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B1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B1复习资料(含答案)

大学物理B1复习资料(含答案)

质 点 运 动 学选择题[ ]1、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6+3t -5t 3 (SI),则质点作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2、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2v dv k t dt=-,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0=t 时,初速v 0,则速度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是A 、0221v kt v +=B 、0221v kt v +-= C 、021211v kt v +=, D 、02211v kt v +-= [ ]3、质点作半径为R 的变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v 表示任一时刻质点的速率)A 、dt dvB 、Rv 2C 、R v dt dv 2+D 、 242)(Rv dt dv + [ ]4、关于曲线运动叙述错误的是 A 、圆周运动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B 、圆周运动的速率和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是ωr v =C 、质点作曲线运动时,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沿该点曲线的切线方向D 、速度的方向一定与运动轨迹相切[ ]5、以r 表示质点的位失, ∆S 表示在∆t 的时间所通过的路程,质点在∆t时间平均速度的大小为A 、t S ∆∆;B 、t r ∆∆C 、t r∆∆ ; D 、t r∆∆1-5:DCDAC (第二题答案C 已改为正确的)填空题6、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6(34)r t i t j =++ (SI),则该质点的轨道方程为2)4(32-=y x ;s t 4=时速度的大小?9482=+与x 轴夹角为arctan(1/16)。

7、在xy 平面有一运动质点,其运动学方程为:j t i t r 5sin 105cos 10+=(SI ),则t 时刻其速度=v j t i t5cos 505sin 50+-;其切向加速度的大小t a 0;该质点运动的轨迹是10022=+y x 。

大学物理B1复习题

大学物理B1复习题

一、选择题1.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运动学方程为)(31232m t t x -+=,则在t=〔 A 〕秒时,质点的速度到达最大值。

〔A 〕1 ;〔B 〕3 ;〔C 〕2 ;〔D 〕4 。

2.一质量为m 的质点,从*高处无初速地下落,设所受阻力与其速率的一次方成正比,即υ k f -=,则其收尾速度的大小为〔 B 〕。

〔A 〕k m / ;〔B 〕k mg /;〔C 〕0 ;〔D 〕∞。

3.一质量为4kg 的质点,在变力)(ˆsin 2N it F ππ= 作用下由静止开场作直线运动,则此力持续作用2秒后质点的速率大小为〔 C 〕1-ms 。

〔A 〕1 〔B 〕2 〔C 〕0 〔D 〕44.均匀细杆OM 能绕O 轴在竖直平面自由转动,如图1所示。

今使细杆OM从水平位置开场摆下,在细杆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其角速度ω、角加速度α的值分别为( D )。

(A)0,0==αω;(B)0,0≠≠αω;(C)0,0≠=αω;(D) 0,0=≠αω。

5.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运动学方程为2246,3t t y t t x ++=+=〔长度以m 计,时间以s计〕,则质点初速度的大小为〔 B 〕m/s 。

〔A 〕3; 〔B 〕5 ; 〔C 〕4 ; 〔D 〕7。

6.一质量为m 的质点,作初速为0υ的直线运动,因受阻力作用速度逐渐变小。

设质点所受阻力的大小与质点速率的一次方成正比,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即υmk f -=,则质点的速率从0υ减小到021υ,所需的时间为〔 C 〕s 。

〔A 〕k /2ln 2;〔B 〕2;〔C 〕k /2ln ;〔D 〕4。

7.一质点的质量为2kg ,受变力t F ππ2cos 12=〔N 〕作用作初速为0的直线运动,则在t=0.25s 时质点速度的大小为( D )m/s 。

〔A 〕0; 〔B 〕6; 〔C 〕4; 〔D 〕3。

8.如图1所示,在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匀质薄圆盘的边缘放一质量为m 的物体,设二者一起以角速度ω绕中心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则系统对中心轴的角动量的大小为〔 A 〕。

大学物理B1_第4章_2

大学物理B1_第4章_2
v 4mgh m 2m
R
m'
0
m
v
h
求加速度
dv a dt
m
4mg 1 ds 2m g m 2m 2 s dt m 2m
14
第四章 刚体的转动2
上题若用转动定律求加速度、张力、速度等
M J 1 1 1 2 FT R mR FT mR ma 2 2 2 1 mg FT ma mg ma ma 2 a R 2m mm a g FT g 2m m 2m m
1)守恒条件:M=0,外力矩为零,或 M内力矩>>M外力矩; 2)内力矩不改变系统的总角动量; 3)是自然界中一个基本规律 有许多现象都可以用角动量守恒来说明。 花样滑冰
6
第四章 刚体的转动2
例1. 如图示,一长度为l,质量为m的细杆在光滑水平面内沿杆 的垂向以速度v平动。杆的一端与定轴Z相碰撞后杆将绕Z轴转动, 求杆此时转动的角速度。
第四章 刚体的转动2
例3.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圆盘,可绕一垂直通过盘心的无摩 擦的水平轴转动,圆盘上绕有轻绳,一端挂质量为m的物体,问 物体在静止下落高度h时,其速度的大小为多少? 解: 系统:物体、圆盘、地球 重力势能零点为0点 o
1 1 2 2 0 J O mv mgh 2 2 1 J O mR 2 v R 2 11 1 mR2 2 mv2 mgh 22 2
L1 L2
m1
v 1 r sin 2 m1r 2 2 2
o
r

L1 m2 vr sin 1
L2 m2
m2
v
v 1 m2 vr sin 60 m2 r sin 30 m1r 2 2 2

大学物理期末总复习习题B1

大学物理期末总复习习题B1
思路:
(1)
d
x
D
5
x 6mm
(2)如果用厚度 e 1.0 10 2 mm ,折射率 n=1.58 的透明薄膜覆盖在图中的S1缝后面,求上述第五级明 条纹的坐标X‘
r2 (r1 e n e) 5
' '
S1 S2
r 1
' '
X’
r2
D
X
O
r2 r1 (n 1) e 5
分析: 作一循环a(1)ba, 这是逆循环. W<0, △E=0, Q<0, (1)过程中放热; 同理可得(2) 过程中吸热。
(1 ) O b V
17.一质点在x轴上作简谐振动,振辐A=4 cm,周 期T= 2 s,其平衡位置取作坐标原点.若t = 0时 刻质点第一次通过x = -2 cm处,且向x轴负方向 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x = -2 cm处的时刻为 (A) 1 s. (B) (2/3) s. [B] (C) (4/3) s. (D) 2 s.
18. 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振动周期是 (A) 2.62 s. (B) 2.40 s. x (cm ) 4 (C) 2.20 s. (D) 2.00 s. 2 t (s)
O 1
[B]
19. 已知某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位移 的单位 为厘米,时间的单位为秒,求此简谐 振动的方程。 解:用矢量图法

P ( 10 5 Pa )
4
1 0
a
c e
d
b 1
4 V
( 10
3
m )
3
1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由初态a经1 过程ab和由初态a’经过程acb到达相同的终 态b,如P-T图所示。则两个过程中气体分 别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Q1与Q2的关系是: P (A)Q1<0,Q1>Q2; b √ (B)Q1>0,Q1>Q2; 1 (C)Q1<0,Q1<Q2; a (D)Q1>0,Q1<Q2;

大学物理B1-B2_大纲

大学物理B1-B2_大纲

《大学物理B1、B2》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80J30E, 080J31A学分:2、3 总学时:34、51 学时分配:讲课34、讲课51适用专业:工程技术类、建筑规划类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二、教学目的和任务: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并学会用物理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自然现象和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物理基础,并初步学习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内容简介:牛顿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与光学基本内容:大学物理B1绪论(1学时)力学(19学时)1、质点运动学(2学时)理解:质点运动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掌握:匀加速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2、质点动力学基本定律(4学时)理解:牛顿运动定律、技术中常见的几种力掌握:应用牛顿定律解题3.力学中的守恒定律(4学时)掌握:冲量和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了解:质点的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了解:功、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理解:守恒定律的意义4、刚体力学基础(4学时)理解:刚体的定轴转动掌握:刚体定轴转动定律、转动惯量计算、转动中的功和能、刚体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习题课(2学时):三大定律、运动定理、牛顿定律、运动学刚体的转动热学(14学时)1、热力学基础(8学时)理解:准静态过程掌握:功、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容量、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掌握:循环过程、卡诺循环、致冷循环理解:自然过程的方向、不可逆性的相互沟通、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微观意义、玻耳兹曼熵公式及熵增加原理了解:克劳修斯熵公式2、气体动理论(6学时)掌握:平衡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掌握: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掌握:能量均分定理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波耳兹曼分布定律了解:实际气体等温线、范得瓦耳斯方程掌握: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学物理B2下册:电磁学(34学时)1、真空中静电场(8学时)掌握:库仑定律、电场、电场强度、高斯定理、电势差和电势了解:电势梯度掌握:静电势能2、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8学时)理解:静电场中的导体、电介质对电场的影响了解:电介质的极化、D的高斯定理掌握:电容器、电容、电容器的能量和电场的能量3、稳恒电流和稳恒磁场(12学时)理解:电流密度、稳恒电流、电动势掌握:磁力和磁场、磁感应强度、毕奥—萨伐尔定律掌握:磁场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掌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了解:霍耳效应了解:磁介质对磁场的影响、磁介质的磁化掌握:H的环路定理了解:铁磁质4、电磁感应和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6学时)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掌握: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和感应电场、互感、自感、磁场能量理解: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了解:电磁波波动光学(17学时)1、光的干涉(6学时)理解:普通光源发光微观机制的特点、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掌握:光程和光程差、杨氏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理解:迈克耳逊干涉仪了解:光的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2、光的衍射(6学时)理解:光的衍射图样和惠更斯——菲理耳原理掌握: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光栅衍射、光栅光谱理解: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了解:X射线的衍射3、光的偏振(5学时)理解:自然光和偏振光掌握: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反射和折射对光的偏振理解: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了解: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人工双折射、旋光现象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内容以教师主讲为主。

大学物理B1_第3章_3

大学物理B1_第3章_3

0 mAvA sin mB vB sin 1 1 1 2 2 2 mA v A0 mA v A mB vB 2 2 2
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
5
第三章 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3 3-8 能量守恒定律
德国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于 1874年发表了《论力(现称能 量)守恒》的演讲,首先系统地 以数学方式阐述了自然界各种运 动形式之间都遵守能量守恒这条 规律.所以说亥姆霍兹是能量守恒 定律的创立者之一。 1. 能量守恒定律: 对与一个孤立系统来说, 系统内 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 的,但是不论如何转换,能量既不 能产生,也不能消灭。
2
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
第三章 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3
一、碰撞的概念 两个或几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时间很短,但相互作用力很大, 以至外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这种过程称为碰撞。
3-7
碰撞
f内 F外
二、碰撞的分类
mi vi C
1. (完全)弹性碰撞:两物体碰撞之后, 它们的动能之和不变 。
答:动量、动能、势能、功
7 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
第三章 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3 3-9 质心
1. 质心(质量中心) 为简单描述多质点系統的运动情形,设想质点系的质量集中于 某一特殊位置,此位置称为质点系的質心。 n 质心的质量是质点系质量总和: mc mi i 1 质心运动代表质点系的运动。 2. 质心的位置 n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系的质心位置定义为: 质点的质量加权平均
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
补例
第三章 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3
第三章 小结 1.基本物理量 1)动量
P mv
t2 t1
3)冲量 I Fdt 2.基本定理

大学物理B1-B2_大纲

大学物理B1-B2_大纲

《大学物理B1、B2》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80J30E, 080J31A学分:2、3 总学时:34、51 学时分配:讲课34、讲课51适用专业:工程技术类、建筑规划类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二、教学目的和任务: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并学会用物理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自然现象和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物理基础,并初步学习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内容简介:牛顿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与光学基本内容:大学物理B1绪论(1学时)力学(19学时)1、质点运动学(2学时)理解:质点运动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掌握:匀加速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2、质点动力学基本定律(4学时)理解:牛顿运动定律、技术中常见的几种力掌握:应用牛顿定律解题3.力学中的守恒定律(4学时)掌握:冲量和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了解:质点的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了解:功、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理解:守恒定律的意义4、刚体力学基础(4学时)理解:刚体的定轴转动掌握:刚体定轴转动定律、转动惯量计算、转动中的功和能、刚体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习题课(2学时):三大定律、运动定理、牛顿定律、运动学刚体的转动热学(14学时)1、热力学基础(8学时)理解:准静态过程掌握:功、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容量、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掌握:循环过程、卡诺循环、致冷循环理解:自然过程的方向、不可逆性的相互沟通、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微观意义、玻耳兹曼熵公式及熵增加原理了解:克劳修斯熵公式2、气体动理论(6学时)掌握:平衡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掌握: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掌握:能量均分定理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波耳兹曼分布定律了解:实际气体等温线、范得瓦耳斯方程掌握: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学物理B2下册:电磁学(34学时)1、真空中静电场(8学时)掌握:库仑定律、电场、电场强度、高斯定理、电势差和电势了解:电势梯度掌握:静电势能2、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8学时)理解:静电场中的导体、电介质对电场的影响了解:电介质的极化、D的高斯定理掌握:电容器、电容、电容器的能量和电场的能量3、稳恒电流和稳恒磁场(12学时)理解:电流密度、稳恒电流、电动势掌握:磁力和磁场、磁感应强度、毕奥—萨伐尔定律掌握:磁场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掌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了解:霍耳效应了解:磁介质对磁场的影响、磁介质的磁化掌握:H的环路定理了解:铁磁质4、电磁感应和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6学时)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掌握: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和感应电场、互感、自感、磁场能量理解: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了解:电磁波波动光学(17学时)1、光的干涉(6学时)理解:普通光源发光微观机制的特点、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掌握:光程和光程差、杨氏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理解:迈克耳逊干涉仪了解:光的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2、光的衍射(6学时)理解:光的衍射图样和惠更斯——菲理耳原理掌握: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光栅衍射、光栅光谱理解: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了解:X射线的衍射3、光的偏振(5学时)理解:自然光和偏振光掌握: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反射和折射对光的偏振理解: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了解: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人工双折射、旋光现象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内容以教师主讲为主。

大学物理B1(计算、通信、机械211)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大学物理B1(计算、通信、机械211)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大学物理B1(计算、通信、机械211)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式中的k为大于零的常量.当时,初速为0,则速度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是参考答案:.2.一质点沿x轴作直线运动,其v-t曲线如图所示,如t=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t=4.5 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参考答案:2m3.已知质点沿OX 轴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 = 4t2 - t+6(m),则前2秒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参考答案:14 m4.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其某段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大小可能会等于其路程。

参考答案:错5.只有法向加速度的运动一定是圆周运动。

参考答案:错6.质点作圆周运动时加速度始终指向圆心。

参考答案:错7.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则该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参考答案:椭圆8.质点作变速率圆周运动时,其加速度的方向()参考答案:一定不指向圆心9.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中的船向岸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率收绳,绳不伸长、湖水静止,则小船的运动是参考答案:变加速运动10.只有切向加速度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对11.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其加速度的方向()参考答案:一定指向圆心12.一个质点在作圆周运动时,则有()参考答案: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13.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2 m/s,瞬时加速度,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参考答案:不能确定.14.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的端点处, 其速度大小为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B1_第2章_1

大学物理B1_第2章_1

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力(静摩擦力)。 Ff0m 0 FN 滑动摩擦力 Ff FN
静摩擦力 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
Ff0 0 FN
一般 0
14
第二章 牛顿定律
摩擦力例子 m=2kg F=3N
运动趋势
=3.92N =FN Ff=3N ,是静摩擦力
=0.2 F<Ff 要向左运动? 肯定不会! 车轮的运动
10
第二章 牛顿定律
力学的 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长度 米 质量 千克 时间 秒
kg s m 符号 1m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 s )内所经过
1s是铯的一种同位素133 CS 原子发出的一个特征
的距离。
频率光波周期的9192631770倍。 “千克标准原器” 是用铂铱合金制造的一个金属 圆
<10–17m
104N
10
–2
胶子
中间 波色子
16
N
第二章 牛顿定律
一般认为有四种相互作用: 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 相互作用。 萨拉姆(巴基斯坦) 弱相互作用 电弱相互 温伯格(美国) 作用理论 电磁相互作用 格拉肖(美国) 三人于1979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鲁比亚(意大利), 范德米尔(荷兰)实验证明电弱相互作用。 也获得198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弱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作用 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 “大统一”(尚待实现)
第二章 牛顿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1984年2月27日,我国国务院颁布实行以国际单位 制(SI)为基础的法定单位制。
SI制共有7个基本单位米、千克、秒、安培、开尔
文、摩尔、坎德拉,其余都是导出单位。 一、SI单位

2010-2011-2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物理B1期末试卷初稿

2010-2011-2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物理B1期末试卷初稿

2010-2011-2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物理B1期末试卷初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10 — 2011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大学物理B-I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对物理量加速度矢量a量纲表达正确的是C(A )dtdv (B )2s m (C )2LT (D )2LT2、质量为m 的质点沿x 轴方向运动,其运动学方程为tcos A x ,式中A 、 均为正的常量,t 为时间变量,则该质点所受的合外F 为D(A )x F 2(B )x m F 2(C )x m F(D )x m F 23、质量为m 的物体自空中落下,它除受重力外,还受到一个与速度平方成正比的阻力作用,比例系数为k,k 为正值常量,则该下落物体的收尾速度(即物体最后作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将是A(A)kmg(B) k g 2 (C) gk(D)gk4、质量为kg .m 50 的质点,在xoy 坐标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t x 5 , SI t.y 250 ,从s t 2 到s t 4 这段时间内,外力对质点做的功为B(A )J .51 (B) J 3 (C) J .54(D) J .515、有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等的细圆环A 和B ,A 环质量均匀分布,B 环质量不是均匀分布,它们对通过环心且与环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记为AI 和BI ,则B (A )BAI I(B )BAI I(C )BAI I(D )无法确定6、花样滑冰运动员绕过自身的竖直轴转动,开始时两臂伸开,转动惯量为0I ,角速度为0,然后运动员将两臂收回,使转动惯量减少为031I ,这时运动员转动的角速度变为C(A )031 (B )031 (C )03(D )37、当实物粒子以kc v 10 k 的速度运动时,其质量m 与其静止质量0m 之比一定是A(A )211k (B )211k (C )211k(D )k8、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振子,不论它们各自的起始条件如何,它们的B(A )振幅相同 (B )频率相同 (C )位移相同 (D )初相相同9、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加1倍,则该振动 C(A) 周期增加1倍 (B) 总能量增加2倍 (C)最大速度增加1倍 (D) 最大速度不变 10、一列简谐横波以波速u 沿着x 轴负方向运动,已知mx 2 处媒质质点的振动表达式为 0t cos A y ,则波动表达式为D (A )20x u t cos A y (B )x u t cos A y 0(C )x u t cos A y 0(D )20x u t cos A y11、两相干平面波波源A 、B 的振幅皆为cm 2,相位差为 ,两波源相距cm 20,则在两波源连线的中垂线上任意点P ,两列波叠加后的振幅为A(A )0 (B )cm 2 (C )cm 4(D )cm .82212、在球形高斯面的球心处有一点电荷1q ,那么,要使通过高斯面的E通量发生变化应该D(A )使点电荷1q 偏离球心但仍在高斯面内 (B )将另一点电荷2q 放在高斯面外(C )使高斯面外2q 不断远离 (D )将2q 由高斯面外移入面内13、在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A 的静电场中,将另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B 从a 点移到b 点,a 、b 两点距点电荷A的距离分别为1r 和2r ,如图所示。

清华大学物理实验B1弹性模量的测量

清华大学物理实验B1弹性模量的测量
x=0
d3 X d x3 d2 X d x2
=0
x=l
=0
x=0
=0
x=l
J 将 K = K1 =
4.730 L
J1
代入 ω =
(
K 4 EI ρS
)1 2
,得棒作基频振动的固有频率 ( ω= 4.7304 EI ρl4 S )1 2
解出杨氏模量 E = 1.9978 × 10−3 上式中 m = ρlS 为棒的质量,f = 入上式得 l3 m 2 f d4 实际测量时,由于无法满足 d ≪ l,上式应乘一修正系数 T1 ,即 E = 1.6067 E = 1.6067 l3 m 2 f T1 d4
ω 2π
ρl4 S 2 l3 m 2 ω = 7.8870 × 10−2 f I I
为棒的基频频率。对于直径为 d 的圆棒,I =
∫∫
S
z 2 dS =
πd4 64 ,代
3
3 实验仪器
1. 支架、底座 2. 读数显微镜 3. 钢尺、螺旋测微计 4. 信号发生器 5. 激振器和拾振器 6. 示波器 7. 游标卡尺
1
呢? 我们可以由相邻伸长位置的差值求出 9 个 δL, 然后取平均, 则 δL = (y2 − y1 ) + (y3 − y2 ) + · · · + (y10 − y9 ) 9
从上式可以看出中间各 y 都消去了,只剩下 (y10 − y1 )/9,用这样的方法处理数据,中间各次测量结果 均未起作用。 为了发挥多次测量的优越性,可以改变一下数据处理的方法,把前后数据分成两组,y1 , y2 , y3 , y4 , y5 为 一组,y6 , y7 , y8 , y9 , y10 为另一组。将两组中对应的数据相减得出 5 个 li ,li = 5δL,则 δL = (y6 − y1 ) + (y7 − y2 ) + · · · + (y10 − y5 ) 5×5

大学物理B1第一章

大学物理B1第一章

x
r r(t)
x x(t) 其分量式为 y y(t)
z z(t)
参数方程
3. 轨迹方程 参数方程消去t: F(x, y, z) 0 —— 轨迹方程
例如:x2 y2 R2
—— 圆周运动轨迹方程
例题: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 r 2ti (2 t2 ) j SI
解: 求该质点的轨迹方程.
积分法
r(t) 求导 v(t) 求导 a(t)
积分
积分
本次课作业: P16-17:1-3,1-6
下次课内容:
1.2.4 自然坐标系,切向加速度和 法向加速度
1.3 相对运动
宇地宙球年年龄龄
103
形成富氧大气层 102
恐龙灭绝
101
100
1014 出现古人类
10-1
1013
10-2
1012 1011 1010的寿命
10-3 10-4 10-5 10-6
108 107 106
地球公转周期(年) 10-7 月球周期(月) 10-8
10-9
105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华裔科学家
杨振宁、李政道由于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 不守恒,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华裔科学家
丁肇中
由于发现J粒子, 获1976年诺贝尔 物理学奖.
朱棣文
由于激光冷却和 捕获原子的研究 获1997年诺贝尔 物理学奖.
崔琦
由于在分数量子霍 尔效应量子现象的 研究获1998年诺贝 尔物理学奖.
t
r
r
t
r
3. 加速度 acceleration (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平均加速度: a v
v1

大学物理B1-力学篇

大学物理B1-力学篇

《大学物理B1-力学篇》目录绪论 (3)第一篇力学基础 (13)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3)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 (24)第三章运动的守恒定律 (36)绪论两个基本问题: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意义、目的)?如何学(方法)?一、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23届国际纯粹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大会(99.3.16—21)通过的“决议五”中十分精辟地指出: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1.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空间尺度(相差1045 — 1046)1026 m(约150亿光年)(宇宙)—10-20 m(夸克)▲时间尺度(相差1045)1018s(宇宙年龄150亿年)— 10-27s (硬 射线周期)▲速率范围0 (静止)—3╳108 m/s (光速)不同尺度和速度范围的对象要用不同的物理学研究:2.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高度结合的精确科学,其研究方法可概括为:从方法论上讲,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 演绎法:基本定律→推理、演算→新理论▲归纳法:归纳实验、观测事实→假设、模型→新理论具体地说,物理学还有许多有特色的方法,比如:▲对称性分析▲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量纲分析▲守恒量的利用▲能量分析▲概念和方法的类比▲简化模型的选取……3.物理学在不断发展▲前沿:粒子物理,混沌学,高温超导,光子学,微结构物理,……▲经典物理:波动光学→信息光学,牛顿力学的决定性→内在随机性……二、物理学与技术第三次世界物理学会大会(2000.12.15-16 Berlin, Germany)决议指出:物理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是其他科学和绝大部分技术发展的直接的或不可缺少的基础,物理学曾经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全球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历史上物理与技术的关系大致有两种模式:技术-物理-技术(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物理-技术-物理(以电气化进程为标志)20世纪两种模式并存、交叉,但几乎所有重大新技术的创立,都是以物理学的发展为先导的。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14152学期【大学物理B1】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2分/题*10,共20分; 填空题:1分/空*10,共10分; 判断题:1分/题*14,共14分; 简答题:4分/题*4,共16分; 计算题:10分/题*4,共40分。

二、章节复习主要知识点: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位置矢量表达式,求速度和加速度,并由此判断运动类型 加速度,求速度和位矢圆周运动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例:1、质点的位置矢量为j t t i t r)4321()53(2-+++=,求其速度和加速度表达式,并写出轨迹方程,判断其运动类型。

2、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234-⋅+s tm a =,开始运动时,m x 50=,00=v ,求该质点在s t 10= 时的速度和位置.3、一质点沿半径为1 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 332t +=θ,θ式中以弧度计,t 以秒计,求:(1) s t 2=时,质点的切向和法向加速度;(2)当加速度的方向和半径成45°角时,其角位移是多少?另:注意本章质点运动学的相关概念 第二章:运动与力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例:1、用水平力F N 把一个物体压着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当F N 逐渐增大时,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F f 的大小: (A) 不为零,但保持不变 (B) 随F N 成正比地增大(C) 开始随F N 增大,到达某一最大值后,就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2、一段路面水平的公路,转弯处轨道半径为R ,汽车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要使汽车不至于发生侧向打滑,汽车在该处的行驶速率( ) (A) 不得小于gR μ (B) 必须等于gR μ(C) 不得大于gR μ (D) 还应由汽车的质量m 决定第三章:动量与角动量动量与动能的区别 动量守恒条件及应用 角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及应用 例:1、对质点系有以下几种说法:(1) 质点系总动量的改变与内力无关;(2) 质点系总动能的改变与内力无关; (3) 质点系机械能的改变与保守内力无关. 以下对上述说法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只有(1)是正确的 (B) (1)、(2)是正确的(C) (1)、(3)是正确的 (D) (2)、(3)是正确的2、在水平冰面上以一定速度向东行驶的炮车,向东南〔斜向上〕方向发射一炮弹,对于炮车和炮弹这一系统,在此过程中〔忽略冰面摩擦力及空气阻力〕 〔A 〕总动量守恒〔B 〕总动量在炮身前进的方向上的分量守恒,其它方向动量不守恒 〔C 〕总动量在水平面上任意方向的分量守恒,竖直方向分量不守恒 〔D 〕总动量在任何方向的分量均不守恒3、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那么卫星的 〔A 〕动量不守恒 ,动能守恒 〔B 〕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C 〕角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D 〕角动量不守恒,动能守恒 第四章:功和能 动能定理、功能原理 机械能守恒条件及应用例:1、一质点在二恒力作用下,位移为j i r83+=∆〔SI 〕;在此过程中,动能增量为24J ,其中一恒力j i F3121-=〔SI 〕,那么另一恒力所作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1《大学物理B1》试题

19201《大学物理B1》试题

湖北文理学院 2019 学年度 下 学期《大学物理B1》试题系 别 专业 学号 姓名 题 目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满 分 24 20 16 40 100 得 分得 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个质点在平面内运动,已知该质点的位置矢量表达式为j bt i at r += (其中a 、b 为常量),则该质点作A 、匀速直线运动B 、变速直线运动C 、抛物线运动D 、一般曲线运动[ ]2、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用平行与斜面的细绳连结放在光滑的斜面上,若斜面向左作匀加速运动。

当物体刚好脱离斜面时,斜面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A 、θsin g B 、θcos g C 、θtan g D 、θcot g [ ]3、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A)t R t R ππ2,2 (B) 0,0 (C) t R π2,0 (D) 0,2tRπ[ ]4、温度、压强相同的氦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ε和平均平动动能w 有如 下关系 A 、ε和w 都相等. B 、ε相等,而w 不相等.C 、ε和w 都不相等.D 、w 相等,而ε不相等.[ ] 5、简谐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的位移等于A 、4A ±B 、 2A± C 、22A ± D 、23A ±[ ]6、一人造地球卫星到地球中心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分别是R A 和R B 。

设卫星对应的角动量大小分别是B A L L ,,动能分别是KB KA E E ,,则应有A 、KB KA B A E E L L 〈=, B 、KB KA B A E E L L =〈,C 、KB KA B A E E L L =〉,D 、KB KA B AE E L L ==,[ ] 7、芭蕾舞演员跳舞时绕通过自身的竖直轴转动,开始时两臂伸开,转动惯量为0J ,角速度为0ω,然后将两手臂合拢,使其转动惯量为032J ,则转动角速度为A 、032ωB 、023ω C 、032ω D 、0ω[ ] 8、T 1和T 2时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两温度下相应的分子平均速率分别为1υ和2υ,则A 、T 1>T 2,1υ<2υB 、T 1>T 2,1υ>2υC 、T 1<T 2,1υ<2υD 、T 1<T 2,1υ>2υ[ ] 9、如所示,理想气体经历abc 准静态过程,设系统对外作功W ,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 和内能的增量E ∆,则正负情况是:A 、ΔE >0,Q >0,W <0.B 、ΔE >0,Q >0,W >0.C 、ΔE >0,Q <0,W <0.D 、ΔE <0,Q<0,W <0.[ ]10、机械波的表达式是0.05cos(60.06)y t x ππ=+,式中y 和x 的单位是m ,t 的单位是s ,则A 、波长为5mB 、波速为10m ⋅s -1C 、周期为13s D 、波沿x 正方向传播[ ]11、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 A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全部变为有用的功.B 、在一个可逆过程中,工作物质净吸热等于对外作的功.C 、摩擦生热的过程是不可逆的.D 热量不可能从温度低的物体传到温度高的物体.[ ]12、一质点作简谐振动的周期是T ,当由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时,从1/2位移处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为 A 、T /12 B 、T /8 C 、T /6 D 、 T /4 得 分 阅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已知一质点的位矢为j t i t r23+=,则任意时刻物体的速度为 ,加速度为 。

大学物理B1_第3章_1

大学物理B1_第3章_1

力的积累效应──
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

力的时间积累动量定理 力的空间积累动能定理
4
第三章 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1
3-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一、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1. 动量 (1)定义 m v 为动量 是描述物体机械运动的运动量大小和方向 的物理量,是状态量,是在物体间传递的物理量。 (2) 动量 P mv 是矢量,方向与 v 同; 动量是相对量,与参照系的选择有关,区别动量与动量的增量 2. 冲量 力对时间的积分(矢量) 是过程量 I (1) 恒力的冲量 I F (t2-t1 ) F t 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2) 变力的冲量
12 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
第三章 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1
力的空间累积效应: W ,动能定理. 一、功 1.恒力的功 力在位移方向上的投影与该物体位移大小的乘积(中学)。
F
3-4 动能定理
F 对 r 积累
r
W F r cos 由矢量标积定义式,有 W F r
功是标量,是过程量
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 13
第三章 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1
2.变力的功 把路径分成很多段 元功: dW F dr A到B力所做的功为
dri
dr
1 dr1 * A F1
F cos
i
B
*
W F1 dr1 F2dr2 ...
元功数值: dW F cos dr
v0
m v0

m v
P mv mv0 方向向下
运动到最高点时动量的增量
o

60
m v0
m v
m v 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m1 g m1 ( a a r )
T
T m2 g m2 ( a ar )
解此方程组得到:
m1 m2 ar (a g ) m1 m2
2 m1m2 T (a g ) m1 m2
T
a1
m1
a2
m2
m1g
m2 g
讨论:
由(2)的结果,令a=0,即得到(1)的结果
(二)应用牛顿定律求解质点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学会用隔离体法) 2、分析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图(找出全部力) 3、选取坐标系 4、列方程求解 5、讨论
1、常力作用下的连接体问题:
例: 设电梯中有一质量可以忽略的滑轮,在滑轮两侧用轻
绳悬挂着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重物A和B,已知m1>m2 。 当电梯 (1) 匀速上升,(2) 匀加速上升时,求绳中的张力 和物体A相对于电梯的加速度。
2
得:
k v x ln m v0
k x m
v e v0
e
k x
v v0 e
(证毕)
k x

上面介绍的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微分形式,它是 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关系,用起来有时不够方便, 经常是要通过积分才能求得最终结果,为使牛 顿运动定律应用起来更方便,下面介绍两种牛 顿第二定律的积分形式 integral form:
l v
2
积分:
2 l v ( l x ) gdx l vdv 得: l g g l 0 0 2 2
2
l g g
2
l v l 2 2
2
2
2
(2 ) gl v

2 v gl
例题:摩托快艇以速率v0行驶,它受到的阻力与速度
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顽固性 — ———惯性,惯性是物质最基本的特性之一,量度 惯性大小的量称为质量。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 的根源。
4、问题: question



牛顿第一定律引进了哪两个重要的概念 ? (惯性和力。) 什么样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 (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统称平衡状态) 质点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什么 ? (作用于质点上的所有力的合力等于零)


G mg lsg
F G B lsg xsg ( l x ) sg 由牛顿第二定律: F m dv , 即 : ( l x ) sg ls dv dt dt dv dv dx dv dv v 则上式为:( l x ) g l v 利用: dt dx dt dx dx
1 、动量的定义 momentum

pmv


2、牛顿第二定律的微分形式
dp F 或 d p F dt dt
dv F mam dt
问题:
(1)上式与右式有何不同?
(后者是质量可视为常量时的表达式,前者是普遍适用的。) (2)在哪两类问题中质量是不能视为常量的? (一是在运动过程中其质量有所增减的,如:飞行的火箭; 二是质点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
§1-4 牛顿运动定律 Newton’s Law of Motion

动力学:研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和 物体机械运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
1、牛顿运动三定律 2、常见力和基本力
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5、动量定理
6、动能定理
恩格斯说 :“牛顿由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而创立了天文学,由于进行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 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穷级数理论而 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学的本性而创立 了科学的力学。” 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作了 奠基的贡献,堪称科学巨匠。
二、牛顿第三定律 Newton’s Third Law
1、牛顿第三定律的陈述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出现同时 消失,属于同种类型的力。
2、牛顿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F AB F BA


问题: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何不同?
(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而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由于我们生活在地面上,地面是 一个最常用的惯性系。但只能说地面 是一个近似的惯性系,而不是一个严 格的惯性系,因为地球有自转角速度:
1 7 .3 10 5 rad s 1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物体 有法向加速度。
2、地心参考系 earth's core
地心参考系相对地面参考系严格 些,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角速度:
力的时间累积作用——动量定理
momentum theorem
力的空间累积作用——动能定理
kinetic energy theorem
关于定理、定律、原理




1、定理 Theorem :已经证明是正确的,可以作为原则或 规律的命题或公式。它可以由定律或原理来证明或推导出 来。(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角动量定理) 2、定律 Law :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实验总结归纳出来的客 观规律,它是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牛顿三定律、机 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 恒定律、转动定律、碰撞定律) 3、原理 Principle :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实验总结归纳出 来的,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它规律的基础 的规律。 (功能原理、运动叠加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原理和定律是不能从理论上证明的,其正确性只能用 实践来检验,如果实践中发现一例与之相违,该原理、定 律即被推翻,或必须限定其适用范围及条件。
动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其实,没有后者,
就不能充分显示前者的光辉。海王星的发现,把牛
顿力学推上荣耀的顶峰。 但是,十九世纪末期, 看来很和谐的经典物理理 论, 发生了很大的困难, 使许多物理学家感到困惑不 解. 正如开尔文在1900年指出的那样,物理学晴朗的 天空飞来两朵乌云,它动摇了经典物理理论的基础.
解:以地面为参考系,物体A和B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
受力分析。 物体在竖直方向运动,建立坐标系xoy y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r
ar
T
T
a1
o
m1
m2 m1
a2
m2
m1g
m2 g
(1)电梯匀速上升,物体对电梯的加速度等于它们对 地面的加速度。A的加速度为负,B的加速度为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和B分别得到:
T m1 g m1ar
m1 m2 ar g m1 m2
2m1m2 T g m1 m2
若电梯以加速度a 加速下降时: 由(2)的结果, 即得到
m1 m2 ar ( g a) m1 m2
2 m1m2 T ( g a) m1 m2
2、变力问题 problem of variable force 例题:有一密度为 的细棒,长度为l, 其 上端用细线悬着,下端紧贴着密度为 的 液体表面,现将悬线剪断,求细棒在恰好全 部没入液体中时的沉降速度,设液体没有粘 性。 解:浮力B是个变力: B xsg 细棒的重力: 棒所受合外力:
1、惯 性 系:牛顿定律成立的参考系,叫惯性参考 系,简称惯性系。 2、非惯性系:牛顿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叫非惯性 参考系,简称非惯性系。 3、问题: (1)在运动学中,参考系是否可以任意选取?
(可以)
(2)应用牛顿定律研究动力学问题时,参考系是 否可以任意选取? (不可以)
四、几种实用的惯性系
1、地面参考系 ground reference frame
种状态; 表述2: 任何质点,只要其它物体作用于它的所 有力的合力为零,则该质点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不变。
2、力
Force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多方面的(如电、光、热
等),力是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种相互作用。任何
力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的根源。 3、惯性 inertia
五、牛顿第二定律 Newton’s Second Law
1、数学表达式 Maths Expression
dv F mam dt



4、分量式components
2、瞬时性: Instantaneity 3、矢量性、力的叠加原理:
The principle of superposition of force
注:若将A、B视为一个系统,则 F AB 与 F BA
就是系统的内力,内力在系统中总是成对 出现;系统内力的总和为零,即:内力对 系统的整体运动不发生影响。


例:“自举”之力
三、惯性系与非惯性系
inertia system (inertia
reference frame) and noninertia system
dx vdt
t

x
0
dx vdt
0
t 0
v0 dt 1 x ln(1 v0 k t ) 0 1 k v t k 0 1 ln(1 v0 k t ) k

(3)由牛II定律
即:
dv dv dx dv F kv m m mv dt dx dt dx k dv x v dv k dx 积分: dx 0 v0 v m v m
T
T m2 g m2 ar
上两式消去T,得到:
T
a1
m1
a2
m2
m1 m2 ar g m1 m2
将ar代入上面任一式T,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