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民强之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富民强之路:幸福生活系政府改革方向

中国周刊封面稿:国富

民强之路

从国富到民强

中国周刊总编辑朱学东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值得自豪的成就。

但国富不是、也不能成为唯一目标。

春秋时管子对齐桓公说:“王者藏于民,霸者藏于大夫,残国亡家藏于箧。”

“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唯在百姓苦乐。”唐初名臣马周在《陈时政疏》中这样谏告唐太宗。

所以,凡临天下者,当以人为本。

如果说中国过去十一个五年计划,初步实现了国富的目标。那么,中国的未来,就是要在继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发展中遭遇的痼疾和新病,让民众分享社会发展的成就,提升民众的福祉,在社会建设和民众权利保障方面作出新的制度安排,把民强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

没有民富民强,国富势不能持久。这也是历史上王朝更迭的铁律。没有良好的制度监管,没有强大的民意监督,国富最后有可能沦为硕鼠的盛宴。如马周所言:“李密因之,王世充据之”,“竟以资寇”,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前车之鉴殷殷。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韦应物一诗从一个侧面形象地解释了民强与国富之间的关系。“群彦汪洋”才是真正的“大藩地”,才有财赋强。

今天来看,所谓民强,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物质层面,依法努力工作者能够获得应有的收益,安居乐业,不受侵掠,而弱势群体,也能够得到保障;二是精神层面,法律保障每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依法享有尊严、权利和价值,以及不可让渡的选择权和判断权。

民强并非天赋,也并非国富必然带来的结果。即如自然界,森林之王狮虎,也要经历幼弱走向强悍的历练。

春节时,老家一位商会会长给我讲的故事,也许能够佐证这一点:去年,在节能减排风潮时,对中小民企的拉闸限电,成为地方政府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手段,企业叫苦连天。老家也不例外。如果在过去,政府下了规定,即便不合理,也是说一不二,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的。但在这次减排运动中,一批中小民企通过商会、协会,与地方政府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涉。最后的结果是,地方政府调整了拉闸限电政策。

因此,民强需要社会成员在法律框架内的主动参与争取,比如通过人大;也需要管理者调整心态,放下面子,依法协调利益,作出新的制度安排。

近年来,传统改革政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边际效应已经开始凸显,社会发展需要注入新的动力。回溯过去中国实现国富的路径,重要的经验在于,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程度地释放社会组织和个体的生产力。因此,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真正以人为本,充分释放社会组织和个体的活力,尊重民众的选择权和判断权,社会发展将会获得新的动力。而这,也是我们改革的旨归。

即如温家宝总理所言,要通过不断地发展生产,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国富民强,才是大国之道。

国富民强之路

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又到了。

半个月前,一曲前奏先吹响了。吹响前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2月14日,日本公布2010年GDP为54742亿美元,低于中国此前公布的58786亿美元。这意味着,日本正式交出了世界经济老二的位置。

这个数据来得正是时候,让“两会”期间国人的情绪多了一些激动,也多了一些思考。而且,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篇之年,“两会”的重头戏就是讨论通过这个规划,它将决定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社会走向。

中国人喜欢开门红,“十二五”这样开场,也算是开门红了。

不过,谈到人均GDP,就不怎么乐观了。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当主持人就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向李克强提问时,李克强回应道:“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我们的人均GDP居于世界100位以后。”

落后的不独这个重要数据,还有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在肯定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同时,也明确提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这是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在国家整体财富增长的同时,民众的很多诉求还待求解。

在这方面,日本仍旧保持着它的自信和骄傲。日本经济财政相与谢野馨就GDP被中国赶超作出回应时称:“日本将不会与中国竞争GDP排名,我们搞经济不是为了争排名,而是为了使日本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幸福的生活,同样是中国民众的企盼,也是中国政府面临的挑战和改革方向。在去年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在今年2月27日与网友交流时,温家宝再次强调了社会公平和正义。

所以,理想的前景是,不仅要国富,更要民富;不仅要民富,还要民强。这需要科学发展,既满足民众的物质需求,还要确保各项合法权利的主张,只有这样,才能让民众享受幸福,并在公正的社会中拥有生活的尊严。

2月20日是世界社会公正日,今年的主题是实现人人均享社会保护。潘基文发表致辞强调,社会公正是保持国家和社会繁荣发展、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石,保证社会的公正平等不仅仅是一句道德口号,更是切切实实的政策、措施与行动。

付诸更加切实的行动,利用难得的战略机遇,应对各种难以预测的课题,在改革攻坚期调整越来越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实现国富,又实现民富民强——这正是“十二五”的价值所在。

“十二五”的考验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

从今年开始,中国进入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

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的历史发展时期有一个定位,那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的“十二五”时期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按照最新统计数据,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很多中国人为之自豪。应当说,这是中国这些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前一段时间,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在说起中国GDP超过日本时,没忘了提到,中国人均GDP仅为日本的1/10。

所以说,现在取得的成绩,并不等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宣告大功告成,可以高枕无忧了。改革越是深入,矛盾越是复杂,利益越难均衡。

谨防“中等收入陷阱”

2010年中国不光是GDP总量超日本,人均GDP也超过了4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这个数据面前,要注意有一个可怕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说一个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由于分配不公等原因而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陷于停滞,无法继续发展至高收入国家。

未来五年,我们说希望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重要的关卡。

从国际上看,很多几十年前就进入中等收入的国家,并没有如期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而是陷入经济发展的滞涨期。所以说,全世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规律,而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却是一个反规律。

在过去一百年中,跳出这个“陷阱”的几率只有3%,在全世界只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完成了这个跳跃。

对于中国来说,“中等收入陷阱”并不遥远,也就是未来二三十年要遇到的事情。那落入这个“陷阱”的风险有多大呢?我说可能性占百分之五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