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坝顶高程计算

合集下载

坝顶超高计算00

坝顶超高计算00

0.3
设计孔深度(m)
15.12 14.86 14.77 14.9 15.06 15.14 15.15 15.2 15.51 16.13 16.76 17.51 18.27 19.03 19.8 19.93 20.02 20.11 20.19 20.14 19.34 18.5 17.7
m+坝顶高程 得,防浪墙 顶高程=
2.367687121 m,hm/H= 0.01374905
cosβ= 风雍水面高度e=
0.707106781 0.000539164 m
当m=1.5~5.0 时:
单坡的坡度系数m =
2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 系数KΔ=
0.9
W/((gH) ^0.5)=
平均波浪爬高Rm =
0.176097119 m,Rp=
单坡的坡度系数m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 系数KΔ=
0.9
2
W/((gH) ^0.5)=
平均波浪爬高Rm =
0.297202693 m,Rp=
0.54685295
水位(m) 1848.50
R
e
A
0.546852955 0.00121312
0.5
吹程D= 水域平均水深Hm

综合摩阻系数K=
170
m,多年平均 最大风速=
1394.44
14.76
1.2
0.76
G30
1409.3
1394.63
14.68
1.3
0.63
G31
1409.53
1394.82
14.71
1.53
0.48
G32
1409.77
1395.01

坝顶高程计算

坝顶高程计算

5.1.1坝顶高程的确定
砼重力坝为3级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和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控制工况来确定坝顶高程。

根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18),坝顶防浪墙顶高程=水库静水位+∆h,其中∆h为坝顶距水库静水位(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度,∆h由下式确定:
∆h =h1%+h z+h C
式中:h1%──波浪高(m);
h Z──波浪中心线至水库静水位高差(m);
h C──安全超高(m),本工程坝的安全级别为3级,正常蓄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下分别取0.4m和0.3m。

h c和h Z按照《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18)的相关规定计算,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见表5.6 -1。

5.1.1.1坝顶高程的确定
均质土坝为3级建筑物,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和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控制工况来确定坝顶高程。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20),坝顶防浪墙顶高程=水库静水位+y,其中y为坝顶距水库静水位(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度,y 由下式确定:
y=R +e+A
式中:R──波浪高(m);
e ──波浪中心线至水库静水位高差(m);
A──安全超高(m),本工程坝的安全级别为3级,正常蓄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下分别取0.7m和0.4m。

R和e按照《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20)的相关规定计算,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见表5.6 -1。

2。

重力坝剖面尺寸初拟

重力坝剖面尺寸初拟

2.7.1坝顶高程的确定
坝顶高程由静水位、风浪涌高、安全超高几部分组成。

坝顶高出水库静水位的高度按下式计算:Δh=h1+h0+hc
式中h1 ——波浪高度,
h0 ——波浪中心线高出静水位的高度
二者按h1=0.0166V5/4*D1/3 ,L1=10.4h10.8 ,h0=πh12 /2L1 计算 V——库面风速D——库面的波浪吹程
hc——安全超高,按下表采用:
依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和《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安全超高hc按下表确定。

安全超高hc值
坝顶高程或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按下列两式计算,并选用较大值:设计情况下V取多年平均风速的1.5~2.0倍,本设计取2倍。

校核情况下取多年平均风速。

由设计给出资料该水库最大吹程为10km,多年平均风速为16m/s.即对于设计情况V=32m/s,校核情况,V=16m/s. 坝顶高程=设计洪水位+Δh设坝顶高程=校核洪水位+Δh校
代入数值计算,设计情况下:h1=1.89h0=0.51 而hc=0.5
校核情况下:h1=1.14 h0=0.18 而hc=0.4,
代入数值计算取两者较大值。

重力坝设计计算书

重力坝设计计算书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项设计说明书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题目:重力坝设计(西山水利枢纽)班级:水电1141姓名韩磊指导教师:**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水工教研室2013 年3月3日目录1 挡水坝段 (1)1.1 剖面轮廓及尺寸 (1)1.1.1 坝顶高程的确定 (1)1.2 坝体稳定应力分析 (4)1.2.1 挡水坝段荷载计算 (4)1.2.2 稳定验算 (18)1.2.3 坝基面应力计算 (19)1.2.4 坝体内部应力的计算 (25)2 溢流坝段 (34)2.1 孔口尺寸和泄流能力 (34)2.1.1 确定孔口尺寸和孔口数量 (34)2.1.1.2溢流坝最大高度和坡度的拟定。

(35)2.1.2 泄洪能力的验算 (35)2.2 检修门槽空蚀性能验算 (37)2.2.1校核洪水位时堰顶压力验算 (37)2.2.2 平板门门槽空蚀验算 (37)2.3 溢流坝曲面设计 (37)2.3.1 上游前缘段计算 (37)2.3.2顶部曲线段 (38)2.3.3 中间直线段 (38)2.3.4 反弧段 (38)2.3.5 桥面布置 (39)2.4 堰面水深的校和计算 (40)2.4.1堰面水深计算 (40)2.4.2 直线段水深计算 (41)2.4.3 反弧段水深计算 (41)2.4.4 渗气后水深计算 (42)2.5 消力池的计算 (42)2.5.1判断消能方式 (42)2.5.2 判断是否要修消力池 (42)2.5.3 消力池尺寸的计算 (43)2.5.4 基本组合(2) (44)2.6 溢流坝算段的稳定、应力计 (48)2.6.1 荷载计算 (48)2.6.2 稳定验算 (52)2.6.3 坝基面应力计算 (53)2.6.4 坝体内部应力的计算 (54)3、设计参考资料 (55)谢辞 (55)1 挡水坝段1.1 剖面轮廓及尺寸1.1.1 坝顶高程的确定由于设计洪水位低于正常洪水位,故取正常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作为控制情况。

重力坝设计计算(DOC)

重力坝设计计算(DOC)

山王庙水库大坝稳定及应力计算1 基本资料1.1坝型选择:山王庙水库大坝采用砼重力坝。

1.2为了保证大坝的安全,下游设护坦。

1.3大坝的高度:计算得上游校核水位为2108.98m设计水位为2108.71m,下游校核水位为2079.00m 设计水位为2078.60m,开挖高程为2075m坝顶高程为2111.00m,堰顶高程为2108.00m。

粗估最大坝高:2111-2075=36.00m。

1.4溢流堰:可用曲线型实用堰(长研型、克奥型、WES型)、折线型;利用当地材料,且为小型溢流坝,采用WES型。

1.5大坝的稳定及边缘应力计算:计算时可以考虑风浪及泥沙压力。

建筑物等级为5级建筑物。

1.5.1实用堰的剖面尺寸:坝轴线长12.0m;溢流堰口长10.0m;堰顶水深:校核水深为0.98m、设计水位为0.71m;下游水深t :校核水深为4.00m、设计水位为3.60m;1.5.2非溢流坝段的剖面尺寸:坝轴线长:左岸3个坝段、55.0m,右岸6个坝段、100.0m;上游水位:校核水位为2108.98m 设计水位为2108.71m;下游水深t :校核水深为4.00m、设计水位为3.50m;2溢流坝段的稳定和应力计算:只计算最不利情况一一校核洪水时溢流情况;下游水位:坝址水位~流量曲线得为2079.0m;上游水位:2108.98m;2.1荷载计算: 表2-1溢流坝段荷载计算表荷载及代号 荷载计算(10KN )方向力臂计算(m力矩(10KN.m )坝体自重G (1/2) X 27.4 X 33.0 X 2.4=1085.04+30.0/2-2.6-27.6/3=3.2 3472.128 坝体自重G 2 (1/2 )X 2.6 X 13.0 X 2.4=40.5630/2-2/3 X 2.6=13.267 538.096 上游水重W (1/2 ) (33.98+20.98 )X 2.6=71.44830/2-1.3=13.7 978.838 上游泥沙重W (1/2 )X 2.6 X 14.36 X 0.8=14.934 t 30/2-2.6/3=14.133 211.07 下游水重W (1/2 )X 3.2 X 4.0=6.40 + -(30/2-3.20/3 ) =-13.93-89.17 上游水压力P 2 (1/2 )X 33.98 X 33.98=577.32―33.98/3=11.33 -6539.11 上游泥沙压力P r (1/2 ) X 14.98 X 14.98 X 0.53 X 0.8=47.57 —14.98/3=4.99 -237.53 下游水压力P l 2(1/2 )X 4.0 =8.0V — (1/3 )X 4.0=1.333 10.67 堰面动水压力:1.94 X 20 (COS25^COS53) /9.8=1.2064— 6.07.23 1.94 X 20 ( SIN250+SIN530) /9.8=4.84 + 15-2.715=12.285 -59.40 浮托力V 30.0 X 4.0=120.0t 0渗透压力U (1/2 )X 29.98 X 0.25 X 25.0=93.69 t -(30/2-5-25/3) =-1.667-156.15 渗透压力U 2(1/2 )X( 29.98+7.495 )X 5.0=93.69t-(30/2-5/2 ) =-12.5-1171.10合计刀W刀P刀M不计入扬压力合计— 1218.382616.89 -1655.008 计入扬压力合计911.002616.89-2982.2582.602.2验算抗滑稳定性:(1) 采用抗剪断强度公式计算,其稳定安全系数为:K= (f,刀W+CA) / 刀P;查前述地质提供的数据:f,=1.0 , C=1.10Mpa,代入公式:K= (1.0 X 911.002+1.10 X 30.0 X 100) /616.89=6.83 > 2.5 (见规范要求), 满足稳定要求。

坝顶高程计算公式

坝顶高程计算公式

坝顶高程计算公式坝顶高程的计算(SL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附录A)正常水位(m)825.7设计洪水位(m)827.17校核洪水位(m)827.89吹程(m)1000风速(m/s)8.3坝坡比m 1.4Ⅳ等建筑物正常超高(m)Ⅳ级为0.50.5非常超高(m)Ⅳ级为0.30.3地震安全加高(m)地震沉降及地震壅浪高(m)1鹤地水库公式(丘陵、平原)波高(m)h m=(1/2.23)h2%=0.000639W3/2D1/3波长(m)Lm=0.0122W*D1/2平均波浪爬高(m)Rm=K△K w/sqrt(1+m2)*sqrt(hλ)设计波浪爬高R5%=Rm*1.84斜坡糙率渗透系数K△0.9经验系数K w 1.02官厅水库公式(内陆狭谷水库)波高(m)h=0.00166W5/4D1/3波长(m)λ=0.062W1.00155*D1/3.75平均波浪爬高(m)Rm=K△K w/sqrt(1+m2)*sqrt(hλ)设计波浪爬高R5%=Rm*1.84水库风壅水面高(m)e=(KW2D)/2gH m*cosb水域平均水深H m(m)30坝顶高程计算一、设计洪水位情况设计洪水位+正常超高+设计工况风浪爬高+风壅水面高二、效核洪水位情况效核洪水位+非常超高+效核工况风浪爬高+风壅水面高三、地震情况正常水位+非常超高+效核工况风浪爬高+风壅水面高+地震风浪高课本《水工建筑物》P208水利水电科学院推荐的公式水深(m)15W风速(m/s)27D吹程(km)0.61官厅公式:波高(m)h l=0.0166W5/4D1/3波浪爬高ha=0.45h l m-1n-0.6风壅高度(m)e=KV2D/2gh 正常情况安全加高(m)0.5非常情况安全加高(m)0.3正常情况下超高(m)d=ha+e+A 非常情况下超高(m)d=ha+e+A 备注10.1458314473.2283692630.3661120470.6736461660.23385987当gD/w2=20~250时142.4009293.2575744720.4657167460.8569188120.0004213462.901172828.5273402828.5829.0473402829.1827.85734021282.30.866475072.4056970370.0054396332.91113667830.0811367 2.71113667830.6011367 80750806251.0015503880.034828。

坝顶高程(重力坝)官厅公式

坝顶高程(重力坝)官厅公式

πh1%2/Lm
10
100.00 58.86 3.428 0.249 0.309 0.088
结论:防 浪墙顶部 高程可取 为:
1565.65 m。
cth(2π
2πH/Lm H/Lm)
hz
hc
53.868
1
0.193 0.4
△h 1.19
正常蓄水 位 墙顶高程
1563 1564.19
cth(2π
hz = ph1% 2 cth 2pH
Lm
Lm
2.3、计 算
正常蓄水 (1)、 位情况
H
D
V0
V02
gD/V02
Lm
h
h1%
πh1%2/Lm
50
600
17
289.00 20.367 5.832 0.483 0.599 0.193
校核洪水 (2)、 位情况
H
D
51.95 600
V0
V02
gD/V02
Lm
2πH/Lm H/Lm)
hz
hc
△h
水位 墙顶高程
95.219
1
0.088 0.3 0.697 1564.95 1565.65
2.1、输 入基本数 据
2、坝顶高程计算
计算风速V0(m/s) 有效吹程D(m) 重力加速度g(m/s2) 水位高程(m) 坝基高程(m) 安全超高hc(m) 迎水面深度H(m)
正常蓄水位情况 17.00 600 9.81 1563 1513 0.4 50.00
校核洪水位情况 10 600 9.81
hc …… 安全超高 (m), 按《混凝 土重力坝 设计规范 》(DL 5108— 1999)

重力坝坝顶超高计算书标准格式

重力坝坝顶超高计算书标准格式

重力坝坝顶超高计算书标准格式混凝土重力坝坝顶超高计算书标准格式工程设计分院坝工室2006.3.核定:审查:校核:编写:——水电站工程(或水库工程、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计算书1 计算说明1.1 适用范围(设计阶段)本计算书仅适用于工程设计阶段的(坝型)坝顶超高/高程计算。

1.2 工程概况工程位于省市(县)的江(河)上。

该工程是以为主,兼顾、、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本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或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招标设计阶段)设计报告已于年月经审查通过。

水库总库容×108m3,有效库容×108m3,死库容×108m3;灌溉面积亩;水电站装机容量MW,多年平均发电量×108 kW·h,保证出力MW。

选定坝址为,选定坝型为。

根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工程等别为等型工程,拦河坝为级永久水工建筑物。

(因拦河大坝坝高已超过其规定的高度,拦河坝应提高级,按级建筑物设计。

)1.3 计算目的和要求通过混凝土重力坝坝顶上游防浪墙顶与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高差的计算,以确定防浪墙顶高程和大坝高度,为坝体断面设计及坝体工程量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1.4 计算原则和方法1.4.1 计算原则(1)坝顶上游防浪墙顶与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包括最大浪高、波浪中心线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度和安全超高。

(2)确定的坝顶高程不得低于水库正常蓄水位及设计洪水位。

(3)坝顶高程的确定尚需考虑枢纽中其他建筑物(如船闸坝顶桥下通航净空) 对坝顶高程的要求。

1.4.2 计算方法因选定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防浪墙顶在水库静水位以上的高差按《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式(11.1.1)计算,即:∆h=h1%+h z+h c式中,∆h—防浪墙顶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差,m;h1%—浪高,m;h z−波浪中心线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度,m;h c−安全超高,m。

坝顶高程计算过程详解

坝顶高程计算过程详解

坝顶高程的确定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的高差可由下式计算,应选择两者中防浪墙顶高程的高者作为选定高程。

∆h =h 1%+h z +h c式中,Δh ——防浪墙顶至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h 1%——累计频率为1%的波高;h z ——雍高;h c ——安全超高。

1. 波高h 1%和雍高h z 的计算h 1%和h z 的计算可利用官厅水库公式计算:ℎl =0.0166V 054D 13L =10.4(ℎl )0.8 ℎz =πℎl 2L ctℎ2πH L式中,V 0——计算风速,m/s ,设计洪水位时,宜采用相应季节50年重现期的最大风速,校核洪水位时,宜采用相应洪水期最大风速的多年平均值; D ——吹程;H ——坝前水深。

其中,h 1%=1.24 h 5%。

①设计洪水情况下,吹程D=2.1km ,风速V 0=24m/s ,带入以上公式计算得: h 5%=1.129m ,h 1%=1.400m ,h z =0.349m 。

②校核洪水情况下,吹程D=2km ,风速V 0=18m/s ,带入以上公式计算得: h 5%=0.775m ,h 1%=0.962m ,h z =0.223m 。

2. 坝顶安全超高的确定安全超高h c 与坝的安全级别有关,李家河水库工程为III 等工程,永久建筑物等级为3级,设计洪水位下的安全超高为0.4m ,校核洪水位下的安全超高为0.3m 。

3. 坝顶高程的计算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求得设计洪水位情况下的防浪墙顶高度为: Δh 设计=0.962+0.223+0.4=1.585m ;校核洪水位情况下的防浪墙顶高度为:Δh 校核=1.400+0.349+0.3=2.090m 。

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取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情况下的高的一个:=882.805m;设计洪水位下,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设计洪水位+Δh设计=886.290m。

校核洪水位下,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校核洪水位+Δh校核则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为886.290m,防浪墙高取 1.2m,则坝顶高程为885.090m。

#重力坝计算参考

#重力坝计算参考

目录第一章调洪演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非溢流坝设计计算12.1坝高的计算12.2坝挡水坝段的稳定及应力分析2第三章溢流坝设计计算93.1堰面曲线93.2中部直线段设计93.3下游消能设计103.4水力校核113.5WES堰面水面线计算13第四章放空坝段设计计算174.1放空计算174.2下游消能防冲计算184.3水力校核194.4水面线计算21第五章电站坝段设计计算235.1基本尺寸拟订23第六章施工导流计算266.1河床束窄度266.2一期围堰计算266.2二期围堰高程的确定27附录一经济剖面选择输入及输出数据30附录二坝体的稳定应力计算输入输出数据34附录三调洪演算源程序及输入数据44第二章 非溢流坝设计计算2.1 坝高的计算坝顶高出静水面Δh=2h 1+h 0+h c 2h 1——波浪高度校核时,V=16m/s 2h 1=0.0166×V 5/4×D 1/3=0.0166×165/4×0.51/3=0.42m 设计时,V=24m/s2h 1=0.0166×V 5/4×D 1/3=0.0166×245/4×0.51/3=0.70m h0——波浪中心线高出静水位高度校核时,2L 1=10.4×(2h 1>0.8=10.4×0.420.8=5.21mm L h 11.024h 1210==π设计时,2L 1=10.4×(2h 1>0.8=10.4×0.700.8=7.81mm L h 20.024h 1210==πh c ——安全超高,等知:校核时,h c =0.3m ;设计时,h c =0.4m 。

由以上可得坝顶超高为: 校核时Δh=2h 1+h 0+h c =0.42+0.11+0.3=0.83m设计时Δh=2h 1+h 0+h c =0.70+0.20+0. 4=1.30m 则 确定坝顶高程为: 校核时 Z 坝顶=324.7+0.83=325.53m 设计时 Z 坝顶=324.5+1.30=325.80m取其中大者即325.80m,作为坝顶高程<如图2-1所示)。

坝顶高程计算的方法

坝顶高程计算的方法

坝顶高程计算的方法在水利工程中,坝顶高程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坝体的稳定性和工程的安全性。

因此,准确计算坝顶高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以坝顶高程计算的方法。

一、确定基准面在进行坝顶高程计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基准面。

基准面是一个参考标志,用于测量各点的高程值。

常见的基准面有国家高程基准、地方高程基准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基准面。

二、测量控制点为了准确计算坝顶高程,需要在工程现场进行测量,确定一些控制点。

控制点的选择应考虑到其位置与坝顶的关系,以及易于观测和测量的因素。

通常选择在坝体上分布均匀的几个控制点。

三、测量方法1.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最常用的测量坝顶高程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平仪进行测量,通过观测水平线上两点的高差来计算坝顶高程。

在实际测量中,需要注意仪器的使用和观测的精度,以减小误差。

2.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是一种现代化的测量方法,其测量精度较高,并且具有自动记录和数据处理的功能。

在测量坝顶高程时,可以通过设置全站仪的位置和测量参数来获得高程数据。

同时,全站仪还可以进行水平角和垂直角的测量,从而提高测量的精度。

四、计算方法在测量完成后,可以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坝顶高程。

计算方法通常采用代数平差法或最小二乘法。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各观测数据的权重,以及其他误差因素的影响。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坝顶高程的准确值。

五、误差控制在进行坝顶高程计算时,需要注意误差的控制。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控制和修正。

常见的误差来源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环境条件等。

通过合理设置观测参数和检查数据,可以减小误差的影响,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以坝顶高程计算的方法,下面通过一个实例进行分析。

假设某坝体的高程控制点分别为A、B、C,测量结果如下:控制点高程(m)A 100.50B 101.20C 99.80根据上述数据,可以进行坝顶高程的计算。

水工建筑物重力坝设计计算书

水工建筑物重力坝设计计算书

一、非溢流坝设计(一)、初步拟定坝型的轮廓尺寸(1)坝顶高程的确定①校核洪水位情况下:波浪高度2h l=0.0166V5/4D1/3=0.0166×185/4×41/3=0.98m波浪长度2L l=10.4×(2h l)0.8=10.4×0.980.8=10.23m波浪中心线到静水面的高度h0=π(2h l)2/ 2L l=3.14×0.982/10.23=0.30m安全超高按Ⅲ级建筑物取值h c=0.3m坝顶高出水库静水位的高度△h=2h l+ h0+ h c=0.98+0.30+0.3=1.58m校②设计洪水位情况下:波浪高度2h l=0.0166(1.5V)5/4D1/3=0.0166×(1.5×18)5/4×41/3=1.62m波浪长度2L l=10.4×(2h l)0.8=10.4×1.620.8=15.3m波浪中心线到静水面的高度h0=π(2h l)2/ 2L l=3.14×1.622/15.3=0.54m安全超高按Ⅲ级建筑物取值h c=0.4m=2h l+ h0+ h c=1.62+0.54+0.4=2.56m 坝顶高出水库静水位的高度△h设③两种情况下的坝顶高程分别如下:校核洪水位时:225.3+1.58=226.9m设计洪水位时:224.0+2.56=226.56m坝顶高程选两种情况最大值226.9 m,可按227.00m设计,则坝高227.00-174.5=52.5m。

(2)坝顶宽度的确定本工程按人行行道要求并设置有发电进水口,布置闸门设备,应适当加宽以满足闸门设备的布置,运行和工作交通要求,故取8米。

(3)坝坡的确定考虑到利用部分水重增加稳定,根据工程经验,上游坡采用1:0.2,下游坡按坝底宽度约为坝高的0.7~0.9倍,挡水坝段和厂房坝段均采用1:0.7。

(4)上下游折坡点高程的确定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验证明,混凝土重力坝上游面可做成折坡,折坡点一般位于1/3~2/3坝高处,以便利用上游坝面水重增加坝体的稳定。

重力坝高计算

重力坝高计算
某水库重力坝坝顶高程的计算
( 《砼重力坝设计规范》DL5108-1999“11.1 坝顶”及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附录G”) 项 正常蓄水位(m) 有效吹程D(m) 50年一遇的年最大风速V0(m/s) 大坝迎水面前水深H(m) 水库Ⅲ等 安全超高hc(m) 官厅水库公式(内陆狭谷水库) 波高h(m) 平均波长Lm(m) 累积频率为5%的波高h5%(m) 波高h/坝前水深H 累积频率为1%的波高h1%(m) 双曲余切函数cth(x)的x值 双曲余切函数cth(x)的值 波浪中心至水面高差hz(m) 防浪墙顶与水面高差△h(m) 正常蓄水位情况下的防浪墙顶高程(m) 目 计算公式及参数 1410 900 18.9 1410-1330 按3级建筑物设计 查《砼重力坝设计规范》表11.1.1 适用于V0<20m/s及D<20km h=0.0076V0-1/12(gD/V02)1/3V02/g Lm=0.331V0-1/2.15(gD/V02)1/3.75V02/g
gD/Vth(2π H/Lm) △h=h1%+hz+hc 正常蓄水位+△h
当gD/V02=20~250时波高h=h5% h/H 据h/H及h5%查《荷载设计规范》“附录G”表G2得 x=2π H/Lm cth(x)=(ex+e-x)/(ex-e-x)
计算结果


80
0.5
0.630994653 7.225083528 0.630994653 0.007887433 0.783080544 69.57079652 1 0.26663666 1.549717204 1411.549717 取两位小数:1411.55

重力坝毕业设计计算书

重力坝毕业设计计算书
3.3.1 反弧段半径及特征点的确定.................................... - 32 3.3.2 水面线的计算................................................ - 33 3.3.3 直线段与曲线段的切点计算.................................... - 34 3.3.4 自然掺气后水面线的确定 ...................................... - 35 3.4 闸门设计 ..........................................................- 35 3.5 边墙设计 ..........................................................- 36 3.6 堰顶上游剖面设计 ..................................................- 36 -
参考文献 .................................................. - 44 -
精品资料
_____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建筑物级别 .........................................................- 1 1.2 设计洪水的计算 .....................................................- 1 -

2.2坝顶高程

2.2坝顶高程

e——风浪引起的坝前水位壅高,m,
2 Kv0 D e cos 2 gHm
A——安全加高,m, 根据坝的级别按设计规范采用。
hl——设计波高,m; m——坝坡坡率; n——坝坡护面糙率,其值为:抛石0.035, 干砌块石0.0275,浆砌石并勾缝0.025 沥青和混凝土 0.0155; K——综合摩阻系数,不同研究者所建议的系 数值K有所不同,一般取值范围 1.5×10-3~5×10-3,计算时可取 3.6×10-3; V——设计风速,m/s; D——吹程,km; H1——水库水域的平均水深,m; β ——风向与坝轴线法线方向的夹角。
坝顶高程水库静水位加相应的超高取下列中的最大值正常蓄水位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再加地震安全超高土坝坝顶高程根据正常运行和非常运行时的静水位加相应的超高d予以确定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初步拟定时也可以按经验公式计算m
二、坝顶高程
坝顶高程=水库静水位加相应的超高,取下
列中的最大值
1. 设计洪水位+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2. 正常蓄水位+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土石坝的安全加高
运用情况 Ⅰ 坝的级别 Ⅱ Ⅲ Ⅳ Ⅴ
正常运行 1.5 1.0 0.7 0.5 非常运行 0.7 0.5 0.4 0.3 a 非常运行 1.0 0.7 0.5 0.3 b当坝顶有防浪墙时坝顶高程
防浪墙的顶部高程=设计洪水位+ d设 防浪墙的顶部高程=校核洪水位+ d校 两者中取大值。 坝顶高程=设计洪水位+0.5m 坝顶高程=稍高于校核洪水位 两者中取大值。
3. 校核洪水位+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4. 正常蓄水位+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再加地震安全超高
土坝坝顶高程根据正常运行和非常运 行时的静水位加相应的超高d予以确定

重力坝稳定及应力计算

重力坝稳定及应力计算

坝体强度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及坝体稳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一)、基本资料坝顶高程:1107.0 m校核洪水位(P = 0.5 %)上游:1105.67 m下游:1095.18 m 正常蓄水位上游:1105.5 m下游:1094.89 m死水位:1100.0 m混凝土容重:24 KN/m3坝前淤沙高程:1098.3 m泥沙浮容重:5 KN/m3混凝土与基岩间抗剪断参数值:f `= 0.5c `= 0.2 Mpa坝基基岩承载力:[f]= 400 Kpa坝基垫层混凝土:C15坝体混凝土:C1050年一遇最大风速:v 0 = 19.44 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v 0 `= 12.9 m/s吹程D = 1000 m(二)、坝体断面1、非溢流坝段标准剖面(1)荷载作用的标准值计算(以单宽计算)A 、正常蓄水位情况(上游水位1105.5m ,下游水位1094.89m ) ① 竖向力(自重)W 1 = 24×5×17 = 2040 KN W 2 = 24×10.75×8.6 /2 = 1109.4 KNW 3 = 9.81×(1094.5-1090)2×0.8 /2 = 79.46 KN ∑W = 3228.86 KNW 1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13.6-5) /2 = 4.3 m W 2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m 067.16.83226.13=⨯- W 3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m 6.58.0)10905.1094(3126.13=⨯-⨯-竖向力对O点的弯矩(顺时针为“-”,逆时针为“+”):M OW1 = 2040×4.3 = 8772 KN·mM OW2 = -1109.4×1.067 = -1183.7 KN·mM OW3 = -79.46×5.6 = -445 KN·m∑M OW = 7143.3 KN·m②静水压力(水平力)P1 = γH12 /2 = 9.81×(1105.5-1090)2 /2= -1178.4 KNP2 =γH22 /2 =9.81×(1094.89-1090)2 /2 = 117.3KN∑P = -1061.1 KNP1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为:(1105.5-1090)/3 = 5.167mP2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为:(1094.89-1090)/3 = 1.63m静水压力对O点的弯矩(顺时针为“-”,逆时针为“+”):M OP1 = 1178.4×5.167 = -6089 KN·mM OP2 = 117.3×1.63 = 191.2 KN·m∑M OP = -5897.8 KN·m③扬压力扬压力示意图请见下页附图:H1 = 1105.5-1090 = 15.5 mH2 = 1094.89-1090 = 4.89 m(H1 -H1) = 15.5-4.89 = 10.61 m计算扬压力如下:U1 = 9.81×13.6×4.89 = 652.4 KNU2 = 9.81 ×13.6×10.61 /2 = 707.8 KN∑U = 1360.2 KNU1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为:0 mU2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为:13.6 / 2-13.6 / 3 = 2.267m 竖向力对O点的弯矩(顺时针为“-”,逆时针为“+”):M OU1 = 0 KN·mM OU2 = -707.8×2.267 = -1604.6 KN·m∑M OU = -1604.6 KN·m④浪压力(直墙式)浪压力计算简图如下:由确定坝顶超高计算时已知如下数据:单位:m使波浪破碎的临界水深计算如下:%1%122ln 4h L h L L H m m m cr πππ-+=将数据代入上式中得到: 013.183.02644.783.02644.7ln 4644.7=-+=πππcr H 由判定条件可知,本计算符合⑴H ≥H cr 和H ≥L m /2,单位长度上的浪压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41%1Z m W Wkh h L P +=γ 式中:γw ──水的重度 = 9.81 KN/m 3其余计算参数已有计算结果。

水工建筑物重力坝设计计算书

水工建筑物重力坝设计计算书

一、非溢流坝设计(一)、初步拟定坝型的轮廓尺寸(1)坝顶高程的确定①校核洪水位情况下:波浪高度2h l=4D1/3=×185/4×41/3=波浪长度2L l=×(2h l)=×波浪中心线到静水面的高度h0=π(2h l)2/ 2L l=×=安全超高按Ⅲ级建筑物取值h c==2h l+ h0+ h c=++=坝顶高出水库静水位的高度△h校②设计洪水位情况下:波浪高度2h l=5/4D1/3=××18)5/4×41/3=1.62m波浪长度2L l=×(2h l)=×15.3m波浪中心线到静水面的高度h0=π(2h l)2/ 2L l=×=安全超高按Ⅲ级建筑物取值h c=坝顶高出水库静水位的高度△h=2h l+ h0+ h c=++=2.56m设③两种情况下的坝顶高程分别如下:校核洪水位时:+=设计洪水位时:+=226.56m坝顶高程选两种情况最大值m,可按设计,则坝高。

(2)坝顶宽度的确定本工程按人行行道要求并设置有发电进水口,布置闸门设备,应适当加宽以满足闸门设备的布置,运行和工作交通要求,故取8米。

(3)坝坡的确定考虑到利用部分水重增加稳定,根据工程经验,上游坡采用1:,下游坡按坝底宽度约为坝高的~倍,挡水坝段和厂房坝段均采用1:。

(4)上下游折坡点高程的确定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验证明,混凝土重力坝上游面可做成折坡,折坡点一般位于1/3~2/3坝高处,以便利用上游坝面水重增加坝体的稳定。

根据坝高确定为,则1/3H=1/3×=,折坡点高程=+=192m;2/3H=2/3×=35m,折坡点高程=+35=,所以折坡点高程适合位于192m~之间,则取折坡点高程为。

挡水坝段和厂房坝段的下游折坡点在统一高程处。

(5)坝底宽度的确定由几何关系可得坝底宽度为T=()×+8+×=(6)廊道的确定坝内设有基础灌浆排水廊道,距上游坝面6.1m,廊道底距基岩面4m,尺寸×(宽×高)。

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算稿

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算稿

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算稿-- 防浪墙顶至正常水位或校核水位的高差(m)-- 累积频率为1%的波高(m)-- 波浪中心线正常水位或校核水位的高差(m)-- 安全超高表 11.1.1 安全超高 hc相应水位坝安全级别ⅠⅡⅢ正常水位0.7 0.5 0.4 校核水位0.5 0.4 0.31、蒲田公式:平均波高计算公式:平均波周期计算公式:hm-- 平均波高(m)Tm -- 平均波周期(s)Vo -- 计算风速(m/s)D -- 风区长度(m)Hm -- 水或的水深(m)g -- 重力加速度(9.81m/s2)平均波长Lm与平均波周期Tm计算计算公式:对于深水波,即H≥ 0.5Lm 时:累积频率为P(%)的波高与平均波高的关系可按下表进行换算P(%)0.1 1 2 3 4 5 10 13 20 50 0 2.97 2.42 2.23 2.11 2.02 1.95 1.71 1.61 1.43 0.94 0.1 27.0 2.26 2.09 2.00 1.92 1.87 1.65 1.56 1.41 0.960.2 2.46 2.09 1.96 1.88 1.81 1.76 1.59 1.51 1.37 0.98 0.3 2.23 1.93 1.82 1.76 1.70 1.66 1.52 1.45 1.34 1.00 0.4 2.01 1.78 1.68 1.64 1.60 1.56 1.44 1.39 1.30 1.01 0.5 1.80 1.63 1.56 1.52 1.40 1.46 1.37 1.33 1.25 1.01斜坡式的建筑物累积频率为1%的波浪爬高可按下式计算--- 累积频率为1%的波浪爬高--- 累积频率为1%的波高--- 考虑波浪入射角的折减系数β(o)0 10 20 30 40 50 601.00 0.98 0.96 0.92 0.87 0.82 0.76β - 波浪入射角,即波峰线与坝轴线的夹角--- 与斜坡护面的结构形式有关的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B.6.3-6)
2
式中:h——当 gD/υ 0 =20~250 时,为累积频率 5%的波高 h5%;当 gD/υ 0 =250~1000 时, 为累积频率 10%的波高 h10%。
2
累积频率为P(%)的波高hp与平均波高的关系可按表B.6.3-1进行换算。 表B.6.3-1 累积频率为P(%)的波高与平均波高的比值
二、坝顶高程
(规范8.1及附录B6.1)
以此值作为防浪墙顶高 程时,要求坝顶高程高 于校核洪水位
正常蓄水位+ h 正 坝顶高程或防浪墙顶高程=Max 校核洪水位+h 校
h h1% hz hc
式中: △h—防浪墙顶至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 h1%—波高(m); hz—波浪中心线至正常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 hc—安全超高,按表8.1.1采用。

IV
3
4
4
5
V
5
5
山区、丘陵区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 [重现期(年)]
项目 设计 水工建筑物级别 1 1000~500 2 3 4 500~ 100~50 50~30 100 5 30~20
土石坝 校核
可能最大洪水 5000~ 2000~ (PMF)或 1000~300 300~200 2000 1000 10000~5000 5000~2000
2 gTm 2H Lm= th 2 Lm
(B.6.3-7)
对于深水波,即当 H≥0.5Lm 时,上式可简化为:
gTm2 Lm= 2
2H cth Lm
(B.6.3-8)
hz=
h12%
Lm
hz——波浪中心线至计算水位的高度(m); Lm——平均波长,m; h1%——累积频率为1%的波高,m; H——挡水建筑物迎水面前的水深,m;
gh2% 1 / 6 gD 0.00625 0 2 2 v0 v0
gD gLm 0 . 0386 2 2 v0 v0
1/ 2
1/ 3
(B.6.3-3)
(B.6.3-4)
式中: h2%—— 累积频率为 2%的波高,m; Lm——平均波长,m。
1.96
1.82 1.68
1.88
1.76 1.64
1.81
1.70 1.60
1.76
1.66 1.56
1.59
1.52 1.44
1.51
1.45 1.39
1.37
1.34 1.30
0.98
1.00 1.01
0.5
1.80
1.63
1.56
1.52
1.49
1.46
1.37
1.33
1.25
1.01
3 平均波长 Lm 与平均波周期 Tm 可按下式换算:
高度Z (m) 修正系 数K z 2 1.25 5 1.10 10 1.00 15 0.96 20 0.90
风区长度(有效吹程)按下列情况确定: 1) 当沿风向两侧的水域较宽时,可采用计算点至对岸的 直线距离; 2) 当沿风向有局部缩窄且缩窄处的宽度b小于12倍计算波 长时,可采用5倍b为风区长度,同时不小于计算点至缩窄处的 直线距离; 3) 当沿风向两侧的水域较狭窄或水域形状不规则、或有岛 屿等障碍物时,可自计算点逆风向做主射线与水域边界相交, 然后在主射线两侧每隔7.5°做一条射线,分别与水域边界相交 。如图B.6.2所示,记D0为计算点沿主射线方向至对岸的距离, Di为计算点沿第i条射线至对岸的距离,α i为第i条射线与主射 线的夹角,α i=7.5i(一般取i=±1、±2、±3、±4、±5、±6) ,同时令α 0=0,则等效风区长度D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hm —— 平均波高,m; Tm —— 平均波周期,s; υ 0 —— 计算风速,m/s; D —— 风区长度,m; Hm —— 水域平均水深,m; g —— 重力加速度,9.81m/s 。
2

0 .5
(B.6.3-2)
2) 丘陵、平原地区水库,宜按鹤地水库公式计算(适用于库水较深、υ 0<26.5m/s 及 D<7.5km) :
I Ⅱ
大(1)型
大(2)型 10~1.0 1.0~ 0.10 0.10~ 小(1)型 0.01 0.01~ 小(2)型 0.001

IV V
中型
中等
一般
100~30 60~15
30~5 <5 15~3 <3
50~5
5~0.5 <0.5
中等
一般
30~5
5~1 <1
表2.2.1 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
工程等别 I Ⅱ 主要建筑物 1 2 次要建筑物 3 3
hm Hm
0 0.1
P(%)
0.1
2.97 2.70
1
2.42 2.26
2
2.23 2.09
3
2.11 2.00
4
2.02 1.92
5
1.95 1.87
10
1.71 1.65Fra bibliotek131.61 1.56
20
1.43 1.41
50
0.94 0.96
0.2
0.3 0.4
2.46
2.23 2.01
2.09
1.93 1.78
重力坝坝顶高程计算
2014年2月17日
一、设计准备
(1)资料分析 水文、地质、地形条件分析
选址、选型等
(2)确定工程枢纽等级、建筑物级别,重力 坝类型; 水库库容 枢纽等级 建筑物级别 洪水标准 洪水计算
表2.1.1 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
防洪 工程规 工程等别 模 治涝 灌溉 供水 发电 水库总 保护城镇 治涝面 库容 及工矿企 保护农 4 积(104 灌溉面积 供水对象重 装机容量 田 (10 8 3 (10 m ) 业的重要 (104kW) (104亩) 要性 亩) 亩) 性 ≥10 特别重要 重要 ≥500 ≥200 ≥150 500~ 200~60 150~50 100 特别重要 重要 ≥120 120~30
gH ghm =0.13th 0.7 2 m 2 v v0 0

0.7
2 0.45 0.0018 ( gD / v0 ) th 2 0.7 0 . 13 th 0.7(gH / v m 0)


(B.6.3-1)
ghm gTm =13.9 v2 v0 0
D=
D cos cos
2 i i i i
i
(i=0、±1、±2、±3、 ±4、±5、±6 ) (B.6.2)
图B.6.2 等效风区长度计算示意
风区内的水域平均深度Hm。一般可通过沿风向作出地形剖面 图求得,其计算水位应与相应设计状况下的静水位一致。
1
宜根据拟建水库的具体条件,按下述三种情况计算波浪要素: 1) 平原、滨海地区水库,宜按莆田试验站公式计算:
1
安全超高hc 的查算
安全超高hc (单位:m)
坝的级别
水位
正常蓄水位 校核洪水位
1 0.7 0.5
2 、3 0.5 0.4
4 、5 0.4 0.3
2
h1%、hz 的计算
波浪要素计算 ( 计算波浪要素(波高、波长等)的基本资料。 年最大风速:系指水面上空10m高度处10min平均风速的年 最大值;对于水面上空z(m)处的风速,应乘以表B.6.2-1中 的修正系数Kz后采用。陆地测站的风速,应参照有关资料进 行修正。 表B.6.2-1 风速高度修正系数
3) 内陆峡谷水库,宜按官厅水库公式计算(适用于υ 0<20m/s 及 D<20km=:
gh 1 / 12 gD 0.0076 v0 2 2 v0 v0
1/ 3
(B.6.3-5)
1 / 3.75
gLm 1 / 2.15 gD 2 0 . 331 v 0 2 v v0 0
混凝土坝、浆 砌石坝
2000~ 1000~ 500~200 200~100 1000 500
平原区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 [重现期(年)]
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 项目 1 设计 水库工程 校核 设计 拦河水闸 校核 300~200 200~100 100~50 50~30 30~20 2000~1000 1000~300 300~100 100~50 100~50 50~30 30~20 20~10 50~20 10 300~100 2 100~50 3 50~20 4 20~10 5 10
谢 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