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案例分析
云洞图书馆案例分析
云洞图书馆案例分析马某某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发布海口"云洞图书馆"设计,基地面积4397㎡,建筑面积1380㎡。
一体成型的白色建筑像是多维的时空隧道,连接了城市与海岸、现实与想象。
这是一个复合图书馆和滨海步道驿站功能的公共空间,人们可在其中休憩、阅读、放空、看海,周边还可以举行中型的户外演出和音乐会。
目前建筑已经进入施工阶段,预计2021年建成。
作为中国南端重要的海岛城市,海口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南自由贸易区的陆续建立,海口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云洞图书馆”地处海口湾畔的世纪公园,面朝南中国海,是海口沿海公共空间启动计划的重要节点。
目前,多个世界著名建筑师参与了海口滨海驿站的设计,“云洞图书馆”将是整体计划的开启点。
建筑由白色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形,内外合一,形成多个半室外空间和平台。
卷曲的混凝土墙体,既是有机形态的建筑结构,也是连接不同空间的纽带,墙,地,天花融成一体。
大大小小的孔洞是有机的呼吸口,也将自然光线引入空间的深处。
建筑外围的回廊灰空间给海口炎热的环境提供了遮阳和通风,让过往行人可以驻足,观海休憩。
“云洞图书馆”内部功能由两部分组成,其中阅读空间690㎡,可存放万本图书,包含咖啡厅、阅读区和屋顶露台;作为公共服务区的驿站约300㎡,包含自然采光通风的公共卫生间和淋浴间,饮水区,和自行车停靠区。
建筑采用CNC模版进行混凝土整体浇筑,局部使用3D打印模版进行浇筑,以满足复杂的曲面混凝土墙面施工精准度要求。
设备管道藏匿在混凝土腔体,将设备对空间的视觉干扰降到最低。
可开启的玻璃幕墙和弧型推拉门带来更好的观海视野和通风效果。
为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条件,朝阳面的屋檐采用了悬挑设计,通过物理遮阳降低热辐射,实现可持续的节能建筑。
系统原理的案例分析
系统原理的案例分析案例一:图书馆的系统原理分析若是将图书馆作为一个完整系统,依据现代治理的系统理论,对其进行系统分析,要紧包括以下方面:(1)系统要素方面:即组成图书馆的各个组成部份和相关条件;(2)系统结构方面:即图书馆各部份的组成方式及其彼此关系;(3)系统功能方面:表现为图书馆系统整体和局部功能的总和;(4)系统集合方面:揭露维持、完善与进展图书馆系统的源泉与因素;(5)系统联系方面:研究图书馆系统与其他系统间和其内部子系统之间彼此纵横的联系;(6)系统历史方面:展现整个图书馆系统的产生和进展的历史进程,揭露其一样的历史规律。
一样,图书馆系统也包括不同层级的子系统,各子系统都各司其职。
高层级子系统的要紧任务是依照系统的整体目标,向下一层级发出指令,最后考核该层级指令执行的结果,同时解决下一层次各子系统之间的不和谐或矛盾;低层级的子系统要对上一层级子系统负责,和谐相关层级子系总一起完成任务。
从系统原理的观点动身,图书馆治理者必需重视各层级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制定适当的治理制度,从图书馆工作目标动身,合理分派各部门的职责,理顺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避免各部门由于职责不清致使相互推控,阻碍整个图书馆系统的正常运作。
案例二:系统原理在产品本钱核算教学中的应用是对支出和形成的核算。
产品本钱核算是工作的核心,也是本钱会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把本钱核算讲解清楚,使学生易于明白得、把握;这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反复探讨,确立了用“系统原理”,进行教学尝试,运用系统原理熟悉产品本钱核算的进程确实是从“整体一部份一整体”的进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效。
工业企业产品本钱是指为制造必然数量,必然种类的产品,而发生的以货币表现的各类花费。
企业为生产产品在一按时期发生的货币表现的生产花费,称为该期间的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和产品本钱是紧密相联,产品本钱是生产费用的归宿,生产费用计算的正确与否阻碍产品本钱的正确性,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图书馆案例分析.
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
基本情况
中央图书馆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Toolonlahti海港, 毗邻芬兰国会大楼、赫尔辛基音乐中心、芬兰大厦、 Sanoma 大楼以及 Kiasma 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增色城 市风光及其具有象征意义的双重含义上,该地区将 呈现出赫尔辛基市民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现代且活 力十足的画面。
立面分析
黑宝石”外立面使用黑色珍 贵的石材,起到吸收和反射 周围环境的双重作用。既反 映了东边其他城市环境,还 吸引着从西边公园过来的参 者者人流。
总平面及各平面分析
新的公共广场临近公园,建于建筑入口的前方,起到了模糊建筑物与自 然景观界线的作用,并将其和建筑主体一同带入到自然中去。一个雄伟 的楼梯将入口引入到大厅公共空间中去,设计鼓励公众对空间的自由使 用,引导公众对建筑有全面的体验,并延伸室外的空间感受到室内中来, 使参观者体验图书馆作为社区生活中心的概念
“黑宝石”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为该地区打造了一 个新的标志性公共建筑设施。他服务于赫尔辛基市 市民。不仅是一个实用性强、高效节能、可持续发 展的建筑,更将成为该城市的文化新符号。
丰富的外立面让建筑物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 各层平面功能分区合理,让图书馆成为一种不只是 一种借阅书籍的地方,它同样是城市的免费空间。
建筑概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黑宝石”外立面使用黑色珍贵的石材,起到吸收和反射周围环境的双 重作用。既反映了东边其他城市环境,还吸引着从西边公园过来的参 者者人流。面向公园,赫尔辛基图书馆扮演着城市催化剂的角色,使 人们充分感受到建筑物与公共空间及公园间的联系。城市雕塑概念被 应用到景观广场中去,仿佛芬兰的森林与岩石,将树木嵌入到主入口 中去,赋予了广场生命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辽宁地区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典型案例及分析
辽宁地区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典型案例及分析在当今社会,培养少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对于其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辽宁地区的图书馆在少儿阅读推广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将介绍几个典型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案例一:沈阳市图书馆的“少儿阅读大篷车”沈阳市图书馆推出的“少儿阅读大篷车”项目,旨在将阅读资源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偏远地区和弱势群体集中的区域。
这辆大篷车配备了丰富的少儿图书、多媒体设备和舒适的阅读空间。
大篷车定期前往学校、社区和儿童福利院等地,为孩子们提供现场借阅服务和阅读指导。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会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精心挑选适合的图书,并组织有趣的阅读活动,如故事分享会、绘本表演等。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不仅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图书,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分析:“少儿阅读大篷车”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创新性和灵活性。
它突破了图书馆的物理空间限制,主动将阅读服务送到孩子们身边,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推广的覆盖面。
此外,与学校、社区和福利院的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共同为少儿阅读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也值得关注,需要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充足的图书资源更新以及专业的工作人员团队。
案例二:大连市图书馆的“亲子阅读俱乐部”大连市图书馆成立的“亲子阅读俱乐部”,旨在促进亲子之间的阅读互动和交流。
俱乐部定期举办亲子阅读讲座、亲子共读活动和阅读心得分享会。
在亲子阅读讲座中,专业的阅读推广人会为家长们讲解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图书、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共读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等实用知识。
亲子共读活动则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共同阅读的机会,让他们在阅读中增进感情、交流思想。
阅读心得分享会则让家长和孩子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分享阅读的快乐和收获。
分析:“亲子阅读俱乐部”充分认识到了家庭在少儿阅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促进亲子之间的阅读互动,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还能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亲子关系。
幼儿园图书馆建设案例分析与效果评估
幼儿园图书馆建设案例分析与效果评估幼儿园图书馆是一个承载着丰富知识和启发孩子成长的地方。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图书馆建设,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图书馆的功能和效果。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幼儿园图书馆的建设案例进行分析,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幼儿园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 背景介绍幼儿园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场所,它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幼儿园图书馆的建设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提供图书借阅的地方,更是一个知识的殿堂,一个激发孩子求知欲望的地方。
2. 案例分析2.1 案例一:XX幼儿园图书馆建设XX幼儿园在图书馆建设方面非常重视,他们通过丰富多样的图书,并制定了详细的阅读计划,让孩子们每天都有专门的阅读时间。
他们还邀请了专业的图书管理员和教师来指导孩子们的阅读,组织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这些举措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了快乐和知识。
2.2 案例二:YY幼儿园图书馆建设YY幼儿园在图书馆建设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
他们注重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布置了各种各样的阅读角落,让孩子们可以在不同的空间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他们还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这些举措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享受阅读,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习惯。
3. 效果评估通过对以上两个幼儿园图书馆建设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幼儿园在图书馆建设方面有着不同的特色和举措,但它们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他们通过阅读获得了快乐和知识。
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得到了有效地培养,他们开始形成了自觉的阅读习惯,并且能够主动地去图书馆借阅和阅读图书。
另外,家长的参与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孩子们在家庭中也能够继续享受阅读的乐趣。
4. 总结与展望幼儿园图书馆的建设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好的图书馆建设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
【案例分析】川美图书馆
案例分析
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以一种简洁的形式屹立于山地与田野之中,如同 大地上的砖窑,也像乡村的教堂,与校园已形成的中小 体量分散布局的建筑物形成对比,凸显其重要地位及象 征意义。具有地域精神的建筑形式与刻意保留和设计的 农业景观形成有意味的关系,表达对历史纵深的悠久文 明的敬意。简明的体型在创造最大化的空间通用性的同 时,也暗合了传统建筑单体空间的构成方式。 ---汤桦
中庭
案例分析
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
临时办公
临时办公 中庭
案例分析
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
案例分析
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
案例分析
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
案例分析
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
参考资料:
余斡寒 家园--从汤桦的建筑理念看四川美术学院图书 馆设计----------《建筑学报》2011.06 汤桦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建筑学报》 2011.06 图纸、照片 、豆瓣相册(部分照片)案例分析
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
案例分析
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
会议区 入口
多功能厅
疏散 出口
工作人员入口
过刊库
采编部
学术报告厅
地下 车库 入口
主入口
案例分析
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
文献保护/修复
车库
案例分析
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
电子阅览室 现代报刊阅览室 非书阅览室 展示
书店
水吧
门厅(服务台)
非艺术书库 非艺术书库
案例分析
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
谢
谢
观
看
案例分析
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
郝威 陈秋融
2015.09.09
中型图书馆案例分析
中型图书馆案例分析01 场地环境基地周围自然植被丰富,充分利用基地高差及环境特点,强调建筑与地形的契合关系,保留原有树木,并尽量控制好建筑的尺度,使图书馆建筑在带有自身独特风格嵌入环境的同时,融合并悄然的改变着周边环境。
此外,图书馆设计团队也十分关注自身与相邻建筑的关系。
为此设计之初便与相邻地块的建筑师一起交流讨论,进一步制定了三者之间的群体关系,并达成了设计原则上的三大共识:1、保持自身地形,并共同围合出基地中的一片自然湿地;2、高度均控制在三层之内;3、体量上以顺应地势的条形布局为主。
规划原则的确立也为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间的形成了多重有机联系。
场地的主要矛盾:①建筑如何顺应结合地势?②如何处理保留古树与建筑的关系?③如何处理场地原有小路?④如何处理与周边建筑的关系?02建筑与环境①建筑如何顺应结合地势?地上三层主体建筑以“L“型形态顺应三角形的缓坡用地,围合湿地,使图书馆内凹的正面还原出自然的坡地,尽力保留地形地貌,同时建筑体量以条形为主。
建筑外观设计在考虑与相邻建筑关系的同时,在并不宽大的用地上避免对所临道路产生较大的压迫感,故将L型体量的两端分别垂直于建筑周边的道路。
穿出的悬挑形体不仅打破了单纯的L形构图,其角度也与园区道路相垂直,暗示了建筑主入口的方向。
②如何处理场地原有小路?图书馆的出入口设置在“L“型形体转折处的开放空间,可沿北面坡道拾级而至,坡道上斜穿的筒体形成了到达入口的遮蔽,而坡道下则是基地上原有的一条人行小路。
顺其空间而上,既符合原地貌的历史肌理,不破坏原有人流流线,也成为接通建筑南北间的景观通道。
同时小路也引导着人行流线,强化图书馆入口,可选择进入图书馆,又可穿越图书馆进入广阔的田野,形成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
③如何处理保留古树与建筑的关系?为保留南侧古树,建筑北移布置,同时当人们在原有小路的引导下行至L 型体量转折处的架空开敞空间时,古树和远处的自然风景将尽收眼底,打造视觉通廊。
图书馆案例分析 ppt
-
5
建筑概况:
项目名称:西雅图中央图书馆 日期:完成于2004年5月23日 设计师:库哈斯 遵照了美国 LEED 节能环保条例, 在材料的循环使用上具有绝对的 指导意义
-
6
地理位置
位于市中心,由玻璃和 钢铁组成。
占地5000㎡左右 面积:38300 m2(包括
办公、阅读、存书、会 议 室、停车场等空间) 造价较低是竞标成功的 原因之一
-
21
以“层”为基本单元 错位的五个功能体块,功能大小体量各不不同,根据使用功能采用 不同透明度的墙面。 流动空间,分别是阅览区、休闲区、多功能区、儿童区。
功能分区
图底关系
藏书空间
服务空间
-
22
流线分析
西雅图图书馆的交通流线 与传统图书馆流线比较
-
23
水平交通流线
次要交通
-
主要交通
主要交通
-
3
小组成员及任务分配
小组成员:
组长:王一帆 组员:曾于舒、李云辉、张亚举、苏荣斌、李桥
任务分配:
李云辉:建筑概况、建筑师背景、设计思路分析 张亚举:功能分区 苏荣斌:立面剖面分析、流线分析 曾于舒、王一帆:国内外最新图书馆亮点分析
节点分析 李桥
-
4
西雅图图书馆分析
建筑概况 建筑师背景 设计思路 功能分区 流线分析 立面剖面分析 节点分析
2注重空间气氛的营造;
3服务空间配合公共空间 布置,以方便服务,有 一定的休闲交流空间以 及室外活动空间,同时 尽量互不干扰。
-
55
荣斌:
-
56
参考文献:
西雅图图书馆:
《时代》杂志(Time) 《建筑师》 《世界建筑》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 《南方建筑》2006年1期 《时代建筑》2004年03期
图书馆经典案例分析
体块分析
阴影空间
景观的联系性
体块模型
功能分区
• 地下一层停车场
一层平面
流线分析 • 西雅图图书馆的交通流线 • 与传统图书馆就行比较
水平交通流线
总结
• 位于市中心,有玻璃 和钢铁组成。 • 占地5000平方米左右 • 面积38300平方米(包 括办公,阅读,存书, 会议室停车场等空间) • 造价较低是竞标成功 的原因之一
建筑师介绍
• 雷姆。库哈斯,荷兰 建筑师 • 就读建筑AA学院 • 创办大都会建筑事务 所 • 获得第22届普利奖的 老小孩 • 记者,评论家,玩世 不恭
图书馆经典案例分析
目录 西雅图图书馆 对图书馆的认识 图书馆设计总结 启示
介绍
• 建筑概况: • 项目名称:西雅图中 央图书馆 • 日期:完成于2004年5 月23日 • 设计师:库哈斯 • 遵照了美国LEED节能 环保条列,在材料的 循环使用上有绝对 的知道意义。
西雅图图书馆外观
地理位置分析
图书馆案例分析51062
二层以上便主要是学生的阅览区,相较于上一个案例,建筑中增加了可供学生休息的区域, 且由于建筑成条状体量,一次人员流动也是条状的。三层建筑内部开敞,有利于采光。
建筑在空间上或许稍显单调,但是在室内设计上 有木材与钢材相互结合,增加其室内的趣味性
结束语
有评价说,建筑的设计师是与王溯齐名的,但王溯坚持自己的 信念,而他自从建公司之后,设计出来的东西愈区域商业化,但 是从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这个设计中,有隐隐看出他以 前的风格。
中庭屋面采用中空玻璃天棚,并用轻 巧活泼、流畅的装饰性室内异形膜结 构进行装饰,采用玻璃幕墙作室内外 分隔。
立面风格迥异,充分运用干挂火烧面山东锈石花岗岩装饰,内涵丰富。选择有自然纹路石材,经 过精心预排,达到淡淡山水泼墨画效果。西立面采用深灰色铝单板金属幕墙,并作铝合金遮阳板。
建筑物咖啡厅、连廊及中庭部分采用钢结构。
木饰面展示书架凸出的横线条强调 了方向感,间隔镂空的书架背板形成了休 闲区的窗洞和门洞,加强了通风和采光。
通过对功能性空间的清晰划分,例如动态流通空间和停留、会面空间,自然光线充足 的阅读空间和无自然采光的藏书空间,以及交谈空间和安静的学习空间,我们希望为学 生们创造一个舒适的,有纪念意义的阅览和学习环境,同时与图书馆的建筑结构形式相 对应。在这里莘莘学子们度过他们不可磨灭的青葱岁月。
类似讲台的阅读桌则面向中庭, 使阅读者面对着竖向贯通着10个楼 层的中庭空间,就像在进行一场气 势恢宏的演讲。这些家具设置,为 图书馆的使用者提供了空间来停留、 偶遇和交流。这个循环功能的空间 因此成为了一个目的地,而不仅仅 是一个单一功能的过渡空间。
在细节表述方面,从一楼中庭 空间到顶楼,我们将诗经中«荀子 篇»的诗文按顺序雕刻在座椅和书 桌上,象征着在知识之路的不断前 进和求索。
图书馆案例分析 图书馆调研ppt
东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东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东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已有建筑群的客观 要求 1 保持主楼清晰阅 读性 2 樱花平台的开放 感 3 道路关系的协调
70周年 纪念堂
图书馆周边建筑
东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旧图书馆
步行平台及樱花树
空间分析
东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东工大图书馆 =
空中的学习栋 + 大型广场、绿丘 + 地下两层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空间分析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有多个出入 口,根据场地的特点, 交流中心入口和主入口 设置在较安静的西面, 南面
有读者入口,减少 不同人群的干扰,而东 面是内勤人员的入口。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主入口采用大台阶的方式,大台阶着意创造与“行进 感”,阳光照耀下“散布建筑”在水平、垂直方向引导人 流及视线进入主体。
图书馆案例分析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
选址概况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浙江学院校区东西 向主轴线正中的一块由环路围绕 的圆形场地上 西侧正对校园主入口,南侧及 东侧有河道蜿而过,并通过两座 桥梁与对岸相连 图书馆在校园规划中的核心位 置以及它所需的体量决定了它是 整个校园中唯一的“纪念物”, 而这种纪念性将使它能支撑起这 个校园的空间结构。
武汉大学图书馆
2.3 空间特色分析
①从人流量和驻留时间的数据分析可知,学生到达图书馆的主要目的还是查找资 料、借阅书籍、借还书等基本功能。
②由等候时间数据可知,除研修室、多媒体机房以外,其他功能的空间容量基本 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量。因此,研修室和多媒体机房的空间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考虑适当增加。
图书馆建筑实例分析 乌特勒支大学图书馆
Utrecht University Library
乌特勒支大学图书馆
树枝纹理的表皮:
在图书馆的表皮设计当中, 建筑师将表皮的物理、生态要 求与独特的基地特色相结合,黑色的混凝土与黑色的印刷玻璃 将建筑包裹。在整体建筑完整的立方体体量之中,实体的混凝 土表面与虚透的玻璃也以矩形的形式相互交错、并列的组合。
Utrecht University Library
乌特勒支大学图书馆
三层平面图
设计理念:
设计师认为"它是一个人们 能够专心工作的地方,也 是人们彼此相遇、 除了建 筑的气氛之外无需任何其 他刺激的场所。" "在一座几乎没有任何交谈 的建筑中,无声的交流是 很重要的——基于这样的 考虑,建筑物的氛围通过 强调安全感的营造而形成。 这也是选择黑色作为室内 颜色的必要因素。"
漫游性通过螺旋平面特 有的探索流线实现
螺旋数字检索系统
轴测流线图
结构体系
天桥搭接 不同于规则结构中的天桥
,螺旋书架墙体之间的天 桥形态比较自由,形成漂 浮感,结构的难点在如何 实现完全“漂浮”的感觉 ,从平面上看飞桥还是通 过柱子支撑的,通过工字 钢将力转化到柱子上,而 柱子又被包裹在书架内, 这样处理之后飞桥自然获 得了漂浮的感觉
图书馆建筑实例分析
目录
乌特勒支大学图书馆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亨特图书馆 维也纳经济大学图书馆及学习中心 Vennesla 图书馆 哈利法克斯新中央图书馆 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 南科大图书馆
案例 Utrecht University Library
分析 乌特勒支大学图书馆
项目概况:
该图书馆位于教学主楼、 经济管理学院与学生宿舍之间 的狭窄的中心地带,整体建筑 采用简洁的矩形体量,黑色的 玻璃与混凝土的表皮,并且在 其表面印刷、制作了树枝状的 图案与机理,主要功能分为两 个两部分,一部分为主体的图 书馆,另一部分是后部的停车 场和自行车库,之间通过架空 的连廊与主体教学楼相连。
西雅图中央图书馆案例分析
总结
(达到公共性)
(结构坚固)
●传统的以收藏图书为主的 图书馆发生了模式上的变化,交流无 限制,那么图书馆的所有空间也应有 这种交流特质。
2,灵活布置的要求使得图书馆必须 打破传统单一的大空间。
3,图书馆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建筑上 反映为多功能、多内涵的社会中心。
4,兼顾到各种信息方式的获取平等 ,那么就要化解书本的影响。
西雅图中央图书馆建筑分析
小组成员:邓曼曼 储凡凡
分析要点
1、场地分析 2、设计理念 3、5+4体块组合 4、功能及流线分析 5、结构分析
1、场地分析
西雅图中央图书馆位于第四第五大街之间的一块带斜 坡的基地上,由南至北逐渐升高,高差约十米。周围 高层林立。
总平面
2、设计理念
库哈斯认为图书馆已经从一个单一的 节约空间转化为了人们社会活动的空 间,担当一个传播文化的角色,使不 同年龄、背景的人都可以在其中进行 交流,而借阅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 的事件可以在这个空间发生。
3各个功能各个功能体块之间主 要以楼梯和自动扶 梯相连。不同的人流被分送到相 应的体块内, 可以最快速的完成自己借书的过 程。
4整个建筑虽然规模宏大,但流 线清晰合理,使用 高效。
• 东面盖了一层菱形钢架,与内侧玻璃幕墙形成了三角形区域, • 北面主入口(入口灰空间)并就近设有单独的残疾人入口。
第三个目的,建筑底层做出一些退 让,形成一定的虚空。使行人的视 线更加开阔。并反射行人行走的动 作,增加趣味性。同时反射周围林 立的高层,天空的景象,使建筑消 融于环境中。
4.1.1 功能分区
实体空间代表着不同的相 对私密的空间
5办公 4螺旋书库 3采编 2仓库 1设备停车
虚体平台作为公共空间
图书馆设计案例分析
图书馆设计实际案例武藤艺术大学图书馆这是由藤本壮介设计的武藤野艺术大学图书馆,设计师认为组成图书馆最本质的元素包括:书,书架,光线和阅读空间,这些最基本的图书馆元素组成了建筑本身。
设计师设想了一个被螺旋形式分布的书架包围的空间,书架与分隔出来的空间构成图书馆主体。
书架堆积到9米高度,成为建筑墙体,形成了图书森林般的壮观场面,同时书架墙体上不时开设了洞口,供交通组织在其间穿越。
螺旋分布的书架一直向外延续围合,最终成为建筑的外墙,并把书架元素带到建筑的外表皮。
让人们一眼便识别出这里是图书馆。
这种既梦幻又简单的手法让人出乎意料同时又很容易理解。
加拿大温哥华公共图书馆以色列建筑师摩西.赛弗迪设计的加拿大温哥华公共图书馆。
他把图书馆本身同其相连的广场视为一个整体——城市的中庭。
图书馆的主楼与弧形长廊面向广场的一面均有高大玻璃窗,采光充分,读者既能利用自然光线阅读,还能俯视广场上各种文化社会活动。
这种馆内外活动一目了然的设计使馆外行人容易产生进馆浏览的愿望。
哈萨克斯坦新国家图书馆采用莫比乌斯环结构的建筑设计,可以在同样平面面积中通过不同角度的“空间扭曲”而让原有的空间在不同方向得以“延伸”,从而获得更多的可用空间。
莫比乌斯环造型设计的方案中包含了两个相互咬合的结构——完美的圆和盘旋的公共空间。
国家图书馆的设计打破了传统建筑的造型,它让墙壁在不同的角度变化,时而是墙,时而是屋顶,时而成了地板,最后又变成了墙。
美国阿拉伯图书馆建筑设计是对场地的完美回应,它反映北部亚利桑那州长长的峡谷,抓住了身在峡谷里独特而强大的感官体验。
图书馆是对这一自然环境的强烈回应,一个土色的石头屋顶拔地而起,它将自然的草皮,灌木和石头纹理一同带起,形成沙漠上独特的景观。
建筑围绕一个中心的院落展开,一条狭长的由钢铁和玻璃组成的“峡谷”在建筑之间横亘。
久经磨砺的钢铁墙向着别具特色的粘土墙一侧倾斜,它偏离入口小径,朝着天空打开;钢铁墙支撑着粘土。
图书馆案例分析
埃克赛特图书馆 武藏野美术图书馆
篱苑图书馆
项目名称:Exeter Library 建筑师:路易斯· 康 建筑功能:学院图书馆 设计周期:1965—1968
施工周期:1968—1971
建筑外形为111英尺 ×111英尺的方盒子, 四面开窗。外形简洁 明朗
四方体的集中形式,连 续感被四角深深的阳台 阴影所打断,整个建筑 看起来是内向的,但是 顶棚透空的步廊向周围 的建筑物敞开。
新加坡璧山社区图书馆 新加坡璧山社区图书馆
魔幻彩盒 魔幻彩盒
项目概览
建筑师:LOOK Architects 地点:5 Bishan Place, 新加坡 面积:1400.30㎡ 委托人:新加坡国家图书 馆理事会 结构工程师:Meinhardt私 人有限公司,新加坡 机械/电器工程师: Meinhardt私人有限公司, 新加坡 施工技术员:BEC Consultants咨询公司
为了尽可能地隔绝噪音,儿童区 被设置在地下,同时以地底洞穴 的气氛来调动儿童的想像力,让 他们用彩色的墙面元素来自由创 造家具。特别照顾到儿童的使用 尺度和心理,花瓣图案的座椅配 合活泼的糖果色加之具有动感线 条的地面设计,营造出可激发孩 子们想象力的趣味环境,让他们 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功能分区 办公部分 清晰的功能规划将图书馆分 为3个区域——馆藏、服 务以及流通区域。后面的服 务用房集中在西面一个实体 核心中,以避免晚上刺眼的 眩光。有赖于有效的结构性 解决方案,这一规划策略创 造出了一个巨大的无支柱空 间,为馆藏与其他活动提供 了自由可变的空间。
从外观上看,它是由一系列平板玻璃罩着的木架子组成。 从内部看,两层楼的墙体也是完全由木架子组成,同时兼任藏书功能。
“当我思索何为图书馆的灵魂时,眼前浮现的基本元素是 书,书架,光和空间。”
图书馆案例分析PPT课件
2019/11/4 16
2019/11/4
5 4
3
6
1
4
2
6
1.书架区 2.咖啡厅 3.斜坡 4.工作空间 5.入口
17
2019/11/4
从平面图书看,书籍的量与书柜 的摆放有很大的联系,书籍少了 一任意在其中插入座位,让使用 者更惬意
二层平面图
1.场馆工作区 2.书架区 3.通道 4.阅读夹
项目名称:碧山社区 图书馆 建筑设计:LOOK Architects Pte Ltd 地址:新加坡碧山 基地面积:1400.30 平方米 业主:新加坡国家图 书馆管理局 竣工时间:2006年 设计灵感:树屋
碧山社区图书馆
2019/11/4 13
身处闹市当中, 南面与东面都是 马路,而图书馆 属于人流量较大 的公共建筑,设 计者不仅要在闹 中取静,还要考 虑人流的疏散。
2019/11/4 4
伞型立柱细化柱 子的受力将其分散给与 之连接的墙壁,从而使 立柱不那么明显,达到 了既美观,又拓宽了视 野。而图书馆本身是大 面积建筑,如果采用传 统的立柱,在一定程度 上会妨碍书柜的摆放, 阻碍视野。
而武藏野图书馆 将立柱化为存放书籍的 架子,也为一种解决方 法
立柱的巧妙设计
10
图书馆东面虽然紧临 马路,但设计者在一 定程度采用绿化带, 以及自身围合的形式 去规避。
图书馆的入口
2019/11/4 11
阅览室全部分布 在南侧,不仅安 静,而且可以欣 赏湖景,并且设 计者还独具匠心 的在湖上设计了 一座单独的阅览 室。让使用者置 身于湖中阅读
赏心悦目阅览室
2019/11/4 12
阅读夹二层平面图从平面图书看书籍的量与书柜的摆放有很大的联系书籍少了一任意在其中插入座位让使用者更惬意19图书馆之剖面图图书馆分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每个阅览室都有明显的独立空间一楼到二楼没有使用楼梯而是用斜坡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形体
南工程图书馆整体呈方形, 由多个方盒子变换组合而 成,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是 一堆随意堆放的书籍,寓 意其为知识的海洋。 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会带来 问题,就是阳光强烈的天 气造成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眩光,这对以 阅读为主的图书馆是很不 利的,但是南工程的图书 馆通过自身体块的凹凸形 成了自遮阳模式的遮阳系 统,解决了室内眩光的问 题,还为建筑外立面创造 了丰富的光影效果。
空间双层双曲网架幕墙
建筑设计为使图书馆达到内外空间景观的沟通和融合的效果,在面向东侧城市市民景观休闲广场一侧,运用了空间 双层双曲的钢网架幕墙结构体系,三角形双层双曲钢网架体系在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空间结构重点实验室的配合支 持下,设计使其杆件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最细最少的组合形式,而跨距依据中空低辐射玻璃最大面积极限 使之达到最大,从而形成通视性良好,形态优雅,赋有韵致的幕墙界面体系。
屋盖特种钢结构
由于南京图书馆建筑功能及形式的需要,面对局部单跨最大跨度达52.5m的钢桁架空间结构, 同时又要满足建筑的轻薄形态的美学要求,设计采用檐口变截面和结构蒙皮处理技术(类似与飞机 翼的蒙皮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建筑形式与结构体系的矛盾,取得了预期效果。
南工程逸夫图书馆
南工程图书馆位于整个学校的中心地带,它 既是学校礼仪性入口周线的焦点,又连接着 学校的各大教学楼和学生宿舍。 图书馆是学校最具有凝聚力的场所,所以他 的交通位置也要便于且达到易于疏散。
一层平面
南京图书馆设计的构思理念之一,就是希望大 型图书馆在动静分区能符合设计基本要求的同 时,将读者阅览区、活动区相对集中,这样不 仅使读者在不同区域间有紧凑、便捷的联系, 而且相对需要空调的用房能集中起来,减少外 界接触面,提高使用空间气候的稳定性,有利 节能。图书馆的公共活动区在三维的空间布局 上正体现这一设计思想。在二维的平面上,图 书馆凹字型的平面将公共阅览区、读者书店、 餐饮空间、学术活动、展示、陈列及培训用房 等通过“兀型”交通体系及其依附共享的采光 廊庭和双曲读者大厅椭圆型空间整合集中起来, 在竖向空间叠加上,也遵循这一设计理念,读 者活动区从图书馆大厅以上至5层的专用研究 空间,至下的文物遗址陈列空间、学术报告厅、 多功能会议中心,即形成竖向近30m、南北 近120m、东西近90m的方形公共空间, 形成有利节能的正方形空间模式。
建筑形态
在建筑形态的宏观层面上, 设计构思运用“箱型形体” 模式,一方面能符合大型公 建其大尺度、大气整体的形 象需求,另一方面又能较好 满足建筑物各出入口空间及 内部各类空间形态的建构之 需,同时箱型屋盖通过内部 廊庭空间采光的切口打开以 及隐喻“智慧洞开”的椭圆 型空间及洞口采光的设定, 既具有自然通风采光的生态 节能效果,又形成内化外切 的形象特色,自然地演绎成 为城市建设的亮点。
一层平面 内部流线
101—基本书库 106—学生管理委员会 107—教工之家 109—112—文献资源建设部 116—会议室 115—接待室 117—学生自修室
学生流线 工作人员及其他流线
二层平面 内部流线
201—科技图书借阅1室 202—科技图书借阅2室
总服务台 203—学术报告厅
学生流线 工作人员及其他流线
三层平面
第三层面,设计同样受江南传统民居“檐廊空间”、 凉亭及活动木窗扇模式的启示,将这一“成熟”的适 宜低技术运用到我们的设计中来。
图书馆建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性建筑,不仅是 因为特殊的功能结构关系导致出类型学的形态模式, 而是其特别的采光要求:一方面阅览区要求有足够 的采光要求,另一方面其采光既不能太直接强烈又 不能照度不足,而是要求一年四季的照度尽可能的 均衡,即理想的漫反射形式。这实际在外立面开窗 形式上就要求设计成深出挑檐加上横竖综合外遮阳 的系统,来达到其特殊的采光要求。设计正是将这 种传统典型的遮阳技术与图书馆特殊的采光要求整 合起来。在方案构思之初,我们运用箱型屋盖的形 式,不仅在形象上能使人联想起“书柜”、“书橱” 等图书馆的物化形态,而且其立面四周的大出檐 (出挑达6m-10m)和东入口巨大的椭圆洞孔 所构成的灰空间,承沿着江南传统建筑亭榭和檐廊 的空间格局,同时在各立面开窗、遮阳的设计深化 过程中,充分利用和发挥铝合金中空玻璃幕墙的纵 横向结构支撑关系,以及穿孔百叶遮阳构件遮阳角 与冬至日、夏至日的自然射角的综合平衡处理等, 使图书馆立面采光功能性与审美性得以有机统一, 进而也达到了生态节能的目的。
501-502 办公室 503—副馆长室 505—书记室 506—馆长室 507—工具室阅览室 508—特藏书库 509—信息检索教室 510—多媒体阅读室 511—电子阅览室 5011-5013 档案馆办公室
学生流线
工作人员及其他流线
图书馆入口及借书处
此入口为图书馆的北入口且直接进入图书馆2层,且门禁设在二层入口处。 二层内有多部楼梯可进入1,3,4,5,层,刷卡进入图书馆内正前方即有3部电梯以及 通往楼上的楼梯。左手边为总服务台,为借书还书处,右手边为科技图书借阅室。
Thank You
交通空间
次楼梯位于 二层总服务 西侧,可通 往3,4,层。
次楼梯位于 二层总服务 西侧,可通 往3,4,层。
此处通 往一楼
此旋转楼 梯位于西 面,连接 2—5层
图书馆内部
一层开放空间
此图书馆中最出彩的的设计莫过于中庭设计,贯通四层楼的中庭是为了体现图书馆的开放 性,但最后却为图书馆带来了后患。因为中庭最后并未达到给读者提供交流空间的意愿, 而是只起到了交通的作用,且几百平米的面积过于浪费。最后则是给围绕中庭而不值得阅 览室带来了噪音的干扰。
图书馆案例分析
地点:南京
112061C 组员 征国静 12012061074 袁嘉忆 12012061079 陈抒睫 12012061098
案例
金陵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南工程逸夫图书馆
金陵图书馆
金陵图书馆在南京市建邺区南京地铁10号线奥体 中心站,南京奥体中心西边,用地面积38641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25165平方米。金陵图书馆是 一个集学习阅读、信息交流、文化休闲等功能为 一体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的, 绿色环保和服务温馨的,具有鲜明时代风格和人 文蕴涵的大型公共图书馆,是南京市知识信息枢 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设施,作为副省级城市 图书馆,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一级图书馆称号。 新馆位于建邺区乐山路158号的新馆2005年开工 建设,2009年交付使用,2010年10月18日举行 开放仪式,馆址占地面积38641平方米,总建筑 面积25125平方米,内设阅览座位1375个,并有 报告厅、多功能厅、展览厅、视听室、培训、餐 厅、茶室、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
报刊杂志阅览区及书架
中文阅览区及古籍阅览区
电子阅览室
共享廊庭空间构架
其一,面对145m×97.5m 的梯形的大体量公共建筑的交通指 向性要求,以及图书馆特殊的防火 分区、安全疏散规范,设计通过 “南北廊桥平台”与各组垂直交通 的整合,形成“兀型”的交通体系, 进而较好地解决了大型公建通达性、 指向性问题,并与各组出入口形成 有机整合。 其二,通过对廊桥空间的进一步设 计深化,以及与读者大厅半椭圆型 空间的有机组合,在动态的光影时 空之中,动静区域的恰当划分,竖 向空间的收放设定,空间尺度的有 度把握,以及读者的活动交织参与, 廊庭共享空间正演绎出其特有的时 空性、整体性、艺术性和情致性。
三层平面 内部流线
302—社科图书借阅1室 303—艺术书刊借阅室 305—社科图书借阅2室
学生流线 工作人员及其他流线
四层平面 内部流线
401—信息咨询部 402—样本书库
(外文书库,叫佛纳甘阅览室) 403—中心机房 405—信息技术部 406—报刊阅读室
学生流线 工作人员及其他流线
五层平面 内部流线
在建筑创作过程中,我们着重对建筑的城市性、 场所性、生态性、艺术性和技术性进行了实践 探索。
对周边场地的回应
大型公共建筑的城市环境性是该类建筑设计创 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即设计如何合理、有机地 整合好建筑内外空间形态,积极地回应该城市 场所性,成为设计优劣的逻辑判断标准之一。 南京图书馆设计正是将此构成一种创作之力: 首先将基地东侧的近2万多m2的市民绿化休 闲型广场充分融入到设计中来,积极地将其 “借入”,成为图书馆的主入口空间,同时也 使市民广场有了“重要依托”,从而使两者成 为有机整体;其次,在纳入市民广场空间之际, 图书馆自身在其主入口形成内凹的半椭圆型主 入口空间,其半开敞的空间形态,则恰好成为 空间变异、过渡,体现一种回馈市民广场的姿 态,建立了有效和积极的空间同构关系;再次, 在面对基地东北隔长江路的中国近代史博物 馆——“中华民国总统府”旧址,设计上采用 “扭转”指向的策略,即将原设计上寓意“智 慧洞开”的屋盖椭圆空腔的长轴有意偏向“总 统府”扭转,形成巧妙的对话和呼应关系,在 “看与被看”之间架构起有意义的景观桥梁。
楼层功能分区
读者主要使用垂直交通以扶梯及相邻的楼梯,旁边有一部电梯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三层平面
视听文献室及检索区
位于一层门厅旁的视听文献室
位于门厅侧边的检索区
图书借阅室及内部陈列
公共空间
具有金陵图书馆代表意义的 “琢石成玉”,位于门厅正中 央,悬挂于半空。
三层四层功能围绕一个室外圆形区域分布
建筑特色
金陵图书馆新馆琢石成玉方 案将建筑形体整合为四部分 基座(弧形覆土绿化坡); 悬浮于草坡之上的主体(玉 石);裸露于草坡之上360 人报告厅(雨花石);围绕 于草坡周围的大面积倒影水 池。这一设计理念充分体现 出了金陵图书馆所处的地域 文脉特征及环境特色,内部 大面积的开架阅览空间则营 造出了人性化的活动空间, 体现了现代公共图书馆以人 为本的服务宗旨,整体建筑 采用9M*9M的柱网结构, 标准阅览空间的层高为5M。
第一层面,众所周知,建筑物在相同体积的条件下,其外围护面 积越少,其整体与外界的能量交换也就越少,因此,建筑物在通 风采光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宜集中紧凑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