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免疫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一套重要的防御系统,它能够识别并清除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疾病侵害。

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需要各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的协调合作,而免疫调节则是维持免疫系统平衡的重要机制。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免疫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点。

1. 免疫系统的分类。

免疫系统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大类。

先天免疫是指人体固有的防御机制,包括皮肤、黏膜、巨噬细胞等;获得性免疫则是通过接触病原体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2. 免疫调节的类型。

免疫调节主要包括自身免疫和免疫耐受两种类型。

自身免疫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过度或异常的免疫应答,导致自身组织受损;免疫耐受则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但又能够识别和忽略自身抗原,从而不对自身组织产生损害。

3. 免疫调节的机制。

免疫调节主要通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其中,T细胞和B细胞是免疫调节的关键细胞,它们能够通过识别抗原并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此外,免疫调节还涉及到各种免疫分子的参与,如细胞因子、抗体等。

4. 免疫调节的意义。

免疫调节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的免疫调节能够保持免疫系统的平衡,防止过度免疫应答导致的自身免疫疾病,同时也能够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害。

因此,了解免疫调节的知识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5. 免疫调节的失调与疾病。

免疫调节失调会导致各种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如自身免疫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在这些疾病中,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或外界抗原产生异常的免疫应答,导致炎症、损伤等病理变化,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总之,免疫调节是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的重要保障,它通过各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的协调合作来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了解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预防免疫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加强对免疫调节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免疫系统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高中生物必修三2_4 免疫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三2_4 免疫调节

(2)抗体
概念: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功 能的球蛋白。 机能: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 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 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 噬消化。
(3)抗原和抗体的关系
• 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比如产生抗体 或效应T细胞,能和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1、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病人的直接 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 瘤等疾病。下图表示 HIV 感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 细胞 ——T 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 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 却并未感到不适。 1. 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
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 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攻击
宿主细胞
靶细胞
抗原
吞噬细胞

处理 呈递
次 免
T细胞

裂解死亡 效应T细胞
抗原 抗体 消灭
记忆T细胞
(三)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抗原
吞噬细胞

处理 呈递
次 刺
T细胞

记忆T细胞 效应T细胞
淋巴 因子
B细胞
宿主细胞
靶细胞 裂解死亡
记忆B细胞 沉淀、细胞集团 (吞噬细胞消化)

必修三生物免疫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生物免疫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生物免疫知识点总结一、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1. 免疫系统的构成:免疫系统是由免疫细胞、免疫蛋白和淋巴器官三大部分组成,包括单核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NK细胞等。

2.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抵御病原体、清除异物、抑制肿瘤细胞和灭活毒素等。

3. 免疫系统的特点:免疫系统的特点主要有特异性、记忆性、多样性和调控性等。

4. 免疫系统与健康:免疫系统对维护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就会发生各种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病、肿瘤等。

二、免疫系统的先天免疫1. 先天免疫的特点:先天免疫是机体最基础的免疫系统,它对于所有的病原体具有一定的效应,它不具有特异性、记忆性和调控性等特点。

2. 先天免疫的细胞成分:先天免疫的细胞成分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等。

3. 先天免疫的蛋白成分:先天免疫的蛋白成分主要包括溶菌酶、抗菌肽、补体蛋白等。

4. 先天免疫在病原体抵御中的作用:先天免疫在病原体抵御中主要通过屏蔽作用、破坏作用、聚合作用和激活作用等。

5. 先天免疫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先天免疫可以迅速对抗进入机体的致病微生物和异物,并阻止其在机体内扩散和破坏。

三、免疫系统的后天免疫1. 后天免疫的特点:后天免疫对抗病原体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它可以产生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以及特异性T细胞和B细胞等。

2. 后天免疫的特异性:后天免疫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即能够特异地识别和应对不同的抗原。

3. 后天免疫的记忆性:后天免疫还具有记忆性,一旦机体遇到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天免疫系统就会迅速产生反应,迅速清除抗原。

4. 后天免疫的细胞组成:后天免疫的细胞组成主要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等。

5. 后天免疫的蛋白组成: 后天免疫的蛋白组成主要包括抗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调节T淋巴细胞等。

6. 后天免疫的效应:后天免疫的效应主要包括细胞免疫效应和体液免疫效应。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免疫调节是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入侵和维持免疫平衡的重要过程。

免疫调节包括免疫应答的激活和抑制机制,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

下面是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1. 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系统和后天免疫系统。

先天免疫系统由快速反应的非特异性防御机制组成,包括皮肤、黏膜屏障、巨噬细胞和炎症反应等。

后天免疫系统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B细胞、T细胞和抗体等。

2. 免疫调节的对象免疫调节的对象包括免疫应答的激活和抑制。

免疫应答的激活包括T细胞激活、B细胞激活和抗体产生等。

免疫应答的抑制包括抑制性T细胞、抑制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等。

3. 免疫调节的机制免疫调节的机制包括免疫信号传导、抗原呈递、细胞因子介导和免疫抗原识别等。

免疫信号传导是指免疫细胞之间通过细胞接触和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传递信息,激活或抑制免疫应答。

抗原呈递是指抗原通过抗原提呈细胞被呈递给免疫细胞,激活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介导是指细胞因子通过激活或抑制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免疫应答。

免疫抗原识别是指免疫细胞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和结合抗原,激活或抑制免疫应答。

4. 免疫调节的细胞和分子免疫调节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

其中,T细胞是最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之一。

T细胞有助于调节B细胞激活和抗体产生,还能识别和消灭异常细胞。

其中,抑制性T细胞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来抑制免疫应答的激活。

另外,免疫调节还涉及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和白介素等,它们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应答。

5. 免疫调节的疾病免疫调节的失调会导致多种疾病。

其中,自身免疫病是免疫调节失调的一种常见疾病,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异常的免疫应答,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而免疫缺陷病是指机体的先天或后天免疫系统缺陷,导致机体易感染病原微生物。

此外,过敏反应和免疫抑制病也是免疫调节失调的结果。

6. 免疫调节的应用免疫调节的应用非常广泛。

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易错知识点

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易错知识点

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易错知识点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学习过程中,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学生需牢记,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易错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细胞免疫易错知识点细胞免疫同体液免疫一样,细胞免疫的产生也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三个阶段。

其作用机制包括两个方面:⑴致敏T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当致敏T细胞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再次接触时,两者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刺激作用,使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靶细胞内渗透压改变,靶细胞肿胀、溶解以致死亡。

致敏T细胞在杀伤靶细胞过程中,本身未受伤害,可重新攻击其他靶细胞。

参与这种作用的致敏T细胞,称为杀伤T细胞。

⑵通过淋巴因子相互配合、协同杀伤靶细胞。

如皮肤反应因子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使吞噬细胞易于从血管内游出;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可招引相应的免疫细胞向抗原所在部位集中,以利于对抗原进行吞噬、杀伤、清除等。

由于各种淋巴因子的协同作用,扩大了免疫效果,达到清除抗原异物的目的。

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主要参与对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及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参与迟发型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形成,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及对体液免疫的调节。

也可以说,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既是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力量,参与免疫防护;又是导致免疫病理的重要因素。

细胞免疫与器官移植:器官移植在同卵双胞胎之间进行较易成功,这是因为两者的基因组是一样的,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也是一样的,2个个体都不排斥对方的器官。

激素、放射线照射、药物(6-巯基嘌呤)等可以抑制受体的免疫功能,增加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但它同时增加了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虽然环孢素(cyclosporin)选择性抑制T细胞的功能,但也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其他功能。

临床器官移植还存在外来器官排斥受体的问题:例如骨髓移植,当供者骨髓植入受者后,外来骨髓的淋巴细胞对受体的各组织(抗原)进行攻击,其后果可致受者死亡。

高中生物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易错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但输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疫恢复,体液免疫不能恢复。
c.若两者都遭破坏: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不能恢复。
D.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区别
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概 念
抗原被体液中的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
1.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
2.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3.唾液、胃液中均有杀菌物质,但与外环境相通,属于第一道防线。
淋巴细胞的产生过程:
结构
基础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联系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负担着机体的防御功能。
2、抗原和抗体
(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种类:可以是外来物质,也可是体内衰老病变的组织细胞。
四、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三种疾病比较
类型
项目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概念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或器官造成损伤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发病机理
相同过敏源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引起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全章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全章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全章知识点汇总1、免疫系统的组成(图4-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T/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2、免疫器官主要是由(淋巴组织)构成,并借助于(血液循坏)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

免疫细胞发生并发育成熟的器官有(骨髓、胸腺)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有(脾、淋巴结、扁桃体)具有抵御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器官是(扁桃体)3.淋巴结主要的分布部位及功能?(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腹股沟;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4.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脾),其功能是?(内含大量淋巴细胞,也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5.胸腺既是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腺,各自的功能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分泌胸腺激素,促进T细胞发育,调节免疫)6.免疫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其中后者又可以分化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7.树突状细胞:分布?(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功能?(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8.巨噬细胞:分布?(机体的各个组织)功能?(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的功能)9.抗原:概念?(能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化学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可能为多糖)特性?(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注意:抗原一般是外来异物,1也可以是自身衰老、损伤、癌变的细胞)10.抗原呈递细胞APC:包括(B\树突状\巨噬),其功能是?(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11.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12.抗体:是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

化学本质?(免疫球蛋白)特点?(特异性)分布?(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哪些细胞可以分泌溶菌酶?(免疫细胞、唾液腺、泪腺细胞等)13.哪些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主要是辅助性T细胞,还有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因子的功能?(促进B/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14.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15.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分泌物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思考:唾液、鼻液、泪液、血浆、组织液中都含有溶菌酶,如何区分是属于第一道防线还是第二道防线?15.特异性免疫: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不针对某一类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的整理+以病毒为背景的考点及考题归类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的整理+以病毒为背景的考点及考题归类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的整理+以病毒为背景的考点及考题归类1.与免疫有关的细胞2.两种免疫类型比较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区别4.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与正常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比较5.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其应用6.免疫失调与人体健康一.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的基本结构由蛋白质衣壳和核酸构成,衣壳和核酸合称为核衣壳。

有的病毒还有囊膜和刺突等特殊结构,其核酸只有DNA或只有RNA,这是区别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类病毒是比病毒更简单的生物,它只含有核酸,无蛋白质;病毒、类病毒都属于专性寄生的生物,都没有细胞结构,都不能独立生活,它们虽无细胞结构,但与其他生物一样具有严整的结构。

朊病毒(例如疯牛病的病原体)只含蛋白质、不含核酸。

1. 下列生物中,不具细胞结构的一组是()A. 沙眼衣原体和噬菌体B. 肝炎病毒和噬菌体C. 病原体和烟草花叶病毒D. 肺炎双球菌和流感病毒答案:B2. 下列说法,属于病毒所具有的特征是()A. 具有细胞结构B. 既含DNA又含RNAC. 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D. 能在寄主体内繁殖答案:D二. 病毒没有独立的新陈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细胞中寄生病毒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只能营寄生生活。

根据寄主不同,可将病毒分为植物性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性病毒(如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细菌病毒(如噬菌体)。

由于病毒专营寄生生活,所以培养病毒时一定要用活细胞(如动物胚胎)。

1. 一位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感染了球脓杆菌。

使用各种抗生素治疗后,效果仍然不佳。

经专家会诊,认为使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使病人的病情好转?()A. 动物病毒B. 抗毒素C. 噬菌体D. 疫苗答案:C2. 实验过程中需要对SARS病毒进行培养,则应选用的培养基为()A. 活的动物细胞B. 无氮培养基C. 蛋白胨D. 动物血清答案:A三. 病毒与人体免疫的综合考查1. 病毒作为一种抗原,决定其抗原特异性的是衣壳。

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免疫调节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机制之一,对于抵御病原体入侵、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点。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组成。

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骨髓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胸腺是 T 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脾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淋巴结和扁桃体等则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T 细胞、B 细胞等)、吞噬细胞等。

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参与细胞免疫;B 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参与体液免疫。

吞噬细胞能吞噬和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淋巴因子由 T 细胞分泌,能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溶菌酶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杀菌作用。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分为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其分泌物(如油脂、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溶菌酶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的过程大致是: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 T 细胞,刺激 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少数抗原直接刺激 B 细胞。

B 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细胞免疫的过程是: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表面会出现抗原MHC 复合体,T 细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

高考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

高考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

高考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高考生物考试中,免疫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免疫调节是指机体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的调节,维持免疫平衡,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损害。

在免疫调节过程中,机体需要识别自身与非自身分子,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平衡炎症反应和免疫耐受。

本文将介绍高考生物免疫调节的主要知识点。

一、免疫调节的分类1. 自身免疫调节: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免疫平衡。

自身免疫调节包括中性调节和非中性调节两种形式。

2. 外源性免疫调节:机体通过外源性因素来调节免疫应答。

外源性免疫调节主要包括激活性和抑制性调节。

二、免疫调节的机制1. 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调节免疫反应的蛋白质分子,包括促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

促炎性细胞因子能够刺激免疫应答,而抗炎性细胞因子则能够抑制免疫应答,保持免疫平衡。

2. 免疫细胞调节:免疫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包括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凋亡等过程。

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通过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实现。

三、中性调节的机制中性调节是指机体通过维持适当的免疫应答水平,避免免疫过度或免疫不足的状态。

中性调节的机制包括:1. 免疫失衡的调节:机体通过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使免疫应答处于适当的范围内,避免过度或不足。

2. 免疫耐受的调节:机体通过调节免疫耐受,使机体对自身抗原和非自身抗原产生适当的应答。

四、非中性调节的机制非中性调节主要指机体对自身组织或非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的调节。

非中性调节的机制包括:1. 免疫耐受的调节:机体通过调节免疫耐受,使机体不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应答,避免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2. 免疫应答的调节:机体通过调节免疫应答,使机体对非自身抗原产生适当的应答,避免免疫反应过度或不足。

五、免疫调节与疾病免疫调节在疾病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调节不仅能够维持免疫平衡,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损害,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应答来治疗一些免疫相关疾病。

1. 免疫调节治疗: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高中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高中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御系统,它能够识别和攻击入侵的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而免疫调节则是指在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的同时,对于不同的环境和生理状态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防御效果。

以下是高中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一、免疫系统基础1. 免疫系统概述:包括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类型。

2. 先天性免疫:指出生时已具备的抵御外界入侵的能力,包括皮肤、黏膜、巨噬细胞等。

3. 获得性免疫:指通过接触外界抗原后产生的特异性防御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类型。

4. 细胞免疫:主要由T淋巴细胞介导,通过识别并攻击感染细胞来清除感染源。

5. 体液免疫:主要由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产生抗体来清除病原体。

二、免疫调节机制1. 免疫耐受:指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反应被抑制的状态,以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2. 免疫增强:指通过适当的方式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增强对外界入侵的防御能力。

3. 免疫抑制:指通过适当的方式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以避免过度反应引起自身损伤或过敏反应。

4. 其他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等。

三、具体调节机制1. T淋巴细胞调节:包括CD4+辅助T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两种类型。

前者能够激活和协助其他免疫细胞,后者则能够直接杀死感染细胞。

2. B淋巴细胞调节:主要包括Th2辅助T细胞和记忆B细胞两种类型。

前者能够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后者则能够记住之前接触的抗原并在再次接触时快速产生抗体。

3. 细胞因子调节:包括IL-2、IFN-γ、IL-4等多种细胞因子,它们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

4. 其他调节机制:包括Toll样受体、热休克蛋白等多种调节因子。

四、免疫调节与疾病1. 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

2. 免疫缺陷性疾病:包括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有关。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免疫调节》知识梳理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免疫调节》知识梳理

第4节免疫调节1.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简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1)概念:______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组成:______、______、脾、扁桃体和________。

2.免疫细胞(1)概念:免疫调节中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2)种类:______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________和______。

(3)起源:骨髓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淋巴细胞,在______中发育成熟的叫做B细胞,迁移到______中发育成熟的叫做T细胞。

(4)存在:淋巴、______和淋巴结等处。

3.免疫活性物质(1)概念:由________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种类:包括______、________和溶菌酶。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1)第一道防线:______、黏膜。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人生来就有,对各种________都有防御作用。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免疫反应的物质。

(3)抗体:是指机体接受______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______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________。

(4)种类:特异性免疫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前者主要是______分泌的______起作用;后者主要靠__________直接接触靶细胞,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5)过程思考:你知道吗?其实哭也是一种免疫过程,因为泪腺分泌的泪液中含有杀菌的溶菌酶,所以哭也是清洗眼球的过程,那么眼泪的这种免疫作用属于什么免疫?三、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功能1.功能:监控并清除衰老、破损细胞及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三 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三 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抗原和抗体(1)抗原①概念: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花粉、癌细胞等。

②特点a.具有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包括细菌、病毒、花粉等。

但自身的一些细胞也可以成为抗原(如癌细胞,损伤、衰老的细胞等)。

b.具有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万,如蛋白质。

c.具有特异性:抗原物质表面具有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使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2)抗体①概念: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的刺激下,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如抗毒素、凝集素等。

②化学本质:只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参与合成与分泌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等。

③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种类:抗毒素、凝集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细胞核、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二、免疫细胞的种类和功能细胞类型来源功能特异性识别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非特异性识别B细胞造血干细胞识别抗原,分成成为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特异性识别识别、呈递抗原,分成成为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特异性识别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效应B细胞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泌抗体不识别(浆细胞)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特异性识别记忆细胞T细胞、B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为相应的效应细胞特异性识别1、抗体和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2、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而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

3、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刺激。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二单元知识点:免疫调节-文档资料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二单元知识点:免疫调节-文档资料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二单元知识点:免疫调节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知识一定要多加计划,这样才能进步。

因此,为大家整理了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二单元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免疫调节的层次1、自身调节:免疫系统内部的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相互作用。

2、整体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3、群体调节:MHC的种群适应性双向免疫调节双向免疫调节,是指体内各种因素对免疫应答进行正负双向调节的作用。

籍此使免疫应答适度,以维持肌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双向调节表现在:1、在排除外来抗原异物时,激活并加强免疫应答反应;2、外来抗原物质排除后,可使免疫应答自限减弱以至终止。

【同步练习题】1.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消除。

这种免疫是()A.先天具有的B.后天获得的C.针对某种抗原的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解析: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并消除病原微生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具有的。

答案:A2.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①骨髓②扁桃体③淋巴细胞④抗体⑤红细胞⑥吞噬细胞⑦抗原A.①③④⑤⑥B.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解析:人体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特异性免疫。

红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抗原不属于免疫系统。

答案:C3.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①④⑤⑦B.①②③⑦C.③④⑤⑦D.②③⑥⑦解析: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自身的癌变、衰老的细胞也能成为抗原。

吞噬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对部分抗原进行吞噬处理。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在组织液、外分泌液(乳汁)中也有分布。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知识点归纳
1、基础:免疫系统
2、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
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淋巴细胞 T细胞
作用细胞 B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
3、免疫系统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4、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非特疫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体液免疫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若病原体两道防线被突破由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5、抗原与抗体: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自身组织、细胞、器官
抗体:专门抗击相应抗原的蛋白质.具有特异性
6、体液免疫的过程:
抗原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浆细胞抗体
记忆细胞
二次免疫
a、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
b、B细胞的感应有直接感应和间接感应,没有T细胞时也能进行部分体液免疫;
c、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
d、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
7、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吞噬细胞 T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作用:
二次免疫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
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
8、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过强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免疫过弱、艾滋病AIDSa、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RNA;
b、主要是破坏人体的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c、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9、免疫学的应用:
a、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b、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c、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1、信息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
等称作信息。

生命系统的信息:
a、细胞生命系统: 细胞内部信息流.例:DNA→mRNA→蛋白质接受外界信息
b、个体生命系统例:神经调节中的电信号、化学信号;免疫调节中的抗原信号;激素
调节中的激素 c、生态生命系统
1个体从获取环境信息以保证自己的生存活动的需要。

定位、方向、感光、测温、化
学感受、磁场感应等。

2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进行合作或竞争所进行的信息传递。

求偶、繁殖、觅食、抵抗侵略、社会行为等。

3不同种群个体之间竞争或捕捉与反侵害所进行的信息传递。

警戒、驱逐、识别等。

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物理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可来源于无
机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

化学信息: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生物碱、有机酸及动物的外激素信息素。


为信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传递信息的,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都可以传递如:孔雀开屏、蜜蜂舞蹈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作用;蝙蝠通过自身发出声波,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

2通过信息传递,植物能开花,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交配,保证种群的繁衍。

3通过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可应用于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如:模仿动物信息吸收昆虫传粉,光照使鸡
多下蛋 2可用于对有害动物的控制,生物防治害虫,用不同声音诱捕和驱赶动物
猜你感兴趣: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