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内容评价体系
美国电视节目评估指标、方法及特色
![美国电视节目评估指标、方法及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d60212ca58f5f61fb73666f3.png)
据如 果 单 纯靠 受 众 调查 , 则 会 与 电视 台 内部 的流 程 、 目标
手 中 购 买 他 们 的 成 果— — 调 查 研 究 报 告 …。从 尼 尔 森 ( Ni e l s e n )媒 介调 查公 司1 9 5 0 年开 始 的全 国性 电视 网 收视
率 统计 和 1 9 5 4 年 开始 的地 方 性 电视 台的 收视 率 , 再 到美 国 电视 业 在 1 9 5 8 年首次 提出了“ 吸引力” 指数 ( 即满 意 度 指 标) , 经 过 半 个 多世 纪 的 发 展 , 美 国 电视 现 已形 成 了以 “ 收
度: 质量评 估指标 、 经济效 益指标和 社会效益指标 。
( 一) 质 量 评 估 指 标
表 收看节 目的观众对该 节 目的评价越 高 。
( 二) 经 济 效 益 评 估 指 标
1 . 质量标 准指标 对 于任 何产 品来 说 , 质量 是最 重 要 的 。广 播 电视 作 为
一
商业 电视节 目评 估 以收 视率 和市 场 为 中心 , 着 重寻 求
了评估 的标 准 。 是 整体评估体 系的基础 和核心 。纵观美 国电 视 节 目的发展历 程 ,其 评价 指标 的选取 大致 可分 为三个 维
的P T VQ 指数 , 从 而对节 目做 出评价 。 P T V Q的计算 公式如下 :
V Q = 塑
× l 0 眠 V Q 分 数 越高
视率” 等 客观 指标 为 主 , “ 满 意度 ” 等 主 观 指标 为 辅 的 多级 指 标 。本文 着重 从 评估 指标 、 评估 方 法及 评估 特 色三 个 方
教育电视节目的评价ppt
![教育电视节目的评价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8f1828bb68a98271fefa93.png)
节目评价的意义与原则
(四)教育电视节目评价的原则
5、收益性原则
教育电视节目评价要关注节目的收益,当然 这里面既包括社会效益,也要关注经济效益。在 市场化背景下,仅仅强调社会效益而忽视投资收 益,必然会造成教育电视投入不足、不能持续发 展的境地。重视经济效益,在电视节目市场取得 回报,是教育电视繁荣与发展的保证。
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判定教育电视节目传播
效果并对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节目评价的意义与原则
(二)教育电视节目评价的意义
长久以来,我们拍摄的教育电视节目或作为课堂辅助 教学产品,或将其作为上级布置的任务,或将其作为 填满播出时间的填充物,几乎没有从大众媒介产品角 度来审视它。 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 媒介学习,教育电视成为关注热点。 目前,我国电视界的评价状况不容乐观,各级电视台 有自己“内部”评价标准,这种“关起门来评价”成 为电视市场繁荣的羁绊。 当前的节目评价体系大部分侧重于技术指标。 教育电视节目普遍采用收视率评价存在很多问题。
节目评价的意义与原则
知识点学习提示:
了解教育电视节目评价的意义与特点。
重点把握教育电视节目评价的原则。
ETV
教育电视节目
编导与制作
第七章 教育电视节目的评价
1
教育电视节目评价的意义与原则
2
教育电视节目的评价方法
教育电视节目的评价方法
(一)教育电视节目评价的三种方法 (二)教育电视节目评价的指标体系
节目评价的意义与原则
(四)教育电视节目评价的原则
3、审美性原则
媒介产品作为人的劳动产物,应具有审 美性。如果把科学性看成“真”的话,审美 性原则就是“美”。科教电视的“美”,一 是指内容本身的“美”,二是节目加工形式 的“美”。没有美的形式,在资讯丰富和媒 介发达的今天是很难被观众接受的。
以评审促提升 以机制保安全——电视节目播出质量保障实践
![以评审促提升 以机制保安全——电视节目播出质量保障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047896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7.png)
以评审促提升 以机制保安全——电视节目播出质量保障实践2020年“金帆奖”获奖作品创作经验谈特约专题INDUSTRY TOPICS平应不超过-2dB TP,平均响度应为-24LKFS,响度容差±2LU。
主观评价是由专家评委对参评节目的图像技术质量、声音技术质量、不同节目之间的一致性、两个节存储到播出系统的二级存储,完成备播。
二级存储采用两组互为镜像的主备存储体,同时写入,确保安全高效地实现备播素材的存储,二级存储的素材文件根据节目单拷贝到相应的播出视频服务器。
上载工作站可上载素材到上载服务器,再迁入二级存储,在应急上载模式下,也可直接上载到播出服务器。
播出视频服务器解码实现各频道节目播出,保证了文件传输、上载、播出分离,互不干扰,协同工作,在确保备播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播出安全性。
2. 素材质量保证体系如图3 所示,系统完成了制作域到播出域节目文件的合法性及内容、技术质量的全流程把控。
素材文件从制作网迁移到媒资系统的过程中,采用MD5校验,避免素材文件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等差错。
1系统整备示意图3全流程素材质量监控Advanced T elevision Engineering047态,节目播出与卫视频道完全同步。
当卫视频道播出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时,可通过系统末级跳线的方式,用卫视备份频道替代卫视频道播出。
通过修改系统配置,卫视备份频道也可作为其他高标清同播频道的系级指南》(GD/J 037—2011)的相关规定,山东广播电视台播出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定为三级,通过部署安全网关、入侵检测等设备,能够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统一安全策略下防护系统免受攻击,在系统遭到侵害后,能够较快恢复绝大部分功能。
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播出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建设由基础网络安全、边界安全、终端系统安全、服务器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安全管理中心等部分构成。
播出系统网络安全架构如图5所示。
安全等级保护的核心是安全技术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则是保障。
电视节目评估体系解析
![电视节目评估体系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a1064c77232f60ddcca1e3.png)
电视节目评估体系解析——模式、动向与思考[摘要]:电视节目评估作为一种效果评估机制,更作为一种激励和导向机制,一直为广电管理高层、电视业界学界和社会舆论所广泛关注。
本文对我国电视节目评估的概念和评估模式进行界定和归纳,比较各电视台的评估体系异同,分析央视改进其综合评估体系的新动向,并就如何强化社会效益因素在评估体系中的作用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世纪伊始,为适应我国电视业市场转型持续深入的要求,各级电视台陆续推出一系列新的管理机制,试图与纳入了收视率因素的新的市场游戏规则相适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确切地说,是多指标、综合性的节目效果评估体系。
建构这种综合性评估体系背后的逻辑是,作为社会主义体制而非商业体制下的电视台,我们要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评估体系中,除了要有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的收视率指标外,还要有若干能够反映社会效益的指标参与其中。
就此而言,节目综合评估体系既是一种效果评估机制,也是一种激励机制,更是一种导向机制。
如今,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传统电视不断遭遇新媒体的冲击,电子荧屏传播开始向数字视频领域延伸;另一方面,传统电视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压力下各种盲目追求收视率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现象频频出现,甚至发生样本户被污染事件。
新媒介时代,如何在坚持“两个效益”并重的前提下,强调社会效益因素在节目评估中的作用,进行评估体系的调整和改进,适应观众需求,实现电视传播在传播方式、价值导向、经营意识、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成为摆在电视人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以下本文对我国电视界目前电视评估的概念和模式进行界定和概括,分析发展动向,并就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一、电视节目评估:概念与模式我国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相对成熟的模式,并真正应用于节目评估实践。
1、节目评估与评估体系节目评估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节目质量进行评估,另一种是对节目传播效果进行评估。
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293ec3e48d7c1c709a1454a.png)
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作者:***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8期【摘要】随着我国电视业改革发展的深入,改变过去以收视率为中心的一元评价体系,建立包括社会影响、收视效果,经济效益在内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是大势所趋。
电视台与新媒体的融合进一步深化,如何将新媒体影响力指标融入,也是电视节目评价体系建设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在总结分析一些重要电视台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经验基础上,分析每个电视台如何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建立适合自身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尝试探讨如何将新媒体指标加入到节目综合评价体系之中。
【关键词】节目评价精细化管理新媒体指标一、中央电视台和湖南电视台建立节目综合评价体系的经验1、中央电视台——“四项指标,一把尺子”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中央电视台是我国电视业的领头羊,在节目评价体系的建设上也走在了前列。
早在2002年,央视就出台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方案》和作为配套的《中央电视台节目评价暨栏目警示淘汰实施细则》,在电视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和示范效应。
央视2002年版评价体系以“三项指标,一把尺子”为特征,俗称“末位淘汰制”。
所谓三项指标是指以收视率为基础的客观指标、以专家、领导评议为基础的主观指标,以及以投入产出比为基础的成本指标。
一把尺子则是将三项指标赋予5:3:2权重以后,计算出来的综合评价得分。
对每季度排在后面的节目进行警告,一年内被警告三次的,即遭末位淘汰。
2008年,央视对节目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部分调整,主要是加入了品牌指标和趋势指标两个新的评价指标。
品牌指标旨在考察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广告号召力、对频道贡献等。
趋势指标则是考察一档节目,尤其是新节目的成长潜力。
2011年央视再次出台新的节目评价体系标准,新体系分为四大类: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和专业性,即“四项指标,一把尺子”,其中分值最高的为传播力,占到了50%,其次是影响力为25%,引导力为20%,专业性为5%。
其中影响力和传播力又细分为相关二级指标,传播力分为收视目标完成率、观众规模、忠诚度、成长趋势4个二级指标,影响力分为公信力和满意度2个指标。
探索城市台节目综合评价体系
![探索城市台节目综合评价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a0ccc7699b6648d7c1c7462c.png)
A 广告亦或外地 公司广告 客户 占有相 当 项 目所占权重略有不同。央视 综评体 系中收视 指标 城 市台 ,4 占5 0 %,其 余 5 0 % 由引 导力 、公信 力 、专 业 品质 大的比重 ,而这些外地 广告公司 多年来操作的惟一 三 方面组成 ; 全 国卫视的综 评体系 ,从 宣传 引导 、 依据就是收视市场数据。换句话说 ,如果做好 了这
发展 的广 播 电视 节 目综 合 评 价 体 系。
所必须 。城市广播 电视 台面对政 策、市场 、新媒体
两个效 益的统一 ,是量化评估 与质化评估 的统一。
这里 ,量的指标来 自于收视率调 查 ,质的评估来 自 于专家访谈或专家组调查、观众 的满意度调查 。关
键是 ,市场认不认 ,接受不接受? 我国城市台发展不平衡 , 市场化程度大不相同。
平 台传播 力、品牌竞争 力三个 维度考量 。湖 南台的 些客户的工作 ,使这些客 户接受了综评结果 ,其他
综 评公式为 : 收视率 ( 5 0 %)+投入产 出比 ( 3 0 %)
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了。
2 0 1 2 年 南通 台年均收视 率 1 2 . 3 5 %,市场份额 +专家意见 ( 2 0 %) 。 城市 台是处于基层 的广播 电视制播机构 ,其覆 3 6 . 4 5 %,属 于城 市台 第一方 阵。 电视 广告 中外地 4 . 6 %,是全台广告 的重要组成 盖 范围有 限 ,频道构成相对单一 ,在这一层级建立 公司广告 占比约为 3
,
综评体系提出的背景
节 目有多少人看?播 出的广告有多少人接受? 面 的数 据 指标并 不能完 整地 体现 出节 目的综合 价 在什 么频 道什 么时 段投 入 多少可 以获 得最 大的 经 值 ,质的评估 将节 目的公 信力 、影响 力、美 誉度、 济 回报? 为了 回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些 问题 ,央视 总编 室 在上世 满意度纳入其 中, 更有利于客户产品可信度的打造、 纪 8 0年 代 末 着 手 做 收 视 调 查 ,后 来 有 了 C T R、 产品的营销 。投放广告应该同时结合节 目的价值数 C S M、NI E L S E N 等大 型调 查公司 。调 查公司的介 据 ,即质态数据 ,再加上节 目的收视数据进行综合 入 ,使广 告时段 的购买 者与电视节 目的制播 者有 了 评估 ,才能达到精准营销 的 目的 。
节目多维指标综合评价规则
![节目多维指标综合评价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19383a03102de2bd960588f9.png)
节目多维指标综合评价规则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由内容质量、传播效果及热度指数等指标构成的电视节目跨屏传播效果评估体系构建的基本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电视节目评价服务的提供者(即电视节目综合评价公司或机构),样本户,以及包括电视节目播出机构、节目供应商、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媒介购买公司、政府相关机构、设备制造商和学术研究机构等在内的数据使用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6315—2010 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术语GB/T 26316—2010 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服务要求3 术语和定义3.1内容质量 content quality电视节目内容评价体系由主观评价指标体系和客观评价指标体系两大系统构成。
主观评价指标系统由专家评价、受众评价两方面的指标构成。
客观评价系统由市场份额、广告创收两方面的构成。
3.2传播效果 spread effect传播效果以跨屏收视率为考察指标。
跨屏收视率是对观众在手机、电脑、电视、平板等不同终端收看节目的总量的考察。
本文件综合考虑电视直播收视率、时移收视率、网络收视率,设置各自权重并进行加权求和,实现节目跨屏收视情况表示,即某节目跨屏收视率。
3.2.1电视直播收视率 Live TV ratings节目在电视上的直播收视率,即针对某一特定节目,平均每分钟的收视人数占推及人口总体的百分比。
13.2.2时移收视率 Time-shifted ratings节目在电视频道中首次播出后7日内基于所有点播和回放行为产生的电视机端的收视率。
3.2.3网络收视率 Internet ratings对节目网络传播收视数据整合后得出,范围包括主流视频网站的网页、客户端以及手机App等,以“点击量”为指标。
建立综合收视评价体系以制衡唯收视率破坏效应的思考
![建立综合收视评价体系以制衡唯收视率破坏效应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166f0ed7c1cfad6195fa7ac.png)
逋 忻 僧 汰 l I 戈
D ON GNA N C H U A NB O 研 - 广 播 { 5 I { i 5 贼
建立 综合 收视 评 价体 系 以制衡 唯收视 率 破 坏 效应 的思考
高 华 ,任 平
(福 州广播 电视 台 福建 福 州 3 5 0 0 1 4)
摘 要: 本 文 分 析 收 视 率 调 查 存 在 的 弊 端 以及 “ 唯 收 视 数据 的公正性和可信度锐减 。 ( 四) 收 视 率 不 一定 体 现 满 意 度 率” 带来的不良后果, 探 索打破 收视 率独大的格局, 提 出: 建立 收视 率调查、 观 众 满 意度 调 查 、 不 同主 体 人 员评 议 、 媒 体 关 注 收视率在一定程度 上能 反映受众规模 , 但如果把收视数 势必 将把非大众 的优 秀栏 目淘 度等在 内的电视节 目 综合 评价体 系, 让电视 节目回归健 康均衡 据拿来衡 量 电视节 目的品质 , 发 展 的轨 道 上 。 汰出局。例如 , 福 州广播 电视 台的 《 闽都大讲 坛》 栏 目,由于 定位文化知识层次稍 高的本土观众 , 它的收视率明显不如定 关键词 : 收视 率调查 唯 收视 率 节目综合评价体 系 位大众 的 《 攀讲》等娱乐节 目以及 日韩 电视剧 。况且, 收视调 查作 为一种手段 , 终究 无法深度 分析 电视节 目, 也无 法反映 更无法准确 衡量观众 对某一栏 目的满意 在 电视 产业化时代 , 收视 率 的货 币化 和商 品化 , 致使 收 观众 对节 目的要求 , 视率 标 准 失去公 信力,“ 收视率 至上 ” 成 为 电视媒体健 康 发 程度。电视 台如 果以 “ 收视率至上”的规则 , 来评价各频 道定 展 的桎梏。为了有效制衡 电视媒体 “ 唯收视率 ” 的负面影响 , 位不 同的节 目, 那么被 “ 末位 淘汰 ” 的, 可能有 7 0 % 以上是 必须 建立 包括 社会 影响、 收 视效 果、 经 济效 益、 审美教育 等 文化教育 类节 目。 在 内的节 目综合评价 体 系, 以改变过去 以收视 率为中心的一 ( 五) 传统收视调查不能覆盖新媒体 收视 元评价。 传 播新 形势下, 现实生 活中很 多人通过手 机、 电脑 网络 近 几年,网络 视频 收视率 都 在 “ 节 目综合评 价体系” 改革方面, 中央 电视台和 福州广 等终端 观看影 视节 目。据监 测, 3 0 0 %一 4 0 0 %/ 年) , 这 意味 着 新媒体受 众 播电视 台做了不少探 索与实践。本文以此为蓝本 , 试图通过专 以高速 度增 长 ( 尤其 布点和 样 家打分法、 不同人员阅评、 收视率调查等评价方式 , 来获取 客 群体越 来越 庞大了。传统 的收视率调 查手段 , 本, 已经无法覆盖新媒体 的收视行为。 观、 真 实、准确 的量化数据 , 满足电视节 目不同的评 估需求, 建立综合性 的节 目评价体 系以制衡 唯收视率的破坏效应。 二、 唯收视 率带来 的不良后果 ( 一) 导 致电视节 目内容的单一和偏 向 收视率调查固有的 弊端 ( 一) 收 视 率 数 据 解 释 的 局 限性 为了以最快 的速 度吸引观众 眼球, 许 多电视机构 和栏 目 不在全 方位 提升栏 目品质、打造栏 目品牌 方面 下 收视率是 指某个时段 内收看某个 电视节 目的观众 人数 占 舍 本逐 末, 观众 总人数的百分比。收视率 的高或低主要受 以下多种 因素 功夫 , 而是着力迎合 部分受众 的口味 , 纷 纷选择 制作和购 买 影响 : 一、观 众开 机次 数 的影 Ⅱ 向, 通 常晚 间或双休 日开机 率 “ 暴力、 血 腥、・ 惨剧、 色情、 罪行 和财 富” 等 题材的 电视节 目 高: 其 它 时 间 收 视 行 为较 少。二 、 节 目编 排 的 影 响 : 首 先 由于 或影视 剧 目, 导 致节 目千篇一律 且庸俗 化 , 受众 的猎 奇心理 时段 的影响 , 同样 一档 节 目安排 在黄金 时段与非黄金 时段播 也不 断膨胀 , 不利于 引导观众健康收视。 出, 收视效 果截然不 同; 其次 , 安排不 同频 道播 出, 效果也不 ( 二) 导 致媒体社会责任弱化甚至缺失 同, 如节 目安排在 主要频道 播出的效果就 比非主要频 道播 出 “ 娱 乐带来收视率 , 收视 率带来广告, 广告带来利润”, 的 效 果 好 。三 、 节 目类 型 的 影 响 : 不 同节 目类 型 , 观 众 定 位 不 这个链条被业界 奉为 “ 生存法则” 。为了追求收视率最大化, 同, 大 众 节 目与 小 众 节 目相 比 , 收 视 的 人 数 自然 就 多。四、 节 某 些制作人忽视 电视节 目对 大众的审美和 教育 功能, 突出节 游戏 功能” , 强 化感 官刺 激 , 把 节 目带 入 “ 娱乐至上、 娱 目自宣 的影响 , 前 期宣传推 介声 势大一定程 度上 会吸引观众 目的 “ 乐至 死”的怪 圈, 导致节 目失去品位 , 媚俗之风 盛行。 不良信 关 注 节 目。 ( 二) 收视率调查 技术 的缺 陷 息、 不 良导 向的传播 , 势必影响媒体 的正面 形象, 导致 媒体 的 不同 的收视调 查公 司采用 的技 术方 法不同也会 导致 对 社会责任 弱化甚至缺失。 ( 三) 削弱电视媒体的教化功能 同一档 同一时段 的 电视节 目调查 的收视数据产 生偏 差。 央 视 我 国的媒体 单位 , 兼具 事业、产业 的双重 属性。当社 会 索福瑞 基 于模 拟 电视 的数据 采 集 , 泓 安V A V可采集 数据 的 电视 台必须以社 会效益 为重 。 媒体平 台向手机 电视 、 互联 网视 频等媒体延伸。如2 0 1 7年某 效 益和经济效 益 出现冲突 时, 台 一月 份 的 电视 节 目收 视 总份 额 : 泓 安的是9 . 8 , 索福 瑞 的 是 关于 唯收视 率评 价节 目的偏 颇, 王军 功在 《 电视和谐 发展 的 1 3 . 8; 二 月份 的 电视节 目收视 总份额 : 泓 安 的是8 . 9 : 索福瑞 评 判标 准一 一 绿 色收 视率 》 一文 中这样 表 述 : “ 节 目的评价 的是1 4 . 9 。 不能 以纯粹 的市场为导 向, 还要体 现 对传播 目的的实现 , 要 【 三) 收视 率调查 的监管不力 确保 主流意识 、 主流 文化 对观众 的影 响和引导” … 。笔者认 近 年来 , 收视率统计被 “ 污染” , 收视率 的造假 问题屡 屡 为, 如果 只以观众 的喜好来评 价节 目, 而缺 失来 自主流群 体 出现, 权威 媒体 曾披 露收视率 样本户被收 买控制、 收视 率造 及电视 自身的评 判, 这样 的 “ 唯收视 率 ” 做 法无疑将 削弱主 假 。由于样本户少且 固定 , 给造假 者提供便利 , 收买样本户、 流意识、主流文化 的有效传播。 改 变数据 端 口、 窃听和 截留数据 等等都 是造假 常用手段 。这 ( 四) 导致电视资源浪费 些 问题 的存在 , 加 上对收视 率调查 的监 管缺位 , 造 成收视 率 高收视 率并 不等于节 目高 品位 , 片面 追求收视 率高 , 导
电视栏目评价体系的建构及其发展
![电视栏目评价体系的建构及其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d288dd0a58da0116c174914.png)
一
、
电视 栏 目评 价 体 系发 展 的历 史 和 现 状
我国的电视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 它担负着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 以 及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 、 方针、 政策的重要功能, 但这不是 电视媒体唯一
的功能。电视传媒具有政 治属性 , 同时还兼有信息传播和文化产品服务的属性, 它 这就要求 电视媒体必须树立市场观念 、 经营观念和竞争观念 , 在
二、 电视 栏 目评 价 体 系 的 指标 选 择
电视栏 目 评价体系的框架是 由一系列 的指标所构成的, 它可大致分为主观指标 、 客观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 。 这种分类方法其实
可以交互形成各项具体的指标, 中客观指标 中的社会效益指标包括收视率 , 其 经济效益指标包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0 1 5 4 ( 0 8 0 — 0 4 — 0 10 — 6 7 2 0 )6 19 2
电视栏 目评价体系的建构及其发展
章 波 多 措
( 青海 电视 台, 青海
西宁 8 00 ) 108
摘 要 : 立 科 学 量 化 的 电视 栏 目评 价 体 系是 实施 栏 目评 价 的前 提 。 电视 栏 目评 价 体 系的 框 架 是 由一 系列 指 建
为了提高节 目质量、 吸引更多受众和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 , 中央电视台在19年开始着手建立电视栏 目 98 评价体系 , 而这个体系必须是易于操 作的。 02 ,中央电视 台节 目 20 年 《 综合评价体系方案》 中央电视台栏 目 和《 警示暨淘汰条例》 应时出台。 这一评价体 系, 通过对各个栏 目的合理分类 ,
电视节目品质评价研究
![电视节目品质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637fd6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b.png)
电视节目品质评价研究随着电视节目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视节目品质的要求也愈加严格。
然而,如何评价电视节目品质却成了一个难题。
本文旨在探讨电视节目品质评价的研究,以期提高电视节目品质。
一、品质评价指标评价电视节目品质需要制定标准,明确评价指标。
目前,在评价指标方面,主要是从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社会效益、情感共鸣等角度入手。
首先,从艺术价值来看,电视节目品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艺术水平。
艺术品质不仅在于技术手段的运用,更在于思想深度、人物塑造、主题表达、情节设计等方面。
以优秀的电视剧作品为例,要想评价其品质,需要综合考虑情节、演员、导演、音乐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其次,从文化价值角度来看,电视节目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蕴含了许多文化元素。
如何通过电视节目传递传统文化和社会精神,是评价电视节目品质的重要标准。
例如,评价一部历史剧品质时,需要考虑其历史真实性和文化表达。
再者,从社会效益角度来看,电视节目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使命。
优秀的电视节目要关注社会问题,传达积极信息,对于观众的正面引导有着重要作用。
如何评价电视节目在社会效益方面的表现,也需要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
最后,从情感共鸣角度看,电视节目品质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观众的感受。
只有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电视节目才能真正成为好的作品。
因此,情感共鸣也是评价电视节目品质的重要标准。
二、评价方法电视节目品质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目前,主要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
定量分析强调的是数据的统计和科学性,依据系统化的方法分析电视节目的各项指标,如剧本、演员表演、音乐、画面等方面,从而对电视节目品质进行自动化与标准化的评判。
定性分析强调的是个人主观因素和专家判断,探究电视节目的内涵、深层次内涵、差异化的感官体验,通过人工的手段进行分析和总结。
可以说,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互补充,各有其优势。
在实际评价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采取合适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96157c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6e.png)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日期】2020.01.02•【文号】广电发〔2020〕1号•【施行日期】2020.01.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广播影视正文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广电发〔2020〕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总局直属各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关于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已经总局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0年1月2日关于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共服务是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由“村村通”向“户户通”的跨越,基本解决全国人民听到广播看到电视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听好看好用好广播电视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为标准化和均等化建设有待加强,覆盖面和适用性亟须提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高质量公共服务需要,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技术革命发展实践。
为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和智慧广电等战略部署,聚焦人民听好看好用好广播电视,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以均等化享有为基础,以提高覆盖面和适用性为关键,以推进转型升级为方向,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增效能,加强改进传输覆盖网络,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服务机制,大力推进“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深度融入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747fe4d584254b35eefd3470.png)
广电总局正式下发“限娱令”卫视须办道德建设栏目2011年10月26日 08:16来源:人民网作者:赵光霞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赵光霞)吵得沸沸扬扬的“限娱令”昨日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国家广电总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明确指出,从明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限制婚恋交友等七类节目播出时长,并明确提出“三不”方针。
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以新闻宣传为主须开办思想道德建设栏目意见重申,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是以新闻宣传为主的综合频道,从2012年1月1日起,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日6:00至24:00新闻类节目不得少于2小时;18:00-23:30必须有两档以上自办新闻类节目,每档新闻节目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还要开办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建设栏目。
控制七大节目播出总量《意见》提出,对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
每晚19:30-22:00,全国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播出上述类型节目总数控制在9档以内,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周播出上述类型节目总数不超过2档。
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天19:30-22:00播出的上述类型节目时长不超过90分钟。
明确提出“三不”方针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搞末位淘汰制《意见》要求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明确提出“三不”,即不得搞节目收视率排名,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搞末位淘汰制,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排名衡量播出机构和电视节目的优劣。
以下是原文:广电总局将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近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从明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
中央电视台媒体评估
![中央电视台媒体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d8db484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8.png)
跨界合作将成为未来媒体评估的重要方向,通过整合 不同领域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评估指标
收视率、网络点击率、口碑评 价、市场占有率等。
网络点击率
该剧在网络上的点击率也非常 高,表明观众对该剧的喜爱和 追捧。
市场占有率
该剧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 额,对于电视台和制片方来说 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
05
媒体评估的未来发展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评估挑战
媒体形态多样化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这 给媒体评估带来了新的挑战。
人工智能在媒体内容生产、传播 和评估中的应用,提高了评估的 效率和准确性。
云计算
云计算为媒体数据的存储、处理 和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有助 于实现实时评估和动态监测。
未来媒体评估的趋势和展望
个性化与精准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体评估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与精准 化,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动态监测与实时反馈
未来媒体评估将实现动态监测与实时反馈,以便及时 调整和优化媒体内容与形式。
03
主持人表现
主持人的表现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其形象气 质、语言表达和现场应变能力等方面都得到
了好评。
05
04
节目内容质量
该新闻节目内容丰富,涉及国内外政 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且报道深入 ,分析透彻,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
06
广告收入
该新闻节目的广告收入较高,表明广告主对该 节目的认可和信任。
案例二:某综艺节目的评估
监测竞争对手
通过媒体评估,可以了解竞 争对手的市场表现和传播策 略,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竞 争。
媒体评估的方法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074a95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c.png)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日期】2018.10.31•【文号】广电发〔2018〕60号•【施行日期】2018.10.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广播影视正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广电发〔2018〕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中国教育电视台: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创新创优,不断推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文艺创作呈现出良好态势。
但是,一些文艺节目出现了影视明星过多、追星炒星、泛娱乐化、高价片酬、收视率(点击率)造假等问题,不仅推高制作成本、破坏行业秩序生态,而且误导青少年盲目追星,滋长拜金主义、一夜成名等错误价值观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纠正。
为确保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健康有序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价值引领。
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节目制作机构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政治家办台办网办节目,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着力营造清朗的文化环境和健康的精神空间,承担启迪思想、滋养心灵、涵育审美、成风化人的重要使命。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要坚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坚守底线红线。
各节目制作和传播机构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当二者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要无条件服从社会效益,绝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绝不能做市场的奴隶,使作品充满铜臭气。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决遏制追星炒星、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
内容分析法 (2)
![内容分析法 (2)](https://img.taocdn.com/s3/m/f0e2e5f7c8d376eeaeaa31e4.png)
内容分析法第一节内容分析法在媒介与文化研究中的应用几个研究范例:1. 20世纪20年代,拉斯韦尔使用内容分析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国所使用的宣传符号,认为“宣传是现代世界中最强大的工具之一”。
(参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情报部门监听德国电台播放音乐的数量和类型,并跟欧洲德国占领区内电台音乐节目比较,以此推测欧洲大陆上盟军反攻的状况。
3. 洛文塔尔,1944年,研究《柯里尔》(Collier's)和《星期六晚间邮报》这两种杂志里的著名人物传记。
目的是看看这些人是否与政治生活、商业、教学与娱乐相关,以此加以分类。
于是,洛文塔尔发现几个有趣的情况:(1)传记的数量逐年增加;(2)有关政客、商人/教授的传记逐渐减少,而有关娱乐的传记逐渐增加;(3)有关演艺人员的文章从严肃的艺术家与作家转向某类流行的艺人。
洛文塔尔发现,初期的传记文章焦点是“生产偶像”(提供教育与方向),后期文章的焦点是“消费偶像”,如电影明星和其它娱乐明星。
这些文章关注明星们的生活方式的嗜好与消费模式。
洛文塔尔讨论了传记里的这些“消费偶像”如何影响到诸如对待童年、成功、调节以及社会化功能等问题。
他那些40页的专题论文经常被社会学家引用。
4. 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1)用该法研究何种话题得到多少新闻报道。
(2)《负面新闻》(1976)。
研究20世纪70年代劳资关系的电视新闻报道。
使用了当时先进的录像机和SPASS,本拟分析一年的数据,后来压缩为半年。
检查劳资关系报道中对资方和劳方代表报道上的差异,发现有充分证据表明电视新闻在本质上包含意识形态偏见。
该研究首先对电视报道分类,如经济、城市、人权等,除了内容分析,还用了访谈、参与式观察。
发现工业部门中,电视报道数量与官方统计公布的数据不一致。
研究的结论引人争议,他们认为,电视新闻将产业界的动荡归咎于劳方,将参与罢工的劳方作为报道中的坏蛋,而将对里面的资方作为权威的信息来源,这样的报道不仅有害而且促成了社会的分裂。
电视剧播前评价与播后评价差异研究
![电视剧播前评价与播后评价差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29c45076c85ec3a87c2c5bd.png)
因素是确定因子, 而对播后评价影响量大的是不确定因子和突发因子, 不确定因子和突发因子是
导致 电视剧评价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电视剧 播 前评 价 播后评 价 评 价 差异
一
何为 “ 电视 剧 评 价 "
上也是一种 电视剧评价 行为:电视剧 安排在什 么时候 、什么时段播 出.宣传推广 时选择什么 看点、卖点 .都 涉及到 电视剧传播主体对电视
的每一个环节。在电视剧生产过程 中.由剧本
创 作到拍摄制作 .再 到宣传发行 .电视剧 制作
商和发行商对未来作为产 品的电视剧有一个基 本 的预期和判断 。同时剧本 创作者对未来作 为
作 品的电视剧 也有一个初步的预测 和评估 .这 些都是电视剧 生产主体对电视剧 ( 或准电视剧
体根据各 自要求 .对电视剧及其价值展开各种
播后评价为观众和市场为主导的大众文化立场 ,
J 事僻 与 蝗 簟措 施 瞍柏 社 会 心理 、市 是趣 味 妇期 斯
皿 人 动 ,突 发事 件
6电视 刺 供 片方 蛮 力 购蝌部¨ 札 台 规棒
外加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精英文化立场。
4 、两种不同评价 目的的评价 :播前评价的 目的在于防范 电视剧播出的政治风险 ,预测电 视剧 的市场价值和竞争潜力 ,评估 电视剧的思 想与艺术价值 ;播后评价 的 目的在于盘点电视 剧的市场价值和评判 电视剧 的艺 术效果 ,检验 电视剧播出后引发的社会影响。 5 、两种不 同作用的评价 :播前评价的作用 直接影响电视剧能否获得生产许 可 ,能否取得
剧质量与价值的判断。 电视剧生产与传播过程生产主体和传播 主 体的评价行为。是一种 内部的 “ 自主评价” 。此 外 .电视剧评价行为还 来 自于第三方主体所实
trvv执行标准
![trvv执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8e236f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1.png)
trvv执行标准TRVV执行标准是一种针对电视节目的质量评价体系,它由中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TRVV)制定和发布。
TRVV执行标准的名称来源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TRVV)的英文缩写(Television and Radio Program Produc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
TRVV执行标准的目的是保证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促进电视节目的创新和发展。
TRVV执行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作流程:TRVV执行标准规定了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包括节目的策划、编剧、导演、摄影、录音、剪辑、配音、后期等环节。
TRVV执行标准要求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电视节目的制作设备应具备相应的性能和质量。
•内容质量:TRVV执行标准规定了电视节目的内容质量,包括节目的主题、风格、结构、语言、逻辑、情感、创意等方面。
TRVV执行标准要求电视节目的内容质量应符合国家法律和道德,电视节目的内容应具有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电视节目的内容应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技术质量:TRVV执行标准规定了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包括节目的画面、声音、色彩、灯光、特效、字幕等方面。
TRVV执行标准要求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应符合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电视节目的技术应具有专业性和先进性,电视节目的技术应具有统一性和协调性。
评价方法:TRVV执行标准规定了电视节目的评价方法,包括节目的评审、评分、评奖等环节。
TRVV执行标准要求电视节目的评价方法应符合科学性和公正性,电视节目的评价应由专业的评委和评审机构进行,电视节目的评价应以客观的标准和指标为依据。
TRVV执行标准是一种有利于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水平的质量评价体系,它在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内容质量、技术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TRVV执行标准的实施,也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保护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员和观众的权益,维护电视节目的市场秩序,推动电视节目的创新和发展。
22春10月中传媒《媒体管理》作业考核
![22春10月中传媒《媒体管理》作业考核](https://img.taocdn.com/s3/m/63ec7d7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6.png)
22春10月中传媒《媒体管理》作业考核
1:在电视节目媒体的评价体系当中,收视率属于()指标。
A、财务指标
B、客户指标
C、内部运营指标
D、学习与成长指标
答案:B
2:按照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不属于决定市场利润水平的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是()。
A、市场需求的规模
B、替代产品的威胁
C、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D、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答案:A
3:以下属于媒体业绩评价市场指标的是()
A、员工满意度
B、新产品研发指标
C、投资回报率
D、老客户保持率
答案:D
4:以下不属于媒体业绩评价学习创新指标的是()
A、员工满意度
B、客户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节目内容评价体系
电视节目内容评价体系由主观评价指标体系和客观评价指标体系两大系统构成。
主观评价指标系统由专家评价、受众评价两方面的指标构成。
客观评价系统由收视率评价、投入产出比两方面的构成。
电视节目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它给受众提供的是信息和娱乐服务,因此电视节目的质量评价体系是复杂的。
电视节目具有公益属性和商品属性,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
具体到《秀一天》栏目的节目内容质量评价,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建立起科学的电视节目质量标准体系。
通过在网络上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受众收视前对电视节目的预期将很大程度决定观众对节目的收视程度。
如果节目的质量达到或超出目标受众的预期,节目的质量调查结果会很好,反之,节目的质量调查结果很差。
受众的节目预期通常和电视台综合实力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我们调查的质量数据应该是电视节目的质量指数,反映的是节目质量的综合状态是处于上升还是下降。
电视节目的高质量意味着高效益、高价值、高附加值,对于一个电视节目来说,有效收视观众人数反映了节目对观众的影响和产生的效果,决定了节目播出的价值。
但是,电视节目质量仅仅靠收视率来衡量是不够的。
这是因为电视节目是一种公共文化产品,具有引导舆论、倡导主流文化的特殊作用,只靠收视率评价可能会导致节目广告化、媚俗化。
而且我国观众的收视习惯地区差异较大,收视率的调查结果还难以全面反映真实的收视情况。
我们应该根据电视台已有的
实际经验,利用社会调查统计的技术,建立一套科学的电视节目质量评价体系。
1. 专家评价
电视台可以邀请相关的学者专家做电视节目的质量顾问,请他们给电视节目打分。
专家学者往往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对电视节目相对来讲比较关注,他们对节目内容的评价数据是有专业代表性的,对指导节目创新是很有帮助的。
被邀请的学者应该有合理的组成结构,应该包括新闻、传播、电视、文化、社会、心理、经济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还可以包括与具体节目内容相关的学者专家。
专家名单应该灵活调整。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学者专家往往工作忙,需要与他们建立紧密的联系。
我们可以在电视台网站建立节目质量评价系统平台,使特约专家学者在家里通过电话连入网站,及时进行网上节目打分。
电视台可以降低费用,通过网络及时通知专家学者关于节目质量评价的相关信息。
对专家学者来说,这样也可以减少在住处和电视台之间的往返次数。
电视台能够及时得到专家学者的节目质量信息,而且数据可以直接进行计算机处理,减少了录入工作,提高了节目质量评价系统的效率。
2. 观众评价
随着电视节目专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电视节目不再一味追求绝对收视率,而是追求对于目标观众的到达率和收视率,所以就会出现一
些针对特定观众的电视节目,它们绝对收视率不高,但是在相关群体中影响很大,口碑很好。
许多电视工作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同样,观众满意度和节目美誉度在广告投放方面也有反映,一些专业程度高的广告客户会被指向性较好的节目所吸引。
因而观众满意度和节目美誉度(包括节目品牌的价值)也应该反映到节目质量中。
具体到操作层面,测量观众满意度和节目美誉度,可以在电视台网站建立观众信息反馈平台,吸引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讨论和交流,并建立网上观众节目投票系统。
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报进行定期的观众调查。
一些专业化节目还可以邀请某一领域的专家参与,因为他们了解节目在本专业内部人士当中的满意度和美誉度状况。
3. 收视率评价
收视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专业的、权威的电视节目收视率调查公司。
在采用收视率评价指标方面,如何与电视台的实际相结合、合理地使用收视率数据是一个关键问题。
收视率是个绝对数值,与节目本身、节目播出的时段、竞争对手的节目安排有关,所以对原始收视率数据要进行处理。
要综合考虑节目播出市场中同一时段节目的平均收视率和同类节目平均收视率。
如果得不到相关数据,可以预先估计基准数值再进行调查。
收视率与相关的平均收视率做比较后,根据情况确定计算公式,得出一个反映收视率的数值。
4. 广告创收评价
广告投放率和广告价格是一个节目收视市场指标,它与收视率紧密联系。
但是它能反映节目对广告客户的服务能力。
广告投放率和广告价格可以反映节目到达目标观众的效果。
在这一点上,电视台与广告客户的目标是一致的。
一个质量高的节目就应该有好的广告投放率和广告价格。
这也是节目经济效益的反映。
只要方案的设计科学合理,操作严谨认真,就可以得到较为符合实际的电视节目质量信息。
电视台可以根据本台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简明易行的电视节目质量评价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