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帮扶制度
学校青少年帮扶工作方案
学校青少年帮扶工作方案一、背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然而,在成长中遇到困难的青少年也面临许多心理和情感上的挑战,因此学校帮扶计划应运而生。
学校的帮扶计划是针对因家庭、学习等方面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和困难而启动的一项援助计划。
二、目的学校的帮扶计划旨在为青少年提供全面的心理支持和生活帮助,走出困境,实现健康自主发展。
三、主要内容1. 心理支持学校将以关爱、宽容、沟通和理解为核心,建立健全的帮扶体系,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度探索困难背后的根源,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针对不同的情况,学校将采取不同的心理支持措施,例如:•心理课程教育:提供更为广泛的心理课程,使学生在学业压力大和挫折失败中得到情感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提供感性的心理课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我的成长和未来发展。
•心理咨询:学生可以随时向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室求助,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班级心理师制度:学校将每一班级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员,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诊断和帮扶,进一步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
2. 生活帮助贫困、单亲家庭学生和困难学生是帮助重点对象,为此,学校将采取如下措施:•定制“奖、助”政策:为有困难学子提供学费资助、图书借阅服务等。
•食宿问题:发放食堂餐券,鼓励学生开学期间支援异乡学生。
同时,每年安排暑期、寒假支援活动,力求做到因材施教,精心呵护每一个孩子。
•健康保障:学校将积极关注长期生病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安排好住院期间的学习进度,为他们提供专项医疗保障和后勤支持。
•才艺培养:制定合理的才艺评测标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才艺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展示平台,为生活带来愉悦,为学业带来动力。
四、对学生的意义•增强自信:学校的帮扶计划将通过多样化的心理和生活帮助方式,加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文艺兴趣爱好、科技和体育特长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口头表达、写作和优秀品质的培养能力,增加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和自尊。
•发展自我:通过学校的帮扶计划,学生可以得到全方位的帮助,也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学会有效地解决困难和问题。
学生帮扶管理制度
学生帮扶管理制度学生帮扶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建立的一套管理制度。
这个制度包括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之间的互助支持等方面,旨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平台。
同时,学生帮扶管理制度也是一种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重要方式。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对学生帮扶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要通过建立帮扶管理制度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学校要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场所,例如安静的图书馆、宽敞的教室等。
其次,学校要完善学习设施,确保学生有充分的资源去学习,如图书、电脑等。
最后,学校还要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建立师生之间的互动机制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学生帮扶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鼓励教师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如学习沙龙、主题演讲,让学生与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双方的共同成长。
三,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服务学生帮扶管理制度还应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服务。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辅导机构,配备专业的辅导老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辅导。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社会资源合作,引进有经验的教育机构或个人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服务。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四,加强学生互助支持学生之间的互助支持是学生帮扶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
学校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建立友爱、互信的关系。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鼓励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学生互助小组,由学生自己管理,提供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互助支持。
五,建立学生反馈机制学生反馈机制是促进学生帮扶管理制度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设立学生反馈渠道,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及时解决学生所面临的问题。
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帮扶管理制度的评价,进一步完善制度。
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工作制度
官坡中心小学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工作制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官坡中心小学2014年月9日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工作制度近年来,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品德缺陷、学习困难、或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已构成了一个不能忽视的特殊群体。
教育好他们,既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是稳定学校秩序、打造我校教育品牌的关键。
为此,学校经过排查后,对全校特殊学生进行了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方案,具体如下:一、学生教育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宋涛副组长:贾新超、周明海成员:何霞、郭丽、张娜、刘晓丽、郭卉、莫未愁、王晶、陈金歌、王昀二、帮扶对象:留守儿童、潜能生、有不良行为倾向的学生、单亲或失亲特殊家庭子女。
三、职责分工:1、德育处负责全校学生教育帮扶工作档案的制定、收集;学校教育帮扶活动的开展,并建设相应的功能室(家长学校、亲情家园、知心屋、)及有不良行为倾向学生方面的教育工作。
2、教务处负责潜能生方面的教育及学习帮扶工作。
3、办公室负责“一对一”结对帮扶人员的分配及档案收集。
4、各年级主任负责本年级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单亲、失亲)学生的全部工作。
四、主要措施1、年级主任、班主任每期开学要认真调查,同时注意调查方法,摸清本年级特殊学生的人数,协同德育处建立专门档案。
2、建立三类帮扶组织:学校针对特殊学生的不同特点,将采取“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帮教形式,科任老师——学生、学生——学生帮扶、帮教组织,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人。
特殊家庭学生(单亲、失亲)、有不良行为倾向的学生中采取帮扶、帮教制。
办公室与年级主任结合安排领导班子“一对一”帮扶,班主任、科任老师“一对一”帮扶,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之间“一对一”帮扶,注意必须是本班优秀学生来帮扶特殊学生,不安排学生帮扶单亲、失亲学生。
老师和优秀学生在帮扶学生时一定注意方法,保护好特殊学生的隐私、自尊心,在帮扶、帮教过程中最好采取“单独”帮扶,保护好学生的“面子”心理,保守好学生的秘密,切实让学生感到亲情。
学生关爱帮扶工作制度
学生关爱帮扶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帮扶工作,落实学校关爱学生政策,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关爱帮扶工作的原则1. 全面关爱,注重个体差异。
关爱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有针对性的关爱和帮扶。
2. 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加强家校沟通,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关爱学生的合力。
3. 预防为主,教育相结合。
注重预防,加强教育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
4. 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关爱帮扶工作应当公开透明,确保公平公正,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三、关爱帮扶工作的内容1. 生活关爱(1)关注学生的生活条件,确保学生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全。
(2)定期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资助。
(3)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定期组织健康检查,关注学生生长发育情况。
(4)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2. 学习关爱(1)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
(2)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3)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4)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
3. 精神关爱(1)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建立师生沟通渠道,倾听学生心声。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3)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关爱帮扶工作的实施1. 建立学生关爱帮扶工作小组,明确成员职责,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全面负责关爱帮扶工作。
2. 建立健全学生信息档案,对学生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为关爱帮扶工作提供依据。
3. 定期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如家访、座谈会、心理辅导等,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青少年帮扶计划
青少年帮扶实施方案朱阳关镇中学2014.02青少年帮扶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树立特困学生、单亲学生、留守儿童和学困生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特困学生、单亲学生、留守儿童和学困生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
我校将把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特困学生、单亲学生、留守儿童和学困生,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况分析随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
朱阳关镇也不例外,很多青壮年劳力举村外出,留下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作要求,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特制定教师帮扶计划,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具体措施1、摸底造册,建立特困学生、单亲学生、留守儿童和学困生特别档案。
学校德育组成员和班主任对特困学生、单亲学生、留守儿童和学困生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
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3、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特困学生、单亲学生、留守儿童和学困生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特困学生、单亲学生、留守儿童和学困生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
组成帮扶小组。
4、优先辅导。
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特困学生、单亲学生、留守儿童和学困生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
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
每个特困学生、单亲学生、留守儿童和学困生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5、实施教师结对帮扶制度。
在特困学生、单亲学生、留守儿童和学困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
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特困学生、单亲学生、留守儿童和学困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学生关爱帮扶工作制度汇编
学生关爱帮扶工作制度汇编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帮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关爱和帮扶工作。
第三条学生关爱帮扶工作应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尊重学生权益,发扬爱心精神,为学生提供全面、全过程的帮助和支持。
第四条学生关爱帮扶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一)公平公正原则: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确保帮扶资源合理分配,机会均等。
(二)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三)家校共育原则: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心、教育和引导学生。
(四)身心并重原则: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生理健康服务。
第五条学生关爱帮扶工作的目标是:(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和心理等方面的困难。
(四)预防学生不良行为,减少青少年犯罪。
(五)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六条学校成立学生关爱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学生关爱帮扶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七条学校设立学生关爱帮扶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第八条班主任、辅导员、教师、教职工等相关人员应积极参与学生关爱帮扶工作,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三、关爱帮扶内容与措施第九条生活关爱(一)关心学生生活,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如衣物、食品、住宿等。
(二)定期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实施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三)加强学生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的管理,确保学生生活环境安全、舒适。
第十条学习辅导(一)针对学生学习困难,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三)开展学习互助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第十一条心理健康教育(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学习困难学生是指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他们可能由于个人原因、学习环境原因或其他特殊情况而无法适应正常学习进程。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帮扶制度。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学生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表现、成绩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问题所在。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与家长和班主任的沟通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困难及原因。
其次,学校应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案。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问题所在,为他们安排个别辅导、小组辅导或者专项培训等特殊教育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同时,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家教辅导,让学生在熟悉和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学校应该配备专业的帮扶人员,提供专业的辅导和支持。
帮扶人员可以是学校的教师、班主任或特殊教育教师,他们应该具备相应的帮扶经验和专业知识,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他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解答学习问题、培养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此外,学校还可以引入外部资源,丰富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学校可以与社区、非政府组织等机构合作,邀请专业人士来学校开展讲座、培训和交流活动,提供有益的学习资源和经验。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习困难学生参加学习交流活动、竞赛和实践课程,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和社会视野。
最后,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学习需求。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和学习进展,为家长提供相关的教育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与学校携手共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总之,建立一个有效的帮扶制度对于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精编版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精编版学习困难学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需要特殊的帮助和支持的学生。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学习障碍,促进其全面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帮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的精编版。
一、学习困难学生的识别与评估1.定义和标准: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文件,明确学习困难学生的定义和标准,如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龄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态度消极等。
2.评估工具和方法: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先进技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学习困难学生评估工具和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多元化评估形式:采用多种评估形式,包括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困难情况。
二、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计划1.个性化帮扶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帮扶目标,如提高学习成绩、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等。
2.帮扶方案的制定:根据学生的帮扶目标,制定具体的帮扶方案,包括学习辅导、个别教育、学习环境优化等方面的措施。
3.帮扶资源的整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资源,提供帮扶学费、教辅材料、学习辅导等方面的支持。
三、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性化帮扶措施1.学业辅导:设立专门的学习辅导班,配备专业的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具体的学习困难。
2.学习方法培养:开设学习方法课程,教授学生合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兴趣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5.家庭支持:与学生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帮助,鼓励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给予积极支持和关注。
6.奖励激励机制:建立奖励激励机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就,给予认可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四、学习困难学生的跟踪和评估1.定期跟踪记录: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档案,定期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帮扶效果。
2.帮扶成效评估:定期评估学生的帮扶成效,对帮扶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青少年教育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德令哈市第四中学青少年教育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为促进青少年成长,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促进青少年犯罪工作为核心,以重点青少年为目标群体,大力开展帮助救助和权益保护工作,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重点青少年犯罪,促进校园环境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通过对我校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工作档案,找到影响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营造健康成长的社会围,从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促进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同时,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三、主要措施㈠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首先成立关爱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关爱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化和经常化。
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领导小组,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长:京龙副组长:万寿郭亮组员:玉成媛常东霞若尖措阿珍2、分三类建立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的底数,分三类(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单亲或孤儿)建立每个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工作实施方案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学生管理创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切实维护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健康成长,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根据教体局《关于创新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教育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灵教〔2011〕107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法制观念教育的帮扶,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健康快乐成长。
二、工作目标通过对我校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工作档案,找到影响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同时,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档案,使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建档率达100%;2、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3、关爱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促进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㈠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首先成长关爱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关爱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对象”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
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是指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完成学业而设计的一
套针对性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帮扶制度中的措施:
1. 早期识别和评估:学校应该通过进行早期的学习评估来识别潜在的学习困难学生,
了解他们的学习问题,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
2. 个体化教学计划: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特殊需求,为他们制定个体化的教学计划。
这些计划应包括针对他们的具体学习障碍的定制化教学策略和支持措施。
3. 学习辅导和支持:学校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和支持服务,帮助学习困难学
生克服学习障碍。
这可以包括小组辅导、一对一辅导、授课辅导等。
4. 专业培训和咨询:教师可以接受关于如何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的专业培训和咨询,提
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应对学习困难的能力。
5. 家长参与和支持:学校应与学生的家长密切合作,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协作。
家长
可以在家庭环境中提供额外的支持和辅导,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6. 学校环境和资源支持:学校可以提供适合学习困难学生的特殊环境和资源,例如安
静的学习场所、辅助学习工具和技术设备等。
7. 动态评估和跟踪进展:学校应定期进行学习困难学生的评估,了解他们的进展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帮助。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措施,但具体的帮扶制度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
情况和学校的资源来设计。
重要的是要定期评估并调整帮扶措施,以确保学生能够充
分利用适合他们需要的支持和资源来克服学习困难。
青蓝工程帮扶方案
青蓝工程帮扶方案一、背景介绍青蓝工程是由国务院扶贫办发起的全国青少年助学行动计划,旨在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提高贫困地区青少年的接受教育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贫困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该计划通过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资助、设施建设和教育改善等方式,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助力他们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二、帮扶方案青蓝工程帮扶方案主要分为资助计划、教育设施建设和教育改善三部分,下面将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1、资助计划首先,资助计划是青蓝工程中最为核心的帮扶项目,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该计划着重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学费、生活费、书本费等各项经济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针对贫困家庭的学生,我们将设立一套资助标准,以确保资助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将设立专门的资助管理机构,对资助对象和资助金额进行严格审核和管理,杜绝资助金的滥用和浪费,确保资助金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为了更好的监督资助计划的实施效果,我们还将定期对资助对象进行跟踪调查和评估,以保证资助计划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2、教育设施建设其次,教育设施建设是青蓝工程中的另一个重点帮扶项目。
贫困地区的教育设施建设水平和条件往往比城市地区要差,甚至有的地区根本没有足够的教育设施。
因此,我们将在教育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为贫困地区的学校兴建新的教室、操场、图书馆、实验室等教育设施,提高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环境。
在设施建设方面,我们还将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与当地政府和学校合作,制定灵活、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建设效果的最大化实现。
同时,我们还将对教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进行制度化管理,建立专门的维护机构,定期对教育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设施的长期使用和有效发挥作用。
3、教育改善最后,教育改善是青蓝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帮扶项目。
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往往比城市地区要低,很多学校没有足够的教师和教学资源。
帮扶学困生工作制度
帮扶学困生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教育是国家的根本,而学困生是我国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学困生通常指的是那些在学习上存在困难,学习成绩较差,或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行为问题、心理问题的学生。
为了更好地关注和帮助这部分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我国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高度重视学困生的帮扶工作,制定并落实帮扶学困生工作制度。
二、工作原则1. 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学困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采取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帮扶效果。
2. 全程关爱原则:从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全面关注学困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困难。
3. 家校合作原则: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关注和帮助学困生,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4. 定期评估原则:对学困生的帮扶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工作的有效性。
三、工作内容1. 学业帮扶:针对学困生的学业困难,安排教师进行一对一或小组辅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2. 心理疏导: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心理素质。
3. 行为矫正:针对学困生的不良行为,通过耐心教育、严格管理,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4. 生活关怀:关注学困生的生活状况,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5. 激发兴趣:发现和培养学困生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6. 家校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困生的家庭状况,共同商讨帮扶措施,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四、工作流程1. 筛查识别:通过课堂表现、成绩评定、学生反馈等方式,及时发现学困生,进行统计和分析。
2. 制定计划: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明确帮扶目标和具体措施。
3. 落实帮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定期评估: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帮扶策略。
学生帮困结对制度
学生帮困结对制度一、指导思想在义务教育阶段,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已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为更好地贯彻执行新的《义务教育法》要求,学校的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困难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二、工作原则1、对困难学生进行帮教是《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赋予教师的责任,每个教师有义务在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困难学生进行帮教。
对困难学生进行帮教工作是教师履行职责、贯彻教育法规的重要表现,也是教师师德高尚的重要体现。
2、对成长困难学生进行帮助和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每个教师在工作中应坚持不懈,做到真心、真情、真切关爱成长困难学生,并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学个案研究活动,不断总结经验。
3、学校从起始年级起就应该重视成长困难学生的帮助和教育工作,每一个年级必须开展成困生转化工作,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对学生成长负责,并对学校高一年级负责。
4、成困生帮教工作应有计划、有重点开展,各年级通过各种形式与载体进行,力求实效。
5、成困生帮教分为行规严重偏差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名单上交教导处,行规严重偏差学生名单同时上交综合治理老师,同时由政教处进行重点教育、帮助,学习困难学生以本年级干部、党员、团员为骨干,任课教师一起参与进行帮教。
三、工作步骤与措施1、学校成立成困生帮教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书记任副组长,成员有教导主任、政教主任、综合治理老师及各年级组长组成。
2、学校制订大手牵小手师生结对协议,规定教师、学生、家长的基本要求与责任。
3、各班级在每学期开学1--2周内,进行自摸,确定(或调整)帮困名单,形成重点帮教和一般帮教名单,然后将名单上交年级组,由年级组协调后,确定正式名单,并根据学生特点落实帮教人。
4、年级制订帮教工作计划与措施,召开帮困结对工作会议,签定协议,明确工作要求。
各帮教老师根据被帮教学生情况,分对象制订帮教计划。
学生帮扶制度
学生帮扶制度
学生帮扶制度是指针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学校或社会组织实施的一系列帮助措施和政策。
学生帮扶制度的目的是帮助具有特殊需求或困难的学生获得教育机会,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的学业发展和全面发展。
学生帮扶制度可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经济资助:为有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形式的经济资助,帮助他们解决经济问题,减轻负担。
2. 学业辅导:为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个别或小组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同时,提供学习方法指导、学科选修建议等,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学习规划和选择。
3. 心理辅导:为心理问题较多的学生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平台,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情绪、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等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4. 社会支持:提供就业指导、实习机会、创业支持等,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为他们顺利就业或创业提供支持。
5. 寒暑假工作:为学生提供寒暑假工作机会,帮助他们提高实践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并解决一部分生活费用。
6. 身体健康关怀:提供体检服务,加强健康教育,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提供健康咨询和治疗支持。
7. 权益保护:建立学生权益保护机制,监督学校和教职员工对学生权益的尊重和保护,及时处理学生投诉和问题。
通过学生帮扶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和生活品质,减少因为个人困难而造成的学业滞后和辍学现象,全面促进教育公平和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青少年帮扶登记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关爱和帮扶工作,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建立健全学校青少年帮扶工作机制,确保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2. 及时发现和解决青少年学生面临的心理、学业、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3. 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爱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制度内容1. 登记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范围内,包括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以及在校大学生。
2. 登记内容(1)学生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班级、联系方式等。
(2)帮扶需求:心理问题、学业困难、生活困境、家庭状况等。
(3)帮扶措施:个性化辅导、心理疏导、家庭关怀、社会实践等。
(4)帮扶责任人:班主任、心理教师、辅导员等。
3. 登记程序(1)学生本人或家长提出帮扶需求,填写《学校青少年帮扶登记表》。
(2)班主任或辅导员对《学校青少年帮扶登记表》进行审核,确定帮扶责任人。
(3)帮扶责任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计划,实施帮扶措施。
(4)帮扶责任人定期对帮扶效果进行评估,填写《学校青少年帮扶记录表》。
4. 帮扶措施(1)心理辅导: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
(2)学业辅导:针对学生的学业困难,提供个性化辅导、学习小组、学科竞赛等。
(3)生活关怀:关注学生的生活困境,提供生活物资、生活技能培训等。
(4)家庭关怀: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提供家庭支持。
(5)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四、制度要求1.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青少年帮扶工作,将其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
2. 班主任、辅导员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做好帮扶登记工作。
3. 教师要关心关爱学生,积极参与帮扶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4.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参与帮扶工作。
5. 学校要定期对帮扶工作进行总结,不断优化帮扶机制,提高帮扶效果。
帮扶学生制度
帮扶学生制度第一篇:帮扶学生制度乐都区七里店学校党员结对学生帮扶制度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创新扶贫帮困形式,规范工作程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切实体现“权为困难群众所用,情为困难群众所系,利为困难群众所谋”,使党员在实际行动中充分体现其先进性,为维护社会稳定,构造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制度。
一、结对帮扶对象以特困家庭学生为帮扶对象,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需要帮扶的党员也可作为结对帮扶对象。
二、结对帮扶目标和原则结对帮扶要切实做到“四个一”,即每个特困家庭学生至少有一名党员结对帮扶,党员上门看望特困家庭每半年至少一次,党员每年给特困家庭学生送温暖至少一次,党员为每个特困家庭学生在“艰苦创业、安居乐业、完成学业”等方面至少解决1个实际问题。
要按照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组织决定与个人选定相结合,形势多样地开展党员与群众、党员干部与普通党员、党员与党员的结对帮扶活动。
三、结对帮扶内容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际、国内、本地区的形势,认真学习贯彻党支部决定,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2、对子女难以完成学业的特困家庭,采取建立长期助学计划,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其家庭的脱贫能力。
3、在宣传公民道德新风尚,推行移风易俗和计划生育,反对封建迷信,严格遵纪守法,维护社会治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积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四、结对帮扶形式根据帮扶对象年龄、文化等具体情况和经济状况、居住状况的不同,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结对帮扶,主要有以下形式:一个党员联系一户。
根据党员的自身能力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具体确定党员帮扶贫困户再就业的要求和自助创业的项目、达到的目标、脱贫的时限等任务。
一般承担这种任务的党员主要是领导干部和那些有某一方面专业技术特长、有经济头脑、社会交往面宽的那一部分党员。
社区未成年人结对帮扶制度
社区未成年人结对帮扶制度
社区未成年人结对帮扶制度
社区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体验教育活动,通过各类社会公德教育活动,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文明习惯,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青少年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社区以引导未成年人养成文明生活习惯为重点,以关爱困难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单亲儿童为重点,特制订与未成年人结对帮扶制度如下:
一、结对帮扶对象
以社区困难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单亲儿童为帮扶对象,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帮扶服务。
1、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整合社区内资源更好地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
为青少年体育活动提供场地(乒乓球室),努力将青少年对游戏的溺爱转移到有意义的益智游戏和学习之中,利用寒暑假开展“第二课堂进社区”活动,开办“博文写作”、“我爱读书”等活动,丰富社区青少年的文化生活。
2、将社区内的青少年组织起来,动员他们参与社区发展、社区大型文艺活动、社区文明创建的参与和志愿者义务活动,提升他们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意识。
3、对需要关照的青少年,如单亲家庭和残疾、留守儿童,经常和儿童及家长保持联系,引导他们多参与社区活动,多关注其健康成长。
二、结对帮扶的内容
1、上门看望困难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单亲儿童每半年至少一次;
党支部每年给困难户家庭送温暖至少一次;按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形式多样地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2、根据帮扶对象的年龄、文化等具体情况和经济状况、居住状况的不同,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结对帮扶,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3、一个党员联系一个儿童。
主要用于帮扶那些单亲儿童和家长。
小学青少年帮扶实施方案
小学青少年帮扶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他们往往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各类身心健康问题。
为了帮助小学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其综合素质,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帮扶实施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小学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 培养小学青少年的社交技能,增强他们的人际关系能力。
3. 关注小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支持。
三、具体措施:1. 学业帮扶措施为了提高小学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开设课后辅导班,为小学生提供学术支持和辅导。
(2)邀请专业老师来校定期进行学习指导和学习方法培训。
(3)组织小组学习活动,鼓励小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共同进步。
(4)制定学业规划,帮助小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
2. 社交帮扶措施为了培养小学青少年的社交技能和提高他们的人际关系能力,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举办社交技能培训班,帮助小学生学习交往技巧和沟通能力。
(3)组织互助小组,让小学生学会互相关心和帮助。
3. 身心健康帮扶措施为了关注小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小学生了解情绪管理和心理调适的方法。
(2)组织体育活动和健康讲座,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意识。
(3)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检查小学生的身体状况,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
四、实施计划:1. 学期计划:每个学期开始前,制定该学期的帮扶计划,明确各项帮扶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
2. 活动安排:(1)课后辅导班:每周安排2-3次,每次1-2小时。
(2)学习指导和方法培训:每月安排一次,每次2小时。
(3)团队合作活动:每学期安排一次,持续时间为1-2天。
(4)社交技能培训班:每学期安排一次,共计6-8次,每次持续2小时。
(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学期安排一次,每次4-6周,每周1-2次,每次1小时。
学生疏导与帮扶制度
学生疏导与帮扶制度一、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生们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自我认同困惑等。
因此,学校和教育部门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全的疏导与帮扶制度。
二、学生疏导帮扶的目标学生疏导帮扶制度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和自我认知,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增强他们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心理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并学会积极面对挑战。
四、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学生可以在隐私和安全的环境中寻求帮助,倾诉内心的困扰。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倾听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咨询和支持。
五、学生互助小组学生互助小组是学生疏导帮扶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组建不同类型的学生互助小组,如学习小组、情感支持小组等,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困惑,相互支持和鼓励。
这种互助机制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减轻个体心理压力。
六、家长参与家长在学生疏导帮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家长参与心理教育活动,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挑战,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七、社会资源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可以加强学生疏导帮扶制度的实施效果。
学校可以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邀请心理专家、社工人员等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社会资源的得到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专业的帮扶服务。
八、培养师生间的信任和沟通建立信任关系是学生疏导帮扶的前提。
师生间开展积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困惑,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积极信任他人,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的意识。
九、及时发现和介入学生问题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搜集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国实验学校青少年学生帮扶制度
为促进我校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队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
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一、每名教职工要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二、每周至少要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并要积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三、帮扶人员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对象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
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对象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四、谈心、通话情况要有记录,每周上交政教处备查。
五、帮扶人员有切实负起责任,要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儿童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