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小说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哥特小说文化

作者:齐征阳

来源:《世界文化》2009年第02期

“哥特”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的属于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该部落以野蛮彪悍,嗜杀成性而著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们用它来指称一种为他们所不齿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风格曾流行于12-15世纪欧洲的宗教建筑,其最鲜明的特征是教堂或修道院高高耸起的尖顶,阴森幽暗的内部,厚重的墙垣,狭窄的窗户,斑斓的玻璃,还有隐蔽的地道和地下藏尸所等。现在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堪称代表性哥特建筑。后来,哥特风格也在非宗教建筑中广泛流传开来。同时,哥特一词也就逐渐被赋予野蛮的,恐怖的,神秘的,中世纪的,天主教的,迷信的,甚至东方的等多种涵义。现代读者一般把它理解为“反古典主义”和“中世纪的”意思。

而哥特小说,简言之,即是一种恐怖和鬼怪小说。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英国开始流行,多以中世纪的城堡、修道院、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描写为满足个人情欲或争夺财产而引起的迫害、谋杀等笼罩着神秘恐怖气氛,具有怪诞紧张情节的不寻常的故事。这种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哥特小说是因为其开山之作,霍勒斯·瓦尔普的《奥特朗托城堡》(1764)的副标题为“一个哥特的故事”。小说叙述了一个在中世纪城堡里发生的扣人心弦的故事:奥特朗托城堡现任统治者曼弗雷德家族的祖先曾以卑鄙的手段窃取了城堡,因此有预言称该家族会败落,合法主人将出现。为了打破预言,曼弗雷德命其15岁且身体虚弱的儿子康拉德于伊莎贝拉成婚,但在婚礼即将开始前康拉德却被不知何方飞来的巨大的头盔砸死。于是曼弗雷德决定休掉妻子,与儿子的未婚妻伊莎贝拉成婚。伊莎贝拉不从并在神秘男子西奥多的帮助下逃出城堡。曼弗雷德穷追不舍并错杀了自己的女儿。最后预言实现,西奥多表明身份为城堡真正主人阿方索的后代,奥特朗托城堡墙倒屋塌,曼弗雷德遭到了惩罚。西奥多继承君位与伊莎贝拉成婚。小说的气氛阴森恐怖,情节紧张曲折,而且还有神秘的预言,抖动的头盔,流鼻血的石像等超自然现象。《奥特朗托城堡》从时间,地点,主题,情节,人物类型到艺术手法都为早期的哥特小说的创作确立了基本的模式。

虽然哥特小说存在和流行的时间比较短,但却涌现出一批出色的哥特作家和优秀的作品。例如,安·拉德克利夫的《尤道弗的秘密》(1794);马修·刘易斯的《修道士》(1795);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特》(1818) (又译《科学怪人》)等。这些哥特作品共同的特征是在写作内容上,大肆描写恐怖,怪诞,神秘,暴力,邪恶,乱伦,凶杀等极端事件与非理性内容,并时常伴随鬼怪或其他超自然现象出现。由于故事内容充满想象,情节离奇,充满了阴森恐怖的气氛,因此哥特小说又被称为“黑色浪漫小说”。

哥特小说的出现与18世纪末英国社会发展的情况有着直接联系。18世纪,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英国文坛大力提倡新古典主义和理性精神,要求小说创作要面对客观世界,如实反映

社会现实,力求把握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体现理性的价值和重要性。但读者除了希望现实能在故事中得到反映之外,同样也渴求从超现实的故事中获得愉悦的调节。作为对古典主义的反抗,哥特小说的出现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创作形式,把想象,夸张,黑暗,恐怖,死亡,神秘等,为理性主义者所不啻的元素大胆地加入到文学作品中。同时在关注焦点上,更加关心人们精神世界的活动,揭示人性的复杂和阴暗。所以,哥特小说一经问世就马上受到了当时英国读者的欢迎。

在创作上,哥特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出现直接受到了18世纪中期的“墓园派”诗歌和感伤主义小说的影响。墓园诗歌往往以墓园,黑夜,死亡,恐怖等作为歌咏的对象,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例如,“墓园派”的代表诗人为托马斯·格雷,他的“墓园挽歌”至今仍为人们所熟知。而感伤小说作为一种反对古典主义理性倾向的文学现象,它十分注重对人物的内心和情感世界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墓园派”诗人对恐怖的青睐和“感伤派”小说家对情感的关注是哥特小说的两大源流。

哥特小说自身则直接影响了后来许多著名的作家,如拜伦,雪莱,勃朗特姐妹,爱伦·坡,霍桑,福克纳,雨果,巴尔扎克等。他们都曾阅读过脍炙人口的哥特故事,并将其手法大量运用于自己创作之中并取得很好的成就。我们现在依然能感受到哥特小说的影响。例如,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特》现在依然很深受读者喜爱,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弗兰肯斯特的研究员用死尸创造了一个类似机器人的丑陋怪物,这怪物因为得不到人类的同情而进行疯狂的报复行动。这部小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开创了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同时,哥特小说还为现在的恐怖电影提供了文学渊源。恐怖片中制造恐怖,神秘,惊悚等感觉的魔鬼,怪兽,变态杀人狂,暴力,凶杀,神秘的气氛等元素无不是来自于哥特小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特》就多次以《科学怪人》为名被搬上银幕。

但是,在文学史上,哥特小说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长期处于边缘的地位。许多学者认为,除了庸俗的娱乐功能,这类小说没有什么内在价值。而且,哥特小说的恐怖题材不被传统的审美观念所接受。直到上世纪80年代对哥特小说的研究才真正的开始,重新确定了它在文学史上地位:哥特小说以它充满想象的创作风格和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关注,与“墓园派”诗歌和感伤主义小说共同孕育了后来对世界文坛都极具影响力的浪漫主义。同时哥特小说以怪诞的形式反映复杂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价值也得到了肯定。它没有对社会理想和价值观念作出正面的表述,而是竭力渲染,暴露社会的黑暗,赤裸裸地展示人性的阴暗与丑陋,但是善作为一股正义力量始终存在并与恶进行冲击搏斗。这使得哥特小说在恐怖黑暗的背后又蕴含着向善向美,惩恶扬善的思想精神。随着1957年德国著名学者沃尔夫·凯泽尔的《美人和野兽:文学艺术中的怪诞》明确指出怪诞有审美的基本素质之后,哥特小说也得以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欣赏其中寓幻于真和寓真于幻的美感,真正结束了它游离于美学殿堂之外的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