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机械类)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模板(机械设备电子类)示例:高温高压多功能洗油仪
4.设定溶剂室温度工作值。设定程序控制部分的各程序控制段时间值。
5.溶剂罐加热开始蒸馏,真空泵开始抽真空。
6.当观察到冷凝器玻璃管内溶剂贮满时,关闭真空泵和阀门,拔掉真空管,将手自动选择开关置于自动位置,3分钟后或开始溢液操作时(溢液灯亮)方可打开岩心罐电源开关。并设定岩心罐工作温度(不大于150℃),工作压力不大于5MPa。
专利技术摸底表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机械/电子类)
专利名称:
反映发明的主题,一般不应超过25个字。
高温高压多功能洗油仪
所述领域:
写出本专利直接所属或直接应用的具体技术领域。(属于哪个行业,是什么用途)
行业:石油科研
用途:用于清洗含油岩芯中原油及其可溶物
背景状况:
首先介绍一下与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的机构或装置,说明其主要结构及作用原理,同时指出这种现有技术的结构原理所存在的缺点或不足之处。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可以提供相关的介绍,或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或专利文献;可以提供现有技术的附图,结合该附图说明其结构原理。
说明由本发明的结构所决定的有益效果或优点,如:克服了缺点、增加了功能、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结构、易于制造、故障率低、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便于操作等等。
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相应的技术参数、数据来具体说明有益效果,可同时提供原有技术的参数数据进行对比。
缩短了洗油周期;
实现了洗油自动化;
极大的减少了由于有毒溶剂的挥发而引起的空气污染。
权利要求项
指独家创新的,是需要保护的地方
全自动高温高压洗油技术
样品密闭烘干处理技术
附图与说明
提供本发明的机构或装置的附图,附图可以有多幅,要求能够清楚表达本发明的结构。附图可以是工程装配图、立体示意图、剖视图、局部放大图、局部剖视图、零件图、电路图……,附图中应该对其组成部分、结构特征(如孔槽、电子单元等)等要素引出标号,以方便在文字描述部分引用这些标号进行说明。
专利技术交底书(机械类)
专利技术交底书(机械类)范例参考:一种花生烘干去种衣生产线1.背景技术及技术问题:介绍技术背景,并描述已有的与本发明最相近的实现方案描述与本发明技术方案最相近的现有技术方案,并指出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缺点。
注意:客观的指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最好是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的问题和缺点),在可能的情况下说明存在这些问题和缺点的原因。
例如:现有技术的缺点可以是成本高,效率低,耗时间等类似问题.范例:现有裹衣花生加工过程中,花生烘烤后强制冷却然后直接去皮最后进行裹衣工序,但申请人发现常会出现裹衣材料易从花生仁上脱落问题,经研究发现是由于花生烘烤后强制冷却,虽表面温度降至到了室温,但花生内部的热量并没有完全释放,这造成了在裹衣工序过程中,花生内部的热量开始释放,影响了裹2。
技术方案本部分为专利申请的核心部分,请务必填写详细完整并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无论申请发明还是实用新型,如果是产品,一定要提供产品示意图,并且提供根据附图对产品的说明,指明产品的各个部分、组件的名称。
示意图应是可编辑的电子版,例如AutoCAD图。
有CAD图请最好提供CAD格式的图,然后结合附图对工作原理进行具体说明。
如果申请方法专利,尽量提供流程图或者示意图,并据此进行说明。
仅仅处于构思阶段,尚未实际生产的产品、尚未实际应用的方法可以申请专利,只要能够提供上述示意图和说明性文字,构成完整的技术方案。
此部分文字越详细越好,字数无限制。
范例:一种花生烘干去种衣生产线包括:烤箱(10)、风冷冷却室(12)、传送机构(11)、用于将物料进行提升的大倾角皮带输送机(2)、支架(30)、驱动电机(31)、转动平台(32)、料筒(33)、气缸(34)...。
.。
.吸皮管道(42)与吸气机相连接,其吸气口位于去种衣机主体(40)的出料口(40a)处。
工作原理:花生先经过烤箱10的烘烤脱水,然后由风冷冷却室12进行被动冷却,然后由传送机构11输送至大倾角皮带输送机2上,大倾角皮带输送机2将物料提升,然后将物料落入料筒33中,支撑盘37支撑转动平台32的旋转,所述驱动电机31使转动平台32转动,进而将装有花生且花生经过充分静置时间的料筒33转移工位,通过气缸34打开闸门35,花生从料筒33中落料落入进料斗中进而进入主动辊50和从动辊51之间,由于主动辊50和从动辊51的转动速度不同,主动辊50和从动辊51对花生进行搓皮,种皮和花生仁一起落下,在去种衣机主体40的出料口40a处, 种皮被吸皮管道42吸走,进而实现种衣和花生仁的分离。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模板(机电设备类)
※(
本发明方案采用简单的部件机构,实现了电源端子引脚的折弯,对
比现有生产技术,人工劳动生产效率每小时生产800件产品上的电源端
子引脚折弯工作,时候用该技术以后,每小时可以完成2000件产品的弯
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人工介入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
)
4、 附图:(必填)
提供本发明的机构或装置的附图,要求能够清楚表达本发明的结构,其中的主要部件均应 标号。 附图应为白底黑线条图, 如CAD图或CAXA图。
※( 上图中各零件分别表示: 1、压弯气缸;2、压弯气缸安装座;3、红外开关;4、电源端子; 5、空电路板;6、止动气缸1;7、止动气缸2;8、自动流水线;9、上 顶气缸 )
弯引脚的电源端子脱落,造成效率底下,而翻转后工人使用尖嘴钳对引
脚进行折弯时,有可能对电路板上的印制线路造成损坏,在这样的情况
下,不仅使得生产线上的劳动力增加,并伴随了生产效率低下,次品率
高等不足。为了解决上述的工艺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本发明设计出了一
种专门针对电源端子引脚折弯的机构。
) 3、 发明的目的及亮点:(选填)
※(
)
技术交底书模板(机电设备类)
技术联系人: 电话或手机: E-mail: ※请申请人按要求提供以下资料,并在红色括号内填写,谢谢。
1、 发明名称:(必填)
简单而明了的反映发明的主题。例如:燃烧器、加工轴的磨削方法、一种加速齿轮及其制 造方法等。
※(一种电源端子自动弯脚机构) 2、 背景技术:(选填)
描述与本发明密切相关的现有技术。说明研发背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而进 行研发、改进。在可能的情况下,说明存在这种问题和缺点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曾经遇 到的困难。请注意,由于代理人未必精通本领域,即使是领域内公知的常识,也请做出必要的 介绍。
专利技术交底书
专利技术交底书专利技术交底书本交底书涉及一种新型的机器人输送器,用于将工件或材料在生产线上进行输送。
本机器人输送器具有较高的移动速度和精度,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生产线。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输送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工件和材料在生产线上进行输送的机器人输送器。
背景技术在生产线上,工件和材料需要在不同的工序之间进行输送,并且需要精确地进行定位以保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传统的输送器通常是采用气缸或电机进行控制,但是移动速度有限,且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不够灵活和精确。
近年来,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线上,使得生产过程更为自动化和高效。
但是,机器人的控制需要精确的路径规划和反馈控制技术,且机器人的成本较高,制约了机器人在生产线的应用。
发明内容针对传统输送器无法满足生产线精确定位和高速移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机器人输送器。
该机器人输送器由一个机器人底盘和一个可旋转的输送架组成,输送架上装有夹持器或吸盘,用于夹持或吸取工件或材料。
机器人底盘具有四个驱动轮,可进行前后、左右、旋转运动。
机器人底盘上装有控制模块和传感器,用于实现路径规划和反馈控制。
当机器人输送器需要换向时,输送架可通过旋转运动改变方向,以实现输送的需求。
机器人输送器的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路径规划和反馈控制技术,以保证机器人的精确定位和高速移动。
路径规划算法根据生产线的布局和工件的位置进行计算,并生成相应的运动路径。
反馈控制模块接收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并对机器人的位置、速度和方向进行实时调整。
同时,机器人输送器装有安全保护装置,如避障感应器和急停按钮,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机器人输送器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生产线和工件需求。
通过更换夹持器或吸盘,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和形状工件或材料的夹持和运输。
同时,机器人输送器可以与其他机器人一同工作,实现协作作业和智能化生产。
优点相较于传统输送器和单独的机器人,本发明的机器人输送器具有以下优点:1.移动速度快,精度高,实现了精准定位和快速输送;2.灵活性好,可以适应不同的生产线和工件需求;3.采用先进的路径规划和反馈控制技术,保证了机器人的安全和稳定性;4.成本较低,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和高效性的目标。
机械类专利技术交底书
机械类专利申请交底书为帮助代理人了解发明的构思、发明的详细内容及其创新点,以便使代理人撰写出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本,其发明人或设计人在申请专利时,除了向专利代理人当面介绍发明的内容外,还应交纳一份专利申请交底书。
说明:发明人在写技术交底书前应进行专利检索,可以查到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作为交底书的写作参考!(检索网址:)交底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发明名称发明名称应简短、准确地表明发明的技术主题,发明名称中不应含有人名、公司名称、商标、代号等非技术词语及宣传性用语。
一般不应超过25个字。
二、技术领域所属技术领域应当是发明或实用新型直接所属或者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而不是上位的或相邻的技术领域,也不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本身。
※三、背景技术应当写明本发明人对该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有可能的,应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尤其要引证与该申请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文件。
这些文件可以是专利文件,也可以是期刊、杂志、手册和书籍等非专利文件。
前者要写明国别、公开号和公开日期,后者应写明文件的详细出处。
此外,本发明人还应客观的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这些问题和缺陷仅限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解决的问题和缺点,可能的话,应说明产生这些问题和缺点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曾经遇到的困难。
※四、发明内容首先,要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用正面、尽可能简短的语言客观而有根据地反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然后,公开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技术方案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
发明人应清楚、完整地描述该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应进一步明确哪些技术特征是必要的,即为达到发明的目的和效果所不可缺少的技术特征;哪些是非必要的技术特征;哪些特征与现有技术相同,而哪些特征是区别于现有的技术特征。
对产品类发明,应描述产品的部件组成,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配合关系等;尤其是体现本发明构思部分的部件及其连接关系。
机械装置或产品类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撰写提纲
机械装置或产品类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撰写提纲机械装置或产品的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撰写提纲为了使专利代理人能准确和尽快地完成高质量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并顺利通过国知局的审查,请您按照以下提纲撰写一个清楚完整的技术交底书。
一、本机械装置或产品的名称一、本机械装置或产品所属技术领域二、本机械装置或产品背景技术的说明:1、本机械类装置或产品一般技术概念(例如功能、用途)的说明。
2、与本机械类装置或产品最相近的已有装置或产品结构及其缺点进行必要说明,必要时提供图纸表达已有产品的结构。
三、本机械装置或产品的目的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相对背景技术的缺点而言)四、本机械装置或产品的技术案:详细写明机械类装置或产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并清楚说明其中的发明点或创新点。
(重点) 具体的撰写步骤:1、画出本机械类装置或产品的结构图:(1)要求图纸清晰,图面无尺寸、文字、公差光洁度标示,无中心线。
(2)一幅图不能将发明结构表达清楚时,应画多幅图以及剖视图或局部放大图,并进行标示。
尤其对要求保护的发明特征部分,要重点图示清楚。
(3)各幅图长宽高一致,用图1、图2、……标示,对各幅图另用文字作简略说明。
(4)用电脑CAD绘图。
2、主要部件按顺序编号,便于专利局审查员阅看。
3、结合部件编号说明本机械类装置或产品的静态结构:即由哪些部件组成以及部件之间的连接(安装)关系。
14、结合部件编号,说明本机械类装置或产品的动作过程。
如果是机电结合的,机械部件的动作以及电信号的变化过程要结合说明或分开说明。
五、本机械装置或产品的有益效果:对照背景技术写明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并结合发明点特征对有益技术效果的产生原因作出一定解释。
六、本机械装置或产品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实施例说明:详细写明申请人认为实现本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多种方式,必要时应有实施例说明。
七、本机械装置或产品申请专利要求保护的内容:按重要性的主次排位按序列出。
专利技术交底书格式(机电类)
专利技术交底书
一、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什么?即针对现有技术的哪些方面做出的改进。
二、详细介绍技术背景,着重说明与申请文件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内容
(包括两部分:完整的背景技术及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应详细介绍,以便于代理人、审
三、现有技术的缺点是什么?针对这些缺点,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是什么?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针对本发明的优点来说的。
现有技术的缺点可以是成本高,效率低,
四、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阐述,应该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结构、说明、原理说明、动作关系说明等,凡于要解决问题有关的方案都要说明清楚)要求:
1、清楚说明各部件、系统的连接关系、或工作关系及工作过程。
2、要求清楚说明所采用的完整的技术方案、技术特征。
3、要求结合附图说明。
五、本发明的关键点和保护点是什么?(结合技术方案具体说明)
八、需要提供附图的发明创造,最好提供便于修改的格式(如CAD格式)。
注:上述各项内容应尽量详细。
总之,只有技术方案公开充分并清楚,申请才能得到保护。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机械结构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机械机械结构结构结构类类)一、说明:机械结构类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涉及机械产品、机械制造工艺和日常用品,是发明人为使代理人能够全面正确地理解其发明创造,对其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全面、清楚、完整说明的技术交底文件。
代理人将以该文件为依据,撰写出符合法律规定的专利申请文件。
二、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的内容:1、写明发明创造的名称,是产品(如“燃烧器”),还是方法(如“加工轴的磨削方法”)。
2、简明扼要地指出与该发明创造最接近的现有产品或方法存在的技术问题(缺陷或不足),可借助附图加以说明。
有文献检索资料的,应提供。
3、结合带标号的产品附图说明以下内容:(1)构成产品所必需的零部件;(2)这些零部件之间相互配置的关系;(3)这些零部件之间的联系形式;(4)其它构成产品必不可少的零部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参数、材料等。
4、若为方法发明创造,则应说明实现该方法所必需的步骤。
说明其采用的方式、工具、设备、材料、参数等。
5、附图为产品的结构图或工艺流程框图,不应有辅助线,如中心线、尺寸线等,最好提供计算机制作的CAD 图。
6、发明人应对其能够想到的、可用其他方式替代的产品形状、构造,方法步骤等加以说明,以争取获得最大范围的专利权保护。
机械结构类专利申请机械结构类专利申请技术技术技术交底书撰写参考交底书撰写参考请按如下格式撰写交底书,红字为内容解释。
交底书分为五部分:背景技术、发明创造内容、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1.背景技术(以下为范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装修也越来越高档和豪华,与此相适应,对家庭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居室内地面的清洁要花费很大的气力。
为了保持地板卫生,避免将外界尘土和杂物带入居室内,人们采用了许多方法。
其一是备置拖鞋,当主人或客人进入居室时,须换下鞋子而穿备置的拖鞋。
此种情况下,有些客人不愿意穿主人备置的拖鞋,原因之一可能是脚臭而污染空气环境;原因之二是害怕交叉感染。
专利交底书模板-机械设备
如图3所示,底座由底座支架13、底座支架后壳19、底座盖板22、脚垫21等部件组成。脚垫21固定安装在底座盖板22上,脚垫21功能在于减少整体鼓风机的噪音和提高耐磨作用。
2、特别需要指出现有技术的缺陷以及缺陷产生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能源节约已经成为必然和社会共识。各种电器越来越朝向节省能源、使用方便、节约空间、安全高效、一机多能等特点的方向发展。鼓风机作为人们生活电器当中重要的一员也不例外。
通常的鼓风机是由单个风鼓组成,风向单一、送风范围小。为了适应节约能源需求,增大送风范围,市面上逐渐出现了一些双出风口鼓风机结构,其中以美国专利申请(US2006/0263210A1)公开的结构最具代表性(如图1所示)。该结构在两风鼓之间设置有一平板,平板形状与风鼓外壳相对应,在平板外侧设有多个孔,在风鼓外壳对应于平板孔处设有孔槽,通过销或螺钉将风鼓外壳和平板固定在一起。这种结构的两风鼓可以同时从不同方向出风,增大了送风范围,但是由于风鼓的外壳和平板采用的是固定连接,其送风方向不可调,或不易调节,大大限制了鼓风机的使用。
三、技术方案
1、详细说明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例如介绍设备包括哪些零部件,每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空间位置关系,并在图纸上做出相应标记。
2、结合图纸说明机械产品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以及使用方法。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结构示意图。图中,鼓风机由电机1、右进风口网栅2、调配器3、左进风口4、右风鼓5、左风鼓6、右外主壳盖7、左外主壳盖8、右外主壳9、左外主壳10、右出风口网栅11、左出风口网栅12、底座支架13、开关和开关帽14、插座15、提手16、控制盒17、电机支架18、底座支架后壳19、复位开关20、脚垫21、底座盖板22、弹簧23、塑胶弹头24等组成。
机械-专利技术交底书
(一)名称1、发明或实用新型申请的名称应当采用本领域通用的技术术语,清楚、简短、全面地反映要求保护的主题和类型;2、一般不得超过25个字。
示范性举例:“一种X射线管焦斑的预定标方法”、“为无线网络控制器产生和分配内部时钟的方法及装置”(二)技术领域示范性举例:“本发明涉及药物活性剂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输送至眼球后部用于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药物活性剂及其制造方法。
”(三)背景技术1、该部分在技术交底书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他人对整个技术构思的正确理解及评价,因此发明人应当在该部分给出发明人目前所知的、与本发明构思最接近的现有背景技术;2、背景技术部分通常应当写明三个方面的内容,即:(1)注明背景技术出处,通常可采用给出文献具体出处或指出其属于公知公用情况两种方式;(2)简要说明该背景技术的技术现状,如主要结构或工作原理等;(3)对该背景技术客观地进行评价,指出所存在的主要优缺点等,但切忌采用诽谤性语言;3、该部分不需要写入针对现有技术作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或技术方案。
示范性举例:“为防止机器内部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如润滑油等沿着贯穿机器壳体的旋转轴向机器外部泄露,在该旋转轴穿过机器壳体的部位通常会设置使用压盖填料的轴密封装置。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XXXXXXX中公开了一种使用压盖填料的轴密封装置,这种轴密封装置直接在机器壳体上生成填料箱,在该填料箱的另一端上设置了压盖,通过拧紧压盖与填料箱之间的连接件,向置于填料箱与转轴之间的填料施加轴密封力。
在欧洲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EPXXXXXXX中也公开了一种使用压盖填料的轴密封装置,这种轴密封装置包括填料箱和两个压盖,其中靠近机器壳体一侧的压盖与填料箱是一体的,而该填料箱与机器壳体是分体的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器壳体上,多个填料并列放置在填料箱和与转轴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内,位于填料箱另一端的压盖具有向着密封空间伸出的轴向突出部,从而在拧紧该压盖与填料箱之间的连接件时,向置于填料箱与转轴之间的填料施加轴密封力。
专利申请书模板机械类
专利申请书模板(机械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您好!我司特此提交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专利属于机械领域,名称为:“XXX实用新型专利”。
为确保申请过程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XXX(产品名称)。
二、背景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XXX行业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现有的XXX产品在(性能、结构、功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简要说明现有产品的不足之处)。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具有更好性能、更优结构、更完善功能的XXX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XXX实用新型专利,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 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维护;2. 采用新型材料,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可靠性;3. 优化设计,提高产品性能,降低能耗;4. 便于操作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5. 具有安全保护功能,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四、发明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下:1. 采用(新型材料/先进技术)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设计;2. 设置(特定部件/功能模块),实现(产品性能/功能)的提升;3. 通过(控制系统/操作界面)实现产品操作的简便性和控制的精确性;4. 采用(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五、发明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 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成本低;2. 采用新型材料,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3. 优化设计,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4. 操作简便,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5. 具有安全保护功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六、权利要求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本申请包括以下权利要求:1. 一种XXX实用新型专利,其特征在于包括:(列举具体技术特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XX实用新型专利,其特征在于包括:(补充技术特征);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XXX实用新型专利,其特征在于包括:(进一步补充技术特征)。
七、说明书本申请的详细技术方案和实施例将在说明书附图中予以说明,并结合说明书具体阐述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
专利技术交底书模板
专利技术交底书注: 1.提供的说明性附图, 请提供对应的CAD图纸(转为dwg格式), 并在图中标注各部件名称;2.只需第一发明人的身份证号码, 其余发明人无需提供;3、如若技术内容过多, 可附页说明。
4、公司也可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专利、文献、论文等参考资料, 供我方编辑参考。
专利技术交底书图1如图1所示, 1为抽屉内板, 2为定位键孔, 3为定位键, 4为中隔板, 5为编码孔。
定位键孔至少设有六个, 定位键按照编码安装在定位键孔上, 抽屉在定位键键位编码与编码孔对号插入后才能进入工作位置, 有效解决了抽屉回路中非等电流或非等功率互换的安全隐患。
较佳实施例:定位键设有一个或者两个, 定位键孔设有六个;定位键为一个时设有“1、2、3、4、5、6”六种编码, 定位键为两个时设有“12、13、14、15、16”五种编码。
较佳实施例: 定位键设有一个或者两个,定位键孔设有六个;定位键为一个时设有“1、2、3、4、5、6”六种编码,定位键为两个时设有“12、13、14、15、16”五种编码。
较佳实施例:定位键设有一个或者两个,定位键孔设有六个;定位键为一个时设有“1.2、3、4、5、6”六种编码,定位键为两个时设有“12、13、14、15、16”五种编码。
较佳实施例:定位键设有一个或者两个,定位键孔设有六个;定位键为一个时设有“1、2.3、4、5、6”六种编码,定位键为两个时设有“12.13、14、15、16”五种编码。
较佳实施例:定位键设有一个或者两个,定位键孔设有六个;定位键为一个时设有“1、2、3.4、5、6”六种编码,定位键为两个时设有“12、13.14、15、16”五种编码。
较佳实施例:定位键设有一个或者两个,定位键孔设有六个;定位键为一个时设有“1、2、3、4.5、6”六种编码,定位键为两个时设有“12、13、14.15、16”五种编码。
较佳实施例:定位键设有一个或者两个,定位键孔设有六个;定位键为一个时设有“1、2、3、4、5.6”六种编码,定位键为两个时设有“12、13、14、15.16”五种编码。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机械类)
技术交底书模板(机械类)技术联系人:电话或手机:E—mail:※请申请人按要求提供以下资料,并在红色括号内填写,谢谢。
一、发明名称:及其制造方法等。
※()二、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本发明涉及工厂用的零件箱等。
※()三、背景技术:原理、功能,制作该产品的工艺过程等,并指出现有技术相对于本发明来说存在有哪些缺点或不足之处;最好还能提供理解本发明内容所需的其他背景知识,例如:已经公开的论文或专利文献、现有技术的原理图等。
请注意,由于代理人未必精通本领域,即使是领域内公知的常识,也请做出必要的介绍.( )四、发明的目的及亮点:指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的目的,或者说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什么缺陷.五、(附图:※()六、技术方案(产品类)描述(重点):例如:本装置包括X、XX、XXX三个部件,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是:X与XX 的上表面铰接,XX螺接在XXX的开口上;其中XXX的边缘上还设有XXXX,所述XXXX 的形状为圆形,其中X的作用是……,XX的作用是……,XXX的作用是……,XXXX的作用是……。
注:如果是几个部件的组合连接所形成的功能,只需阐述组合连接的功能即可。
※(一种用于人体雕塑制作的辅助支架,参照图,该辅助支架包括一底座100,该底座100设有一竖直方向的支撑杆101,该竖直方向的支撑杆101内部插套有另一竖直支撑杆102,(两管由螺丝13固定),该竖直支撑杆102连接有一个90°接头103,该90°接头103连接一横向支撑杆104,该横向支撑杆104连接一人体骨架模型,该人体骨架模型由头部,肩部,上肢,躯干,下肢构成。
1 该人体骨架模型的头部由长方形铝板10与关节铰链00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该头部连接着肩部。
2 该人体骨架模型肩部主体是一横向铝管200和竖直方向铝管201垂直连接,该横向铝管200两端各套插一根铝管202,203。
机械设备专利交底书-案例
专利技术交底材料
1.发明创造名称:一种低噪音风机
2.发明创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什么(目的)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风机进风口噪音高的问题。
3.相关技术背景,与发明创造最相近似的现有实现方案(现有技术)
(1)市场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怎样的?(最好配合图形说明)
目前市场上风机的进风口采用的是直接进风的方式,通常采取简单的方形网格,如图2所示(1、风机;2、方形网格)。
(2)现有技术的缺点有那些?
不能有效的控制噪音值,噪音降低效果差。
图图1 2
图1 图2
4.本发明创造提供的完整技术方案是怎样的?
本实用新型内容涉及到一种可以有效吸收风机进风口的噪音的吸音棉的结构装置。
优点:可以有效的吸收风机进风口气流声音,比现有技术降低系统噪音2~3百分贝。
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1、风机;2、方形网格;3、外罩;4、吸音棉)在现有市场上的的技术方案基础上,在风口增加吸音棉。
吸收进风口
四周由于空气介质高速流动产生的气流声音。
此吸音棉可以是多孔疏松的吸音材质;此吸音棉可以尽量大,以确保吸音效果;此吸音棉外形可以是各种形状,中心开孔可以保持与离心式风机进风口一致。
5.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利用此种结构可以降低系统噪音2~3千分贝。
6.本发明创造的技术关键点(要点)或欲保护点是什么?
欲保护点:采用类似结构和放置方式的降噪措施以及吸音棉和方形网格的上下位置。
机械-专利技术交底书
机械技术交底书
交底书名称
申请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发明与实用新型同时申报发明人/设计人
技术联系人
电话Email
知识产权负责人
电话Email
1、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
简明扼要,清楚地反映和体现发明的主题。
2、背景技术:
详细说明相近领域相近技术方案,指出存在的缺陷(即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克服的缺陷),必要时,请结合相应的结构图、流程图、工作原理图及具体应用实例,详细说明现有技术方案及缺陷。
3、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需详细说明本发明/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给出详细的结构图、流程图、信号流图、工作原理图(可编辑),并结合附图,详述本申请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流程;
需注意的是:附图请提供黑白线条格式,最好提供可编辑的结构图、流程图、信号流图及工作原理图的可编辑文件(对于结构图及工作原理图,请尽量提供相应的源文件),以便代理人处理。
4、本专利创造拟保护的创新点
本申请的发明点与欲保护点。
5、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结合技术方案,简要说明本申请可以达到的有益效果。
机械类专利交底书模板
机械类专利交底书模板发明名称:发明人:技术问题联系人:联系人电话:传真:Email:1、背景技术1.1提供现有产品或技术的说明(最好有结构示意图或照片等),参照结构示意图或照片说明现有产品的结构组成,各个零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或位置关系,如果是制造设备或生产系统的,提供整个设备或系统的工作流程的简要说明。
1.2从现有产品结构出发,客观地阐述现有产品存在的缺陷(如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使用不便、精度不高等等),在此段落中可以罗列尽可能多的缺陷。
(注:需从产品结构出发,不能主观臆测,也不能笼统地说明)1.3如有必要,为了使代理人更有助于理解本发明或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介绍产品的应用领域、常规使用方法、发展趋势等内容。
2、发明内容2.1 列举解决的技术问题2.2提供本发明产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和发明点所在的部件结构示意图(需要用AUTOCAD 制图),根据结构示意图详细描述该产品结构组成,各个零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或者作用关系,如果是生产装置或者系统还需要提供工作流程说明,请对发明点有关的部件进行标注并提供部件名称。
2.3若有可替换的部件或其它相接近的技术方案,请进行描述并说明原理。
2.4从本发明产品的结构出发,详细阐述该产品与现有产品的区别点,同时说明这些区别点给本发明产品带来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3、希望获得保护的发明点从发明内容中总结中技术方案的关键创新点,列出1、2、3...,以提醒代理人注意。
实例说明(以下实例仅仅作为按上述要求提供材料的范本,参照撰写后请删除)实用新型名称:真空密封袋1、背景技术1.1常见收纳食品或物品的真空密封袋系在其袋体上的上薄膜层或下薄膜层的预设穿孔安装气阀,然后当袋体的开口装入食品或物品之后利用密封结构将开口处密封,随即利用手动或电动抽气装置例如吸尘器的戏嘴对准袋体的气阀将袋体内的空气抽出以达到真空状态,进而确保食品或物品的长久保存效果。
(真空密封袋的一般应用领域和常规使用方法)1.2按照附图介绍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的真空密封袋,包括由上薄膜层31和下薄膜层31构成的袋体3,上薄膜层31设有气阀4。
专利技术交底书(机械类)
五、说明书附图
申请机械类发明或实用新型必须提供说明书附图。
应提供拟申请产品技术的装配图(可以是平面图,也可以是立体图),还可提供各零件分解图和部分组装图。发明的关键部分,可以绘制局部放大图和剖视图等,并说明每个部件的名称。
(2)设备或装置或构件:
---可针对附图描述构成本申请产品所必需的零部件,应详细说明各零部件的形状、构造、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空间位置关系、工作原理,所起的作用、功能和效果等,必要的话,还应说明其工作过程。
注:上述内容中,如果有一种以上的同类结构或表达方式,可一并列出。
八、引证资料
除专利申请表中所列之附件外,可列出与本申请相关之参考资料及文献,如学术报告、论文、技术报告等,并请附送影本。(需补充资料时,请另纸附上)
要求---应提供CAD格式图,应标注零件序号(注:尺寸不标注),同一零件在各附图上的序号必须相同。(注:不重要的联接件可不标注)
六、应用领域
请列举本发明已知和潜在的技术/产品应用领域及其应用方式。(需补充资料时,请另纸附上)
七、具体实施方式
(1)方法:---提供该产品设计方法的基本步骤;
---或提供该产品方法的具体思路或原理。
专利技术交底书(机械产品类)
一、发明名称
二、发明的相关记录资料
完成时间
2016年月日
开发档案
原开发的记录、说明或图式记载于编号第________册至第_________册中,目前存放于_________________
发明人及共同发明人对本发明记录于下列之工作记录簿(请复印并附送相关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交底书模板(机械类)技术联系人:
电话或手机:
E-mail:
※请申请人按要求提供以下资料,并在红色括号内填写,谢谢。
一、发明名称:
等。
※()
二、技术领域:
工厂用的零件箱等。
※()
三、背景技术:
页脚内容1
的工艺过程等,并指出现有技术相对于本发明来说存在有哪些缺点或不足之处;最好还能提供理解本发明内容所需的其他背景知识,例如:已经公开的论文或专利文献、现有技术的原理图等。
请注意,由于代理人未必精通本领域,即使是领域内公知的常识,也请做出必要的介绍。
()
四、发明的目的及亮点:
指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的目的,或者说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什么缺陷。
五、(附图:
※
页脚内容2
(
页脚内容3
)
六、技术方案(产品类)描述(重点):
例如:本装置包括X、XX、XXX三个部件,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是:X与XX的上表面铰接,XX螺接在XXX的开口上;其中XXX的边缘上还设有XXXX,所述XXXX的形状为圆形,其中X的作用是……,XX的作用是……,XXX的作用是……,XXXX的作用是……。
注:如果是几个部件的组合连接所形成的功能,只需阐述组合连接的功能即可。
※(一种用于人体雕塑制作的辅助支架,参照图,该辅助支架包括一底座100,该底座100设有一竖直方向的支撑杆101,该竖直方向的支撑杆101内部插套有另一竖直支撑杆102,(两管由螺丝13固定),该竖直支撑杆102连接有一个90°接头103,该90°接头103连接一横向支撑杆104,该横向支撑杆104连接一人体骨架模型,该人体骨架模型由头部,肩部,上肢,躯干,下肢构成。
1 该人体骨架模型的头部由长方形铝板10与关节铰链00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该头部连接着肩部。
2 该人体骨架模型肩部主体是一横向铝管200和竖直方向铝管201垂直连接,该横向铝管200两端各套插一根铝管202,203。
该铝管202,203由设在铝管200管壁两端的内六角螺丝800,801分别固定。
头部的关节铰链01与肩部的铝管201之间通过铝管204相互套连,并由铝管201管壁一侧设有的内六角螺丝802单独固定。
肩部垂直下方连接着躯干部。
页脚内容4
该人体骨架模型躯干部是一根长的竖直方向角铝300和一根短的竖直方向角铝304固定连接,位于该竖直方向角铝300上端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根角铝301,302.三者由一横向角铝303连接固定。
躯干垂直下方连接着该人体骨架模胯部。
该人体骨架模型胯部是一横向铝管400和竖直方向铝管401垂直连接,该横向铝管400两端各插套铝管402,403。
该铝管402,403由设在铝管400管壁两端的内六角螺丝805,806分别固定.
躯干角铝304与胯部铝管401之间通过铝管404相互套连,并由铝管401管壁一侧设有的内六角螺丝802固定.
该人体骨架模型上肢(上肢左右乃对称结构,结构与连接方式完全一致,以左臂为例)上臂:是一竖直方向铝管500,该竖直方向铝管500的两端各套插一根铝管501,502,该铝管501由设在铝管500管壁上端的内六角螺丝803单独固定。
下臂:是一竖直方向铝管503构成。
上臂与下臂之间由一关节铰链00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该人体骨架模型上臂铝管501与肩部铝管203之间由关节铰链002相互套连,并通过螺丝固定。
该人体骨架模型下肢由大腿,小腿和脚构成(上肢左右乃对称结构,结构与连接方式完全一致,以右腿为例)
大腿:是一竖直方向铝管600,该竖直方向铝管600的两端各套插一根铝管601.602,小腿:是一竖直方向铝管603构成。
大腿与小腿之间由一关节铰链006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脚:是一关节铰链007的一端与两个直角角铝40,50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关节铰链007的另一端与竖直方向铝管40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该人体骨架模型下肢601与胯部横向铝管402之间由关节铰链005相互套连,并通过螺丝固定。
)
页脚内容5
接方式进行描述。
※(该人体雕塑架的革新之处,在于其每个关节点用到的关节铰链,该关节铰链)
七、技术方案(方法类)描述(重点):
例如:一种……方法,其步骤为:a、……;b、……;c、……。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中型的人体雕塑支架,包括一底座,该底座设有一竖直方向的纵向支撑杆,该支撑杆上有一横向支撑杆,该横向支撑杆的延伸端连接有一人体骨架模型,该人体骨架模型设有头部,肩部,躯干,胯部,四肢,各部分之间由关键的铰链关节相连,前述一种用于人体雕塑创作训练的支架,其头部是由一铰链关节,与一长方形钻孔铝板组合而成,并通过螺丝固定。
前述一种用于人体雕塑创作训练的支架,其肩部是由一个倒“T”型的大铝管,铝管长边的左右两端各插套一段等长的小铝管。
在大管靠近两个端口的位置设有内六角固定螺丝,用来固定小管的旋转角度。
倒“T”型的垂直方向铝管与头部的铰链相连,并用螺丝固定。
倒“T”型的水平方向铝管与肩部相连,并用螺丝固定。
前述一种用于人体雕塑创作训练的支架,其躯干部分是由胸廓和腰部两部分组成,胸廓部分由中
页脚内容6
间的一根十字角铝,与左右两侧各一根角铝通过螺丝固定成“山”字型。
腰部是由一个铰链与一根角铝用螺丝固定而成,胸廓和腰部之间通过螺丝将角铁的部分固定。
前述一种用于人体雕塑创作训练的支架,其胯部是一个倒“T”型的长铝管, 铝管长边的左右两端各插套一段等长的小铝管。
在大管靠近两个端口的位置设有内六角固定螺丝,用来固定小管的旋转角度。
前述一种用于人体雕塑创作训练的支架,四肢部分由两臂和两腿组成。
手臂分上臂和下臂两段,上臂是由一根大铝管,和铝管左右两端各插套一段等长的小铝管而成。
下臂则是一段小铝管构成。
上,下臂由关节铰链相连。
整个手臂与肩部的端口用一关节铰链相连。
用螺丝固定。
腿分大腿和小腿两段,大腿是由一根铝管,和铝管左右两端各插套一段等长的铝管而成。
小腿则是一段小铝管构成。
大小腿由关节铰链相连,整个腿部与胯部相连。
用螺丝固定。
脚部是一关节铰链构成,铰链关节的一端与小腿连接固定,一端与直角角码固定。
直角角码和底座的底板相连固定。
八、技术效果:
※(本发明在材料和形态方面上有了质的飞跃。
1:仿生关节的出现
页脚内容7
使用了铰链和铝管套连旋转的组合,!较之传统的所有关节焊死的问题,解决了关节万向旋转的技术难题。
2:材料的更新:
使用了合金铝管材料,较之传统的角铁,具有轻便,不生锈的优点!
3:无限次使用
本发明所有部件都是不生锈的材料,并通过螺丝拼接固定,一气呵成。
使用完毕之后,可整体或局部拆卸,并可清洗。
较之传统方法不需要任何焊接,打磨工序!并且不限次使用!
4:可伸缩性
根据人体比例大小,随时更换角铝的长度!并组合成自己需要的比例!较传统的比例不可变有了质的飞跃。
)
注意:
针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是否还有别的替代方案同样能完成发明目的
1、如果有,请尽量写明,内容的提供可以扩大专利的保护范围,防止他人绕过本技术去实现同样的发明目的。
2、“替代方案”可以是部分结构、器件、方法步骤的替代,也可以是完整技术方案的替代。
※(目前是最好的!)
页脚内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