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新加坡住房制度概况
新加坡住房保障体系及启示
(一)住房供给体系
• 新加坡虽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但是住房 新加坡虽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 建设与分配不是通过市场来实现, 建设与分配不是通过市场来实现,而是由 政府主导公共住宅的开发、建设与分配。 政府主导公共住宅的开发、建设与分配。 建屋发展局是新加坡公共住房的组织者、 建屋发展局是新加坡公共住房的组织者、 建设者和管理者, 建设者和管理者,在整个住房保障体系中 起到了主导作用。但对于高收入家庭, 起到了主导作用。但对于高收入家庭,新 加坡的住房保障体系并没有涵盖, 加坡的住房保障体系并没有涵盖,其住房 问题只能通过市场途径解决(如下图) 问题只能通过市场途径解决(如下图)
一、新加坡住房保障体系框架
• 新加坡建国初期面临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 新加坡建国初期面临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 屋荒” “屋荒”成为解决国民住房问题的最大障 为此, 碍。为此,政府将解决住房问题作为一项 基本国策,成立建屋发展局推出“ 基本国策,成立建屋发展局推出“居者有 其屋” 的政府组屋计划, 其屋” 的政府组屋计划,建立中央公积金 制度构建集“住房供给、 制度构建集“住房供给、住房金融和住房 政策”为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政策”为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二)住房金融体系
• 建立于 建立于1955 年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是一项全 面的强制储蓄制度, 面的强制储蓄制度,规定雇主和雇员均须 以雇员的薪金为基数, 以雇员的薪金为基数,按照法定的公积金 缴纳率将个人月薪的一部分存入中央公积 金局的个人账户,用于退休、住房、医疗、 金局的个人账户,用于退休、住房、医疗、 教育、投资增值等诸多方面。 教育、投资增值等诸多方面。新加坡的中 央公积金制度不仅解决了公共住房建设资 金问题, 金问题,而且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力 不足问题,最终实现了政府、 不足问题,最终实现了政府、开发商和居 民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民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政府主导组屋的开发与建设,由建屋发展局具体实施。
新加坡是市场经济国家,但住房的开发与建设并不完全通过市场来实现,而是由政府主导。
新加坡政府十分明确自身在解决住房问题上的责任,制定了符合其国情特点的住房政策和分阶段建房计划(每五年制定一个计划),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法律、金融和财政手段,大规模兴建公共住房。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直属国家发展部,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机构,其财政预算纳入国家计划。
在发展公共住宅方面,建屋发展局是起主导作用的组织者.新加坡政府赋予其广泛的合法权力,它既代表政府行使权力,负责制定组屋发展规划及房屋管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同时又作为最大的房地产经营管理者,负责组屋施工建设工程、房屋出售和出租,因此肩负着多重职能.新加坡是世界上住房问题解决比较好的国家。
新加坡的住房融资,采取的是公积金制度.新加坡“居者有其屋"政策能够顺利实施,其主要原因是公积金制度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新加坡自1955年以来推行中央公积金制度,实质上是政府为维护劳工和受薪者福利而推行的一种强制性储蓄制度,也是一种全民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它使政府积累了大量的住房建设资金,从而成为政府支持住房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其主要作法是:任何一个雇员或受薪者每月必须按一定比例扣除部分工资;作为雇主的私人企业或政府部门也必须按雇员或受薪者每月工资的同样比例逐月拿出一个款项,分别记在雇员名下,两者统一存到中央公积金局,作为雇员的公积金存款。
一般来说,公积金缴纳人约3年的公积金存款就可以缴付房价70%的首付款,剩下的贷款加上利息可分 20-25年在每月所缴的公积金扣还。
新加坡公积金使用范围明确,除应付会员提取和向会员贷款外,还向公共住宅建筑承包商提供建造贷款,其他的资金投向政府债务而转由政府控制.公积金制度不仅促进了新加坡住房问题的尽快解决和房地产业的发展,还推动宏观经济形成高积累――高投资――高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中央公积金制度在“组屋”建设中发挥着双重作用.首先,为公共住宅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大量资金来源.雇主和雇员按照一定缴纳比率将公积金储蓄存放在中央公积金局,中央公积金局把公积金归集起来后,除留足会员提款外,其余全部用于购买政府债券;公积金会员动用公积金储蓄购买建屋发展局的政府组屋,以现金支付或抵押支付房款,这又促使更多的款项转入国家手中,为政府建立了强大的资金储备.政府利用部分公积金储备,以贷款和补贴的形式注入建屋发展局的组屋建设,从而使建屋发展局有能力大规模地进行公共住房建设。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
三、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一)住房公积金制度公积金是公共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使政府能循环滚动地建设公共住房,同时可以帮助中低收入者在购房时支付首付款和分期付款,这种强制储蓄的手段保证了公房建设资金的滚动利用。
作为社会保障储蓄的一种形式,公积金制度是新加坡政府与1955年建立的一项强制储蓄制度。
国家机关或者私人机构的雇主和雇员须以雇员月薪的一定比例缴纳公积金存入中央公积金局的个人账户,政府在建造和出售“组屋”时充分利用这一制度。
(二)政府“组屋”建造新加坡政府在住房保障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其每五年制定一个建屋计划,新建成的房屋称为“组屋”,为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政府除了专门拨出国有土地和适当地征用私人土地以供房屋发展局建房之用外,还提供低息贷款的形式,给予房屋发展局资金支持。
目前新加坡的房屋90%以上由政府出资建造的,“组屋”为全体公民提供了住房保障。
(三)“组屋”的合理配售在新加坡购买或租住“组屋”的人,初期以登记的先后顺序获得住房。
后期改为订购制度。
政府每季度公布一次建房计划,定购并申请房屋的人进行抽签,中签后经过购房审查交付订金后随即签订购房合同,并交付房价的首付款。
一般两年左右可以住上新房。
这种办法缩小了各地区、各类型住房的供求差距。
此外,新加坡政府还制定了严格的申请和审查制度,以有效防止利用“组屋”进行投机活动的行为发生。
(四)分级补贴政策新加坡政府严格按家庭收入情况来确定享受住房保障的水平,以各种形式向中低收入者提供分级住房补贴,帮助中低收入者购房。
政府针对购买不同住房面积的家庭,制定了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
对无力购房的家庭,政府允许其租用“组屋”,待有能力买房时再给予优惠。
新加坡政府还规定在住房翻新时,给予的津贴与居住面积的大小成反比,以缓解社会住房压力和倡导节约。
(五)法律法规为了保证住房保障制度的措施顺利实施,新加坡政府制定了细致而周全的法律法规如《新加坡改造法令》、《建屋与发展法》等。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新加坡的组屋制度,始于1960年,当时,新加坡刚刚从英殖民统治下脱离,成立自治机构,整个社会发展比较落后,政府财力有限,民众住房条件比较差。
李光耀当时提出的口号是,要实现新加坡人“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建国初期,普通居民的居住条件恶劣,平均每一户居民不足一间居室。
据官方统计,当时200万人口中有40%的家庭住在贫民窟或棚户区,能够住上像样住宅的人口只占居民总数的9%,政府面临严峻的住宅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成立了建屋发展局,专门负责建造公共组屋(相当于中国的经济适用住房)。
为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居民的住宅问题,建屋发展局开始大规模兴建低标准、小户型住房。
后来,政府又宣布实行“居者有其屋”计划,推行住房自有化政策,鼓励中低收入阶层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组屋。
现在的新加坡,组屋已成为当地住房市场的主体,87%的人住在其中。
这种住宅比私人房地产市场上的商品住房便宜许多,得到普通民众的青睐。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对组屋的定价不以成本为考量,多年来建屋发展局几乎一直都在做亏本生意。
在2006~2007财年,政府建屋发展局亏损了7.4亿新元(约合37亿元人民币),建屋发展局的赤字由政府资金填补,而从政府开始拨款计算至今,累计的政府补助金总额已达160多亿新元(约合800亿元人民币)。
新加坡政府公共住房计划优惠政策很详细,比如申请购买组屋的家庭,成员最少只需两个人即可;申请者家庭月收入不超过8000新元。
为了能够让每一位居民都能买得起住房,新加坡政府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首先,制定公积金制度,进行强制性储蓄,即规定雇主和雇员各按雇员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逐月缴纳公积金,分别用于未来的养老、住房、医疗、保险、教育等用途,使得居民的购房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建屋发展局将根据购房者收入情况发放贷款,确保购房者每月还款额比例不会超过其收入的四成,房屋的分期付款最长期限可为30年。
此外,购房者同时还可以申请商业贷款。
其次,在组屋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始终坚持小户型、低房价原则,保证绝大多数居民能够负担得起(当地房价按套计算,因而控制户型就能基本控制房价)。
新加坡住房与中国住房之比较
中国与新加坡住房制度对比与思考南洋理工大学MPA班B班王国民摘要在中国人的传统中,“安居乐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住房的需求几乎是没有弹性的。
但是随着中国工业化不断推进、城市化不断扩张、市场化不断完善和国际化的不断拓展,中国的住房已经成为“奢侈品”,住房的属性在发生着变化,高房价乃至天价房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政府的公共形象。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与新加坡的住房制度,从中对中国住房制度的改革进行思考,以求改进。
关键词住房制度对比思考1 引言前不久,“联合国人居荣耀名册奖”这个全球人居领域的最高荣誉颁给了新加坡建屋发展局。
联合国人居署新闻服务主管赞赏的说:“一个国家不但能够为那么多老百姓提供住所,还能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房子,确实是一项壮举。
”看到这一信息,结合中国住房现状,我感受良多,思绪万千,试着以新加坡的住房制度为一面镜子,折射出反思、对比、借鉴和学习。
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早在2400年前就提出“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少者有其学,童年有其乐,读者有其校,弱者有其助,老者有其养,车者有其位,工者有其薪,农者有其地,商者有其利,优者有其荣,能者得其用,阅者有其悟,学者有其为。
”(《梁惠王章句上》)和“民事不可缓也。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孟子•滕文公上》)。
盛唐大诗人杜甫在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也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可见,住房问题从古至今都备受人们关注。
当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国际地位日渐提升,在科学发展观的总引领下,中国政府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
新加坡的住房制度 公积金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2、多元化投资
我国应积极探索住房公积金投资的多元化渠道,降低对银行存款的依赖,提 高资金的收益水平。同时,应加强风险控制,确保资金的安全和稳定增值。
3、加强监管力度
我国应加强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防止违规 操作和腐败问题的发生。同时,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透明 度和效率。
参考内容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 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福利制度,即所谓“退休基金社 会主义”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长期储蓄。政府通过这一制度有效地调控 消费基金,解决职工购买住房和退休后的养老问题。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建立于1955年,当时新加坡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人民 生活困苦,特别是居住条件很差,失去工作能力的人缺乏社会保障,为了逐步改 变这种状况,同时又避免政府承担财政责任,于是立法建立了这种自助性的保障 模式。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政府继承了这一制度模式,目的是为雇员退休后或 不能继续工作时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经过40多年的发展,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现 已发展为向社会成员提供养老、医疗、储蓄等保障项目的社会保险制度,其覆盖 范围也从公共和私人部门内的雇员扩大到自雇者。
最后,新加坡住房制度和公积金制度的成功经验也提醒我们,要重视制度的 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政府在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长远效应和全局 利益,避免短视和片面性的决策。
总结
新加坡的住房制度和公积金制度为其公民提供了稳定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值 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通过制定合理的住房政策和补贴机制,以及建立综合性 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也应该注意制度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以实现长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居者有其屋独具特色的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及启示
4、保住房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充分说明了政 府在解决住房问题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并为居民 提供适当的住房补贴,以减轻他们在住房上的负担。
2、市场调节的重要性: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不仅依靠政府的投入,还需 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通过市场调节,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提高住房 供应的效率。
当提起新加坡,这个面积只有700多平方公里的岛国,人们往往会想到其美 丽的城市风光和高效的公共服务。而在这些城市风光背后,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 素正在默默发挥着作用——那就是新加坡独具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实力和城市规划水平在亚洲 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然而,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住房问题一直是政府密切的重要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加坡政府逐步建立 起一套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为居民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住房条件。
2、公寓计划:新加坡政府推出公寓计划,为中等收入家庭提供价格适中的 住房。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居民购买公寓。
3、申请流程:申请者需要向当地政府提交申请,填写家庭成员、收入和资 产等信息。政府会根据申请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住房补贴和安排。
感谢观看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政府主导: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以政府为主导,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 策和法规来确保居民的住房权益。政府还直接参与住房建设和维护,提供大量的 公共住房。
2、保障范围广泛: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涵盖了各个收入层次的居民,无 论是低收入家庭还是中高收入家庭,都能在新加坡找到适合自己的住房。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的特点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浅谈新加坡公共住房制度
浅谈新加坡公共住房制度2016年4月13日,学校组织考察新加坡建屋发展局。
通过参观样板房、座谈、参阅资料及到组屋区现场考察,对新加坡公共住房制度有了较为深入和直观的了解。
新加坡通过修建公共组屋(“组合房屋”的简称)形式,实现了为绝大多数国民提供经济适用住房的目标。
可以这么说,公共住房政策是新加坡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它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人民行动党长期以来在民众中享有的较高的支持率。
一、发展理念来到新加坡建屋发展局,进门就能看到墙上写着杜甫的三句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即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财产,只有让人民拥有财产,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安定。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正是接受了这一思想,制定和实施了“居者有其屋”的政策,以体现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治国理念。
从历史上看,1959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开始执政,就十分重视住房问题,李光耀曾经指出:解决住房问题是为了经济、社会、政治和安全。
新加坡政府认为,拥有房屋所有权有助于增强社区归属感,促进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能够为居民提供保值的资产,使居民积极参与维护居住环境;而且还有助于居民建立良好的工作意识。
为此,1964年新加坡宣布实施“居者有其屋”计划。
1965年独立建国后,李光耀强调,为了让那些儿子必须履行国民服役的父母觉得新加坡是他们自己的国家,值得他们的孩子去捍卫,就必须让新加坡的每个家庭拥有自己的资产,特别是拥有自己的住房。
二、发展思路(一)整体系统规划先行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职能由国家发展部统一负责,国家发展部下辖的市区重建局(URA)负责整个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建屋发展局(HDB )负责组屋的建设和管理。
新加坡组屋的选址和规划是结合新加坡总体规划一同编制的。
2001年新加坡政府推出了“2001年概念规划”,明确了分阶段发展目标,提出综合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新镇体系的布局。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一新加坡住房市场概况新加坡共和国地处马来半岛,国土面积为68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400万。
根据2006年的美元兑换率,2006年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达1330亿美元,按照440万人口计算,人均GDP达30200美元[1]。
新加坡实施公共住房制度,实行独特的“居者有其屋”的住房政策,政府大力发展公共组屋,成功地解决了居民的住房问题,新加坡因此也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之一。
从居住水平看,新加坡的人均居住面积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到21平方米以上,平均每套住房约居住3人。
从1960年至2005年底,新加坡共建造组屋97.3万套,85%的公民住进了政府组屋。
其中,93%的居民拥有组屋的产权,7%的低收入家庭向政府廉价租赁组屋;另外15%的高收入家庭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房[2]。
在过去的近40余年中,新加坡的住房在分配上经历了由廉租屋(租赁组屋)向廉价屋(购买组屋)的过渡;在套型上经历了由一房式、二房式,向三房式、四房式甚至五房式(在新加坡厅也算一室)的过渡;在建筑上经历了由多层向高层的过渡。
目前,新加坡廉租屋的比重将逐步下降,在保障政府组屋的套数和总面积供应的同时,满足中、高等收入居民需要别墅型的公寓比重在不断地增加,居民住房居住质量稳步提高。
二新加坡的住房政策体系新加坡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但在住房建设与分配上并不完全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而是采取了政府分配与市场出售相结合的形式,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由政府投资建设并实行有偿提供,高收入阶层住房由市场提供的体制。
低收入阶层可以享受廉租屋(Low-rent house)待遇,中等收入阶层可以购买组屋(Low-price house),高收入阶层则可购买私人住宅[3](见表1)。
表1 新加坡住房政策体系资料来源:根据新加坡住房制度及其启示[2]整理(一)低收入阶层:租赁组屋新加坡家庭月总收入在800新元以下的,可租赁不同标准附有租金津贴的一房式或两房式组屋;家庭月总收入在800新元至1500新元的,可租住不同标准附有津租金贴的一房式、两房式组屋或三房式组屋,四房式以上的组屋不出租。
新加坡住房制度
新加坡住房制度新加坡是一个岛国,土地有限,人口密度高,因此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居民的住房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新加坡的住房制度。
新加坡的住房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政府建设公共住房新加坡政府通过建屋发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等机构,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组屋(public housing)。
这些组屋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居民,并且政府规定,每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组屋,如果需要更大的房子,必须先卖掉旧的组屋。
这种政策保证了房屋的循环利用,也使得更多的人能够的房子。
2. 严格控制私人房地产市场新加坡政府通过制定土地使用规划和限制外来人口数量等措施,严格控制私人房地产市场。
政府规定,私人房地产市场只能满足30%的市场需求,而公共住房则要满足70%的市场需求。
此外,政府还通过提高房产税等措施,抑制房价上涨,保障普通居民的住房权益。
3. 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新加坡于1955年开始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Central Provident Fund),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储蓄计划,旨在为职工提供住房、教育和养老等方面的保障。
职和雇主都需要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公积金,政府则给予一定的利息补贴。
这种制度为新加坡的住房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4. 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购买房屋新加坡政府还通过各种措施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购买房屋。
例如,政府提供低息贷款、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政策,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组屋或私人住房。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专门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改善的机构,如建屋发展局和居者有其屋计划等。
总之,新加坡的住房制度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包括公共住房、私人房地产市场、住房公积金制度和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购买房屋等多个方面。
这种制度为新加坡居民提供了相对完善的住房保障,也为新加坡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各国住房制度简介及中国房地产的困局
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住房从哪里来?
• • • • 公租房 经济适用房 两限房 商品房
• 以上各种房屋所占比例的数据没有实际意 义,你懂的! • 中国大陆城市的居民的住房,基本只能希 望自己能买得起商品房。
解决中国老百姓买不起房的办法
不是把现在商品房的价格降到一个什么水
平,而是尽快提供更多的政府保障房,建立完善
世界各地住房制度简介 及中国房地产的困局
吴兴志
2012年3月
一、世界各地住房制度简介
新加坡、香港、德国、美国
世界各国人民的住房都是从开发
商手里买的吗?
他们的老百姓嫌房价贵吗?
新加坡
• 85%公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房屋 • 15%高收入人群购买商品房 • 商品房的价格在6万--45万人民币/平米
香港
土地收入呢?
简单、迅速、被政府所渴望的财政收入来源!
年份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财政总收入 51321亿 61330亿 68477亿 83080亿 103740亿 土地收入 6700亿 9600亿 15900亿 29000亿 16600亿 所占财政收入比例 12% 16% 23% 35% 16%
以上地区住房制度的共同特点:
• • • • • 以政府强有力的介入实现公共住房有效供给 完善的金融支持政策 近乎完美的法律保障 以严密的制度公共住房的分配 保持房地产政策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二、中国的房地产困局
中国大陆的住房制度简介
中国保障房的建设现状 财政收入的介绍 中国房地产发展困局的解决思路及发展趋势
现在政府能从哪里找到钱?
短期内,土地收入是比较直接有效的
途径。这也是现在各个地方政府对于限购 松动预期很高的原因。
新加坡房屋制度
新加坡房屋制度新加坡的房屋制度是一个独特而成功的模型,旨在提供高质量、经济实惠的住房,并促进社会平等。
以下是关于新加坡房屋制度的一般概述,其中包括公共房屋(HDB,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的建设、销售和管理,以及私人住房市场的一些特点。
1. 公共房屋(HDB)a. HDB的建设:新加坡的公共房屋由HDB负责规划、建设和管理。
这些房屋通常是大规模的住宅项目,包括高层公寓和组屋(行列式住宅)。
HDB采用现代化的设计和规划,提供各种不同类型和尺寸的住房,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b. 房屋购买和租赁:居民可以购买或租赁HDB的房屋。
购房者通常可以通过贷款计划获得低息贷款,而租房者则可以获得相对廉价的租金。
c. 房屋改善计划:HDB还实施了房屋改善计划,旨在升级和改善现有的住房设施,以适应居民的需求。
这包括增加社区设施、改善公共空间和提升建筑结构。
d. 优先分配政策:为了确保社会平等,HDB实行了一些优先分配政策,以确保有需要的家庭能够获得适当的住房。
这可能包括针对低收入家庭、年长者和残疾人的优先考虑。
2. 私人住房市场a. 私人住房购买:除了HDB提供的公共房屋之外,新加坡还有一个私人住房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开发商建设各种类型的住房项目,包括公寓、联排别墅和独立房屋。
这些住房通常更昂贵,但也提供更多豪华和个性化的选择。
b. 市场调控措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市场调控措施,以确保私人住房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这可能包括对贷款的限制、对非居民的购房限制以及其他影响市场平衡的政策。
c. 私人公寓管理:私人住房项目通常由管理公司负责管理和维护。
这些公司负责维护共用设施、管理公共空间、确保建筑安全性,并促进社区活动。
3. 房屋市场的未来挑战a. 人口增长和土地有限:新加坡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国家,而土地有限。
因此,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受到人口增长的挑战,需要寻找创新的土地利用和建设方式。
新加坡组屋管理政策
新加坡组屋管理政策
新加坡的组屋管理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格限制:新加坡公民购买组屋有一定的资格限制,必须是已婚夫妇或年满35岁的单身人士才有资格购买。
此外,新购组屋者必须符合一定的收入和资产限制,以确保组屋的购买者具备足够的经济能力来维护和保养房屋。
2.购买限制:新加坡公民购买组屋的数量有限制,每个家庭只能购买一套组屋,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居住条件。
如果家庭成员在海外拥有其他房产,购买组屋的申请可能会被拒绝。
3.价格控制:新加坡政府对组屋的价格进行控制,确保价格不会过高,同时也不会低于一定的成本价。
此外,政府还提供各种补贴和优惠措施,以帮助低收入家庭购买组屋。
4.房屋维护和保养:购买组屋后,业主需要对房屋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维修、更换损坏的部件等。
政府规定了房屋保养的标准和要求,业主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5.物业管理:新加坡政府指定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对组屋进行管理,包括收取租金、维修保养、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工作。
业主需要按照规定支付物业管理费用。
6.转让限制:新加坡政府对组屋的转让有一定的限制,只有符合条件的居民才能购买或出售组屋。
如果业主需要出售
组屋,必须先获得政府的批准,并按照规定支付相关税费和手续费用。
总的来说,新加坡的组屋管理政策旨在确保组屋的分配和使用符合公平、合理和可持续的原则,同时保障居民的住房权益和生活质量。
新加坡祖屋制度
新加坡祖屋制度引言新加坡祖屋制度是新加坡政府为了解决住房问题而推行的一项政策。
该制度旨在提供廉价的住房选择,帮助新加坡居民在经济上更好地安居乐业。
本文将介绍祖屋制度的背景、目标、运作机制以及对居民和社会的影响。
背景新加坡是一个面积较小、人口稠密的国家,住房问题一直是该国面临的重要挑战。
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独立后,面临大量人口迁入的压力,住房供应严重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加坡政府推行了祖屋制度。
目标祖屋制度的目标是为新加坡居民提供廉价的住房选择,确保每个家庭都能拥有稳定的居所。
通过提供经济适用房,政府希望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并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运作机制祖屋制度的运作机制如下:1.祖屋建设:新加坡政府投资兴建祖屋,以确保住房供应。
这些祖屋通常是多层公寓式住宅,设有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
2.住房分配:祖屋的分配是根据一套公正的分配机制进行的。
申请者需要满足一定的资格条件,例如家庭收入限制和公民身份要求。
分配机制旨在确保低收入家庭能够优先获得住房。
3.租金补贴:政府提供租金补贴,以帮助低收入家庭支付房租。
补贴金额根据家庭收入和家庭规模确定。
4.产权转移:祖屋的租赁期限通常为99年,租户可以选择将其转为产权制度。
这使得住户可以拥有房屋的产权,并在未来进行买卖或租赁。
影响祖屋制度对居民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提供经济适用房:祖屋制度使得低收入家庭能够以相对较低的租金获得稳定的住房,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
2.促进社区发展:祖屋通常是多层公寓式住宅,居民之间的互动和社区活动得到了促进。
这有助于建立紧密的社区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
3.降低贫困率:祖屋制度有效地减轻了低收入家庭的经济负担,降低了贫困率,改善了社会公平性。
4.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提供稳定的住房,祖屋制度有助于吸引外国投资和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结论新加坡祖屋制度是一项旨在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政策。
通过提供经济适用房和租金补贴,政府帮助低收入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促进了社区发展和社会稳定。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
一、新加坡组屋制度的由来与主要内容新加坡的组屋是住房建设局造的房子。
新加坡面积现在是701平方公里,人口505万,中间拿新加坡护照和新加坡永久居民的是360万,华人74%,马来14%,印度9%,其它3%,是多种族多民族多宗教的一个国家。
平均每户人数3.6人,人均GDP(2009年)51119新元,平均受雇人数月收入3690新元,2万人民币不到。
居住政府组屋人口(2010)为82%,其中:自有80%,租住2%,新加坡的政策跟其它国家有很大不同。
组屋制度最初来自于李光耀的基本理念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80%新加坡居民租住政府造的房子?最初来自于新加坡第一代领袖的基本理念,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60年代就有一个很明确的想法:要建造一个居者有其屋的社会。
我自己很荣幸在1992年到新加坡后,我的老板是新加坡的副总理,我跟他做了两年,听他进过很多新加坡的早期故事以及早期政策怎么形成。
一开始已经说了,60年代新加坡是非常贫困的地方,新加坡不像香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批大陆去的公民在那里打下了工业基础,新加坡在60年代没有任何工业基础。
新加坡主要的就业机构为两个:一是英国殖民地政府,二是英国的太平洋基地。
新加坡立国为1965年,新加坡的立国跟所有国家不一样,是被立国。
新加坡于1965年在马来西亚联邦两会上,被要求离开马来西亚联邦,当时的李光耀向老百姓宣布这个消息时,是流着泪的,政治家一时不知道怎么才能领导这个国家生存下去,就业困难、住房困难,怎么走?他们定了非常重要的政策——打开大门,引进外资,建立新加坡裕廊工业园,由外资提供条件。
在当时反潮流的历史中(50年代、60年代经济学界流行的思想是南美洲左派经济学家的不平等贸易理论),发达国家拿着昂贵的工业品去交换中等国家、落后国家非常便宜的产品。
新加坡形成的经济政策思路是自己发展民族经济,发展进口替代产品,中国叫自力更生,在这种大趋势下,新加坡被逼走出来,打开门,让外国资本家进来。
中国与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探析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作者简介:皇甫云洁(1984-),女,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在读研究生。
中国与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探析皇甫云洁(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摘 要:通过对我国与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一些改进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意见与建议,以期对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住房保障;新加坡;公积金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98(2009)01200942011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新加坡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但在住房建设与分配上采取政府分配与市场出售相结合的形式,而不是完全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即政府向中、低收入阶层投资建设住房并实行有偿提供,市场向高收入阶层提供住房的体制。
具体模式如下:1.1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新加坡由专门的机构———建屋发展局进行投资和建设,统一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保障性住房(组屋);高收入者的住房,。
正是由于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及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因此在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给、建设资金的筹集、住宅建设的统一规划等方面都能很好的协调实施和执行。
1.2 住房公积金保障制度新加坡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重要保障就是其完善的公积金制度,它为新加坡组屋的建设和实现“居者有其屋”计划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
新加坡于1955年建立公积金制度,它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以解决雇员退休生活保障问题的一项强制性储蓄制度。
1.3 分级提供保障性住房补贴新加坡严格按家庭收入情况来确定享受的住房保障水平,住房短缺时期只有月收入不超过800新元的家庭才有资格租住保障性住房。
政府对购房补贴也采用分级的办法:对二室一套的,政府补贴三分之一;三室一套的,政府只补贴5%;四室一套的,政府不仅没有补贴,而且按成本价加5%的利润;五室一套的,政府按成本价加15%的利润。
居者有其屋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及启示
居者有其屋: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及启示建邺区江心洲街道办事处洪彪新加坡在住房保障方面采取的做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学习借鉴其取得的成功经验,对于构建与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无疑具有重大的启示。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政府主导组屋的开发与建设,由建屋发展局具体实施。
2.政府严格控制土地资源,为组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土地、资金保障。
3.实行良性循环的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保障制度。
4.以家庭收入水平为依据,实行公有住宅的合理配售政策。
5.出台法律严格限制炒卖组屋,确保组屋政策的顺利实施。
6.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与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住宅建设发展规划。
总之,科学高效的政府管理与投入,配之以严格缜密的法律法规,使新加坡的人居事业不断发展。
现在新加坡已经是举世公认的“花园城市”,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之一,成为居民理想安居之所,有力地增进了多种族安居乐业、和谐相处,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仅如此,新加坡房地产业的日趋兴旺,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强有力的增长点,也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带给我们的启示新加坡独特的住房保障制度在短短数十年内成功地解决了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难题,其住房保障制度很有特色与值得借鉴之处。
借鉴并汲取新加坡的有益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1.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健全以政府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新加坡组屋政策的成功之处表现在政府主导、干预和介入,牢牢掌握了房地产市场的主动权,充分调动各种资源,通过合理组织有效地解决了大部分国民的住房问题。
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政府作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担负着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保障全体居民的基本权利实现的职责。
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体现,是政府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应当成为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主体。
住房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大,许多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仅通过市场无力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
新加坡组屋与我国经济适用房的对比分析
新加坡组屋与我国经济适用房的对比分析作者:蔡羽婷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5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我国的经济适用房与新加坡的组屋存在很多相似点,因而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适用房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在比较两国住房制度的基础上,从申购条件、建设资金来源、价格管理措施、监督措施等方面进行政策的剖析比较。
从对比中寻找差距,发现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组屋;政策比较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两国住房制度的比较1.1新加坡的住房制度新加坡土地面积小,人口却相对较多,住房建设成本高,一般家庭无力自行解决住房问题,因而新加坡政府进行大规模的住房建设。
新加坡政府为解决住房问题成立了两个法定机构:建屋发展局和中央公积金局。
建屋发展局所需的建设资金是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的,但主要是依赖向政府的借款。
同时,政府在土地、劳动力和建筑材料方面要为建屋发展局提供必要的便利。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局的公积金计划是一项强制住储蓄计划,以用于养老和失业救济的需要。
它由雇主和雇员各负担一半,其缴交水平依经济发展而定。
推行这种制度预筹了大量资金,构成建屋发展局的重要资金来源。
1.2中国的住房制度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实行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实行了住房制度改革,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把各单位建设、分配、维修、管理住房的体制变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体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并存的住房信贷体系。
2住房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比2.1申购条件的设置2.1.1新加坡组屋的申购条件新加坡的组屋分配制度公开严格透明,主要规定如下(1) 有资格购买组屋者必须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国外住房制度
国外住房制度引言住房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各国为了保障居民的住房权益,采取了不同的住房制度。
在国外,住房制度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国外住房制度的现状、特点以及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一、国外住房制度的分类国外住房制度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1. 公有住房制度公有住房制度是由政府提供的住房,旨在保障低收入家庭和需要特殊照顾的人群的住房需求。
这些住房通常由政府或政府指定的组织所有和管理。
2. 私有住房制度私有住房制度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住房供应方式。
个人或企业在私有产权下自主出售、租赁或经营住房。
这种制度鼓励个人拥有和管理自己的住房。
3. 合作社住房制度合作社住房制度是一种介于公有住房和私有住房之间的住房模式。
通常由居民组成的合作社共同拥有和管理住房,成员可以享受到低成本的住房。
二、不同国家的住房制度案例1. 瑞典住房制度瑞典以其公有住房制度而闻名。
在瑞典,政府通过建设并拥有大量住房来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
根据瑞典政府的政策,每个居民都有权以合理价格租赁或购买公有住房。
2. 美国住房制度美国的住房制度主要依赖于私有住房供应。
市场经济的力量推动了住房的买卖和租赁。
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一系列的贷款和补贴计划来帮助低收入家庭购买住房。
3. 新加坡住房制度新加坡采取了一种独特的住房制度,即公屋制度。
新加坡政府拥有并管理大部分的公屋,住房供应主要依靠公屋销售和租赁。
此外,政府还为低收入家庭提供补贴,以帮助他们获得住房。
三、国外住房制度的特点1. 公共利益导向国外许多住房制度都注重公共利益,旨在通过政府的参与来推动住房供应和保障居民的住房权益。
这些制度通常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如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和特殊需求人群。
2. 多元化的住房供应方式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住房需求和经济条件不同,国外的住房制度采取了多种供应方式。
公有住房、私有住房以及合作社住房等形式并存,灵活地适应着不同的居民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住房与中国住房之比较
新加坡住房制度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住房制度中很重要的一项制度。
新加坡政府通过运用中央公积金来解决广大国民的住房问题是新加坡的一大创举,取得了巨大成就。
新加坡在中央公积金制度发展过程中,将其保障功能扩展到住房保障,允许会员使用公积金购买住房。
同时,政府还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由政府统一规划和兴建居民住宅楼(即政府组屋),并以比较低廉的价格销售给公积金人员。
在这种条件下,新加坡90%以上的国民都能居住在政府组屋里。
新加坡将政府组屋建设与使用中央公积金购房相结合,住房保障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新加坡的民用住宅主要由政府组屋和商品房两部分组成。
组屋的价格由政府统一规定,以低价出售或出租给中低收入阶层使用,包括共管公寓等高级公寓和私人住宅在内的商品房则是由私人投资修建,按市场价格发售。
新加坡政府坚持以行政干预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牢牢掌握了房地产市场的主动权,供应充足的组屋既解决了大部分国民的住房,也有效平抑了房价。
与此同时,高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也为私人开发商提供了商机,这种各阶层在住房品种上各取所需的机制,符合市场规律。
新加坡组屋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政府已经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自效的经验。
住房的属性除了政府的就是私有的,大部分居民都可以通过一次性自购、政策性贷款或政府支持等方式最终获得产权,极其困难家庭也能得到基本居住权。
新加坡规定只有本国居民才能购买组屋,永久居民只能购买二手组屋,对其收入不设限制。
对于骗买骗租者,法律将给以高额罚款或刑事处罚,严惩不贷。
新加坡政府对申请购买组屋的居民有收入上的严格限定,首先照顾无房户,然后逐步减低门槛,放宽政策,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政府提供的住房福利。
新加坡规定居民在获得组屋后5年之内不可以出租,5年之后允许腾出半套出租,但房主必须与房客合住。
在购买组屋后5年之内,不得将其转让,也不能用于商业性经营。
过去40多年中,新加坡共修建组屋近100万套,目前约84%的人安居在组屋中。
而商品房的购买者主要是收入较高的二次置业者、投资者或者外国公民。
新加坡政府规定,一个家庭同时只能拥有一套组屋,如果要再购买新房子,旧组屋必须退出来,以防有人投机多占。
对于商品房,新加坡政府规定,业主出售购买时间不足1年的商品房,需要缴纳高额房产税,从而有效抑制了“炒房”行为和商品房价格暴涨。
中国住房制度概况
中国从1994年开始学习借鉴新加坡运用公积金制度解决住房问题的经验,在全国城镇逐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分别按职工本人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的4%缴纳住房公积金,由各级政府设立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管理。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中的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
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按规定缴存的专项用于住房消费支出的个人长期住房储金。
我国的住房公积金由两部分组成,一半由职工所在单位缴存,另一半由职工个人缴存,总缴费率为16%左右。
国家规定,住房公积金制度一经建立,职工在职期间必须不间断地按规定缴存不得中止和中断,这体现了住房公积金的稳定性、统一性、规范性和强制性。
由于住房公积金单列,养老、医疗和失业则采用保险形式,按基本工资为基数,其中养老保险比率为单位20%,个人8%;医疗保险比率为单位9%,个人2%;失业保险比率为单位1.5%,个人0.5%。
从比例来看,个人缴费比例与新加坡相当,单位则要高一些。
职工退休时,其账户内住房公积金的本息结余可一次性结算支取,相当于一笔养老金;建立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购建住房时,可以享受较普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年利率低1个多百分点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规定比例内住房公积金免征个人所得税和利息所得税,因此可以获得税收优惠。
我国国内住房的来源较为复杂,有自建房、合作建房、房改房、军产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商品房等等。
近两年新开工面积的经济适用房是新加坡目前组屋总量的6倍以上,尽管如此,由于人口数量的差异和财力的相对不足,目前能够享受经济适用房待遇的居民还属于居民总数的少数。
我国各地城市基本只允许本市居民购买经济适用房,但一些城市的相关管理部门由于审核不严,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再加上房地产商急于出售楼盘,外地人购买本地经济适用房的现象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