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的辨证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胃痛中医ppt课件

胃痛中医ppt课件
1
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 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 证。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癌、胃 下垂、胃粘膜脱垂症、胃神经官 能症、十二指肠球炎,以及部分 肝胆疾病、胰腺炎等以上腹部疼 痛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病 辨证论治。
2
历史沿革 病因病机 诊断及类证鉴别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分型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健康指导
30
31
胃阴亏虚
主症: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 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 大便干结。
舌脉: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32
33
脾胃虚寒
主症: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 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 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 薄。
13
类证鉴别
14
辨证论治
辨寒热
寒证: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 热症: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
辨虚实
实证: 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 虚证: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
15
辨证论治
辨气血 辩脏腑
在气:胀痛或连胁或走窜不定,脉弦,多为初病
在血:刺痛、痛有定处或夜间痛多,脉涩,多为 久病
在胃:胀痛、闷痛、痛无休止、嗳气,多属初发 在脾:胃中隐痛,进食可缓,劳倦则重,属久病 在肝:与情志有关,胀痛连胁、走窜不定、太息
23
24
肝气犯胃
主症:胃脘胀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喜长叹 息,大便不畅。
舌脉:舌苔多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
25
26
本型胃痛乃肝气横逆所致,故立法处方均以治 肝为重点,《临证指南医案》“治肝可以安胃, 凡醒胃必须治肝” 深刻说明了这一点。

中医治疗胃痛 ppt课件

中医治疗胃痛  ppt课件
切痛雷鸣,脾俞、胃俞建运脾湿,适当选用肝经调理气机之穴,针
刺以泻法为主,不灸,或以拔罐点刺放血来泻邪热。中药调理以清
中汤等方剂。
ppt课件
26
其他方法治疗胃痛
胃阴亏耗
取穴:三阴交,足三针,太溪 针刺用补法,不灸以免火耗阴液,得气后接电针仪中药调理
以养阴益胃的一贯煎加减。
ppt课件
27
其他方法治疗胃痛
止 痛
佐使:甘草五分———————————调和诸药
ppt课件
17
相关中药的临床应用
清中汤(《证治准绳》) 主:黄连 、栀子 ——————————清热燥湿
半夏、茯苓、草豆蔻———————祛湿健脾
次: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陈皮———————————助主药理气,又化湿行津
ppt课件
寒邪犯胃
取穴:胃三针即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神阙 中脘为胃的募穴,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与任脉交汇穴是治
疗胃腑疾患的要穴。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调理胃肠的常 用穴位。内关通阴维脉与之合于胃心胸,也可治疗胃部疾患。胃 俞为背腧穴主治胃中寒胀针刺用泻法,多用艾灸法在中脘穴及神 阙附近温和灸来达到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之效。中药调理以温中 散寒理气止痛的方剂如香苏散等配合应用。
ppt课件
20
相关中药的临床应用
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主:黄芪 ———————————— ————补中益气
中 健

桂枝、生姜—————————————温中散寒

次:芍药、甘草、饴糖、大枣———————补虚助阴,缓急止痛
和 胃


ppt课件
21
其他方法治疗胃痛

胃脘痛的辩证施护及护理查房 ppt课件

胃脘痛的辩证施护及护理查房 ppt课件

11
课件
(二)胃脘胀满
• 1.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 症状。
• 2.鼓励患者饭后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 3.根据食滞轻重控制饮食,避免进食过饱。 •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郁怒、悲伤等情志刺激。 •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脾俞、胃俞、肾俞、天枢、神
阙、中脘、关元等。 • 6.遵医嘱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合谷。 • 7.遵医嘱艾灸,取穴:神阙、中脘、下脘、建里、天枢等。 • 8.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16
课件
(二)特色技术
• 1.穴位贴敷:遵医嘱实施穴位贴敷。女性患者妊娠期禁
用。膏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一般以0.2~0.3cm为宜,并 保持一定的湿度。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若出现红疹、瘙 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停止使用,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 予以处理。贴敷期间,应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的食物,避 免烟酒、海味、辛辣及牛羊肉等食物。
胃脘痛的辩证施护及护理查房
二病区 2017年7月
胃脘痛的辩证施护及护理查房 ppt
1
课件
目的

了解责任护士的临床评估能力

检查责任护士中医辩证施护能力

评价护理落实情况
胃脘痛的辩证施护及护理查房 ppt
2
课件
目录
概述
辩证施护
பைடு நூலகம்
病例简述
护理程序
胃脘痛的辩证施护及护理查房 ppt
3
课件
概述
➢ 概念 ➢ 病因病机 ➢ 辩证分型 ➢ 辩证施护 ➢ 中医特色治疗
• (二)肝胃郁热证: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 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治以疏肝清热。

胃痛中医辨证论治(精选课件)

胃痛中医辨证论治(精选课件)
代表方剂
良附丸合香苏散加减。
饮食伤胃证治疗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使用保和丸治疗,以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等中草药组成,能够消食导滞 、和胃止痛,主治饮食伤胃所致的胃痛。
代表方剂:保和丸。
肝气犯胃证治疗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使用柴胡疏肝散治疗,以柴胡、芍药、川 芎、香附、陈皮等中草药组成,能够疏肝 解郁、理气止痛,主治肝气犯胃所致的胃 痛。
VS
柴胡疏肝散。
代表方剂
04
胃痛的日常预防与保健
饮食调理
规律饮食
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平衡 。
适当饮水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消化和排泄 。
饮食宜清淡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 刺激性食物。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物中毒等不良事件发生。
运动保健
适度运动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 跑、游泳等,以增强身体素质。
治疗
调理脾胃功能,常用中药 有黄芪、白术、砂仁等。
寒邪客胃
症状
胃痛急剧、遇寒加剧、得 温则舒、口淡不渴等。
病因
外感寒邪,侵犯胃腑,或 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寒 从内生。
治疗
温胃散寒,常用中药有桂 枝、干姜、吴茱萸等。
饮食伤胃
症状
胃痛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 吐、大便不爽等。
病因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食入辛 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损伤胃腑。
胃痛的症状
症状表现
胃痛的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胀满、恶心、嗳气和呕吐等。疼痛可因病 因、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疼痛性质
胃痛的性质多为隐痛、胀痛、钝痛、灼痛或刺痛等,可伴有嗳气、反酸、嘈 杂、心等症状。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三章.胃痛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三章.胃痛PPT课件

在胃:多属初发,多由外感或伤食所致。症见 胃脘胀痛、闷痛,痛无休止,嗳气,大便不, 脉滑。
在脾:多属久病,胃中隐痛,饥时为甚,进食 可缓,劳倦则重,休息则轻,面色萎黄,疲乏 无力,大便溏薄,脉缓。
在肝:每与情志不遂有关,常反复发作,胃脘
胀痛连胁,窜走不定,太息为快,脉弦。
-
21
【辨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

日久入络


加重

-
12
病机要点
基本病机: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变脏腑:病变部位在 胃 ,但与 肝、脾 的关 系极为密切。
病理性质:胃痛早期多为实证;后期常为 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
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 湿阻、血瘀。
-
13
病机转化:
▪ 比较复杂,可以衍生变证,如便血、 呕血、呕吐、反胃、噎膈。
-
18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分论论治
-
19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实证: 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 1.辨虚实
虚证: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
寒证: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 2.辨寒热
热症: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
3.辨气血 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
20
4.辨脏腑 辨在胃、在肝、在脾。
▪ 基本原则: 理气和胃止痛
同时:审证求因,辨证论治
祛寒勿过辛燥, 养阴谨防滋腻, 补脾注意运脾, 化瘀宜兼理气- 。
散寒 、除湿、 泄热 、消食、 化瘀 养阴益胃、 温阳益气
22
【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 实证
▪ 1.寒邪客胃证 (重点讲述) ▪ 2.饮食停滞证(重点讲述) ▪ 3.肝气犯胃证 ▪ 4.肝胃郁热证 ▪ 5.瘀血停胃证 ▪ 6.湿热中阻证

中医胃病ppt课件

中医胃病ppt课件
方解:方中黄连、山栀清热化湿;半夏、陈皮、茯苓、甘 草、白豆蔻健脾祛湿,理气和胃。可加藿香、佩兰、米仁等芳 香清化之品。
加减:如湿浊较甚,则加苍术、厚朴、菖蒲、砂仁等辛温 燥湿之品,并辅以黄芩、蒲公英等清热药物,以防辛温助热。 若为痰湿阻胃,症见脘腹胀痛,痞闷不舒,泛泛欲呕,咯吐痰 涎,苔白腻或滑,可用二陈汤合平胃散,燥湿健脾,和胃降逆 。
完整版ppt课件
35
❖ 小结 ❖ 习题:
1、胃痛的概念是什么? 2、引发胃痛的原因有哪些? 3、胃痛的发病机理与治疗原则。 4、胃痛分几型,治法,方药各是什么?
完整版ppt课件
36
完整版ppt课件
37
完整版ppt课件
23
❖ 肝胃郁热 主症:胃脘灼痛,泛酸嘈杂,烦躁易
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完整版ppt课件
24
治法:疏肝泄热,理气和胃。 方药: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
方解:二方皆能治肝胃郁热,肝藏血,前方有凉血清热,疏肝 散结和胃之功。后方为清肝之正剂,具有辛开苦降的作用,并有制 酸之效。前方丹皮、山栀凉血清肝泄热;青皮、陈皮疏肝理气;白 芍和营敛肝,缓急止痛;贝母清热散结;泽泻导热下行。左金丸中 ,黄连为主,清泄胃热;吴茱萸反佐,开肝郁,降逆气。肝体阴用 阳,阳明胃土喜润恶燥,且内热最易伤阴,故此时投药慎用香燥, 可选用香橼、佛手、绿萼梅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
加减:若火热内盛,灼伤胃络,迫血妄行,而导致呕血、黑便 者,可用《金匮要略》泻心汤,苦寒清泄,直折其火,使火降气顺 则血亦自止。
完整版ppt课件
25
❖ 湿热中阻 主症:胃脘灼痛,嘈杂,口干口苦,渴
不欲饮,纳呆,身体困重,苔黄腻,脉滑 数。
完整版ppt课件

胃脘痛课件ppt课件

胃脘痛课件ppt课件
❖ 引起胃脘痛的常见疾病有急(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胃 黏膜脱垂等。
❖ 因胃癌、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肺炎、心 肌梗死等疾病引起的上腹部疼痛不在本病证 范围,但可参照本共识意见进行辅助治疗。
精选课件
8
第三部分 病因病机
❖ 胃脘痛常于环境变化、情志所伤、饮食不节等因素 相关。
4. 生存质量评价
❖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汉化版SF-36等健康调查量表[23]
进行评价。
精选课件
25
胃脘痛诊疗流程图
胃脘痛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实验室、影像学、胃镜检查
调整生 活方式
病因 治疗
辨证 论治
中成药 治疗
针灸 治疗
外治 疗法
寒饮






邪食






客伤

湿




胃胃






证证
1993年,卫生部颁发中药新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994年、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了行业标准《胃脘痛诊疗指南》
精选课件
3
第一部分 产生背景
以上发布的标准及指南均未能把胃脘痛的疾病特点、诊治及 临床评价全部涵括,或存在共识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 在延续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以满足临床和科研 的需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14年8月至2016 年9月经过专家多次总结讨论及投票,完成本共识意见的 制定。
❖ 曾德斌研究显示,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多发于季节相交之际,

课件中医内科学胃脘痛

课件中医内科学胃脘痛
转归
胃脘痛经过合理的治疗和调护后,多数可以痊愈。但若患者不重视病情,不 按时服药或饮食不当,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
THANKS
中药外用法
敷脐法
将中药研成粉末,用适量蜂蜜或温水调成糊状,敷于肚脐上,用胶布固定, 每日更换一次,可缓解胃痛。
药熨法
将中药研成粉末,用酒或醋调成糊状,放入纱布袋中扎紧,用热毛巾或热水 袋热敷于患处,可缓解胃痛。
04
胃脘痛的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原则
辨证施治
根据胃脘痛的不同症状和病因,选取相应的穴位 进行针灸治疗。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胃脘痛的主要症状为胃脘部疼痛,可伴有胀满、嗳气、泛酸、恶心、呕吐、大便异常等。不同证型的症状略有 差异,如寒邪客胃证可伴有恶寒、呕吐清水;饮食停滞证可伴有嗳腐吞酸、呕吐食物;肝气犯胃证可伴有胁肋 胀痛、情绪波动等;肝胃郁热证可伴有口苦、口干、便秘等。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舌象、脉象等体征,可以诊断胃脘痛。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和病机,以便制 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病因与病机
病因
胃脘痛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情志不 畅、脾胃虚弱、外邪入侵等因素。
VS
病机
胃脘痛的病机主要是胃气郁滞、气血不畅 ,导致胃失和降、不通则痛。不同证型的 病机各有特点,如寒邪客胃证为寒邪犯胃 ,气血凝滞;饮食停滞证为饮食停滞,胃 失和降;肝气犯胃证为肝气郁结,横逆犯 胃;肝胃郁热证为肝火犯胃,气血瘀滞等 。
按摩
按摩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可舒缓胃部不 适。
热敷
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胃脘部,可缓解疼 痛。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可选用中药或西药进行对 症治疗。
预后与转归
预后

胃脘痛ppt课件

胃脘痛ppt课件
加太冲,脾胃虚寒者加气海、脾俞,胃阴不足 者加三阴交、太溪,血瘀者加血海、膈俞。 毫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胃寒、脾 胃虚寒可加艾灸。
16
.
中成药
1、三九胃泰颗粒: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 肝止痛。用于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 症见脘腹隐痛,饱胀泛酸,恶心呕吐,嘈杂纳 减,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
胃脘痛:又叫胃痛,是指因 脾胃受损,气血失和所致的 胃脘部疼痛。
胃脘痛
1
.
诊断依据
1、症状: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 泛酸、嗳气等上消化道症状
2、部位: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 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
3、借助现代医学检查:电子胃镜、纤维胃镜, 钡餐等。
2
.
与现代医学关系
和降则胀,胃气上逆则呕吐 4、与脾的关系: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5、与肝的关系:肝气横逆,木旺乘土,或土中壅滞,
木郁不达,或肝火亢炽,迫灼胃阴,或肝血瘀阻, 胃失滋荣,故胃病多关乎肝。
4
病因病机
外邪犯胃 饮食伤胃 情志不畅
内克于胃 损伤脾胃 肝气犯胃
.
胃失和降,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里寒甚,肢冷,加理中丸温中散寒,兼见腰膝酸软,可 用附子理中丸温肾暖脾。
13
.
证治分类
胃阴亏耗证
主症:胃脘隐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 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 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代表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常用药:沙参、麦冬、生地养阴益胃,当归养血活
久病脾胃虚损 胃阴不足
素体脾虚
脾阳不足
胃失儒养 不荣则痛
胃痛
日久入络 加重瘀血5.辨证论治

课件胃痛胃脘痛

课件胃痛胃脘痛

胃痛与饮食伤胃
饮食伤胃是指饮食不节、暴饮暴 食等因素导致胃腑受损,引发胃
痛。
饮食伤胃可导致积滞内停、胃气 郁滞,进而引发胃痛。
治疗饮食伤胃,应采用消食导滞 、和胃止痛的方法,如使用山楂
、神曲等中药材。
胃痛与肝气犯胃
肝气犯胃是指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导致胃失和降,引发胃痛。 肝气犯胃通常因情志不畅、精神压力等原因所致。
症状分析
02
胃痛呈烧灼感,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呕血、
黑便等。
诊断建议
03
建议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劝诫患者戒酒以改善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课件:胃痛胃脘痛
2023-11-10
CATALOGUE
目 录
• 胃痛胃脘痛概述 • 胃痛胃脘痛的中医理论 • 胃痛胃脘痛的西医理论 • 胃痛胃脘痛的治疗方法 • 胃痛胃脘痛的预防与保健 • 胃痛胃脘痛病例分享
01
CATALOGUE
胃痛胃脘痛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 病证。
与他人交流
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 压力,以获得支持和帮助。
06
CATALOGUE
胃痛胃脘痛病例分享
病例一:老胃病反复发作
患者情况
该患者有多年胃痛病史,疼痛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症状分析
胃痛部位多位于中腹部,呈隐痛或胀痛,时轻时重,伴有恶心、嗳 气、反酸等症状。
诊断建议
建议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排除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症状
疼痛性质多样,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常伴食欲不 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吐腐等脾胃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脘痛的辨证治疗
泰安市中医医院
1
病因病机
辨证治疗
临床分型治疗
胃病之调补 体会
2
胃脘痛是内科常见病,多
发病之一,是剑突以下,脐以 上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证的一
种疾患,又称胃痛。 临床以西
医慢性胃炎为最常见。
3
一、病因病机
4
发病原因
易患胃病的十种人:
应酬多、常醉酒的人
烟瘾特别大的人
25
肝胃不和挟寒证的临床辨证要点及施治: 1.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则见郁闷,善 叹息,或烦躁易怒,胸胁胀痛;肝气横逆,气滞于胃, 胃气上逆,则表现为胃脘胀痛。 2.寒邪客胃,阳气被遏,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3.肝气犯胃,气滞不行,阳气生化不利,日久而见 阳虚,兼夹寒邪侵袭,而表现为肝胃不和挟寒兼夹 之胃脘痛症候。 4.肝胃不和挟寒证在施治过程中,治亦理气暖胃, 常选柴胡、白芍、高良姜、香附诸药。
14
2、湿热壅积
由于肝气郁结化火,火邪犯胃,脾 胃运化失职而湿从内生,湿郁化热,湿 热郁蒸而致。证见胃脘胀满,灼热疼痛, 烦躁易怒,嘈杂泛酸,口干不欲饮水, 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数,治宜 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方用平胃散加黄 芩、黄连、焦山栀、苡仁等。
15
若疼痛串及两胁,伴见口苦者, 可用逍遥散加减以疏肝和胃。
21
方用益胃汤加减,若纳差不欲食 者可加陈皮、神曲、麦芽以助胃气; 疼痛甚者,可加芍药甘草汤柔肝缓急 止痛;兼有瘀滞者加丹参,桃仁以活 血化瘀止痛。
22
6、气滞血瘀
多由胃脘疼痛日久,瘀血阻滞胃络所 致。由肝气郁结,气滞则致血瘀;或脾胃 气虚,无力推动血液正常运行,也可致血 瘀。临床常见胃脘刺痛拒按,痛有定处, 固定不移;或如针刺刀割,甚者呕血黑便, 舌质紫暗,脉弦涩。治宜理气活血,通络 止痛。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11
三、临床分型治疗
12
1、寒邪犯胃
感受外来寒邪或饮食生冷,阳气 被寒邪所遏而不得宣发,致使胃脘疼 痛暴作,证见畏寒,喜暖,口不渴, 喜热饮,胃脘部得温则舒而疼减,舌 淡,苔薄白,脉沉弦紧,温宜温胃散 寒,理气止痛,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
13
若疼痛较重者可加高良姜、吴茱 萸、广木香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若 见胸脘痞闷,暖气不舒者加佛手片; 瓜蒌皮以开胸理气;若腹胀不思饮食 可加陈皮、姜半夏、茯苓以健脾化湿; 若有宿食停滞,嗳腐吞酸,呕吐未消 化的食物,可用保和丸加减。
8
二、辨证治疗
9
首先应掌握辨证要点,辨病之缓 急、虚实、寒热,凡胃痛暴作,起病 急者。多因外受寒邪,或暴饮暴食, 以寒伤中阳,或积滞不化,胃失和降, 不通则痛。
10
凡胃痛渐发,起病缓者,多因肝郁 气滞,或土壅木郁,而致肝胃不和,气 滞血瘀。凡隐隐作痛,喜暖喜按,遇冷 加剧,四肢不温,舌淡苔薄白,脉弱者 为脾胃阳虚,凡胃痛而胀,大便闭结不 通者多实证,凡痛而不胀,大便不闭结 者多虚证,喜凉者多实,喜温者多虚, 拒按者多实,喜按者多虚。
23
若兼有气虚者可加黄芪、太子 参;血虚者可加当归、熟地、阿胶; 若呕血黑便者可加白及粉、三七粉 等。
24
另外,临床亦常见兼夹证型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肝胃不和挟寒证病例较多
见。 本证型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不得疏泄, 横逆犯胃,外加感受寒邪或饮食生冷,阳气 被寒邪所遏而不得宣发,致使胃脘疼痛暴作。 治宜疏肝理气,温胃止痛。
方用理中汤合黄芪健中汤加减, 若胃脘冷痛,四肢不湿者加吴茱萸, 高良姜;若泛吐酸水者加海螵蛸, 煅瓦楞子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
5、胃阴不足
多由恣食燥热食物,灼伤胃阴;或疾 病迁延日久,致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 精微,阴津来源匮乏;或肝气犯胃,气郁 化火,火盛伤清,阴津不足,胃络失于濡 养而发病。临床常见胃脘部隐痛或灼热感, 不思饮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质红, 苔少乏津,脉细数或弦数,治宜养阴益胃 为主,佐以清热。
16
3、肝气犯胃
多由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不得疏 泄,横逆犯胃而发痛。气郁则胀,郁结 不通则疼,肝脉布于两胁,气病又多游 走,故痛可连及胁肋。临床常见胃脘胀 痛,嗳气则舒,每因情志刺激而加重, 舌苔薄白,脉沉弦。治宜疏肝理气,和 胃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
17
若肝气郁结化热而见口苦,胃中
26
四、胃病之调补
27
1、慢调理、细进补
胃病进补,应该根据缺啥补啥的 原则。从补气血、补津液、健脾胃、 调阴阳等方面着手,选用食补和药 补两种方法。
28
食补:蛋、瘦肉、鱼类食品易消化吸
收,清淡而富含营养,对胃有滋养调理 作用。热牛奶能保护胃粘膜,促进炎症 康复。藕有止血健胃的作用,新鲜捣烂 取汁或每天用藕粉30克:冲服。慢性萎 缩性胃炎胃酸缺乏者可多吃红枣,有助 于增强胃液中的酸度。熟荸荠对胃肠有 保健作用,能生津养胃消积和中。
若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 受伤,均可导致中焦气机升降受阻而发生 胃脘痛。若脾阳不足,寒自内生,脉络失 养,则为虚寒胃痛;若胃阴受伤,胃络失 于濡养,又可成为阴虚胃痛;若气滞日久, 又可导致瘀血,而成气滞血瘀胃痛。总之, 胃脘痛的病因虽多,但其发病机理有共同 之处,即所谓“不通则痛”,或病邪阻滞, 或肝气郁滞,均可使气机不利而作痛。
嘈泛酸致者,可加左金丸,川楝子,
浙贝、海螺蛸等清热制酸之品。
18
4、脾胃虚寒
多由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足,寒 自内生,或饮食生冷,寒湿内停而致脾 胃运化失常而发生胃脘痛。临床表现为 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加剧,泛吐 清水,体倦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薄 白,脉沉细而弱。治宜温中健脾,散寒 止痛。
19
性格内向的人
性格暴躁、容易发火、爱生气的人
5
活动量太大的人
饮食不规律、经常饿肚子、 不吃早饭的人 爱吃辣椒的人 经常熬夜的人 过于劳累,营养不良的人 家庭中有人患胃病
6
发病机理
胃脘痛发病,关键在气机失调。胃痛的病 位虽在胃,而与肝、脾的关系甚为密切,胃为 阳土,主受纳水谷。其性喜润恶燥,以通降为 顺,为多气多血之府。脾主饮食精微的运化转 输,以上升为常。二者升降枢机全赖肝之疏泄, 故胃脘痛的发生虽责于胃,但也责于肝脾。所 以无论是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性志失常或胃 府受损,初则气机壅滞,继则上逆为患。再则 化火伤阴、致瘀、甚则动血。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