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感悟
浅析网络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浅析网络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学逐渐崛起并对传统文学产生了影响。
中国当代文学也在不断变革中,展现出新的趋势。
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相互交融,共同成长。
网络文学的优势在于创作门槛低,传播速度快,但也存在着质量不稳定等局限性。
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是更注重个体经验和感悟。
在未来,网络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将继续相互影响交融,共同探索发展的新路径。
这种互动将为文学界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可能性,为文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网络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影响、新趋势、互动交融、优势、局限性、发展方向、共同成长、未来发展趋势、兴起、变革、结合、文学界、创新、传统文学、跨界合作。
1. 引言1.1 网络文学的兴起在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文学逐渐崛起并成为了文学界的一个新兴力量。
网络文学的兴起不仅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阅读方式,同时也为众多新锐作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相比传统文学形式,网络文学更加开放和多样化,不受传统出版机构的限制,使得更多有创作激情的人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表达。
网络文学的互动性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读者可以通过评论、点赞等方式直接与作者互动,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学交流平台。
在网络文学的世界中,创作者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文学元素,创作出更为新颖和独特的作品。
这种自由度的增加不仅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创新,也激发了更多人对文学的热情。
网络文学的兴起为中国文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文学创作的空间,推动了文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中国当代文学的变革中国当代文学的变革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的文学发展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
传统文学的形式和主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改变,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多元化,中国当代文学的题材和风格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作家们开始更加关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和矛盾,探讨人性的深层次问题,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开放的创作态度。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家国情怀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家国情怀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中国现当代文学种类繁多,小说、诗歌、散文、话剧,涵盖了新文学的主要体裁,体现了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多方面成就。
现当代文学是近百年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变革发展的曲折历程,在表现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之一是“感时忧国”,作家的目光更多地凝聚在国家命运和人民悲欢上。
如今,这样的家国情怀更是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进剂。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1、凝聚现当代文学之力,助力民族复兴之业。
2、读文学著作,品家国情怀。
3、折射社会现实,凝聚家国情怀。
【优秀范文】1以灼灼年华,铸家国情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其成为了近百年来社会变革的一面镜子,折射出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的独特贡献。
其中,“感时忧国”成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作家们更多地凝聚在国家命运和人民悲欢上。
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历史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
从历史到现实,家国的书写、大我的境界,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勇毅前行。
家国情怀,永远是聚人心、汇民力的最强大力量。
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历史交汇点上,家国既是我们奋发进取的方向坐标,也是我们攻坚克难的信心所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家国情怀早已成为厚植于中国人骨髓里的精神基因。
江山不负英雄泪,且把利剑破长空。
千百年来,无数英雄志士舍身取义,向死而生,祖国,是他们毕生的信仰。
文天祥一心为国,誓死忠诚,雄风万丈激荡永存;西南联大师生迁址建校,为国立命,精神豪气百年不朽;而今,北斗寰宇布网,科技兴国,弄潮之姿光辉永驻。
中国当代文学史笔记文学思潮
中国当代文学史笔记文学思潮50年代、60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一、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明确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和途径,提出国内的矛盾将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政治上与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在思想文化战线揭开序幕。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表达了毛泽东对历史、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立场:其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其二,文艺问题就是政治问题。
其三,清除资产阶级残余与改造小资产阶级思想构成文艺界的长期任务。
由此批判电影《武训传》的运动拉开序幕,这是从一场文艺论争演变为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群众性批判运动。
二、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俞平伯是继胡适之后的“新红学派”的代表人物,20年代出版了《红楼梦辨》,对《红楼梦》及其作者、小说的艺术成就做出了独到的研究。
1954年俞平伯又发表《红楼梦简论》。
“新红学派”的研究方法,有繁琐考证的偏颇。
1954年,李希凡、蓝翎在《文史哲》月刊发表《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并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
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又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资产阶级主观唯心论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期间引发了接踵而至的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的运动。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54年7月,胡风向中共中央政治局送了一份30万字的长篇报告,就文艺问题陈述了自己的意见。
195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中共中央提交《关于开展批判胡风思想的报告》,要求在批判俞平伯和胡适的同时,对胡风的文艺思想进行公开批判。
1955年5月13日,《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毛泽东写了编者按语,断言胡风等人是“一个暗藏在革命阵营的反革命派别”,“是以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恢复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为任务的”。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文学评论范文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文学评论范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当代文学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艺术表达形式,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学艺术的产物。
当代文学作品选自丰富多彩的作品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进行评论,以体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经典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文学评论范文。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在动荡变革中的无助和无奈。
小说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底层农村家庭的苦难命运,让人看到一个普通人在社会变革中所受的痛苦和折磨,使人们重新审视社会发展过程中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
该作品真实而具有震撼力,引起了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群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中心,描绘了贾府的兴衰史和几代人的爱情悲剧。
小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塑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伦理的独特魅力。
该作品精美细腻,言辞优美,富有哲理和启示,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一。
《在细雨中呼喊》是作家余秋雨的代表作之一,以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描绘了中国当代都市生活的百态人生。
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王小峰在都市生活中的迷茫与成长,以及他与身边人的情感纠葛和人生选择。
小说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描绘了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挣扎,让人感受到都市生活的繁琐和压力,引起了读者对当代生活的共鸣和反思。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既受到传统文学的影响,又受到现代文学的启发,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表现形式。
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的评论,不仅可以了解当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还可以体味到中国当代文学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和品味中国当代文学,感受文学的魅力和力量。
【2000字】第二篇示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文学评论范文当代文学是一个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是对人类生存现实和人文精神的表达和传承。
先锋派文学之于当代中国文学的意义
小编语:距离“先锋文学”应运而生的年代,转瞬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年。
就如一个孩童的成长,“先锋文学”也已经步入了青年,开拓了新的文学时代与体裁,然而其代表作却寥寥无几。
1985年前后的“八五新潮”,文学界出现了马原、格非、孙甘露等人的先锋小说,陈东东、王寅、欧阳江河等人的先锋诗歌群体,音乐界出现了瞿小松、陈其刚、谭盾等人的先锋音乐,电影界则有陈凯歌、滕文骥、何平等人的探索电影。
几乎每隔数周,一种新的风潮、新的宣言便会发表。
风潮迭起的年代,“先锋文学”应运而生,三十年过去,它长成了什么模样?它如何影响了后来的年轻人?11月27日,以“通向世界性与现代性之路”为主题的纪念先锋文学三十年国际论坛在北京举办。
刊发了文学批评家李敬泽在论坛上的发言。
下文是文学评论家、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在论坛上的发言。
我将新一代作家作品作为检视先锋文学影响的镜子。
从这面镜子里,可以看到先锋文学当年的文学观、文学趣味如何被扭曲,如何被继承。
换言之,如果我们把先锋文学视作文学之钟,那么,从年轻一代作家那里,我们可以听到它的回响,自然,也可以看到它的困窘。
回响之一是,先锋文学建构了八十年代以来成长起来的青年读者的文学趣味,尤其是七零一代作家的文学趣味甚至语感。
先锋文学三十年,正是七零一代作家从孩童成长为中年,由文学少年成长为新一代作家的三十年。
如果有兴趣去读七零一代作家的读书随笔和小说讲稿会发现,他们阅读和喜爱的作家作品百分之八十与先锋作家们喜欢的作家作品相同或相近,而另百分之二十,则非常有可能是当年那代先锋作家。
一个作家的少年期和青年期的文学趣味如何建立?无外乎是阅读和模仿。
一方面喜欢他们所喜欢的,一方面渴望写出他们那样的作品,——先锋文学对七零一代作家的影响是渗透式的,年轻一代的成长得益于对文学偶像的学习。
正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一代作家的文学趣味逐渐形成。
这是新的、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价值观完全迥异的文学观。
尤其是新一代对纯文学这一概念的认领。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脉络特征以及价值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脉络特征以及价值意义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程,它是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现实生活为土壤的,与时代紧密相连。
它一方面继承、发扬了我国民族文学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又借鉴、吸取了世界文学潮流中的丰富营养,在中外文学的交融中,以现实主义为主流,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进一步走向民族化、大众化,走向更高、更完善的艺术境界。
现当代文学有以下特色:一、文学与时代的密切联系。
这一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总体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无论经过什么样的历史波折,无论文艺方向的提法有什么不同,也无论党对文艺方针怎样调整,其社会主义总方向的实质始终是鲜明的。
二、由一元到多元的文学格局中国现当代文学向前发展,由一元走向多元格局。
除了创作实践、理论探讨领域,当代文学思潮多元化体现得更为鲜明。
当代文学观念、文学价值的嬗变,借鉴、探索迭起,风格、流派争妍,文坛空前的活跃,呈现多元、开放的格局。
三、探索与困惑并存文学随时代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文化差异和文化矛盾逐渐展示出来。
现当代文学的主要冲突从80年代针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提倡文学独立,更多地转移到如今文学创作与商业操作之间的冲突上来。
在市场体制下,纯文学与通俗文学都无法离开出版运作和文化消费市场的选择。
知识分子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和位置趋向“边缘化”,他们开始对自身的价值、曾经持有的文化观念产生怀疑。
因而,90年代以来在文学表现的内容中,乐观情绪受到很大的削弱,犹豫困惑、批判反省的基调得到凸现,形成了一个探索与困惑并存的重要特点。
同时随着新中国成立带来的巨大历史变革,人民当家作主、创造历史的自觉努力,为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新中国的作家坚持真实地、历史地、在现实的变革和发展中反映生活,自觉地把革命现实主义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最根本的创作原则与方法。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在50、60年代逐渐形成了代表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学的主导性风格与特征,即注重题材与主题的重大性与时代性,自觉追求具有“巨大的思想深度” 与“广阔的历史内容”的史诗性,对民族性格进行具有历史的纵深度的开掘,创造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以及从历史进程中所汲取的昂奋的战斗精神。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心得体会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心得体会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心得体会(精选篇1)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
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就像那一条倔犟的山脊所连成的天际线。
正是这条天际线,使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一种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
这股潜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官方主流;不是民间主流;属于文学,并不从属于哲学学派;虽然重要,但体量不大;并不一以贯之,而是时断时续,断多续少;对周围的其他文学现象有吸附力,更有排斥力。
就个人而言,不经过教育,何能自由取用?余秋雨进一步说:“如果不分高低,只让每个时间和空间的民众自由取用、集体“海选”,那么,中国文学,能选得到那位流浪草泽、即将投水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受过酷刑、耻而握笔的司马迁吗?能选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艰苦躬耕的陶渊明吗?他们后来为民众知道,并非民众自己的行为。
而且,知道了,也并不能体会他们的内涵。
因此我敢断言,任何民粹主义的自由海选,即便再有人数、再有资金,也与优秀文学基本无关。
”这不是文学的悲哀,而是文学的高贵。
今天,我们回望历史,那些在云雾中隐约可见的山脊是什么呢?“文脉的原始材料,是文字。
汉字大约起源于五千多年前。
……王朝谱牒,甲骨文和金文……终于听到声音了,那是《诗经》。
《诗经》使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稻麦香和虫鸟声。
这种香气和声音,将散布久远,至今还闻到、听到。
”我们看到了,背靠着一大批神话传说,刻写着一行行甲骨文、金文,吟唱着一首首《诗经》,中国文化隆重上路。
其实,这也就是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出场前的精神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惧进、不断创新,其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人文道德理念, 提商学生文学素养。
[ 关键词] 国 当 文 ; 状 改 中现 代学 现 ; 革
、
学生访问一些文学网站 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和把握多媒体教学的基 “ 本规律 ,增强 自 身驾驭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在教学过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 中,教师必须熟悉计算机 的操作程序和步骤,能够灵活自如地进行 开设目 钓是希望通过对文学史、文学作品、文学作家的讲解,普及 多媒体教学 , 自己真正成为多媒体技术的主人而不是附庸 。当 使 ” 然, 中国现当代文学 知识, 养学生鉴赏、分析能力,引发学生对文学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他毕竟只是一种教学辅助 培 史的进一步探求和对文学评论的 兴趣 , 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 手段,课件是为教学服务么而不是为 了 展示或者炫耀技术水平,所 道德素质。 以,在借助其为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清晰、简洁、明确, 其更有 使 而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培养方向也在发生 效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变化,l有的单~的课程教学模式已日益显现出不足:如何在教育 1 日 其次, t 参与性、研讨化教学有助于推动学科建设。在现代教学 改革的浪潮 中保持中国 当代文学课程的活力,如何培养适应社会 中保持教室主导地位的同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也同样重要。 现 的新型人才, 如何改变学科教学的单一性等等, 众多问题噩待解决。 “ 反馈是控制论的 个重要的概念。反馈就是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 中国现当代文学路在何方?学科面临的挑战需要我们冷静思考,重 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送回来并对信息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
的 性 可行 通过 教 式、 必要 和 性。 对 学方 教学内 评 体系 方酝 考 摄 当年的老照片、手稿、书信给学生做展示。还可以观看一些改编自 容、 价 等 的 察, 出 改革的可行性建议。中国 现当代文学课程既要保持其学科独特性,同时也要与时 原著的作品,辅助学生思考 。甚至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指导
创作当代人民的中国文学——以21世纪初年以来的中国文学为例
创作当代人民的中国文学 ——以21世纪初年以来的中国文学为例+傅汝新2014年10月15日,对当代中国文艺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理论高度与深度蕴含交融在日常性叙述与风格独特的口语中,而强大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将展开在彻底改变清除21世纪初年以来中国文艺的诸多抄袭模仿、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以及低俗、颓废、丑陋,甚至反崇高与精神矮化等思潮与现象,引领中国当代文艺健康繁荣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的伟大创造中。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转折时刻,深入学习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应是每一个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的作家、艺术家当下最为紧要的职责与使命;而反思与梳理21世纪初年以来的文学思潮与现象,进而理清前行的路径,创造出无愧于人民与时代的当代人民的中国文学,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
一、低俗化与市场21世纪初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可以谓之大众狂欢的时代,借助网络与影视,通俗文学悄然崛起,在某种意义或程度上抚慰了人们空洞了的情感与心灵似在情理之中。
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着大众的通俗文学和知识阶层的纯文学,从形式和读者层面的角度不能简单将其进行好坏高下的划分;但在思想与内容上却有着健康与低俗、崇高与颓废等方面的本质差异。
世俗化与娱乐化本来就是通俗文学的本质,无可厚非;但21世纪初年以来,在市场与资本的强力推动下,通俗文学迅速向低俗化嬗变,暴力、滥情、性爱,以及商界的尔虞我诈与官场的权力角逐成为叙事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向度,而打着后现代主义与新历史主义的旗号戏仿、颠覆“红色经典”与伪历史叙事也成为文学与影视合谋的一股思潮。
理想价值虚无,道德伦理失范无序,精神性贫乏,思想能力丧失,不要说英雄与崇高,连起码的人文理想亦丧失殆尽。
在文学中,我们看不到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激烈碰撞,感受不到这个时代的精神状态,更遑论中国社会重大转型期既波澜壮阔又严酷悲壮的现实生活。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从19世纪末至今的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作家和作品,为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
首先,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在近代以来的两个世纪里,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的社会和政治变革,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这些社会变革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对文学作品的主题和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家们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描绘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抉择,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于人权、社会正义等问题的关注。
其次,中国现当代文学呈现了多样的文学形式和风格。
在这一时期,文学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和启发,开始兴起了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和现实主义文学运动。
现代主义文学注重个体的内心体验和对现实的解构,作品多以流露心情和思考哲理为主。
而现实主义文学则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和批判,作品常常以社会问题为背景,形象鲜明、细致入微地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丑恶现象。
这一时期还涌现了许多新的文学形式,如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等。
从种类和风格上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展现了鲜明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此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针对国内和国际的文化背景具有特定的审美特征。
在文学的创作和阅读过程中,时代背景和文化积淀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如色彩斑斓的典故、优美的诗词和古老的哲学思考。
与此同时,作家们也对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吸收,将西方文学艺术的技巧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这种文化的融合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深厚底蕴,又体现了现代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最后,中国现当代文学关注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命运。
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就以情感描写和人生哲学为重要特征,而在现当代文学中,这一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探索。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文学评论范文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文学评论范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文学评论《活着》《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中国二十世纪苦难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名叫福贵的农民在中国乱世中的坚强生存。
作品通过福贵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农民的悲苦命运和顽强生存的精神。
小说以朴素的叙事方式,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苦难和坚韧。
《活着》的魅力在于其真实的描绘和深刻的细腻,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探寻。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他们的遭遇和命运引发读者共鸣,让人们深刻反思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小说的叙述方式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流畅,让读者沉浸感同身受。
《白鹿原》《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中国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的社会发展变迁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贫苦家庭的传奇故事。
作品通过家族兴衰的历史变迁,展现了中国乡村社会的荣辱与兴衰。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和悲喜人生。
《白鹿原》的魅力在于其宏大的布局和细腻的描写,读者可以领略中国乡村社会的多彩风情和家族传承的精彩传奇。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多维,他们的情感和命运错综复杂,让人们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荣辱。
小说的笔法犀利而真实,情节曲折跌宕,让读者陶醉无法自拔。
《平凡的世界》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和独特的文学风格,通过对当代社会现实和人们内心世界的揭示和反思,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魅力和魂魄。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优秀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涌现,展现中国文学的魅力和生机。
【本段2000字】第二篇示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文学评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风格,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变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选取几篇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以探讨其在文学领域的意义和价值。
作品一:《活着》作为余华的代表作品,《活着》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在二十世纪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认识与感受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认识与感受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涵盖了从20世纪初至今的文学作品。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创作与发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多样性。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学出现了许多不同流派和风格的作品,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和思想。
作家们以各种形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面貌。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关注现实与人性。
作家们通过对社会现象、人性的揭示和思考,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和批判,同时也展现了对人性的独特理解。
他们以鲜明的笔触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以及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勇气。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也受到了历史背景的影响。
在20世纪初,中国正经历着旧社会的动荡和革命的洪流。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反映社会现实和呼唤革命的思想为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批判意识。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学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文学作品多以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主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一方面,作家们开始更加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追求个性化的艺术风格。
另一方面,作家们也开始关注全球化的趋势和中国与世界的接轨,创作了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作品。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我有着深深的敬佩和喜爱之情。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感受到了作家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他们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中国现当代文学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记录了人民的艰辛与奋斗。
作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传递了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们以文字为武器,用笔墨书写着奋斗与希望的故事,激励着读者追求真理、追求人生的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认识与感受是多维度的,涵盖了作品的风格、主题、背景等方面。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审美重置与哲理反思
【 1 永清. 时期 丈 学思潮 【 ] 北京: 中 国人 民 大学 出版 社, 6张 新 M.
20. 0 3
[] 7 孟繁 华等. 女性文学与 “ 0 7 年代 出生的女作 家” [】 中国女性文 J.
学 , 2 0 , ( ). 01 1
8 波德 里亚著 ,刘成 富,金 志刚译. 消费社会 【] 南京大学 出版 M. 中国 是个 农 业 大 国 ,农 村妇 女都 是 女 性 的 生 存 体验 。陈 染 、林 白的 写 作 “ 那 些 曾 形 象 何 碧秋 ,为 了 找 回人 的 尊严 ,她 勇敢 使 用 法 律武 器 ,突 将 经 被 集 体 叙 事 视 为 禁 忌 的 个 人 性 经 历 从 受 到 压 抑 的记 忆 中 破缠绕在周 围的僵硬的令人窒闷的 “ 人情 ”束缚。令人欣慰 释 放 出 来 ” 。 陈 染 在 《 往 事 干 杯 》 、 《 在 无 人 的 街 的是 ,这 一农 村 新 女性 形 象 包含 了很 深 的社 会 意 义和 价 值 , 与 站 口 》 、 《 开 》等 作 品 中 , 叩 问 女 性 的 内在 体 验 与 外 部 环 展 现 了农村 女性 在 面对 情 与 法 的 纠缠 时 的 困惑 和 觉 醒 。关 仁 破 境 的 关 联 问 题 , 那 是 没 有 男 性 的 一 个 场 所 , 女 性 的 自我 山 的 《 月还 乡 》 塑造 的在 市场 经 济 中站起 来 的 青 年农 民形 九 意 识 、 女 性 与 女 性 的 心 灵 交 流 成 为 被 描 写 的 中心 。林 白通 象九月,她 的身上虽然不乏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 过 自己 对 生 活 的感 悟 , 创 作 时 采 用 回忆 的 观 念 ,在 《 望 息 。但总的看来,这一形象所包含的女性觉悟的意识与现实 守 还 有 很 大 的差 距 。 其他 的作 家像 贾 平 凹 、铁 凝 、 刘恒 等 也 都
《繁花》的感悟
《繁花》的感悟
《繁花》是中国当代作家金宇澄创作的长篇小说,2012 年发表在《收获》杂志上,后被改编为舞台剧、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以下是一些关于《繁花》的感悟:
1. 城市与人性的描绘:《繁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变迁,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欲望、情感和命运。
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塑造,展现了城市与人性的复杂关系,使读者对城市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小说以20 世纪60 年代至90 年代的上海为背景,将历史与现实相互交织。
这种叙述方式使读者在感受时代变迁的同时,也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丰富的人物形象:《繁花》中塑造了众多生动而复杂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背景、性格和命运。
这些人物形象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4. 对生活的思考:书中对人生、爱情、家庭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通过书中人物的遭遇和选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谛。
5. 文学价值:《繁花》在文学技巧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作者运用细腻的描写、独特的叙事风格和丰富的语言,展现了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应有的品质。
《繁花》是一部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城市的历史与现实,更探讨了人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思考空间。
当代中国文学
当代中国文学当代中国文学是指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中国文学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当代中国文学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和特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主题内容以及作品风格。
一、多元化的主题内容当代中国文学的主题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与过去相比,当代中国文学更加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作家们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他们关注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性的复杂性等问题,以此来探索人类的存在和意义。
同时,当代中国文学也在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作家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解构,以及对现代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创作出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这些作品既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当代社会的元素,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二、多样化的文学风格当代中国文学的文学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作家们在创作中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文学手法和表现形式,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叙事方式,如多线叙事、倒叙、交叉叙事等,使作品更具层次感和张力。
此外,当代中国文学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学流派和风格。
比如“新写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这些新的文学流派和风格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框架,以更加自由和多样的方式表达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它们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与过去的文学作品有所不同,给读者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
三、文学与社会的互动当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的互动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
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社会的现实和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他们用文字记录和见证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为社会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同时,社会的变革也对当代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的多元化和个体的多样性为作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和表达空间。
作家们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创作出更加真实和生动的作品,使文学与社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结语当代中国文学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中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
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摘要】中国当代文学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当代文学逐渐走向经典化。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与特点,接着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现状,分析了经典化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当代文学带来的影响。
对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展望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在经典化的过程中保持文学的活力和创新。
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学发展的趋势,并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经典化问题, 定义, 特点, 现状, 原因, 影响, 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是当前文学界及学者们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当代文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同时也经历了从“文革文学”到“改革开放文学”的变革。
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作家们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对文学创作的不同探索和表现方式。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和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人们开始思考,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才是经典?中国当代文学的作品是否能够成为经典?如何评判一个文学作品的经典价值?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与特点、当代文学经典化的现状、经典化的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现状和挑战,为未来的研究和探索提供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2. 正文2.1 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与特点中国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产生的文学作品,代表了当代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中国当代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中国当代文学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作家们在作品中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对于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表达。
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多样性和包容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范文(合集6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范文第1篇1、鲁迅的民间文艺观2、民俗文化传统对鲁迅的'影响3、鲁迅关于民间文艺的思想与实践4、鲁迅作品中的方言与俚语5、《故事新编》中的故事6、人有鬼气,鬼有人情——论鲁迅笔下的“鬼”7、鲁迅与民间宗教8、民间传说在鲁迅作品中的运用9、鲁迅作品中的神话10、《朝花夕拾》的民俗描写11、鲁迅看社戏及其他12、《二十四孝图》中“孝”13、《故乡》中的风俗画14、《野草》“梦”解15、鲁迅谈“民间陋习”16、鲁迅论风俗习惯的改革17、鲁迅的民俗文化情结18、鲁迅与地方戏曲19、鲁迅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20、《朝花夕拾》的人情味21、《雪》的乡土风俗画22、鲁迅与中医23、鲁迅小说对民间文学的借鉴与创新24、朱自清记人散文研究25、对五四新文学启蒙主义精神的探讨26、对宋剑华《质疑五四》的质疑27、五四文学革命的功过与成败28、鲁迅后期著作及书信日记中搜购图书考29、鲁迅后期杂文之得失论30、中国现代文学中改革国民性主题31、茅盾小说中性爱描写研究32、“再批判”的批判33、革命样板戏批判34、从“黄金”到“黑铁”——论王小波的创作道路35、试论三十年代的女性写作36、沈从文小说创作中的民间立场37、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苗族风情38、从《丈夫》看沈从文对湘西民间叙事的改写39、论现代小品文的创作特点——以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小品创作为例40、现代散文文体认知41、现代散文类型初探42、萧红创作中的生命意识43、现代文学创作中的知识分子类型探析44、试论老舍创作中的平民视觉45.女性视角下的男英雄?解读《青春之歌》中的男性人物形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范文第2篇现当代美学史研究论文许多人不满意前人的观点学说,常停留在指陈弊病缺憾,但却提不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或更具说服力的观点来代替。
祁志祥是在学习反思前人各种学说观点的基础上,从美的“乐感”性能出发,推导、剖析美的语义、范畴、根源和特征,周密谨慎地推出自己取而代之的观点学说——“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用这一核心观念统帅全局,辐射广远。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读后感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读后感读完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的相关书籍后,就像是在文学的大花园里溜达了一圈,各种奇葩(这里是奇特花朵的意思,可没有骂人的意思哦)争奇斗艳,那叫一个热闹。
先说说这当代文学的开篇吧,那是带着新生的朝气和旧时代的尾巴的。
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娃娃,穿着有点不合身的旧衣服,跌跌撞撞地往新时代的方向跑。
像那些描写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作品,字里行间都是人们对新生活的憧憬,虽然日子还过得紧巴巴的,但心里头有希望,就像黑夜里有了星星。
我感觉那时候的作家就像是一群记录员,把身边的人和事原原本本地写下来,虽然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技巧,但真实得就像刚从地里拔出来的萝卜,带着泥土的芬芳。
然后呢,文学就像个青春期的少年,开始有了自己的小脾气和探索欲。
各种思潮涌动,作家们开始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
有的像是在玩杂技,把故事结构玩得眼花缭乱;有的就像个哲学家,在文字里探讨人性的深度。
这时候出现了好多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又觉得很厉害的作品。
就好比你看一幅抽象画,乍一看觉得这画的啥呀,但仔细琢磨又好像有点深意。
我记得读一些探索人性的作品时,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黑暗的迷宫里,跟着作者的笔到处碰壁,最后突然找到出口时,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就像是在大热天吃了个冰西瓜,爽!再往后,当代文学又像是个成熟的中年人,开始回归生活的本真。
作家们写着平凡人的平凡事,却能在这些小事里挖出大大的情感宝藏。
那些描写家庭琐事、小人物奋斗的故事,读起来就像是在和隔壁的大爷大妈聊天,亲切得很。
这时候我就觉得文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坛之物,而是变成了身边的老友,在你耳边轻声诉说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而且这个阶段的文学好像也更包容了,各种风格的作品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像一个大家庭,不管是安静的还是吵闹的成员,都能和谐共处。
当代文学也有它的小烦恼。
有时候感觉有些作品太过于迎合市场或者流行趋势,就像那些批量生产的网红产品,看着光鲜亮丽,却没有多少内涵。
不过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吧,就像大街上既有高档餐厅,也有街边小吃摊一样,各有各的受众。
走出人文主义的执念——谈中国当代科幻文学
刘慈欣的《三体》、郝景芳的《北京折叠》接连获得雨果奖2015年“最佳科幻长篇小说奖”和2016年“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使得美国的世界科幻大会和雨果奖这两个原本只有科幻迷关注的小众事物,突然间成为媒体、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而两位中国科幻小说家得到国外评奖委员会的认可,也和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联系在一起,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影响的又一案例。
在这一波媒体“狂欢”的影响下,原本只在特定的小众群体中被阅读的中国当代科幻文学,转瞬间获得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力。
不仅《三体》在文学评论界被深入讨论,篇幅较短的《北京折叠》更是在各类移动终端上广泛流传,并被改编为各类不同版本以回应不同人群关切的社会问题。
部分科幻小说家的作品还在一些省市成为中考、高考试卷的考题,并进而被指定为中学生们的必读书。
所有这一切,都使得中国当代科幻文学从此前几十年里被认为是从属于儿童文学的边缘文类,一夜之间成了人们再也不能忽视的重要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
显然,科幻文学在今天所获得的影响力,与现代科技正全方位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直接相关。
以数字媒介、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在最近几十年中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构成了巨大的冲击。
从最早的克隆羊技术在伦理学、宗教学领域激起的广泛争论,到转基因技术在人类粮食安全领域所引起的一系列诉讼与争吵,到人工智能AlphaGo接连战胜李世石、柯洁等围棋高手所引发的对人类是否会被机器取代的焦虑,再到最近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教授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制造”了两个天生免疫艾滋病病毒的婴儿在全球所引起的巨大争议,都一再表明现代科技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程度,它的每一次进步都在挑战人类已有的知识体系、时空感觉、伦理视域,乃至身体结构。
在这个意义上,人类文明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再继续发展下去,人类的文明形态和生命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因此,重新思考何为人、何为人的本质、何为人与物的边界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双2011010353 2011级3班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感悟
以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为标志,中国新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此为开端及其向下延伸直至迄今的时段所产生的文学,称之为中国当代文学。
根据中国的社会状态以及与文学创作发展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文学本身的发展状况,可将中国当代文学大致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时期:十七年文学(1949——1966)
第二时期:文革文学(1966——1976)
第三时期:新时期文学(1978——至今)
十七年文学指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6年)开始,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
特征是政治性凌驾在文学性上,作品要求反映形式认可的政治思想和流行的政治倾向。
高昂的革命热情替代了文学的现实创作和诗意境界,同同时也产生了与这些要求相适应的各种文学规范。
十七年文学新格局的诸要素
(1)确立了全国文艺总方向,即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这一方向的确立,为文艺创作的
题材、主题、方法、观念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总体
原则。
(2)成立了全国性文艺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运用国家的行政力量将散落在全国
城市农村社会上层和下层民间的文学艺术资源
加以整合、运用,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
挥了各类文艺工作者的各种创作优势。
(3)统一了文学创作规范,解放区文艺及其创作经验被当做文艺创作的摹本和规则在大会以及其后
的十七年创作中得到强调和遵循。
(4)通过一系列文艺批判运动,批判了大批非现实主义作品与理论,确立了现实主义的独尊地位。
(5)解放区文学工作者成为新中国文坛创作与批评的主流。
代表作品:《红旗谱》、《红日》、《红岩》、《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创业史》、《山乡巨变》、《百合花》、《山地回忆》等
文革文学:
文革期间,无产阶级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文化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组成部分,关于“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基本路线,成为文革文学的出发点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形象是社会主义文艺代替根本任务。
(1)政治抒情诗特点
A严厉的政治色彩,把诗歌当做直接介入社会运动或政治事件的工具,演绎现实政治、社会观点、政策常常成为它构思成篇的线索。
B强烈的抒情性,经常使用反复渲染、铺陈的句式和章法,并讲究强烈的节奏。
语言上,大量使用象征性意象和转喻的运用。
代表人物:贺敬之、郭小川
(2)天安门诗歌运动
“四五运动”由于主要以诗歌为主要武器,被称为天安门诗歌运动。
例如:电影《春雨潇潇》
主要内容:一方面,是对周恩来的革命功绩和品格的赞颂,表达对他的去世的哀痛;另一方面,以暗示和射影的方法,嘲讽、攻击当时政治激进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但是,它的功能仍未突破诗歌为政治服务的模式,反而它与中国封建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传承关系倒突显出来了。
(3)八大样板戏
《人民日报》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把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
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等八个剧目冠之以“革命样板戏”的称号。
新时期文学
(1)寻根文学的根一是指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
心理之源,如儒、释、道。
主要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
《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等。
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
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询中国文
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
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
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
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2)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后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
伤痕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写社会伤痕和人们的心灵伤痕。
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中国社会的悲剧,是一桩牵动亿万人心的巨大社会事件,不能不首先引起作家的深切关注;文革的切肤之痛,积郁十年的愤懑,人民所遭受的折磨和进行的痛苦挣扎,不能不要求文学优先表达。
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
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
学也就十分明显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3)朦胧诗 : 朦胧诗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
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4 )先锋文学: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以上是我自己对这学期当代文学的认识以及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部分,没有全面的归纳出所有的知识点部分。
如果有认识不到位的部分,望老师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