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敦煌旅游分析报告

敦煌旅游分析报告背景介绍敦煌是中国甘肃省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砂漠之一”的莫高窟位于敦煌市区附近,是中国最重要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敦煌还因其独特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本报告将对敦煌旅游进行分析,探讨其吸引力、旅游活动、旅游市场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敦煌旅游的吸引力敦煌以其丰富的文化历史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吸引着大量游客。
首先,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石窟艺术爱好者和文化古迹探索者。
其次,敦煌拥有独特的戈壁沙漠风光,游客可以在这片广袤的沙漠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宁静。
此外,敦煌还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美食,各种传统艺术表演和节日活动吸引着游客。
敦煌旅游的主要活动在敦煌旅游中,游客可以参与多种有趣的活动。
首先是参观莫高窟,游客可以欣赏到壁画、佛像和历史的珍贵文物。
其次是骑骆驼在戈壁沙漠上漫步,体验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敦煌研究院,了解更多关于敦煌文化和历史的知识。
其他活动还包括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观赏民间艺术表演和参与传统节日庆祝等。
敦煌旅游市场的分析敦煌旅游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敦煌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量逐年增加。
其中,国内游客占比较大,但随着海外游客对中国旅游感兴趣度的提高,海外游客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此外,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改善,敦煌旅游的服务设施也得到了提升,游客的满意度逐渐提高。
敦煌旅游市场的竞争也相对较大。
除了中国其他旅游城市的竞争外,敦煌还面临着其他国家和地区旅游景点的竞争。
因此,敦煌需要通过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合作和专业化的推广策略来提升其竞争力。
敦煌旅游的发展趋势敦煌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独特而有意义的旅行体验。
敦煌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未来,敦煌旅游可以通过深化文化挖掘,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独特性,吸引更多的游客。
敦煌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敦煌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研究对策方婷(定西师专高等专科学校地理系甘肃定西 743000)[摘要]:敦煌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莫高窟为代表的敦煌艺术及丝路风情,为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本文就敦煌市的旅游现状特点,提出问题并研究了相关对策。
不断加快旅游深度开发,促进旅游转型升级,使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
[关键词]:敦煌旅游思路对策敦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 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界处, 全市总面积3。
12 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18 万人, 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自古为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胜地。
凭借其奇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历史发展机遇,现已成为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1]因此,对敦煌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相关对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其旅游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敦煌市旅游发展的现状特点1、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敦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富集。
境内现存各类文物景点24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4A级景点3处(鸣沙山·月牙泉、阳关和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3A级景点处(敦煌影视城、三危山景区)。
在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人文自然景观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开发以独特的大漠戈壁和绿洲田园构成的生态旅游资源,以万亩葡萄为主的优质林果、万亩日光温室为主的优质瓜菜和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园区等构成的特色观光旅游资源,以民俗博物馆、历史博览园、雷音寺、西云关等为主的民俗宗教旅游资源,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
2、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近年来,敦煌市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敦煌铁路、313线高等级公路建成投用,敦煌机场建成4C级并实现了国际航空口岸临时开放,即将扩建为4D级,民航、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完善了月牙泉、雅丹、阳关、玉门关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敦煌市场现状分析报告论文

敦煌市场现状分析报告论文1. 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敦煌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消费者需求等方面,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敦煌市场,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2. 市场规模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敦煌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
敦煌市场以旅游业为主导,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其中不乏国内外游客。
截至2020年,游客数量已达到每年超过1000万人次。
此外,敦煌市场还包括了文化艺术、特色商品以及地方农产品等领域。
3. 市场竞争敦煌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旅游业竞争由于敦煌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文化条件,吸引了大量旅游企业和景区的进入。
因此,旅游业的竞争非常激烈。
各家企业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线路、优质的服务和创新的营销手段来争夺游客的关注和市场份额。
3.2 文化艺术竞争敦煌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古老的历史而闻名于世,因此吸引了很多艺术家和艺术家团体的参与。
他们通过推出新的创作作品、举办展览和演出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争夺消费者的眼球。
3.3 特色商品竞争敦煌市场的特色商品主要包括丝绸、茶叶、瓷器等传统手工艺品。
这些商品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许多当地企业和手工作坊都投入到特色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中,并通过打造品牌、优化产品质量和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式来增强竞争力。
4. 消费者需求敦煌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游客需求由于敦煌市主要依赖旅游业,游客需求是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游客通常对于景点的美丽和历史文化有较高的期望,同时也对于旅游线路的便捷性、旅游服务的质量和价格敏感度较高。
4.2 艺术爱好者需求敦煌市的艺术作品和表演吸引了很多艺术爱好者。
他们对于艺术品的独一无二和文化内涵有较高的追求,同时也对于艺术作品的质量和市场价格有较高的关注度。
4.3 特色商品需求敦煌市的特色商品有一定的知名度,并受到了一些消费者的青睐。
消费者购买特色商品主要是为了自己使用或者作为礼品送给亲友,他们追求品质保证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2021敦煌旅游发展现状

2021敦煌旅游发展现状
敦煌,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之一,一直以来都吸引着大量游客的关注和热爱。
近年来,敦煌旅游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首先,敦煌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和改善。
新建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极大地方便了游客的交通出行,缩短了来往时间。
同时,酒店、景区设施等旅游配套设施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其次,敦煌的旅游产品丰富多样,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除了著名的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敦煌近年来还开发了新的旅游目的地,如阳关、玉门关等。
这些新的景点以其独特的文化和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兴趣。
再次,敦煌旅游发展注重文化传承和保护。
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展览和演出等方式,敦煌积极宣传和弘扬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领略。
同时,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也得到了重视,保留和展示了更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此外,敦煌旅游发展还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
各个景区、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服务机构加强了员工培训,提升了服务水平。
游客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取信息、预订门票等,提高了整体的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敦煌旅游发展正在迎来新的机遇,并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
在未来,敦煌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索这座神秘而美丽的古城。
敦煌调研分析报告

敦煌调研分析报告敦煌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目的与背景敦煌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地方,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敦煌的旅游资源、文化底蕴以及发展前景,为相关部门的决策和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研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我们制定了调研问卷,并在敦煌地区的旅游景点、宾馆、旅行社等场所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随后,我们对敦煌的主要景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莫高窟、鸣沙山、阳关等,以便更好地了解敦煌的旅游资源。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旅游资源丰富敦煌作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的莫高窟,拥有大量珍贵的石窟造像,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此外,敦煌还有鸣沙山、月牙泉等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2. 文化底蕴深厚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发现的著名敦煌文献,证明了敦煌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敦煌的文化底蕴不仅体现在莫高窟和敦煌文献上,还体现在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方面。
3. 发展前景广阔敦煌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敦煌已经成为一个国内外游客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敦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同时,敦煌还有潜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相关产业,进一步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四、问题与建议1.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当前,敦煌的旅游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
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对旅游景点的保护和修复,并制定合理的旅游管理措施,保障敦煌的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提升敦煌的旅游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
同时,加强对旅游设施和旅游环境的建设,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3. 文化传承与创新敦煌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应该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
浅析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

的文化活动、文体活动 ,才能充分地调动居 民参与积极性,积极参 量的作用,挖掘本地 区的人文资源,发挥社区各类文化艺术人才 的
旧金山成立敦煌旅游北美宣传推广中心 。
航、东航等 4家航空公司加密了敦煌至北京、西安、兰州、乌鲁木
一 、 敦煌文化旅游资源
齐的航线航班,新开通 了敦煌至上海、南京的往返航班;增开了敦
敦煌境内名胜古迹星 罗棋布,自然风光奇特迷人,被 中国国家 煌至兰州、乌鲁木齐的旅游专列,有效畅通了游客进出敦煌的通道。
敦煌的特色在于敦煌文化 ,敦煌的优势是发展文化旅游业。博 泉 自然风光旅游区、阳关渥洼池绿洲旅游 区、玉门关汉长城古战场
大精深 的敦煌文化是敦煌文化品牌 的丰厚内涵和历史底蕴 ,而稳中 观光区、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 园
有进、持续发展的敦煌文化旅游业产业关联性大、辐射带动性强, 可以把 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有机整合 ,把资源转化成产品和产业 ,
ff
《积舀师范善 学校学报 l(汉丈综合舨 】
【.2a【【第 30卷第二期 总第 颓
浅析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
巨虹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70)
【捅 璺 J分析敦煌文化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单位 3处 (莫高窟、玉 门关、悬泉置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处,
2010年 1一l0月份 ,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 146.31万人次,同比增 抓紧建设,改扩建农家客栈 28个 、旅游星级厕所 4座,旅游接待能
长 26.66%;实现旅游收入 13.6亿元,同比增长 98.12%;实现利润 力进一步提升。
1.5亿元,同比增长 3.05倍。
2010年 3月, 《敦煌 阳光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项 目可行性研
敦煌调研结果分析报告

敦煌调研结果分析报告敦煌调研结果分析报告经过对敦煌进行深入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分析。
首先,敦煌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以莫高窟而闻名于世。
调研显示,莫高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莫高窟内的壁画、雕塑和经书等文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此外,敦煌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敦煌宴、敦煌舞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其次,调研显示敦煌在旅游业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由于莫高窟的独特价值,吸引了大量文化、艺术爱好者和游客。
调研数据显示,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来到敦煌参观旅游,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然而,敦煌的旅游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游客服务水平和旅游设施的不足。
因此,我们建议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游客服务水平,改善旅游设施条件,以提高游客满意度和留存率。
第三,敦煌的区位优势也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敦煌位于丝绸之路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且畅通。
调研数据显示,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敦煌的地理位置优势将被进一步发挥。
此外,敦煌还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沙漠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旅游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创新可能。
最后,敦煌的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调研显示,由于长期的人为和自然因素的侵蚀,莫高窟等文物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坏。
因此,保护和修复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至关重要。
同时,敦煌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游客流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敦煌作为中国的文化名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游客服务水平,改善旅游设施条件,保护和修复文物,敦煌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旅游业发展水平。
同时,敦煌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敦煌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环境治理渐入佳境旅游市场悄然复苏——敦煌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酒泉调查队马雪峰)敦煌是飞天的故乡,敦煌艺术的发祥地。
以莫高窟、月牙泉为代表的旅游景点,是中国西部最具魅力的旅游黄金线路,同时也是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敦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东方历史艺术、大漠奇观、民族风情、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组合相得益彰的旅游强市。
先后荣膺“感动世界品牌城市”、“人民最满意城市”、“国家旅游名片”、“中国县域旅游品牌十强县市”、“中国自驾车旅游十大目的地”、“2008中国魅力中小城市”等荣誉称号。
2007年,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40万人次,同比增长16.85%,实现旅游总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14.74%。
然而,进入2008年以来,在自然灾害、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等多头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旅游人数急剧下滑。
至2008年底,接待游客人数下降三成,其中境外游客下降四成。
3月25日至3月27日,酒泉调查队一行四人,按照甘肃调查总队的安排,会同敦煌市统计局、旅游局,深入敦煌市莫高窟、月牙泉两个景点及多家旅行社和宾馆饭店,对当前旅游市场的现状、问题和金融危机影响及应对措施等进行了认真地调研。
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敦煌以“建设国际旅游名城”为目标,以旅游促开发、以开放带旅游,加快软硬件设施建设,创新宣传促销方式,整合优化旅游资源,健全规范旅游市场,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旅游交通四通八达。
敦煌铁路建成投运,开通了敦煌到西安、乌鲁木齐、兰州、银川、酒泉五条线路;境内公路是通往新疆、西藏、青海的交通枢纽,313线高等级公路已全线贯通投入运营。
敦煌机场开通了13条大中城市的航线。
2007年10月,敦煌机场国际联检大厅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敦煌航空口岸临时开放暨首架国际包机正式通航,使敦煌成为全国第二个开放航空口岸的县级城市。
(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日臻完善。
敦煌景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敦煌景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敦煌景区是中国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也是世界遗产之一。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得敦煌景区成为了游客们追逐的目标。
本文将对敦煌景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敦煌景区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是中国最重要的佛教艺术瑰宝之一。
这些壁画和雕塑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和佛教文化的繁荣。
此外,敦煌还有敦煌文献,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反映了中国古老文明的璀璨光芒。
目前,敦煌景区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政府通过投资兴建了现代化的旅游设施,提高了景区的管理水平,并加强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敦煌莫高窟和敦煌文献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为景区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此外,敦煌景区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然而,敦煌景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人流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景区需要采取措施来管理人流,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游览的质量。
其次,保护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虽然政府加强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但仍然需要更多的措施来保护和修复古迹。
最后,敦煌景区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强大。
虽然敦煌景区具有独特的魅力,但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仍然有待提升。
未来,敦煌景区的发展前景仍然非常乐观。
首先,中国政府已经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这将为敦煌景区带来更多的投资和支持。
其次,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壮大和人民收入的增加,游客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敦煌景区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地之一,将受益于这一趋势。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敦煌景区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来提升游客的体验,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具有更真实的沉浸式体验。
为了实现敦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对于人流管理的问题,可以通过限制游客数量、实施预约制和建设更多的旅游设施来解决。
2021敦煌旅游发展现状

2021敦煌旅游发展现状2021年,敦煌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敦煌作为中国四大名胜之一,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首先,敦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政府加大了对敦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建了更多的高速公路和铁路,方便游客的出行。
此外,敦煌也建立了一批高品质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如酒店、餐饮等,满足了游客对于舒适、便捷的需求。
其次,旅游宣传和推广工作得到了加强,为敦煌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敦煌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了敦煌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利用新媒体和社交平台等现代化手段,积极推广敦煌旅游的特色和亮点,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兴趣。
第三,敦煌深化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在文化旅游方面,敦煌加大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力度,通过展览、演出等形式,向游客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敦煌文化。
在自然景观方面,敦煌拓展了新的旅游线路和景点,如月牙泉、鸣沙山等,丰富了游客的选择。
此外,敦煌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旅游活动和节庆,如沙漠音乐节、莫高窟文化节等,增添了旅游的乐趣和趣味。
再次,敦煌加强了旅游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政府和旅游企业对于旅游服务的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和素质。
同时,敦煌还加强了旅游安全监管,建立了健全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了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最后,敦煌积极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敦煌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餐饮、住宿、交通等。
敦煌还鼓励农民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开展农家乐、农产品销售等形式,改善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2021年的敦煌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政府的支持和投资、旅游宣传和推广、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旅游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敦煌旅游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和进步,为敦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甘肃敦煌旅游发展现状

甘肃敦煌旅游发展现状
甘肃敦煌是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和丝绸之路的驿站。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甘肃敦煌的旅游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甘肃敦煌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了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包括道路、酒店、餐饮、购物中心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提高了游客的出行便利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甘肃敦煌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敦煌的沙漠风光、彩色丹霞地貌等也成为旅游者眼中的绝佳风景。
再次,甘肃敦煌注重旅游品质的提升。
地方政府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旅游节庆,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
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然而,甘肃敦煌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旅游资源开发不平衡,导致部分景区受到过度开发的问题。
其次,旅游环境保护需要进一步加强,以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最后,旅游业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升敦煌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综上所述,甘肃敦煌旅游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景区资源和服务
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正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但仍需进一步解决发展不平衡、环境保护和市场营销等问题,以确保甘肃敦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保护与发展—— 敦煌文化旅游产业分析

P12
体验: 美轮美奂
周到完善的游客服务
3. 保护与发展——以莫高窟为例
P12
体验: 美轮美奂
在参观莫高窟实体洞窟期 间,整个景区十分安静
04 分析与总结
4. 分析与总结
P17
01
抓住政 策机遇
02
技术引 领发展
03
互联网+ 新模式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是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的 重要组成部分。敦煌文化所体现 的国际性、包容性、开放性和跨 时空的创新力,使其成为东西方 文化交流对话的最佳媒介。
1. 敦煌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P7
高:敦煌学具有极高的学术文化价值
20世纪初以来的莫高窟经卷的发现和整理, 形成了国际东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敦 煌学。敦煌学和研究范围涉及中国-中亚各 种语言(包括大量死语言),为复原古中 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古波斯文明和古希 腊文明的交汇史,提供直接的佐证。在丝 绸之路沿线的众多城市中,唯有敦煌拥有 如此之高的国际学术位势。
3. 保护与发展——以莫高窟为例
P12
展示中心通过在线调控,高效配置旅游资源,优化参观游览流程,既缩短了 游客在洞窟滞留时间,减轻了洞窟长时间开放对文物保护的压力,又能帮助游客 更好地欣赏和体验敦煌文化艺术,破解了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难题,对国内外 的文化遗产保护都有借鉴意义。
3. 保护与发展——以莫高窟为例
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100
全市GDP的比重为
0 2011年
50.5%
2012年
2013年 坐标轴标题
2014年
2015年
2. 敦煌文化产业现状
P10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敦煌投入运作的《又见敦煌》情景剧和《敦煌盛典》大型实景剧属于典型的创 意文化产品,这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带来的效益。智慧城市建设,让世界任何地方 均可通过互联网了解敦煌旅游的实时动态,敦煌由地上变在线,现实结合虚拟, 做到了千里之外、咫尺之遥。
敦煌市的调研报告

敦煌市的调研报告敦煌市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所在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敦煌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及经济发展情况。
经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整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报告。
一、历史文化概况敦煌市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是当时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贸城市。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拥有上千座石窟和数万平方米的壁画,是中国艺术宝库。
此外,市内还有玉门关、阳关、鸣沙山等历史遗迹,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交流。
二、旅游资源敦煌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莫高窟是游客必去之处,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同时,敦煌市的沙漠景观也备受游客喜爱,鸣沙山和月牙泉是最具代表性的景点。
此外,市区内还有敦煌博物馆、魏晋墓地等值得一游的地方。
三、经济发展情况敦煌市的经济以旅游业和农业为主。
旅游业是支撑敦煌市经济的重要产业,每年的游客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
同时,敦煌市还努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
近年来,敦煌市也加大了对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培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园区,力争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四、推动敦煌市的发展为了推动敦煌市的发展,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游客满意度。
其次,可以通过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总结:敦煌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旅游业是支撑敦煌市经济的重要产业。
同时,敦煌市还在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敦煌市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通过提升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加大对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敦煌调研分析报告

敦煌调研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敦煌,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的一个小城市,以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敦煌石窟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成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
为了解敦煌当地的旅游现状和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结合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期为敦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倡议。
二、敦煌旅游现状1. 游客数量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数据分析,敦煌的旅游业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在2019年,敦煌共接待游客2100万人次,比2018年增长了10%。
这个数字在中国的旅游景区中排名较高,显示了敦煌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的潜力和吸引力。
2. 游客构成和行为特点敦煌的游客主要来自国内,其中以年轻人和中老年人为主。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敦煌的游客中有50%是年轻人,30%是中年人,20%是老年人。
游客主要参观敦煌石窟和敦煌莫高窟,欣赏壁画和文化遗迹。
此外,游客还对当地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3. 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敦煌的旅游设施包括石窟群、博物馆、酒店和餐饮等。
通过我们的调研,我们了解到敦煌的旅游设施基本齐全,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设施的管理和运营不够规范,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此外,旅游路线规划和导览服务也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三、敦煌旅游发展潜力1. 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敦煌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尤其是石窟艺术。
这些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也为敦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2. 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性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中国重要的旅游之都。
它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性为敦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高铁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敦煌的交通逐渐便利起来,可以更好地吸引游客。
3. 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在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敦煌需要进一步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例如,推出定制化旅游路线,提供更多多元化的景点选择和体验项目。
敦煌市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敦煌市旅游市场调查报告1.研究目的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50份。
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游览敦煌市的目的、游览的景点和活动、评价和消费情况等。
3.结果分析(2)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敦煌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是游客最喜欢的景点,知名度和满意度均很高。
敦煌市其他景点如酒泉火车站和草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喜爱。
针对游客对景点的评价,大部分人认为景点的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富,但也有少量游客对景点的维护和服务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3)旅游消费:调查结果显示,敦煌市的旅游消费以景点门票和餐饮消费为主,占到了总消费的60%。
此外,游客在购物上也有一定的支出,尤其是购买敦煌特产和纪念品。
对于游客对旅游消费的评价,大部分人认为价格适中,性价比高,但也有一部分游客认为价格偏高。
4.建议和改进(1)提高宣传力度:加大对敦煌市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提升其在国内外游客中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
(2)加强景点维护和管理:针对游客对景点维护和服务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加强景点维护和管理工作,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3)丰富旅游产品:在加强对景点的宣传的同时,还应推出更多的旅游产品,如特色文化体验项目、主题景区等,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消费。
(4)合理调整价格:根据游客对旅游消费的评价,对景点门票、餐饮和购物等方面的价格进行合理调整,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体验。
5.总结敦煌市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敦煌市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信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敦煌市旅游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
敦煌石窟市场调研报告

敦煌石窟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敦煌石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拥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提升,敦煌石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本报告通过调研敦煌石窟市场,分析市场规模、竞争情况、游客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和旅游管理机构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敦煌石窟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敦煌石窟接待游客数量达到了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0亿元人民币。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预计敦煌石窟市场规模还将继续增长,尤其是海外游客的增长速度更快。
3. 竞争情况敦煌石窟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价格、服务和产品创新三个方面。
首先,价格方面,由于敦煌石窟的知名度高,一些旅行社或旅游公司会抬高价格获取更高的利润。
不过,一些经济型旅行社也越来越多地推出低价旅游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服务方面,许多旅行社和旅游公司都争相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和客户体验,例如文化解说、舒适的交通安排和各类特色体验活动。
最后,产品创新方面,一些企业开始探索更多的旅游项目,如夜间石窟展览、石窟文化讲座、艺术品交流展销等,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4. 游客需求在敦煌石窟市场调研中,对游客需求的调查显示,他们对以下几个方面特别关注:首先,游客对石窟艺术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敦煌石窟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游客希望通过专业的解说和解读更好地了解石窟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其次,游客关注石窟参观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由于石窟内空间狭小且长时间开放,游客希望有更好的通风系统和舒适的观光条件。
最后,游客希望有更多的旅游项目和特色活动。
单一的研学旅行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追求,他们希望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更好地感受敦煌石窟的魅力。
5. 未来发展趋势在敦煌石窟市场的未来发展中,我们可以预见以下趋势:首先,海内外游客数量将继续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境外游的便捷性提升,更多的游客将选择到敦煌石窟旅游。
敦煌市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敦煌调研报告

敦煌调研报告敦煌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敦煌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
为了深入了解敦煌旅游市场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有关敦煌旅游的详尽报告,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促进敦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
首先,我们深入敦煌旅游景区进行考察,详细了解了景区的规模、设施、服务质量等情况。
其次,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对游客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以获取他们对敦煌旅游的看法和评价。
最后,我们还对当地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对敦煌旅游发展的建议。
三、调研结果分析1. 敦煌旅游市场概况根据我们的调查和了解,敦煌旅游市场正逐年扩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尤其是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成为推动敦煌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 敦煌旅游资源敦煌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等景点是游客必去的热门景点。
此外,敦煌艺术和文化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敦煌旅游服务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敦煌旅游的整体服务质量较好。
大部分游客对敦煌的景区设施、导游服务和交通条件等给予了积极评价。
然而,仍有部分游客对景区内的卫生状况和旅游购物等问题表示不满意。
四、问题和建议1.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敦煌旅游市场的规划和管理,保护好景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避免过度开发和商业化。
2. 景区应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对导游的培训和管理,提供更优质的导游服务。
3. 酒店和餐饮业应加强卫生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游客的需求。
4. 旅游购物环节应规范,避免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
五、结论敦煌的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只有政府、景区、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实现敦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敦煌将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治理渐入佳境旅游市场悄然复苏——敦煌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酒泉调查队马雪峰)敦煌是飞天的故乡,敦煌艺术的发祥地。
以莫高窟、月牙泉为代表的旅游景点,是中国西部最具魅力的旅游黄金线路,同时也是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敦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东方历史艺术、大漠奇观、民族风情、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组合相得益彰的旅游强市。
先后荣膺“感动世界品牌城市”、“人民最满意城市”、“国家旅游名片”、“中国县域旅游品牌十强县市”、“中国自驾车旅游十大目的地”、“2008中国魅力中小城市”等荣誉称号。
2007年,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40万人次,同比增长16.85%,实现旅游总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14.74%。
然而,进入2008年以来,在自然灾害、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等多头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旅游人数急剧下滑。
至2008年底,接待游客人数下降三成,其中境外游客下降四成。
3月25日至3月27日,酒泉调查队一行四人,按照甘肃调查总队的安排,会同敦煌市统计局、旅游局,深入敦煌市莫高窟、月牙泉两个景点及多家旅行社和宾馆饭店,对当前旅游市场的现状、问题和金融危机影响及应对措施等进行了认真地调研。
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敦煌以“建设国际旅游名城”为目标,以旅游促开发、以开放带旅游,加快软硬件设施建设,创新宣传促销方式,整合优化旅游资源,健全规范旅游市场,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旅游交通四通八达。
敦煌铁路建成投运,开通了敦煌到西安、乌鲁木齐、兰州、银川、酒泉五条线路;境内公路是通往新疆、西藏、青海的交通枢纽,313线高等级公路已全线贯通投入运营。
敦煌机场开通了13条大中城市的航线。
2007年10月,敦煌机场国际联检大厅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敦煌航空口岸临时开放暨首架国际包机正式通航,使敦煌成为全国第二个开放航空口岸的县级城市。
(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日臻完善。
新建了阳关大酒店、邮政宾馆、月影宾馆、东方宾馆、楼兰宾馆、飞天大酒店等一批新的旅游接待宾馆。
目前,敦煌市已拥有各类宾馆饭店128家,其中星级宾馆32家,标准床位12000张;拥有国际国内旅行社及驻敦分支机构65家,持证导游832人。
(三)旅游产品日益丰富。
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采取BOT等开发模式,形成了莫高窟艺术观赏区、鸣沙山月牙泉自然风光旅游区、阳关渥洼池绿洲旅游区、玉门关汉长城古战场观光区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等五大风景名胜旅游区。
同时,积极开发了民族风情体验游、农家田园风光游、大漠骆驼游、民族歌舞等一批娱乐性、健康性、参与性强的特色旅游项目。
今年,将省杂技团、敦煌市艺术团、敦煌电影院等资源进行整合,投资改建了敦煌大剧院,成为敦煌的一大旅游文化品牌。
(四)旅游宣传促销富有成效。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敦煌市把广泛深入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作为拓展旅游市场,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坚持对外交流与旅游推介相结合,先后在日本、韩国、新加坡成功举办了“敦煌旅游推介会”、“丝绸之路敦煌文化周”等交流推介活动,与日本日光市、韩国南海郡正式缔结友城关系。
成功举办和承办了三届中国.敦煌国际文化旅游节、“丝路飞鸿,奥运之光”、“昆明敦煌旅游交易会”、中国旅游前沿问题论坛、西北风情联合会年会、第三届杰出华商大会丝绸之路敦煌旅游峰会等一系列节会活动。
邀请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拍摄制作播出了《敦煌再发现》、《守望敦煌》、《大河西流》、《敦煌写生》、《新丝绸之路》等电视专题片。
(五)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
敦煌的优势在旅游,特色在文化,突破口在城市建设,按照大旅游、大文化的理念加快城市的精品化、特色化、国际化、现代化建设步伐。
在城市定位上,坚持“宜小不宜大,宜精不宜粗”的指导原则,确立建设“丝路文化氛围浓厚、汉唐建筑风格突出、功能布局合理完善、舒适精巧极具人气”的丝绸之路区域中心城市和国际旅游名城。
同时,认真处理旅游服务质量投诉,切实维护了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了旅游市场中强拉强卖、黑车黑导等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顿了旅行社经营秩序和出租车营运市场,为国内外游客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
二、形势预计据统计,今年1-2月份,敦煌市星级饭店接待人数为22465人,比去年同期2100人增长了4.52%;实现旅游收入536.82万元,比去年同期652.89万元,减少17.78%,加之机关、各企事业单位上半年集中进行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所以今年上半年敦煌旅游接待人数可能还要下降,所以敦煌旅游形势十分严峻,不容乐观。
与此同时,2009年敦煌旅游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利好因素。
2008年十一黄金周国内旅游出现的“井喷”现象充分说明,国内旅游在经历地震灾害、奥运“挤出效应”后大众出游的热情还非常旺盛,2009年居民出游率有望保持上升势头。
特别是当前在外需经济严峻的形势下国家采取的积极拉动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公费支出预算缩减5%及公费旅游禁令的取消、奥运广告效应开始体现及国民对新的休假制度的逐步适应等利好,都将为敦煌市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同时,随着敦煌市“旅游立市”战略的稳步推进,日趋完善的旅游环境、不断提高的旅游名城知名度都将极大的增强敦煌市的旅游吸引力。
预计2009年敦煌旅游总体情况要好于去年,入境游争取与去年持平,2009年敦煌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的增长因素主要要看下半年国内的整体旅游形势,如果没有其他因素造成重大影响,今年有望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接待中外游客120万人次的目标。
三、存在问题从敦煌旅游面临的外部形势来分析,敦煌旅游目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
当前,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旅游市场的恢复发展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和许多不确定因素,对敦煌市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带来一系列严峻挑战。
一是入境游将受到较大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下滑,旅游消费预期普遍减弱。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09年全球国际过夜旅游人数增长率将不会超过2%,甚至可能出现零增长。
二是旅游企业困难加剧。
入境旅游需求的下滑,将使国际旅行社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进一步下降,旅游景区接待外国游客数量减少,星级饭店和商务酒店出租率将继续走低。
三是居民旅游消费预期减弱。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明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使得人们对未来的就业状况和收入预期不甚乐观,国内居民旅游消费预期下降,旅游消费必将随之降温。
可以预见,宏观经济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因素,与敦煌市旅游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交织在一起,将给我们带来许多困难和挑战。
四是旅游环境有待改善。
旅游投入不足,景区景点规划建设滞后,旅游开发水平和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足;“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发展滞后,规模较小,素质偏低;旅游资源整合不够,整体形象和品牌尚未完全形成,旅游对其它产业的拉动作用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五是旅游行业管理亟待进一步规范。
全市各个行业服务旅游的意识较弱、水平较低,还没有真正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环境、大服务的体制和机制。
四、应对措施2009年对敦煌旅游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国内旅游而言,企业效益下滑、物价上涨、股票基金长期套牢导致的国民实际收入的减少,这就意味着居民旅游消费的下降。
对入境旅游而言,我市入境旅游客源主要来于日、韩、欧美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随着金融危机的冲击,这些国家股市暴跌,经济放缓,失业裁员减薪成为普遍现象,居民消费明显缩减,在此背景下,肯定会对我市入境旅游造成较大影响。
目前,敦煌市围绕打造“魅力敦煌、艺术之都”这一目标,进一步着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培育客源市场,着力加快旅游开发,着力提升服务质量,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力争2009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20万人次,同比增长30.4%;旅游总收入达到7亿元,同比增长41.2%。
具体应对措施有如下6个方面:(一)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旅游产业深度开发。
抢抓旅游发展的机遇,积极招商引资改善旅游环境。
2009年,争取“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及景区道路建设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工建设;争取完成阳关文化体验游基础设施项目4000万元的投资规模;完成莫高窟、敦煌古城等4座星级厕所建设;积极推进太阳大酒店、敦煌宾馆、飞天宾馆的扩建改造力度,力争新建华盛宾馆在旅游旺季投入使用。
(二)以产品整合为抓手,实施旅游产品的优化组合。
努力整合敦煌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探索敦煌西线旅游资源的整体打包销售。
与丝路沿线旅游城市及周边县市共同开发丝绸之路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等主题旅游线路,加强区域旅游的联合进程。
要实现资源共享、线路共有、互动促销,与铁路、民航部门联合,把旅游线路与铁路、航空运营线路的开发相结合,积极开辟新的航线,增开旅游包机、旅游专列,实现敦煌旅游线路最大可能的优化组合。
(三)以宣传促销为先导,加快推进旅游市场开拓步伐。
紧紧围绕2009“中国生态旅游年”的主题,按照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一起抓,主动出击高端市场的基本思路,重点做好主力市场和高端市场的对接工作。
在入境游不景气的情况下,继续做好巴黎“敦煌花雨”文化展览;并抓住机遇搞好“敦煌花雨”在德国的展览工作;在搞好欧洲市场开发的同时,抓住台湾实现“三通”后的有利时机,重点抓好国内港澳台市场的开发工作。
(四)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城乡休闲旅游和谐发展。
紧紧抓住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的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着力发展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鲜明,档次高、卫生好、居住舒适的“农家乐”、“农家园”,大力发展乡村气息浓厚的生态旅游。
通过完善餐饮、购物和娱乐设施,使乡村旅游游档次不断提升,游客数量不断增加,进一步拉动敦煌旅游的整体消费水平。
(五)以素质提升为关键,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在敦煌市旅游转型升级时期,行业管理工作要重规范,强主体,促开放,把“质量提升”作为中心任务,把“以客为本”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创新机制”作为发展方向。
依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旅游法规、规章和行业标准。
(六)以优惠政策作支撑,激发旅行社组客联团的积极性。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旅游消费相对下滑的情况下,要面对特殊的环境和条件,积极探索出台各种行之有效的让利优惠政策,激发旅行社组客联团的积极性,吸引国内旅游客源向西部倾斜,向敦煌倾斜,力争全面消解全球金融危机对敦煌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