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硕士学位论文

合集下载

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指的是任何一种通过程序嵌入到硬件系统中,以实现特定功能的设备。

这些系统包括嵌入式计算机、嵌入式传感器、嵌入式测量设备等等。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严格的硬件和软件要求,以实现高可靠性、高效性和低耗能等特性。

ARM处理器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处理器。

由于其独特的架构和性能,ARM处理器已逐渐成为嵌入式系统中的首选处理器。

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中,ARM处理器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中,硬件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硬件设计需要考虑到系统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中,硬件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选取适当的处理器。

根据系统的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选择适当的ARM处理器。

比如,某些应用需要实现高计算性能,而某些应用则需要实现低功耗,需要选择不同的处理器。

2.电源设计。

对于嵌入式系统来说,电源设计尤为重要。

在选择电源时,需要考虑电压范围、电流要求、效率、可靠性等因素。

3.布线设计。

布线设计需要考虑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分离、信号传输的完整性以及电磁干扰等问题。

4.外设设计。

根据系统的需求,需要选取合适的外设,包括存储器、通信接口、传感器接口等。

二、软件设计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中,软件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Bootloader设计。

Bootloader是在系统上电时运行的第一个程序,用于初始化硬件、加载操作系统内核等。

Bootloader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硬件的初始化和操作系统内核的加载。

2.操作系统设计。

嵌入式系统中,通常会使用一些轻量级的操作系统,例如FreeRTOS、uC/OS等。

操作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性能、资源占用、任务优先级等因素。

3.应用程序设计。

应用程序设计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功能要求、通信协议等因素。

在应用程序设计中,需要注意代码复杂度,确保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

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

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ARM嵌入式系统是一种基于ARM架构设计的嵌入式计算系统。

ARM架构有着低功耗、高性能和高度可扩展性的特点,所以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

本文将探讨ARM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首先,ARM嵌入式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硬件设计,包括选择ARM核心的版本和配置,以及外围设备的选择和接口定义。

其次是软件设计,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的开发。

最后是系统集成和测试,将硬件和软件进行结合,开展系统级的调试和验证。

ARM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1.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ARM嵌入式系统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低功耗和高性能的特点使得这些设备具有长久的电池续航时间和流畅的用户体验。

2.物联网:ARM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如智能家居、智能工业设备等,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3.汽车电子:ARM嵌入式系统在汽车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驱动系统、车载娱乐系统以及车载通信系统等。

ARM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和高性能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4.工业控制:ARM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监控和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和设备的远程监控。

5.医疗设备:ARM嵌入式系统在医疗设备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心率监测、血压监测等医疗设备。

ARM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和高性能可以提供可靠的性能和长久的使用时间。

总的来说,ARM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低功耗、高性能和高度可扩展性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了嵌入式系统设计的首选。

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ARM嵌入式系统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为各行业带来更高效、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通过联合设计,联合测试和协同验证,充分 考虑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并给予参与核查的每个级别,及 早的发现和解决问题。显然,对于具体的应用程序,这种方法 很容易获得满足综合性能指标的最佳解决方案。因此,我们的 项目也是按照这种方法设计。
开发平台总体规划


硬件规划:
我们利用的ARM核心处理器设计了一个通用的测 试平台,您可以添加各种外设和接口,并且它们 都是高度可伸缩的。实验板采用“核心板和多种 可选适配器”的形式组成了LPC2136开发平台。 下面就是基于LPC2136的核心板的组成框图,从 此图中就可以看到其各部分的布局结构。

复位电路
由于ARM芯片的高速、低功耗、低工作电压导致其噪声容 限低,对电源的纹波、瞬态响应性能、时钟源的稳定性、 电源监控可靠性等诸多方面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复位电 路使用了带I2C存储器的电源监控芯片CAT1025JI-30,提高 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时钟电路
我们使用了外部11.0592MHz晶振,用11.0592MHz晶振 的原因是使串口波特率更精确,同时能够支持LPC2136微控 制器芯片内部的PLL功能及ISP功能。

软件规划:





在芯片通过了启动程序的引导后,直接进入C语言的MAIN函数入口, 通过调用移植好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μC/OS-II函数包就可以完成多 任务之间的调度和同步,并为设备驱动和系统服务程序提供信号量、 邮箱、消息队列的服务。因为内核需要实现时间延时和确认超时,所 以还需要时钟节拍中断服务程序为其服务。 当然μC/OS-II只是一个内核,操作系统的其他部分都没有提供,所以 我们需要自行设计设备驱动程序和部分系统服务程序。设备驱动是连 接底层硬件和上层简洁规范的接口程序的纽带。对下层它可以直接操 作硬件,也可能通过中断处理程序与硬件通信,对上层接受上层的请 求并执行。一般来说应用程序如果要用到设备驱动程序,就需要用 I/O管理来达到要求。 我们计划在开发平台上完成RTC驱动、串口UART驱动、按键及LED驱 动、GPIO驱动,形成一套完整的应用程序开发环境。考虑到时间和人 力问题,剩下的部分设备用户可以自行设计。 系统服务程序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我们针对处理器的特点考虑到了 后续的文件系统μC/FS,图形系统μC/GUI和TCP/IP协议栈LWIP等程序 模块的移植,目前待启动。 用户任务顾名思义就是用户自己定义的任务了,可用于调用系统服务 来操作系统,不同的任务可以为各种不同的内核函数提供的服务开进 行沟通或处理。

浅谈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浅谈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浅谈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作者:许斌来源:《科技资讯》2017年第28期摘要:ARM是对微处理器的通称,ARM处理器是一种32位嵌入式的RISC处理器,由于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中。

本文就对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主要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结构、技术特点以及ARM选型、嵌入式系统的具体设计过程等,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设计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关键词:ARM 嵌入式系统开发设计中图分类号:TP3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a)-0065-02从单片机的出现到现在各式各样的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大量应用,嵌入式系统已经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而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技术设备的不断出现,嵌入式系统自身也不断的优化,人们对于嵌入式系统的优越性越来越认可,嵌入式系统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精设备。

ARM的处理器是目前业界公认的领先的32位的嵌入式的RISC处理器,所以成为了这种嵌入式系统设计的首选。

1 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最主要的就是嵌入,这里的嵌入是嵌入于受控器内部,所以嵌入式系统是一种完全嵌入受控器内部,为特定应用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一般包括3个部分:硬件设备、嵌入式的操作系统以及特定的应用软件,嵌入式的系统内包括了嵌入式的硬件和相应的应用软件,具备了硬件和软件,嵌入式系统就成为了可独立工作的一个系统,最终体现在一个微处理器上,微处理器的核心构件是一个微控制器,组成微处理器的硬件包括显卡、存储介质等,而ARM正是储存器的一个部分,嵌入式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存储介质,嵌入式系统的存储介质多是使用闪存。

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软件与硬件相互配合,构成完整的体系。

2 嵌入式系统的技术特点(1)专用性强:嵌入式系统的专用性强,这也就导致了嵌入式系统目前只占计算机系统的一小部分,家用的计算机不会安装嵌入式的系统,因为嵌入式的系统通常是面向特定应用的,嵌入式系统的CPU与通用型系统CPU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嵌入式系统的是为特定的用户群体设计的,嵌入式系统体积相比较小,所以集成度较高,在这点上与通用型系统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为嵌入式系统中,所有的任务都集成在芯片内部,减少了卡板的应用,因此减小了体积。

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由于其高性能、低功耗等优势,成为了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选择之一。

本文将探讨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ARM架构简介ARM架构是一种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架构,其设计主要用于低功耗、高效能的嵌入式系统。

ARM架构的特点是指令集精简、指令执行速度快、功耗低、体积小、成本低等。

由于这些特点,ARM架构成为了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首选。

二、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性能、低功耗、稳定可靠、易于开发和维护等。

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在工业控制、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1. 处理器选择:在设计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时,选择合适的ARM处理器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的处理器性能,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ARM处理器。

2. 操作系统选择: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通常需要运行一个操作系统来管理硬件资源和提供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

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有Linux、Android等,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对系统性能和功能的实现有重要影响。

3. 通信技术: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通常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如传感器、执行器等。

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UART、SPI、I2C、以太网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

4. 电源管理: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通常需要工作在低功耗状态下,因此需要合理设计电源管理模块,以降低功耗并延长系统的工作时间。

5. 硬件接口设计: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通常需要与各种外部设备进行接口连接,如传感器、执行器等。

合理设计硬件接口,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四、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实例以智能家居系统为例,介绍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智能手机到汽车,从医疗设备到家用电器,无处不在。

而ARM架构因其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等优势,在嵌入式系统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一、ARM架构概述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一种精简指令集合(RISC)的计算机指令集架构。

ARM公司设计的处理器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网络设备以及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ARM处理器架构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应用。

ARM架构是一种基于CPU指令集的处理器架构,该指令集的特点是指令集精简,执行时间短,并且指令集需要占用的硬件实现成本较低。

因此,目前许多嵌入式设备都采用了ARM架构。

二、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

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处理器选择、集成外围设备、系统总线设计等;而软件设计则需要开发嵌入式操作系统、编写驱动程序、编写应用程序等。

1、处理器选择ARM有多种不同的系列,如ARM7、ARM9、ARM11、Cortex 等,每个系列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在选择处理器时,应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处理器。

一般来说,高度集成的处理器将具有更好的性能,但成本也会略高,同样,处理器的时钟频率也会直接影响到系统性能。

2、集成外围设备嵌入式系统需要通过接口与外围设备进行交互。

外围设备的选择主要包括模拟外设和数字外设两种。

模拟外设往往需要采集模拟信号,并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同时还需要对输出信号进行数字转模拟转换(DAC)生成模拟信号。

数字外设则可以直接与嵌入式系统进行数字信号的交互,比如UART、SPI、I2C等通信接口,也可以包括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等。

3、系统总线设计系统总线设计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等。

数据总线主要用于数据的传输,地址总线主要用于地址的传输,控制总线则用于控制信号的传输。

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设计_毕业论文(设计)

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设计_毕业论文(设计)

基于ARM嵌⼊式系统的设计_毕业论⽂(设计)西南科技⼤学⼯程硕⼠学位论⽂第I页基于ARM嵌⼊式系统的设计摘要嵌⼊式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和电⼦技术的综合体,已经⼴泛应⽤于科学研究、⼯程设计、国防军事、⾃动化控制等各个领域。

随着⽹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和⽣活中⼴泛要求嵌⼊式系统终端能够完成⽹络通讯功能。

论⽂就是以ARM7 TDMI 为嵌⼊式开发平台,开发具有⽹络通信功能的嵌⼊式终端。

SOCKET是⼀个通信链的句柄,通过套接字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络请求,⽤于TCP/IP协议的应⽤程序之间的相互通信。

论⽂选择了ARM体系结构的嵌⼊式LPC2200处理器,根据系统的需求,在综合各种设计⽅案的基础上,选择移植带有TCP/IP协议的ucLinux嵌⼊式操作系统。

裁剪和定制系统后,构建相关的⽂件系统。

在此基础上,编写应⽤程序,调⽤系统的Socket通信函数,实现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通信。

描述IP地址和端⼝,⽤于在两个论⽂成功的实现了嵌⼊式设备的⽹络接⼊功能,各个带有⽹络通讯功能的嵌⼊式终端可以相互通讯,扩⼤了和提⾼了嵌⼊式设备的应⽤范围,对嵌⼊式系统的发展有较⼤的意义。

关键词:嵌⼊式系统;ARM7TDMI;socket;TCP/IP西南科技⼤学⼯程硕⼠学位论⽂第II页AbstractThe embedded system is a complex system with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engineering, national defense, automation and other field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our production and life requires the terminal to complete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function in a wide range of embedded systems. The Paper select the ARM7 TDMI for embedded development platform, develop the embedd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rminal.Socket is a communication chain handle, and sends network request or response to network requests. It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IP address and port for both TCP / IP based protocol to communicate between applications,. The paper select LPC2200 embedded ARM as processor architecture, with the system need, design the integration based on transplantation with TCP / IP protocol ucLinux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The paper build related file system.after cutting and custom systems. On this basis, finished an application, and call the system function of Socket Communications, achieve server and client communication.The paper achieved the network access functions of the embedded device, the embedded with a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a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expand and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embedded devices, and has a greater significance for embedded systems.Key words: Embedded Systems;ARM7TDMI;socket;TCP/IP西南科技⼤学⼯程硕⼠学位论⽂第III页⽬录1绪论 (1)1.1嵌⼊式系统 (1)1.2国内外现状和趋势 (1)1.3选题必要性 (2)1.4选题的⽬的和意义 (2)1.5课题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 (3)2需求分析 (4)2.1任务概述 (4)2.2系统的需求分析 (4)2.2.1系统的功能需求 (4)2.2.2系统的性能需求 (4)2.3系统设计思路 (4)3系统概要设计 (6)3.1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6)3.2系统设计⽅案分析 (6)3.3概要设计 (8)3.3.1开发环境 (8)3.3.2ARM开发环境的建⽴ (9)3.3.3建⽴程序运⾏调试交叉编译环境 (11)3.4模块化的设计与分析 (11)3.4.1开发板上完成的设计 (11)3.4.2PC机上完成的程序开发 (12)3.5设计基本流程 (12)4系统详细设计 (14)4.1.U C LINUX的移植 (14)4.1.1uClinux嵌⼊式系统的下载 (14)4.1.2根⽂件系统的建⽴ (15)4.1.3应⽤程序库 (15)西南科技⼤学⼯程硕⼠学位论⽂第IV页4.2.内核编译 (15)4.2.1uClinux的安装 (15)4.2.2配置uClinux (16)4.2.3构建⽂件系统 (17)4.3.PC机上的程序设计 (19)4.3.1嵌⼊式TCP /IP分析 (19)4.3.2嵌⼊式TCP/IP设计 (20)4.4.编程模型 (21)4.4.1TCP客户端设计 (21)4.4.2TCP服务器端主要代码分析 (23)4.5.程序下载到嵌⼊式硬件平台 (26)5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27)5.1测试环境和测试的条件 (27)5.2功能及数据测试 (28)5.2.1容错功能 (28)5.2.2连接成功的信息说明 (29)5.2.3数据收发功能 (29)5.3测试的结果 (30)结论 (32)参考⽂献 (33)致谢 (35)1绪论1.1嵌⼊式系统⽬前,嵌⼊式系统的应⽤越来越⼴泛,我们⽇常⽣活中就存在⼤量的嵌⼊式系统的产品:⽐如⼿机、MP3、收⾳机、电视机等等,我们已经离不开嵌⼊式产品了。

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ARM处理器作为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处理器架构,在嵌入式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相关内容,包括ARM处理器的特点、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等。

二、ARM处理器概述ARM处理器是一种基于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架构的处理器,具有低功耗、高性能和灵活性等特点。

ARM处理器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

在嵌入式系统中,ARM处理器以其优越的性能表现成为首选。

三、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嵌入式系统是集成了硬件和软件的特定功能系统,其设计原理包括硬件选型、系统架构设计、软件开发等方面。

在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处理器性能、外设接口、功耗管理等因素。

四、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硬件选型: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ARM处理器型号,考虑性能、功耗和成本等因素。

系统架构设计:确定系统整体架构,包括处理器核心选择、外设接口设计等。

软件开发:编写适配ARM处理器的底层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实现系统功能。

调试验证:对设计的嵌入式系统进行调试验证,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五、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实现关键技术Bootloader设计:Bootloader是引导加载程序,负责初始化硬件并加载操作系统。

在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中,Bootloader 的设计至关重要。

设备驱动开发:针对不同外设接口开发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实现外设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

系统优化:优化代码结构和算法,提高系统性能和响应速度。

电源管理:合理管理系统功耗,延长电池寿命或降低功耗成本。

六、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以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为例,介绍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

通过该案例展示ARM处理器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中的优势和特点。

基于ARM的嵌入式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ARM的嵌入式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ARM的嵌入式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为了学习和研究嵌入式系统,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RM的嵌入式软硬件系统设计思路,本平台兼容多款ARM处理器,可适用于高校教学和进一步的应用开发,对于提高学生对于嵌入式系统的理解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ARM处理器;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1.嵌入式系统的简介所谓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实际上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简称,它是相对于通用计算机系统而言的。

嵌入式系统主要由软硬件两个部分构成,硬件是支撑,软件是灵魂,硬件包括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外围设备;软件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应用软件。

嵌入式操作系统相对于通用计算机系统来论具有以下特点:①嵌入式系统通常是面向特定应用的。

嵌入式CPU与通用型相比通常具有低功耗,体积小,集成度高的特点。

②为提高执行速度和系统可靠性,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程序都固化在存储器芯片或单片机本身中。

③嵌入式系统本身不具备自举开发能力,设计完成后通常程序功能固定,需要有一套开发工具和环境才能进行开发。

④嵌入式系统硬件和具体应用有机结合,升级换代需要同步进行,因此产品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总结后发现,嵌入式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设计的每一套系统都需要安全高效地运用于特定的场合,实现特定的功能。

因此学生进行系统设计时必须最大限度地针对软件和硬件进行量身定做。

2.嵌入式处理器概述及其分类嵌入式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

从功能上看,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处理器主要分为4类:嵌入式微处理器(MPU),嵌入式微控制器(MCU),嵌入式DSP处理器(DSP),嵌入式片上操作系统(SOC)。

随着EDA的推广和VLSI设计的普及化以及半导体工艺的迅速发展,可以在一块硅片上实现更为复杂的系统,即SOC。

各种通用处理器内核将作为SOC设计公司的标准库,和其他嵌入式系统外设一样,成为VLSI设计中一种标准的期间,用标准的Verilog语言描述,存储在器件库中。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硕士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第一章摘要嵌入式系统以其小型、专用、易携带、可靠性高的特点,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军事国防、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工业控制等。

嵌入式处理器内嵌实时操作系统(RTOS),具有实时性、低成本、小型化、专用化和高可靠性,克服了传统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系统功能不足和基于PC的系统非实时性的缺点。

随着嵌入式系统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领域必将更为广阔,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将会有非常广泛的前景。

本课题的目的就是研究适用于学校教学的嵌入式系统平台,这对于提高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以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和实际应用为核心,从理论上和技术方法上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主要工作有: 1、全面系统地概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分类,及其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方向;2、基于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的嵌入式开发平台的设计的总体方案,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讲述了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及其可行性的论证;3、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与调试,着重叙述了硬件平台的整体设计方案,包括各个设计模块的选型与接口电路的设计;4、嵌入式系统所采用的操作系统的移植与调试,详细讲叙了µC/OS-II实时操作系统在基于LPC2136的嵌入式控制器硬件平台上的移植过程及注意事项;5、对µC/OS-II内核实时性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实际测试得出了在特定条件下µC/OS-II的实时响应参数。

6、在后继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在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完成对操作系统的扩展以及对各个模块的驱动。

总之,本文完成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构架、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为今后嵌入式系统的后继开发提供了一个嵌入式平台。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ARM RTOS µC/OS-II第二章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T network technology, embedded system shows a new direction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Embedded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in military,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 industrial control and so on, with respect to its small size, high performance, low cost, high reliability and oriented object program.Embedded controller with RTOS gets over the traditional microcontroller and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un-real time specialty base on pc, instead it is real-time, low cost ,miniaturized ,customized ,and high dependability. It also has a broad foreground , along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hardware of embedded system .This intention of this topic is designing the embedded system, which is important for enhanc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embedded system. The research is highlighted in both desig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embedded system, which extended its developments. This paper is organized into six parts:1. This article essentially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embedded system, its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s in numerous areas, and its development orientation.2. The second chapter covers the general design of the embedded system, based on the elements of embedded system design. then it shows the devise ideology and methods in either hardware or software, and the demonstration of its accessibility.3. The third chapter gives out the hardware of the embedded system, including design, test and implementation of each module, as well as their interface circuitry.4. The forth chapter introduces the process and attentions of RTOS µC/OS-II, when explanted to the LPC2136 embedded controller hardware platform.5. It covers a in-dept analyzing in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in μC/OS-II core, as well as the real time respond parameter in the very condition.6. In the future, we will expand the operation system based on RTOS, and derivations of each module.In a word, the article provides keen insight into the platform architecture of hardware and explants of the RTOS, in addition to affording an embedded platform for the subsequence developments.Key word: embedded system ARM RTOS µC/OS-II目录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探析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

探析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

探析基于 ARM的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近年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各类操作系统逐渐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内容也随之取得了相应的进步。

相关调查显示,在钣金加工等领域中,对于新型工艺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了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嵌入式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一种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索,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系统研发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ARM;系统设计;应用价值就目前而言,在互联网技术普及的影响下,“互联网+”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同时,以网络作为载体的信息技术也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相关研究显示,在社会生产环节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嵌入式系统发挥出了强劲的优势,从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认同。

作为一种新型的系统架构,嵌入式系统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与核心,从系统特征的角度分析,其具有较强的可裁剪性,可以有效满足使用者的相关需要。

同时,该系统具有较强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为生产的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为了进一步促进嵌入式系统综合能力的优化,研究人员对系统中涉及的相关控制接口与逻辑语言进行了探索与创新,并有效实现了系统稳定性的优化工作。

一、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概述(一)系统架构总的来说,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主要以信息技术作为核心,依托计算机系统进行相关功能的研发,以便有效满足市场的相关需求。

从系统架构方面来看,其主要可以分为软件与硬件等两个部分,其中,系统软件主要包括相关应用软件程序与ARM操作系统,硬件主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设备例如处理器、接口、主板以及集成平台等。

在应用问题上,其有效实现了系统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同时实现了软硬件关系的有效协调,确保二者可以在工作的同时避免干扰的出现。

例如,在计算机与ARM系统中均存在处理器与储存器等设备,这些硬件构成了系统硬件的基本架构。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研究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研究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研究作者:杨伟超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2期1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一种具有专业用途的计算机系统,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作为技术支撑,软件和硬件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进行设置,适用于对系统功能、稳定性、成本、占用空间以及功耗有较高要求的条件。

为了追求系统的高性能,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都要尽可能的设计为最佳性能,减少冗余部分,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硅片上,实现软硬件的性能最大化。

32位ARM嵌入式处理器的性能高于同类,且其能耗很低,其可编程性和可操作性,让系统软件的设计更加方便,能够在现有的硬件基础上,根据所需自由设计软件。

目前,32位ARM嵌入式处理器已经在电子产品、无线通信以及网络通信等各个领域得到了非常普遍的应用。

嵌入式Linux是一种小型操作系统,其内核经过特殊剪裁,系统模块也是对应功能要求而定制的。

嵌入式Linux具有以下特点:内核相对很小,仅占用不到1M的空间;同时支持包括X86在内的三十多种8bit-64bit的MPU和MCU;支持ROM等各类存储器;可以多任务多进程同时进行,具备一定的实时性;全面支持通信网络,具有良好的软件开放性,Linux主机中的软件应用可以自由导入到嵌入式Linux系统中;嵌入式Linux经过多年研发,具备坚实的技术支撑。

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系统,硬件方面主要包括32位ARM内核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相关的外部接口和设备,在设计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ARM选型、Bootloader开发、系统初始化、操作系统固化以及存储器管理等。

2 ARM选型目前,能够适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的ARM微处理器存在许多系列,ARM7系列、ARM9系列、ARM9E系列、ARM10E系列、SecurCore系列、Intel的Xscale以及StrongARM。

前四个系列是通用型处理器,每一个系列的处理器具备独特的功能和性能,能够应用于各个领域,满足对应的需求。

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系统研究与应用

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系统研究与应用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Resently,elnbeddedsystemsarewidelyaPPliedinallnostallfields.Me别即界hile, withtheunceasingenhaneementPeri沁rmanceofthee找lbeddedProeessor,esPecially thewideuseofthe32bitsInicroProeessor,embeddedoperatingsystemsgradually becomethemost加Portanteonstituentoftheembeddedsystems.Inallkindsofe找lbedded叩eratingsystems,LinuxhastheadvantageofoPensource,g以对Peri沁rmanee,即dsttDngcaPacityofne七万orksuPPorting,50ithasbeenwidelyusedin embeddedsystemsandacc印tedbytheembeddedsysterndesigners.It15ofgreat theoretlcalandPraCticalsignifieaneetostudythetheoryofLinuxoPeratingsystem,to Portthe。

旧beddedLinuxsystemandtodeveloPtheaPPlieationProcedure.TheS3C2410ACPUandtheStruc奴ireofthesystemh田吐warePlatformarefirstly intrDducedinthisPaPer.Basedonthis,theresearchofthisPaPer15tobulldan embeddedLinuxsystemandportitintothet田名ethardwarePlatform.Firstly,而s PaPerdeseribeshowtoestablishthecrosseomPilingenvironment.Afterthereseareh oftheworkPrineiPleoftheembeddedbootloaderandtheanalysesofthestructt叮eofVT犷I,VIVIhasbeenPortedintothet雌ethardwarePlatform.Basedontheanalyses ofthes仃uctLireofLinuxkemel,themethodsofkemelPortingandeonfigl叮ationare diseussed.ThenthebulldingofthecontentoftheLinuxrootfilesystemandthe seleetionofmultinletyPefilesysternareintl.odueed.After五nishingPoningtheLinux kemelandfilesystems,thisPaPeralsoresearchesthethooryofLinuxdevicedriver,访廿。

基于arm的毕业论文

基于arm的毕业论文

基于arm的毕业论文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其中最广泛使用的就是基于ARM (Advanced RISC Machine)芯片的嵌入式系统。

ARM架构的嵌入式系统具有低功耗、稳定可靠、灵活性高等优点,已成为各大行业应用的首选。

本文将介绍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其相应的设计方法。

一、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概述1. ARM架构的特点ARM架构是一种精简指令集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处理器架构,具有以下特点:(1)精简指令集:ARM指令集中的指令数目很少,指令格式规则简单,使用效率高。

(2)高能效:由于ARM采用的是RISC结构,其CPU能进行更多指令的并行处理,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带来更高的能效。

(3)易于扩展:ARM具有块状结构,可以方便地实现指令和芯片的扩展。

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嵌入式系统是指被嵌入其他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其最主要特点包括:(1)实时性:嵌入式系统在实时处理数据时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特点。

(2)硬件开销小:由于嵌入式系统要嵌入到各种设备中,因此其硬件成本必须尽量少,所以其硬件开销需要较小。

(3)复杂性低:由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场景通常较为单一,因此其设计难度和复杂程度较低。

二、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在多个领域的应用1. 物联网领域物联网是指构建相互连接的物理设备、车载设备、家用电器等物品之间的网络,实现互联互通的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

由于物联网里各种设备的体积很小,功能简单,又需要低功耗、高效能的CPU,因此,嵌入式系统和ARM芯片特别适合用在物联网中。

以智能家居为例,可以采用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来实现对家中设备的控制和数据采集,如家庭安防、智能照明、智能家电等。

2. 工业控制领域工业控制领域是指将嵌入式系统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集成系统、信息技术等方面。

例如,生产线控制、计算机数控机床、温度测量控制、机器人等。

arm嵌入式.经典论文

arm嵌入式.经典论文

嵌入式系统课程论文题目:嵌入式智能平台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班级:11050541学号:1105054134姓名:杜昌笛目录第一章智能家居的概述 (3)1.1研究背景 (3)1.2智能家居的现状与发展 (3)1.3 智能家居平台系统的技术特点 (4)第二章嵌入式系统 (5)2.1 嵌入式系统概述 (5)2.2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组成 (5)2.2.1 嵌入式处理器 (6)2.2.2嵌入式外围设备 (6)2.2.3嵌入式软件 (6)2.2.4 嵌入式操作系统 (7)第三章嵌入式在家居智能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实例 (7)3.1实现功能 (7)3.2技术难点 (7)3.3 系统综述 (8)3.4 子系统设备的实现 (9)3.4.1 智能IO控制器的实现 (9)3.4.2 红外学习型控制器的实现 (9)3.4.3 电话网关的实现 (10)3.4.4可视对讲机系统终端的实现 (10)3.4.5内部通信网络的实现 (10)3.5结语 (11)参考文献 (12)第一章智能家居的概述1.1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更舒适、更温馨的现代化家居是人们更希望拥有的,对其安全性、智能性、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能家居技术应运而生。

智能家居利用先进的技术,通信等把智能与家居结合起来,是一个有巨大发展前景的项目。

未来中国的智能家居市场潜力巨大。

智能家居是一个多功能的系统,它包括可视对讲、家庭内部的安全防范、家电控制、远程的视频监控、远程医疗诊断及护理系统、网上教育系统、家庭的影音系统等。

智能家居的基本目标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家用安防等装置连接到一个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随着技术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内容更丰富,操作更方便,系统越复杂。

1.2智能家居的现状与发展在国际上,智能家居系统是上个世纪8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ARM嵌入式系统论文

ARM嵌入式系统论文

ARM嵌入式系统论文指导老师:张力一.ARM简介如果说,“嵌入式”是2008年电子工程师谈论得最多的词之一,2009年谈论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ARM”。

究竟什么是ARM呢,他是英国一家电子公司的名字,全名的意思是Advanced RISC Machine。

该公司成立于1990年11月,是苹果电脑,Acorn电脑集团和VLSI Technology的合资企业。

Acorn曾推出世界上首个商用单芯片RISC处理器,而苹果电脑当时希望将RISC技术应用于自身系统,ARM微处理器新标准因此应运而生。

80年代末90年代初半导体行业产业链刚刚出现分工,台积电,联电等半导体代工厂正悄悄崛起,美国硅谷中的一些fabless公司也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所谓的fabless公司自己设计芯片,但是生产过程则包给台积电等代工厂生产。

而ARM更是为天下先,19年前首创了chipless的生产模式,即该公司既不生产芯片,也不设计芯片,而是设计出高效的IP内核,授权给半导体公司使用,半导体公司在ARM 技术的基础上添加自己的设计并推出芯片产品,最后由OEM客户采用这些芯片来构建基于ARM技术的系统产品。

这种方式有点象通信行业的高通和半导体行业的RAMBUS,他们站在了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的上游。

19年前成立的ARM可能面临着很大风险,因为没有人知道这条路能不能行得通,但是现在的事实已经证明,ARM走了一条没人走过,却是正确的道路。

,作为附加产品,他还让中国的行业人士从这个窗口认识到了英国的电子公司,ARM的成功带动了英国的chipless公司的发展。

因为ARM的产品是IP Core,没有任何物理意义上的硬件或者软件实体,所以只能在中国注册成为“咨询”公司,尽管咨询只是其业务中很小的一块。

ARM的核心业务是销售芯片核心技术IP,目前全球有103家巨型IT公司在采用ARM技术,20家最大的半导体厂商中有19家是ARM的用户,包括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Philips, Intel等。

基于ARM的嵌入式文件系统研究与设计

基于ARM的嵌入式文件系统研究与设计
① 项目基金: 辽宁省教育基金(0 4 2 ) 2 0 D0 8
收稿 时间 :0 9 0 — 3 2 0—62
2 基于L C 4 8 F 的存储 系统设计 P 2 6 和T 卡
SR P D仪器采 用 L C 4 8为嵌入式微处理器 , P2 6 数
Pout pi 产 品应 用 2 9 rd c ld Ap e 2
F T 文件 格式 是 由微软 推 出的在 MS D A — OS 和 Wid ws 系统 中使 用的一种非线性 链表式结构 的文 no 件 系统 。F T即 Fl lc t n T be文件分 配表) A i AI a i a l( e o o 的简称 ,F T文件格式将组成每个文件的数据块以指 A
Absr c : T i a e isl n r d c st ep icpl fte F ta t h sp p rfr t i to u e h rn i e o AT l y tm . e , td sg sal mb d e l y tm y h i f e s se Th n i e i n r e e d d f e s se i a p id t a dba e n LPC2 8 a d p le o TF c r s d o 46 n C/ —IEmb d e e ai g S tm , o h t tr g f OS I e d d Op r tn yse f rt edaaso a e o
额。F T文件格式 以其兼容性好、应用广泛、安全性 A 高 、数据存储共享性好等优点被作为 文件格式 应用于 嵌入式文件 系统 的设计 中。本文在基于 L C 4 8 嵌 P2 6 入式 微处理 器和 O —I C/ S l嵌入 式操作 系统 的平台上 , 详细介绍 了p F C/ S文件系统的移植 和基于 T F卡 的存 储系统 的设计。

浅谈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浅谈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工 程 技 术65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7.28.065浅谈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许斌(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摘 要:ARM是对微处理器的通称,ARM处理器是一种32位嵌入式的RISC处理器,由于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中。

本文就对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主要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结构、技术特点以及ARM选型、嵌入式系统的具体设计过程等,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设计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关键词:ARM 嵌入式系统 开发设计中图分类号:TP3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a)-0065-02从单片机的出现到现在各式各样的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大量应用,嵌入式系统已经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而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技术设备的不断出现,嵌入式系统自身也不断的优化,人们对于嵌入式系统的优越性越来越认可,嵌入式系统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精设备。

A R M的处理器是目前业界公认的领先的32位的嵌入式的RISC处理器,所以成为了这种嵌入式系统设计的首选。

1 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最主要的就是嵌入,这里的嵌入是嵌入于受控器内部,所以嵌入式系统是一种完全嵌入受控器内部,为特定应用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一般包括3个部分:硬件设备、嵌入式的操作系统以及特定的应用软件,嵌入式的系统内包括了嵌入式的硬件和相应的应用软件,具备了硬件和软件,嵌入式系统就成为了可独立工作的一个系统,最终体现在一个微处理器上,微处理器的核心构件是一个微控制器,组成微处理器的硬件包括显卡、存储介质等,而ARM正是储存器的一个部分,嵌入式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存储介质,嵌入式系统的存储介质多是使用闪存。

arm嵌入式系统论文

arm嵌入式系统论文

ARM Embedded System PaperARM嵌入式论文ARM introductionIf, say, \"embedded\" is 2008 years electronic engineer talking about one of the most word in 2009, most of the talk about a word is \"ARM\". What is ARM? He is a British electronic company name, the full name mean Advanced RISC Machine. The company was founded in November 1990, is apple computer, Acorn computer group and VLSI Technology of the joint venture. Acorn has launched the world's first commercial single chip RISC processors, and apple computer was hope will RISC technology in their own system, the ARM microprocessor new standards so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如果,说,\“嵌入式\”是2008年电子工程师谈论的一个最字2009年,大多数的谈论一个单词是\“手臂\”。

手臂是什么?他是一个英国电子公司的名字,全名是先进的RISC机器。

公司成立于1990年11月,是苹果电脑,Acorn计算机集团和VLSI技术的合资企业。

Acorn已经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单片RISC处理器,和苹果电脑是希望将RISC技术在自己的系统中,ARM微处理器新标准应运而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学位论文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第一章摘要嵌入式系统以其小型、专用、易携带、可靠性高的特点,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军事国防、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工业控制等。

嵌入式处理器内嵌实时操作系统(RTOS),具有实时性、低成本、小型化、专用化和高可靠性,克服了传统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系统功能不足和基于PC的系统非实时性的缺点。

随着嵌入式系统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领域必将更为广阔,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将会有非常广泛的前景。

本课题的目的就是研究适用于学校教学的嵌入式系统平台,这对于提高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以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和实际应用为核心,从理论上和技术方法上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主要工作有: 1、全面系统地概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分类,及其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方向;2、基于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的嵌入式开发平台的设计的总体方案,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讲述了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及其可行性的论证;3、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与调试,着重叙述了硬件平台的整体设计方案,包括各个设计模块的选型与接口电路的设计;4、嵌入式系统所采用的操作系统的移植与调试,详细讲叙了µC/OS-II实时操作系统在基于LPC2136的嵌入式控制器硬件平台上的移植过程及注意事项;5、对µC/OS-II内核实时性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实际测试得出了在特定条件下µC/OS-II的实时响应参数。

6、在后继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在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完成对操作系统的扩展以及对各个模块的驱动。

总之,本文完成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构架、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为今后嵌入式系统的后继开发提供了一个嵌入式平台。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ARM RTOS µC/OS-II第二章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T network technology, embedded system shows a new direction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Embedded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in military,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 industrial control and so on, with respect to its small size, high performance, low cost, high reliability and oriented object program.Embedded controller with RTOS gets over the traditional microcontroller and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un-real time specialty base on pc, instead it is real-time, low cost ,miniaturized ,customized ,and high dependability. It also has a broad foreground , along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hardware of embedded system .This intention of this topic is designing the embedded system, which is important for enhanc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embedded system. The research is highlighted in both desig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embedded system, which extended its developments. This paper is organized into six parts:1. This article essentially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embedded system, its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s in numerous areas, and its development orientation.2. The second chapter covers the general design of the embedded system, based on the elements of embedded system design. then it shows the devise ideology and methods in either hardware or software, and the demonstration of its accessibility.3. The third chapter gives out the hardware of the embedded system, including design, test and implementation of each module, as well as their interface circuitry.4. The forth chapter introduces the process and attentions of RTOS µC/OS-II, when explanted to the LPC2136 embedded controller hardware platform.5. It covers a in-dept analyzing in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in μC/OS-II core, aswell as the real time respond parameter in the very condition.6. In the future, we will expand the operation system based on RTOS, and derivations of each module.In a word, the article provides keen insight into the platform architecture of hardware and explants of the RTOS, in addition to affording an embedded platform for the subsequence developments.Key word: embedded system ARM RTOS µC/OS-II目录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嵌入式系统简介 (2)1.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2)1.1.2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和趋势 (2)1.2嵌入式处理器概述 (4)1.2.1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4)1.2.2 ARM处理器简介 (6)1.3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背景和内容 (7)1.3.1 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背景 (7)1.3.2 本文主要内容描述和安排 (8)第二章嵌入式系统总体设计 (9)2.1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讨论 (9)2.2开发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 (11)2.3开发平台软硬件的选择 (12)2.3.1 系统硬件平台的选择 (13)2.3.1.1 嵌入式ARM处理器的选型 (13)2.3.1.2 LPC2136芯片简介 (15)2.3.1.3片外外围设备的选择 (16)2.3.2 系统软件的选择 (17)2.3.2.1实时操作系统的选型原则 (18)2.3.2.2几种开源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比较 (20)2.3.2.3µC/OS-II的特点 (24)2.4开发平台方案总体规划 (25)2.4.1 硬件规划 (25)2.4.2 软件规划 (27)第三章嵌入式系统硬件详细设计 (29)3.1LPC2136芯片结构 (29)3.1.1 LPC2136功能模块 (29)3.1.2 LPC2136管脚配置 (30)3.2硬件原理 (30)3.2.1 电源电路 (30)3.2.2 复位电路 (31)3.2.3 系统时钟电路 (32)3.2.4 JTAG接口电路 (33)3.2.5 串口及MODEM接口电路 (33)3.2.6 按键电路 (34)3.2.7 LED显示电路 (35)3.2.8 蜂鸣器控制电路 (37)3.2.9 I2C电路 (38)3.2.10 直流电压测量电路 (38)3.2.11 DAC电路 (39)3.2.12 RTC电路 (40)3.2.13 USB电路 (40)第四章软件系统的基础构建与设计 (42)4.1启动代码综述 (42)4.1.1 一般ARM芯片启动过程 (42)4.1.2 LPC2136启动文件组成 (44)4.1.3 LPC2136启动代码工作流程 (47)4.2移植µC/OS-II到LPC2136 (48)4.2.1 移植规划 (48)4.2.2 编写移植代码 (51)4.2.3 移植µC/OS-II体会 (63)4.3µC/OS-II实时性能测试分析 (64)4.3.1 测试方案设计 (64)4.3.2 内核函数时间参数测试 (65)4.3.3 中断时间参数测试 (69)4.3.4 测试结果与性能分析 (71)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73)参考文献 (75)致谢 (78)个人简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随着社会的日益信息化,计算机和网络已经全面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我们来说,需要的已经不再仅仅是哪种桌面计算机,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拥有从小到大的各种使用嵌入式技术的电子产品,小到MP3、PDA、信息家电等消费数码,大到网络通信、车载电子、工业控制、国防武器等设备。

目前,各种新型的嵌入式系统设备的应用领域和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通用计算机,如果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嵌入式系统的世界中,是毫不夸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