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28题.doc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题题型训练 ---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晚清时期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序123456789101112

答案

1.【 2015 年全国 II卷.29-1】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

实系伪造。 1891 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维新变法 D .颠覆孔孟学说

2.【 2018 年全国 I 卷 .28-1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

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

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3.【2018 年全国 II卷.28-1】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

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

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4.【2015 年全国 I 卷 .28-2 】1852 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

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

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D.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5.【 2015 年全国Ⅱ卷 .28-2】奕 ?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 ;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 ;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

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6.【 2016 年全国 I 卷.29-2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

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

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7.【 2016 年全国 II卷.28-2】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

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8.【 2017 年全国 I 卷.28-2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

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 1 钱。这一举措

A.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B.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C.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D.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9.【 2017 年全国 II卷.28-2】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

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这种变化反应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用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10.【 2018 年全国 I 卷 .28-2】据研究, 1853 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 便士,而中国是 0.94 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C.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D.经济的发展程度低于印度

11.【 2018 年全国Ⅲ卷 .28-2 】 1897 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

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

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12.【 2017 年全国Ⅲ卷 .28-3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

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

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28 题 ---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晚清时期参考答案

1. 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学伪经考》将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斥为伪经,其

目的是摧毁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理论依据,为维新变法扫清障碍,因而遭到清政府的禁毁,

故 B 项符合题意;《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自身对儒学的考究, 主观意识较强,真实性不强,

故A 项错误;《新学伪经考》主要内容是考据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 目的是对儒学体系加

以改造,不是介绍西方思想,也不是颠覆孔孟学说,故CD项错误。

2. C【来源】 2018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I 卷 )

【解析】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 C 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 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

点睛:“现实的问题历史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思路,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

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

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

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

3.D 【解析】题干中地方督抚上奏的内容中认为,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清朝的地方督抚已经注意按照国际法来处理中日之间的交

涉问题,这明显体现了近代的外交观念,故选D;题干中没有说到日本是借助于西方列强侵

害中国的权益,故 A 与题意不符;由“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可知,当时琉球国还在向中国进贡,维持着朝贡关系,故 B 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地方督抚的上奏只是在行使其职权,对政府提出建议,而不是干预朝廷外交事务,故 C 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名师点睛:中国外交近代化是指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中,中国一方面试图通过自身的力量赶走外国侵略者获取独立,另一方面认同接受西方文明,外交上从消极排斥与抵抗、

蒙昧无知中丧失主权,转变为接触与适应、尝试改变弱势处境,再到主动争取国际社会主体权资格、追求建立平等新型外交的历史演变过程。

4.C【解析】由题干材料“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及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

争后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滞销,这才导致英国商人用滞销的棉布

包装中国生丝,故 C项正确;包装布变化与质量无关,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可以满足外包装

的需要,故 A 项排除;英国棉布运到中国是为了销售,不是为了包装,故 B 项排除;包装布的变化不能体现出中国生丝在英国的销售情况,故 D项排除。点睛:材料“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是解题的关键。

5. 【答案】 A【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当时的国人对倡导洋务或与洋务有关的人和事件持轻视反对态度,体现出传统观念对外来事物的排斥,故 A 项正确;倡导洋务和出使国外不是崇洋媚外的行为,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洋务运动只学器物,不学制度而受到批判,故 C 项错误;国人抵制洋务不是因受外国侵略而产生的爱国情感,而是对外来文明的抵触,故 D 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