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实务

合集下载

2024年成本会计实务说课课件

2024年成本会计实务说课课件

2024年成本会计实务说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成本会计实务》教材第四章“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详细内容包括:成本核算概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及分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原则及一般程序。

2. 培养学生运用成本核算方法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进行核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成本核算数据,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决策依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制造费用的核算及分配、成本核算数据的分析。

重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方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出成本核算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讲解案例:某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及核算方法。

(2)提出问题:如何进行成本核算?2. 理论讲解:(1)成本核算概述:定义、原则、目的。

(2)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设计、数据收集、核算、分析、报告。

(3)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方法。

(4)制造费用的核算及分配。

3. 实践操作:(1)讲解例题: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

(2)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制造费用的核算及分配。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成本核算概述2.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3.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方法4. 制造费用的核算及分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某企业生产A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为10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为50万元,制造费用为30万元。

请计算A产品的总成本。

(2)根据某企业生产B产品的情况,进行制造费用的核算及分配。

2. 答案:(1)A产品的总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100+50+30=180万元。

(2)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制造费用的核算及分配。

教案成本会计实务

教案成本会计实务

教案成本会计实务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1.1 成本会计的定义和作用解释成本会计的概念探讨成本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1.2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讲解成本会计的主要方法1.3 成本会计的组织结构和职责描述成本会计的组织结构阐述成本会计人员的职责和能力要求第二章:成本分类和成本计算对象2.1 成本分类及其作用介绍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分析成本分类对企业决策的影响2.2 成本计算对象的选择探讨选择成本计算对象的原则和方法举例说明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过程2.3 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和管理讲解成本核算账户的概念和作用介绍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和管理方法第三章: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3.1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阐述成本核算的流程和步骤分析成本核算中各阶段的工作内容3.2 成本核算的方法介绍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比较不同成本核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3.3 成本核算的实务操作案例提供成本核算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掌握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技巧第四章:直接成本的核算和管理4.1 直接材料的核算和管理讲解直接材料的概念和特点探讨直接材料的核算和管理方法4.2 直接人工的核算和管理介绍直接人工的概念和特点分析直接人工的核算和管理方法4.3 直接成本的实务操作案例提供直接成本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掌握直接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方法第五章:间接成本的核算和管理5.1 间接成本的概念和特点解释间接成本的概念和特点分析间接成本对企业成本的影响5.2 间接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方法探讨间接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方法介绍如何合理分摊和控制间接成本5.3 间接成本的实务操作案例提供间接成本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掌握间接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方法第六章:制造费用的核算和管理6.1 制造费用的概念和特点解释制造费用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制造费用对企业成本的影响6.2 制造费用的核算和管理方法探讨制造费用的核算和管理方法介绍如何合理分摊和控制制造费用6.3 制造费用的实务操作案例提供制造费用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掌握制造费用的核算和管理方法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7.1 品种法讲解品种法的概念和特点探讨品种法的适用场景和计算方法7.2 批别法介绍批别法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批别法的适用场景和计算方法7.3 分步法解释分步法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分步法的适用场景和计算方法第八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8.1 标准成本法讲解标准成本法的概念和特点探讨标准成本法的适用场景和计算方法8.2 作业成本法介绍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作业成本法的适用场景和计算方法8.3 变动成本法解释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变动成本法的适用场景和计算方法第九章: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9.1 成本报表的概念和作用解释成本报表的概念和作用探讨成本报表对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9.2 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讲解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分析不同类型成本报表的编制要点9.3 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介绍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如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等讲解如何利用成本报表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第十章: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10.1 成本会计在产品定价中的应用解释成本会计在产品定价中的作用探讨成本会计在制定产品价格策略中的应用10.2 成本会计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介绍成本会计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讲解成本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和降低成本中的应用10.3 成本会计在决策支持中的应用解释成本会计在决策支持中的作用探讨成本会计如何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第十一章:现代成本会计的新发展11.1 概述现代成本会计的新发展讨论现代成本会计在信息技术、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和挑战分析现代成本会计在企业竞争战略中的作用11.2 战略成本管理解释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和方法11.3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介绍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概念和意义讲解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方法和应用案例第十二章: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12.1 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解释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探讨成本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12.2 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管理讲解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分析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要点12.3 成本会计信息系统与现代成本会计的融合讨论成本会计信息系统与现代成本会计的融合趋势分析成本会计信息系统在提高企业成本竞争力中的应用第十三章:环境成本会计13.1 环境成本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环境成本会计的定义和作用探讨环境成本会计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13.2 环境成本的核算和报告讲解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和原则分析环境成本的报告和披露要求13.3 环境成本会计的实践案例提供环境成本会计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掌握环境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十四章:社会责任成本会计14.1 社会责任成本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社会责任成本会计的定义和作用探讨社会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的意义14.2 社会责任成本的核算和报告讲解社会责任成本的核算方法和原则分析社会责任成本的报告和披露要求14.3 社会责任成本会计的实践案例提供社会责任成本会计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掌握社会责任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十五章:成本会计的未来趋势15.1 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讨论成本会计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分析成本会计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15.2 创新成本会计方法和技术介绍创新成本会计方法和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探讨创新成本会计方法和技术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15.3 成本会计教育与职业发展分析成本会计教育的重要性和挑战讨论成本会计职业发展的前景和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教案成本会计实务的十五个章节,涵盖了成本会计的概述、成本分类和计算对象、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制造费用的核算和管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代成本会计的新发展、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环境成本会计、社会责任成本会计以及成本会计的未来趋势。

成本会计实务---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论

成本会计实务---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论

1 要素费用
• 要素费用是指费用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分类项目。 • 制造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性质首先可以分
为三大要素:
– 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如旧费用、修理费用
等; – 活劳动方面的费用,如工资费用等。
• 为进一步反映各种费用的构成和水平,在费用三大 要素的基础上细分为九项要素费用.
• 成本分析的结果可以为下期的成本预测提供资料。
成本会计七项职能的关系
• 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 在成本会计的七项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是成本核算。
五、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1 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 • 成本会计机构是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
是企业会计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 成本会计机构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并入企业会
与核算; – 销售过程中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与核算; –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期间费用; –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四、成本会计的职能
• 现代成本会计的职能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 成本预测 – 成本决策 – 成本计划 – 成本控制 – 成本核算 – 成本考核 – 成本分析
1 成本预测
• 成本预测是根据过去的成本数据资料,结合企业在计划期内经营环境变化及 企业可能采取的措施,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所 作的科学估计。
耗费。 • 就企业而言,支出可分为
– 资本性支出 – 收益性支出 – 投资支出 – 所得税支出 – 营业外支出 – 利润分配支出。
• 资本性支出是指不仅与本期收益有关,更与后期的收益有 关的支出。
• 收益性支出是为取得本期的收益而发生。并由当期的收益 予以补偿的支出。
• 投资支出是企业为通过分配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 取得其他企业资产而让渡本企业资产的支出。

成本会计实务考试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实务考试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实务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本会计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产品成本B. 制定产品价格C. 控制成本D. 提高利润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直接成本?()。

A. 原材料B. 直接人工C. 制造费用D. 管理费用答案:D3.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称为()。

A. 成本差异B. 预算差异C. 利润差异D. 销售差异答案:A4. 成本会计中,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划分依据是()。

A. 成本的可控性B. 成本的可追溯性C. 成本的变动性D. 成本的分配性答案:C5. 成本会计中,直接成本的分配原则是()。

A. 按实际消耗分配B. 按产品数量分配C. 按产品价值分配D. 按产品重量分配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成本会计中,成本的分类包括()。

A.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B.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C. 制造成本与非制造成本D.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答案:ABCD7. 成本会计中,成本控制的方法包括()。

A. 预算控制B. 标准成本控制C. 直接成本控制D. 间接成本控制答案:AB8. 成本会计中,成本核算的步骤包括()。

A. 收集成本数据B. 分配成本C. 计算产品成本D. 分析成本差异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9. 简述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答案: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包括:确定产品成本,为企业定价提供依据;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成本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评价企业绩效,为激励机制提供依据。

10. 简述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区别。

答案: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按照预定的效率和成本水平计算出的成本。

实际成本是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标准成本是预先设定的,而实际成本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计算得出的;标准成本用于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而实际成本用于成本核算和财务报告。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为每件10元,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为每件5元,标准工时为每件2小时。

教案成本会计实务

教案成本会计实务

教案成本会计实务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1.1 成本会计的定义与作用1.2 成本会计的对象与内容1.3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4 成本会计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第二章:成本核算基础2.1 成本核算的概念与意义2.2 成本核算的原则与程序2.3 成本核算的方法与技术2.4 成本核算的实务操作案例第三章:直接成本的核算3.1 直接材料的核算3.2 直接人工的核算3.3 直接费用的核算3.4 直接成本核算的实务操作案例第四章:间接成本的核算4.1 间接成本的概念与分类4.2 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与程序4.3 制造费用的核算4.4 管理费用的核算第五章:成本计算与分析5.1 成本计算的意义与方法5.2 成本分析的概念与方法5.3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5.4 成本控制与降低的策略与方法第六章:标准成本与差异分析6.1 标准成本的概念与制定6.2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计算6.3 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计算6.4 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与处理第七章:作业成本管理7.1 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与原理7.2 作业成本计算与应用7.3 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与挑战7.4 作业成本管理的实务操作案例第八章:成本会计在决策中的应用8.1 成本-效益分析8.2 产品组合决策8.3 定价决策8.4 存货控制与成本管理第九章:预算编制与控制9.1 预算的概念与类型9.2 成本预算的编制方法9.3 预算控制与分析9.4 预算管理的实务操作案例第十章: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维护10.1 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10.2 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10.3 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10.4 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一章:环境与可持续性成本会计11.1 环境成本会计的概念与重要性11.2 环境成本的分类与核算11.3 环境成本管理与报告11.4 可持续性成本会计的实践案例第十二章:绩效评价与成本会计12.1 绩效评价的重要性与方法12.2 成本会计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12.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12.4 绩效评价的实务操作案例第十三章:成本会计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13.1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13.2 供应链成本分析与控制13.3 供应链成本优化策略13.4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实务操作案例第十四章:高级成本会计实务14.1 组合产品的成本计算14.2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区分与计算14.3 成本会计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14.4 高级成本会计实务的案例分析第十五章:成本会计的未来发展15.1 信息技术在成本会计中的应用15.2 大数据与成本会计信息的分析15.3 智能化成本会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15.4 成本会计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成本会计的定义、作用、对象、内容、原则与方法。

《成本会计实务》江苏大学出版社精品教案

《成本会计实务》江苏大学出版社精品教案

《成本会计实务》江苏大学出版社精品教案《成本会计实务》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江苏大学出版社《成本会计实务》教材,主要围绕第七章“作业成本法”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作业成本法概念、特点、适用范围;作业成本计算步骤;作业成本在企业管理中应用。

本章还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业成本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解作业成本计算步骤,认识到作业成本在企业管理中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成本会计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工作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计算步骤及在企业管理中应用。

2. 教学难点:作业成本法计算步骤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成本会计实务》学习指导书、计算器、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企业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面临生产多样化、个性化时局限性,从而引出作业成本法。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计算步骤及应用。

3. 实例分析:结合教材案例,分析作业成本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让学生解其优势。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对作业成本法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作业成本法》2. 主要内容:a. 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b. 作业成本计算步骤c. 作业成本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作业成本法概念及其特点。

b. 列举作业成本法计算步骤。

c. 分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应用。

2. 答案:a. 作业成本法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作业进行成本计算,从而实现成本分配一种方法。

其特点包括:成本分配更加合理、适应性强、有助于企业成本控制等。

b. 计算步骤包括:作业定义、成本归集、成本分配、作业成本计算、分析评价。

教案成本会计实务

教案成本会计实务

教案成本会计实务教案目标:1.了解成本会计的定义和目的。

2.了解成本要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理解和应用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技术。

4.掌握成本分析和决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案步骤:第一步:引入(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企业为什么需要进行成本会计?”2.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第二步:成本会计概述(30分钟)1.介绍成本会计的定义和目的。

2.引导学生了解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介绍成本要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第三步:成本核算方法(40分钟)1.介绍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并运用案例进行实例分析。

2.介绍全面成本核算和差别成本核算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3.解释和实例说明作业成本法和过程成本法的应用。

第四步:成本分析与决策(40分钟)1.介绍成本-利润-针对性定价的关系和决策分析方法。

2.解释成本-体积-利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3.运用案例进行成本分析和决策模拟。

第五步:案例分析和讨论(30分钟)1.提供一个实际企业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成本分析和决策。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讲解自己的分析方法和结论。

3.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六步:课堂练习(20分钟)1.提供若干成本会计的练习题,包括计算成本要素、核算成本和分析决策。

2.学生进行个人答题,并进行批改和讲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图表演示法:通过图表、示意图等形式,结合文字说明,直观形象地表达成本会计的概念和方法。

3.讨论与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评估:包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参与讨论的态度和深度、案例分析和决策的质量等方面。

2.课后作业评估: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计算成本要素、核算成本,进行分析决策等,检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成本会计实务》江苏大学出版社教案(1)

《成本会计实务》江苏大学出版社教案(1)

《成本会计实务》江苏大学出版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成本会计实务》教材,由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二章“成本核算要求与程序”的第三节“成本核算的程序”,详细内容涉及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以及成本核算的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和主要方法。

2. 能够运用成本核算方法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成本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成本核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和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主要方法及其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企业的成本核算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主要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

(1)基本步骤:确定成本对象、归集成本、分配成本、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主要方法: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案例,讲解成本核算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思考。

4.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成本核算的程序2. 内容:(1)基本步骤:确定成本对象、归集成本、分配成本、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主要方法: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

(3)案例分析:步骤、方法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

(2)比较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的异同。

(3)案例分析:某企业采用品种法进行成本核算,给出具体计算过程。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行业成本核算的特点,拓宽知识面。

(2)研究成本核算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成本会计实务第10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成本会计实务第10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10.2 品种法举例
10.2.2 成本计算程序 一、成本核算对象和账户设置
需按甲、乙两种产品开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并将以下四 个成本设置专栏核算: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燃料和动力 制造费用
教材:例题
10.2 品种法举例
10.2.2 成本计算程序
教材:例题
二、生产费用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一)材料费用:根据:“材料耗用汇 总表” ,编制会计分录。
表10-8
产品:甲产品
青山工厂产品成本计算单
20XX年4月
金额单位:元
摘要
直接材料 燃料和动力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20 000
442
4 218
1 780
26 440
耗用材料(表10-1)
100 000
100 000
分配生产工人薪酬(表10-3)
29 640
29 640
分配产品生产用电费(表10-5)
直接人工 19 836 4 000
350 4 350 4.56 18 240 1 596
制造费用 11 440 4 000
350 4 350 2.63 10 520
920
教材:例题
金额单位:元 合计
113 591
99 000 14 591
10.2 品种法举例
10.2.2 成本计算程序
教材:例题
四、生产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10.1 品种法概述
10.1.3 品种法的特点
1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据以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成本计算单)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2

成本会计实务16 成本分析

	 成本会计实务16 成本分析

其中:
甲产品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减少0.5千克(9.5-10), 使甲产品成本降低10元(190- 200);
A材料单价提高2元(22- 20), 使甲产品成本超支19元。
对于A材料单价超支的原因应当进一步分析。
上述计算数据通过编制“产品材料成本分析表”(A材料)集中反映【表16-1】。
16.2 成本分析的方法
16.2 成本分析的方法
16.2.1 比较分析法 一、比较分析法的含义
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 从数量上确定差异的方法。成本报表中有关成本指标数量上 的差异可以反映成本管理工作的成绩或差距,运用比较分析 法的目的就在于揭示这种差距,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以便 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
24 480
2.72
19 440
3.00
5 040
2.00
16.3 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
16.3.1 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
教材:例16-3
一、按产品类别进行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表16-3
编制单位:金枫工厂
产品名称
计 量 实际 单 产量 位
主要产品 甲产品 乙产品
非主要产品 丙产品 合计
单价影响
-10
+19
16.2 成本分析的方法
16.2.3 因素分析法
教材:例16-2
二、差额计算法
含义:根据各因素本期实际数值与标准数值(本期计划数值或前期实际数值)的差额直
接计算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是连环替代法的简化形式。
根据【例16-1】提供的资料,运用差额计算法,分析计算过程如下: 1)分析对象:209- 200=9 (元)。 2)计算单位产品A材料消耗量变动对甲产品成本的影响: (9.5-10) ×20=-10(元)。 3)计算A材料单价变动对甲产品成本的影响: (22 -20) ×9.5=19(元)。 4)综合以上计算结果进行评价(与连环替代法的分析完全相同)。

《成本会计实务》江苏大学出版社教案

《成本会计实务》江苏大学出版社教案

《成本会计实务》江苏大学出版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成本会计实务》教材,具体包括第十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第一节和第二节。

详细内容涉及: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产品成本计算的对象和要素、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品种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以及实务操作中品种法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对象和要素。

2. 使学生熟悉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及适用范围,并能运用品种法进行实际操作。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成本计算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品种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对象和要素,以及品种法的计算程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成本会计实务》习题集、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家制造企业的成本计算实例,让学生了解成本计算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20分钟)(1)讲解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对象和要素。

(2)阐述品种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计算程序。

3. 例题讲解(25分钟)以具体例题为例,演示品种法的计算过程,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随堂练习(20分钟)发放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答疑环节(10分钟)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成本会计实务》第十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2. 内容:(1)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概念、对象和要素(2)品种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计算程序(3)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对象和要素。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本月生产A产品1000件,B产品2000件。

已知A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为5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30000元,制造费用为20000元;B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为4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25000元,制造费用为15000元。

请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成本会计实务教案

成本会计实务教案

成本会计实务教案教案标题:成本会计实务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技巧。

3. 理解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和管理中的重要性。

4. 能够应用成本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技巧。

3. 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和管理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2. 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和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成本会计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具:计算器、白板、彩色粉笔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介绍成本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成本会计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

第二步:讲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5分钟)1. 解释成本、费用、开支等概念。

2. 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如费用核算原则、成本核算原则等。

第三步:讲解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技巧(30分钟)1. 介绍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如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等。

2. 解释成本会计的核算技巧,如成本分配、成本控制等。

第四步:案例分析和讨论(20分钟)根据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成本会计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第五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供一些拓展阅读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成本会计。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个人作业:布置成本会计相关的个人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成本会计实习或实践活动,加深对成本会计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2. 提供更多的案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成本会计知识。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同时,关注学生对成本会计实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成本会计实务》课件 项目1 会计与会计职业认知

《成本会计实务》课件 项目1 会计与会计职业认知

二、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本工作 为了正确核算产品成本,应做好以下五项基本工作。
01 (1)做好定额的制定与修改。
02 (2)做好原始记录及相关计量工作。
03
(3)建立健全存货的收发、计量、领 退、盘点制度。
04 (4)选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
(二)正确确定财产物资 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任务导学
具体过程成本计算表如下表 1-1 所示:
任务导学
【工作实例 1-1】某制衣店为顾客制作服装,定价 300 元。顾客定做服装所支付的价格就是她得到这件 服装的成本。反之,制衣店制作服装需要购买布料 100 元、耗材(线、镶边料、衣扣、衬布)20 元,工 人工资 50 元,店面租金摊销、加工工具(缝纫机、 剪子等)消耗费用折算 30 元,生产服装的成本共计 200 元。同一笔交易,买方的成本是300 元(也就是 卖方的售价),卖方的成本是 200 元。在不考虑其他 费用的情况下,二者的差额就是卖方纳税前利润。
养成开源节流的意识和 成本管控的思维方式。
Content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任务五
成本概述 成本会计的职能及工作组织 产品成本核算的意义和要求 成本费用的分类 成本核算的程序
目 录
任务一Βιβλιοθήκη 成本概述安琪公司 2021 年 3 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购进材料 H 型钢材 200 万元,其中 60% 被当月生产领用,用
01
的方法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总成本
和单位成本的过程。
(4)成本决策。成本决策是指以成
本预测的数据为基础,运用专门的
04
方法,对有关方案进行判断、分析,

成本会计实务项目三

成本会计实务项目三

成本会计实务项目三1. 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成本核算方法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或服务的各项成本进行归集、分配和计算的方法。

正确应用成本核算方法,对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成本核算中,常用的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

品种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其特点是产品品种少,生产周期短,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品种。

分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其特点是将产品划分为若干批次,每批次产品成本计算对象是该批产品。

分步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其特点是将产品划分为若干步骤,每步骤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是该步骤的产品。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为了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成本核算的原则、方法和流程,加强对成本核算过程的控制和监督。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成本核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作业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等新型成本核算方法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1.1 品种法的应用品种法能够简化成本核算工作,由于该方法按照产品品种归集生产费用,使得成本核算对象更加明确,避免了多步骤生产中各步骤之间的成本转移问题。

品种法下的成本计算单可以直接按照产品品种进行编制,大大减少了核算工作量。

品种法还具有计算简便、及时性强的特点。

由于品种法下成本计算单的编制相对简单,企业可以更加及时地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和变动情况,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

对于品种法适用的企业,应充分利用其简化核算、及时反映成本信息等优点,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1.2 分批法的应用分批法是一种适用于小批量生产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生产任务按照订单或产品的批次进行划分,并为每批产品单独计算成本。

成本会计实务

成本会计实务

成本会计实务
成本会计实务是指一个组织把成本投资到有产出的资产上并计算投资成本,并记录与控制产出状况和成本变动情况的一系列行为。

它主要有三个基本功能,即收集,计算和报告。

通过成本会计实务,组织能够合理收集和记录有关费用和收入的信息,以分析和比较该费用和收入的投资有效性。

在成本会计实务中,主要涉及的概念有:成本的归类,成本的决策,成本的控制,成本的管理,成本的估计,成本的测量,成本的核算,成本的分摊,成本的回收等。

此外,它还包括对当前成本收入和产出的比较,以及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成本收入和产出的预测。

为了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组织还需要仔细考虑组织的内部结构,使用合适的技术收集和记录必要的成本信息,并与其他部门保持有效的沟通。

合理的成本会计实务可以让组织有效的使用资源,推动组织发展,进而提高公司的效益。

为此,组织必须了解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时刻把握最新的管理理念,确立合理的成本会计实务,进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成本会计实务》第一章

《成本会计实务》第一章
3 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在商品经济中,产品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产品价格应大 体上符合价值。
4 成本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能依靠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来增加自身 的竞争能力。
02
本钱会计概述
• 本钱会计的概念与职能 • 本钱会计的对象 • 本钱会计的内容
第二节
优点: 采用非集中工作方式,有利于本钱费用的
分级管理和责任本钱的核算,能充分调动企业 上下各个方面和全体职工节约增产、降低本钱 的积极性。
缺点: 增加了本钱会计工作的时间和费用。
第三节
本钱会计的工作组织
本钱会计人员是指专门从事本钱会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本钱会计工作要求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 之外,还要既懂会计和财务管理,又懂得经营管理,特别是要熟悉 生产技术。 本钱会计人员的职责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编制本钱方案及费用预算,并考核、分析其执行情况;制定本单位 办理会计事项的具体方法。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销售支出——销售费用
按产品 生产费用 归集计入
产品成本
管理支出——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
筹资支出——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各项支出——不转化为费用
所得税支出——如计算缴纳的税金——表现为费用
利润分配支出——如分配的现金股利等——不表现为费用
图1-1 产品本钱与支出、费用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本钱会计概述 〔七〕本钱考核
本钱考核是定期对本钱方案及其 有关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 评价,以监督和促进企业加强本钱 管理责任制,履行经济责任,提高 本钱管理水平的一项工作。
— 19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会计实务
成本会计实务
书名:成本会计实务 书号:978-7-11151389-6 作者:陈希琴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 社
项目二
费用归集与 分配(上)
学习目的和要求
知识目标
1.掌握材料费用、工资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的概念 2.熟悉材料费用归集和分配方法的原理。 3.熟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概念,掌握人工费用分配 方法的原理。 4.熟悉动力费用和其他费用归集和分配方法的原理。
BOM清单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简称BOM),是详细记 录一个产品所用到的所有下属材料及其相关属性的 清单,即记录产品与其所有材料的从属关系、单位 用量及其他属性的清单。
BOM物料清单
半成品/成品编号:DS-AS**WS2-01 辅助说明: ECN编号: 版 本: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数量 单位 1 PCS 1 PCS 0.000058 g 0.002121 m 0.001558 g 0.005852 g 0.000051 g 0.000055 g 标准单价 0.43012 0.11815 73.91945 7.17756 17.59006 17.40024 47.25508 511.58970 金额 0.43012 0.11815 0.00429 0.01522 0.02741 0.10183 0.00241 0.02814 备注 可用B类其 他型号替换
企业在正确核算职工工资的同时,还应当根据相关规定,为职
工缴纳的“五险一金”, 即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工伤保险费、生育保费和住房公积金,并按照职工所在岗位进行分配。
知识点三: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动力费用的内容及分配
动力费用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耗用的动力、蒸汽等,包括 外购和自制两部分。外购动力即向外单位购买电力、煤气等;自制动 力即自产电力、对外来电力进行变压等。
三、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材料费用的分配分为直接分配和间接分配,所谓直接 分配是指对于产品直接耗用的材料费用应直接计入该产品 成本中;间接分配是指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或者不 能确认为哪一产品的实际耗用的材料,应采用一定的分配 标准,将其费用分配到相关的产品成本中。
1.按重量或产量比例分配 2.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3.按标准产量(系数)比例分配
大修理停用的设备;融资租入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折旧费用的内容
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未使用、不需用的机器设备;以 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项目交付使用以前的固定资 产;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 产;国家规定不提折旧的其他固定资产如土地等。
折旧费用的分配
知识点五:跨期摊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是增补法:
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如有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需要单独核算待 摊、预提业务的,除新准则已设置的“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外,
仍可增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科目,核算相应的会计业
务。
二是分流法
是根据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核算内容的不同情况,分别将 其分散计入其他相应科目(详见教材)
费、为加工材料支付的往返运杂费。
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收入的核算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收入的核算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
员是为日常经营管理及提供后勤服务的,此外为生产服务的但不直接
参与生产产品的作为车间管理人员。
二、职工薪酬的分配
生产一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费用的分配 生产多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费用的分配
生产工人工资费用分配 率
各产品共同负担的生产 工人工资费用 各产品实际生产工时( 或定额工时)之和
三、职工薪酬的其他账务处理
育经费,短期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非货币性福利以及其 他短期薪酬。
2、短期薪酬的计算
计时工资的计算
(1)月薪制。
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缺勤工资+加班工资 =月标准工资—事假旷工日数×日工资—病假日数× 日工资×病假扣款率+小时工资×加班工时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知识点一: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材料费用的内涵
材料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材料耗费。主
要包括了: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配件、燃料、 动力、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进料成本的确定
1.外购材料:买价、外地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 挑选整理费用、按规定应由购买方支付的税金、大宗材料的市内运输 费。 2.自制材料:包括在制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 及其他支出。 3.委托加工材料:加工中耗用的材料物资的实际成本、支付的加工
计算并支付的劳动报酬。 应付职工或班组计件工资=(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计件单价
3、职工薪酬的归集
根据职工薪酬的内容,结合受益对象,可以将公司员工分为直接工
人、研发人员、销售人员、管理人员和车间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等,
其中直接工人是为生产产品服务的,研发人员是为研发产品、专利服 务的,销售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是为销售产品服务的,管理部门的人
各产品共同耗用的动力 费用 动力费用分配率 各产品机器工时(或马 力工时等)之和
知识点四:折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折旧费用的内容
折旧费用是指企业所拥有的或控制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 的磨损支出。企业在用的固定资产,包括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经营用 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等,一般均应计提折旧,具体范围包括:房 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季节性停用、
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 的报酬或补偿,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 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 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1、短期薪酬的内容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
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计时工资的计算
(2)日薪制。
应付计时工资=出勤日数×日工资+病假日数×日工资×(1-病假 扣款率)+加班工资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2、短期薪酬的计算
计件工资的计算
计件工资指根据工作计件单价和每人(或班组)完成的合格品产量
能力目标
1.能根据相关资料进行材料费用的核算和分配,并进 行相关账务处理。 2.能正确进行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和应付工资的计算。 3.能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人工费用的核算和分配,并进 行相关账务处理。 4.能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正确填制折旧费用分配 表,并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引导案例
贾斯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两 个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和机修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生产 甲、乙两种产品,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分别供电和提供修理劳务,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2006年3月初分别投产甲产品1000件,乙产品2000件,月末全 部完工。本月部分相关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10000千克,每千克 12元,要求按照产品单位消耗定额进行分配。 2、本月共发生应付工资70000元,甲产品单位实际工时5 小时,乙产品单位实际工时4小时,按工时比例分配。 3、生产车间发生固定资产折旧费3200元,行政办公用房 折旧5000元。 4、供电车间和机修车间发生的实际费用总额分别为46000 元和26000元,按照各车间服务的对象和耗用劳务量来分配费 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组件 X-B001 YASW001 A-001 B-001 S-001 S-002 C-001 C-002
名称 发光片 外壳 辅料A 辅料B 辅料S 辅料S 辅料C 辅料C
规格型号 B类001 2538SW 001A 001B 001S 002S 001C 002C
一般有以下折旧方法:使用年限法(直线法)、工作量法、使用年限 数字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车间、部门折旧费用的归集,通常是采用折旧计算表的形式进行的。 对于一般的工业企业来说,由于折旧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
大,一般都把它作为间接费用处理,按它的经济用途和使用地点计入
有关的综合费用。折旧费用的分配通常也可采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的形式进行。
合计
0.72757
二、材料费用的库存管理
1.材料库存管理的基本原则:入有凭,出有据。 2.要实现材料成本准确必须满足的条件有:BOM用量准确;不能 随意修改工单需领用量;工单严格控制超领和缺领;材料采购入库按 照正确单价及时入库;领退料单据及时审核过账。 3.我们需要按照采购订单(PO)的价格进行材料的估价入账。
四、材料费用核算的案例分析
步骤一:取得相关原始凭证 步骤二:汇总本月分期领用的材料的数量,并根据单价计算出相应的 金额,当涉及到一种材料需要在各种产品分配的情况,还需要分配材 料费用并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 步骤三:材料费用的相关分录
知识点二: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职工薪酬的内容和归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