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印常见问题

合集下载

包材品质丨移印的不良状况及相应对策

包材品质丨移印的不良状况及相应对策

包材品质丨移印的不良状况及相应对策导读移印工艺是随着丝网印刷工艺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印刷方式,它能够在不规则对象表面上印刷文字、图形和图象,现在正成为一种重要的特种印刷,但在移印中经常会出现很多不良状况,本文提一些移印的不良状况及对策,内容供优品包材系统的采供朋友们参考:一、印字边缘缺陷以下为问题发生可能的原因与对策1、使用新的胶头胶头表面的黏着度不足,油墨无法顺利地从钢板上转移到胶头上,就可能产生印字的缺陷。

当发生这样的状况,将沾着油墨溶剂的布在胶头上轻擦数次~数十次。

这种方式请一边确认印字的完成状况一边进行。

必须注意,太强力的擦拭胶头,会造成黏着度过高,形成油墨残留的状况。

试印后,若仍发生印字缺陷,请调整油墨的黏度。

2、油墨黏度过高油墨的黏度若是过高,会造成油墨不易从钢板上转移到胶头上,此时请添加溶剂。

印刷时,油墨槽中的油墨会因为自然蒸发而黏度上升,所以适时补充溶剂是必须的。

3、溶剂的干燥速度过快钢版上的油墨若是太快干燥,就会发生印字缺陷。

夏天室温过高的时候,请选用干燥较缓慢的溶剂。

4、胶头的形状太过平坦胶头的顶点由于对于油墨的移转性较差,所以请尽量不要使用到胶头的顶点。

一般来说,印刷图样都会设在离胶头最尖端处3~5mm以上的的距离。

5.使用胶头的顶点在做印刷请用油墨移转性较好的尖胶头。

6.钢版上油墨的分布不完全油墨无法均匀的涂在钢板上,部分的油墨较快干燥,造成印字缺陷。

请检验油墨刮板与钢版间的间隙处,溢出的油墨量。

二、印字线油墨溢出以下为问题发生可能的原因与对策1、油墨刮板与油墨的接触不良如果在钢版上产生一层薄膜,由于润滑作用,胶头与钢版之间过滑造成接触不良,就可能会发生油墨的溢出。

此时可以增加刮板的空压,如果是可以微调整的刮板,请调整至不会产生油墨薄膜。

2、胶头下压力道过强特别是在使用高硬度的尖型胶头时,时常会发生下压力过强的情况。

当胶头的印刷面积不足时,请选用硬度较低的,或是形状较平坦的胶头来做更换。

移印常见缺陷参考

移印常见缺陷参考

移印常见缺陷参考1.0 颜色偏差1.1成因: 移印油不当,钢板深浅,油有厚薄1.2外观: 颜色不对办1.3解决方法: 调油,晒钢板,留意移印油量厚度2.0 图案变形2.1成因: 胶头压力大,夹具角度不平衡,胶头不当2.2外观: 图案歪斜2.3解决方法: 调试底模或更换胶头3.0 不够色3.1成因: 油稀,钢板浅3.2外观: 色浅,不够色3.3解决方法: 油量加浓,晒深钢板3.4补救: 或考虑印两次4.0 不上油4.1成因: 喷油面不良,油干,胶头太硬4.2外观: 印不上油或局部无油4.3解决方法: 清洗喷油面,调整油面,换胶头5.0 起皱5.1成因: 钢板深,拉头太硬,压力太大5.2外观: 起皱5.3解决方法: 晒深钢板,更换胶头,调整压力6.0 套色不正6.1成因: 调机不良6.2外观: 移印图案或英文字套色错位,歪斜6.3解决方法: 重新调机7.0 拉丝7.1成因: 油干,胶头太硬,钢纹深7.2外观: 拉丝7.3解决方法: 用稀油或更换软胶头8.0 掉油8.1成因: 喷油面光油太多,油太快干8.2外观: 掉油8.3解决方法: 调整喷油光油量,用慢干油9.0 哑色9.1 外观: 移印油光泽不够10.0不到边10.1成因: 油干,胶头不平10.2外观: 不到边10.3解决方法: 用稀油11.0 移印不清11.1成因: 油量太稀11.2外观: 移印不清11.3解决方法: 调整油量浓度或更换胶头11.4 补救: 可考虑印两次12.0 位置偏差12.1 成因: 调机不良12.2 外观: 移印不合适,不分中12.3 解决方法: 重新调机13.0 污糟13.1 成因: 与移印油操作及工作环境有关13.2 外观: 移印面不干净,有污糟13.3 解决方法: 留意移印油,清理工作环境,小心操作14.0 碰/撞花14.1 成因: 工件摆放,包装,运输时发生碰撞14.2 外观: 移印碰/撞花14.3 解决方法: 留意包装,摆放,运输15.0 露底15.1 成因: 油太稀或钢板太滑15.2 外观: 露出喷油底色15.3 解决方法: 晒深钢板或调浓油量15.4 补救: 可考虑印两次。

移印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移印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移印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移印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技术,它能够将图案或文字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了移印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针对移印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讨。

一、图案不清晰在移印过程中,图案可能出现模糊、不清晰的情况。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印版质量不好:印版是移印的核心部件,如果印版质量不好,表面光滑度不够,就会导致图案无法完整地转移到另一个表面。

2. 印刷墨水质量差: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移印的效果,如果使用的墨水质量差,颜色不鲜艳,就会导致图案不清晰。

3. 移印压力不均匀:移印过程中,如果施加的压力不均匀,就会导致图案不完整、模糊。

二、颜色不匹配在移印过程中,有时候可能会出现颜色不匹配的情况,这主要有以下原因:1. 墨水颜色选择错误:选择墨水时,需要根据需要印刷的图案和基材的颜色来选择合适的墨水颜色,如果选择错误,就会导致颜色不匹配。

2. 墨水质量不好:墨水质量差也会导致颜色不匹配的问题,墨水的颜色可能会出现偏差。

3. 基材的颜色影响:基材的颜色也会对移印的效果产生影响,如果基材的颜色不均匀或者有色差,就会导致印刷出来的图案颜色不匹配。

三、印刷不精准在移印过程中,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印刷不精准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 移印位置不准确:移印时需要注意位置的准确性,如果位置不准确,就会导致印刷不精准。

2. 移印速度过快:移印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印刷不精准,无法将图案完整地转移到另一个表面。

3. 移印压力不足:移印过程中,如果施加的压力不足,也会导致印刷不精准,图案无法完整地转移。

四、移印层不牢固在移印过程中,有时候可能会出现移印层不牢固的情况,这主要有以下原因:1. 印版表面不平整:印版的表面需要保持光滑平整,否则会导致移印层不牢固。

2. 移印压力不足:移印时需要施加适当的压力,如果压力不足,就会导致移印层不牢固。

3. 基材表面处理不当:移印前需要对基材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移印层不牢固。

移印常见问题

移印常见问题

常见故障之一:印刷品的线条和文字不清楚,出现模糊现象。

常见故障之二:油墨的粘着性达不到要求
常见故障之三:印刷品上出现明显的针孔状
假若小针孔较大,而且出现在印刷品上的同一位置,那么要检查移印头和凹版上的图象。

如果需要,更换移印头和凹版。

常见故障之四:墨层厚度不平整
经常出现在油墨覆盖区域较大的部位。

常见故障之五:印刷图象出现扭曲
在表面凸起或凹下的物件之上印刷时,经常会出现图象扭曲的故障
常见故障之六:油墨遮盖力太差
在深色物件上印刷单色油墨时经常会出现油墨的遮盖力不足。

在这情况下,一般要再印一次颜色才能达到需要的遮盖程度。

例如,在深色背景之上印刷白色油墨,有时要印刷几次,需要铺上足够的墨量才能获得较为明亮的图象
常见故障之七:图象蹭脏
印刷时油墨太稀,或者移印头发生滑动,都会使印刷图象蹭脏。

移印头太硬、印刷物件固定不牢固、印刷物件在夹具上的角度不正确,及移印头的压力过大等均会导致印刷过程中移印头滑动。

常见故障之八:多色印刷出现套印不准
常见故障之九:印刷图象呈斑点状
腐蚀凹版上油墨干燥结皮通常会导致印刷品上出现斑点或白点
常见故障之十:油墨黏附在移印头的表面
移印过程中,如果移印头从凹版上完全吸附了印刷图象的油墨,但是并没有把完全油墨转移到印刷物件上,那么印刷品上会出现白点。

常见故障之十一:印刷图象的边缘呈头发丝状
出现这种印刷故障,可能因为印刷物件表面有静电,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这种故障,例如移印头形状、油墨黏度不恰当等等。

移印生产中常遇问题及解决方法

移印生产中常遇问题及解决方法

移印生产中常遇问题及解决方法制作移印胶头流程(图解)注:1.随着移印矽油量增大,移印胶头越来越软2.随着移印矽油量增大,添加硬化剂份量相应增大3.随着硬化剂量增大,移印胶头固化速度会加快4.室温高时,建议采用慢干硬化剂;室温低时,建议采用快干硬化剂制作移印胶头常出现问题及原因1.所倒出胶头不容易干或部分不干A.搅拌不均匀B.硬化剂份量不够2.倒出胶头表面有气孔或使用寿命不长A.硬化剂过量加入固化速度过快B.矽油所占份量大,破坏了移印矽胶份量3.移印胶头板容易脱落A.胶头板没有钻孔介花B.盖木板时移印胶浆已接近固化移印胶头各配剂对照表移印中主要工艺参数及不良现象的对策一、设备的选择主要工艺参数承印物,一般都不大,常选择手动或电动的小型移印机就适用了。

这里就电动移印机作简单介绍:电动移印机主要构成有:胶头、油盘、刮刀件组、无级调速、开关“运行/手动”、夹具升降台等。

由于它无需传统的气泵气源,且采用了220v民用电源的机械传动系统。

电子无级变速功能,使得运作场地、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承印品的下机速度等大大简化,优点也就显突:稳定性强、精度可控、成本低、体积小、使用方便、质量可靠。

二、胶头的型号主要工艺参数●胶头应该具备良好的吸墨性和脱墨性,良好的回弹性和耐疲劳,良好的耐溶剂等性能。

根据承印品就胶头的大小、形状、软硬、颜色对照供应商提供的图表或实物型号作出选择,再后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和寿命定型一种型号规格。

●胶头应与承印品触变形较小,印头直径比字案大约3mm,印版细线条多,胶头相对选软些。

●胶头要放置于5—25℃干燥通风库房存放。

●新购的胶头表面有一层脱模剂,使用前用洁布蘸乙醇或洗版剂擦净。

●胶头与承印品的挤压深度不得超过胶头高度的1/3,否则胶头易损伤,图案变形模糊。

不良现象与处理●胶头表面如果有粗糙、松疏、油污、不平整等现象,只能清洗或者更换。

●胶头形状不对,大小不一,体积太小等选择对称有一定角度的胶头,或换用不同形状的胶头,尤应根据所需效果,用园锥形胶头印可见网点,用平胶头印不可见网点;用大胶头;所有胶头的硬度须一致。

移印中常见问题

移印中常见问题

移印中常见问题1、移印应注意哪些关键点???? 移印是通过硅胶头作为中间体,把钢板上的图文转移到工件表面的一种特种印刷方式。

移印最主要应注意工件、钢板、胶头、油墨四者之间的变化关系,例如钢板的深度、胶头软硬、形状、大小、油墨的挥发速度、油墨的特性、工件表面特征、工件的支撑、外界的环境控制等,只要能够处理好上述相关参数的变化,并加以调整,就能基本上了解移印的基本规律。

以上只是谈谈简单的看法,具体操作必须依实际变化而应用,并在应用中学习掌握。

2、丝印和移印稀释剂有什么区别???? 移印和丝印稀释剂的区别最大体现在组成成分和挥发快慢上。

其中因生产厂商不同稀释剂组成分有所区别,形成品质不同,不在这里讨论,主要讨论移印丝印稀释剂挥发速度。

移印要求开油水快干,避免胶头不能很好的实现油墨转移,丝印则要求慢干,以避免丝网堵网。

但是在一定场合下,丝印开油水可以用于移印上(必须为同一性质的开油水),例如在干燥温度高的情况下,可以通用丝印开油水来调剂挥发速度。

一般情况下,快干开油水不用于丝网印刷上,但可以用洗网。

3、怎么判断钢板的深浅是否合适???? 一般常规移印钢板的深度2.4μm左右。

如细小文字、线条2μm即可。

实体图文,则3μm以上也适合,网点图文1.6μm可能偏深了,所以具体的钢板深浅依图案以及对墨层的要求而定。

又如同一种图文,若所印刷工件表面粗糙,麻面或光洁面,所要求钢板深度又有区别,要判断钢板的深浅,有两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 ①?? 依数据,用深度计测量钢板的深度,这方面要求有良好的数据管理才能对应。

? ②?? 依实际印刷结果,这方面需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经验,举例说明:如出现回油、图文模糊,较大的可能性为钢板太深。

如出现气泡(砂眼),可能太浅。

如果移印胶头在未印刷到工件时,胶头上油墨已偏向干固,则钢板太浅;如果胶头上油墨呈现不平整状,则钢板太深。

4、红、白、淡黄、兰色胶头有什么区别???? 胶头颜色多样化,主要是由于制胶头原材料颜色而决定的。

使用移印刀片常遇问题及解决办法

使用移印刀片常遇问题及解决办法
使用移印刀片常遇问题及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 常遇问题 刮油不清 漏油漏刮
惰刀(图案太大 时油墨厚度不均) 研磨刀口时间太 长亦不能解决问题
A
B
C
D
E
F
G
H
I
J

图案有拉丝现象
A.研磨刀口 10-60 秒不等 B.稀释油墨 C.加添油墨 D.调轻压力(逆时针转) E.加重压力(顺时针转) F.重新安装刀片(保持清洁) G.选用 10mm 厚钢板 H.图案加网点使用 I.清理刀口油渍 J.刀口过阔,磨尖刀口
一.移印出来产品文字图案有气泡或沙孔
1.移印胶头太软 2.移印胶头太平 3.移印胶头已损伤
更换较硬移印胶头
更换较尖移印胶头
更换移印胶头
4.钢板有蚀刻不到位
5.油墨太稠
6.产品表面有灰尘或油污
重做移印钢板
添加慢干水
用酒精抹干净
7.油墨使用时间过长(受污染变质)
更换较硬移印胶头
二.移印出来产品文字图案出现模糊 1.移印胶头太软 2.移印钢板蚀刻得太深 3.产品有灰尘
更换较硬移印胶头 4.未固定好夹具有松动
更换深度适中移印钢板 5.胶头落下速度过快
抹去产品中灰尘 6.油墨过稀或太稠
固定好夹具
调较胶头下降速度 三.油墨附着性能达不到要求
调较适中油墨
1.油墨选择类型不当
2.产品本身有油污
3.干燥固化时间不够
根据产品选择适用油墨
用酒精抹干净产品
用热风或低温隧道炉烘干

移印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移印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移印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常见故障之一:墨层厚度不平整
常见故障之二:卬刷图象出现扭曲
常见故障之三:油墨遮盖力太差
在深色物件上印刷单色汕墨时经常会出现汕墨的遮盖力不足。

在这情况下.一般要再印一次颜色才能达到需要的遮盖程度。

例如,在深色背景之上印刷白色油墨.有时要印刷几次,需要铺上足够的墨虽才能获得较为明亞的图盘。

常见故障之四:图象蹭脏
卬刷时油墨太稀.或者移印头发生滑动•都会使印刷图彖蹭脏。

移印头太唤、印刷物件固定不牢固. 印刷物件在夹具上的角度不正确,及移印头的压力过大等均会导致印刷过程中移印头滑动。

移印工艺常见故障及消除

移印工艺常见故障及消除

表 5 套印不准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可能原因 移印胶头安装和调整有问题 移印胶头形状不统一, 导致不同颜色的变形 不一致 移印胶头硬度不相同, 导致油墨在不同色相 上厚薄不均匀 油墨在其中一色的扩展大于其他颜色 承印物局部坍塌现象 (如硬质塑料瓶) 工件夹具不够稳定 输送带, 梭动台和转盘工作台精确度不高 夹具不够精密, 支撑性不好 的压力中心 胶头的形状要具有同一性, 保证 4个胶头的形状相同 使用橡胶硬度计确定胶头硬度的同一性, 胶头硬度偏差低于 2% 选用高质量的移印油墨添加准确的稀释剂 选用更好的夹具或气压更大的吹气装置 制作支撑性好, 稳定性好的夹具 安装精确度高的工作台 精确调整, 制作更加精密的夹具 解决办法 调整胶头在最精确的位置转移图文, 保证4个胶头具有同样
出现小针孔
如果针孔连续不断地出现在同一个位置, 应检 查移印胶头和钢板是否受到损伤, 可以用清洗剂洗 净胶头表面和钢板, 如果针孔消失, 说明油墨干燥在 了某个位置, 如果针孔仍然存在, 很可能钢板本身和 胶头有先天的缺陷, 必须更换. 如果图文上的针孔不 规则地出现, 那应该考虑油墨是否出现静电污染或 者被灰尘污染. 胶头使用久了, 表面的微孔常常也是 针孔的罪魁祸首, 养成定期更换胶头的习惯虽然提 高了生产成本,但是改善了移印质量. 见表 3. 实践证明,胶头中心压印区最常出现针孔, 这 是由于这个地方压力过大导致油墨层在胶头和承印 物的表面张力有明显差异所致, 特别是一些金属, 玻 璃和陶瓷材料. 选择胶头要注意保持这样的中心区 不应超过有效印刷面积的10%.
表 4 颜色反串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可能原因 移印胶头表面出现细孔, 老化 印版腐蚀深度太深 油墨干燥速度太慢 承印物表面太光滑, 基材被稀 释剂所侵蚀损坏 解决办法 更换新的胶头, 胶头制作过程请注意配方的精确化 用较浅的深度腐蚀钢版, 用钢版深度计检测钢版 选用快干稀释剂 , 进行吹风干燥, 使用胶头延迟压印功能, 迫使油墨用较 长的时间干燥 两次印刷中用热风或冷风干燥, 或采用两次粘墨一次压印的模式印刷, UV 油墨套印一定要控制好印刷速度

移印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移印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移印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1:胶头吸附的油墨少油墨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黏度大时应加入稀释剂调整;钢板上油墨干了,应将钢板上干墨洗干净后重新放新墨;油墨的溶剂错放,用慢干或适合的溶剂调配油墨并控制印刷环境的温度。

钢模板方面:图文蚀刻深度不够,重新制作钢板;用错了菲林,要更换菲林,使线条的精细度与钢板蚀刻深度相匹配;蚀刻后钢板表面状态不好,更换新的。

胶头方面:胶头太平,应采用一定角度的胶头;胶头表面粗糙造成吸墨难;胶头变形,此时必须给胶头吹风,保持原有的设计形状胶头表面有油而吸不上墨,只有清洗或更换胶头进入钢板强度太大也能引起吸附墨量的减少,应调整力度。

问题2:胶头释放的油墨量少油墨方面:油墨在胶头上干了,用慢干剂调墨解决;油墨黏度太低,胶头太湿,使头上吸附油墨太少,此时可用快干剂调墨。

钢板方面:蚀刻深度不够时,使胶头蘸不到更多的油墨;蚀刻图文太深时,当图文太细时,胶头也不能吸附太多油墨。

因此,钢板上的蚀刻深度与图文的细度应匹配。

胶头方面:当胶头平时,移印中与工件接触时存在气流排不掉,所以胶头应有一定角度;胶头表面太粗糙引起的,更换胶头。

其他方面:移印速度太慢时油墨存在黏弹性,使胶头释放墨量小;当移印环境温度大大超过20度时,墨中溶剂挥发太快,胶头上油墨挥发太快,所以最佳室温为18-20度。

问题3:遮盖不够油墨方面:油墨太薄或透明都会影响遮盖性,所以应选择色密度高的油墨和合适黏度的油墨。

钢板方面:当蚀刻深度不够时,胶头上吸附油墨量就少;注意钢板上图文深度与细< 度要匹配;钢板平面与胶头垂直放置,使胶头蘸墨均匀。

胶头方面:胶头太平不利于蘸墨,所以胶头要有合适的角度和形状,胶头表面疏松、太柔软会引起吸附油墨量少。

承印物方面:表面太油,移印前用酒精除掉;表面颜色太黑,要移印两次以上;表面粗糙,可以更换硬胶头或更换油墨。

其他方面:刮墨刀太软,应更换硬的,使钢模图文槽内填满墨;注意在移印前应清洗模版和刮墨刀。

移印生产中常遇问题及解决方法

移印生产中常遇问题及解决方法

移印生产中常遇问题及解决方法一.移印出来产品文字图案有气泡或沙孔1.移印胶头太软2.移印胶头太平3.移印胶头已损伤更换较硬移印胶头更换较尖移印胶头更换移印胶头4.钢板有蚀刻不到位5.油墨太稠6.产品表面有灰尘或油污重做移印钢板添加慢干水用酒精抹干净7.油墨使用时间过长(受污染变质)更换较硬移印胶头二.移印出来产品文字图案出现模糊1.移印胶头太软2.移印钢板蚀刻得太深3.产品有灰尘更换较硬移印胶头更换深度适中移印钢板抹去产品中灰尘4.未固定好夹具有松动5.胶头落下速度过快6.油墨过稀或太稠固定好夹具调较胶头下降速度调较适中油墨三.油墨附着性能达不到要求1.油墨选择类型不当2.产品本身有油污3.干燥固化时间不够根据产品选择适用油墨用酒精抹干净产品用热风或低温隧道炉烘干制作移印胶头流程(图解)注:1.随着移印矽油量增大,移印胶头越来越软2.随着移印矽油量增大,添加硬化剂份量相应增大3.随着硬化剂量增大,移印胶头固化速度会加快4.室温高时,建议采用慢干硬化剂;室温低时,建议采用快干硬化剂制作移印胶头常出现问题及原因1.所倒出胶头不容易干或部分不干A.搅拌不均匀B.硬化剂份量不够2.倒出胶头表面有气孔或使用寿命不长A.硬化剂过量加入固化速度过快B.矽油所占份量大,破坏了移印矽胶份量3.移印胶头板容易脱落A.胶头板没有钻孔介花B.盖木板时移印胶浆已接近固化移印胶头各配剂对照表移印中主要工艺参数及不良现象的对策一、设备的选择主要工艺参数承印物,一般都不大,常选择手动或电动的小型移印机就适用了。

这里就电动移印机作简单介绍:电动移印机主要构成有:胶头、油盘、刮刀件组、无级调速、开关“运行/手动”、夹具升降台等。

由于它无需传统的气泵气源,且采用了220v民用电源的机械传动系统。

电子无级变速功能,使得运作场地、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承印品的下机速度等大大简化,优点也就显突:稳定性强、精度可控、成本低、体积小、使用方便、质量可靠。

移印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移印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移印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移印是一种常见的印刷工艺,广泛应用于纸张、纺织品、塑料等材料的印刷中。

然而,在移印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印刷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针对移印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解决。

一、印刷图案模糊不清印刷图案模糊不清是移印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印版质量问题:如果印版的制作不精细或印版的使用寿命已经较长,就会导致印刷图案模糊不清。

2. 选用的油墨不适合:如果选用的油墨粘度不合适或颜料颗粒过大,也会导致印刷图案模糊。

3. 压力调节不当:移印机的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印刷图案模糊。

解决方法:1. 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印版,确保印版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 选择适合的油墨,根据印刷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颜色和粘度。

3. 调节好移印机的压力,使其与印版和印刷材料相适应。

二、印刷图案出现偏移印刷图案出现偏移是移印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印版与印刷材料之间的间隙不合适:如果间隙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导致印刷图案出现偏移。

2. 移印机运行速度过快:移印机运行速度过快会导致印刷图案出现偏移。

3. 移印机的定位不准确:移印机的定位系统可能存在问题,导致印刷图案出现偏移。

解决方法:1. 调整好印版与印刷材料之间的间隙,确保适当的接触面积。

2. 控制好移印机的运行速度,使其与印版和印刷材料相匹配。

3. 检查和修复移印机的定位系统,确保准确的定位。

三、油墨传递不均匀油墨传递不均匀是移印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印版表面不平整:印版表面的凹凸不平会导致油墨传递不均匀。

2. 油墨粘度不合适:油墨粘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油墨传递不均匀。

3. 印版与印刷材料之间的接触不良:印版与印刷材料之间的接触不良会导致油墨传递不均匀。

解决方法:1. 定期检查和修复印版表面的不平整问题,确保印版表面光滑平整。

2. 选择适合的油墨,根据印刷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粘度。

三点移印问题简述

三点移印问题简述

三点移印问题简述
在移印时可能出现的三点移印问题
移印机移印时图案变形移位
1、钢版方面:制作时,几色钢模版图案应对齐,且对位可靠。

2、胶头方面:按图案选用合适的胶头和形状,面积过大或过小,胶头太软和太硬都不合适,应调整。

移印压力不能太大,切一定要保持均匀,在钢模版和承印物上的压力要一致。

3、承印物方面:工作材质不能太软,图案离工件边缘不能太近.
4、机器方面:检查每一动作的重复精度是否有差异产生移位,固定螺丝有无锁紧,如果是此原因,需调节机器
5、其他方面:夹具夹紧可靠、角度合适等,以保证图案对准胶头的最高中间位置。

移印机移印时细线条集中
1、油墨方面:调整油墨的干燥性,干燥太慢容易引起细线条集中。

钢版方面:不能蚀刻太深,精细图文蚀刻应分级进行,以达到细线条质量要求。

2、胶头方面:表面不能太粗糙,选用尖一些形状的胶头。

3、承印物方面:应预先定型处理,防止收缩变形。

移印机移印时网点丢失
1、油墨方面:用了快干的稀释剂使墨层太厚同时网点消除;或墨层太薄时网点可见度下降等。

2、钢版方面:调整钢版的蚀刻深度;控制蚀刻深度与图文细度的关系;选用专用于移印的钢板材料。

另外要检查底稿和照相底片质量及网点的合适类型。

3、胶头方面:胶头表面不能太粗糙,选用适合于圆点移印圆锥形状胶头。

承印物方面:表面太粗糙也会影响移印网点效果。

移印常见问题

移印常见问题
其他方面:移印速度太慢时油墨存在黏弹性,使胶头释放墨量小;当移印环境温度大大超过20度时, 墨中溶剂挥发太快,胶头上油墨挥发太快,所以最佳室温为18-20度。6.3 遮盖不够油墨方面:油墨 太薄或透明都会影响遮盖性,所以应选择色密度高的油墨和合适黏度的油墨。钢板方面:当蚀刻深度 不够时,胶头上吸附油墨量就少;注意钢板上图文深度与细< 度要匹配;钢板平面与胶头垂直放置, 使胶头蘸墨均匀。胶头方面:胶头太平不利于蘸墨,所以胶头要有合适的角度和形状,胶头表面疏松、 太柔软会引起吸附油墨量少。承印物方面:表面太油,移印前用酒精除掉;表面颜色太黑,要移印两 次以上;表面粗糙,可以更换硬胶头或更换油墨。其他方面:刮墨刀太软,应更换硬的,使钢模图文 槽内填满墨;注意在移印前应清洗模版和刮墨刀。
5、移印时,印刷后图案为什么常和版图对不上?
因为移印过程是通过有弧度、有弹性的硅胶头在平整的钢板上转移图案到各种不 同形状的工件上。在转移过程中,因胶头压力和作用面不相同而影响胶头的变形 程度,最终影响实际图案和菲林设计图案的差别。控制变形应控制胶头形状、胶 头软硬、胶头大小、工件外形、工件固定、工件支撑力、胶头压力等相关国素。 如确实偏差太大,可修改菲林以适应胶头的变形量达到理想效果。
移印常见问题
10、是否多个颜色的工件必须用多色机一次性印刷?
不一定,必须依工件和印刷套色的具体情况判定。如工件无定位或定位不佳,则需要多色套印,建议 使用多色机型做一次印刷成型;如工件定位性良好,可用单色机作多色套印。如印刷四原色为基础的 套色,最好一次性印刷,以便生产好控制色差。
6.1胶头吸附的油墨少
移印常见问题
移印常见问题
1、移印应注意哪些关键点?
移印是通过硅胶头作为中间体,把钢板上的图文转移到工件表面的一种特种印刷方式。 移印最主要应注意工件、钢板、胶头、油墨四者之间的变化关系,例如钢板的深度、 胶头软硬、形状、大小、油墨的挥发速度、油墨的特性、工件表面特征、工件的支撑、 外界的环境控制等,只要能够处理好上述相关参数的变化,并加以调整,就能基本上 了解移印的基本规律。以上只是谈谈简单的看法,具体操作必须依实际变化而应用并 在应用中学习掌握。

移印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移印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移印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常见故障之一:墨层厚度不平整经常出现在油墨覆盖区域较大的部位。

可能的原因解决方法移印头移印头的形状选择不换另外一种形状的移印头试试当腐蚀凹版凹版材料不当采用钢板凹版,防治油溢出腐蚀深度不当重新制作凹版,而且控制好凹版深度网屏选用不当选用另外的网屏试一试油墨油墨大稀减少稀释剂的用量油墨太稠多加一点稀释剂油墨和添加剂的混合把调配好的油墨放到墨盘之前,使油墨和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不充分承印材料承印物材料的形状很选用合适的移印头不规则其它可能原因刮墨刀太软换一个硬度较大的刮墨刀,或移印机采用墨盅供墨装置常见故障之二:印刷图象出现扭曲在表面凸起或凹下的物件之上印刷时,经常会出现图象扭曲的故障可能的原因解决方法移印头移印头的形状选择不当换另外一种形状的移印头试试移印头太软或太硬使用硬度不同的移印头试试图象过於靠近移印头的边移动一下移印头的位置,或者换一个新的移印头缘腐蚀凹版腐蚀深度太深油墨太稀和印迹蹭脏经常被误为图象扭曲的原因油墨油墨太稀导致印迹蹭脏承印材料印刷时印刷物件发生移动采用特殊夹具或移印头或表面被压扁其它原因印刷物件的夹具选用不当更换夹具,使它能够牢固支撑印刷物件的各个位置夹具发生移动检查夹具,使其牢固印在边角上检查夹具的角度是否正确常见故障之三:油墨遮盖力太差在深色物件上印刷单色油墨时经常会出现油墨的遮盖力不足。

在这情况下,一般要再印一次颜色才能达到需要的遮盖程度。

例如,在深色背景之上印刷白色油墨,有时要印刷几次,需要铺上足够的墨量才能获得较为明亮的图象。

可能的原因解决方法移印头移印头有孔且坚硬换另外的移印头试试移印头形状过平且软,导致不能释放足换一个较硬的、形状尖一点的移印头试试够油墨到印刷物件之上图象过於靠近移印头的边缘移动一下移印头的位置,或者换一个新皂移印头腐蚀凹版腐蚀深度太浅重新制作一块腐蚀深度较深的凹版网屏的类型选择有误用另外一个网屏重新制作一块凹版试试油墨油墨太稀增大油墨的黏稠度油墨转移不完全采用相关的辅助设备来风乾油墨,使移印头上的油墨能够正确释放承印材料由於印刷物件太黑,令图象颜色不够明多印一次,使油墨层厚度稍厚一些亮常见故障之四:图象蹭脏印刷时油墨太稀,或者移印头发生滑动,都会使印刷图象蹭脏。

移印相关问题解答

移印相关问题解答

移印相关问题解答1、防止转移层爆色对纸张含水量有何要求?答:底纸的含水量过高,室内的温、湿度不稳定,转移纸易变形,出现边缘形状凹凸的荷叶边现象。

转移纸的含水量随着存放时间和存放温度的变化,会不同程度地释放。

而转移产品的水分释放过量,纸张的纤维会相对变硬、发脆。

经过模切压痕后,压痕处硬化的纸张纤维会被不同程度破坏。

一般将转移纸含水量控制在6%,印刷车间的温度控制在18~25℃,湿度控制在60%±5%为宜。

2、防止转移层爆色对胶黏剂涂布量有何要求?答:转移纸表面铝层的附着性,主要取决于胶黏剂初干的黏结性能和涂布量。

涂布量的大小同时也直接影响到爆色现象,涂布量过少,胶黏剂渗入纸张的量少,转移铝层不易完全剥离,干燥后的成膜层薄,不易抵抗强压力;涂布量过大,纸张与膜复合时易挤胶,如果烘箱温度调整不当,则成膜性比较差,与铝层的连接牢度不强。

应根据不同的纸张选择不同的涂布量,例如,对于定量为225g/m2的单面涂布白卡纸,其表面光洁度较高,纤维排列紧密,挺度较好,纸张表面的瞬间吸收性能差,涂胶量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1.5~2.0g/m2;对于表面光洁度比较差的纸张,涂胶量一般以2.0~2.5g/m2为宜。

3、防止转移层爆色对干燥系统有何要求?答:干燥系统的长度以12~16m最为适宜,温区至少为3组,4组最佳。

通风、抽风要相对较大,热风直接吹复合好的纸张背面,并根据不同的机速调整烘道温度。

车速慢,温度相应低,反之温度相对高些。

最佳烘箱的调配温度为:车速在100~125m/min时,烘道第一温区设定为100℃,第二温区设定为110℃,第三温区设定为110℃,第四温区设定为90℃。

4、防止转移层爆色对胶黏剂性能有何要求?答:目前,国内使用的转移纸大部分为湿式转移方式,就是把转移胶黏剂涂在转移膜的铝层面或纸张表面,再与纸张或转移膜复合,经过烘箱干燥后再进行离线剥离或连线直接剥离的复合、转移。

针对湿式转移方式,对所使用水性胶黏剂的初干性能、干燥性能、成膜性能、抗水性能(干燥后水不易再溶解)、抗溶剂性能、抗紫外线照射性能、抗摩擦性能、抗高强度压力性能、抗高温性能等都有所要求。

常见移印的质量缺陷与排除方法

常见移印的质量缺陷与排除方法

常见移印的质量缺陷与排除方法常见移印的质量缺陷与排除方法移印工艺和丝网印刷一样,对承印物材料都广泛的适应性,因而在特种印刷行业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

现将移印工艺常见的质量问题作一简单总结,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问题原因分析解决办法1.承印物表面有油腻、灰尘,致使油墨不能完全转移 1.在印刷前要对承印物表面进行清洁处理2.胶头硬度太软2.选择较硬的胶头印迹模糊3、承印物表面带有静电3、用静电消除器消除静电或在油墨中加入抗静电剂4.胶头形状不对4.胶头形状应与承印物表面形态基本吻合5.油墨太稀5.在油墨中加入适量的原墨6.钢板图文边缘粗糙6.重新腐蚀钢板1.油墨粘度太大1.加入稀释剂,调整油墨粘度2.油墨搅拌不均2.开机前应有充分的匀墨时间有气泡3.机器运行速度太快3.降低移印机运行速度4.溶剂选择不对4.加入2%的消印5.胶头压印时空气排除不净5.选择底郡较尖的胶头1.胶头形状不对1.尽量选择胶头能够印刷完整图案时压缩量为10mm的胶头形状2.胶头硬度太软2.远掸较硬的胶头图文变形过大3.晒版软片未作预变形处理3.根据承印物形状和变形趋势,在制作软片时拉伸、压缩,增大、减小图文4 、定位夹具设计不合理4、承印物放在夹具上应保证胶头压印时具有较小的变形5.移印印版与软片贴合时不紧密5.更新晒版6.钢板腐蚀问题6.更新制版1.定位夹具制作精度差,承印物有松动现象1.承印物在夹具上的定位不能发生明显的位移2.分色片重复精度差,致使钢板重复精度差2.重新晒版套印不准3.移印胶头出现塑性变形3.移印胶头制作过程固化不充分、应重做胶头4.多色移印机套准精度差4.移印机套准误差应控制在0.10mm 以下5.气压不稳定5.稳定气源压力针孔1.承印物表面落有尘埃颗粒1.印刷前要对承印物进行表面处理2.油墨染脏2.对油墨进行过滤1、油墨太稀,树脂连结料析出1,再加入适量原墨搅拌均匀墨层光泽度差2.油墨变质2.更换油墨3、油墨本身光泽度差3.在油墨中加入亮光连结料或在承印物表面再涂一层光油1、油墨太稀1.加入油墨,改善油墨粘度过2.油墨本身附着力差2、更换油墨墨层不耐摩擦3.UV油墨固化不完全3、在UV固化时应减低固化速度,延长固化时间4、双组分油墨配比比例不正确4、严格按说明进行调配5.承印物表面性质与油墨抵触5、对承印物表面进行脱脂、粗化、氧化、腐蚀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故障之一:印刷品的线条和文字不清楚,出现模糊现象。

常见故障之二:油墨的粘着性达不到要求
常见故障之三:印刷品上出现明显的针孔状
假若小针孔较大,而且出现在印刷品上的同一位置,那么要检查移印头和凹版上的图象。

如果需要,更换移印头和凹版。

常见故障之四:墨层厚度不平整
经常出现在油墨覆盖区域较大的部位。

常见故障之五:印刷图象出现扭曲
在表面凸起或凹下的物件之上印刷时,经常会出现图象扭曲的故

常见故障之六:油墨遮盖力太差
在深色物件上印刷单色油墨时经常会出现油墨的遮盖力不足。

在这情况下,一般要再印一次颜色才能达到需要的遮盖程度。

例如,在深色背景之上印刷白色油墨,有时要印刷几次,需要铺上足够的墨量才能获得较为明亮的图象
常见故障之七:图象蹭脏
印刷时油墨太稀,或者移印头发生滑动,都会使印刷图象蹭脏。

移印头太硬、印刷物件固定不牢固、印刷物件在夹具上的角度不正确,及移印头的压力过大等均会导致印刷过程中移印头滑动。

常见故障之八:多色印刷出现套印不准
常见故障之九:印刷图象呈斑点状
腐蚀凹版上油墨干燥结皮通常会导致印刷品上出现斑点或白点
常见故障之十:油墨黏附在移印头的表面
移印过程中,如果移印头从凹版上完全吸附了印刷图象的油墨,
但是并没有把完全油墨转移到印刷物件上,那么印刷品上会出现白点。

常见故障之十一:印刷图象的边缘呈头发丝状
出现这种印刷故障,可能因为印刷物件表面有静电,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这种故障,例如移印头形状、油墨黏度不恰当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