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章答案完整版第章精编版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章答案完整版第章精编版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章答案完整版第章精编版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章答案完整版第章精

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14章答案完整版)_第1-7章史上最全的《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14章答案完整版!!其中包括各种判断题、推断题、思考题以及合成题的答案!!

Ps:亲!给好评,有送财富值哦! #^_^!!

1-3 写出下列化合物短线构造式。如有孤对电子对,请用黑点标明。

1-5 判断下列画线原子的杂货状态

(1)sp2,(2)sp,(3)sp,(4)sp3,(5)sp,(6)sp。

1-6哪些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哪些是极性分子?试以“”标明极性分子中偶极

矩方向。

答:除(2)外分子中都含有极性键。(2)和(3)是非极性分子,其余都是极性分子。分子中偶极矩方向见下图所示,其中绿色箭头所示的为各分子偶极矩方向。1-7 解释下列现象。

(1)CO

2

分子中C为sp杂化,该分子为直线型分子,两个C=O键矩相互抵消,分子偶极矩为零,是非极性分子;而SO2分子中S为sp2杂化,分子为折线型,两个S —O键矩不能抵消,是极性分子。

(2)在NH

3中,三个N—H键的偶极朝向N,与电子对的作用相加;而NF

3

中三个N

—F键的偶极朝向F,与N上的未成对电子的作用相反并有抵消的趋势。

(3)Cl和F为一同主族元素,原子共价半径是Cl比F大,而电负性是F比Cl 大。键的偶极矩等于μ=qd,q为正电荷中心或负电荷中心上的电荷量,d为正负电荷中心的距离。 HCl键长虽比HF的长,但F-中心上的电荷量大大于Cl-上的电荷量,总的结果导致HF的偶极矩大于HCl。所以键长是H—Cl较长,偶极矩是H—F 较大。

1-8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中指定键的键长由长到短排列并说明理由。

答:(1)从乙烷,乙烯到乙炔,碳原子杂化态由sp3到sp2至sp,s成份提高,拉电子能力增强,虽同属于碳氢键但键长缩短。

(2)键长顺序为C—I>C—Br>C—Cl>C—F。因为卤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I>Br>Cl>F,即其范德华半径为I>Br>Cl>F,则其原子共价半径I>Br>Cl>F。(3)碳碳键键长为乙烷>乙烯>乙炔。因为碳原子杂化态由sp3到sp2至sp,其共价键分别为单键、双键和叁键,碳碳原子间的作用力是乙烷<乙烯<乙炔,作用力越强,则两原子被拉得越紧,键长越短。

1-9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1)D>A>C>B;(2)A>B>D>C

1-10 下列物种哪些是:(1)亲核试剂,(2)亲电试剂,(3)既是亲核试剂又是亲电试剂?

答;(1)亲核试剂:Cl-,H

2O,CH

3

OH,CH

2

=CH

2

,HCHO,CH

3

CN,-CH

3

(2)亲电试剂:H+, AlCl

3,Br+,Fe3+,+NO

2

,HCHO,CH

3

CN,+CH

3

,ZnCl

2

,Ag+,

BF

3

(3)既是亲核试剂又是亲电试剂: HCHO,CH

3

CN;

(4)两者都不是的:CH

4

1-11 按质子酸碱理论,下列化合物哪些是酸?哪些是碱?哪些既是酸又是碱?

答:酸:NH

3,HS-,HBr,H

2

O,NH

4

+,HCO

3

-;

碱:NH

3,CN-,HS-,H

2

O,HCO

3

-;

既是酸又是碱:NH

3,HS-,H

2

O,HCO

3

-。

1-12 按Lewis酸碱理论,在下列反应中,哪个反应物为酸?哪个反应物为碱?

答:(1)H

2O 为酸,CN-为碱;(2)BF

3

为酸,HCHO为碱;(3)H

2

O 为酸,CH

3

NH

2

为碱;(4)Cu2+为酸,NH

3为碱;(5)AlCl

3

为酸,COCl

2

为碱;(6)I

2

为酸,I-为

碱。

1-13 指出下列哪些属于极性质子溶剂?哪些属于极性非质子溶剂?哪些属于非极性溶剂?

答:极性质子溶剂:(5)(6);极性非质子溶剂:(1)(4)(7)(8);非极性溶剂:(2)(3)。

1-14 矿物油(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饱和烃的混合物)不溶于水或乙醇中,但可以溶于正已烷。

答:矿物油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则,它可溶于非极性的正已烷,而不能溶于有极性的水或乙醇(水或乙醇醇间能形成氢键,分子间的引力非常强,故矿物油分子不能克服这种氢键与乙醇或水相互渗透而溶解)。

1-18 下列物质是否含有共轭酸和共轭碱?如有,请分别写出。

答:(1)即有共轭酸也有共轭碱,共轭酸是CH

3NH

3

+,共轭碱是CH

3

NH

2

-;

(2)共轭酸是CH

3

OH;

(3)即有共轭酸也有共轭碱,共轭酸是CH

3CH

2

OH

2

+,共轭碱是CH

3

CH

2

O-;

(4)共轭酸是H

2

(5)共轭酸是CH

4

(6)共轭碱酸是CH

3CH

2

+,共轭碱是CH

2

=CH-。

1-19 将下列物种按碱性,由强至弱排列成序。

答:参照书中表1-9排出,CH

3CH

2

->H

2

N->HC≡C->CH

3

O->OH-。

1-20 下列极限式中,哪个式子是错误的,为什么?

答:(1)中C是错的,因为此式中原子核的相对位置改变了;

(2)中C是错的,因为此式中的单电子数改变了(A、B式中单电子数为1,C中为3);

(3)中C和D是错的,因为C式2个N原子外层价电子数不是8(而是6和10),D式中间N原子外层价电子数也不符合八隅体要求。

2-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烷烃。

(1)2,2,5-三甲基已烷;(2)3,6-二甲基-4-正丙基辛烷;(3)4-甲基-5-异丙基辛烷;

(4)2-甲基-3-异丙基庚烷;(5)5-正丙基-6-异丙基十二烷;

(6)3,3-二甲基-4-乙基-5-(1,2-二甲基丙基)壬烷;(7)4-异丙基-5-正丁基癸烷;

(8)3,6,6-三甲基-4-正丙基壬烷。

2-2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不饱和烃。

(1)4-甲基-2-戊炔;(2)2,3-二甲基-1-戊烯-4-炔;(3)1-已烯-5-炔;

(4)3-异丁基-4-己烯-1-炔;(5)3-甲基-2,4-庚二烯;(6)2,3-已二烯;

(7)2-甲基-2,4,6-辛三烯;(8)4-甲基-1-已烯-5-炔;(9)亚甲基环戊烷;

(10)2,4-二甲基-1-戊烯;(11)3-甲基-4-(2-甲基环已基)-1-丁烯。

2-3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3-甲基环戊烯;(2)环丙基乙烯;(3)4,4-二氯-1,1-二溴螺[]庚烷;

(4)3-烯丙基环戊烯;(5)1-甲基-3-环丙基环戊烷;(6)3,5-二甲基环已烯;

(7)螺[]-1,6-癸二烯;(8)1-甲基螺[]-5-壬烯;( 9)2-甲基-1-环丁基戊烷;

(10)2,2-二甲基-1-环丁基二环[2.2.2]辛烷;(11);

(12)二环[4.2.0

2-4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3-甲基环己烯 (2) 3,5,5-三甲基环己烯 (3) 二环[2.2.1]庚烷 (4) (5) 二环[2.2.1]-2-庚烯 (7) 螺[]辛烷

(8) 螺[]-6癸烯 (9) 2-甲基二环[3.2.1]-6-辛烯

2-5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3,3-二甲基-2-苯基戊烷;(2)1,3,5-三甲基-2-异丙基苯(或2,4,6-三甲基异丙苯);(3)1-苯(基)丙烯;(4)二苯(基)乙炔;(5)1-甲基蒽;(6)2-环丙基萘

(7)1,2-二苯基苯;(8)1,4-二甲基萘。

2-6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3-甲基-1-溴丁烷;(2)2-甲基-3-氯丁烷;(3)1,1,3,3-四氟-1-氯丙烷;

(4)二氟一氯甲烷;(5)氯甲基苯(或苯甲基氯,或氯化苄,或苄基氯,或苯一氯甲烷);

(6)2-甲基-1,2-二碘丁烷;(7)(2-氯苯基)乙烯;

(8)1-溴-1-丁烯-3炔;(9)3-甲基-6-溴环已烯;(10)4-甲基-5-氯 -2-戊炔。

2-7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2,4-二硝基氟苯 (2) 六氯化苯 (3) 六溴代苯 (4) 氯化苄

(5) 2-甲基-2,3-二碘丁烷 (6) 2-氯-2-丁烯 (7)3-苯基-1-溴-2-丁烯(8) 叔氯丁烷 (9) 仲丁基溴

2-8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4-甲基-2-戊醇;(2)3-甲氧-2-戊醇;(3)5-溴-1-已炔-3-醇;

(4)3-苯基-1,2-戊二醇;(5)1-甲基环已醇;(6)5-甲基-1,3-苯二酚;

(7)2-丁硫醇;(8)4-甲基-2-戊硫醇;(9)1-苯基-2-丙烯-1-醇;

(10)4-甲基-4’-乙基二苯甲醇;(11)4-环戊烯-1,3-二醇;

(12)4-(3,3-二甲基丁基)-6-苯基-5-已烯-3-醇(13)1,4-丁二醇。

2-9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仲丁醇 (2) 2,3-二甲基-2,3-丁二醇 (3) 二苯甲醇 (4) 新戊醇

(5) 1,3-丙二醇甲乙醚 (6) 乙硫醇 (7) 1-苯基-2-丙醇 (8 ) 间溴苯酚

(9) 异丁醇 (10) 叔丁醇 (11)对苯二酚 (12) 丙三醇 (13) β,β′-二甲氧基乙醚

2-10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4-戊烯-2-酮;(2)3-甲基-2-丁烯醛;(3)3-羟基丁醛;(4)1,3-二苯基-2-丙烯酮;(5)3-苯基-2-丙烯醛(或β-苯基丙烯醛);

(6)4-甲基环己基甲醛;(7)3-甲酰基己二醛;

(8)3,3-二甲基-5-乙基-6-庚烯-2,4-二酮;(9)2,4-戊二酮;

(10)3-甲酰基环戊酮(3-环戊酮甲醛);(11)螺[]-5-庚酮;

(12)4-溴已醛;(13)3-甲基-2,6-萘醌。

2-1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2-12 命名下列化合物。

(1)3-甲基-戊二酸单乙酯;(2)丁酸对甲氧基苯酯;

(3)3-甲基-4-丁内酯(或β-甲基-γ-丁内酯);(4)环已基甲酸(或环已烷羧酸);

(5)N-溴代丁二酰亚胺;(6)4-硝基乙酰苯胺;(7)丙烯酰氯;

(8)2-甲基-N-苯基丙酰胺;(9)4-硝基-1,2-苯二甲酸酐;(10)戊二酸酐;

(11)3-苯(基)丙烯酰胺;(12)乙酸(正)丁酯;(13)对甲(基)苯磺酸。

2-13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1.3.5..)

2-14命名下列化合物。

(1)三乙胺;(2)环丙胺;(3)甲基乙基环丁基胺;(4)N,N-二甲基仲丁胺;

(5)N,N-二甲基苯胺;(6)2-硝基丙烷;(7)2,4-二硝基氯苯;(8)4-硝基-2-氯苯酚;(9)丁晴;(10)丙烯腈;(11)乙二胺;

(12)丙亚氨基环戊烷;(13)1,6-已二腈;(14)对苯二胺;(15)5-甲氧基-3-氨基已烷。

2-15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1.2.3..)

2-16写出下列基的构造式。

3-1 下列化合物是否有顺反异构体?若有,试写出它们的顺反异构体。

(1)没有顺反异构体;(2)、(3)、(4)均有顺反异构体。

3-2 下列化合物中有无手性碳原子?若有,请用“*”标记。

(1)、(4)、(5)、(6)、(8)、(9)、(10)、(11)均有手性碳原子;而(2)、(3)、(7)、(12)无手性碳原子。

3-3 下列化合物中有无手性碳原子?若有,请用“*”标记。

(1)、(4)、(5)、(6)、(8)、(9)、(10)、(11)均有手性碳原子;而(2)、(3)、(7)、(12)无手性碳原子。

3-4 指出下列化合物是否有旋光活性?

(2)、(5)有旋光活性;(1)中有一个甲基和羟基所在平面的对称面;(3)含甲酰基和氯所在的苯平面是分子的对称面;(4)为平面型分子,同时也含有对称中心;(6)、(7)和(8)三个分子都有对称面[(6)和(7)为内消旋体,其中(7)中3号碳原子上三个原子或基团旋转后即可看出;(8)取代的乙烯有平面型分子,即二个双键碳原子、与双键碳相连的H、Cl、Br、C共六个原子在同一平面]。

3-5 下列分子是否有手性?

(1)是平面型分子,无手性;(2)有手性;(3)有手性;

(4)分子有对称中心,无手性。

3-6 标明下列分子中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1)与(3)为对映体;(2)与(4)为同一化合物;

(1)与(2)或(4)为非对称映体,(3)与(2)或(4)也是非对映体。

3-7 下列化合物有几个立体异构体?写出化合物(1)和(2)的立体异构体,并标明其不对称碳原子的构型。

必须将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对称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1)和(8)有两个不同手性碳,它们各有4个立体异构体;(2)(4)有两个相同手性碳,有3个立体异体;(4)有两个相同手性碳,有4个立体异构体;(3)有三个不同手性碳,有8个立体异构体;(5)有一个手性碳,所以有2个立体异构体;(6)有顺反异构体[类似于3-1中的(2))];(7)二个不同手性碳,有4个立体异构体;(8)有2个相互制约的桥头手性碳原子,相当于一个不对称碳原子,所以有2个立体异构体。

3-8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立体结构式。

3-9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立体异构体用R-S或Z-E标明其构型)。(1) (3S)-3-乙基-5-己烯-1-炔; (2) (Z)-3-叔丁基-2-己烯-4-炔;(3) (3Z,7E)-3,8-二甲基-3,7-癸二烯; (4) (S)-3-氧代环已烷羧酸;(5) (2Z ,4R)-4-甲基-2-已烯; (6) (3Z,5S,6S)-5-氯-6-溴-3-庚烯;

(7) (R)-4-甲基-3-溴-1-戊烯; (8 ) (2S,5S)-5-氯-2-溴庚烷;(9) (2R,3E)-4-甲基-2-羟基-3-己烯酸; (10)(2S,3R)-2,3-二甲基-2,3-二羟基丁二酸。

3-10指出下列构象是否有对映体?如果有,写出其对映体。

(1)没有构象对映体(有对称面);(2)有构象对映体;(3)和(4)有对映体。

3-11用Newman式画出下列分子的优势构象式。

3-13 请画出(2R,3R)-2-氯-3-溴戊烷的Fischer投影式与其优势构象的锯架式和Newman式。

Fischer投影式 Newman式锯架式

3-14 试画出下列化合物的最稳定的构象式。(1.2.3.4.)

3-15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

5H

10

O,无光学活性,分子中有环丙烷环,在环上有两个

甲基和一个羟基,请写出它的可能的构型式。

3-16解释下列术语。

(1)手性分子——不能和它的镜像完全重叠的分子。

(2)对映体——互为实物和镜像关系,相对映而不重合的两种构型分子。

非对映体——不存在实物与镜像关系的构型异构体。

(3)构象——由于绕σ键轴旋转而使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方式。(4)外消旋体——两个对映体的等量混合而形成不具有旋光性的混合物。

内消旋体——分子内存在两个以上不对称碳原子,但分子内部存在对称因素(旋光相互抵消),该物质无旋光性,它是一种纯物质。

(5)几何异构体——由于双键或环的存在,某些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现象。

(6)构造异构——指分子式相同而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的连接次序不同的化合物。(7)构型异构——指构造式相同而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布方式不同的异构体。(8)构象异构——由于单键的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结构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形象。

(9)消旋化——旋光性化合物在物理因素或化学试剂作用下变成两个对映体的平衡混合物,失去旋光性的过程。

4-1 如何用IR光谱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异戊烷分子中有异丙基,在1370—1380cm-1的吸收峰分裂成两峰,强度接近;

(2)在3000cm-1以上无吸收峰者为丁烷;(3)在3000—3100cm-1无吸收者为环已烷;

(4)在3010cm-1附近有吸收峰者为甲叉基环已烷(亚甲基环已烷);

(5)在3025cm-1附近和2720cm-1处有强吸收峰者为4-已烯醛;

(6)在1060cm-1附近有强吸收峰者为正戊醇;

(7)在1750—1860cm-1出现两个峰,其中高频峰强于低频峰者为乙酐。

4-2 如何用1H-NMR谱区分下列各组化合物?

(1)环丁烷只有一个单峰,而甲基环丙烷有四组吸收峰;

(2)新戊烷只有一个单峰,而正戊烷有三组吸收峰;

(3)前者(1-氯-2-溴乙烷)有两组峰,而后者(1,2-二溴乙烷)只有一个单峰。4-3 比较下面两化合物中所标出的质子在1H-NMR谱中化学位移大小,并从低场到高场的顺序排列。

(1)B→A→C→D;(2)A→B→C。

4-4 请将下列各化合物中画线的质子的化学位移按由低场至高场的顺序排列。(2)→(1)→(3)。

4-6 请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紫外吸收波长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 B→D→A→C ; (2) D→C→B→A 。

4-7根据NMR谱推测下列化合物可能的构造式。

4-8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4H

8

O,它的红外光谱在1715cm-1有强吸收峰,它的核磁共

振谱有一单峰,相当于三个H,有一四重峰相当于二个H,有一三重峰相当于三个H.。试写出该化合物的构造式。

4-9根据光谱分析,分别推断下列各芳香族化合物可能的构造式。

4-11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4H

6

O,其光谱性质为:

UV谱:在230nm附近有吸收峰,κ>5000;

1H-NMR谱:δ=(3H)双峰,δ=(1H)多重峰,δ=(1H)多重峰;

δ=(1H)双峰;

IR谱:在1720 cm-1 2720cm-1处有强吸收。

试推该化合物的构造式。

4-12根据光谱分析,分别推测下列各脂肪族化合物的构造式:

(1)分子式为C

3H 6 O

UV谱:210nm以上无极大值;IR谱:1080cm-1;

1H-NMR谱:δ=(4H)三重峰,δ=(2H)五重峰,J=。

(2) 分子式为C

3H

7 NO

UV谱:219nm(κ=60);IR谱:3413cm-1,3236cm-1,1667cm-1;

1H-NMR谱:δ=(2H)宽单峰,δ=(2H)四重峰,δ=(3H)三重峰,J=。

(3) 分子式为C

4H 7 N

UV谱:219nm以上无极大值;IR谱:2273cm-1;

1H-NMR谱:δ=(1H)七重峰,δ=(6H)双峰,J=。

(4)分子式为C

8H 8 O

2

UV谱:270nm(κ=420);IR谱:1725cm-1;

1H-NMR谱:δ=(1H)单峰;δ=(5H)多重峰,δ=(2H)单峰。

第五章饱和烃

5-1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C

7H

16

的构造式,并各以系统命名法命名。

5-2 写出下列烷基的名称及常用缩写符号。

(1)甲基(Me—);(2)乙基(Et—);(3)正丙基(n-Pr—);(4)异丙基(i-Pr—);

(5)正丁基(n-Bu—);(6)异丁基(i-Bu—);(7)仲丁基(s-Bu—);(8)叔丁基(t-Bu—)。

5-3 比较下列化合物沸点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1) CH

3(CH

2

)

4

CH

3

(2) (CH

3

)

2

CH(CH

2

)

2

CH

3

(3) CH

3CH

2

C(CH

3

)

3

(4) CH

3

CH

2

CH(CH

3

)CH

2

CH

3

(1)>(4) >(2)>(3)同碳数的烷烃异构体,含支链越多,分子间作用力越弱,沸点越低。

5-4 完成下列反应式:

5-5 比较下列化合物构象的稳定性大小。

1,4-二甲基环已烷的构象稳定性(1)<(2)。原因是(1)中的二个甲基均处于a 键上,而(2)中的二个甲基则皆处于e键上,后者构象能量较低,较稳定。

5-6 下列异构体中哪个最稳定?

题目所示二甲基环已酮三个异构体对应的构象式如下,从中可看出(3)最稳定,因为其两个甲基均处于e键上,体系能量较低。

5-7 环丙烷内能高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环丙烷分子中碳原子为不等性sp3杂化,轨道重叠比开链烷烃的小,形成的碳碳共价键键能小(即有角张力),容易断裂,不如开链烷烃牢固;其次是环丙烷的三个碳原子共平面,相邻两个碳原子上的C—H键是重叠式构象,存在扭转张力。基于上述原因,导致环丙烷的内能较高。

5-8 用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构型,并用R / S标记手性碳的构型。

三个化合物费歇尔投影式如下

5-9 下列四个纽曼投影式表示的化合物,哪些是对映体?哪些是非对映体?哪些是同一化合物的不同构象?

(1)(2S,3R)-2-氯-3-溴戊烷;(2)(2R,3R)-2-氯-3-溴戊烷;

(3)(2S,3R)-2-氯-3-溴戊烷;(4)(2S,3S)-2-氯-3-溴戊烷。

∴(2)和(4)是对映体;(2)和(1)或(3)、(4)和(1)或是非对映体;(1)和(3)是同一化合物的不同构象。

5-10 写出环戊烷生成氯代戊烷的反应机理并画出链增长阶段的反应势能变化草图。在图上标明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生成物的结构。并指出哪一步是反应的控制步骤。

反应机理如下三式所示:

反应势能变化草图:

从反应势能草图中可看出,反应机理(2)中第一步即环戊基自由基生成步的活化能较大,所以是整个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

5-11 2,2,4-三甲基戊烷可以生成哪些碳自由基?按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些自由基。

可生成下列自由基。

其稳定性为:3°R·>2°R·>1°R·>CH

C

5H

10

+Cl?

C

5

H

9

Cl+Cl?

C

5

H

9

?+HCl

中间体(自由

过渡态1

过渡态2

能量

5-12 下列反应t-BuOCl + RH → RCl + t-BuOH 如果链引发反应为:t-BuOCl → t-BuO·+ Cl· ,写出链增长反应。

5-13甲烷在用光照进行氯代反应时,可以观察到如下现象,试用烷烃的氯代反应机理解释这些现象。

(1) 将氯先经用光照,然后立即在黑暗中与甲烷混合,可以获得氯代产物。

(2) 将氯气先经光照,,然后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再与甲烷混合,则不发生氯代反应。

(3) 将氯气先经光照,,然后在黑暗中与氯气混合,也不发生氯代反应。

(1) Cl

2先用光照,产生氯自由基·Cl,迅速在黑暗中与CH

4

混合,Cl·来不及相互

结合,可与甲烷产生连锁反应得到氯化产物。

(2) Cl

2

通过光照射虽产生自由基·Cl.,但在黑暗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又重新结合

成Cl

2,Cl

2

再与甲烷混合时,由于无自由基存在,也无产生自由基条件,故不发生

反应。

(3) 甲烷解离能较大,光照不足以产生自由基,黑暗中Cl

2

也不产生自由基,故不发生反应。

5-14 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烷烃不活泼?(2)为什么在烷烃高温热解过程中,断裂的主要是C—C键而不是C—H键?(3)烷烃的燃烧是一个强烈的放热反应,但该反应并不在室温下发生。

(1)烷烃分子中只有C—C键和C—H键两种非极性σ键,σ键键能较大,化学性质稳定。

(2)经查表知C—C键能·mol-1,而C—H键能·mol-1,即前者键能较小,所以断裂的主要是C—C键而不是C—H键。

(3)由于其反应的活化能非常高,所以在室温下不易反应。

5-15 下列哪些化合物物可以用烷烃的卤代反应制备?哪些不适合?请说明理由。(2)、(4)、(5)和(6)可用烷烃的卤代反应制备,而(1)和(3)不适合用烷烃的卤代反应制备。原因是(2)、(5)和(6)对应的烷烃各只有一种H,它们发生卤代反应时,仅生成一种一卤代产物;(4)中氢虽然有两种H,但其叔H和伯H被溴取代的活性相差1600倍,所以,它发生溴代时仍然可得到高产率的目标产物。而(1)对应的烷烃有5种H,(3)对应的烷烃有11种H,也即(1)和(3)对应的烷烃发生卤代反应会生成多种一卤代产物。

5-16 下列反应可以得到几种一溴代物(包括立体异构体)?如果伯氢和仲氢的反应速率比为1 :82,请估算各种产物的相对含量。

戊烷发生一溴代反应可得到3种构造异构产物。

其中(2)有一个手性碳,存在对映异构体。所以共有4种一溴代物。

2-溴戊烷中R型和S型是等量的(消旋化),即各为%。

第六章不饱和烃

6-1 命名下列各化合物。

(2)也可命名为:3-(2-甲基丙基)环已烯

6-2 按要求比较反应活性。

(1)B>C >A;(2)A>B>C>D>E;

(3)A>C>B>D;(4)B>A>C>D.

6-3 将下列各组碳正离子按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成序。

(1)B→A→C→D;(2)A→C→B。(3)C→D→ B→A

6-4 指出下列分子中各存在哪些类型的共轭体系?

(1)、(3)和(4)都是p-π共轭体系;(2)π-π和p-π共轭体系。

(1)和(4)还有π-σ和p-σ超共轭。

6-5下列各对结构式是构造异构体系还是共振结构关系?

(1)构造异构体;(2)、(3)和(4)共振结构。

6-6 下列各组极限结构式,哪一个极限结构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较大?

(1) B式(负电荷处在电负性较大的O上比处在C上稳定);

(2) B式(B式中所有原子均有完整的价电子层,而在A式中+C上没有完整的价电子层);

(3)A式(A式的正离子为三级碳正离子,正电荷较分散)。

6-7 将下列烯烃按稳定性由大至小排列。

稳定性由大至小顺序为:(2)→(4)→(1)→(3)

反式烯烃比顺式烯烃稳定,内烯烃比端烯烃稳定,双键上取代基多的烯烃比取代基少的烯烃稳定。

6-8查阅并比较(Z)-2-丁烯与(E)-2-丁烯;(Z)-1,2-二氯乙烯与(E)-1,2-二氯乙烯的熔沸点、偶极矩,说明结构与熔沸点的关系。

经查阅(见下表),题中所给的二组顺反异构体中,Z型的皆有一定偶极矩,是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较大,因而沸点比E型的高;而E型的偶极矩为0,是非极

分子的对称性好,熔点高;分子偶极矩大,沸点高。

6-9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

6-10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1)

(2)

A

B

C

D

E(+)

(-)

(+)

(-)

(-)

↓白

白色

褪色,并有CO

2

褪色

6-11用≤C 3的有机物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6-12用≤C 5的有机物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无机试剂任选)。 6-13写出下列反应的合理反应机理。

6-14分子式为C 7H 10的某开链烃A ,可发生下列 反应:A 经催化可生成3-乙基戊

烷;A 与AgNO 3/NH 3溶液反应可产生白色沉淀;A 在Pd/BaSO 4作用下吸收1molH 2生成化合物B ;可以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生成化合物C 。试推测A ,B 和C 的构造式。

6-15 某化合物A 的分子式为C 5H 8,在液NH 3中与NaNH 2作用后,再与1-溴丙烷作

用,生成分子式为C 8H 14的化合物B ;用KMnO 4氧化B 得到分子式为C 4H 8O 2的两种不同的酸C 和D 。A 在HgSO 4存在下与稀H 2SO 4作用,可得到酮E (C 5H 10O )。试写出A~E 的构造式,并用反应式表示上述转变过程。 6-16 写出下式中A~E 各化合物的构造式。

6-17 工业上主要有两种方法生产氯丁橡胶的单体2-氯丁二烯,分别为乙炔法和丁

二烯氧化法。请查阅文献,对比分析这两种生产方法的特点并写出两种方法的各步反应式及其各步反应的类型。

乙炔法涉及反应:(1)乙炔二聚合;(2)共轭亲电加成反应。 丁二烯氯化法:(1)亲电共轭加成;(2)亲电1,2-加成;(3)消除反应;(4)异构化。

6-18 请比较烯、炔、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及化学性质的异同点。

共同点:三者都为不饱和烃,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π键);化学性质上皆表现为

能发生加成反应。

不同点:烯烃双键碳为sp 2杂化(双键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组成);而炔烃中的

叁键碳为sp 杂化(叁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共轭二烯烃的双键碳也为sp 2杂化,但其中含π-π共轭体系。化学性质上,炔烃能与两分子亲电试剂加成,且还能发生亲核加成;而烯烃只能与一分子试剂加成;共轭二烯烃能发生共轭加成(1,4-加成)。

第七章 芳香烃

7-1 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构造式。

(1)5-硝基-1-溴萘 (2)9,10-二氯菲 (3)4-苯基-2-戊烯 (4)(S )-1-苯基-1-溴丙烷 (5)4-溴联苯 (6)2-蒽磺酸 7-2 将下列各组中间体按稳定性由强至弱排列。

(1)A >B >C ; (2)B >C >A >D ; (3)C >B >A 。 7-3 将下列化合物按硝化反应的速率由快至慢排列。 (2)>(4)>(3)>(7)>(5)>(1)>(6)

A B C D

KMnO 4/H +

(-) 褪色(+) 褪色(+) (-)

A D

B C

Br 2/CCl 4

(-)

褪色(+) (-)

(+)白色

7-3 将下列化合物按与HCl 反应的速率由快至慢排列。 (4)>(2)>(1)>(3)

7-5 用NMR 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两个化合物的1H-NMR 谱都有三组信号,其中间的信号明显不同,前者是四重峰(2H)、三重峰(3H)和多重峰(5H);而后者是双峰(6H)、多重峰(1H)和多重峰(5H )。

(2)、两者芳环上H 的谱图明显不同,前者苯上的4个H 是等同的,分子共有二组峰,单峰(6H ),双峰(4H );而后者芳环的4个H 为AB 2C 型,对应的谱图(峰)较复杂[单峰(6H)、单峰(1H)和多重峰(3H)]。 7-6 完成下列各反应式。

3+(CH 3)3Cl

+

浓H 24

(11)

O O

O

O O

O

CH 3

CH 3

CH 3

CH 3

3)3

SO 3H

(12)

(13)

+CH 3

CH 3

(H 3C)3C (热力学控制产物)

(主)

(主)

7-7 用苯、甲苯或萘为主要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7-8 推测下列反应的机理。

+(1)H +

+NO 2CH 3

HOSO 2OH H 2O

HSO 4

O HO-NO 2

H

H NO 2O H H NO +2

+

CH 3

NO

2

++2

CH 3

2

+

H ++HSO H 2SO 4

(2)略

7-9 推测化合物A 和B 的构造式。

7-10 写出(推测)化合物A 和B 的构造式及各步反应式。

有关反应式如下:

7-11 写出A 及其溴代衍生物的结构。

7-12 写出3个σ络合物的可能的共振结构式,比较其贡献;比较三个共振杂化体的稳定性等。

(1) (2) (3) (4)贡献最大

(1) (2) (3)贡献最大 (4) (1) (2) (3)

三个共振杂化体中对位和邻位的较稳定,而间位的稳定性较差。

Cl原子与苯环相连接,因其电负性大于碳,表现出—I效应,同时它与苯环又有弱的+C效应,综合结果是—I>+C,即表现为吸电子效应,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减小,所以表现为钝化苯环;从上述三个共振杂化体的稳定性比较可知,邻、对位的各有4个共振极限结构式,且其中一个贡献大(共轭体系中的原子价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而间位取代的只有3个共振极限结构式,其稳定性较差,较难形成(活化能较大),因而氯是第一类定位基。

7-13 解释下列实验现象。

(1)因为苯发生烷基后生成的烷基苯,其烷基是活化基,即烷基苯再进行烷基化比苯更容易,所以要得到一烷基苯,必须使用过量的苯,否则会产生多烷基苯的混合物。

(2)低温时属于动力学控制,而高温下则为热力学控制。(邻、对位烷基化快,脱烷基化也容易;间位烷基化慢,脱烷基化也较难,在高温时最后变成热力学上稳定的均三甲苯。)

(3)硝基苯中硝基属于强吸电子基团,致使苯环电子云降低而不能发生傅-克反应,所以可作溴苯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的溶剂;但不能用苯,因为它比溴苯更易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

(4)萘分子中α位的电子密度比β位的高,所以一般的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α位;磺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在较低温度时生产α位取代产物,而α位上的磺酸基与另一个苯环上α-H的排斥作用大,表现出热稳定性比β取代的差,所以高温时则生成β-萘磺酸。

7-14 解释反应现象

(1)芳香族化合物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过程中形成中间体σ-络合物的活化能较大,因为它要在破坏原芳环的芳香性。

(2)芳香族化合物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过程中形成中间体σ-络合物,它要破坏原芳环的芳香性,所以其活化能较大,一般需要催化剂存在下才能反应。

(3)中间体σ-络合物脱去一个H+后碳环又恢复芳香性,产物较稳定;如果σ-络合物与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则生成能量较高的环已二烯环。

7-15判断下列化合物哪些具有芳香性。

(2)、(3)、(5)、(6)和(7)具有芳香性,因为它们中碳环原子都处于共平面,π电子数符合4n+2规则,并形成闭合的共轭体系。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章答案完整版第章精编版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章答案完整版第章精 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14章答案完整版)_第1-7章史上最全的《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14章答案完整版!!其中包括各种判断题、推断题、思考题以及合成题的答案!! Ps:亲!给好评,有送财富值哦! #^_^!! 1-3 写出下列化合物短线构造式。如有孤对电子对,请用黑点标明。 1-5 判断下列画线原子的杂货状态 (1)sp2,(2)sp,(3)sp,(4)sp3,(5)sp,(6)sp。 1-6哪些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哪些是极性分子?试以“”标明极性分子中偶极 矩方向。 答:除(2)外分子中都含有极性键。(2)和(3)是非极性分子,其余都是极性分子。分子中偶极矩方向见下图所示,其中绿色箭头所示的为各分子偶极矩方向。1-7 解释下列现象。 (1)CO 2 分子中C为sp杂化,该分子为直线型分子,两个C=O键矩相互抵消,分子偶极矩为零,是非极性分子;而SO2分子中S为sp2杂化,分子为折线型,两个S —O键矩不能抵消,是极性分子。 (2)在NH 3中,三个N—H键的偶极朝向N,与电子对的作用相加;而NF 3 中三个N —F键的偶极朝向F,与N上的未成对电子的作用相反并有抵消的趋势。 (3)Cl和F为一同主族元素,原子共价半径是Cl比F大,而电负性是F比Cl 大。键的偶极矩等于μ=qd,q为正电荷中心或负电荷中心上的电荷量,d为正负电荷中心的距离。 HCl键长虽比HF的长,但F-中心上的电荷量大大于Cl-上的电荷量,总的结果导致HF的偶极矩大于HCl。所以键长是H—Cl较长,偶极矩是H—F 较大。 1-8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中指定键的键长由长到短排列并说明理由。 答:(1)从乙烷,乙烯到乙炔,碳原子杂化态由sp3到sp2至sp,s成份提高,拉电子能力增强,虽同属于碳氢键但键长缩短。 (2)键长顺序为C—I>C—Br>C—Cl>C—F。因为卤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I>Br>Cl>F,即其范德华半径为I>Br>Cl>F,则其原子共价半径I>Br>Cl>F。(3)碳碳键键长为乙烷>乙烯>乙炔。因为碳原子杂化态由sp3到sp2至sp,其共价键分别为单键、双键和叁键,碳碳原子间的作用力是乙烷<乙烯<乙炔,作用力越强,则两原子被拉得越紧,键长越短。 1-9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1)D>A>C>B;(2)A>B>D>C 1-10 下列物种哪些是:(1)亲核试剂,(2)亲电试剂,(3)既是亲核试剂又是亲电试剂? 答;(1)亲核试剂:Cl-,H 2O,CH 3 OH,CH 2 =CH 2 ,HCHO,CH 3 CN,-CH 3 ; (2)亲电试剂:H+, AlCl 3,Br+,Fe3+,+NO 2 ,HCHO,CH 3 CN,+CH 3 ,ZnCl 2 ,Ag+, BF 3 ; (3)既是亲核试剂又是亲电试剂: HCHO,CH 3 CN; (4)两者都不是的:CH 4 。 1-11 按质子酸碱理论,下列化合物哪些是酸?哪些是碱?哪些既是酸又是碱? 答:酸:NH 3,HS-,HBr,H 2 O,NH 4 +,HCO 3 -;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试题(含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1’×50) 1. 蒸馏时,如果馏出液易受潮分解,可以在接受器上连接一个干燥管,以防止空气中的水分的侵入。 2.减压过滤的优点有:(1) 过滤和洗涤速度快;(2) 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比较完全;;(3)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 3. 液体有机物干燥前,应将被干燥液体中的水份尽可能分离净,不应见到有水层。 4.减压蒸馏装置通常由克氏蒸馏烧瓶;冷凝管;两尾或多尾真空接引管;接受器;水银压力计;温度计;毛细管(副弹簧夹);干燥塔;缓冲瓶;减压泵。等组成。 5. 减压蒸馏时,往往使用一毛细管插入蒸馏烧瓶底部,它能冒出气泡,成为液体的沸腾中心,同时又起到搅拌作用,防止液体暴沸。 6.减压蒸馏操作中使用磨口仪器,应该将磨口部位仔细涂油;操作时必须先调好压力后才能进行加热蒸馏,不允许边调整压力边加热;在蒸馏结束以后应该先停止加热,再使系统与大气相同,然后才能停泵。 7.在减压蒸馏装置中,氢氧化钠塔用来吸收酸性气体和水,活性炭塔和块状石蜡用来吸收有机气体,氯化钙塔用来吸收水。 8.减压蒸馏操作前,需估计在一定压力下蒸馏物的沸点,或在一定温度下蒸馏所需要的真空度。 9.减压蒸馏前,应该将混合物中的低沸点的物质在常压下首先蒸馏除去,防止大量有机蒸汽进入吸收塔,甚至进入泵油,降低油泵的效率。 10.蒸馏烧瓶的选择以液体体积占烧瓶容积的1/3-2/3 为标准,当被蒸馏物的沸点低于80℃时,用水浴加热,沸点在80-200℃时用油浴加热,不能用电热套直接加热。 11.安装减压蒸馏装置仪器顺序一般都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要准确端正,横看成面,竖看成线。 12.写四种破乳化的方法长时间静置、水平旋转摇动分液漏斗、用滤纸过滤、加乙醚、补加水或溶剂,再水平摇动、加乙醇、离心分离、超声波、加无机盐及减压(任意四个就可以了) 二、单选(1’×10) 1. 当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或焦油状物质,通常的蒸馏、过滤、萃取等方法都不适用时,可以采用(C)将难溶于水的液体有机物进行分离。 A.回流 B.分馏 C.水蒸气蒸馏 D.减压蒸馏 2.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做法是(C)。 A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未于大气相通就打开旋塞。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中进行分离。 C上层液体经漏斗的上口放出。 D没有将两层间存在的絮状物放出。 3. 使用和保养分液漏斗做法错误的是(D)。 A分液漏斗的磨口是非标准磨口,部件不能互换使用。 B使用前,旋塞应涂少量凡士林或油脂,并检查各磨口是否严密。

有机化学 高占先(第二版)课后答案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1 扼要解释下列术语. (1)有机化合物(2) 键能、键的离解能(3) 键长(4) 极性键(5) σ键 (6)π键(7) 活性中间体(8) 亲电试剂(9) 亲核试剂(10)Lewis碱 (11)溶剂化作用(12) 诱导效应(13)动力学控制反应(14) 热力学控制反应 答:(1)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 键能:由原子形成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或共价键断裂成两个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 键的离解能:共价键断裂成两个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以双原子分子AB为例,将1mol气态的AB 拆开成气态的A和B原子所需的能量,叫做A—B键的离解能。 应注意的是,对于多原子分子,键能与键的离解能是不同的。分子中多个同类型的键的离解能之平均值为键能E(kJ.mol-1)。 (3) 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核之间距离称为键长。 (4) 极性键: 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共价键,由于两原子的电负性不同, 成键电子云非对称地分布在两原子核周围,在电负性大的原子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大,具有部分负电荷性质,另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小具有部分正电荷性质,这种键具有极性,称为极性共价键。 (5) σ键:原子轨道沿着轨道的对称轴的方向互相交叠时产生σ分子轨道, 所形成的键叫σ键。 (6) π键:由原子轨道侧面交叠时而产生π分子轨道,所形成的键叫π键。 (7) 活性中间体:通常是指高活泼性的物质,在反应中只以一种”短寿命”的中间物种存在,很难分离出来,,如碳正离子, 碳负离子等。 (8) 亲电试剂:在反应过程中,如果试剂从有机化合物中与它反应的那个原子获得电子对并与之共有形成化学键,这种试剂叫亲电试剂。 (9) 亲核试剂:在反应过程中,如果试剂把电子对给予有机化合物与它反应的那个原子并与之共有形成化学键,这种试剂叫亲核试剂。 (10) Lewis碱:能提供电子对的物种称为Lewis碱。 (11)溶剂化作用:在溶液中,溶质被溶剂分子所包围的现象称为溶剂化作用。 (12)诱导效应:由极性键的诱导作用而产生的沿其价键链传递的电子对偏移(非极性键变成极性键)效应称为诱导效应。它可分为静态诱导效应和动态诱导效应。 (13)动力学控制反应:在有机反应中,一种反应物可以向多种产物方向转变时,在反应未达到平衡前,利用反应快速的特点来控制产物组成比例的,称为动力学控制或速率控制。 (14) 热力学控制反应:在有机反应中,一种反应物可以向多种产物方向转变时,在反应未达到平衡前,用平衡到达来控制产物组成比例的,称为热力学控制或平衡控制。 1-2 简述处理化学键的价键法、分子轨道法和共振论。 答:价键法要点:价键的形成可看作是原子轨道的重叠或电子配对的结果。两个原子如果都有未成键的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反,则可以配对,也就是原子轨道可重叠形成共价键;重叠部分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因此要尽可能地使原子轨道让某一方向互相接近,以达到最大的重叠(共价键的方向性);一个原子的未成到电子如果已经配对,它就不能再与其他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共价键的饱和性);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以进行杂化,组成能量相等的杂化轨道,这样可使成键能力更强,体系能量降低,成键后可达到最稳定的分子状态。 分子轨道法要点:分子中的原子以一定的方式连接形成分子轨道,分子中的电子分布在分子轨道中,分子轨道可以由组成分子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得到;分子轨道的数目与组成分子轨道的原子轨道数目相等;每个分子轨道有一定的能量,每个分子轨道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即同样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1、蒸馏有何应用?恒沸混合物能否用蒸馏法分离? 2、在蒸馏装置中,把温度计水银球插至液面上或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在蒸馏头侧管下限的水平线以上或以下,是否正确?为什么? 3、蒸馏前加入沸石有何作用?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 1、答:蒸馏过程主要应用如下: (1)分离沸点有显著区别(相差30℃以上)的液体混合物。 (2)常量法测定沸点及判断液体的纯度。 (3)除去液体中所夹杂的不挥发性的物质。 (4)回收溶剂或因浓缩溶液的需要而蒸出部分的溶剂。 恒沸混合物不能用蒸馏法分离。 2、答:都不正确。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应与蒸馏头侧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保证在蒸馏时水银球完全被蒸气所包围,处于气液共存状态,才能准确测得沸点。 3、答:蒸馏前加入沸石的作用是引入气化中心,防止液体过热暴沸,使沸腾保持平稳。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决不能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因为这样往往会引起剧烈的暴沸泛液,也容易发生着火等事故。应该待液体冷却至其沸点以下,再加入沸石为妥。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因排出部分气体,冷却后孔隙吸附了液体,因而可能失效,不能继续使用,应加入新的沸石。 1、测定熔点时,若遇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1)熔点管壁太厚。

(2)熔点管不洁净。 (3)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 (4)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 (5)加热太快。 2、为什么要求熔点的数据要有两个以上的重复?要达到此要求,操作上须注意些什么? 3、两个样品,分别测定它们的熔点和将它们按任何比例混合后测定的熔点都是一样的,这说明什么? 1、答:结果分别如下: (1)熔点管壁太厚,将导致所测熔点偏高。 (2)熔点管不洁净,将导致所测熔点偏低,熔程变宽。 (3)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将导致所测熔点偏低,熔程变宽。 (4)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将导致所测熔点偏高,熔程变宽。 (5)加热太快,将导致熔点偏高。 2、答:为了减少误差。要达到此要求,不可将已测样品冷却固化后再作第二次测定。每次应更换新的样品管,重新测定。 3、答:这说明两个样品是同一化合物。 1、重结晶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各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14章答案完整版)_第8-14章(1)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14章答案完整版)_第8-14章史上最全的《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14章答案完整版!!其中包括各种判断题、推断题、思考题以及合成题的答案!! Ps:亲!给好评,有送财富值哦! #^_^!! 第8章卤代烃 8-2 完成下列各反应式。 (CH3)3CBr C2H5OH(CH3)2C=CH2 + CH3CH=CH2HBr +O O CH3CH2CH2CH3CH2CH2CN NaCN (1) (2) (CH3)2CHCH=CH2Br +500℃(CH 3 )2CCH=CH2 Br H2O (CH3)2C=CHCH2Br + (CH3)2CCH=CH2 OH (CH3)2C=CHCH2OH + (3) NaCN KOH 25 (4) (5) (6)ClCH=CHCH2Cl CH3 +ClCH=CHCH23 O Br Br Br CN CH2CHCH3 Br CH=CHCH3

CH3 Br 2 NH3(l) CH3 NH2 CH3 2 + Cl Cl NO2 NaOH-H2O OH Cl NO 2 ZnCl2 (HCHO + HCl) + CH2Cl Mg CH2MgCl CH2COOH ClCH2CHCH2CH2CH3 PhCH2MgCl CH3 +PhCH2CH2CHCH2CH2CH3 CH3 (7) (8) (9) (10) 3 RC CLi (11) RC CR' RC CCOOH RC CCH2CH2OH CHBr3 Br Br (12) 8-3写出下列反应主要产物的构型式。 C2H5 CH 3NaI +C C2 H5 CH3 NaSCH3 + (S N2) (S N2) (S N2) CH3 I 2 (CH2)4CH3 H H2O CH3 H CH2(CH2)4CH3 HO C Br CH2CH2CH3CCH2CH3 H2 Lindar催化剂 C H C CH2CH2CH3 H (1) (2) (3) (4)

最新有机化学实验部分思考题答案

部分思考题答案: 1、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实验该如何操作才能减少产物的损失? 索氏提取器萃取充分;升华时水分除干净;样品变茶砂;升华装置不漏气;严格控制升华温度。 2、乙酸正丁酯制备实验有哪些方式可提高乙酸正丁酯的收率?对乙酸正丁酯的粗产品进行水洗和碱洗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最后蒸馏后收集得到的乙酸正丁酯混浊是何原因? 增加某一种反应物浓度,减少(某一种)生成物浓度(去除反应中形成的水,使用分水器)等方式。 (1)水洗目的是除去水溶性杂质,如未反应的醇,过量碱及副产物少量的醛等。 (2)碱洗目的是除去酸性杂质,如未反应的醋酸,硫酸,亚硫酸甚至副产物丁酸。蒸馏时仪器没有完全干燥,产物中含有水分,造成乙酸正丁酯混浊。 3、为什么蒸馏时最好控制馏出液的速度为1-2D/S为宜? 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所以要控制加热温度,调节蒸馏速度,通常以1-2D/S 为宜,否则气液达不到平衡。蒸馏时加热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则会在蒸馏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使一部分液体的蒸气直接受到火焰的热量,这样由温度计读数会偏高;另一方面,蒸馏也不能进行的太慢,否则由于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为馏出液蒸气充分、浸润而使温度计上读数偏低或不规则。 4、重结晶时理想溶剂应具备哪些条件? (1)溶剂不与被提纯物发生化学反应;(2) 被提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应随温度变化,即高温时溶解度大,而低温时溶解度小;(3)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大,或者很小;(4) 被提纯物在溶剂中能形成很好的结晶,并且容易分离;(5)溶剂应无毒,沸点较低,操作安全,价格合适并有利于回收利用。 5、重结晶的主要操作过程及各步骤的目的 (1)热饱和溶液的制备。溶剂充分分散产物和杂质,以利于分离提纯。 (2)脱色。吸附色素和树脂状杂质。 (3)热过滤。除去不溶物质。 (4)冷却结晶。进一步与可溶性杂质分离。 (5)过滤。晶体从留在母液中的杂质彻底分离。

有机化学高占先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 不饱和烃 6-1 命名下列各化合物。 (CH 3)2CHCH 2 CH 2 CH 3 CH 2CH(CH 3)2 C C H 3C H C CH 2 H H 3CH 2CH 3 H CH 3 1 2 3 4 5 6 7 8 9 12 34 5 6 78 C C C 25 H 3C C 3)3 C C 2H 5 2,4-二甲基-1-戊烯 3-异丁基环已烯(E )-1,3-戊二烯(S )-6-甲基-1,3-环辛二烯(3R ,4Z )-3,6-二甲基-5-丙基-4-壬烯 (E )-3-甲基-4-叔丁基-3-辛烯-5-炔 1 2 3 4 5 (1)(2) (3) (4)(5)(6) (2)也可命名为:3-(2-甲基丙基)环已烯 6-2 按要求比较反应活性。 (1)B >C >A ; (2)A >B >C >D >E ; (3)A >C >B >D ; (4)B >A >C >D . 6-3 将下列各组碳正离子按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成序。 (1)B →A →C →D ; (2)A →C →B 。 (3)C →D → B →A 6-4 指出下列分子中各存在哪些类型的共轭体系? (1)、(3)和(4)都是p-π共轭体系;(2)π-π和p-π共轭体系。 (1)和(4)还有π-σ和p-σ超共轭。 6-5下列各对结构式是构造异构体系还是共振结构关系? (1)构造异构体; (2)、(3)和(4)共振结构。 6-6 下列各组极限结构式,哪一个极限结构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较大? (1) B 式(负电荷处在电负性较大的O 上比处在C 上稳定) ; (2) B 式(B 式中所有原子均有完整的价电子层,而在A 式中+C 上没有完整的价电子层); (3)A 式(A 式的正离子为三级碳正离子,正电荷较分散)。 6-7 将下列烯烃按稳定性由大至小排列。 稳定性由大至小顺序为:(2)→(4)→(1)→(3) 反式烯烃比顺式烯烃稳定,内烯烃比端烯烃稳定,双键上取代基多的烯烃比取代基少的烯烃稳定。 6-8查阅并比较(Z )-2-丁烯与(E )-2-丁烯;(Z )-1,2-二氯乙烯与(E )-1,2-二氯乙烯的熔沸点、偶极矩,说明结 构与熔沸点的关系。 经查阅(见下表),题中所给的二组顺反异构体中,Z 型的皆有一定偶极矩,是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较大,因而沸点比E 型的高;而E 型的偶极矩为0,是非极性分子,但对称性较好,有对称中心。熔点比Z 型的高。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竞赛试题(含答案)

化学系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竞赛试题 1.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不能使用的方法有:( A) A.蒸馏;B.升华;C.重结晶;D.色谱分离; 2.重结晶提纯有机化合物时,一般杂质含量不超过:( B ) A.10%;B.5%;C.15%;D.0.5%; 3.重结晶提纯有机化合物脱色时,活性炭用量不超过:( B ) A.10%;B.5%;C.15%;D.0.5%; 4.重结晶时的不溶性杂质是在哪一步被除去的? ( B ) A.制备过饱和溶液;B.热过滤;C.冷却结晶;D.抽气过滤的母液中; 5.用混合溶剂重结晶时,要求两种溶剂;( C) A.不互溶;B.部分互溶;C.互溶; 6.测熔点时,若样品管熔封不严或加热速度过快,将使所测样品的熔点分别比实际熔点:( B ) A.偏高,偏高;B.偏低,偏高;C.偏高,不变;D.偏高,偏低; 7.如果一个物质具有固定的沸点,则该化合物:( B ) A.一定是纯化合物;B.不一定是纯化合物;C.不是纯化合物; 8.微量法测定沸点时,样品的沸点为:( B ) A.内管下端出现大量气泡时的温度;B.内管中气泡停止外逸,液体刚要进入内管时的温度;C.内管下端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 9.利用折光率能否鉴定未知化合物? ( A ) A.能;B.不能;C.不一定; 10.下面哪种干燥剂不适用于干燥N,N,N’,N’-四甲基乙二胺:( CD ) A.MgSO4;B.CaH2;C.P2O5;D.CaCl2; 11.用下列溶剂萃取水溶液时,哪种有机溶剂将在下层? ( BD ) A.二氯甲烷;B.乙醚;C.乙酸乙酯;D.石油醚; 12.乙醇中含有少量水,达到分离提纯目的可采用:( C ) A.蒸馏;B.无水硫酸镁;C.P2O5;D.金属钠; 13.搅拌器在下列何种情况下必须使用:( B ) A.均相反应;B.非均相反应;C.所有反应 14.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馏出液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作用是除去:( A ) A.碳酸钠;B.乙酸;C.硫酸;D.乙醇 15.手册中常见的符号n D20,mp和bp分别代表:( B ) A.密度,熔点和沸点;B.折光率,熔点和沸点;C.密度,折光率和沸点;D.折光率,密度和沸点 1.遇到酸烧伤时,首先立即用( 大量水洗),再用3-5%的( 碳酸氢钠) 洗,然后涂烫伤膏。 2.顺-丁烯二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反-丁烯二酸( 大),因为前者( 极性大)。 3.固体化合物中可熔性杂质的存在,将导致化合物的熔点(降低),熔程( 增长)。 4.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混合物的沸点彼此接近时,可以利用( 分馏),的方法来进行分离,并利用( 沸点-组成曲线or相图)来测定各馏分的组成。 5.在加热蒸馏中忘记加沸石,应先将体系( 冷却),再加入沸石;中途因故停止蒸馏后,重新加热蒸馏时要( 补加)沸石。 6.减压蒸馏装置包括蒸馏、( 减压)、( 检测) 和保护四个部分,为防止损坏抽气泵,保护部分常使用氯化钙、氢氧化钠、石蜡等干燥塔,它们的功能分别是:( 吸收水分)、( 吸收酸性气体)、和( 吸收烃类溶剂)。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饱和烃 5-1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C7H16的构造式,并各以系统命名法命名。 (1)庚烷(3)3-甲基已烷 (4)2,2-二甲基戊烷(5)2,3-二甲基戊烷(6)2,4-二甲基戊烷 (7)3,3-二甲基戊烷(8)3-乙基戊烷(9)2,2,3-三甲基丁烷 5-2 写出下列烷基的名称及常用缩写符号。 (1)甲基(Me—);(2)乙基(Et—);(3)正丙基(n-Pr—);(4)异丙基(i-Pr—);(5)正丁基(n-Bu—);(6)异丁基(i-Bu—);(7)仲丁基(s-Bu—); (8)叔丁基(t-Bu—)。 5-3 比较下列化合物沸点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1) CH3(CH2)4CH3(2) (CH3)2CH(CH2)2CH3 (3)CH3CH2C(CH3)3(4) CH3CH2CH(CH3)CH2CH3 (1)>(4) >(2)>(3)同碳数的烷烃异构体,含支链越多,分子间作用力越弱,沸点越低。 5-4 完成下列反应式: OSO3 H Br Br Br (1) HO2C(CH2)4CO2H HNO3 + (2)

Br Br -60℃ Br 2 +(3) CH(CH 3) 2 CO 2H 2O Cl +Cl Cl Cl 碳正离子重排导致的产物 ++ CH(CH 3)2Br C(CH 3)2Br + (4)Br HBr (5) 5-5 比较下列化合物构象的稳定性大小。 1,4-二甲基环已烷的构象稳定性(1)<(2)。原因是(1)中的二个甲基均处于a 键上,而(2)中的二个甲基则皆处于e 键上,后者构象能量较低,较稳定。 3 H 3 3 CH 3 CH 3 H 3C CH 3 (1) (2) 5-6 下列异构体中哪个最稳定? 题目所示二甲基环已酮三个异构体对应的构象式如下,从中可看出(3)最稳定,因为其两个甲基均处于e 键上,体系能量较低。 O O O (1) (2)(3) 5-7 环丙烷内能高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环丙烷分子中碳原子为不等性sp 3杂化,轨道重叠比开链烷烃的小,形成的碳碳共价键键能小(即有角张力),容易断裂,不如开链烷烃牢固;其次是环丙烷的三个碳原子共平面,

2013-2014第一学期有机化学实验理论考试及答案

考试科目:2013-2014第一学期有机实验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蒸馏是有机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分离提纯方法,要求混合物的沸点差至少大于()。蒸馏时,盛混合物的烧瓶中,液体体积应小于()。当产品沸点高于140℃,应该采用()冷凝管。 2、蒸馏时,如果馏出液易受潮分解,可以在接受器上连接一个(),以防止()的侵入 3、进行蒸馏时至少要准备两个接收瓶,因为在达到预期物质的沸点之前会有沸点较低的液体先蒸出,这部分液体称为() 4、在蒸馏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5、比移值是指()的比值。 6.分馏操作中,液泛现象是指(),回流比是指()。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下面正确的做法是() A.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未于大气相通就打开旋塞。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中进行分离。 C.上层液体经漏斗的上面的口放出 D. 将两层间存在的絮状物放出。 2、低沸点液体蒸馏时 (如溴乙烷),除了与一般蒸馏操相同以外,还要强调的是() A、都有一处通大气 B、接受器用冰水浴冷却 C、要加沸石 D、不能用明火加热 3.重结晶的常压热过滤常用的仪器是( )。 A、有颈漏斗 B、热滤漏斗 C、玻璃丁漏斗 D、布氏漏斗 4、乙酸乙酯中含有()杂质时,可用简单蒸馏的方法提纯乙酸乙酯。 A.正丁醇 B.有色有机杂质 C.乙酸 D.水. 5. 在重结晶时,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为避免热滤时晶体析出,可以加过量50%-100%的溶剂 B.为了节省时间,溶液处于沸腾状态下,不需冷却,就可加入活性炭脱色 C.活性炭可以一开始就加入 D.溶剂的用量是根据溶解度计算量多加20-30% 6、当加热后已有馏分出来时才发现冷凝管没有通水,应该() A、立即停止加热,待冷凝管冷却后,通入冷凝水,再重新加热蒸馏。 B、小心通入冷凝水,继续蒸馏。 C、先小心通入温水,然后改用冷凝水,继续蒸馏。 D、继续蒸馏操作。 7、水蒸气蒸馏结束时,应该先() A、停止通水 B、停止加热 C、停止接收产品 D、打开T形管螺旋夹 8、用薄层色谱分离混合物时,下列溶剂洗脱能力最强的是() A、乙酸 B、乙醇 C、乙酸乙酯 D、石油醚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10套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将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使蒸气冷却再凝结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称为()。 2、减压蒸馏装置中蒸馏部分由()、()、()、()及()、()等组成。 3、熔点是指(),熔程是指(),通常纯的有机化合物都有固定熔点,若混有杂质则熔点(),熔程()。 4、()是纯化固体化合物的一种手段,它可除去与被提纯物质的蒸汽间有显著差异的不挥发性杂质。 5、按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常用的柱色谱可分为()和()两种。 6、芳胺的酰化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及()两个方面。 7、采用重结晶提纯样品,要求杂质含量为()以下,如果杂质含量太高,可先用(),()方法提纯。 8、在从天然物槐花米中提取芦丁,提取液中加入生石灰可以()芦丁,加入盐酸可以沉淀芦丁。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常用的分馏柱有()。A、球形分馏柱 B、韦氏(Vigreux)分馏柱 C、填充式分馏柱 D、直形分馏柱 2、水蒸气蒸馏应用于分离和纯化时其分离对象的适用范围为()。A、从大量树脂状杂质或不挥发性杂质中分离有机物B、从挥发性杂质中分离有机物C、从液体多的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固体产物 3、在色谱中,吸附剂对样品的吸附能力与()有关。A、吸附剂的含水量 B、吸附剂的粒度 C、洗脱溶剂的极性 D、洗脱溶剂的流速 4、环己酮的氧化所采用的氧化剂为() A、硝酸 B、高锰酸钾 C、重铬酸钾5.1)卤代烃中含有少量水()。2)醇中含有少量水()。3)甲苯和四氯化碳混合物()。 4)含3%杂质肉桂酸固体()。A、蒸馏 B、分液漏斗 C、重结晶 D、金属钠 E、无水氯化钙干燥 F、无水硫酸镁干燥 G、P2O5 H、NaSO4干燥 6、重结晶时,活性炭所起的作用是()。A、脱色 B、脱水 C、促进结晶 D、脱脂 7、正丁醚合成实验是通过()装置来提高产品产量的?A、熔点管 B、分液漏斗 C、分水器 D、脂肪提取器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液体的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即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气压。() 2、在蒸馏低沸点液体时,选用长颈蒸馏瓶;而蒸馏高沸点液体时,选用短颈蒸馏瓶。() 3、薄层色谱可用于化合物纯度的鉴定,有机反应的监控,不能用于化合物的分离。() 4、化合物的比移值是化合物特有的常数。() 5、重结晶实验中,加入活性碳的目的是脱色。() 6、在进行正丁醚的合成中,加入浓硫酸后要充分搅拌。() 7、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上层液体经漏斗的下口放出。() 8、纯净的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 9、微量法测定沸点时,当毛细管中有一连串气泡放出时的温度即为该物质的沸点。() 10、硫酸洗涤正溴丁烷粗品,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正丁醇及副产物1-丁烯和正丁醚。() 四、实验装置图。(每题10分,共20分)1、请指出以下装置中的错误之处?并画出正确的装置。 2、画出柱层析装置示意图,并简述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减压蒸馏操作的理论依据。当减压蒸馏结束时,应如何停止减压蒸馏?为什么?() 2、什么叫共沸物?为什么不能用分馏法分离共沸混合物? 3、在乙酰苯胺的制备过程中,为什么是冰醋酸过量而不是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专题练习1有答案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题(一) 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为CH3CH2OH CH2===CH2↑+H2O, 反应时,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SO2,有人设计下列实验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的试剂分别是(填标号):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 A.品红溶液B.NaOH溶液C.浓硫酸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能说明SO2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证乙烯存在的现象是____ 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应选用浓硫酸、浓硝酸在55℃~60℃条件下生成。 (1)实验时选用的加热方式是() A.酒精灯直接加热B.热水浴加热C.酒精喷灯加热 (2)选择该种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表数据: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2)按装置图安装好仪器后,在大试管中配制好体积比为3︰2的乙醇和乙酸,加热至沸腾,很久也没有果香味液体生成,原因是。 (3)根据上表数据分析,为什么乙醇需要过量一些,其原因是。 按正确操作重新实验,该学生很快在小试管中收集到了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在图中圆括号表示加入适当的试剂,编号表示适当的分离方法。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著第十一章课后答案

第11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11-1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由强至弱排列成序。 CH 3COOH ClCH 2COOH Cl 3CCOOH OH A. B. C. D.A. B. C. D. COOH Br COOH NO 2COOH OCH 3 COOH NO 2NO 2 COOH OH COOH COOH OH A. B. C. (1) (2) (3) (1)D >B >A >C ; (2)C >B >A >D ; (3)B >A >C 。 知识点:羧酸的酸性。 11-2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水解反应速率由大至小排列成序。 CH 3COCl (CH 3CO)2O CH 3CONHCH 3 A. B. C. D.COOCH 3 NO 2 COOCH 3 CH 3 COOCH 3 A. B. C. (1) (2)CH 3COOC 2H 5 (1)A >B >D >C ; (2)A >C >B 。 知识点:羧酸衍生物水解反应活性。水解反应是亲核加成-消除反应,连有吸电子基有利于反应进行。 11-3 比较下列酸在H + 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的速率。 HCOOH CH 3COOH CH 3CH 2COOH (1)(2)(3)(CH 3)2CHCOOH (4) (1)>(2)>(3)>(4) 知识点:酸酯化反应活性。 11-4 完成下列反应。

(1) COOH OH OH O O O + (1) LiAlH 4(2)H 2C COOH 2H 2C CH 2OH SOCl 2 (3)H 3C CH 2CH 23C CH 2CH 2COCl H 3C O AlCl 3 (分子内酰基化) (1) Zn, CH 3CH(Cl)COOEt (Reformasky 反应) (4) (2) H 2O O OH CHCOOC 2H 5CH 3 (5) Br 2/红磷 CH 2 COOH CHCOOH Br (酰胺还原) (6) N H O (Hofmann 降解) (7) 2 2 C 6H 5 H 32 C 6H 5 H 3 (8) H 3O (Claisen 酯缩合反应, Wittig 反应, Mannich 反应) 32(9) △ COOH O (10) 3 (酯与格氏试剂反应,羟醛缩合反应)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专题练习有答案

中有机化学实验题 浓硫酸 1 .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为CH3CH2OH ――CH2===CH 2 H2O,反应时,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 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SO2,有人设计下列实验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的试剂分别是(填标号):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A ?品红溶液 B . NaOH溶液 C ?浓硫酸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 能说明SO2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确证乙烯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应选用浓硫酸、浓硝酸在55C?60C条件下生成。 (1) 实验时选用的加热方式是() A ?酒精灯直接加热B.热水浴加热 C ?酒精喷灯加热 (2) 选择该种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已知下表数据: 某学生做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岀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按装置图安装好仪器后,在大试管中配制好体积比为 3 : 2的乙醇和乙酸,加热至沸腾,很久也没 有果香味液体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上表数据分析,为什么乙醇需要过量一些,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按正确操作重新实验,该学生很快在小试管中收集到了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在图中圆括号表示加入适当的试剂, 编号表示适当的分离方法。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14章答案完整版)_第1-7章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14章答案完整版) _第1-7章 1-6哪些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哪些是极性分子?试以 “”标明极性分子中偶极矩方向。 答:除(2)外分子中都含有极性键。(2)和(3)是非极性分子,其余都是极性分子。分子中偶极矩方向见下图所示,其中绿色箭头所示的为各分子偶极矩方向。 H H 33 H 3I I (1) (2) (3) (5) (6) (7) (8) 1-9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1)D >A >C >B ;(2)A >B >D >C 1-18 下列物质是否含有共轭酸和共轭碱?如有,请分别写出。 答:(1)即有共轭酸也有共轭碱,共轭酸是CH 3NH 3+,共轭碱是CH 3NH 2-; (2)共轭酸是CH 3OH ; (3)即有共轭酸也有共轭碱,共轭酸是CH 3CH 2OH 2+,共轭碱是CH 3CH 2O -; (4)共轭酸是H 2; (5)共轭酸是CH 4; (6)共轭碱酸是CH 3CH 2+,共轭碱是CH 2=CH -。 2-3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8)1-甲基螺[3.5]-5-壬烯; (11)5,7,7-三甲基二环[2.2.1]-2-庚烯; 2-7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8) 叔氯丁烷 (1) (2) (3) (4) (5) (6) (7) (8) (9) F NO 2 2 Cl Cl Cl Cl Cl Cl Br Br Br Br Br CH 2Cl CH 3CCHCH 3 I 3 I H 3CC CHCH 3 Cl CH 2CH CCH 3 Br (CH 3)3C Cl CH 3CH 2CHCH 3 Br 2-12 命名下列化合物。 (5)N-溴代丁二酰亚胺; 2-13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1.3.5.7.8.)

有机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上)标准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上)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1.安装一套简单蒸馏的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蒸馏? (2)说明蒸馏装置中各部分仪器的名称及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3)蒸馏沸点高于130℃液体化合物时应使用何种冷凝管? 答: (1)蒸馏就是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状态使该液体变成蒸气,然后将蒸气冷凝后得到液体的过程。 (2)仪器安装注意事项:装置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原则安装;各磨口之间涂凡士林; 温度计水银球的上缘与蒸馏头支管的下缘相平;加入沸石防止暴沸;使冷凝管的进水口在下面,出水口在上面;蒸馏低沸点化合物时要在接液管的支管接一根橡皮管引入水槽。 (3)蒸馏沸点高于130℃的液体化合物时应使用空气冷凝管。 评分标准:装置70﹪,问题30﹪。 2.安装一套简单分馏的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分馏与蒸馏在原理及装置上由哪些异同? (2)分馏与蒸馏时,温度计应放在什么位置?过高、过低对分馏与蒸馏有什么影响?答: (1)原理:分馏与蒸馏都是利用化合物具有不同沸点而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但蒸馏分离的液体混合物各组份的沸点相差应大于30℃。分馏则适用于沸点相差不太 大的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装置:分馏即在蒸馏的基础上用分馏柱来进行。 (2)使温度计水银球的上缘与蒸馏头支管的下缘相平,过高则温度计表示的沸点低于馏出物的沸点,过低则高于。 评分标准:装置70﹪,问题30﹪。 3.安装一套简单分馏的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分馏与蒸馏在原理及装置上由哪些异同? (2)沸石在蒸馏和分馏中起什么作用?在液体沸腾时为何不能补加沸石? 答: (1)同2(1) (2)加入沸石防止瀑沸,液体沸腾时补加沸石则沸腾太剧烈,使液体冲出反应瓶。 评分标准:装置70﹪,问题30﹪。 4.安装一套水蒸气蒸馏的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水蒸气蒸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水蒸气蒸馏? (2)停止水蒸气蒸馏时,在操作上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答: (1)水蒸气蒸馏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或难溶于水、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物中,使该有机

有机化学实验练习题及答案..

二、填空题 1.一个纯化合物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叫做,当含有杂质时,其 会下降,会变宽。 2.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位置是。 3.常用来鉴别葡萄糖和果糖的试剂是。 4.甲基橙的制备中,重氮盐的生成需控制温度在,否则,生成的重氮盐易发 生。 5.在加热蒸馏前,加入止暴剂的目的是,通常 或可作止暴剂。 6.色谱法中,比移值R= 。f 7.进行水蒸气蒸馏时,一般在 时可以停止蒸馏。 8.碘仿试验可用来检验或两种结构的存在。 四、问答题 1.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1) 熔点管壁太厚; (2) 试料研的不细或装得不实; (3) 加热太快; 2.在粗制的乙酸乙酯中含有哪些杂质?如何除去?请写出纯化乙酸乙酯的简要操作步骤。3.设计一方案分离提纯苯酚、苯胺和苯甲酸混合物。 五、请回答制备乙酰乙酸乙酯中的有关问题 1.写出反应原理。 2.写出主要反应步骤。 3.反应液在洗涤前为什么要加50%的醋酸? 4.画出减压蒸馏装置图。 二、填空题 1.当重结晶的产品带有颜色时,可加入适量的脱色。 2.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干燥应在中进行。 3.某些沸点较高的有机化合物在加热未达到沸点时往往发生或现象,所以不能使用蒸馏进行分离,而需改用蒸馏进行分离或提纯。 4.甲基橙的制备中,重氮盐的生成需控制温度在,否则,生成的重氮盐易发 1 生。 5.在加热蒸馏前,加入止暴剂的目的是,通常或可作止暴剂。 6.乙酸乙酯(粗品)用碳酸钠洗过后,若紧接着用氯化钙溶液洗涤,有可能产生现

象。 7.碘仿试验可用来检验或两种结构的存在。 四、问答题 1.在乙醚的制备实验中,滴液漏斗脚端应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2.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采取那些措施提高酯的产率? 3.选择重结晶用的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五、综合题 1.沸石(即止暴剂或助沸剂)为什么能止暴?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怎么办?由于某种原因中途停止加热,再重新开始蒸馏时,是否需要补加沸石?为什么? 2.请回答有关薄层色谱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简述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 (2)简述薄层色谱的实验过程及其中的注意事项。 (3)比移值R的计算公式。f二、填空题 1.当一个化合物含有杂质时,其熔点会,熔点距会。 2.蒸馏时,如果馏出液易受潮分解,可以在接受器上连接一个,以防止 的侵入。 3.液体有机物干燥前,应将被干燥液体中的尽可能,不应见到有。 4.蒸馏时,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应立即,待后再补加,否则会引起。 5.减压过滤的优点有:(1) ;(2) ; (3) 。 6.可以用反应来鉴别糖类物质。 四、问答题 1.蒸馏时加热的快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 2.在乙酰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加入50%醋酸和饱和食盐水的目的何在? 3.重结晶操作中,活性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不能在溶液沸腾时加入? 4.在肉桂酸制备实验中,为什么要缓慢加入固体碳酸钠来调解pH值? 2 五、综合题 1.如何除去苯甲醛中的少量苯甲酸,写出简要步骤。 2.回答水蒸气蒸馏中的有关问题。 (1)水蒸气蒸馏中被提纯物质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2)请画出水蒸气蒸馏简易装置。 (3)水蒸气蒸馏是否何以停止,怎样来判断? 二、填空题 1.液体的沸点与有关,越低,沸点越。 2.蒸馏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时,沸点较低的蒸出,沸点较高的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