验等。

电子实验课:这门课程通过制作和调试电子电路,让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和电路分析。

实验内容包括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微控制器应用等。

这些课程都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同时,这些课程也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指导,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光学专业实验课程大纲
英文名称Ocean Optics Experiments
【开课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技术系【课程模块】工作技能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必修
【学时数】48 【学分数】 1.5
一、课程描述
本实验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1、适用专业:
海洋技术专业
2、实验的任务、性质与目标
海洋光学技术已成为海洋探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海洋科学研究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实验课程紧密配合海洋光学导论课程,通过Beer-Lamber衰减规律实验加深对海洋光学基本概念和光在水中的辐射传输等原理的理解;通过水中光学组分光谱吸收和荧光测量实验及现场辐射光谱测量实验等,掌握海洋光学现场测量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海洋光学现场测量技术和科学实验能力,为以后毕业设计和进一步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3、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全部为实验教学,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1.掌握海洋光学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光在海水中的传输规律。

3 掌握海水吸收和散射系数测量方法
4.掌握海水组分的光谱吸收测量方法;
5.掌握海水辐射测量方法
6.理解实验现象并能分析其原因。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主要内容及步骤、数据处理及结果、回答问题或讨论。

实验报告中数据表格应根据实验操作中记录的完整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并重新列出美观的表格,要严格忠实于原始数据;数据处理应该有完整的计算,最后应给出实验结果、实验收获、改进建议。

四、考核方式与评价指标
主要分为日常考核、操作考核、卷面考核、提交实验报告和口试等。

本实验为考察课,着重实验测量技术的训练。

实验总成绩是根据教师填写的学生平时实验情况记录表所反映的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的综合,平时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40 %,实验报告成绩60%。

五、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
1、Mobley , C.D., Light and Water, Radiative Transfer in Natural Waters (Academic),1994
2、海洋光学现场测量技术教程,自编
六、撰写小组成员:胡连波撰写时间:2012年4 月 16 日
七、审核人:张亭禄
八、院(系)学术委员会签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