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诗词五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五首
1.《望岳》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
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
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石壕吏》
杜甫(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东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使至塞上》
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ppt课件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 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 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 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 都显得很轻松,这种平易近人的风 格,与他所描写的对象——朴实的 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 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 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 深厚的情味。
一杯浊酒,销不了对万能里之遥的家乡的思念,还 没有进军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还乡之事无从谈起, 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浓重乡思而夜不能寐,直使得 将军为之白发,征夫为之落泪。
生活艰苦 1、“浊酒一杯家万里”,“浊酒”可 借酒消愁 见 ,此时饮酒,战士们是在 , 思乡心切的惆怅 表现了戍边将士 的心情。
诗歌赏析点津:
1、意境美——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创 造的意境和饱含的情感。 2、音乐美——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诗歌鲜明的 节奏和韵律,感受诗歌和谐动听的音调。 3、语言美——通过仔细的品味,体会诗歌凝烁集中 而形象的语言。
杜甫
解题
歌即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 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 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 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游 山 西 村
陆游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年),字 , 号 务观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放翁 南宋 ______著名爱国诗人。平生作诗近万 首,是古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 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著有 《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游山西村
秋风破屋的情景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
饮 酒(其五)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一 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 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 桑人。29岁时出仕,任江州祭酒, 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 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 的生活。41岁再出为彭泽令,八 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 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 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 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 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 《饮酒》。
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 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 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 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 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1.) 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2.)写出 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 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为珍贵,(3.)表达了诗人 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
对世俗官场生活的厌弃 对隐逸生活的满足 对大自然的热爱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
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只有超凡脱俗的 无所挂碍,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 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 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 。”是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物我合一,表 现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4、“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真意”指什 么?
人生和自然的真谛。
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 、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 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 如止水,如明镜。大自然的纯真意 趣投映到作者心里,自己的感受也 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课外古诗词包括《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浣溪沙》和《十五从军征》。
以下是这几首诗的原文和简要解释:1. 《采桑子》(宋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解释:西湖风光好,乘画船游赏,观赏水面的美景,在绿水长堤上,享受着优雅的乐曲。
水面平滑如镜,连风都不来惊扰,感觉不到船在移动,只有涟漪在水面荡漾。
当稍有动静时,岸边的水鸟会迅速掠过,增添了游人的惊喜。
2. 《相见欢》(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解释: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的是离别的思绪。
而离别的滋味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3. 《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解释: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
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4. 《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解释: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
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
在小园中带着幽香的小径上独自徘徊。
5.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24.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部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重点内容
部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重点内容一、《饮酒》1.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语是:心远。
诗中景物描写突出了宁静闲适的特点。
2.诗歌写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超脱,是因为“心远地自偏”。
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置身于世外,洁身自好,保持高洁情操的思想感情。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车马”是达官显贵的代名词。
5.“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尔”指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君“指代诗人自己。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请从炼字角度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见”字用得好,它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很好地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情。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飞鸟入林的景象,联系上下文,赏析这两句。
不仅指傍晚时分的平和景色,还寄托了诗人的寓意,表达诗人想摆脱官场的羁绊,重新回到大自然的人生理想。
(或返朴归真的理想)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此”指的是什么?“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此”指作者的闲适的田园生活。
9.“欲辨已忘言”一句作者说自己“忘言”,是真的忘记怎么说了吗?不是,因为作者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得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就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了。
10.品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深层含义。
作者以飞鸟倦而知还来表现自己弃官归隐的惬意情怀。
11.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官场厌恶之情。
二、《春望》1.运用拟人手法渲染忧国忧民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表现诗人忧国思家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诗人通过刻画自己的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该诗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课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备课教师使用教师授课时间课时 2课题24课《诗词五首》课型讲授教学目标1. 了解诗人的相关文学常识和诗歌的写作背景;朗读、背诵这五首诗。
2. 把握诗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理解诗歌意境;提高分析鉴赏古诗的能力。
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主旨。
重点1.朗读、背诵这五首诗;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环节二次备课复习新课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古代文学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读诗;不但可以借助诗句领略祖国河山的壮丽;还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陶醉于诗中形象所构成的或含蓄凄美或开阔奔放的意境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下面就让我们再次步入诗的殿堂;去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迷人风采。
课程讲授《饮酒》(其五)一、释题导入:本诗是陶渊明的组诗《饮酒诗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陶渊明的《饮酒》诗共二十首;并有一段序文;是他“闲居寡饮”“既醉之后”的作品;不是一次完成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全诗。
3、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人。
作品有《归园田居》《饮酒》《拟古》等;其中以田园诗居多;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他的五言诗成就最高。
4、背景资料:选自《陶渊明集》。
《饮酒》共有二十首;本文选的是第五首;大约写于作者归隐后的第二年(约417年);是酒后所作。
5、学生朗读、背诵。
三、细读品味: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自问自答;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
诗人用平淡的话道出这个深刻道理。
第一层;从哲学的高度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夕阳西下;飞鸟投林;万物自由自在;一派自然和谐景象。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首诗词的基本内容、艺术特色和作者情感表达。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应用古诗词。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这节诗词五首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鉴赏能力。从教学过程来看,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过诗中所描绘的情感或景象?”比如,是否有过对自然的感慨,或是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词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词的奥妙。
3.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4.优化课堂提问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思辨能力。
5.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
1.教材章节: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6课。
2.教学内容:
(1)《饮酒》其五:陶渊明描绘田园生活,表现隐逸思想。
(2)《春望》:杜甫描绘战乱年代春天的景象,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环节,我发现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操作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
原文及翻译
1.《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原文译文:
白天的阳光照在山的尽头,黄河的水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尽千里河山的美景,就要再往上一层楼。
2.《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原文译文:
床前明亮的月光,让人误以为是地上的霜雪。
抬头仰望着明亮的月光,低头又想起了故乡。
3.《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原文译文:
海上出现明亮的月光,天涯的人都能在此时欣赏到。
情侣在远方抱怨熬夜难眠,整个夜晚都在思念对方。
4.《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原文译文:
恰到好处的春雨,正好在春天降临的时候。
随着风悄悄降临夜晚,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5.《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原文译文:
原野上的草,一年一度的枯萎和生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来又重新生长。
诗词五首八年级上册原文翻译注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原文翻译及注释1.《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建造房舍生活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注释】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
9.相与:相交,结伴。
2.《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住簪子。
【注释】1.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2.破:陷落。
3.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4.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5.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6.溅泪:流泪。
7.恨别:怅恨离别。
8.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9.抵:值,相当。
10.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11.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12.浑:简直。
13.欲:想,要,就要。
14.胜:受不住,不能。
3.《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城墙仿佛将要坍塌;我军严待以待,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课文详解丨八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
课文详解丨八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25 诗词五首课前预习学习目标1.把握五首诗词中的相关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2.品味五首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作者在诗词中表达的情怀与志趣。
4.熟读并背诵这五首诗词。
知识重点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一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二、背景与主题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中的第五首,组诗共20首,是陶渊明在辞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
诗作描写诗人辞官归田后的心境和生活情趣,表明诗人避开尘世的喧嚣后,在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中获得了自由和恬静的心境。
三、诗歌赏析1.参考译文建造房舍生活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2.诗作中“心远”一词应当如何理解?该词统摄全诗,不仅对前三句进行了总结性的说明,而且开辟了后面几句诗的境界,正因为“心远”,无世间事物缠身,所以诗人能够在东篱下悠然采菊,于闲暇中望山,欣赏群鸟在夕阳中还巢的美丽景色。
大自然的和谐,倦鸟还林的情景,给诗人以感触。
诗人能够陶醉其中,是因为他的心灵超脱尘俗,融于自然。
3.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东坡这样评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你怎么理解苏东坡的这段话?说说你的想法。
苏轼认为,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头,南山映入眼帘,一个“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是吻合的;而“望”相比于“见”,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因此说“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
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 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 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 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 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1.) 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2.)写出 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 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为珍贵,(3.)表达了诗人 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
杜甫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他善 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描写细小 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无论五言、 七言、古体、近体,都特别出色,又 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种长处,形成了 自己 “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 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 深远的。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
请从炼字角度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破”国后加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 墙断壁的惨象,使人触目惊心; • 草木后缀“深”字,描绘出了乱草遍地,人烟稀少的荒芜 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 “破” “深”写出了安史之乱时长安城里凄凉的春景,这 些景的描写渗透了诗人伤神忧国的无限沉痛之情。
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
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 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当时仅仅17
岁。此诗写一位激昂慷慨、逆境奋战、誓死疆场
的英雄。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24.诗词五首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6课诗词五首
返回
语文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
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烽家书火抵连万三金月。, 赏析:“抵烽万火金连”写三出月了,家家书书抵的万珍金贵。,写出了消
白头搔更短,
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 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
本诗有着鲜明的色彩:金色、胭脂色、紫红色和黑色、白 色等。这些色彩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让人感受 到一种黯然凝重的气氛,从而渲染出悲壮惨烈的战争场面。
返回
语文
3.下列对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春望》的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
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B.《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
返回
语文
四、赤 壁 杜牧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自将戟磨沉洗沙认铁前未朝销。, 赏析:反说其事,以两位美女的
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
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默写自测
返回
语文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以小见大,借古讽今,告诫统治
东风不与周郎便, 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暗含自 铜雀春深锁二乔。己生不逢时、才能无法施展
人句。九万里风 及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对自 __________
鹏正举。风休住, 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__________
蓬舟吹取三山去!
返回
语文
理解默写:
1.“ 天接云涛连晓雾 , 星河欲转千帆舞
”展现了一幅
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课件
①折戟:折断的戟。 ②将:拿,取。 ③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④周郎:即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 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孙策、孙权手下的重要将领。他 曾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⑤铜雀: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建于邺城(今河北临漳 西),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
未销蚀的铁戟
兴感之由
是前朝之物
表现英雄无用武之 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感慨咏叹 若非东风之便
历史将会改写
告诫统治者不要有 侥幸心理
问题探究
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 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 结果。
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译:为了报答君王的厚爱,(将士们) 高举宝剑,甘愿为君王战死沙场。
问题探究
本诗通过哪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 《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 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 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 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
主旨归纳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通过描绘将士们在边境 地区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不屈的 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写作特色
1.色彩浓重,画面鲜明。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如金黄色、胭脂色、紫
色等,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 的画面。诗人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 地显示了它们的层次性。他还把性质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事物 糅合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
2.奇诡而又妥帖。 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八年级上册语文诗词五首
八年级上册语文诗词五首以下是八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五首诗词:
1.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 《野望》(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 《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诗词五首
课题诗词五首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
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名言佳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
美。
3.掌握诗词涉及的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掌握
诗歌的朗读节奏。
2.搜集与作者、作品有关的资料,了解背景,提高文
化素养。
3.分析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
化的兴趣。
课
前
预
习
作者
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诗人,浔阳柴桑(今
江西九江)人。
长于诗文辞赋,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
独特风格,被称为“田园诗人”。
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登高》《春
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
《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笺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
涛之险。
此词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读准
字音
还.(huán)搔.(sāo)簪.(zān)塞.上(sài)
燕脂
..(yān zhī) 霜重.(zhònɡ) 携.(xié)折戟.(jǐ)
长嗟. (jiē) 谩.(màn)蓬.舟(pénɡ)
古今
异义
结(古义:建造、构筑今义:结合)
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书(古义:信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
浑(古义:简直今义:浑浊;糊涂)销(古义:销蚀今义:出售)
一词
多义
自心远地自.偏(副词,自然)
归来倚仗自.叹息(副词,独自)
将自将.磨洗认前朝(动词,拿起)
李白乘舟将.欲行(副词,将要)
与东风不与.周郎便(动词,给予)
陈太丘与.友期(连词,和,跟)
寒霜重鼓寒.声不起(形容词,沉闷而不响亮)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形容词,寒冷)
殷勤殷勤
..问我归何处(形容词,情意恳切)
青鸟殷勤
..为探看(副词,频繁,反复)
词类
活用
城春.草木深(名词做动词,到了春天)
铜雀春深锁.二乔(名词做动词,囚禁)
文言
句式
倒装句:
采菊东篱下(宾语前置,应该是“东篱下采菊”)
新
课
导
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
”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读诗歌可以
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文本探究】
1.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艺术风格?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风格的?
浪漫或豪放的艺术风格,该词意境阔大,想象丰富,天上人间,摇曳多姿,给人应接不暇之感,梦幻现实辉映对照,那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彩奠定了基调,李清照晚年虽身处困境,想象的翅膀却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显示了“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迈气概,使这首词显示出来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
2.“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
作用?
比拟(拟人)。
由写梦引出(过渡到)下阕词人抒情。
写
作
方
法
运
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饮酒》(其五)
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本诗写景不事雕琢,神韵独具。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描写自己采菊东篱时无意中偶见到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胜景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相交融,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同样属于山。
人闲逸自在,山静穆高远。
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化为一首轻盈的乐曲。
《春望》
触景生情,意境深沉。
《春望》一诗前四句重在绘景(山河、草木、花鸟),但景中有情(破、深、溅泪、惊心),而且景中有意(感时、恨别)。
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情中自有景。
时代之悲愤、骨肉之深情,郁积胸中,诗人不肯直抒,而是寄寓于花鸟等景物与搔头的细节中,创造了含蓄深沉的诗歌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雁门太守行》
用词精巧,意境奇特。
例如“黑云”“金鳞”“燕脂”“夜紫”“红旗”“霜重”“黄金”“玉龙”
等,诗人以这些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这也是李贺诗歌的风格,务求新奇,被人称为“奇才”“鬼才”。
《赤壁》
借物兴感,以小见大。
这首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诗人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历史往事,想到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想象丰富,含蓄而别致。
诗人没有直言假使“东风不与周郎便”
之后东吴的灭亡,而是以二乔的命运来暗示战争的结局。
这种写法发人深省,韵味深长。
《渔家傲》
大胆而丰富的想象。
这首词运用了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想象丰富,瑰丽多姿,笔势雄健,奔放驰骋,充满了浓郁的神话色彩和浪漫气质。
作者创造出虚无缥缈的梦境,把天上的银河与人间的河流联系起来,把闪烁的星群想象成为挂满篷帆的航船。
作者乘船驶入天上的神仙世界,受到天帝的接待。
在下阕中,词人渴望借助大鹏把自己送入神仙般的奇异世界。
而这奇异的神仙世界正是词人理想与精神寄托之所在。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将《春望》这首诗扩写成一段小散文。
(200字左右)
教
学
板
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诗眼和警句,引起学生的审美关注,启动学生的诵读趣味。
2.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反复诵读,促使获得完美的美感。
3.巧妙整合教材,创新诗词教学。
这几首诗的共同点是以景传情,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