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4重力势能教学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4. 重力势能教案(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4. 重力势能教案(1)

重力势能【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4.了解弹性势能。

(二)过程与方法1.根据功和能的关系,推导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2.学会从功和能的关系上解释和分析物理现象。

3.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操作、观察、讨论,以及得出本节课物理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故事导入1994年7月7日,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以60km/s的速度,向木星飞驰而去。

第一颗彗核撞上了木星,紧接着,其余的彗核也接二连三地向木星撞击,这一壮烈的天体碰撞,持续了5天才告结束。

碰撞产生了相当于20亿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产生的火球,直径达10km,温度达到7000℃,产生的光亮在数亿千米外也能拍到,腾起的蘑菇云极为壮观,形成的尘埃云团与地球同样大小,并存在了几个月之久。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彗星撞击木星时会产生如此大的能量呢?2.情景导入大屏幕投影展示下面几幅图片,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并自己提出问题来讨论。

2002年9月21日上午,俄罗斯高加索北奥塞梯地区的一个村庄发生雪崩,造成至少100人失踪。

美国内华达州亚利桑那陨石坑,这个陨石坑是5万年前,一颗直径约为30-50米的铁质流星撞击地面的结果。

据说,坑中可以安放下20个足球场,四周的看台则能容纳200多万观众。

参考问题:(1)一旦大量积雪从高处滑下形成雪崩,一面面白茫茫的雪墙排山倒海而来,你将感受到大雪崩所带来最令人惊心动魄的白色恐惧,将对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带来灾难……为什么这么漂亮的雪花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发生的雪崩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能量?(2)通过美国内华达州亚利桑那的陨石坑现象,你能说出这么大的能量与哪些因素有关?3.实验导入教师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实验仪器:自制小桌、铁块(一大一小两个)、盛满沙的小盒,如图,先让学生猜测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7.4重力势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7.4重力势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湖南省中方县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7.4 重力势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中方县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7.4 重力势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中方县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7.4 重力势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4 重力势能学习目标1.认识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2.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3.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4.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

自主探究1.重力的功:重力的功与路径,只与它的有关,即:W G=。

2。

重力势能:物体受到的的乘积,即:E p=.3.重力势能具有系统性,它是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物体的重力势能是多少,并不是地球上的物体单独具有的;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只有规定了之后,重力势能才有确定的值.这个值可以是值(在零势能面以上),可以是值(在零势能面以下),可以是(在等势面上)。

4.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的关系:重力做功改变物体的重力势能,重力做了多少功,物体的重力势能。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重力做负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即W G=E p1-E p2=—ΔE p.合作探究一、重力的功重力做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设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是h1的位置,通过下列三种例子来探究一下.思考:你认为这三种情况下如何求重力的功?图甲:重力做功图乙:重力做功图丙:重力做功结论:表达式:二、重力势能1.重力势能的定义2。

重力势能是3。

重力势能的单位:,符号是4。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4. 重力势能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4. 重力势能教案

4.重力势能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重力势能》这节课的内容在整个章节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新课标教材从重力的功以及与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引入重力势能这一概念,一方面顺承前节“功”的概念的应用,另一方面促使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思想的生成,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图片画面来支持。

2.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重力势能的概念,在高中阶段重点是定量的学习重力势能。

3.学生已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重力做功的计算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并能用这一结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重力做功与运动路径无关。

2.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能用重力势能的表达式计算重力势能。

3.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具有绝对性,势能是系统共有的。

4.理解重力功是物体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发散思维和理论探究归纳能力2.体会用“实验法”和“理论推导”相互验证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体验科学不仅仅是认识自然,挑战自然,更在于能动的改造自然。

教学重点:重力势能的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

教学环境与准备:电教室天士博教学课件导学案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投影多媒体图片,利用生活常见事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展示图片一:)这是一幅美国内华达州亚利桑那陨石坑图片。

(展示第二组图片:)左边这幅图是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坠落时燃烧时的图片,中间这幅是打桩机的重锤从高处落下能把水泥打进地里,右面这幅图中水力发电站为什么要修那么高的大坝?切身的例子,如果在你的头顶上方相同的高度,分别用细绳悬挂一个粉笔头和5Kg的铅球,你的感觉有何不同?估计同学们的心里肯定有了一个大大的疑问,为什么会有以上现象发生呢?其实这和一个物理量有关,“一个地球上的物体和高度有关的物理:重力势能”。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教案(6篇)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教案(6篇)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教案(6篇)重点、难点分析篇一1.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2.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之一。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

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

3.能否正确选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是本节学习的另一难点。

通过本节学习应让学生认识到,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进一步明确,在对问题作具体分析的条件下,要能够正确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分析、处理问题。

说明篇二势能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所共有的,同样,机械能也应是物体系统所共有的。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必过份强调这点,平时我们所说物体的机械能,可以理解为是对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的一种简便而通俗的说法。

教学目标篇三1.在已经学习有关机械能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掌握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学习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篇四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通过例题分析要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应首先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其次要正确选择所研究的物理过程,正确写出初、末状态物体的机械能表达式。

3.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逐步培养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应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处理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例如与圆周运动或动量知识相结合,要注意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综合应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重力势能》教案

高中物理《重力势能》教案

高中物理《重力势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知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让学生掌握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重力势能解释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重力势能的概念2.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4. 重力势能的应用5. 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大小、计算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重力势能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重力势能的变化。

3. 运用例题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重力势能解决实际问题。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重力势能的变化,引发学生对重力势能的好奇心。

2. 讲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重力势能的定义。

3. 分析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通过实验或例题验证这一规律。

4. 讲解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掌握计算重力势能的方法。

5. 运用例题讲解重力势能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重力势能解释实际问题。

6.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规律。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重力势能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在实验中观察重力势能变化的能力。

3. 例题解答:检查学生运用重力势能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对重力势能与动能转化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如滑轮组、小车、高度计等,用于演示重力势能的变化。

2.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重力势能的计算过程和应用实例。

3. 练习题库:提供不同难度的习题,供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1. 第1周:导入重力势能概念,讲解重力势能的定义。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4节重力势能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26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4节重力势能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26

第4节重力势能‘ 1 .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1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2. 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为E)=mgh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重力势能为负值时,说明物体在零势能面下方。

3•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和系统性,但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具有绝对性,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为W G=—E p2= —△ &。

4•重力势能是地球与物体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但习惯上说成“物体的重力势能”。

5•重力势能是否变化,如何变化,以及变化了多乂少,只取决于物体重力的做功情Z况与其他因素无关 ----------------- 丿一、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1. 重力功的特点只跟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2. 重力功的表达式W= mg= mgh —mgh,其中h i、h2分别表示物体起点和终点的高度。

3. 重力势能的特点与物体相对地球的位置有关。

4. 重力势能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表达式为巳=mgh5•重力势能的单位焦耳,与功的单位相同。

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1) 表达式:VW= E i —E p2 =—△ &。

(2) 两种情况:课前自主学月,基稳才能楼高关键语句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1 •相对性(1) 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总是相对于某一水平面来说的,这个水平面叫做参考平面。

在参考平面上,物体的重力势能取作0。

(2) 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重力势能的数值是不同白_对选定的参考平面,上方物体的重力势能是正值,下方物体的重力势能是负值示物体在这个位置具有的重力势能要比在参考平面上具有的重力势能小。

_2. 系统性重力势能是地球与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共有的。

1•自主思考一一判一判(1) 同一物体在不同高度时,重力势能不同。

(V)(2) 不同物体在同一高度,重力势能可以不同。

(V)(3) 重力做功与位移有关。

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27.4重力势能教案

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27.4重力势能教案

必修二第7章第4节《重力势能》教案一、教材分析《重力势能》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4节课的教学内容,这节课通过分析重力做功的特点,推导得出了重力势能的表达式,并进一步讨论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及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系统所共有;是后面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2.能力目标:用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难点: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四、学情分析五、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物体的势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重力势能一节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制作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教室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提出问题:打桩机的重锤从高处落下时,可以把水泥桩打进地里,为什么?学生回答:重锤具有重力势能.教师继续提问:那么什么是重力势能?学生回答: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内装上沙子.实验一:用一个铁球从不同高度释放,观察铁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实验二:用大小不同的两个铁球从同一高度释放,观察铁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在实验一中,铁球的释放高度越大,铁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越大.在实验二中,质量大的铁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大.教师:通过上述演示,我们可以定性得到:重力势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高度都有关系,且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引入:那么,怎样定量地表示重力势能呢?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重力势能教学设计

重力势能教学设计

《重力势能》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高中物理课程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使其今后能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在教学上要注意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物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要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分析总结能力等;更要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二、教材分析《重力势能》是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4节的内容,教材本章在第1、2节介绍了能量与功的知识,未提及能量与功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学习能量、功还有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的有关知识。

而本节是安排在能量、功、功率之后,弹性势能之前,可以让学生先了解能量以及功的基本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们学习重力势能,以及探究学习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后续学生们学习弹性势能、动能、能量转化、机械能守恒等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主要学习重力势能的概念以及表达式,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关系,还有零势能面的选取。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他们在物理上都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同时,也有一定的观察探究能力、归纳分析能力。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初步学习了重力势能的概念。

但是未涉及到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也未将重力势能与做功联系起来分析学习。

本节课就是从重力做功出发,结合重力势能的表达式,探究得出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让学生们进一步学习了解功能的关系。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难以理解的是利用无限分割法求取曲线运动重力做功的大小,学生前面只学习了如何求取直线运动过程中做功的大小,而对于曲线运动做功的大小未有接触。

四、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掌握重力做功的特点,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做功的关系。

2、科学思维通过理论探究的过程,提升归纳总结的能力,体会用“理论推导”研究问题,学会无限分割的物理思维求取曲线运动重力做功的方法。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4 重力势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4 重力势能

D.无法判断
图7-4-5
[答案] A
[解析] 取桌面为零势能 面,则Ep1=0,物体乙 在桌面以下,Ep2<0,故 Ep1>Ep2,故A项正确.
自我检测
3.(对重力势能相对性的理解)(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很大,位移也很大,这个力做的功可能为零 B.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相互作用的系统做功之和一定为 零 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 功 D.重力势能与参考面的选择有关,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参考 面的选择无关
学习互动
例2 如图7-4-2所示,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
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
速度为g.假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则小球落到地
面上时,它的重力势能为
()
A.mgh
B.mgH
C.mg(h+H) D.-mgh
图7-4-2
[答案] D
[解析] 据题意知,已选定桌 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在最 高点时的高度为H,小球在 桌面处的高度为零,小球在 地面时的高度为-h,所以 小球落到地面上时,它的重 力势能为Ep=-mgh.
学习互动
例3 (多选)如图7-4-3所示,一个物
体从A点沿粗糙面AB与光滑面AC分别滑
到同一水平面
上的B点与C点,
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图7-4-3
A.沿AB面重力做功多
B.沿两个面重力做的功相同
C.沿AB面减少的重力势能多
D.沿两个面减少的重力势能相同
[答案] BD [解析] 对于同一物体,重力做功只与初、 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选项A错误,选项 B正确;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变化量 的负值,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点评]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做功 与重力势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要熟记,正 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以后的学习是有 帮助的.

《重力势能》教案

《重力势能》教案

《重力势能》教案《重力势能》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强调“势”的含义,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

(二)过程与方法用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2.教学难点: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我们在追寻守恒量一节中找到了一个不变的量,并把它叫作能量。

对于能量是如何来定义或是量度的呢?我们物理学中是通过功能关系来定义,并规定: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实际上,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比如:把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举高,物块要克服重力做功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它的重力势能也在变化。

这节课,我们就从重力做功的角度来定量地研究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板书:重力势能](二)新课教学1.重力做的功[板书]提问1:前面我们提到恒力做功(除摩擦力外)有什么特点?如1,小球在力F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力F做功怎么求?(学生)答:恒力做功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力F做的功为:。

总结:对于给定的物体,其重力所做的功应该也有这个特点。

(1)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板书]提问2:怎么来证明呢?(让学生看书思考一下)教师提示:如2所示,物体由A点沿三条不同的路径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多少?(这里用到了微元思想)总结:在这个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都为:,得证重力做功与其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扩展:对于今后凡是碰到哪个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我们都可以引入一个相应的势能概念。

重力势能说课稿

重力势能说课稿

重力势能说课稿重力势能说课稿1一、说教材(板书)(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知识点是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重力势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能量,它与重力做功紧密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做功的理解,并且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本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必备知识,本节的讲解思路也为学生学习电势能、分子势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一部分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1、从认知上看,高一学生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过渡;2、从思维上看,学生由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

由于初中学过关于重力势能的介绍。

因此本节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定性认识到定量计算的转化。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又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学生能用计算式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

(2)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1)根据共和能的关系,推出重力势能表达式(2)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3)通过对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观察、讨论,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为了有效的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难点:1、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间的关系2、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新课程以教师为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理念,我确立了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设疑法、理论探究法、讲授法、例举法。

三、说学法(板书)在学法指导上主要采取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式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等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教法和学法将会得到体现。

最后我重点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四、说教学过程(板书)(一)【导入新课】投影多媒体图片:利用生活常见事例,比如屋檐上一块摇摇欲坠的瓦片,常使行人惊心。

(完整版)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4节重力势能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

(完整版)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4节重力势能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

4.重力势能一、学情解析高一学生认识事物的特色是开始从详细的形象思想向抽象的逻辑思想过渡,但思想还经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详细形象的图片、视频、画面来支持。

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重力势能的看法,学生已学习了功的看法和计算方法,使学生有能力经过重力做功的计算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

学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在峭壁上的石头掉下来能把树木压断;高处的水流下来能够推进水轮发电机发电;打桩机重锤落下来,能够把木桩压入地下,为学生定量的学习重力势能和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确立了基础。

本节叙述重力势能及其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以及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减少,战胜重力做功( 重力做负功 ) 时,重力势能增添。

对于这个关系,因为与动能定理的表述不一致,学生常常不易理解。

教课时最好能联合一些实例,从能量转变的角度解析,解开学生的疑惑,比如可举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同时由动能定理可知,动能增添 . 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这样做,也能够为下一节解说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好准备.二、学习内容解析本节第一提出,物体因为被举高而拥有重力势能。

在被举高过程中重力要做功,重力做功的过程也就是重力势能变化的过程,而后经过解析重力做功与路径没关的特色,推导得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进一步议论重力势能拥有相对性及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系统所共有的。

与过去教科书不一样的是,本教科书没有僵硬地给出“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而是在研究重力做功、研究弹簧的拉力做功和研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过程中,不停浸透这一思想的。

在“找寻守恒量”一节中,给出了势能的涵义,“物体势能是物体依靠其地点而拥有的能量”。

重力势能的看法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

笔者将供应有关情形,如雪崩等情形,激发学生依据生活中的经验提出更多的有关实例,如蒸汽锤锤桩、打夯、陨石坑、大瀑布等情形。

“势能的改变”是下节“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基础,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重力势能[学习目标] 1.认识重力做功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的特点.2.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3.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4.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5.知道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一、重力做的功1.重力做功的表达式:W G=mgh,h指初位置与末位置的高度差.2.重力做功的特点: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二、重力势能1.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2)公式:E p=mgh,式中h是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的高度.(3)单位:焦耳;符号:J.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之间的关系:W G=E p1-E p2.三、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1.相对性:E p=mgh中的h是物体重心相对参考平面的高度.参考平面选择不同,则物体的高度h不同,重力势能的大小也就不同.2.系统性:重力是地球与物体相互吸引产生的,所以重力势能是地球与物体所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平时所说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只是一种简化说法.[即学即用]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重力做功与物体沿直线或曲线有关.(×)(2)物体只要运动,其重力一定做功.(×)(3)同一物体在不同位置的重力势能分别为E p1=3 J,E p2=-10 J,则E p1<E p2.(×)(4)物体由高处到低处,重力一定做正功,重力势能一定减少.(√)(5)重力做功一定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2. 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由静止释放,落在地面后出现一个深度为h的坑,如图1所示,在此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为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填“减少”或“增加”)了________.图1答案mg(H+h) 减少mg(H+h)一、重力做功[导学探究] 如图2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1的位置A分别按下列三种方式运动到高度为h2的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图2(1)根据功的公式求出甲、乙两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2)求出丙中重力做的功;(3)重力做功有什么特点?答案(1)甲中W G=mgh=mgh1-mgh2乙中W G′=mgl cos θ=mgh=mgh1-mgh2(2)把整个路径AB分成许多很短的间隔AA1、A1A2…,由于每一段都很小,每一小段都可以近似地看做一段倾斜的直线,设每段小斜线的高度差分别为Δh1、Δh2…,则物体通过每段小斜线时重力做的功分别为mgΔh1、mgΔh2….物体通过整个路径时重力做的功W G″=mgΔh1+mgΔh2+…=mg(Δh1+Δh2+…)=mgh=mgh1-mgh2(3)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知识深化]1.重力做功大小只与重力和物体高度变化有关,与受其他力及运动状态均无关.2.物体下降时重力做正功,物体上升时重力做负功.3.在一些往复运动或多个运动过程的复杂问题中求重力做功时,利用重力做功的特点,可以省去大量中间过程,一步求解.例1 在同一高度,把三个质量相同的球A 、B 、C 分别以相等的速率竖直上抛、竖直下抛和平抛,它们都落到同一水平地面上.三个球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的功分别为W A 、W B 、W C ,重力的平均功率分别为P A 、P B 、P C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A.W A >W B =W C ,P A >P B =P CB.W A =W B =W C ,P A =P B =P CC.W A =W B =W C ,P B >P C >P AD.W A >W B >W C ,P A >P B >P C 答案 C解析 由重力做功特点知:W A =W B =W C ;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由运动学知识知:t B <t C <t A ,由P =Wt得,P B >P C >P A ,故C 对. 二、重力势能[导学探究] 如图3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自高度为h 2的A 处下落至高度为h 1的B 处.求下列两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图3(1)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2)以B 处所在的高度为零势能参考面.答案 (1)重力做的功W G =mg Δh =mg (h 2-h 1),选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E p A =mgh 2,E p B =mgh 1,重力势能的变化量ΔE p =mgh 1-mgh 2=-mg Δh .(2)选B 处所在的高度为零势能参考面,重力做功W G =mg Δh =mg (h 2-h 1).物体的重力势能E p A =mg (h 2-h 1)=mg Δh ,E p B =0,重力势能的变化量ΔE p =0-mg Δh =-mg Δh .综上两次分析可见W G =-ΔE p ,即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的负值,而且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零势能参考面的选取无关. [知识深化]1.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W G =E p1-E p2=-ΔE p2.重力势能的相对性物体的重力势能总是相对于某一水平参考面,选不同的参考面,物体重力势能的数值是不同的.故在计算重力势能时,必须首先选取参考平面.3.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物体在零势能面上方,物体的重力势能是正值,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比在参考平面上时要多,物体在零势能面下方,物体的重力势能是负值,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比在参考平面上时要少. 4.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无关. 例2 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位置一旦确定,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也随之确定 B.物体与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C.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5 J 变化到-3 J ,重力势能增加了D.在地面上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 答案 C解析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同一物体在同一位置相对不同的参考平面的重力势能不同,A 选项错;物体在零势能面以上,距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重力势能越大,物体在零势能面以下,距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重力势能越小,B 选项错;重力势能中的正、负号表示大小,-5 J 的重力势能小于-3 J 的重力势能,C 选项对;只有选地面为零势能面时,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才为零,否则不为零,D 选项错.例3 如图4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H 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高度为h .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是( )图4A.mgh ,减少mg (H -h )B.mgh ,增加mg (H +h )C.-mgh ,增加mg (H -h )D.-mgh ,减少mg (H +h ) 答案 D解析 以桌面为参考平面,落地时小球的重力势能为-mgh ,即末状态的重力势能为-mgh ,初状态的重力势能为mgH ,重力势能的变化即为-mgh -mgH =-mg (H +h ),重力势能减少了mg (H +h ).故选D.三、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例4 如图5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一长为l 的细线悬于O 点,将悬线拉直成水平状态,并给小球一个向下的速度让小球向下运动,O 点正下方D 处有一钉子,小球运动到B 处时会以D 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并经过C 点,若已知OD =23l ,则小球由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多少?重力势能减少了多少?图5答案 13mgl 13mgl解析 从A 点运动到C 点,小球下落的高度为h =13l ,故重力做功W G =mgh =13mgl ,重力势能的变化量ΔE p =-W G =-13mgl负号表示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1.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W G =E p1-E p2=-ΔE p ,即重力势能变化多少是由重力做功的多少唯一量度的,与物体除重力外是否还受其他力作用以及除重力做功外是否还有其他力做功等因素均无关.2.两种情况物体由高到低←――――――――――――――→W G >0,E p1>E p2重力势能减少 物体由低到高←――――――――――――――→W G <0,E p1<E p2重力势能增加1.(重力做功的特点)如图6所示,某物块分别沿三条不同的轨道由离地面高h 的A 点滑到同一水平面上,轨道1、2是光滑的,轨道3是粗糙的,则( )图6A.沿轨道1滑下重力做的功多B.沿轨道2滑下重力做的功多C.沿轨道3滑下重力做的功多D.沿三条轨道滑下重力做的功一样多答案 D解析重力做功的多少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与路径无关,D选项正确.2.(重力势能的理解)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共同具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B.处在同一高度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C.重力势能是标量,不可能有正、负值D.浮在海面上的小船的重力势能一定为零答案 A解析重力势能具有系统性,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共有的,故A正确;重力势能等于mgh,其中h是相对于参考平面的高度,参考平面不同,h不同,另外质量也不一定相同,故处在同一高度的物体,其重力势能不一定相同,选项B错误;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负号表示物体在参考平面的下方,故C错误;零势能面的选取是任意的,并不一定选择海平面为零势能面,故浮在海面上的小船的重力势能不一定为零,选项D错误.3.(重力势能及重力势能的变化)一棵树上有一个质量为0.3 kg的熟透了的苹果P,该苹果从树上A先落到地面C最后滚入沟底D.A、B、C、D、E面之间竖直距离如图7所示.以地面C 为零势能面,g取10 m/s2,则该苹果从A落下到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在D处的重力势能分别是( )图7A.15.6 J和9 JB.9 J和-9 JC.15.6 J和-9 JD.15.6 J和-15.6 J答案 C解析以地面C为零势能面,根据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得D处的重力势能E p=mgh=0.3×10×(-3.0)J=-9 J.从A落下到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mgΔh=0.3×10×(0.7+1.5+3.0) J=15.6 J,故选C.4.(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在离地80 m处无初速度释放一小球,小球质量为m=200 g,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取最高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求:(1)在第2 s 末小球的重力势能;(2)3 s 内重力所做的功及重力势能的变化. 答案 (1)-40 J (2)90 J 减少了90 J 解析 (1)在第2 s 末小球下落的高度为:h =12gt 2=12×10×22 m =20 m重力势能为:E p =-mgh =-0.2×10×20 J=-40 J.(2)在3 s 内小球下落的高度为h ′=12gt ′2=12×10×32 m =45 m.3 s 内重力做功为:W G =mgh ′=0.2×10×45 J=90 JW G >0,所以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且减少了90 J.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7为单项选择题,8~11为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几种理解,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会对别的物体做功 B.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C.选取地面为参考平面,从不同高度将某一物体抛出,落地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不相等D.选取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具有不同数值的重力势能,但并不影响有关重力势能问题的研究 答案 D解析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一个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它能否对别的物体做功无必然联系.2. 某大型拱桥的拱高为h ,AB 弧长为L ,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汽车在以不变的速率v 由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A.汽车的重力势能始终不变,重力始终不做功B.汽车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总的变化量为零,重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为零C.汽车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总的变化量为零,重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总功为零D.汽车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总的变化量为零,重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为零答案 D解析 前半段,汽车向高处运动,重力势能增大,重力做负功;后半段,汽车向低处运动,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正功,选项D 正确.3.如图2所示,在水平面上平铺着n 块砖,每块砖的质量为m ,厚度为h ,如果人工将砖一块一块地叠放起来,那么人至少做功( )图2A.n (n -1)mghB.12n (n -1)mghC.n (n +1)mghD.12n (n +1)mgh答案 B解析 取n 块砖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叠放起来后整体的重心距地面12nh ,原来的重心距地面12h ,故有W =ΔE p =nmg ×12nh -nmg ×12h =12n (n -1)mgh ,B 项正确.4.一根长为2 m 、重为200 N 的均匀木杆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它的一端缓慢地从地面抬高0.5 m ,另一端仍放在地面上,则所需做的功为( ) A.50 J B.100 J C.200 J D.400 J 答案 A解析 由几何关系可知,杆的重心向上运动了h =0.52 m =0.25 m ,故克服重力做功W G =mgh=200×0.25 J=50 J ;外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即外力做功50 J ,选项A 正确. 5.一物体以初速度v 竖直向上抛出,做竖直上抛运动,则物体的重力势能E p -路程s 图象应是四个图中的( )答案 A解析 以抛出点为零势能点,则上升阶段路程为s 时,克服重力做功mgs ,重力势能E p =mgs ,即重力势能与路程s 成正比;下降阶段,物体距抛出点的高度h =2h 0-s ,其中h 0为上升的最高点,故重力势能E p =mgh =2mgh 0-mgs ,故下降阶段,随着路程s 的增大,重力势能线性减小,选项A 正确.6. 如图3所示,物体A 的质量为m ,A 的上端连接一个轻弹簧,弹簧原长为L 0,劲度系数为k ,整个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现将弹簧上端B 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B 点上移距离为L ,此时物体A 也已经离开地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功为mgLB.物体A 的重力势能增加mgLC.物体A 的重力势能增加mg (L -L 0)D.物体A 的重力势能增加mg ⎝⎛⎭⎪⎫L -mg k答案 D解析 将弹簧上端B 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由于开始时有支持力,故拉力先小于mg ,物体离地后等于mg ,拉力的位移为L ,故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功小于mgL ,故A 错误;B 点上移距离为L ,弹簧伸长量为ΔL =mgk,故A 上升的高度为L -ΔL ,所以物体A 的重力势能增加mg ⎝⎛⎭⎪⎫L -mg k ,故B 、C 错误,D 正确.7. 如图4所示,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则( )图4A.卫星在A 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 点的重力势能大B.卫星在B 点的重力势能比在A 点的重力势能大C.卫星在A 、B 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 B解析 设A 、B 两点距离地球的距离分别为h A 和h B .如图所示,在AB 连线上取A ′点,使A 与A ′同处于以地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弧上,则A 与A ′处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相等.另外,卫星由B 至A ′时,引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故有E p A <E p B . 8.关于重力做功和物体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B.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C.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势能是不变的D.重力做功的多少及重力势能的变化量都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答案ABD解析重力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选项A、B正确;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除与其质量有关外,还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有关,在不同高度,同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不同,选项C错误;重力做功的特点是重力做功多少只与物体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等于重力做的功,选项D正确.9.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100 J,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高度一定降低了B.物体的高度一定升高了C.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是100 JD.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100 J答案BD解析克服重力做功,即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高度升高,克服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但重力势能是相对的,增加100 J的重力势能,并不代表现在的重力势能就是100 J,故B、D正确,A、C错误.10. 如图5所示,一小球贴着光滑曲面自由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图5A.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B点的重力势能比C点大B.若以A点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B点的重力势能比C点小C.若以B点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C点的重力势能大于零D.无论以何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B点的重力势能均比C点大答案AD11.在高处的某一点将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以相同速率v0分别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从抛出到刚着地,重力对两球所做的功相等B.从抛出到刚着地,重力对两球做的功都是正功C.从抛出到刚着地,重力对两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D.两球刚着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答案 ABD解析 重力做功只取决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与路径和运动状态无关.由W =mgh 得出重力做功的大小只由重力和高度的变化决定,故A 、B 项正确;由于竖直上抛比竖直下抛的运动时间长,由P =W t,知P 上<P 下,故C 项错误;由运动学公式得出着地时速度相同,重力的瞬时功率P =mgv 相同,故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2. 如图6所示,总长为2 m 的光滑匀质铁链,质量为10 kg ,跨过一光滑的轻质定滑轮.开始时铁链的两端相齐,当略有扰动时某一端开始下落,问:从铁链刚开始下落到铁链刚脱离滑轮这一过程中,重力对铁链做了多少功?重力势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g 取10 m/s 2)图6答案 50 J 重力势能减少 50 J解析 如图所示,开始时,铁链重心在A 点,铁链将要离开滑轮时,重心在B 点,则此过程中铁链重心下降距离Δh =0.5 m ,重力做功W G =mg Δh =10×10×0.5 J=50 J ,重心下降,重力做正功,故铁链重力势能减少50 J.13.起重机以g4的加速度将质量为m 的物体匀减速地沿竖直方向提升高度h ,则起重机钢索的拉力对物体做功为多少?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多少?物体重力势能变化为多少?(空气阻力不计)答案 3mgh 4mgh 增加了mgh 解析 由题意可知,起重机向下的加速度a =g4,物体上升高度为h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所以F=mg-ma=34mg,方向竖直向上.所以拉力做功W F=Fh=34mgh.重力做功W G=-mgh,即物体克服重力做功mgh.又因W G=-ΔE p,故重力势能变化ΔE p=-W G=mgh,即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