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思维导图 货币
第18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最全思维导图
![第18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最全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41d0f68cb4daa58da1114a92.png)
不以盈利为⺫目目的
业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商业银行行、其他金金融机构
相对独立立性,不受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行政干预和牵制
货币发行行业务
主要业务,是我国法定唯一一货币发行行机构
集中准备金金
规定缴存央行行的存款准备金金比比率
再抵押放款
对银行行的业务
最后贷款人人(信贷业务)
再贴现 再贷款
全国清算
央行行主要的中间业务 全国金金融业的清算中心心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货币政策⺫目目标
商业银行行吸存和发行行的票据存放在央行行的最低比比率
定义
对商业银行行的信用用扩张能力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
效用用
紧缩,提高高准备金金率,限制商业银行行信用用扩张,降低货 币乘数,起到收缩货币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措施
商业银行行变动超额存款准备金金,抵消效果
法定存款准备金金率
对货币乘数影响很大大,作用用力力度很强
缺点
成效慢,时滞⻓长
一一种自自动稳定机制,不将其作为适时调整的经常性政策 工工具来使用用
总结
向持有商业票据等支支付工工具的商业银行行进行行贴现的行行为
定义
提高高贴现率,商行行借入入资金金成本增加,基础货币收缩
措施
弹性相对较大大,作用用力力度相对缓和 主动权操纵在商业银行行手手里里
取决于
较高高程度的利率汇率市场化
06-07,稳健—适度从紧—从紧
06-08,多次上调利率
08下半年-09,从紧—适度宽松,多次下调利率
我国货币政策实践
10-11,稳健的货币政策
11以来,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
第18章 中央银行行与货币政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货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货币)](https://img.taocdn.com/s3/m/02ce687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6.png)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货币)✳✳✳第一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一、货币(G)的起源和本质起源:货币是随着商品价值形态的变化而逐渐产生。
由简单的,个别的价值形式到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通过货币形式表现出来。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即简单偶然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价值形态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时商品交换的商品范围和交换者范围扩大了。
局限性:有些商品换不到想要的东西一般的价值形态绵羊由左边变到右边,变成一般等价物,是质的变化,充当了交换的桥梁可以理解为,出现了一个商品,这个商品是任何人都承认的,它可以换任何商品,也可以用货币形态(一开始是贱金属,后来交易规模变大,需要贵金属。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起源于商品。
金块和银块一开始不太好称量,还需要鉴定成色,随着频率越来越高,每一次交易都需要这样就变得非常麻烦➡规定了重量和成色之后变成铸币。
最早发行铸币的是私人银行家,使用信用来证明。
但是远距离就不会相信他➡国家发行铸币来保证货币重量和成色的可信度,促进了国家范围内的商品流通➡一开始是足值的,后来会磨损,但是现在人们不再关注这个问题了,现在人们只关心它是否能发挥媒介的作用➡纸币更方便携带,易于保存,代替了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
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为限。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是观念上的货币,需要货币本身就有价值)2.流通手段: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是现实的货币,存在诱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数量不足导致商品供过于求)商品交换:W—W商品流通:W—G—W(如果G投入到市场的数量不足,就会导致供过于求,经济危机)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人类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是因为货币的一般等价物性质,需要币值稳定,通常来讲由于存款利息率低于通货膨胀率,钞票会贬值,不适宜贮藏)4.支付手段: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支付赋税、工资、利息等的职能(存在诱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资金链断裂导致连锁债务)5.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政治经济学课件-2货币
![政治经济学课件-2货币](https://img.taocdn.com/s3/m/f5a1cf85fd0a79563c1e72a5.png)
17
一、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衡量和计算商品价
值的尺度。 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
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
值就表现为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8
二、货币的职能
价格标准:为使货币更好地执行价值尺 度的职能所规定的贵金属标准数量及其 等分。 价格标准的发展过程中,货币单位的 名称逐渐脱离重量名称,在各国不同的 社会、文化、历史环境影响下,形成当 今各国特有的货币单位及其名称。
19
二、货币的职能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价格 有可能从量上和质上背离商品的价值。 即,较少的价值有可能表现为较高的价 格;没有价值的物品也可以表现有价格。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用想像的货币来执 行的。
20
二、货币的职能
以上两方面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条件 下,成为虚假价值产生的条件,虚假价 值的存在是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客观 基础。
第一节从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考察了价 值的货币形式是如何从简单的、个别的、 偶然的价值形式发展而来。
这里从物物交换过程的经济关系与矛盾 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产生货币的社会生产 关系基础——商品生产与交换关系;说明 货币是商品关系下交换矛盾运动的产物; 同时进一步深化对价值范畴的理解。
5
一、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21Biblioteka 二、货币的职能(二)流通手段 货币之所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由于
它在流通中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流通手段:货币在交换中发挥媒介作用。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22
二、货币的职能
商品流通中商品价值形态的变化: W1——G——W2
2022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知识点一货币
![2022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知识点一货币](https://img.taocdn.com/s3/m/3478e0f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1.png)
2022年高考政治总复习考点一货币一、知识网络图二、必背基础知识点一、商品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商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②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1.产生:①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交换。
③贵金属金银充当货币的优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
2.含义与本质①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职能:①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②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除基本职能外还有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③五项职能比较:④区分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A.流通手段的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B.商品流通的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商品—货币—商品)C.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如果商品生产者不能实现“商品—货币”这一“惊险的跳跃”,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
因为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和发展。
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
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5.如何看待货币: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因此人们崇拜货币。
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第16章货币政策思维导图
![第16章货币政策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21afd64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0.png)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及其目标货币政策含义货币政策目标单一目标双重目标多目标“双支柱”调控框架(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相机抉择与单一规则相机抉择单一规则(规则)泰勒规则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类型一般性政策工具(及其优缺点)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道义劝告窗口指导传导机制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托宾 q 理论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信贷传导机制财富传导机制开放经济下的传导机制中介目标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的适应性中介目标种类(及其优缺点)利率指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利率走廊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效应种类货币政策的时滞内部时滞外部时滞货币流通速度微观主体预期的对消作用透明度和取信于公众问题其他政治因素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组合(IS-lM模型分析)IS-LM与货币政策IS-LM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长期来看IS-LM模型汇率政策(论述题)人民币应当升值还是贬值从国际角度对人民币的思考米德冲突政策搭配理论克鲁格曼三角(三元悖论)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政策(论述题)开发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蒙代尔-弗莱宾模型分析)固定利率机制浮动利率机制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层次国家经济政策协调障碍。
政治经济学思维导图 导论
![政治经济学思维导图 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8a40a4f5fd0a79563c1e72d4.png)
《国富论》亚当·斯密
创立
《资本论》
列宁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发展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生产资料
意义和学习方法
导论
是什么
人与人
劳动者一个过程物源自资料生产过程人与自然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
研究对象
生产力
科学技术体现
技能的提高 生产资料的创新和改进
三个概念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两对矛盾
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性质
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任务
方法
创立和发展
思想来源
古典政治经济学
标志
政治经济学课件-2货币
![政治经济学课件-2货币](https://img.taocdn.com/s3/m/e2eaabf1f111f18582d05a1f.png)
23
二、货币的职能
“W——G。商品的第一形态变 化或卖,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 体上,……是商品惊险的跳跃。这 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 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马克思
24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促进了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形成商品生产者全面的社会联系
望用自己的商品能够交换到自己所需的 所有其它商品,希望自己的商品能够自 由地交换他人的商品。
事实上这就是把自己的商品当作可以 直接交换他人商品的“价值”来对待。
10
一、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在物物交换中,每个人的商品都是一种 特殊的使用价值。一个人的商品能否被别 人接受取决于别人是否需要这种商品从而 承认花费在这种商品上的劳动。如果每个 人都把自己的商品当作能够直接交换他人 商品的“价值”,那末,社会上就没有一 种统一的“价值代表”,每个人的商品就 不能必然地能够与他人商品自由交换。
21
二、货币的职能
(二)流通手段 货币之所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由于
它在流通中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流通手段:货币在交换中发挥媒介作用。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22
二、货币的职能
商品流通中商品价值形态的变化: W1——G——W2
整个变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形态变化W1——G; 第二形态变化G——W2
(四)商品交换矛盾导致货币的产生
商品交换矛盾要求社会上存在着为所有商 品生产者所认可的“价值代表”,以解决商 品交换中的困难。在实践中,每个商品所有 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在他人商品面前真正成 为“价值代表”,就力求把自己的商品首先 换成某种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商品。由于商品 金银的自然属性,使它们最终占据了“价值 代表”的位置,成为货币。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思维导图(2)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思维导图(2)](https://img.taocdn.com/s3/m/7bab377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e.png)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思维导图(2)高一政治必修1第二课知识点: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
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意义。
A、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盈利。
B、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亏损。
C、相等不亏不赚。
它决定了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3)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社会劳率↑单位时间产品数量↑劳动时间↓①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关系: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高中政治思维导图总结精华版
![高中政治思维导图总结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e03a226c175f0e7cd137a5.png)
第一单元货币、价格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商品的含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1)使用价值(又称自然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价值(又称社会属性):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①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③有价值的物品一般有使用价值。
✓注: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①统一:两者同时存在于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价值。
✓判断商品的方法:①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
②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③领域法:一旦退出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再次进入流通领域就又成为商品,商品和非商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废品如果进入流通领域,其使用价值发生变化,因其凝结的部分劳动不再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价值降低。
二、货币的产生?货币的含义和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流通规律?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产生过程如下: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2、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它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这里讲的货币是指有价值的金属货币)。
✓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与联系①区别:一般等价物比货币出现的早,不固定;货币出现的晚,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②联系: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者都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政治经济学思维导图(二)
![政治经济学思维导图(二)](https://img.taocdn.com/s3/m/aa55489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0.png)
政治经济学思维导图(⼆)⽣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形成内涵:只有⼀家或少数⼏家⼚商通过操纵价格完全控制了某种产品的⽣产或销售市场规模⼤操纵价格形成:⽣产集中到⼀定程度必然引起垄断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依然是商品经济,在私有制基础上使得竞争的形式和特点发⽣变化特点⽬的:操纵价格获取⾼额垄断利润规模程度更⼤竞争的后果更严重⾦融资本和⾦融寡头的形成内涵:⾦融资本是由⼯业垄断资本和银⾏垄断资本融合在⼀起⽽形成的形成:⾦融联系、资本参与、⼈事参与在⾦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了⾦融寡头⾦融寡头是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融寡头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在经济上:“参与制”—层层控股在政治上:“个⼈联合”—权钱交易在其他⽅⾯:建⽴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化等来控制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活垄断利润、垄断价格通过操纵价格获得的远超出平均利润的⾼额利润实现:通过操纵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最⼤买⽅垄断⾼价最⼤卖⽅公式: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来源:垄断资本所获的的⾼额利润—来⾃⽆产阶级和其他劳动⼈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国内涵和形成内涵:国家政权和私⼈垄断资本融合在⼀起的形成: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是科技进步和⽣产社会进⼀步提⾼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盾的进⼀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形式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国家与私⼈共有、合营的企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垄断资本的再⽣产- 1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式宏观调节:国家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段,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平衡微观规制:国家运⽤法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反托拉斯法、公共事业规制、社会经济规制实质当资本主义的基本⽭盾带来的种种⽭盾问题,私⼈垄断资本⽆⼒解决时,就促使它利⽤国家机器成为为其服务的⼿段,是私⼈垄断资本为维护垄断通知和获取⾼额垄断利润,⽽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代表的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双重作⽤)积极作⽤有利于社会⽣产⼒的发展在⼀定范围内突破了私⼈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国家的收⼊再分配⼿段,是劳动⼈民⽣活⽔平有所改善加快了这些国家的化进程历史局限性⽆法消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盾⽆法从根本上解决基本⽭盾所引发的⼀系列⽭盾问题⾦融垄断资本的发展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随后,西⽅国家普遍⾛上了⾦融⾃由化和⾦融创新的道路⾦融⾃由化与⾦融创新是⾦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的重要制度条件⾦融⾃由化放松对银⾏利率的管制浮动汇率取消外汇管制⾦融市场相互开放促进⾦融市场的发展⾦融创新远期合约、期货、期权等⾦融机构开始突破原有的专业分⼯界限⾦融⼯具不断创新,融资⽅式的证券化趋势迅猛发展⾦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在⾦融垄断本的推动下,垄断资本主义的⾦融化程度不断提⾼⾦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幅上升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下降制造业就业⼈数严重减少⾦融垄断资本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 -展⾦融垄断资本发展的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经济过渡虚拟化,导致⾦融危机频繁发⽣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X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特征(多选)在经济⽣活中起决定作⽤在⾦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联盟已经形成最⼤资本主义⼤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分完毕实质获取⾼额垄断利润⽼殖民体系⽡解,垄断资本主义对世界的通知也有旧殖民转化为新殖民主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由于科技进步、⽣产⼒的发展,使得各国的⽣产、贸易、⾦融紧密联系在⼀起,形成整体表现⽣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各国经济体制的变⾰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经济全球化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的过程体现了社会化⽣产的要求,⼀些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消极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 3 -化的影响消极影响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如何对待经济全球化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扬长避短)必须看到,当今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对国际范围内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在世界经济的⼤海中,想⼈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员流。
《政治经济学》第2课:货币
![《政治经济学》第2课:货币](https://img.taocdn.com/s3/m/23c17e6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6.png)
通货紧缩
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 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总水平持 续下降的现象。
三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商品
商 生产
品
经 济 商品
交换
价值量由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 价
决
定值
规
等价交换
律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
价值
问题一:价格为什么会涨跌?
值
通藏 付界
尺
手手 手货
度
段段 段币
价值尺度
是货币充当计量其它一切商 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
货币在给其他商品规定价格时, 只需要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7000元
235元
20元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 格标准来实现的。
中中国货货币币 元、角、分
美国货币 美元、美分
英国货币 英镑、便士
流通手段
指货币充当商品媒介的职能
第二章 货 币
第一节 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起源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货币流通规律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谁都知道商品具有同它们使用价值的 五光十色的自然形式成鲜明对照的、共 同的价值形式,即货币形式。”
——马克思
第一节 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起源
一、简单的价值形式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三、一般价值形式 四、货币形式及其发展
5、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说 明( )
A 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B 金银不是唯一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 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 D 货币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
6、价值规律的内容是( ) A.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C.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D.调节刺激和分化生产者
《货币 权力与人 全球货币与金融体系的民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货币 权力与人 全球货币与金融体系的民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f823984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69.png)
第三节 德国马克 与日元:货币国 际化的经验...
第四节 人民币国 际化的政治经济 学
一 从复本位 1
到金本位
二 从金币本 2
位到金汇兑本 位
3 三 英美间货
币权势的博弈 与转移
4 四 摆脱黄金
枷锁的美元霸 权
5
五 关于货币 本质的争经济思想的 镜鉴
三 马克思人本主 义理论和中国共 产党民本主...
四 本书的民本主 义政治经济学
一 财富的源头是 人的劳动和消费
二 中心掠夺外围 的是其人而非其 物
三 马尔萨斯人口 论的谬误与流毒
四 “资源诅咒”
二 民本主义视 角下的政府与市
场关系
一 关于公私关 系的流行错觉
二 若干观点 与猜想
参考文献
后记与鸣谢
内容简介
谢谢观看
二 经济金融学 视角下的汇率制
度选择
一 汇率制度的 分类及其优缺点
三 国际政治经 济学的视角下的 汇率制度选择...
一 汇率研究的路 径问题
二 关于汇率的常 见谬误
三 汇率波动与经 济基本面的实证 关系
四 汇率波动与非 经济因素关系的 实证检验
二 人民币汇率 的未来趋势
一 美元指数
三 模型建构与 “一带一路”国 家汇率稳定性...
一 国际格局变 迁与全球化兴衰
三 美式全球化 退潮期的中国应
对
二 金融中心与 政治
一 国际金融中 心的变迁
三 如何打造亚 洲和中国的金融
中心?
第五章 汇率的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汇率制度 的选择与利弊
第二节 对汇率的 民本主义政治经 济学理解
第三节 美元、人 民币与“一带一 路”货币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货币
世界市场
形式
货币的演化 货币层次
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 狭义货币M1=现金+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金融资产
流支付手段在买者和卖者之间运动 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服务于其
=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货币单位平均流通速度(次 数)
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货币
本质和职能
简单的、个别的、普然的
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
商品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
一系列商品
一般
一般等价物
货币
贵金属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货币本质
商品内在的矛盾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一般等价物、特殊商品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价格 商品交换的媒介
基本职能
职能
贮藏手段
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支付手段
延期支付
其他职能
=(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 付总额-互相抵消支付总额)/货币单位平均流动速 度(次数)
流通规律
S=Q
S>Q
纸币贬值
S<Q
纸币升值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货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物价总水平持续上 涨
货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物价总水平持续下 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