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视觉与听觉的教学设计
感官的课程设计
感官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感官的基本概念,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2. 学生能描述感官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3. 学生了解感官错觉现象,并能够解释其产生的原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索,提高观察力和动手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感官相关的生活问题;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感官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积极观察、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增强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2. 学生认识到感官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珍惜感官、关爱生命的价值观;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协作和分享,提高团队意识。
本课程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和教师明确课程预期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感官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引导学生了解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定义与功能;- 结合教材相关章节,通过实例讲解感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感官实验与观察- 设计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感官的奥秘,提高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感官错觉现象- 介绍感官错觉的概念,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感官错觉产生的原因;- 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感官错觉在生活中的应用。
4. 感官与健康- 讲解感官对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感官健康;- 结合教材,介绍保护感官的方法和技巧。
5. 小组合作与展示- 学生分组进行感官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感官的基本概念与功能;第二课时:感官实验与观察;第三课时:感官错觉现象;第四课时:感官与健康;第五课时:小组合作与展示。
初中生物眼和视觉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眼和视觉教案设计
适用对象:初中生物学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类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2. 了解光线在眼睛中的传播和成像过程;
3. 理解人类视觉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1. 人眼的结构和功能;
2. 光线在眼睛中的传播和成像;
3. 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
4. 光信号在大脑中的处理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介绍人眼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 讲解人眼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角膜、水晶体、虹膜、视网膜等部位的作用;
3. 利用图片展示人眼的结构,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了解;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5. 布置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1. 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人眼结构的掌握情况;
2. 讲解光线在眼睛中的传播和成像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能看到事物;
3. 讲解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解释视觉感知的原理;
4. 利用实验或模型演示光线在眼睛中的传播和成像过程;
5.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并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馈:
1. 课后布置相关习题或实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留出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讨论;
3. 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教学资源:图片、实验器材等
教学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掌握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备注:本教案为初步设计,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感觉》教学设计
《感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第三课内容。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大脑》、《神经》之后,通过《感觉》的学习来进一步加深对大脑功能的了解。
作为复杂的大脑机制,目前我们人类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本节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人体中有些器官负责接收外界的各种刺激,然后传到中枢神经系统,称为感觉器官。
一般所指的感觉器官包括眼睛(视觉)、耳朵(听觉)、鼻子(嗅觉)、舌头(味觉)和皮肤(触觉)。
眼睛是视觉器官,使我们可以看见形形色色的事物。
耳朵是听觉器官,具有收听声音以及平衡身体的功能;鼻子是嗅觉器官,对于各种气味的刺激很敏感。
舌头是味觉器官,可以接受甜、酸、苦、咸等不同味道的刺激。
皮肤是触觉器官,是接受温度、压力、疼痛等的感受器。
通过眼、耳、鼻、舌、皮肤可以将外界信息传向大脑,从而使人产生各种感觉。
这些感觉器官收集到的信息,通过传入神经传入大脑,由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再通过传出神经,控制肌肉,使之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l、在不同的体验活动中认识人体的感觉器官。
2、能用语言、图画等各种形式对感觉进行正确描述。
知识与技能:1、知道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
2、初步了解视觉、听觉、触觉形成的原理,能用语言正确表述。
3、知道人体也会出现错觉,了解错觉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分享研究成果的乐趣。
2、愿意在生活中用我们的感觉去认识周围的事物。
教学重点:理解人体的各种感觉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学难点:认识错觉的成因。
教学准备:PPT课件、音视频资料;冰块、细针、钩码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几件宝贝,它们能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你知道他们是谁吗?(课件出示)它们统称为“感觉器官”。
2、讲解:每种器官都有与之对应的感觉:眼睛对应视觉,耳朵对应听觉,鼻子对应嗅觉,舌头对应味觉。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眼与视觉》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本节的教学是全章教学的基础,完成好本节教学任务, 教材分析
可为后面的教学做一良好的铺垫。
教学重点:
描述眼球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
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式来获取生
物学知识,构建生物学基本核心概念。
知识与技能:
知识)
5.为学生提供相关网址,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探索空间。
(拓展知识)
一、情景导入:
设想你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
闪雷鸣,这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你是怎样做出天要下雨的判断的?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小结。(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互动一:人体对外界环境感知的器官
1.刚才我们对“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的感知有什
然后通过眼球模型,分析眼球的结构,并说出每一部分
结构的功能。(交流展示) 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地学习了解眼球的 结构、功能。(解决问题)
教师实时纠正,小结。 互动三:视觉的形成过程 1.请大家根据眼球的结构分析:光线从外界进入眼 球到达视网膜的途径是怎样的?(结合课本内容及插 图。) 教师强调: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晶状体玻璃体, 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成的像是倒像 2.视网膜上成像后我们就看到物像了吗?我们实 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吗?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讲解: 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还要把图像信息通过 视神经传到大脑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了视 觉。 3.有一个人眼睛失明了,你能帮他分析分析可能有 哪些原因吗? 4、.观察课本插图:猫的瞳孔大小的调节,你能发 现什么规律?人也会有这种变化吗?请你设计一个实 验来探究一下。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感觉(二)人和动物的听觉教案
感觉(二)——人和动物的听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知道动物听觉器官的特点。
2、能领悟动物感觉器官构造与它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耳朵模型,了解耳朵的结构,知道外耳、中耳、内耳在听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
保护耳朵,养成用耳卫生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听觉声音产生的过程
难点:耳朵收集传送声音的过程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耳朵的构造。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耳朵模型,了解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
2、通过观察进一步了解耳朵各个组成部分的器官。
3、通过游戏活动了解双耳听觉的特点。
活动器材:耳朵模型、放大的耳朵构造图等
活动二:听觉的产生过程。
1、通过实验了解耳朵产生听觉的原理。
2、通过实验了解耳朵各部分的作用。
3、引起学生对用耳卫生的重视。
活动器材:锥形纸筒、薄膜(薄纸)、细线、火柴等。
活动三:动物的听觉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了解动物的听觉器官耳朵形态各异。
2、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不同动物的耳朵除了是听觉器官外还有许多特
殊的作用。
活动器材:动物活动录象资料、图片等。
三、活动过程:
(一)耳朵的构造。
(二)听觉的产生过程。
(三)动物的听觉。
探究大班音乐课中听觉与视觉的互动教案
探究大班音乐课中听觉与视觉的互动教案。
一、教案背景本次教学针对大班学生的音乐教育,重点选择了古典音乐中的“小星星”、“欢乐颂”和古代戏曲中的《春江花月夜》等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
这些作品都是孩子们比较熟悉,并且在音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作品。
二、教案目标1.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和演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和欣赏能力。
2.通过视觉效果的呈现,引导孩子们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
3.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协助孩子们打下音乐基础,比如八度,大调、小调等音乐基础概念,并向孩子们介绍音乐作品的名称,并适当简要介绍作品背景和创作背景。
2.欣赏环节老师给孩子们播放《小星星》等著名音乐作品的录音,让孩子们感受作品的音乐美感,了解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同时也给家长们提供了音乐作品欣赏的机会。
在播放音乐作品的同时,老师还可以向孩子们介绍音乐作品的起始音符、节奏、乐器演奏的位置等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3.演奏环节在播放完乐曲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演奏。
对于初学者,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音乐韵律和节奏,并分配相应的乐器并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测试,以检验他们的演奏技巧。
4.视觉辅助环节老师可以利用PPT等更具有视觉效果的媒介,播放与音乐作品有关联的画面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比如在欣赏《欢乐颂》时,可以将音乐作品与象征着中国的旅游胜地风景的照片进行组合。
5.合唱学习环节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孩子们需要不断地练习口鼓合作,合唱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学习互相合作,强化协调性和感知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视觉辅助配合学生的演唱,以加深孩子们对歌曲的认识和理解。
6.结课环节在课程结束时,老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对音乐作品进行分享,并展示孩子们一起完成的音乐作品,提醒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音乐作品和音乐人们进行尊重和理解。
四、教案效果通过听觉与视觉的互动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
《声音》大班科学教案:用五感感受不同的声音变化
Introduction:声音是我们周围非常普遍的现象之一,也是我们人类相互交流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声音,例如:人说话、车子行驶、风吹树叶等等。
而今天,我们就要通过使用五感,来感受不同声音的变化及产生原因。
Body:一、视角方面: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声音的变化1.1 我们可以在同一教室的不同位置,记录老师讲课或孩子们读书时的声音。
学生可以第一次站在讲台旁,然后在教室的后面角落,以及其他不同的位置上。
他们可以注意到,声音的音调和外观随着位置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1.2 同样道理,孩子们还能够在教室外站立并听到声音变化的不同,这一次,他们将听到音调和音量的变化。
当行驶的车子越来越远,声音变得越来越微弱,而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则开始变得更加清晰。
二、听觉方面:听不同类型声音的影响2.1 孩子们可以尽可能多地听不同种类的音乐。
他们可以从更平静的音乐开始,逐渐升级至强烈、刺耳的声音,然后再回到更加平静的声音。
他们能够注意到,当音乐变成更强烈的节奏时,他们的情感也会随之变化。
2.2 孩子们还可以使用不同的道具来创造声音,例如:用塑料杯和橡皮筋制作简单的乐器,然后探索它们的声音如何产生改变。
他们还可以使用不同大小的铃铛,或轻敲不同材质的物体,并试图感受不同声音的产生原因和影响。
三、触觉方面:接触声音的震动3.1 孩子们可以使用各种不同材质的东西,例如:纸张、玻璃、布料等等,来创造声音,并感受到震动的差异。
3.2 可以将音响放在桌子上,然后尝试放置手掌在声音源附近并感受到其引起的振动。
他们可以注意到,当声音变得更强烈的时候,震动也会变得更加明显。
四、嗅觉方面:声音与气味的关联4.1 按照不同的声音类型,孩子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气味。
例如:当听到鸟儿的歌唱声时,可以嗅到花朵的香气;听到风吹树叶的声音时,能够嗅到新鲜的大地气息等。
4.2 在我们工作或学习时,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声音。
因此,孩子们可以观察和记录在不同声音的情况下,它们使他们闻到的气味产生了何种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科学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课题通过感官来发现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2课。
本课重点呈现的是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在聚焦环节,通过对感觉器官作用的回顾,一是认识到“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二是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探索环节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交流。
我们的感官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明确各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强调每个感觉器官只能够感知特定的信息。
第二个活动“看下面的图片,说说我们看到的和我们想到的,并用词汇记录下来”,用眼睛观察图片,呈现出眼睛能够看到的事实与头脑中的想象的不同。
认识到单独一个感觉器官有无法采集到的信息,综合使用多种感觉器官会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
第三个活动“用五种感官实际观察物品”意图让学生将上一个活动的想象部分,通过其他感觉器官进行验证,给出事实现象的描述,再次对事实和想象加以区分,并使学生认识到人体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需要多种感觉器官的合作。
在研讨环节,通过研讨,让学生认识到每个感觉器官只能感知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对于其他信息无能为力。
多种感官一起观察事物,能够得到这个事物的更多信息,更加接近事实。
拓展环节将感觉器官的研究与社会问题建立起关联,如残障人士缺失某些感觉器官,导致他们需要利用其他感觉器官来弥补,有时还需要各种辅助的科学仪器来帮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学情分析从一年级开始,观察活动都要借助各种感觉器官来完成,所以学生对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了,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感觉器官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认识事物、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等,但是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感觉器官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2.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小学科学4《认识感官》(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4《认识感官》(教学设计)认识感官——激发学生对身体感官的好奇心【引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原理的学习往往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而身体感官的教学设计,正是一种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本文为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认识感官》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人类的感官系统,培养他们对感官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课题背景】孩子们从小就对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而感官作为人体与外界相互作用的媒介,对于他们认识世界、感受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的感官系统,并培养他们科学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道感官是人类与外界交流的媒介,分别了解五种基本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 通过感官体验和实例,提高学生对感官的认识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感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五种基本感官的介绍和感官体验的开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感官实际体验的理解,培养其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物品准备:五种感官的示意图、水果、香蕉、音乐、纸板、蜡烛、棉花球等。
2. 实验器材准备:眼罩、耳塞、嗅觉盲盒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物体、听音乐以及品尝食物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感官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感官介绍(10分钟)利用示意图介绍五种基本感官的名称和作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通过展示示意图,学生了解感官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步:感官体验(15分钟)1. 视觉体验:学生佩戴眼罩,触摸不同质地的物品,试图猜测物品的特征和名称。
2. 听觉体验:学生佩戴耳塞,听不同类型的音乐,通过观察同伴的表情和动作,猜测音乐的类型。
视觉与听觉感知教案
视觉与听觉感知教案教案:视觉与听觉感知引言: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视觉和听觉感知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针对学前教育中的视觉与听觉感知进行教案设计,促进幼儿的感觉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认识视觉与听觉感知(引发兴趣)在教案开始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和音乐进行互动,引起幼儿们对视觉和听觉感知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视觉和听觉的作用,激发他们对这两种感知的好奇心。
二、探索视觉感知(观察与辨识)1. 制作视觉卡片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颜色鲜艳的卡片,上面画有常见的物体或图案。
幼儿们需要用眼睛观察并辨认卡片上的内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辨识能力。
2. 视觉追踪游戏教师让幼儿们围成一个圈,一个幼儿手持颜色鲜艳的球,向其他幼儿迅速传递。
其他幼儿需要用眼睛追踪球的移动轨迹,并及时接住球,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眼手协调能力。
三、开发听觉感知(声音辨识)1. 声音配对游戏教师准备一些与常见动物、交通工具等相关的声音录音,并与相应的图片或卡片进行配对。
幼儿们需要辨认声音并将其与正确的卡片配对,锻炼他们的听觉记忆和声音辨识能力。
2. 唱唱跳跳乐教师选择一首简单易学的儿歌,引导幼儿们跟着节奏唱唱跳跳。
通过活动,让幼儿们通过声音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四、融合视听感知(触觉与表达)1. 触觉立体拼图教师提供一些由不同材质制成的拼图,如布、木头、纸等。
幼儿们在闭上眼睛的情况下,用手触摸拼图的形状和材质,并拼在一起。
通过触觉和视觉的结合,培养幼儿们的触觉和空间意识。
2. 画画配乐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在幼儿们画画的同时,他们需要通过听觉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情绪,并将其转化为绘画的表达。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们的创造力和绘画能力。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设计,我们能够提高幼儿的视觉和听觉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听辨能力和创造力。
视觉与听觉感知是学前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帮助幼儿们全面发展。
教学设计《我的感官》
教学设计《我的感官》教学设计:《我的感官》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的五种感官以及感官的功能;2. 了解不同感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知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感官的定义与分类;a. 视觉感官;b. 听觉感官;c. 嗅觉感官;d. 味觉感官;e. 触觉感官。
2. 感官的功能及应用;a. 视觉感官的作用与应用;b. 听觉感官的作用与应用;c. 嗅觉感官的作用与应用;d. 味觉感官的作用与应用;e. 触觉感官的作用与应用。
3. 感官刺激的实验与感知训练;a. 视觉实验与观察训练;b. 听觉实验与辨听训练;c. 嗅觉实验与嗅辨训练;d. 味觉实验与味觉辨认训练;e. 触觉实验与触觉辨识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感官的思考,提出问题:你知道人的感官有哪些?它们都起到什么作用?2. 感官的定义与分类(15分钟):a. 介绍人类的五种感官,分别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b. 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感官的功能和特点;c.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感官都在我们的哪一部位?它们都是如何工作的?3. 感官的功能及应用(15分钟):a. 以视觉感官为例,介绍其作用和应用,如看东西、辨识颜色等;b. 以听觉感官为例,介绍其作用和应用,如听声音、辨别方向等;c. 依次介绍嗅觉、味觉和触觉感官的作用和应用,让学生对感官有更全面的了解。
4. 感官刺激的实验与感知训练(30分钟):a. 视觉实验与观察训练:- 以闻所见的实验为例,展示不同颜色的气球,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手触摸气球,再用手指触碰眼皮,感受颜色的不同;- 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的画面,然后移开画面,要求学生回忆并描述画面的内容;b. 听觉实验与辨听训练:- 播放一段含有不同声音的录音,让学生通过耳朵听,辨认出现的声音;- 通过各种生活场景的录音,让学生辨别不同环境中的声音;c. 嗅觉实验与嗅辨训练:- 提供几种食物或植物的香味,学生用鼻子进行嗅闻,辨认香味的种类;- 让学生合上眼睛,尝试通过嗅觉辨认出母亲使用的香水;d. 味觉实验与味觉辨认训练:- 利用不同食物,让学生品尝其中的味道,辨认是什么味道;- 让学生封闭鼻子,品尝有味道的食物,然后再打开鼻子,体验不同味道对味觉的影响;e. 触觉实验与触觉辨识训练:- 学生闭上眼睛,用手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通过触觉辨认出材质的不同;- 触摸不同温度的水,学生辨认出其温度的高低。
川教版二年级《生命 生态 安全》下册第2课《感知世界》 教学设计
晚安,树影。
晚安,深蓝的夜空。
晚安,带来花香的风。
晚安,嘀嗒的小钟。
妈妈,亲亲我的脸,
再抱抱枕边的小布熊。
我们是如何感知这个世界的?
我们通过视觉感知月亮、树影和夜空;触觉感知风、妈妈的脸和枕边的小熊;嗅觉感知花香;听觉感知嘀嗒的小钟。
(二)生命小秘密
我们依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感知周围的事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儿歌《小小眼睛》
儿歌中,通过哪些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
通过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来感知世界。
今天我们学习《感知世界》看看人体的器官是怎样感知环境的变化的。
出示课题。
儿歌、疑问、思考、交流。
通过儿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一)生命小问号
板书
感知世界
五种感觉 ——— 感知世界
许多动物有超越人类的感觉能力
人类借助工具超越自身的感觉能力
掌握多动物有超越人类的感觉能力和人类借助工具超越自身的感觉能力。
课堂练习
画一画,你感知到的世界 。
课堂小结
人类有五种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别的动物也有不同的感知能力,有的比人类强,但人类是最聪明的,可以发明和借助工具使自己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强大,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生命,努力学习,努力探索生命的精彩,让我们人类更加强大,更加聪明。
川教版生命.生态.安全二年级第2课《感知世界》
教学设计
课题
感知世界
单元
第1单元
学科
生命.生态.安全
年级
2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人类的五种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初中生物_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2课时 耳与听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解读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部分学习内容的具体标准为: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认识耳的主要结构和各部分功能,总结听觉形成的基本过程,尝试分析听觉障碍形成的基本原因,学习保护耳和听觉的基本方法和有效措施,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以及关心尊重聋哑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为后面学习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知识上的铺垫和衔接。
●教材内容分析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的第二课时。
本节是在前一课时学习“眼与视觉”的知识之后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内容的延续,也是对后续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的充实与铺垫。
内容分析:生物新课改理念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倡探究式学习,并提高他们的思想素养。
本节课是学习了有关人体的营养物质消化、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等知识之后,介绍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耳与听觉的知识。
耳与听觉的内容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卫生保健和爱心教育的良好素材。
本节内容既是人体结构知识的学习,又是耳和听觉卫生保健常识的学习,而还是一次难得的培养学生尊重关爱残障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引入对耳的结构问题的思考,利用图片和视频剖析耳的三部分构造,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听觉形成的基本路线,然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听力障碍形成的基本原因,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耳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能力目标2、说明听觉的形成过程,分析听觉障碍的基本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学习保护耳和听觉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措施,形成认同关爱和尊重残障人的情感认识。
●教学重点认识耳的结构与功能●教学难点总结听觉的形成过程,分析听觉障碍形成的基本原因●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举例说明、分析归纳、小组合作讨论等。
中学生生物教学设计5篇
中学生生物教学设计5篇中学生生物教学设计1人的视觉和听觉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理解感觉器官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耳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近视和远视,眼睛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及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的形成,耳的卫生保健。
能力目标:培养预防近视沙眼中耳炎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眼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难点:视觉的形成与视觉异常,听觉的形成、耳的结构教具准备眼、耳结构的挂图与视觉、听觉形成的示意图及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装置等。
课时安排本节内容分配为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感觉器官→眼的结构→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视觉的形成→近视与远视) 引入新课:从“任何反射的产生都开始于某感受器对刺激的感受”出发,引出本节课题:感觉器官与人的视觉和听觉。
主体内容:首先明确,特殊的感受器与其附属结构所组成的器官称为感觉器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关系视觉与听觉形成的感觉器官。
再进一步指出,视觉对我们认识周围事物是最为重要的功能,我们首先学习眼与视觉的知识。
提出:眼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让学生们一面观察见图,一面互相观察眼的外部结构,认识角膜、虹膜、瞳孔、巩膜等可见部分的结构部位。
接着出示见图,并可配合模型由前向后,由外到内地简要介绍眼球的解剖结构。
以板书形式逐一归纳之,最后简单介绍眼球附属结构及功能。
接着指出,视觉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线首先射入眼球,这一过程类似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演示透镜成像实验,学生们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教师一方面简单明确地介绍实验装置,一方面提示学生注意纸屏、凸镜、蜡烛之间的距离与成像状况的关系及透镜凸度与成像状况的关系。
简明记录实验结果。
要求学生观察见图,并联系刚才的实验现象。
教师请学生回答:物像是怎样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然后一步步引出视觉产生的全过程,同时以板书形式归纳。
再提出:当物体远近、大小变化时,如何使视网膜上的成像清晰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眼球结构,认识到晶状体曲度调节的意义,同时引出近视与远视的现象及纠正的方法。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感官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下面我将从不同感官的角度,详细探讨如何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首先,通过视觉来发现教学设计。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对学习和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设计应该合理运用视觉元素,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比如,在教授数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绘制图表来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表来分析和思考。
此外,教学设计还可以运用颜色、形状等视觉元素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通过听觉来发现教学设计。
听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音和声音的含义。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运用音频和视频材料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听到和理解语音和声音信息。
比如,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可以播放英语歌曲或者录音来帮助学生练习听力。
此外,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演讲中,可以帮助他们通过听觉接收信息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再次,通过触觉来发现教学设计。
触觉是人类最直接的感官之一,可以通过触摸物体来感知其形状、质地等特征。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运用实物、模型等教具,让学生亲自触摸和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
比如,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可以使用实际的植物或动物标本,让学生通过触摸来认识和探索生物的特征。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另外,通过嗅觉和味觉来发现教学设计。
嗅觉和味觉是较为次要的感官,但同样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比如,在教授化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嗅觉和味觉来感受不同物质的气味和味道,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原理。
综上所述,通过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教学设计应该结合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设计合适的教学材料和活动,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感知需求。
感知五官功能教案设计
感知五官功能教案设计人的五官是人类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准确教授五官功能的感知是成人、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一环。
本文通过对感知五官功能的探讨,设计出合理的教案,帮助教师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第一部分感知五官功能的重要性五官是人类能够在空间中感知周围环境的窗口。
孩子的感知五官功能处于发展初期,如果得不到合理地发展,孩子未来在人际交往和认知方面可能都会面临问题。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教授孩子五官功能的感知。
1.视觉感知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孩子从小就需要学会用眼睛看。
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事物,提高视力敏感度,帮助孩子建立基本视觉概念,如长、宽、高、大小等。
同时,孩子需要了解不同颜色的含义,形成色彩感知。
这些都是视觉感知必要的内容。
2.听觉感知听觉和语言能力密不可分。
除了用于听取人类语言,听觉还可以用于感知环境中的声音,如车辆声、鸟叫声等。
在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孩子分辨不同声音类型,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培养孩子对音乐和节奏的感知。
3.嗅觉感知嗅觉可以让孩子感知周围空气中的味道,如花香、味道等。
在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孩子辨认不同的气味,并引导孩子了解气味对人类身体和情绪的作用,培养孩子对气味的敏感度。
4.味觉感知味觉可以让孩子尝到不同食物的口感和味道,为孩子提供溢美之谈的味觉体验。
在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孩子学会品尝各种食物,了解食物的口感和味道,培养孩子对食物的审美能力。
5.触觉感知触觉可以为孩子带来丰富的感觉体验,如柔软的毛毛、光滑的表面等。
在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孩子分辨不同触感,如硬、软、光滑、粗糙等,提高孩子的触觉敏感度。
第二部分感知五官功能教案设计为了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孩子感知五官功能,本文设计了一份完整的教案。
教学目标:1.完成感知五官功能的任务,如观察、听取、尝试、嗅闻、触摸等;2.学习五官的基本功能和特点;3.提高五官敏感度,感知事物的特点。
教学内容:1.视觉感知观察图片,描述图片中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
科学七下2.1感觉世界同步教案:听觉和视觉哪个更重要?
在人类最初的生活中,感官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有感官的支撑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是无法完成的。
而在人类发展到现在,感官的作用也逐渐在不断地演变和提升,在感官中视觉和听觉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感官之一,它们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中,哪一种才是更加重要的呢?一、视觉的作用视觉是人类感官中最为重要和常用的感官之一,视觉感受到的信息占据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感官信息的80%以上。
人们通过视觉感受到了形状、颜色、尺寸、位置等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理解周围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和判断力分析的时候,也必须依靠视觉来进行。
比如,在进行阅读和写作的时候,人们必须依赖视觉来获得章节与文字的信息,能够快速地进行思考,进行知识积累和概念升华。
再如,在日常交流中,人们的肢体语言、声音语调和情绪的表现都要通过视觉传递给别人。
视觉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各种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交流和理解,使人们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
二、听觉的作用听觉是人类感官中第二重要和使用最为频繁的感官之一,人们通过听觉感受到声音和音乐等各种信息。
同时,听觉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比如,人们通过听觉感知到的声音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等,同时,音乐也是人们心灵治愈的一种手段。
在日常交流中,人们也必须借助听觉完成语言交流。
通过听觉可以帮助人们获得语言信息,并且快速地理解其他人的意图和情感。
因为人们听觉的灵敏度和辨别能力远远超过了任何一种交流方式。
听觉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感官之一,它的作用在人们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视觉和听觉哪个更重要在人类生活中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都非常重要,他们分别在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交等各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在人类感官中视觉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理由如下:其一,视觉感受到的信息占据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感官信息的80%以上,这说明视觉是人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手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如何运用五官进行感官体验及能力训练?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如何运用五官进行感官体验及能力训练??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五官感受到不同的事物,提高幼儿的感官能力。
2.能够通过感官体验和探究,促进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视觉感受活动1:颜色跳跳球教师向幼儿展现不同颜色的跳跳球,引导幼儿观察不同颜色的球,并让幼儿通过手动操作跳跳球,进一步感受颜色和运动的隐藏规律,从而提高幼儿的视觉感知能力。
2.听觉感受活动2:声音方格纸为幼儿准备一些不同声音的物品,例如叮当声、切的声音等,并让幼儿分辨他们的声音相同或者不同。
幼儿可用声音方格纸进行判断和记录,从而提高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
3.嗅觉感受活动3:闻香识花教师将几种不同的花放置在幼儿面前,让幼儿分辨它们的气味,并尝试判断它们的不同之处。
通过嗅觉感知,提高幼儿嗅觉感受能力。
4.味觉感受活动4:尝食新食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接触新的食物,有程度的培养他们的味觉感受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外为幼儿准备新鲜的水果,让幼儿品尝不同的味道。
5.触觉感受活动5:揉泥土让幼儿揉泥巴,触摸粘稠的泥土,体验土壤中的物质构成和形态特征。
同时,也能让幼儿用触觉感受到不同的材质和质感,培养幼儿的触觉感受能力。
三、教学策略1.活动化教学策略幼儿在活动中学习,能够使学习更加生动,活泼有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实践性教学策略将幼儿的感官体验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幼儿在实践中提高感官认知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探究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3.个性化教学策略通过不同方式和方法,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实现分层教学,提高幼儿的感官感知和认知能力,也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反馈,来进行教学评估。
同时也可以通过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巩固,来检查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针对幼儿认知水平的差异,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解决幼儿感官感知和认知方面的难点问题。
五感法柚子教学设计
五感法柚子教学设计1.五感法就是利用人的五种感官,对一些事物进行详细的描写,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1)视觉:用眼睛看,可以观察一个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姿态等。
利用视觉来观察所要描写的事物,在作文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写人的时候,需要利用视觉来观察人物的外形;写景物的时候,需要利用视觉来观察眼前美丽的风景;写动物和植物或其他物体的时候,同样要利用视觉来观察。
(2)听觉:用耳朵听声音,如听鸟儿的叫声,下雨的声音,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等。
(3)嗅觉:用鼻子闻。
如闻到桂花的香气,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饭菜的香味儿等。
(4)味觉:用嘴巴尝味道,尝出酸、甜、苦、辣、咸等味道。
(5)触觉:皮肤接触某一个事物时的感受,如软硬、厚薄、凉热、疼痛等。
2.以柚子为例,说一下五感法写作的观察过程和习作成文过程。
(1)视觉:柚子本身:大小:如足球一般大小。
颜色:黄色,里面的果肉上粒粒饱满。
形状:近似于圆形,一瓣一瓣的果肉类似于月牙形。
柚子的叶片:大小:约五指长颜色:绿色形状:近似于椭圆形(2)听觉在这儿用不到。
(3)嗅觉:闻到柚子特有的清香。
(4)味觉:甜中带着微微的酸味儿。
(5)触觉:凉凉的。
成文:在我的桌子上,放着一个大大的柚子。
它是黄色的,如同足球一般大小。
上面还带着三片绿油油的叶子,特别好看。
凑近后,我闻到一股柚子特有的清香。
我忍不住把它拿起来放在手里,有点凉,还有点沉甸甸的。
我剥开柚子,看到了里面挨挨挤挤的果肉,表皮带着白色的丝络。
我取出一瓣果肉,它像一轮月牙,小巧玲珑。
放进嘴里之后,清凉的汁水流进我的嘴里,甜甜的,特别好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理解感觉器官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耳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近视和远视,眼睛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及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的形成,耳的卫生保健。
能力目标:培养预防近视沙眼中耳炎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眼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难点:视觉的形成与视觉异常,听觉的形成、耳的结构
教具准备
眼、耳结构的挂图与视觉、听觉形成的示意图及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装置等。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分配为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感觉器官→眼的结构→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视觉的形成→近视与远视)
引入新课:从“任何反射的产生都开始于某感受器对刺激的感受”出发,引出本节课题:感觉器官与人的视觉和听觉。
主体内容:首先明确,特殊的感受器与其附属结构所组成的器官称为感觉器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关系视觉与听觉形成的感觉器官。
再进一步指出,视觉对我们认识周围事物是最为重要的功能,我们首先学习眼与视觉的知识。
提出:眼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让学生们一面观察见图,一面互相观察眼的外部结构,认识角膜、虹膜、瞳孔、巩膜等可见部分的结构部位。
接着出示见图,并可配合模型由前向后,由外到内地简要介绍眼球的解剖结构。
以板书形式逐一归纳之,最后简单介绍眼球附属结构及功能。
接着指出,视觉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线首先射入眼球,这一过程类似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演示透镜成像实验,学生们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教师一方面简单明确地介绍实验装置,一方面提
示学生注意纸屏、凸镜、蜡烛之间的距离与成像状况的关系及透镜凸度与成像状况的关系。
简明记录实验结果。
要求学生观察见图,并联系刚才的实验现象。
教师请学生回答:物像是怎样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然后一步步引出视觉产生的全过程,同时以板书形式归纳。
再提出:当物体远近、大小变化时,如何使视网膜上的成像清晰?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眼球结构,认识到晶状体曲度调节的意义,同时引出近视与远视的现象及纠正的方法。
小结:简要总结本节课知识要点。
附:板书设计
感觉器官与人的视觉和听觉
感觉器官: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组成的器官
一、眼与视觉
(第二课时)
(眼的卫生保健→学习检查视力的方法;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耳的卫生保健)
引入新课:从青少年发生近视眼的话题出发,引出预防近视的重要性问题。
主体内容:指出近视的发生主要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例举不良用眼习惯,明确“三要”、“四不看”的措施。
再提出:如何查知自己的视力?介绍视力检查方法。
教师请一学生前来被检,其他同学认真学习检查方法要点。
嘱课后实习之。
接着提出,沙眼也是危害眼睛健康的常见疾病,指出其危害性,说明病因、表现与预防的措施。
提出耳也是重要感觉 器官,我们再来学习有关耳与听觉的知识。
先要学生观察见图,同时也互相观察同学的外耳结构。
教师出示耳的结构挂图,简明介绍各部结构与功能,并归纳于板书中。
接着结合见图一步步说明听觉形成的过程并总结成板书内容。
最后提出耳的卫生保健的问题。
首先观察见图,提出保护鼓膜应采取的方法,启发学生理解原理,明了咽鼓管的作用是平衡鼓室与外耳道的压力。
再让学生通过自学教材有关内容了解其他几点耳保健的注意事项。
教师以谈话方式提出一些问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小结:简要总结本课知识要点
课外思考:用凹/凸透镜纠正近/远视的原理是什么?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