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说课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教法学法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重难点和学情确立了以下教法学法。 1.教法: (1)创设情景启发式教学,引入教学内容。 (2)比较法教学,突出重点知识。 (3)设计实验探究式教学,突破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2.学法: ⑴设计学案,布置课前预习题目,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⑵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锻炼分析能力。 ⑶分组讨论法,培养合作学习精神。
(2)充分发挥实验功能,进行对比教学,突出教学重点。 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时都是由物理性质入手,转而进入化学性质的学 习,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氨气的化学性质共分为三点:氨气与水的反应、氨 气与酸的反应以及氨气的催化氧化。 在氨气与水反应的教学中已经有了前面的喷泉实验作为铺垫,“为什么氨水显 碱性呢?”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氨水显碱性的原因。“为什么在喷泉实验中加 热浓氨水产生大量白雾呢?”学生由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掌握氨气与水的 反应以及一水合氨的不稳定性。然后设置一道填表题:液氨和氨水的区别。在本 章中的第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液氯与氯水的比较,运用前面的知识举一反三,使 学生及时巩固这个知识点掌握氨水的成分,并且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在氨气与酸反应教学中,我设计一个补充实验,请三位学生上台亲自动手操 作,让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分别与蘸有三种酸的玻璃棒靠近,其余同学观察现象, 通过对比不同的实验现象,思考并得出结论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在氨气的催化氧化教学中,由教师引导学生从氨气的化学式出发,从化合价 角度分析,预测它具有的怎样的性质—还原性。那么它与常见的氧化剂 O2 相遇 会发生怎样的反应呢?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氧化还原的知识对方程式加以分析。 这个反应只是工业制硝酸的一个步骤,然后请学生上台完成课本 P98 上的“思考 与交流”,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四大过程,写出相应的方程式并运用氧化还原知识 进行分析。
(3)课堂总结,巩固练习。 “性质决定用途,”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所讲的氨气的性质推测它有哪些用
途,然后教师进行小结。最后由一副图片展示自然界氮的循环,由俗语“雷雨肥 庄稼”,“种豆不上肥,连种几年地更肥”。启发学生,思考氮的固定有哪些途 径,分别是怎么样固定氮的,最后教师小结归纳。
(4)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思考能否用其他的方法来引发该实验? 1)方案一:用热毛巾捂住装满氨气的集气瓶一会儿,使气体受热膨胀把玻璃 导管内的空气排掉,这样氨气可接触到玻璃导管下面的水,溶于水后引发 喷泉。 2)方案二:用冰水浸泡过的毛巾捂住装满氨气的集气瓶一会儿,使气体冷缩 后造成的压力差而引发喷泉实验。
氨 (第一课时) 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化学必修 1《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下面
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学理念 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力求实现:“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的发
展为本,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 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3、氨的用途
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700 / 22.4 =18.4 mol·L-1 700 17+10001 22.4 0.9 1000
4、氮的固定
1、以实验为载体进行探究性学习 实验能创设参与实践的情景,并且具有激发兴趣、获取知识、体验过程、形 成科学品质的诸多功能。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过程与结果 同样重要”的教学理念。 2、“互动 · 体验 · 感悟 · 创新”的理念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去体验课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 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本节课意在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运 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行为习惯,并 用类比推理等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① (必修)>第 4 章的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氨,第二部分浓硫酸、硝酸。本节课是第一 部分内容的教学.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掌握氨的性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更好地认识他在工农 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知识与技能: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氨气的用 途;提高学生规范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新知识的学 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身认真仔细、严 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并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从与氨有关的研究多次获得诺贝尔奖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 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进入本节课的教学。紧接着由教师课堂上演示生动直观的 喷泉实验。在此我在课本原有的基础上采取直接加热浓氨水制取氨气的方法,既 简单又迅速,即使烧瓶不干燥实验也能成功,大大提高实验成功率。学生观察实 验现象,思考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并作答。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并进入到本节课 第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氨气的物理性质。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后概括氨气的物理性 质。
确定依据: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特点,结合高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 及能力程度,确立了以上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立依据
重点: 氨的化学性质 难点: 氨水的组成及其碱性及通过对比的方法,区别液氨和氨水。 确定依据:“性质决定用途,”氨气的重要用途在于制氮肥、制造硝酸,这 些用途都是基于氨的化学性质因此将它们确定为重点.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有关实验的试剂和仪器 三、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在初中对于铵态氮肥已有较多的认识(受热易分解和遇碱性 物质放出氨气),但对于氨气的化学性质缺乏系统性掌握。 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在对比学习和实验 设计方面缺乏训练. 情感方面: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于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认识不足. 而且对刚升入高中不久的学生来说,大部分人的抽象思维比较困难,有些学 生学得比较呆板,不太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方法上往往更多地习惯死记硬 背,不习惯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在动手探究能力方面则更差。
六、 [板书设计]
4.4.1 氨气的性质
副板书:
1、氨的物理性质:
在标准状况下,1L 水中溶
1)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2)易液化;3)比空气轻; 4)极易溶于水。
解 700LNH3,所得溶液的 密度为 0.9g·cm-3,则氨
2、氨的化学性质:
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1)NH3 与水的反应: NH3+H2O NH3·H2O NH4++OH- (2)NH3 与酸的反应: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3)NH3 的还原性: 4NH3+5O2 4NO+6H2O
(2)充分发挥实验功能,进行对比教学,突出教学重点。 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时都是由物理性质入手,转而进入化学性质的学 习,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氨气的化学性质共分为三点:氨气与水的反应、氨 气与酸的反应以及氨气的催化氧化。 在氨气与水反应的教学中已经有了前面的喷泉实验作为铺垫,“为什么氨水显 碱性呢?”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氨水显碱性的原因。“为什么在喷泉实验中加 热浓氨水产生大量白雾呢?”学生由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掌握氨气与水的 反应以及一水合氨的不稳定性。然后设置一道填表题:液氨和氨水的区别。在本 章中的第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液氯与氯水的比较,运用前面的知识举一反三,使 学生及时巩固这个知识点掌握氨水的成分,并且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在氨气与酸反应教学中,我设计一个补充实验,请三位学生上台亲自动手操 作,让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分别与蘸有三种酸的玻璃棒靠近,其余同学观察现象, 通过对比不同的实验现象,思考并得出结论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在氨气的催化氧化教学中,由教师引导学生从氨气的化学式出发,从化合价 角度分析,预测它具有的怎样的性质—还原性。那么它与常见的氧化剂 O2 相遇 会发生怎样的反应呢?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氧化还原的知识对方程式加以分析。 这个反应只是工业制硝酸的一个步骤,然后请学生上台完成课本 P98 上的“思考 与交流”,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四大过程,写出相应的方程式并运用氧化还原知识 进行分析。
(3)课堂总结,巩固练习。 “性质决定用途,”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所讲的氨气的性质推测它有哪些用
途,然后教师进行小结。最后由一副图片展示自然界氮的循环,由俗语“雷雨肥 庄稼”,“种豆不上肥,连种几年地更肥”。启发学生,思考氮的固定有哪些途 径,分别是怎么样固定氮的,最后教师小结归纳。
(4)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思考能否用其他的方法来引发该实验? 1)方案一:用热毛巾捂住装满氨气的集气瓶一会儿,使气体受热膨胀把玻璃 导管内的空气排掉,这样氨气可接触到玻璃导管下面的水,溶于水后引发 喷泉。 2)方案二:用冰水浸泡过的毛巾捂住装满氨气的集气瓶一会儿,使气体冷缩 后造成的压力差而引发喷泉实验。
氨 (第一课时) 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化学必修 1《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下面
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学理念 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力求实现:“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的发
展为本,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 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3、氨的用途
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700 / 22.4 =18.4 mol·L-1 700 17+10001 22.4 0.9 1000
4、氮的固定
1、以实验为载体进行探究性学习 实验能创设参与实践的情景,并且具有激发兴趣、获取知识、体验过程、形 成科学品质的诸多功能。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过程与结果 同样重要”的教学理念。 2、“互动 · 体验 · 感悟 · 创新”的理念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去体验课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 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本节课意在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运 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行为习惯,并 用类比推理等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① (必修)>第 4 章的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氨,第二部分浓硫酸、硝酸。本节课是第一 部分内容的教学.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掌握氨的性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更好地认识他在工农 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知识与技能: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氨气的用 途;提高学生规范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新知识的学 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身认真仔细、严 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并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从与氨有关的研究多次获得诺贝尔奖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 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进入本节课的教学。紧接着由教师课堂上演示生动直观的 喷泉实验。在此我在课本原有的基础上采取直接加热浓氨水制取氨气的方法,既 简单又迅速,即使烧瓶不干燥实验也能成功,大大提高实验成功率。学生观察实 验现象,思考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并作答。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并进入到本节课 第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氨气的物理性质。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后概括氨气的物理性 质。
确定依据: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特点,结合高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 及能力程度,确立了以上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立依据
重点: 氨的化学性质 难点: 氨水的组成及其碱性及通过对比的方法,区别液氨和氨水。 确定依据:“性质决定用途,”氨气的重要用途在于制氮肥、制造硝酸,这 些用途都是基于氨的化学性质因此将它们确定为重点.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有关实验的试剂和仪器 三、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在初中对于铵态氮肥已有较多的认识(受热易分解和遇碱性 物质放出氨气),但对于氨气的化学性质缺乏系统性掌握。 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在对比学习和实验 设计方面缺乏训练. 情感方面: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于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认识不足. 而且对刚升入高中不久的学生来说,大部分人的抽象思维比较困难,有些学 生学得比较呆板,不太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方法上往往更多地习惯死记硬 背,不习惯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在动手探究能力方面则更差。
六、 [板书设计]
4.4.1 氨气的性质
副板书:
1、氨的物理性质:
在标准状况下,1L 水中溶
1)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2)易液化;3)比空气轻; 4)极易溶于水。
解 700LNH3,所得溶液的 密度为 0.9g·cm-3,则氨
2、氨的化学性质:
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1)NH3 与水的反应: NH3+H2O NH3·H2O NH4++OH- (2)NH3 与酸的反应: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3)NH3 的还原性: 4NH3+5O2 4NO+6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