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助读之十九

合集下载

文言助读101-150改

文言助读101-150改

101.管仲答绮乌封人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

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102.商鞅立木建信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103.张释之执法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

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

释之治问。

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

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

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

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

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

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104.子产不毁乡校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

若之何毁之?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105.何易于挽纤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

为益昌令。

县距州四十里,刺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

易于身引舟。

朴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

”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106.李离过听自刑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

过听杀人,自拘当死。

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

”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

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

”辞不受命。

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

2018版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2第19课谏太宗十思疏教学案粤教版必修

2018版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2第19课谏太宗十思疏教学案粤教版必修

◆19 谏太宗十思疏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古代大臣伴君如伴虎,因为忠臣批“龙鳞”、逆“圣听”、讽谏时政时常会遭致杀身灭门之祸。

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明证与教训。

然而,唐代谏臣魏征一生上疏言事200多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却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

当置之几案,奉为座右铭”。

千古传诵的《谏太宗十思疏》中到底论述了哪些问题,让唐太宗对魏征如此器重?学会倾听有人说“鲜花最美,因为它鲜艳”,有人说“雨露最美,因为它滋润”,有人说“太阳最美,因为它温暖”,而我说“倾听最美,因为它染艳了心灵,滋润了身躯,温暖了世界”。

生活中学会倾听,必将受益无穷。

在讲台上,在人流中,在小巷的深处,在高楼的阳台上,在奔驰的列车上,在温馨的小家里,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倾听。

倾听让我们回味一生的声音,倾听街头那个修鞋的老人阐述他对过日子精辟的看法,倾听一个重病患者坦然面对生命的表白,倾听那个屡遭磨难又屡次站起的男人的悲壮历程,倾听那个成功人士掷地有声的慷慨陈词,倾听那些用汗水智慧浸泡出的辉煌往事,倾听那些用热血顿作潮涌的感人情节。

倾听那一串串鲜活的故事,倾听那一个个真实的足音,我们就会明白:平淡的日子真的很精彩,平凡的生命真的很美丽,人生就应该多姿多彩,如诗如画。

微感言: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2.尔无面从,退而后言。

——魏征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魏征4.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魏征5.君,舟也;民,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魏征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征一、作者视窗敢于“犯颜直谏”的一代良臣——魏征魏征是唐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以“犯颜直谏”而闻名千古。

他“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千古流传直到今。

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从不退让,致使太宗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及原文(篇)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及原文(篇)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100篇》译文及原文(1-20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高中文言文助读101-150

高中文言文助读101-150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101管仲答绮乌封人管仲被捆绑,从鲁国到齐国,在路途中又饿又渴,经过绮乌地方时向边防人员讨吃东西,绮乌的边防人员跪着喂他,很尊敬他,边防人员乘机私下里对管仲说:“你适逢侥幸被流放到齐国没有死还被齐国任用,将要拿什么回报我?”管仲说:“如果真能像你所说的那样,我将要任命贤能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有功劳的人,我用什么报答你呢?”边防人员怨恨他。

102商鞅立木建信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银子。

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

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

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103张释之执法皇上出巡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来,惊吓到天子座车的马儿。

于是派骑兵去追捕,把他交给廷尉治罪。

释之审问那个人。

那人说:「我是乡下人,来到这里,听说皇上出巡,禁止通行,便躲在桥下。

过了很久,以为出巡的队伍已经通过了,就出来,一看到皇上的车驾,立刻转身跑了。

」廷尉向皇上报告他的判决:「单独一个人触犯禁止通行的命令,应该判以罚金。

」文帝很生气地说:「这个人亲自惊吓到我的马儿,幸亏我的马儿驯服和顺,假使换了另一匹马,难道不会让我受伤吗?但是廷尉居然只判他罚金!」说:「法律是天子要跟天下人共同遵守的。

现在法律规定如此,而要再加重他的罪,这样法律就不被人民信任了。

况且当那个时候,皇上假使立刻处罚他,也就算了。

现在既然交下给廷尉治罪,廷尉是天下执法的标准,如果稍有偏斜,那天下执行法律都将因此而或轻或重,没有一定的标准了,这样人民岂不是要手足无措吗?希望陛下明察。

」过了很久,皇上才说:「廷尉的判决是正确的。

」104子产不毁乡校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

120个高考文言文实词小故事助记

120个高考文言文实词小故事助记

120个高考文言文实词小故事助记1. 刀:“孟子”中曾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虽然这句话有些残酷,但是,它提醒我们要看淡名利,牢记生死在命,所以我们要明智地使用刀或许是生死在握的一件事。

2. 剑:“庄子”中有这样一句话:“问自己是非,宁慕以剑”,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思考人生的道路上,要有一个坦荡的心胸,靠剑所带来的正义感来审视自己的行为。

3. 风:“论语”中曾说:“君子风以润下,小人风以润躁”,这说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反映出他的人品和修养,因此,我们应该讲究风度,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或者女士。

4. 雨:《诗经》中有一首《蒹葭》,诗中描述了雨水的滋润,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赞颂,因此,我们要珍惜大自然赋予的雨水,感恩生命的滋润。

5. 雪:《谷梁传》中记载了“履川之冰,至水而穿”,这告诉我们,雪是由天而降,它的纯洁无瑕,也说明我们要用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纷扰和诱惑,保持一颗纯洁无暇的心。

6. 霜:《孟子》中有一句话:“孟子之一篇,可以治天下。

诚能全其道,足以防身。

”这说明要有一颗坚定的心,能够顶天立地,像霜一样坚韧,平稳地走人生的路途。

7. 露:《诗经》中有一首《桃夭》,诗中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告诉我们,生命如露,易逝如晨露,要珍惜现在,创造美好未来。

8. 日:《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说明我们要珍惜每一天,无论如何,都要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9. 月:《诗经》中有这样一首《静女》,诗中写道:“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这表现了月亮的柔和与静谧,同时也是对女性美感的形象描绘,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女性的美好。

10. 星:《韩非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人之所以灵者,本出于心,由心而成,因此,我们发挥心中的潜能,追求自己的梦想,才能闪耀自己的星光。

11. 花:《诗经》中有一首《采薇》,诗中写道:“南山有台,北山有冈。

汉水以东,荆州之阳。

高中文言文助读(学生)

高中文言文助读(学生)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姓名: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译文:4、宗悫(què)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译文:5、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9课时】《送东阳马生序》知识清单(21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9课时】《送东阳马生序》知识清单(21页)

基础考点聚焦
核心考点聚焦
第19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 知识清单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 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 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 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 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 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 才之过于余者乎?
基础考点聚焦

核心考点聚焦
第19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 知识清单
核心考点聚焦
整体理解
本文是宋濂写给后辈太学生马君则的赠序。作者现身说法, 先叙述自己幼时致书之难的经历, 把自己勤奋好学的态度和恶劣 的学习条件进行对比, 进一步突出自己刻苦学习的精神; 再写求 师叩问艰难,把老师的严厉与自己诚恳、虔诚、恭敬、谦和的态 度进行对比, 进一步突出自己谦虚好学的态度; 最后写求学艰苦 ——旅途之艰, 生活之苦, 把自己的贫寒和富家子弟的豪华进行 对比,表明自己心中有读书的快乐,有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勉励 后学者不畏艰苦, 勤奋好学。 本文运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 描写、 议论,写作手法是对比。
基础考点聚焦 核心考点聚焦
第19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 知识清单
31.缀公卿之后:__跟随在公卿们的后面。缀,连接,引申为 跟随,追随。__ 32.谬称其氏名:__不恰当地赞扬那个姓名。氏名,姓名。__
基础考点聚焦
核心考点聚焦
第19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 知识清单
考点三:名句积累
1.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或“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 基调”)的语句是:__余幼时即嗜学__。 2.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天大寒__,__砚 冰坚__,__手指不可屈伸__。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的句子是:__益慕圣 贤之道__。__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

2019_2020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19课鞭贾文本助读含解析

2019_2020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19课鞭贾文本助读含解析

第19课 鞭 贾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为何还会有人趋之若鹜?徒有其表,腹内草包,为何朝廷还要任用那些伪饰求官者?以鞭喻人,一针见血,柳宗元用生动的文笔,刻画出了一个牟取暴利、弄虚作假的骗子和一个只重外表的富者形象,讽刺了当时官场的不良风气。

也警戒当政者,涂饰染抹、佯装有才者不可用。

否则,就会像那个买鞭者,最终招致祸患。

寓言轻松,寓意却深刻,在哈哈一笑间让我们深思。

知识链接背景资料中唐时期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很不好的风尚,许多官员好高骛远,往往认为自己的才能与地位不相符,片面地追求那些高爵位以炫耀自己。

如此之势,引起了一种广泛地追逐虚名而不重务实的浮夸之风,柳宗元有感于这种社会风气的危害之重,而借卖鞭者之言讽刺世俗之风,遂成此文。

文白对照市之鬻鞭者, 人 问之: 其贾宜五十,市上卖鞭的人,如果有人问鞭子的价格,应该是五十的,必曰五万。

复之以五十, 则伏而笑; 以五百,则小怒;一定说五万。

还价五十时,他就笑弯了腰;出价五百就小怒,Error!五千,则大怒;必五万而 后 可。

五千就大怒;一定要五万然后才同意。

Error!有富者子, 适市买鞭, 出五万,有富家子弟,去市场买鞭子,花了五万,持以夸余,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视其握,则蹇 仄而不植;拿出来向我炫耀,看看鞭梢卷曲不顺;看那鞭子的柄,歪曲不正;其行水者, 一去一来不相承; 其节朽黑而无文,看他的鞭行,一去一来不相承接;看他的鞭节朽黑无纹,掐之灭爪, 而不得其 所穷; 举之 翲然用指头掐鞭子,指甲陷没进去,不知有多深;举起来轻飘飘的Error!若 挥 虚焉。

样子,像没有拿东西一样。

Error!Error!Error!余曰:“子何取 于是而我问道:“你不惜花五万钱又得到不爱五万?”曰:“吾爱 其 黄 而泽。

 且贾者云。

”了什么呢?”他说:“我爱它的黄颜色而又有光泽。

是卖鞭子的人说的。

”[黄而泽:黄颜色而又有光泽。

且:用在句首,而且。

贾者云:商人这样说。

这里是引述商人的话,将原话省略了。

文言文助读

文言文助读


项 羽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 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 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 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 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 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 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 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 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 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 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 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 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 皆已惮籍矣。
精卫填海
释词
焉:在这里。 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
“纹”。 喙:鸟兽的嘴。 湮:(yin,一);填塞。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
老 马 识 途
竹,春往冬返,迷途失 道,管仲曰:“老马之 智可用也。”乃放老马 而随之,遂得道。行山 中无水,隰朋曰:“蚁 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 阴,蚁壤一寸而仞有 水。”乃掘地,遂得水。
高:敬仰 谢:告诉,指书生家中人告诉 里人 下帷:放下帐幕,指闭门读书 孰诣之:谁去拜访他

释词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
杨 布 打 狗
衣而出。天雨,解素 衣,衣缁衣而返。其 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杨 朱曰:“子无扑矣, 子亦犹是也。向者使 汝狗白而往黑而来, 岂能无怪或?”

汉世有老人,无子,家富,
汉 世 老 人
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 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 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 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 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 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 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 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 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 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

专题19+文言文阅读精讲-2019年浙江高考语文+含解析

专题19+文言文阅读精讲-2019年浙江高考语文+含解析

专题19文言文阅读精讲考情分析命题特点选材稳中有变,一般是记事类散文、送序类、书序类和人物传记交替出现。

人物传记选文由原来传统的史传作品向名家所写人物传记方向扩展。

散文选文则向写景、说理散文方面延伸,选文涉及不同时代,内容涵盖政治家的事迹、名人逸事、山水感悟、反思自我等。

题型保持稳定,题量没有变化,实词、虚词、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为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断句为主观题,3分;句子翻译为主观题,2小题,共7分。

总共分值20分。

值得注意的是,①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阅读中的分析综合题,其题干都带有“赏析”二字,说明这道题带有明显的鉴赏倾向。

全国卷及其他省份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一般都是分析概括题,即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梳理和概括,停留在对文章内容的整合的基础上。

其他省份能力层级为C级;浙江省此题既然为“赏析”,其能力层级则为D级,它在能力层级的要求上,超越了其他省份对应的高考题。

这道题体现了浙江卷独特的命题思想和命题特色。

②201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断句题没有和其它题共用文本,而是另选文段。

命题趋势高考试卷通常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2019年高考试卷定会稳中有变,备考复习时应灵活安排,做好攻略。

高考真题连接一、【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0分)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官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醯、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停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

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

不光,先王之道犹麝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部编版2020届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九教案

部编版2020届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九教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九教案复习目标:1.复习《梦溪笔谈二则》、《论语八则》、《狼》三篇课文。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时数: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加点的字词庆州界.生子方虫其喙.有钳悉.为两段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钱氏据.两浙时患.其塔动贻.以金钗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人皆伏.其精.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乎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必有我师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可以..为师矣缀.行甚远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弛.担持刀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狼亦黠.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河汉..清且浅泣涕零.如雨落下两狼之并.驱如故.2.辨析词义。

乃曰:“吾忘持度”乃以瓦布之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遂不得履人履其板择其善者而从之一狼仍从可以为师矣必有我师焉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温故而知新未布瓦,上轻,故如此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狼不敢前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狼径去相去复几许知之为知之是知也诲女知之乎不知为不知人不知而不愠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止露尻尾心之所向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观之正浓驱之别院方为秋田之害问塔动之因乃以瓦布之便实钉之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何不试之以足从所契者入水求之故时有物外之趣学而时习之诲汝知之乎是以谓之“文”也择其善者而从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其喙有钳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人皆伏其精练其虫旧曾有之患其塔动人履其板必细察其纹理 使其冲烟飞鸣 常蹲其身 神游其中 其间千二百里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恐前后受其敌 场主积薪其中 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 择其善者而从之方为秋田之害 项为之强知之为知之可以为师矣 以丛草为林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敏而好学学而不厌 择其善者而从之盖一癞蛤蟆也 盖钉板上下弥束 盖以诱敌方出神方为秋田之害 方两三级 方欲行匠师如其言 如土中狗蝎 故如此遂不得履 塔遂定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又留蚊于素帐中 于土墙凹凸处 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何有于我哉 其一犬坐于前何不试之以足 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岁以大穰乃以瓦布之盖以诱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以刀劈狼首投以骨可以为师矣贻之以金钗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三、再读课文并识记重要实词和虚词的词义。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原文及翻译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原文及翻译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原文及翻译《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原文及翻译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

学习文言文的好助手(代序)上编一、志向学问1.范仲淹有志天下2.陈蕃愿扫除天下 3.班超投笔从戎4.宗悫乘风破浪5.祖逖闻鸡起舞6.画家赵广不屈7.苏武牧羊北海上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9.项羽志大才疏10.孔门师徒各言志11.顾炎武手不释卷12.欧阳询观古碑13.文徵明习字14.王冕僧寺夜读15.孙权喻吕蒙读书16.陆游筑书巢17.董遇谈“三余”勤读18.智永与“退笔冢” 19.匡衡凿壁借光20.张溥与“七录斋” 21.晋平公炳烛而学22.高凤专心致志23.叶廷珪与《海录》24.为人大须学问25.任末好学勤记26.王充市肆博览27.欧阳修“三上”作文28.林逋论学问29.欧阳修诲学30.王安石伤方仲永文言文阅读知识(一)——实词二、教育修养31.李存审出镞教子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33.陶母责子34.诸葛亮“诫子书” 35.陆游家训36.孟母三迁37.曾子杀猪38.子路受教39.孔子因材施教40.墨子怒耕柱子41.唐太宗赐绢惩顺德42.陈万年教子谄谀43.钱大昕观弈44.王荆公旁听文史45.大树将军冯异46.颜回不迁怒不贰过47.曾参不受鲁君邑48.贤妻桓少君49.魏徵论自制50.吕蒙正不记人过51.石勒不计前嫌52.韩信袴下受辱53.世评华歆王朗54.周处改过自新55.齐宣王好谀56.陈寔晓喻梁上君子文言文阅读知识(二)——虚词三、人才品性57.萧何追韩信58.汉高祖论“三杰” 59.东吴四英杰60.治本在得人61.齐桓公登门访士62.陆贽论人才63.物各有短长64.汉武帝下诏求贤65.宋仁宗重用王安石66.唐太宗论举贤67.何充直言不讳68.吕僧珍不仗势69.刘庭式娶盲女70.范式言而有信71.王坦直言惊益王72.饿死不吃“嗟来之食” 73.“殿上虎”刘安世74.娄师德与狄仁杰75.司马迁赞李广76.何岳两次还金77.钱金玉舍生取义78.郑玄谦让无私79.李绩煮粥侍姊80.海瑞遗物81.腹黈大义灭亲82.闵仲叔辞侯霸83.杨震论“四知” 84.祁黄羊去私85.宋濂不隐真情86.裴佶姑父外廉内贪87.李林甫口蜜腹剑88.秦桧专横跋扈文言文阅读知识(三)——词性活用四、治国为政89.治国必先富民90.治国犹栽树91.陆贽论审察群情92.齐威王行赏罚93.治国不私故人94.孟子对滕文公95.晏子论“社鼠” 96.唐太宗“五事”治天下97.用心不倦98.魏徵论隋炀帝99.创业与守成100.子奇治县101.管仲答绮乌封人102.商鞅立木建信103.张释之执法104.子产不毁乡校105.何易于挽纤106.李离过听自刑107.龚遂治渤海郡108.陶侃二三事109.徐有功断狱秉公110.强项令董宣111.岳飞抗金112.宋襄公治军113.周厉王止谤文言文阅读知识(四)——特殊句式五、友情识见114.荀巨伯探病友115.管仲与鲍叔牙116.柳子厚风范117.黄仙裳助人118.季札挂剑119.包惊几笃于友谊120.伯牙与钟子期121.萧何远虑122.赵人养猫123.汉文帝誉周亚夫124.疏广论遗产125.杜太后遗嘱126.商鞅事魏127.楚庄王伐陈128.伊犁凿井129.华佗治病130.曹绍夔捉“鬼” 131.曲突徙薪132.治水必躬亲133.及之而后知134.蒲元识水135.白圭经商有道136.避风行船137.裴曼射虎文言文阅读知识(五)——常见句式六、文艺智慧138.李泰伯指瑕139.王安石改诗140.王充论文与道141.逼真的鼠画142.老农识画143.指头画144.林之栋画兰145.逸马杀犬于道146.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47.蒲松龄博采148.王勃拟腹稿149.一举而三役济150.曹玮诱敌151.李广智退匈奴军152.贾诩论战153.张良计封雍齿154.刘邦急中生智155.诸葛亮空城计156.秦使者巧对157.曹冲智救库吏158.曹操许下屯田159.拷打羊皮定案160.孔融捷辩161.牧竖逮狼文言文阅读知识(六)——复音虚词与固定句式中编七、成语典故162.多多益善163.歧路亡羊164.指鹿为马165.奇货可居166.望洋兴叹167.庸人自扰168.一字千金169.入木三分170.强弩之末171.呕心沥血172.孤注一掷173.乐不思蜀174.丧家狗175.逐客令176.东道主177.江东父老178.人鉴179.问津180.泰山181.苛政猛于虎182.刺股183.只许州官放火文言文阅读知识(七)——句子成分的省略八、寓言神话184.武平之猿185.饿死狙公186.蝜蝂之死187.哀溺188.中山窃糟189.南歧之见190.若石遇害191.吴王射狙192.鲁侯养鸟193.晋人有好利者194.盲人摸象195.治驼196.慕名失实197.叶公好龙198.泽人网雁199.卫人教女200.不龟手之药201.共工怒触不周山202.女娲补天203.刑天争神204.精卫填海文言文阅读知识(八)——文言文的翻译九、传闻趣谈205.宋定伯捉鬼206.鬼避姜三莽207.黎丘丈人208.义猴209.螳螂攫蛇210.王昭君出塞211.张丞相“草”书212.和氏璧213.歌女韩娥214.杨生之狗215.顾况戏白居易216.李白之死217.何梅谷化妻218.汉世老人219.空桑生李220.秦士好古221.撞车222.中贵人讲书223.圣琵琶传闻文言文阅读知识(九)——文言文下编训练与自测1.萧颖士傲物自侮2.陆贾说汉高祖3.郭进敬工徒4.罗程有才无德5.于公治狱 6.钟傅打虎7.葛周割爱赏功臣8.司马穰苴执法9.鬼怕恶人10.晏子论“不祥” 11.鲁宗道正直12.李勉埋金13.武训兴义学14.季文子相宣、成15.钟弱翁好为人师16.光武帝选太子傅17.彭雪琴崇尚俭朴18.伶人敬新磨智谏19.兴中会宣言20.田不满怒斥骷髅21.宣城水土22.子贡论孔子23.师旷诫晋平公24.武阳君爱鸟25.陈在衡不怕鬼26.佝偻者承蜩27.管仲论“天” 28.形俯捺履行者29.刘睦遣人朝贺30.工之侨献琴31.六国与秦32.“独立君”裴侠33.马援答孟冀之贺34.宋弘责桓谭35.田子方教育子击36.柳宗元论吏道37.郭德成人宫38.与韩荆州书39.方孝孺40.陈平归汉41.朱云请杀张禹42.燕丹留樊将军43.晋人王述44.李邰观变45.秦穆公任用百里奚46.萧房知人47.许允之妻48.戴胄谏唐太宗49.孟子对齐宣王50.颜真卿大义凛然51.魏其侯窦婴52.赵普行事53.李疑传54.万宝常55.辛仲甫56.孔子见齐景公57.邹容58.灵丘丈人养蜂1、范仲淹有志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高中文言文助读

高中文言文助读


——选自《书林纪事》
6、文徵明习字
▪ 断句:
▪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 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 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 ——选自《书林纪事》
▪ 翻译:
▪ 文徵明临摹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 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 来也不马虎。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 意,一定要三番五次地重写它,从来不怕麻烦。因 此,他越老,他的书法也更加精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陶母责子
▪ 请断句翻译: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封鲊付使
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封
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 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 【译文】:陶侃青年时代做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 曾经(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坛糟鱼送给母亲。陶
著名书法家索靖所书写,于是他就停下马观看,很 久后才离开。几百步后又返回来,下了马站立在碑 前观察,等到疲惫了,就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于 是就睡在旁边,一直到三天三夜才离去。
6、文徵明习字
▪ 断句及翻译:
▪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 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 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常到田地(工作), 在庭院里晒麦,让高凤看 守(防范)着鸡。正值天下着暴雨,高凤拿着 竹竿诵读经书,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使麦 流走了。妻子回来感到惊讶询问,高凤才省悟 过来。
8、欧阳修诲学
▪ 断句及翻译: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 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 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 可不念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常识]
古人与今人一样,都可用对方的官职称呼。上文“但官王右军书”,意为只要说是王右军所写的。王右军即王羲之,因为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时人称他为“王右军”。又,李尚书,刘刺史、杜主簿,意为姓李的是尚书、姓刘的是刺史,姓杜的是主簿,这犹如今人之李书记、胡主任、钱科长一样。
[思考与练习]
1.除了王羲之之外,你还能说出我国古代另外两位大书法家吗?①;②
[文言知识]
“渴则饮以茗”与“或奉以烟”都是倒置句,应按“渴则以茗饮”与“或以烟奉”,解释为“路人口渴了就用茶让他喝”与“有时将烟递上去”。又,“得钱于地”,应按“于地得钱”理解,意为在上拾到了钱。
[文化常识]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计4肋多篇。书中写了不少狐鬼的故事,作者借狐鬼来揭露封建社会的弊端。故事生动有趣,情节波澜曲折。“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志异”即记载奇怪的事,故名《聊斋志异》。”
宋之钟弱翁,为某县之令,自以为书佳,故好谤讥(批评)榜额(楹联与匾额)所书。凡所至,有不适己意者,必令人去而重书之。然其书实不工(好)。曾过一山寺,有高阁(楼)壮丽。弱翁与僚属(下属官员)拥立,望其额,曰(上面写着)“定惠之阁”,旁题(旁边落款)姓名漫灭(模糊不清)。弱翁称谬(不好),使僧梯(用梯子)取之,欲更书之。僧拂拭就视(走上去仔细看),乃颜真卿所书。弱翁顾谓僚属曰:“如此好字,何不刻石永存。”传者以为笑。
[文言知识]值。上文“值上元放灯”中的“值”,指“遇到”、“碰”。又,“值天雨”,意为遇到天下雨;“值年丰家给人足”,意为碰上丰收年,家家富足;“值盗至”,意为遇到强盗到来。
[文化常识]谐音。所谓“谐音”是指两个字的音同或音近。田登因为名“登”,害怕别人讽刺他,所以与“登”音同或音近的字都不准说。“灯”与“登”同音,所以他要大家把“灯”改说为“火”,于是闹出笑话,反而自搬石头自砸脚。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三味书屋中挂了一幅梅花鹿图,老先生要新来的学生朝这幅图拜,那是因为“鹿”与“禄”属谐音,“禄”是做官的俸禄,意为读了书就可以做官,做了官就有多多的俸禄。三味书屋的布置可谓用心良苦。
[文言知识]
“所”字结构。“所”往往跟后面的字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所”字结构,它的解释也有点特别。上文有两个“所书”,以“乃颜真卿所书”为例,应按“原来是颜真卿所写的的字”理解。又,“凡所食,皆鱼肉”,意为凡是所吃的东西,都是鱼肉;“所植皆为野鼠啮”,意为所种的庄稼都被野鼠吃了。从上面三个例子来看,“所”字后一定跟着动词(如“书”、“食”、“植”),而这些动词后又省略了句子成份(如“写(的字)”、“吃(的东西)”、“种(的庄稼)”)。
[文言知识]
予。“予”既可作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又可作动词,相当于“给”。上文“予欲不言,尔则怨我”,意为我不想说,你就会怨恨我。又,“今予汝钱三十万”,意为如今给你三十万铜钱。
[启发与借鉴]
任用官吏,首先要看到品行,张齐贤可谓坚持原则。
[思考与练习]
1.翻译:唯此奴不沾禄。
2.“不以告人”中省略了字,补充后应成为,翻译成。
217、王羲之书六角扇
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尝在蕺山(古地名,今绍兴市内)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恼怒)色。羲之因(于是)为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见羲之,求其书之,羲之笑而不答。
[文言知识]
姥、妪与媪。这三个字,都指老妇人。上文“见一老姥”,意为看见一个老妇人。又,《石壕吏》:“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又,“道逢媪”,意为路上遇见一个老妇人。
[启发与借鉴]
写作是十分艰苦的事,尤其是要写出一本名传后世的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前后花了二十多年;曹雪芹写《红楼梦》,前后花了十年;司马迁写《史记》,前后二十年;徐霞客为了写《徐霞客游记》,用了约三十年。
[思考与练习]
1.你读过《聊斋志异》中的文章吗?举一篇:。
2.翻译:必强执与语,搜奇觅异。
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方法)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走了)。
[文言知识]
作。“作”在文言中是个多义词,解释为“工作”、“做”、“发出”、“发起”、“站起来”等。上文“不能作声”中的“作”,指“发出”,意为连声音也发不出。又,成语“一鼓作气”,意为第一次击鼓进军,战士就能激发出勇气。
[启发与借鉴]
没钱买书的古人,用抄录的办法来学习。今天多数人家买几本或几十本书是不成问题的,那么刻苦与勤奋就成了关键。是否可以这样说,如今中小学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就是奋发上进的动力。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嗜;②释;③择。
2.填空:①有志者;②学到用时;③书山有路勤为,学海无涯苦作。219.钟弱翁好为人书
2.解释:①许;②固;③无奈;④怪之;⑤方;⑥乃
222.粮车伏兵
唐肃宗时,胡(此指匈奴)人大入塞,北鄙不得宁。上(皇帝)派大军击之,然为胡骑所围,粮道绝(截断),兵多馁死。上急,以裴行俭率兵援之。行俭曰:“胡人众,惟智取耳。”遂佯为粮车三百乘(辆),每车伏壮士五人,各持锐刀劲弓,以羸老(瘦弱的老兵)驾车,并于前方深谷处伏精兵数百待之。粮车行山道,贼果下山劫之,大喜。时值盛夏,人畜皆渴,欲就泉饮。将临(到)泉,车中壮土齐发,伏兵亦至,杀获几尽,余者遁。自此,粮道复通,官军得以重振旗鼓。
[启发与借鉴]
速战速决固然好,但在很多情况下要量力而行,要打持久战,这有利于成功。
[思考与练习]
1.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用原句回答:
2.翻译: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225.黄仙裳济友
泰州知县田雪龛,为官廉。黄仙裳与之往来,绝不干(求)私利。后田罢官,因无资不得返乡。黄仙裳自汝宁(古地名)远道归,囊中但有二十两金(银子)。闻之,乃先至田寓,分其半以赠。田辞谢,黄固赠之。田得以启程。黄后语人曰:“若是日吾先至家,则家人需金甚亟(急),不得分以赠矣。若此,吾必悔恨终身。”
3.解释:①遗;②进退;③去
224.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过路人)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终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用什么方法)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还没过多少时间),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齐宣王要“顾左右而言他”7.
2.翻译: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友,而之楚游者。
228。只许州官放火
田登作州官,民皆怨之,多谤(背后批评、指责)。登亦怒人犯其名,凡与“登”音谐而有违者,必笞罚之。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元宵节)放灯(挂灯),吏揭榜(贴布告)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民咸讥之,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思考与练习]
1.翻译:衡乃穿壁而引其光。
2.“不求偿”中的“偿”,不能理解为“奖偿”或“补偿”,应理解为。
227.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友,而之(到)楚游者。比(等到)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对他怎么)?”王曰:“弃之。”曰:“士师(司法官)不能治士(管理好下属职员),则如之何?”王曰:”已之(停他的职)。”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说别的事)。
2.翻译:①羲之书其扇。
②人竞买之。
218.叶延蛙与《海录》
宋人叶延珪自云:余幼嗜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为甘,怠以为枕。士大夫家(做官人家)有异书,无不借,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钞(同“抄”)写,间(分)作数十册,择其可用者手钞之,名曰《海录》。
[文言知识]
资。“资”在文言中常指“钱财”。上文“常恨无资”,意为经常埋怨自己没有钱财。又,“出资兴学”,即捐出钱财办学;“无资以存”,意为没钱财生·存下去;严家资巨万”,意为家中钱财好几万。
[文言知识]“怪之”不能直接理解为“奇怪这事”,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应理解为“对这事感到奇怪”。“怪”指“感到……奇怪”或“认为……奇怪”,“怪”近种用法在文言中叫“意动用法”。又,“众贤之”,应理解为众人认为他有才德,“贤”便成了一个意动词。
[启发与借鉴]今人的学习条件远胜过匡衡,但少数同学学习成效远不如匡衡,这是为什么呢?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鄙;②馁;③惟;④佯;⑤值。
2.翻译:杀获几尽。
223。张齐贤明察
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职官名称,主管水陆运输)。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仔细地看到)而不问。尔后(这以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升,唯此奴不沾禄。奴乘间(乘机会)再拜而告曰:“吾侍相公(旧时称宰相为“相公”)久矣,门下奴仆皆已得官,相公独遗吾也?”因泣下不止。齐贤悯然(同情的样子)曰:“予欲不言,尔则怨我。尔忆当年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件事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吾为宰相,进退百官,志在激浊扬清(揭露丑恶,发扬正气),安敢荐盗贼为官乎?念汝事(服侍)我久,今予汝钱三十万,去吾门下,自择所安。”奴震骇,泣拜而去。
[文言知识]
就。“就”在现代汉语中多作连词、副词用,如“你一说我就懂”、“天就要下雨了”,但在文言中多作动词用,常解释为“靠近”、“走近”、“接近”、“踏上”等。上文“欲就泉饮”中的“就”,即指“走近”、“前往”。现代汉语“就业”、“就职”、“就地取材”中的“就”,仍含有动词色彩。
[启发与借鉴]
智取胜于力取。
221.张之万之马
张尚书(职官名称)之万,蓄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不几日,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换)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等到)公乘之,驯良如故。盖(大概)此马愿终身随主人也。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罢官;②囊;③但;④固;⑤是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