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重点(完整版)教学提纲
法医重点
![法医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12ee07f78a6529647d53f0.png)
三.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内容 绪论 死亡与死后变化 法医尸检录像 机械性损伤 机械性窒息 猝死 临床法医学鉴定 中毒 亲子鉴定 生物性检材的个人识别 医疗纠纷 课时 3 3 2 6 6 4 2 4 1 1 4 36 备 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绪论 1.法医学的任务和学习法医学的目的 第二章死亡与死后变化 1.死亡的概念及死亡的过程, 确定死亡的标准及脑死亡的标准,死亡的分类方 法。
2.假死的概念及特征, 3.尸体现象的本质及内、外环境对尸体现象的影响。
4.尸冷及影响尸冷的因素,尸斑及影响尸斑形成的因素、尸斑与皮下出血的区 别,尸僵及影响尸僵形成的因素,尸体的腐败现象及其发展的条件,干尸及 尸蜡形成,尸体现象的法医学意义。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 1.表皮剥脱、皮下出血、挫伤、挫裂伤、颅骨骨折、内脏破裂、肢体断离、 挤压伤、交通伤、坠落伤等钝器伤的特征及检验的法医学意义。
2.切创、砍创、刺创、剪创等锐器伤的特征及检查的法医学意义。
3.枪弹创的特点及检验的法医学意义。
4.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5.脑震荡、创伤性休克、反射性心脏停搏等损伤后器官机能紊乱。
6. 爆炸伤、咬伤、徒手伤、棍棒伤、砖石伤的特点 第五章机械性窒息 1.机械性窒息的类型及尸体的外表和内部特征。
2.缢死、勒死、扼死的尸体征象及法医学鉴定,溺死尸体征象及法医学鉴定。
3.窒息的过程和死亡原因,压迫胸、腹部所致窒息死的原因、过程和尸体征 象,堵塞呼吸孔道(堵塞口、鼻孔,吸入异物)所致的窒息死的特点。
第六章毒物 1.毒物和中毒的概念,毒物的法医学分类,毒物的作用条件,毒物的吸收、 分布、代谢、排泄及其法医学意义。
2.中毒案例的案情调查、现场勘验和物证的采取,中毒尸体检验的注意事项, 检材的采取、保存和送检,毒物分析结果的评价。
第七章猝死 1.猝死的概念、原因以及猝死案例法医学鉴定的意义和猝死的法医学鉴定。
2.青壮年猝死综合征和婴儿猝死综合征的特点。
《法医学》教学大纲.
![《法医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e48be1e87c24028915fc3f7.png)
《法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法医学课程编码:EN037130B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适用专业:法学先修课程:法理学、民法学、商法学第一章绪论 (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医学的概况,并了解人体构造概况。
第一节法医学概述(2学时)一、法医学的概念,法医学的任务和意义二、法医学的主要内容三、法医学的研究方法和检验方法第二节人体构造概述(6学时)一、人体发育阶段的划分二、人体九大系统的构成三、人体基本组织概述复习与思考1.法医学的概念。
2.法医学鉴定的概况。
3.法医学研究方法和检验方法。
第二章死亡与尸体现象 (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死亡的判定及各种尸体现象的意义第一节死亡(2学时)一、死亡的概念与类型二、死亡的过程三、假死的概念、原因、真死与假死的鉴别第二节尸体现象(1.5学时)一、尸体现象的概念,意义及分期二、各种早期尸体现象三、各种晚期尸体现象第三节死亡时间的推断(0.5)死亡时间的推断方法复习与思考1.死亡的概念及过程。
2.假死的概念与真正的区别。
3.尸体现象的种类及其意义。
4.死亡时间的推断方法。
第三章机械性窒息 (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性窒息的概念、征象及各类型窒息死的判定。
第一节概述(2学时)一、机械性窒息的概念二、机械性窒息的分类三、机械性窒息的过程四、机械性窒息的一般征象第二节各种类型的机械性窒息(4学时)一、缢死的概念,缢死的类型,缢死的机制,缢死的征象和鉴定二、勒死的概念,勒死的机制,勒死的征象,勒死的鉴定三、扼死的概念和征象四、闷死的概念和性质五、堵死的概念六、溺死的概念,溺死的原因,溺死的个体征象和鉴定复习与思考1.机械性窒息的概念及征象。
2.缢死的征象和鉴定。
3.勒死的鉴定。
4.溺死的鉴定。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 (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性损伤的鉴定。
第一节概述(1学时)一、机械性损伤的概念二、机械性损伤的发生机制三、机械性损伤的分类第二节钝器伤(2学时)一、钝器伤的概念二、常见征象三、常见钝器损伤的类型第三节锐器伤(0.5学时)一、锐器伤的概念,一般特点,性质二、常见的锐器伤第四节火器伤(略)第五节机械性损伤的确定(0.5学时)一、机械性损伤的确定二、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别三、损伤经过时间推断四、死亡性质的推断复习与思考1.机械性损伤的概念及分类。
法医学重点
![法医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46e5e16294dd88d0d26b9a.png)
法医学第一章——医生与法医学法医学定义终止鉴定、补充鉴定、重新鉴定;了解法医学简史(宋慈的《洗冤集录》,中国近代的林几);鉴定人与证人的区别第二章——法庭与法医学看懂法医学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表2-1第三章——死亡死亡的分类、脑死亡的定义、诊断标准、诊断意义脑死亡与植物生存状态的比较、安乐死、假死、死亡方式第四章——尸体变化尸体变化的定义早期尸体变化和晚期尸体变化的时间界定:24小时早期7种尸体变化的定义尸冷的特点、尸冷曲线图尸斑的三期、尸斑的法医学意义、4种特殊的尸斑颜色尸僵的出现时间、再僵直、尸僵的出现顺序尸斑与皮下出血的区别尸冷的定义、腐败的法医学意义第五章——机械性损伤机械性损伤的6种基本类型钝器伤有哪6种?锐器伤有哪4种?徒手伤的抓痕与咬痕很重要棍棒伤(竹打中空)、砖石伤的特点试切创、剪的不同形状、创的基本形态P45的图5-4砍与刺的区别火器伤:射入口、射出口颅骨骨折有几类?颅内出血?脑震荡的判断?冲击伤、对冲伤第六章——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生活反应、超生反应、自杀与他杀的区别、生前伤的鉴别第七章——交通事故损伤驾驶员的损伤、乘员的损伤第八章——高低温及电流损伤烧伤分为哪4度?、维斯捏夫斯基斑、电流斑的外观和显微镜下观第九章——机械性窒息机械性窒息的征象、缢死的死因及法医学意义、P95的表9-3、表9-2、其他类型窒息第十章——溺死溺死的死因、表10-1、硅藻检查、水性肺气肿、溺死斑第十一章——中毒中毒的定义、肝、肾在中毒中的作用三氧化二砷、一氧化碳、氰化物、有机磷中毒的各自的毒理、体征改变以及解剖所见第十二章——猝死猝死的定义、猝死的诊断标准、常见类型、常见疾病、好发部位第十三章——法医临床学法医临床学的定义、如何判断轻微伤、轻伤、重伤伤残的几种类型以及每种级别的表示方法、赔偿计算第十五章——性暴力强奸的概念第十七章——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定义、过失的概念、如何确定医疗事故、如何防范医疗事故?第十八章——法医DNA分型PCR、RFLP第十九章——亲子鉴定亲子鉴定的原理第二十章——生物性检材的个人识别血痕分析、人毛与动物毛的区别?、ABO血型。
法医学提纲
![法医学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09a106d25c52cc58bd6bee9.png)
名词解释
1、法医学
2、毒物
3、保险杠损伤
4、电流斑
5、尸僵
6、皮肤金属化
7、八字不交8、青壮年猝死综合征
9、中毒10、机械性窒息
11、尸斑12、法医鉴定人
13、溺死14、自溶
15、生物性检材16、猝死
17、水性肺气肿18、挫伤
19、表皮剥脱20、刑事责任能力
21、致死量22、颅相重合
问答题
1、法医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及对象是什么?
2、血痕检验一般遵循的程序是什么?
3、机械性窒息死亡的尸体征象有哪些?
4、机械性损伤的类型有哪些?
5、猝死的诱因有哪些?猝死的概念如何表述?
7、如何描述机械性损伤创口的基本形态?
8、详述早期尸体现象有哪些?
9、诈病、造作病(伤)的特点有哪些?如何鉴别?
10、法医学上对死亡的分类有哪些?他们的各自概念与特点
是什么?
11、电击死如何判断?电流斑的形态学特点有哪些?
12、脑死亡的基本概念、判断标准及其医学意义是什么?
13、生物性检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血痕检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4、缢死与死后悬尸的区别要点是什么?
15、切创与砍创的区别要点是什么?
16、简述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的鉴别。
17、简述硬膜外热血肿与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区别要点。
《法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法医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624af920b1c59eef8c7b4ff.png)
《法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0301111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授课对象:全院各专业开课学期:春季、秋季学分:2学分主讲教师:张明阳等指定教材:王保捷、侯一平主编:《法医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法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明确作为鉴定人和证人应具备的条件,掌握在临床实践中维护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的能力,并能在必要时担任医师鉴定人,协助有关部门解决司法诉讼中的法医学问题,为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服务。
课程介绍:本课程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和掌握法医学基础知识的平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证据学科。
近年来,随着医疗纠纷、意外死亡等群体性重大医疗卫生事件屡现报端,加之法医题材的影视剧的热播,使法医学逐步走进了公众视野。
但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医学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
普及法医学知识,对于消除认识误区,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本课程教学课件中大量运用了图文、声音、视频等素材,和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结合法医学实践中的案例,如“躲猫猫事件”、”瓮安事件”等社会重大事件,《大宋提刑官》、《法证先锋》等影视作品等,使法医学课程的内容更加有趣、易懂,便于学生融会贯通。
结合本课程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重视实践环节,通过一系列的视频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法医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分析能力,以及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
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医学生学习法医学的意义第三节法医学的工作内容第四节法医学发展简史及展望法医学的定义,法医学产生的实践,法医学在医学科学中的位置,法医学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致性和独立性。
法医学的基本任务;为揭露犯罪事实真相提供科学证据的任务,为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提供科学证据的任务,为处理重大事故,卫生防疫,卫生立法等提供科学证据的任务.临床医学与法医学;担任鉴定人,作为证人,揭露罪犯,警惕医疗事故的发生,丰富医疗知识.法医学工作的内容;现场勘验:现场的概念,现场勘验注意的事项,现场的保护.尸体解剖:符合法医解剖的尸体,确定死亡原因,判断致死方式,推定死亡时间,推定致伤物体,进行个人识别.活体检查:损伤鉴定,劳动能力的鉴定,性问题的检验,疾病检验,精神鉴定,亲权鉴定,诈病,造作病,造作伤的检查,医疗事故的鉴定.物证检验,物证的概念,物证的种类.书证检查,书证的概念,书证的内容.法医鉴定人的范围,法医鉴定人的工作职责,法医鉴定书的内容,鉴定结论.法医学发展简史及展望2、教学要点掌握法医学的概念:包括法医学的定义,法医学与医学的关系,法医学的分支学科,医学生学习法医学的意义,法医学的工作内容.熟悉法医学鉴定的程序,法医学鉴定与鉴定人..了解法医学鉴定书的书写,中国法医学的历史和国外法医学史的概括,法医学发展展望.第二章死亡与尸体现象1、教学内容第一节死亡第二节死后变化第三节死亡时间推断心脏死,呼吸死,脑死亡的定义;脑死亡的原因,脑死亡的病理变化,脑死亡的诊断标准,诊断脑死亡的检查方法,脑死亡与植物人.死亡过程: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的概念,生物学死亡期的概念和诊断标准.区分暴力死和非暴力死的法医学意义,暴力死的几种方式:自杀死,他杀死和意外死.假死的概念,假死的原因.死因分析:主要死因,直接死因,死亡的诱因,辅助死因,合并死因.早期尸体现象:肌肉松弛,尸冷和影响尸冷的因素,皮革样化,角膜浑浊,尸斑的定义,分布,分期,颜色.影响尸斑生成的因素,尸斑的法医学意义.尸僵的定义,影响尸僵的因素,尸僵的法医学意义.尸体痉挛,尸体自溶.晚期尸体现象:腐败,干尸(木乃伊),白骨化,尸蜡,泥炭鞣尸,马王堆古尸和江陵古尸.根据早期尸体现象,尸体化学变化,昆虫或动物对尸体的损害来推测死后经过的时间.2、教学要点掌握死亡的概念,近年来对死亡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关于脑死亡的最新研究进展,关于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掌握死亡过程,生物学死亡的死亡征象,暴力死和非暴力死的概念和主要区别,假死与真死的区别,关于死因和死因分析;掌握各种早期尸体现象,影响因素和早期尸体现象的法医学意义.熟悉晚期尸体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推测死后经过时间的方法.了解死后人为现象,死后尸体的化学变化,昆虫,动物对尸体的毁坏.第三章机械性损伤1、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第三节机械性损伤的类型第四节特殊类型的损伤第五节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机械性损伤的概念,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变化可分为表皮剥脱,皮下出血,各种创,骨折和关节脱位,内脏破裂,肢体断碎等.常见的表皮剥脱的基本类型有:划痕及其特征,掐痕及其特征,擦痕及其特征,撞恨及其特征,压痕及其特征.表皮剥脱的法医学意义.皮下出血的发生原因及其形态特征,皮下出血在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形态,如"熊猫眼""竹打中空"等.皮下出血的法医学意义.创的概念,创由六部分组成,即创缘,创角,创口,创壁,挫伤带和组织间桥.创的法医学意义.机械性损伤造成的各种类型的骨折及其特点,骨折的法医学意义.肢体断碎发生的原因.机械性损伤所致的各种功能障碍.钝器伤的致伤物,致伤方式,打击力度和打击部位的不同可造成不同形态,不同程度的损伤.钝器损伤的共同形态特征都有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开放性损伤创口呈不规则形态,闭合性损伤体表损伤轻,内部损伤重的特点.徒手伤,咬伤有攻击伤和抵抗伤,手持钝器包括棍棒伤,斧锤伤和砖石伤.挤压伤和坠落伤也符合钝器伤的特点,挤压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大的灾害,案件属于以外灾害和事故,他杀,自杀者少见.锐器伤的基本形态,常见的锐器有刀,斧,匕首,刺刀,镰刀,菜刀,柴刀,剪,锥及螺丝刀等.锐器伤共同的形态特征为:形成的创角锐,创缘整齐,创壁光滑,创腔较深,无组织间桥,常损伤深部血管,神经和内脏器官.切创,砍创,刺创,剪创的形态特征,借以推断案件的性质,损伤的程度,致伤物的推断和认定.火器伤可分为枪弹伤和爆炸伤,枪弹伤的五种类型:(1)贯通枪弹伤 (2)盲管枪弹伤 (3)回旋枪弹伤 (4)反跳枪弹伤 (5) 擦过枪弹伤.枪弹伤的距离具有法医学意义.枪弹伤的法医学鉴定.颅脑损伤:头皮出血,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脑组织损伤,外伤性脑水肿,外伤性脑疝. 各种交通工具造成的损伤.道路交通损伤:撞击伤,碾压伤,摔跌伤.火车损伤和航空损伤.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确定死亡原因,推断损伤时间,推断致伤物,确定案件性质.2、教学要点掌握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变化及所造成的功能障碍.掌握钝器伤,锐器伤及火器伤的基本概念,损伤形态,损伤程度,致伤物及其致伤方式等. 掌握头部,胸,腹部各重要脏器的损伤特点,颅脑损伤的各种致命伤.掌握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的目的,程序和特点.了解损伤与疾病的关系,机械性损伤与临床医学的关系第四章机械性窒息1、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压迫颈部所致的窒息死第三节压迫胸腔部所致的窒息第四节堵塞呼吸道所致的窒息死第五节溺死第六节性窒息第七节体位性窒息窒息的概念,窒息可分为机械性窒息,中毒性窒息,电性窒息,空气缺氧性窒息,病理性窒息和新生儿窒息.机械性窒息为本章重点;(1)压迫颈部所致的窒息包括溢死,勒死,扼死等.(2)压迫胸腹部所致的窒息如压死,挤死,活埋.(3)闭塞呼吸孔道所致的窒息如用柔软物体同时压闭口,鼻腔引起窒息.(4)异物阻塞呼吸道所致的窒息如以各种固体物体阻塞咽喉或呼吸道而引起窒息.(5)液体吸入呼吸道所致的窒息如水,羊水,酒,油类,血液或呕吐物等被吸入呼吸道和肺泡均可引起窒息.窒息尸体的外表征象,窒息尸体的内部征象;血液呈暗红色流动状,内脏淤血,浆膜及黏膜下点状出血,肺气肿,肺水肿的形成.根据原始现场,致死工具,死亡性质,索沟或扼痕的位置,方向,深度及出血,深部组织的改变等鉴别溢死,勒死和扼死.溺死的法医学鉴定所解决的问题有:进行个人识别,确定是否为溺死,溺死尸体损伤的鉴定,溺死与死后抛尸的鉴别,确定溺死的死亡时间等.性窒息,体位性窒息的一般特点和法医学鉴定的意义2、教学要点掌握机械性窒息的过程和表现,窒息的一般尸体征象.掌握缢死和勒死尸体的一般征象, 缢死与勒死的区别. 缢死、勒死和扼死的法医学鉴定.掌握水溺死的原因和过程,溺死的尸体征象,溺死的法医学鉴定.了解压迫胸腹部和堵塞呼吸道而致的窒息,性窒息,体位性窒息的一般特点和法医学鉴定的意义.第五章猝死1、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引起猝死的常见疾病第三节原因不明的猝死猝死也称为急死,指貌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的疾病或功能障碍,而发生的突然,意外的非暴力死亡.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可引起猝死,但以心血管疾病占首位.诱因以精神因素,过度的体力活动,暴饮暴食,过冷过热有关.猝死法医学鉴定的目的和意义,猝死的法医学鉴定的步骤,死因分析的大致几种情况.注意与暴力死相鉴别.引起猝死的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瓣膜病,原发性心肌病,病毒性和孤立性心肌炎,主动脉瘤破裂的病理变化,发病机制,诱因和尸体解剖的形态学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脑出血,珠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和癫痫病的发病原因,病理变化,诱因和尸检所见.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导致的猝死的致并原因,病理变化,发病诱因及尸体解剖所见.原因不明猝死是法医学鉴定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婴儿猝死综合症发生的年龄,发生的季节,急速意外的死亡为特点,排除暴力死和杀婴.青壮年猝死综合症具有的特点;死者平素身体健康,男女比例为11:1,多数发生在20-40岁的男性青壮年,在凌晨死亡为多见,尸检未发现明显病变.胸腺淋巴体质的解剖学特点,猝死的原因和机制的不同学说.抑制死的发生过程和机理学说.2、教学要求掌握猝死的概念,猝死的原因和诱因,猝死的死亡过程和死前表现.掌握猝死的法医学鉴定.熟悉心血管,呼吸,中枢系统疾病引起猝死的原因,诱因,病理变化和尸检所见.熟悉青壮年和婴幼儿猝死综合征了解消化和生殖系统疾病引起猝死的原因,诱因,病理变化和尸检所见第六章高温,低温及电流损伤1、教学内容第一节烧伤及烧死第二节中暑死亡第三节冻伤及冻死第四节电流损伤第五节雷击死第六节其他物理性损伤伤(死)的征象,死亡机制,法医学鉴定.中暑发生的条件,中暑后的变化和法医学鉴定影响冻伤的因素,冻死的机制,冻死的尸体征象,冻死的法医学鉴定.电流损伤的特点,影响电流损伤的因素;人体对交流电更敏感,电流强度越大,对机体的损伤越重,自杀和他杀多为双极性电流接触,电击死的死亡机制是由于心室纤颤,或由于脑干受损,呼吸麻痹.电流斑,电烧伤,电流出口,电击纹和电击后的体内改变.法医鉴定意外电击死,自杀电击死和他杀电击死.雷电对机体的作用具有电流的直接作用,可造成死亡和各种神经症状,雷电击纹,雷电引起的各种机械性损伤.雷击死的法医学鉴定.其他物理性损伤对人体造成的损伤特点和形态学变化2、教学要点掌握有关烧伤(死)的有关知识,区分灾害烧伤,自焚和死后焚尸的法医学鉴定的特点.掌握中暑发生的条件,中暑后的变化和法医学鉴定.掌握有关冻伤(死)的机制,尸体征象和法医学鉴定的知识.掌握电流损伤)对人体造成的损伤特点和形态学变化.了解雷击伤(死),其他物理性损伤对人体造成的损伤特点和形态学变化第七章法医临床学鉴定1、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损伤程度第三节伤残程度第四节诈病与造作伤第五节虐待法医临床学的发展及有关的法律知识介绍.法医活体检验的概念.损伤程度鉴定的概念.损伤程度的分类,重伤,轻伤及轻微伤的概念;重伤,轻伤,轻微伤鉴定的标准,损伤与疾病的法医学鉴定.伤残评定的概念,分类及评定标准,伤残评定与民事赔偿.诈病的概念,表现形式,造作伤的概念,目的及特点.精神病人犯罪的特点及伪装精神病的鉴定精神异常法医学鉴定的任务.虐待儿童.2、教学要点掌握重伤,轻伤,轻微伤,伤残和病残的概念,分类原则.熟悉法医临床学检验的对象和任务;熟悉有关伤残评定的法律,法规.熟悉法医精神病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熟悉诈病,造作伤(病)的概念,及其损伤特征和鉴别要点.了解法医临床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了解法医精神鉴定的法律依据和程序;了解精神障碍的刑事责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评定原则;了解虐待儿童的概念及损伤特征.第八章医疗纠纷1、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医疗事故第三节医疗损害第四节医疗相关的犯罪医疗纠纷的概念及产生原因;结合民事侵权行为的定义及构成要件讲述医疗事故的概念及构成要件;医疗事故与非法行医造成不良后果的区别.医疗事故的分级及分级标准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的基本情况.常见医源性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医疗事故鉴定的的鉴定程序.医疗事故的赔偿及赔偿项目及计算标准.医疗纠纷案例分析.2、教学要点掌握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概念,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医疗事故的分级.了解医疗事故鉴定有关的知识,医疗事故的赔偿.第九章亲权鉴定、法医DNA理论1、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亲子鉴定常用的遗传标记第三节 DNA遗传标记的检测技术第四节亲权鉴定的结果分析重点讲授亲子鉴定的概念,介绍其发展概况及类型.重点讲授遗传标记和遗传多态性的概念,法医学常用的遗传标记有哪些,介绍遗传方式的两种类型.重点讲授遗传学经典的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介绍连锁互换律和线粒体DNA的母系遗传方式.产物水平遗传标记:法医学中应用的产物水平的遗传标记,红细胞型和HLA型的遗传特征及检测方法.DNA 水平遗传标记:DNA长度多态性:讲授DNA长度多态性的概念及类型,串联重复序列的概念及类型 ,讲授VNTR和STR的概念及特点.DNA序列多态性:DNA序列多态性的概念及类型,SNP的概念,发展概况,特点,数据库;线粒体DNA的结构,特点及检测方法.DNA多态性的检测技术:DNA指纹技术的原理及核心技术,RFLP的概念,DNA指纹技术的特点及局限性 ;PCR技术检测DNA长度多态性的原理和方法,STR基因座PCR复合扩增技术,银染法及荧光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PCR产物检测技术,DNA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优点及局限性.亲子鉴定常用统计参数:亲子鉴定常用的统计学参数的含义,计算方法.结果评估: 排除父权和肯定父权的原则.2、教学要点掌握亲子鉴定的概念及原理,法医学常用的遗传标记,VNTR,STR的结构,特点;掌握DNA序列多态性,SNP的概念及特点,DNA多态性的检测方法,DNA指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核心技术,特征及局限性,RFLP的概念,PCR技术检测DNA长度多态性,序列多态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AMP-FLP的概念,亲子鉴定的统计学参数;排除父权和肯定父权的原则;熟悉亲子鉴定的发展概况及今后的发展趋势,DNA数据库的建设;熟悉DNA指纹技术的基本方法,mtDNA的特点;了解亲子鉴定的类型;了解SNP数据库及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DNA 芯片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法医学应用.第十章物证检验、个人识别1、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血痕检验第三节精斑检验第四节其他生物性斑迹分析第五节毛发、骨骼、牙齿等组织检验第六节个人识别结果评估物证的种类,生物性检材是一类重要的物证,生物性检材包括的范围,其个人识别的意义及法医学特点.生物性检材的寻找,采集,包装和送检,检验程序和要求.血痕检验:血痕是最常见的生物性检材,血痕检验在物证检验中占有重要地位.精斑检验的意义,精斑的检验程序,精斑的肉眼检查及实验室检验的方法及原理.毛发的生物性检材及检验的意义,毛发检验的各种常用方法.骨骼检验的意义;由骨骼推断性别,年龄的方法;骨骼个人识别的方法.牙齿检验的意义;牙齿推断年龄的方法,牙齿的个人识别方法.其它生物性检材的检验方法.个人识别结果的评估.2、教学要点掌握生物性检材的范围及个人识别意义.掌握血痕检验的程序及方法.掌握个人识别结果的评估指标.第十一章中毒与毒物分析、毒品依赖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常见毒物中毒第三节中毒的法医学鉴定1、教学内容毒物及中毒的概念;毒物的分类;中毒发生的条件;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砷化物中毒,氰化物中毒,催眠镇静类药物中毒,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的物理性质,中毒机制,中毒症状,尸检所见,特征性改变,法医学鉴定.毒品中毒,杀鼠剂中毒,乙醇中毒的中毒机制,中毒症状,尸检所见,特征性改变,法医学鉴定2、教学要点掌握毒物和中毒的概念;掌握中毒发生的条件;掌握毒品中毒的特点;掌握中毒的法医学鉴定.了解毒物的分类,了解急慢性中毒的特点;了解砷化物,氰化物,催眠镇静类药物,及农药中毒;了解一氧化碳中毒,杀鼠剂中毒,乙醇中毒.三、各章课时分配表参考书目1、《实用法医学》,刘耀、丛斌、侯一平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2、《法医学概论》,丁梅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四版3、《法医病理学》,赵子琴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四版4、《法医临床学》,刘技辉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四版5、《法医物证学》,侯一平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三版6、《法医毒理学》,刘良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四版7、《法医毒物分析》,廖林川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四版8、《法医法学》,丛斌、常林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9、《法医人类学》,张继宗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法医学重点完整版
![法医学重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e083b5998fcc22bdd10d24.png)
法医学重点完整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一、名词解释(6个)1、竹打中空:当使用圆形棍棒、竹竿或塑料管打击肩、背等处皮肤时,致伤物打击的瞬间可使被打击部位的血管突然闭合,造成局部缺血,两侧的血管内压骤然升高并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出血,形成两条平行排列的皮下出血带,中间呈灰白色。
2、.医疗损害概念:是指诊疗护理过程中的医疗过错(故意或过失)行为对患者所产生的不利事实。
3、腐败静脉网腐败静脉网:死后体腔内脏血管中血液受腐败气体的压迫,流向体表,使皮下静脉扩张,充满腐败血液,在体表呈现暗红色或青绿色树枝状血管网,死后2至4日出现。
4、猝死:指貌似健康者因内在疾病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5、挥鞭样损伤:多见于高速行驶车辆因突然刹车,或撞击到相对静止的车辆尾部使其突然减速,车上的乘客因惯性作用,头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前和向后剧烈晃动,使颈椎和颈髓发生的损伤。
6、残疾指由于各种疾病、损伤、发育缺陷或者精神因素等所造成人的机体、精神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从而使患者不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一种状态。
7、超生反应指机体死亡后组织器官细胞仍保持生命机能,对刺激仍有一定反应,如死后数小时内仍有骨骼肌在机械性刺激下收缩、瞳孔或缩瞳反应、肠蠕动及精子活动能力。
其在法医学上可用来推断死亡时间。
8、亲子鉴定:也称亲权鉴定,是指应用医学、人类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主要通过人类遗传标记的检测,并根据遗传学理论分析其检测结果,从而对有争议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缘关系所做的科学判定。
9、尸斑:尸体血液因重力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皮肤血管内,并在该处皮肤呈现出有色斑痕(多为暗紫红色)称为尸斑。
10、遗传特征:遗传特征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状,是亲子鉴定最主要的依据。
遗传性状是生物体表现的一切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代谢类型的统称,其中可检测的、由遗传决定的特征,并能够按预期的方式从一代遗传给下一代的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单位性状。
法医学重点
![法医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556bc97f1922791688e85b.png)
法医重点绪论1.法医学研究内容/对象:现场勘察尸体检验活体检验物证检验书证审查2.法医学的本质:联结医学(包括其它自然科学)与法学的一门交叉科学3.法医学鉴定的定义:由法医鉴定人运用法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诉讼案件涉及的活体或尸体及其生物源物质等进行检验并作出判断,称为法医学鉴定4.秦:封诊式蔡邕:礼记宋慈:洗冤集录王与:平冤录5.疑狱集:张举烧猪——病理解剖方法来判别生前烧死和死后焚尸第二章6.轴:人体有相互垂直的三条轴,上下、左右、前后垂直轴:自上而下与地平面垂直,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矢状轴:由前而后与地平面平行,与身体长轴垂直的轴冠状轴:额状轴,由左向右与地平面平行,与前两条轴垂直的轴7.面:矢状面,左右二等分冠/额状面,前后纵分水平面/横切面:上下两部分8.骨骼:成人206块比婴儿少肋骨12对24根脊椎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第12块肋骨游走性9.最大器官:皮肤最大细胞:卵细胞无细胞核的细胞:红细胞神经细胞游突触连接10.人体由九大系统组成,即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感观器/感官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11.咽与食管(或喉口)直接连接P25页图12. 精液由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球腺产生13.从心脏到肺流的是肺静脉(动脉血)第三章14.死亡判断标准:呼吸和心跳的停止死亡权威判断标准:脑死亡15.心脏死:不可逆的心跳停止先与呼吸停止所引起的死亡肺脏死:不可逆的呼吸停止先于心跳所引起的死亡心肺死的区别死后生化检验血氧含量是否显著下降pao2<25mhg是肺脏死,否则为心脏死16.死亡过程:1.濒死期:主要生命器官功能极度衰弱,逐渐趋向停止的时期2.临床死亡期:人的躯体死亡,个生命中枢器官功能丧失,各器官组织的细胞未死亡,大脑尚未死亡,经抢救可复苏3.生物学死亡期:亦称细胞性死亡,期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和机体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终止(不可逆转,逐步出现尸体现象),早期有超生反应,晚期所有组织细胞相继死亡,超生反应消失,出现尸体现象17.假死概念:指人的循环、呼吸和脑的机能活动高度抑制生命活动处于极其微弱的看起来像死的一种状态。
法医学教学大纲
![法医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4da710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f.png)
法医学教学大纲《法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法医学课程代码:XXXX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考查课学时数:XX先修课程:XXXXX适用专业:监狱学专业本科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法医学是一门医学与法学交叉形成的应用性学科,是运用医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法学等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并解决法律中涉及的医学专门性问题的学科。
《法医学》课程是监狱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必修课。
2.课程任务在任何法制国家中,法医学都是一门不可缺少的法学的分支学科。
法医学与基础法学、实体法学及程序法学均有密切关系,法医学的发展新成果不断丰富法学有关证据方面的内容。
法医学是服务于法律的一个分支学科——鉴定科学,是司法鉴定学中历史最悠久、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作用最突出的骨干学科之一。
法医学课程为分析解决监狱中遇到的各种法医学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推进监狱法制化进程,维护监狱安全稳定,保护罪犯人权及提高罪犯矫治质量等。
通过《法医学》课程学习,主要达到以下两个教学目标:一是知识理论目标,即使学生掌握法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体系,二是能力目标,即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法医学观察、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用法医学分析并解决监狱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的能力。
随着监狱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法医学在监狱工作的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法医学已成为监狱学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为此,将法医学课程列为监狱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这对于完善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监狱学基础理论》等先修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法医学》的内容与知识。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较全面的掌握法医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基本掌握典型案例的分析技能;了解法医学的新发展和新技术;理解法医学在监狱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验教学等方法。
法医学重点
![法医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d7e0b00eff9aef8941e064a.png)
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
研究与法律有关的人身伤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法医学分支学科。
①确定死亡原因(鉴别暴力死或非暴力死)。
②判断死亡方式。
③推断死亡时间。
④推定致伤物。
⑤个㈡法医物证学(science of medicolegal evedince)→就涉及法律问题的生物性检材进行检验,解决个人识别和亲权问题的)。
②法医牙科学(以牙齿为检测对象)。
应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体伤、研究与法律有关的读物的分离、定性、定量的法医学分支科学。
”。
所谓有专门知喂了发现与案件相关的线索、察明案件的性质、证实并揭露犯罪行位而在现场⑴发生犯罪、事故、发现尸体或遗留犯罪痕迹的地点通称为”现场”。
⑵杀人处称为”第一现场或原始现场”,遗尸或分尸处称为”第二现场”。
⑶确定第一现场对于认定犯罪事实,揭露犯罪手段尤为重要。
㈡活体检查→主要是对受检人的生理及(或)病理状态、损伤情况、某些特征等进行检查。
㈢尸体解剖→为法医学鉴定最重要的内容。
”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应进行法医解剖: ①涉及刑事案,需经尸体解剖始能判明死因的尸体和无名尸体;②猝死或突然死亡,有他杀或自杀嫌疑者;③因公、农业中毒或烈性传染病死亡及涉及法律问题的尸体”。
㈣物证检验→应用物理、化学、血清学、面易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物证进行检查,确定其性质、种属及个人特征。
㈤书证检验→通过对文字数据内容进行的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科学的论证,答复委托机关所提出的问题。
◎补充鉴定→对于提出新的问题或提供新的数据,要求原鉴定人复验、修正内容或补充意见者。
◎重新鉴定或再鉴定→如委托机关或当事人和辩护人对鉴定结论不满意,或出现意见不同的鉴定结论时,将原案材料求时,有权提出补充鉴定相关材料;④送检材料不充分,不符合要求,或鉴定人的知识不能满足鉴定要求时,有权拒绝受理鉴定;⑤出庭作证时有权拒绝回答与鉴定无关的问题;⑥有权独立得出鉴定结论;⑦在诉讼活动中有权使用本(心、肺)、辅助征兆(瞳孔、脑)。
法医学重点(完整版)
![法医学重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ba9de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8.png)
法医学重点(完整版)1、竹打中空是指使用圆形棍棒、竹竿或塑料管打击肩、背等处皮肤时,由于打击瞬间血管突然闭合,造成局部缺血,两侧血管内压骤然升高并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出血,形成两条平行排列的皮下出血带,中间呈灰白色。
2、医疗损害概念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医疗过错(故意或过失)行为对患者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3、腐败静脉网是指死后体腔内脏血管中血液受腐败气体的压迫,流向体表,使皮下静脉扩张,充满腐败血液,在体表呈现暗红色或青绿色树枝状血管网,通常出现在死后2至4日。
4、猝死指貌似健康者因内在疾病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
5、挥鞭样损伤多见于高速行驶车辆因突然刹车或撞击到相对静止的车辆尾部使其突然减速,车上乘客因惯性作用,头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前和向后剧烈晃动,导致颈椎和颈髓损伤。
6、残疾指由于各种疾病、损伤、发育缺陷或者精神因素等造成的人体机能、精神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从而使患者不能正常生活、研究和工作。
7、超生反应指机体死亡后组织器官细胞仍保持生命机能,对刺激仍有一定反应,如死后数小时内仍有骨骼肌在机械下收缩、瞳孔或缩瞳反应、肠蠕动及活动能力。
其在法医学上可用来推断死亡时间。
8、亲子鉴定,也称亲权鉴定,是指应用医学、人类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通过人类遗传标记的检测,并根据遗传学理论分析其检测结果,从而对有争议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缘关系所做的科学判定。
9、尸斑是指尸体血液因重力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皮肤血管内,并在该处皮肤呈现有色斑痕(多为暗紫红色)。
10、遗传特征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状,是亲子鉴定最主要的依据。
遗传性状是生物体表现的一切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代谢类型的统称,其中可检测的、由遗传决定的特征,并能够按预期的方式从一代遗传给下一代的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单位性状。
1、创的结构包括创口、创缘、创角、创周、创壁、创底和创腔七部分。
2、头皮损伤包括头皮擦伤、头皮挫伤、头皮裂创和头皮撕脱。
法医学重点完整版
![法医学重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cf2e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c.png)
法医学重点完整版简介法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科学手段,为司法机关提供犯罪证据和法医鉴定结论,为社会公正和法制建设提供支持。
法医学的核心任务是通过科学的法医技术手段,对死者或现场的尸体和现场物证等进行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检验分析,以便确定死因、时机、方式及侵害程度,为司法机关服务。
法医学的学科分类法医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死因学、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精神病学、法医化学、法医物证学等多个学科分支。
1.死因学:研究死者死亡的原因,主要通过法医病理学和法医临床学进行研究,以确定死者的死因。
2.法医病理学:研究尸体的病理改变和损害,通过尸体的解剖学、组织学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确定死者的死因和相关损害。
3.法医临床学:研究可以对活体人体进行的各种检验和诊断方法,通过居民的体检、诊治记录、病理检查等资料,确定人体有无因犯罪行为而损害。
4.法医精神病学:通过对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的研究,对被鉴定对象在犯罪行为发生时的精神状况、精神病史等进行评估和鉴定。
5.法医化学:研究利用化学方法对涉案物证等进行鉴定和分析,以确定其成分、性质和来源,为司法机关提供相关证据。
6.法医物证学:研究与物证有关的各种技术和方法,通过对被鉴定物证的分析和比对,确定其与案件相关的程度和证据价值。
法医学的应用领域刑事案件在刑事案件中,法医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死者尸体的解剖学和病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判断死因、时机、方式等重要信息,从而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行为动机。
此外,在刑事案件中,法医学还可以对涉案物证进行科学分析和鉴定,为案件的侦破和审判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交通事故法医学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通过对事故现场和车辆的勘察、痕迹鉴定等工作,可以判断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
同时,对受伤人员的鉴定和诊断,也可以为伤者的医疗赔偿和责任追究提供重要的法医证据。
纠纷调解在民事纠纷中,法医学也有重要的作用。
法医学教学大纲
![法医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9445434b90d6c85ec3ac65f.png)
各章学时分配表内容讲课时数实验、实习时数。
1,绪论 2 20”(幻灯)2,死亡与死亡学说23,死后变化与尸体现象2 40”(录相示教)4,机械性损伤HZ5,机械性损伤一26,机械性损伤自 2 60’(录相、幻灯)7,高低温损伤,电击伤(死)2 15’(幻灯)8,机械性窒息9,机械性窒息一 2 15”(幻灯)10,法医学活体检验和鉴定211,法医精神病,个人识别212,猝死13,猝死一 2 30”(录相)14,性犯罪和性问题的法医学鉴定215,中毒的法医学鉴定216,吸毒、药物滥用217,物证检验、亲子鉴定2 30"18,录相示教:录相与幻灯共31/2小时,主要在课外放映,和学生共同讨论,帮助学生复习,加深理解课堂内容。
根据10多年教学实践,行之有效,受学生欢迎。
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1、掌握法医学的概念、任务、研究任务及对象;掌握法医学鉴定、补充鉴定、再鉴定、复核鉴定的概念2、熟悉与法医学有关的法律法规;鉴定人权利、义务及职责3、了解法医学的分支学科;法医学与法科学的关系;法医学与法律、医学的关系;法医学在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医学生学习法医学的目的要求;世界法医学简史及各国的法医学检验制度二、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1、法医学的概念、任务、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重点讲授)2、法医学的分支学科;法医学与法科学的关系;法医学与法律、医学的关系(一般讲授)3、法医学鉴定、补充鉴定、再鉴定、复核鉴定的概念,法医学鉴定书(重点讲授)4、法医学鉴定人和医师鉴定人的权利、义务及职责(一般讲授)5、法医学史:中国法医学史(重点讲授);世界各国法医学史(一般讲授)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放映幻灯三、思考题1、名词解释:法医学法科学法医学鉴定补充鉴定复核鉴定2、问答题:(1)、医学生学习法医学的目的与要求?(2)、中国古代法医学的标志及成就?(3)、法医学有哪些分支学科?目前法医学发展的特点及趋势?第二章死亡与死亡学说一、目的要求1、掌握死亡学说及死亡的概念;死亡的确定:脑死亡的概念与诊断标准;掌握死因、死因分析,死亡性质与法医学死亡分类2、熟悉与死亡有关的法律法规;超生反应与假死3、了解死亡的过程;死亡的机制二、主要内容及教学方法1、死亡学说及死亡的概念(重点讲授)2、死亡的确定:心脏死、肺脏死、脑死亡(重点讲授)3、脑死亡的概念,诊断标准(重点讲授),与之有关的法律法规(一般讲授)4、死亡过程(一般讲授),死亡机制5、超生反应与假死的概念,安乐死,器官移植(一般讲授)6、死因、死因分析,死亡性质与法医学死亡的分类(重点讲授)教学方法:大课讲授、幻灯及结合案例讲解三、思考题l、名词解释;脑死亡假死死亡学说超生反应根本死因直接死因辅助死因诱因死因竞争死因联合主要/次要死因2、问答题:(1)脑死亡的概念及诊断标准?(2)死亡原因与死亡机制的区别?如何对一死亡进行死因分析?(3)死亡性质及死亡方式?第三章死后变化与尸体现象一、目的要求1、掌握尸体现象及法医学意义2、熟悉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3、了解法医学尸体检查的目的、要求、方法二、主要内容及教学方法1、尸体的死后变化:尸体现象、尸体化学、尸体毁坏(一般讲授)2、早期尸体现象的概念及法医学意义(重点讲授及尸解示教)1)尸冷2)尸斑。
法医学新教学大纲
![法医学新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2f409e2a32d7375a51780af.png)
《法医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五年制及七年制临床各专业使用)基础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编写2012年9月前言1.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的理论和技能解决法律实践中涉及医学问题的科学,用于侦察犯罪和审理民事或刑事案件提供证据。
它值根于医学,是社会医学的重点组成部分;又服务于法律,是法学的一个分支——鉴定科学。
故法医学是联结医学与法学的一门交叉科学。
近代法医学分为基础法医学和应用法医学。
前者注重研究法医学的原理和基础,如对法律有关的伤病残、死亡的成因机制,表现形式及发展过程的研究,血型及其它遗传标记的研究等。
后者注重研究法医学的应用,包括:司法上的应用:如对杀人、强奸、投毒、伤害、交通事故、亲子鉴定等案件的鉴定,为侦查、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立法上的应用:如制定轻伤、重伤鉴定标准,法医精神病鉴定规范和标准以及医疗纠纷、剧毒药品管理、人身保险赔偿原则等涉及法医学的法规、条例;行政上的应用:主要通过尸检与解剖发现传染病予以适当处理,并及早发现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加以预防和治疗。
建立医师职责制度以及医学伦理学的产生也都有赖于法医学的参与。
总而言之,凡是涉及人身伤之案件的侦查、预审、审查、起诉、定案、审判等各个环节中,都与法医学密切相关,不了解和掌握法医学知识,要查明人身伤之案件的真相几乎是不可能的。
2.使学生掌握人死后尸体现象的形态及发生发展规律;对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电击伤、急死、中毒等临床表现的认识,掌握各种暴力性死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各种生物性检材DNA多态性分析,科学评估生物检材的检验结果;医疗事故发生原因、预防措施等。
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了解鉴定人和证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掌握在临床工作中维护患者和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3. 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附加在问题、案例及幻灯画面上,并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医学内容,给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由教师给予评价、引导和讲解,并辅以实验、讲座及案例讨论,使学生充分掌握法医学内容,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法医学重点(完整版)
![法医学重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8531a7f242336c1fb95e84.png)
一、 名词解释(6个)1、 竹打中空:当使用圆形棍棒、竹竿或塑料菅打击肩.背等处皮肤时,致伤物打击得瞬间可 使被打击部位得血管突然闭合,造成局部抉血,两侧得血请内压線然升高并在剪切力得 作用下发生破製出血,形成两条平行排列得皮下出血带,中间呈灰白色。
2、 、医疗损害概念:就是指诊疗护理过程中得医疗过错(故意或过失)行为对患者所产生得不 利事实。
3、 腐败静脉网腐败铮脉网:死后体腔内脏血管中血液哽腐敗%体得压迪,流向体表,使皮下静脉扩张.充满 腐败血液,在体表呈现暗红色或青绿色树枝状血管网•死后2至4日出现。
4、 猝死:指貌似健康者因内在疾病发作或恶化而发生得急探死亡5、 挥雜样损伤:多见于高速行驶车辆因究然刹车,或撞击到相对靜止得车辆尾部使其突然减 速,车上得乘客因惯性作用,头部在很短得时间内向前与向后剧烈见动,使颈椎与颈施发生得 损伤。
6、 歿疾指由于各种疾病、损伤、发育缺陷或者精神因素等所造成人得机体、精神不同程度 得永久性功能障碍,从而使患者不能正常生活、学习与工作得一种状态。
7、 趨生反应指机体死亡后组织器官细胞仍保持生命机能•对刺激仍有一定反应•如死后数小 吋内仍有骨骼肌在机械性刺激下收缩.睦孔或缩瞳反应、肠嬌动及精子活动能力.其在法医 学上可用来推断死亡时间。
8、 亲子鉴定:也称亲权鉴定,就是指应用医学、人类学等自然科学得方法,主要通过人类遗传 标记得检测,并根据遗传学埋论分析其检测结果,从而对有争议得父母与子女之间就是否存 在生物学亲缘关系所做得科学判定。
9、 尸斑:尸体血液因世力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爱压迫得皮肤血管内,并在该处皮肤呈现出有 色斑痕(多为暗紫红色)称为尸斑.10、 遗传特征:遗传特征就是受遗传基因控制得一科遗传性状,就是亲子鉴定最主要得依携。
遗传性状就是生物体表现得一切形态特征、生埋特征与代谢类型得统称,其中可检测得、由 遗传决定得特征,并能够按预期得方式从一代遗传给下一代得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单位性 状.二、 填空(10个)创得结构:由创口、创缘、创角、创周、创噎、创底与创腔7部分组成头皮损伤包括:®头皮擦伤 ②头皮扌坐伤 ③头皮裂创 ④头皮撕脱DNA 多态性分类:DNA 序列多态性、DNA 长度多态性机械损伤分类:①饨器伤 ②锐器伤 ③火器伤PCR 基本反应由三个步骤组成门;石温变性、低温退火.适温琏伸颅内出血包括:硬脑膜外出血.枝脑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闹实质出血甲醛得固定液纯度为4$死亡得分期: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死亡得方式;自杀死.她杀死.意外死10. 法医病理解剖得手术方式 包括:T 字.Y 字.倒Y11、 血痕检脸程序①肉眼观察 ②预实验 ③确证试验 ④种属鉴定 ⑤个人识别 ⑥其她检验12. 角膜混浊:透明度减低,不能透視吱孔,呈灰白色13、 交通事故引起得行人损伤类型:撞击伤、碾压伤、扌率跌伤、伸展创三、 解答(5个)仁擦伤.挫伤得特征:擦伤:就是指衷面粗糙得致伤物与体表摩擦致表层皮或衷层皮与部分真皮剥脱与缺损,又称 衷皮剥脱。
法医复习重点
![法医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7e130490c69ec3d5bb75c0.png)
第一章绪论1、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
2、法医病理学: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人身伤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法医学分支学科。
3、法医病理学研究检验目的是:1、确定死亡原因2、判断死亡方式3、推断死亡时间4、推定致伤物5、个人识别6、医疗事故的鉴定4、个人识别:指经过检测判定被检生物学检材属于哪个个体。
5、临床法医学:是应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体伤、残及其他生理病理状态等问题的法医学分支学科。
6、法医学的基本任务是遵循相应的法律程序,接受委托,应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对相关人体及成分或其他材料进行检查、检验、分析,作出客观、科学的鉴定报告或结论,为澄清事实或揭露犯罪提供线索,为刑事及民事案件的审判等提供证据。
7、医学生学习法医学的意义:1、合格地从事司法鉴定工作2、准确地提供书证与证言3、“精确”地诊断疾病4、规范合理的疾病治疗5、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8、现场勘验一般是由侦查员、法医、痕迹员等合作完成的。
9、尸体剖验: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行法医解剖:①涉及刑事案②猝死或突然死亡③因工、农业中毒或烈性传染病死亡涉及法律问题的尸体10、★法医学鉴定的原则(填空或简答):1、依法鉴定的原则2、鉴定的客观性原则3、鉴定的独立性原则4、鉴定的时限原则5、鉴定的保密原则11、《封诊式》中有关检验的记载包括活体检验、首级检验、尸体检验、现场检验和法兽医学检验等。
12、★《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早的一部封建法典。
13、★现存最早的系统古代法医学著作是《洗冤录集》,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法医学家宋慈所撰。
14、元代对法医学的重要贡献是“检尸法式”第二章死亡与死后变化1、在死亡过程中,心跳停止先于呼吸停止者称为心脏性死亡。
2、呼吸性死亡是指呼吸停止先于心跳停止的死亡。
3、★脑死亡(与脑震荡考其中一个):是指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丧失。
法医学重点
![法医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ad1ff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2.png)
法医学重点法医学重点整理一、名解1、脑死亡:指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全脑功能的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2、假死:人体生命功能处于极其微弱的状态,以致被误认为死亡。
其原因可能是电击、窒息等。
3、巨人观:尸体腐败扩展到全身时,尸体软组织内充满腐败气体使整个尸体膨胀,体积变大,面目全非,称为腐败巨人观。
4、泡沫器官:肝、肾等实质器官因产生腐败气体而形成大小不等的海绵样空泡,称之为泡沫器官。
二、分析死亡原因死亡原因有六种:损伤、窒息、中毒、烧冻、电击、疾病。
要根据不同案例具体分析。
三、简答1、尸斑分为哪几个时期?尸斑分为坠积期、扩散期、浸润期三个时期。
在不同的时期,尸斑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可以用来推测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信息。
2、早期尸体现象的类型和意义。
早期尸体现象是指死后24小时内,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的影响出现的死后改变。
这些现象包括肌肉松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尸冷、尸斑、尸僵、尸体痉挛、自溶和自家消化等。
这些现象可以用来确定是否死亡、推断死亡时间、推断死亡原因及方式、推断致伤物和现场重建。
3、腐败表现形式。
腐败表现形式包括尸臭、尸绿、腐败气泡、水泡、泡沫器官、腐败静脉网、巨人观、死后呕吐、死后分娩等。
这些表现形式可以用来推断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
4、什么是死亡时间?如何推断?死亡时间在法医学上指死后经历时间或称死后间隔时间,即发现、检查尸体时距死亡发生时的时间间隔。
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包括根据尸体现象、超生反应、胃内容物、蝇蛆的生长、组织化学和尸体化学及酶组织化学等。
1.在确定案件性质时,受伤部位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例如扼颈、强奸案。
2.通过表皮翻卷方向可以推断暴力作用方向。
3.汽车车轮压痕可以推测致伤物。
4.颜色可以用来推断伤后经过的时间。
2.挫伤是指致伤物作用于体表,引起皮肤、皮下血管破裂,造成闭合性损伤。
其法医学意义包括:1.可以确定暴力作用处。
2.尤其是竹打中空现象可以反映致伤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医学重点(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6个)
1、竹打中空:当使用圆形棍棒、竹竿或塑料管打击肩、背等处皮肤时,致伤物打击的瞬间
可使被打击部位的血管突然闭合,造成局部缺血,两侧的血管内压骤然升高并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出血,形成两条平行排列的皮下出血带,中间呈灰白色。
2、.医疗损害概念:是指诊疗护理过程中的医疗过错(故意或过失)行为对患者所产生的不利事实。
3、腐败静脉网
腐败静脉网:死后体腔内脏血管中血液受腐败气体的压迫,流向体表,使皮下静脉扩张,充满腐败血液,在体表呈现暗红色或青绿色树枝状血管网,死后2至4日出现。
4、猝死:指貌似健康者因内在疾病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
5、挥鞭样损伤:多见于高速行驶车辆因突然刹车,或撞击到相对静止的车辆尾部使其突然减速,车上的乘客因惯性作用,头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前和向后剧烈晃动,使颈椎和颈髓发生的损伤。
6、残疾指由于各种疾病、损伤、发育缺陷或者精神因素等所造成人的机体、精神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从而使患者不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一种状态。
7、超生反应指机体死亡后组织器官细胞仍保持生命机能,对刺激仍有一定反应,如死后数小时内仍有骨骼肌在机械性刺激下收缩、瞳孔或缩瞳反应、肠蠕动及精子活动能力。
其在法医学上可用来推断死亡时间。
8、亲子鉴定:也称亲权鉴定,是指应用医学、人类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主要通过人类遗传标记的检测,并根据遗传学理论分析其检测结果,从而对有争议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缘关系所做的科学判定。
9、尸斑:尸体血液因重力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皮肤血管内,并在该处皮肤呈现出有色斑痕(多为暗紫红色)称为尸斑。
10、遗传特征:遗传特征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状,是亲子鉴定最主要的依据。
遗传性状是生物体表现的一切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代谢类型的统称,其中可检测的、由遗传决定的特征,并能够按预期的方式从一代遗传给下一代的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单位性状。
二、填空(10个)
1、创的结构:由创口、创缘、创角、创周、创壁、创底和创腔7部分组成
2、头皮损伤包括:①头皮擦伤②头皮挫伤③头皮裂创④头皮撕脱
3、DNA多态性分类:DNA序列多态性、DNA长度多态性
4、机械损伤分类:①钝器伤②锐器伤③火器伤
5、PCR基本反应由三个步骤组成:高温变性、低温退火、适温延伸
6、颅内出血包括:硬脑膜外出血、硬脑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闹实质出血
7、甲醛的固定液纯度为4%
8、死亡的分期: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9、死亡的方式;自杀死、他杀死、意外死
10、法医病理解剖的手术方式包括:T字、Y字、倒Y
11、血痕检验程序①肉眼观察②预实验③确证试验④种属鉴定⑤个人识别⑥其他检验
12、角膜混浊:透明度减低,不能透视瞳孔,呈灰白色
13、交通事故引起的行人损伤类型:撞击伤、碾压伤、摔跌伤、伸展创
三、解答(5个)
1、擦伤、挫伤的特征:
擦伤:是指表面粗糙的致伤物与体表摩擦致表层皮或表层皮与部分真皮剥脱和缺损,又称表皮剥脱。
类型:抓痕、擦痕、撞痕、压擦痕
挫伤:是以钝性致伤物作用于人体造成皮内或皮下血管破裂引起皮内出血为主要改变的闭合性损伤。
2、头皮损伤包括哪些?
①头皮擦伤:局部轻微疼痛、创面渗出、点状出血
②头皮挫伤:局限于损伤部位、局部肿胀、压痛、淤血,不形成血肿
③头皮裂创:锐器所致—创口规则、边缘整齐、较清洁、类型单一
钝器所致—创口不规则、边缘不齐、常伴有挫伤和擦伤
④头皮撕脱:头皮全层从帽状腱膜或骨膜下广泛撕脱,可伴休克(失血、疼痛)
3、机械损伤分类:①钝器伤,徒手伤、咬伤、棍棒伤、砖石伤、挤压伤、坠落伤
②锐器伤,切创、砍创、刺创、剪创
③火器伤,枪弹创、散弹创、爆炸伤
4、PCR反应组成以及循环步骤、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基本原理:PCR扩增靶DNA的过程类似于体内DNA的半保留复制,以拟扩增的
DNA分子为模板,以一对分别与模板互补的寡核糖酸片段为引物,以四种dNTP为原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沿模板链延伸至完成新DNA链的合成。
●基本反应由三个步骤组成:高温变性、低温退火、适温延伸
5、血痕检验程序:①肉眼观察,观察血痕的数量、分布、位置、大小、形状、范围、色泽相互关系以及血痕与现场其他物品的相互关系等。
②预实验,目的是要从大量的可疑血痕中筛除不是血痕的检材。
③确证试验,目的是证明检材是血痕。
④种属鉴定,目的是确定血痕是否是人血。
⑤个人识别,确证人血痕后,测定血痕中的遗传标记可进行个人识别。
⑥其他检验
6、亲子鉴定(名词解释)以及它的基本原理
概念:也称亲权鉴定,是指应用医学、人类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主要通过人类遗传标记的检测,并根据遗传学理论分析其检测结果,从而对有争议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缘关系所做的科学判定。
基本原理:①在肯定某个基因必须来自生父,而假设父亲并不具有这个基因的情况下,可以排除其亲子关系。
②在肯定某个基因必须来自生父,而假设父亲具有这个基因的情况,不能排除其亲子关系。
7、医疗损害的后果
后果:①医疗行为直接导致不良后果。
②主要由医疗行为导致的不良后果。
③医疗行为与其他行为共同导致。
④医疗行为属于诱发因素。
⑤不良后果与医疗过错没有关系
8、生前溺死和死后抛尸的区别
9、高坠伤的特点
①体表损伤较轻,内部损伤重;②损伤常较广泛,多发生复合型骨折、内部器官破裂;③多处损伤均由一次性暴力所形成,体表和内部损伤,虽然较广泛而且重,但其外力作用的方向或方式是一致的,可以用一次外力作用形成解释;
④损伤分布有一定的特征性,如损伤集中于身体的某一侧、头顶或腰骶部;⑤多发性肋骨或四肢长骨骨折,甚至肢体横断,为一般人为使用工具打击难以或不可能形成。
10、基因在家系中遗传规律是什么?
①在肯定某个基因必须来自生父,而假设父亲并不具有这个基因的情况下,可以排除其亲子关系。
②在肯定某个基因必须来自生父,而假设父亲具有这个基因的情况,不能排除其亲子关系。
11、颈部自杀和他杀的区别
12、交通事故引起的行人损伤类型
①撞击伤,指汽车的某一部分直接撞击人体所致的损伤,又称直撞伤。
②摔跌伤,是指人体被车轮刮倒或抛弃后又摔下与地面相撞形成的损伤,③碾压伤,是指汽车轮胎碾过人体所致的损伤。
④伸展创,是指皮肤组织受到极大的牵拉,当牵引力超过皮肤的抗拉极限时,皮肤沿皮纹裂开形成浅小的撕裂创。
⑤
拖擦伤,由于被撞击者衣物被车辆挂住,受害人身体在地面拖拉形成拖擦伤,一般面积大,多位于躯体一侧,以体表突出部位为重。
13、婴幼儿猝死综合征特点
①年龄以出生后7天至至1岁者为多
②多死于睡眠中,一般在凌晨3时至10时
③多数身体健康、发育良好,无前驱症状,有时可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或肠胃功能障碍症状④死亡过程迅速,有时突然发现死于母亲怀抱中
⑤尸体剖验常无特殊改变,仅见内脏淤血、肺被膜及心外膜点状出血,肺淤血、水肿,肺泡壁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或透明形成。
14、伤病关系类型有哪些
四、论述(1个)
1、尸斑的法医学意义、概念
概念:尸体血液因重力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皮肤血管内,并在该处皮肤呈现出有色斑痕(多为暗紫红色)称为尸斑。
法医学意义:①尸斑是最早出现的死亡征象之一。
②根据尸斑的发展规律可大致推测死亡时间。
③根据尸斑的颜色和程度可作为分析死因的参考。
④根据尸斑的位置和分布情况可推测死亡时的体位及死后尸体位置有无变动。
⑤尸斑能提示停尸环境对尸体的影响。
⑥尸斑易与皮下出血混淆,故应注意辨别。
2、猝死(名词解释、突然、极度、自身、疾病意外死、意志死—神经源性休克死)
名词解释:指貌似健康者因内在疾病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
神经源性休克是指机体某些部位的神经末梢对机械性暴力的作用非常敏感,受到打击时可引起严重的反射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休克并可迅速死亡。
特点:死亡急骤、死亡发生出乎意料、死因是自然疾病
原因:精神、心理因素,气温骤变,体力活动,其他
引起猝死的常见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原发性心肌病、二尖瓣脱垂、主动脉瘤、肺动脉栓塞。
呼吸系统疾病:肺炎、支气管哮喘、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暴发性脑膜炎、癫痫。
消化系统疾病: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生殖系统疾病:异位妊娠、羊水栓塞、子宫破裂、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