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方案观察的四个维度

合集下载

崔允漷教授的课堂观察框架:4个要素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

崔允漷教授的课堂观察框架:4个要素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
维度
视角
观察点举例
序号
内容
学生学习
准备
1
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
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
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
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20
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
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22
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
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
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
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机智Βιβλιοθήκη 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33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34
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35
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课程性质
目标
36
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37
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
44
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45
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
46
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一、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一)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二)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三)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四)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五)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二、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一)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二)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三)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四)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五)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三、维度三:课程性质视角——观察点举例(一)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二)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三)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四)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五)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四、维度四: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一)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二)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四)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五)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四)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五)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课堂观察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四个维度

课堂观察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四个维度

课堂观察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四个维度(一)什么是课堂观察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纪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

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

(二)课堂观察有何意义?课堂观察的起点与归宿都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

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都是以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

课堂观察主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这与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所确定的观察点不是学生,其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学生是否学得有效得到检验。

(现状:很多老师在听课时不会观察学生的活动,上课教师在学生活动是时行为目的性不明确)其次,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不是为了评价教学,而是为了改进课堂学习,在观察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思想碰撞,探讨课堂学习的专业问题。

教师参与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且最有效途径之一。

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无论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从而获得实践知识,汲取他人的经验,改进自己教学的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再次,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

课堂观察是互惠性的,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能受益。

课堂观察赋予备课组、教研组新的意义,教师分工合作成为一个合作体。

教师基于课堂观察的目标、任务和规则开展专业性的日常观察活动。

每个人认领各自的任务,承担相应的职责,规范有序地开展课堂观察的专业活动,避免听评课活动流于形式、趋于业余。

合作体的形成与活动的开展营造了一种合作的学校文化,增进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课堂教学观察地四个维度

课堂教学观察地四个维度

观课议课——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

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展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学,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

其中包含了课堂诊断过程,所以,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中心环节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

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散乱。

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因此,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构建一个课堂观察的框架。

观课教师可以在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中,分析每一个维度,找出其中核心的且可观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确立为视角。

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共有20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5个观察点组成,共68个点。

它的呈现形式,不再用评语的形式,而是用问题的形式,旨在引领教师去思考而不是评价课堂。

下面我们从课堂观察框架来分析一下课堂教学的四个维度。

一、学生学习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学生学习维度有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五个视角。

每个视角有3或5个观察点。

选取互动视角中的一个观察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哪些互动的行为?来举例说明通过师师互动生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互动行为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手段。

把握观察课堂的四个维度——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

把握观察课堂的四个维度——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

教学争鸣新课程NEW CURRICULUM所谓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偶然或有计划地觉察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课堂表现过程,是切实提高化学课堂效率的关键因素,也是确保课程目标最大化实现的重要方面。

因此,本文就从这四个维度入手,对如何构建出高效的化学课堂进行论述,以期能够让学生在较为完善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观察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方面。

所以,我们应该观察学生怎么学,学得怎么样,思考学生是否有效地学习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观察学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构建课改下高效化学课堂的重要因素。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观察学生的重要性,从多角度入手,确保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在教学“浓硫酸的性质”时,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也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选择了小组自主实验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观察学生的哪些行为呢?首先,观察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

简单地说就是观察学生是否在小组内有自己的角色,是否真正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之中。

其次,观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因为本节课主要是用实验验证结论,所以,只有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出结论。

再次,观察学生是否独立思考。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化学思维,更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最后,观察学生的学习结果。

学生学习结果的判断一般是由学生运用知识解答问题来决定的,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面。

总之,观察学生是真正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保障,也是确保课堂效率得以最大化实现的基础。

二、观察教师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那么,我们应该观察教师的哪些方面呢?首先,专业知识是否扎实,这直接展示了教师的驾驭能力,也是确保课堂高效实现的保障。

其次,所设计的教学方案是否符合课改基本理念,是否能够最大化地展现学科的价值。

最后,教师对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观课的四个维度

观课的四个维度

观课的四个维度1、教师教学行为;提问(各个层次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提问比例、提问范围,提问层次);指导,评价(语言);2、学生学习行为;3、教学设计与实施;4、观课的四个维度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0、行为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评价维度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目标/内容/实施/ /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视角——观察点举例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教育观察量表(四个维度)

教育观察量表(四个维度)

教育观察量表(四个维度)
教育观察量表(四个维度)
引言
教育观察是评估和监测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观察教育活动、学生行为和教师表现,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有价值信息。

本文档介绍了一个包含四个维度的教育观察量表,旨在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收集和分析这些信息。

量表结构
本教育观察量表包括以下四个维度:
1. 学生参与度
- 是否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 是否积极解答问题?
- 是否完成作业并提交?
2. 教师教学方法
- 是否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是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 是否注意学生的不同研究需求?
3. 学生研究成果
- 是否达到研究目标?
- 是否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是否表现出自主研究和思考的能力?
4. 教学环境
- 是否有良好的教学氛围?
- 是否有适当的教学设施和资源?
- 是否充满尊重和支持的教学文化?量表使用方法
将该量表分发给观察者,要求他们在教室中进行观察,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评估填写量表。

观察者应根据他们所见的情况,在每个维度的项目中选择适当的内容。

观察结束后,将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获取对教育质量的评估结果。

结论
教育观察量表(四个维度)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评估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通过收集和分析观察数据,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参与度、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环境来评估教育质量的不同方面。

这对于改进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观课议课——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之杨若古兰创作观课议课是介入者彼此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具有信息的基础上,环绕共同关心的成绩进行对话交流和取长补短,以改进课堂教学后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本身的感官及相干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信息材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进修、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成绩,发表定见,与执教教师睁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本人教学,促进彼此成长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课堂诊断过程,所以,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中间环节包含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身分很多.须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堕入随意、散乱.课堂次要由先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明构成,是以,从先生进修、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明四个维度来构建一个课堂观察的框架.观课教师可以在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先生进修、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明)中,分析每一个维度,找出其中核心的且可观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确立为视角.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共有20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5个观察点构成,共68个点.它的呈现方式,不再用评语的方式,而是用成绩的方式,旨在引领教师去思考而不是评价课堂.上面我们从课堂观察框架来分析一下课堂教学的四个维度.一、先生进修先生进修维度次要关注如何学或学得如何的成绩,先生是课堂进修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进修的积极介入者、自动建构者,先生的无效进修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身分.先生进修维度有筹办、倾听、互动、自立、达成五个视角.每个视角有3或5个观察点.拔取互动视角中的一个观察点:在先生进修的过程有哪些互动的行为?来举例说明通过师师互动生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后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互动行为是实现以先生为主体的次要手段.实现以先生为主体,就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先生动起来.通过多边的互动,让先生成为进修的主人.从互动的对象看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修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从互动的形状看有行为的互动,说话的互动,思维的互动,情感的互动,从互动的组织方式看,有同桌的自动,小组的互动,班集体的互动.一切的互动,构成了多边的、主体的、动态的活动.是以,从先生进修维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在观课时,观课者应多关注在先生的进修方式(自立、合作、探究等)、进修方法、进修形态、思维表示、进修习气、进修行为、课堂气氛、进修后果等要素.在仪课时,要看先生能否积极介入教学活动;是否体验、感受,经历英语进修过程;能否在进修活动中学会了什么,先生在课堂中学会什么?得到哪些有助于本身发展的能力;能否在进修中盲目从教师推荐的资本(收集、材料袋)中自立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构成本人的见解并无效表达本人的观点,积极思考,深入探询;合作进修中,能否与同学无效合作,能否赐顾帮衬其他同学的进修须要.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分歧定见.能否利用曾经把握的常识与技能,解决新成绩.能否反思本人的进修行为,调整进修计谋.二、教师教学教师教学维度次要关注如何教的成绩,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诱者、促进者,教师灵活应用各种教学资本、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无效性.教师教学维度有环节、呈现、对话、指导、机智五个视角.从以教师教学维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观课者要观察教师的基本素养、教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机智、进修监控、教师说话(唆使语、提问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板书设计、媒体应用、情感投入等要素.议课时,要看老师是否关注每一名先生,尊敬每一名先生.是否让先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进修、交流.是否对先生进行无效的指导.是否为先生提供无效的进修资本,为先生创设无力于先生思考、探索的空间.是否关注了课堂上的生成.在教师基本素养上,观课者要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良习气或硬伤(教学说话、板书、口头禅、风度、精神面貌、身体说话的表达).教师的成绩是否明确,哪些成绩是无效的;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存在哪些偏差;教师理答情况如何.课堂练习设计是否科学适量,时安插是否充分,反馈是否无效,是否无效地促进了教学的巩固和延长.在先生介入教学上,观察先生是否自动介入,教师如何对待先生的个性化理解,教师采纳何种计谋关注中下先生,是否无效.哪些先生处于关注盲区.在整堂课目标设计与达成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体现三维目标,定位是否科学、适当;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难点是否突破,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科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学铺垫是否无效,教学手段应用是否无效地推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观课教师进入课堂以后,要按照必定的观察技术请求,根据课前会议拟定的观察量表,选择恰当的观察地位和角度,敏捷进入观察形态,通过分歧的记录方式,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记录观察到的典型行为,记下本人的思考等.作为观课教师,我们在课堂观察中不是纯粹的旁观者,而是积极自动的介入者、帮忙者.除了对课堂管理行为、课堂教学行为及其后果进行观察外,还应当积极思考本人的定见和建议,从而提供更多的教学可能,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根据实际和须要进行优选,寻求教学活动和教学后果的更优化.1. 观课是居心灵感悟课堂.与听课对“听”的强调分歧,观课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含必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寻求,如许才干够更逼真地认识、理解和掌控观察对象.2. 无效观课须要自动思考.无效的观课要改变平常听课只填写《听课记录本》相干栏目以备检查的无所事事,它须要观课教师自动进入,积极思考.思考的内容至多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观察老师教的行为和先生学的行为时,必须思考授课教师行为面前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寻求,这类思考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讨论不是就行为而行为,而是行为和理念统一,理论和实践统一.必须判断和思考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后果,思考先生的进修后果与师生的教学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这类思考使我们努力于从后果出发研究教学、改进教学,通过观课议课寻求无效教学.第二,须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如何处理”?这类思考使观课教师不做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对“假如我来执教,我该如何处理”进行思考,一方面是让本人在观课中真正有收获,有改变,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成为本人进修这节课、筹办这节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可以防止本人在议课时信口开合,使本人关于教学改进的定见建立在可以操纵、可以改变成实践行为的基础上,从而使议课能够真实地对教学实践发生影响.第三,须要思考议课时交流什么和如何交流.观课议课努力建设合作互助的教师文明,合作是共同的,互助是彼此的,在授课教师忘我地提供了介入者研究和讨论课堂教学的案例和平台当前,观课教师应当如何办?我们认为,从授课教师的教学获得启迪和帮忙当前,观课教师应当朴拙地提供本人的经验、表达本人的定见与他人分享,这是对观课议课介入者的道义请求.在观课过程中自动思考须要改变观念.观课议课强调:进课堂观课,不是为了完成黉舍安插的听课任务,也不是只为了帮忙授课教师,而是为了自助,即为了本人认识教学、理解教学,为了本人的专业成长.也就是说,首先是自助,然后是帮忙,因为是为了本人更有收获,所以须要本人更加积极自动.3. 无效观课要为议课作筹办.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可以说,“观”是拔取教学案例;“议”是对拔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是案例教学.教学案例是蕴涵着成绩或困惑的教学故事.课堂上时刻在发生着故事,但教学案例中的场景和故事不是课堂实际教学过程的简单反复,拔取案例须要取舍和加工.观课议课强调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义的理解,强调集中在必定的主题上,强调对教师教学风格、教学寻求、教学特色的尊敬.在课前,授课教师应就本人本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目标确立的理论根据、重点难点的突破等向观课教师进行说明,并就本人重点研究的方面建议观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观察.而观课教师也能够就本人须要明白的地方向授课教师进行探询,如许可以使全部观课活动更有针对性,使议课时的主题更加明确,提高观课议课的无效性.因为一方面,课堂教学的发展变更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另一方面,观课教师对教学的理解、认识和本人的发展需求又各有差别,是以,观课过程中,生成新的议课主题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景象.观课鼓励介入者用本人的眼睛观察课堂、研究课堂,并把本人对课堂教学的理解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让大家分享.在有了生成的主题当前,在议课时可以先讨论预定的主题,再讨论生成的成绩,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要把介入者的精力集中在讨论绝对次要和典型的成绩上.三、课堂性质课堂性质维度次要指的是教和学的内容是什么的成绩,它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课堂性质维度有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本五个视角.从以上课堂性质这一维度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性质具有主题性、生成性、一线性、日常性、反思性和发展性等特点.主题性主题性是古代意义上的观课与传统意义上的听课最实质的区别所在,观课的主题性决定了观课者目标取向明确.生成性教学教研是教师人生中的一段次要的生命经历,是教师生命中成心义的构成部分.教学教研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成性”,“生命观”观照下的教学教研的内在实质也是生成性,是以,“生成性”也是对教学教研理想的规律性概括.强调教学教研的生成性,就是尊敬教师的生命意义及价值,培育其生命成长,焕发其生命活力.一线性观课议课是教师改善本人课堂教学的无效手段,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无效途径.一线老师主体介入,也是观课议课的次要特点.教师不是作为一名旁观者和内部的观察者的角色进入对象,而是以一名介入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与对象融为一体,在课堂评价的互动交流中不竭地通过体验、反思来发现本人教学中存在的缺乏,以批改本身的教学行为、领悟教学的技艺、体味教学的乐趣和生成过程、感受本人生命意义的存在价值.是以说新课程中的评课是教师与一种“经验视界”、“文本视界”、“生命视界”的真正融合,是创生一种新“视界”、新聪明的过程,是教师与新课程的对话、与本身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过程,是一种“对话文明、融合文明和生成文明”.日常性观课议课次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黉舍是最适宜的场合,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配角.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介入,这既是观课议课的次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互动性在观课议课活动中,观课者和被观课者以平等的身份介入其中,睁开平等对话和民主沟通.反思性对课堂观察的总结和分析的过程不但仅是呈现观察结果,它实际上是教师对观察研究过程的总结反思,是教师研究性进修的深入议课反对孤立地评价后果和行为,强调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从教和学的行为入手,帮忙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后果之间的联系”.是对他人的课堂进行“指导江山与激扬文字”的卖弄,而是通过对成绩和困惑的讨论,发掘成绩行为面前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寻求,建立观念——行为——后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改进教学,发展教师实践性常识.发展性观课议课属于发展性评价,次要适用于常态课研修,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配角.议课的课堂是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是授课者和观课者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教师次要以“改进和发展”为授课取向,不单不怕出现成绩,而且为了发展,自动流露成绩以获得帮忙.议课的过程中,授课者作为平等的介入者环绕共同的话题享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并盲目履行倾听、理解对方的责任,集中话题,超出景象,深入对话,探讨无效教学的多种可能,改变了一线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形态,营建了让事实说话的民主、平等、活泼的学术研究氛围.四、课堂文明课堂文明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价值观、行为特征的综合表示,是一个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是教育文明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其表象是课堂教学行为,实质是教育理念和价值观.课堂文明包含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五个观察视角.从以上先生进修维度、教师教学维度和文明维度的视角来看,三者之间,先生进修和教师教学通过课程发生联系;在全部互动、对话、交往的过程中构成了课堂文明.是以,课堂文明具有全体性,关注的是全部课堂如何样的成绩,是课堂中各要素多重对话、互订交织、彼此渗透构成的一个场域.课堂文明寻求的是在和谐中发展.一是师生共同介入对客观世界的对话,促进思维水平的提高;二是师生在和谐民主中介入、互相合作中活动、先生在关爱中成长;三是课堂在教师创新设计中最大程度发挥先生的聪明.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文明就是通过聪明型教师的教育聪明,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无效的课堂,从而构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敬;开放、自在、和谐、聪明的;提升教师和先生生命质量的课堂文明.课堂文明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的文明,并带有必定的情境性,次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看重,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如许先生才干放开,放松地得到发展.课堂文明要充分体现个性、人道主义精神,从而构成一种内在的素质聚合力,促进其人格的构成.良好的课堂文明具有较强的聚合力.我们此刻的课堂不该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传授与被传授的师生关系,更应当是民主、开放、和谐、愉悦的文明氛围,是师生之间聪明碰撞,心灵交流的良好平台.聪明的教师老是努力营建宽松、无效的课堂文明氛围,激发先生进修的爱好,调动他们渴求常识的愿望,达到“教学”与“愉悦”的双赢.。

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视角——观察点举例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本文介绍了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及其下的20个观察视角和68个观察点。

第一维度是学生研究,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和达成。

在准备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课前准备的内容、准备的质量、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准备惯等。

在倾听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的能力和时间、倾听时的辅助行为等。

在互动方面,观察点包括参与提问/回答、小组讨论和课堂活动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和质量,以及学生的互动惯和情感行为等。

在自主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可以自主研究的时间和参与人数、自主研究形式和质量,以及学生是否有自主探究活动等。

在达成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是否清楚研究目标、预设目标的达成情况和课堂生成的目标及效果等。

第二维度是教师教学,包括环节、呈示、对话、指导和机智。

在环节方面,观察点包括教学环节的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和面向全体学生等。

在呈示方面,观察点包括讲解的清晰度、结构、契合主题、简洁度、语速、音量和节奏等,以及板书、体和动作的呈现是否适当和有效。

在对话方面,观察点包括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和候答时间,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以及话题与研究目标的关系等。

在指导方面,观察点包括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主研究(阅读/作业)以及指导的有效性等。

第三维度是课程性质,包括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资源。

在目标方面,观察点包括研究目标是否明确和清晰。

在内容方面,观察点包括内容的质量和适宜程度。

在实施方面,观察点包括教学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在评价方面,观察点包括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在资源方面,观察点包括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有效性。

第四维度是课堂文化,包括思考、民主、创新、关爱和特质。

在思考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在民主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是否有表达自己的机会和权利。

在创新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是否有创造性的表现和思维方式。

在关爱方面,观察点包括教师是否有关注和照顾学生的行为和言语。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一、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参与度是评估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可以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在观察学生参与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可以观察学生的主动性。

主动性高的学生会积极回答问题、提出问题或者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他们会主动思考,并且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

可以观察学生的专注度。

专注度高的学生会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解和课件上。

他们不会分心,而是全神贯注地参与到课堂中。

可以观察学生的互动情况。

互动是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的过程。

观察学生是否积极与其他同学讨论、合作,以及与老师互动的频率和质量,可以判断他们的参与度。

可以观察学生的表现形式。

学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口头回答问题、书面回答问题、举手发言、小组讨论、展示作品等。

观察学生的表现形式可以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方式。

二、教师教学方法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了解他们是否能够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观察教师教学方法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可以观察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

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可以观察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包括讲授、示范、引导、探究等多种方式。

观察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可以观察教师的教学技巧。

教师的教学技巧包括问题提问、板书设计、课堂管理等方面。

观察教师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观察教师的教学反馈。

教师的教学反馈包括对学生答案的评价、问题的解答、学生作品的批改等。

观察教师是否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提高学习效果。

三、课堂氛围观察课堂氛围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和学习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老师如何听课和评课?4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老师如何听课和评课?4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师如何听课和评课?4个维度、20个观察视⾓、68个观察点!听评课是⼀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课堂教学质量的⽅法和⼿段。

如何借鉴别、发现优质课的亮点,对课堂进⾏客观准确的评价,需要⼀套可⾏的标准。

我们总结归纳了以下听课、评课⾓度,教师可依此⾼效听课、评课,从⽽相互促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个维度维度⼀:学⽣学习观察视⾓:准备/倾听/互动/⾃主/达成维度⼆:教师教学观察视⾓:环节/呈⽰/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化观察视⾓: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学⽣学习观察视⾓:准备/倾听/互动/⾃主/达成准备1、学⽣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作了准备?3、不同学⽣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能倾听⽼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能倾听同学的发⾔?6、倾听时,学⽣有哪些辅助⾏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互动7、有哪些互动⾏为?学⽣的互动能为⽬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组讨论的⼈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组)的⼈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为?⾃主12、学⽣可以⾃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参与?学困⽣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14、学⽣的⾃主学习有序吗?学⽣有⽆⾃主探究活动?学优⽣、学困⽣情况怎样?15、学⽣⾃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清楚这节课的学习⽬标吗?17、预设的⽬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有多少⼈达成?18、这堂课⽣成了什么⽬标?效果如何?维度⼆:教师教学观察视⾓:环节/呈⽰/对话/指导/机智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向全体学⽣?21、不同环节/⾏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学⽣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语⾏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的课堂⾏为(语⾔/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标36、预设的学习⽬标是什么?学习⽬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38、在课堂中是否⽣成新的学习⽬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如何满⾜不同学⽣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标所采⽤的主要评价⽅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是否有助于学习⽬标的达成?51、⽣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化观察视⾓: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思考53、学习⽬标是否关注⾼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认知⽔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开展独⽴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思考中的错误?56、学⽣思考的⼈数、时间、⽔平怎样?课堂⽓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数、时间怎样?课堂⽓氛怎样?59、师⽣⾏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氛是否有助于学⽣表达⾃⼰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成了哪些⽬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标是否⾯向全体学⽣?是否关注不同学⽣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风格/⾏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对该教师教学特⾊的评价如何?。

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观课议课——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

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展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学,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

其中包含了课堂诊断过程,所以,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中心环节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

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散乱。

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因此,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构建一个课堂观察的框架。

观课教师可以在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中,分析每一个维度,找出其中核心的且可观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确立为视角。

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共有20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5个观察点组成,共68个点。

它的呈现形式,不再用评语的形式,而是用问题的形式,旨在引领教师去思考而不是评价课堂。

下面我们从课堂观察框架来分析一下课堂教学的四个维度。

一、学生学习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学生学习维度有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五个视角。

每个视角有3或5个观察点。

选取互动视角中的一个观察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哪些互动的行为?来举例说明通过师师互动生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互动行为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手段。

观课的四个维度及六十八个观察点

观课的四个维度及六十八个观察点

观课的四个维度及六十八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视角——观察点举例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课议课——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

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展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学,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

其中包含了课堂诊断过程,所以,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中心环节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

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散乱。

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因此,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构建一个课堂观察的框架。

观课教师可以在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中,分析每一个维度,找出其中核心的且可观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确立为视角。

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共有20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5个观察点组成,共68个点。

它的呈现形式,不再用评语的形式,而是用问题的形式,旨在引领教师去思考而不是评价课堂。

下面我们从课堂观察框架来分析一下课堂教学的四个维度。

一、学生学习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学生学习维度有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五个视角。

每个视角有3或5个观察点。

选取互动视角中的一个观察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哪些互动的行为?来举例说明通过师师互动生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互动行为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手段。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通过多边的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互动的对象看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

从互动的形态看有行为的互动,语言的互动,思维的互动,情感的互动,从互动的组织形式看,有同桌的主动,小组的互动,班集体的互动。

一切的互动,形成了多边的、主体的、动态的活动。

因此,从学生学习维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在观课时,观课者应多关注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

在仪课时,要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体验、感受,经历英语学习过程;能否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什么?得到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能否在学习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思考,深入探询;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学习需要。

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

二、教师教学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教学维度有环节、呈现、对话、指导、机智五个视角。

从以教师教学维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观课者要观察教师的基本素养、教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机智、学习监控、教师语言(指示语、提问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板书设计、媒体运用、情感投入等要素。

议课时,要看老师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

是否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交流。

是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是否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有力于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

是否关注了课堂上的生成。

在教师基本素养上,观课者要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良习惯或硬伤(教学语言、板书、口头禅、风度、精神面貌、身体语言的表达)。

教师的问题是否明确,哪些问题是无效的;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存在哪些偏差;教师理答状况怎样。

课堂练习设计是否科学适量,时安排是否充分,反馈是否有效,是否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的巩固和延伸。

在学生参与教学上,观察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教师采取何种策略关注中下学生,是否有效。

哪些学生处于关注盲区。

在整堂课目标设计与达成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体现三维目标,定位是否科学、适当;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难点是否突破,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科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学铺垫是否有效,教学手段运用是否有效地推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观课教师进入课堂之后,要按照一定的观察技术要求,根据课前会议制定的观察量表,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和角度,迅速进入观察状态,通过不同的记录方式,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记录观察到的典型行为,记下自己的思考等。

作为观课教师,我们在课堂观察中不是纯粹的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介入者、帮助者。

除了对课堂管理行为、课堂教学行为及其效果进行观察外,还应该积极思考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供更多的教学可能,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根据实际和需要进行优选,追求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更优化。

1. 观课是用心灵感悟课堂。

与听课对“听”的强调不同,观课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

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够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

2. 有效观课需要主动思考。

有效的观课要改变平常听课只填写《听课记录本》相关栏目以备检查的无所事事,它需要观课教师主动进入,积极思考。

思考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观察老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时,必须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追求,这种思考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讨论不是就行为而行为,而是行为和理念统一,理论和实践统一。

必须判断和思考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师生的教学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这种思考使我们致力于从效果出发研究教学、改进教学,通过观课议课追求有效教学。

第二,需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这种思考使观课教师不做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

对“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进行思考,一方面是让自己在观课中真正有收获,有改变,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成为自己学习这节课、准备这节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可以防止自己在议课时信口开河,使自己关于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可以转变为实践行为的基础上,从而使议课能够真实地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

第三,需要思考议课时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

观课议课致力建设合作互助的教师文化,合作是共同的,互助是相互的,在授课教师无私地提供了参与者研究和讨论课堂教学的案例和平台以后,观课教师应该怎么办?我们认为,从授课教师的教学获得启迪和帮助以后,观课教师应该真诚地提供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分享,这是对观课议课参与者的道义要求。

在观课过程中主动思考需要转变观念。

观课议课强调:进课堂观课,不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听课任务,也不是只为了帮助授课教师,而是为了自助,即为了自己认识教学、理解教学,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也就是说,首先是自助,然后是帮助,因为是为了自己更有收获,所以需要自己更加积极主动。

3. 有效观课要为议课作准备。

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

可以说,“观”是选取教学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是案例教学。

教学案例是蕴涵着问题或困惑的教学故事。

课堂上时刻在发生着故事,但教学案例中的场景和故事不是课堂实际教学过程的简单重复,选取案例需要取舍和加工。

观课议课强调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义的理解,强调集中在一定的主题上,强调对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追求、教学特色的尊重。

在课前,授课教师应就自己本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目标确立的理论依据、重点难点的突破等向观课教师进行说明,并就自己重点研究的方面建议观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观察。

而观课教师也可以就自己需要明白的地方向授课教师进行探询,这样可以使整个观课活动更有针对性,使议课时的主题更加明确,提高观课议课的有效性。

由于一方面,课堂教学的发展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另一方面,观课教师对教学的理解、认识和自己的发展需求又各有差异,因此,观课过程中,生成新的议课主题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

观课鼓励参与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堂、研究课堂,并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让大家分享。

在有了生成的主题以后,在议课时可以先讨论预定的主题,再讨论生成的问题,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要把参与者的精力集中在讨论相对重要和典型的问题上。

三、课堂性质课堂性质维度主要指的是教和学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

课堂性质维度有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五个视角。

从以上课堂性质这一维度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性质具有主题性、生成性、一线性、日常性、反思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主题性主题性是现代意义上的观课与传统意义上的听课最本质的区别所在,观课的主题性决定了观课者目标取向明确。

生成性教学教研是教师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教师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教学教研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成性”,“生命观”观照下的教学教研的内在本质也是生成性,因此,“生成性”也是对教学教研现实的规律性概括。

强调教学教研的生成性,就是尊重教师的生命意义及价值,培育其生命成长,焕发其生命活力。

一线性观课议课是教师改善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线老师主体参与,也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

教师不是作为一名旁观者和外部的观察者的角色进入对象,而是以一名参与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与对象融为一体,在课堂评价的互动交流中不断地通过体验、反思来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领悟教学的技艺、体味教学的乐趣和生成过程、感受自己生命意义的存在价值。

因此说新课程中的评课是教师与一种“经验视界”、“文本视界”、“生命视界”的真正融合,是创生一种新“视界”、新智慧的过程,是教师与新课程的对话、与自身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过程,是一种“对话文化、融合文化和生成文化”。

日常性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

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参与,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