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物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备战高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版)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实验题1.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水平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滑块,其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
调节细绳的长度使每次实验时滑块运动到B点处与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接触时小球恰好落地,测出每次弹簧的压缩量x,如果在B 点的正上方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定滑块到达B点的速度,发现速度v与弹簧的压缩量x成正比,作出速度v随弹簧压缩量x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测得图象的斜率。
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没有开启速度传感器,但测出了A、B两点间的距离为L,弹簧的压缩量为,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则:滑块从A处到达B处时,滑块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可表示为______,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_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用题中字母表示在实验中,该同学测得,弹簧的劲度系数,并改变A、B间的距离L,作出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______。
2.某实验小组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将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纸带的下端固定在重锤上,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上端用纸带夹夹住,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所用电源的频率为,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纸带连续的计时点A、B、C、D至第1个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重锤的质量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从起始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J,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J,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乙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他打出了一条纸带后,利用纸带测量出了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以h为横轴,以为纵轴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由于图线明显偏离原点,若测量和计算都没有问题,在实验的操作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乙同学测出该图线的斜率为k,如果阻力不可忽略,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由导轨标尺可以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窄遮光板的宽度为d,窄遮光板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时空气阻力不计,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3.某研究生学习小组为了研究“两小球碰撞过程中动能的损失率”即碰撞中系统动能的损失与系统碰撞前初动能的比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Ⅰ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槽口处,使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木板上留下痕迹O;Ⅱ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再使小球a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Ⅲ然后把半径相同的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a仍从原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与小球b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A和C:Ⅳ用天平测量a、b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点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为、和.本实验中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为________填“”、“”或“”;用本实验中所测得的量表示,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4.用如图所示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轻绳两端系着质量相等的物块A、B,物块B上放一金属片C,铁架台上固定一金属圆环,圆环处在物块B的正下方。
2015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_____,验证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实验步骤操作合理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 骤前面的字母). A.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安装在铁架台上
B.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解析
(3)对图线Ⅰ:Ep=-mgh,即 k1=mg.
对图线Ⅱ:Ek=(mg-Ff)h,即 k2=mg-Ff,所以 Ff=k1 Ff k1-k2 k1-k2 -k2,mg= mg = . k1
答案 mgh2 (1) 接通电源 放开纸带 h3-h1 (2) 2T mh3-h12 8T2
k1-k2 (3)2.80(2.73~2.87 均可) (k1 用 mg 表示也可) k1
反思总结
数据处理的方法
1 2 方法一: 用 mv =mgh 验证时, 利用起始点和第 n 点计算. 2 1 2 1 2 方法二:用 mvB- mvA=mgΔh 验证时,任取两点计算 2 2 方法三:图象法.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点到 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 h,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 v2,然后 1 2 1 2 以 v 为纵轴,以 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 v -h 图 2 2 线.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线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 g 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热点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典例1】 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中,电源 的频率为 50 H z , 依 次打出的 点为 0,1,2,3 ,
4,„n.则:
图1
(1) 如用第 2 点到第 6 点之间的纸带来验证,必须直接测量 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计算出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强化作业23-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新人教版
课时强化作业二十三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 (2016届安徽皖南八校联考)如图1所示,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 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已准备的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 此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 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B. 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C. 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D. 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2)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图2所示.图中O 点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点A、B、C、…作为计数点,测出其中E、F、G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已知重锤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为了验证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计算出从O点到F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ΔEk=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3)(多选)实验结果往往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关于这个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B.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C. 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该误差D. 可以通过减小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来减小该误差(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重锤增加的动能略小于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于是深入研究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他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并计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v,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v2h图线,如图3所示.图象是一条直线,此直线斜率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m/s2,由图线求得重锤下落时受到阻力与重锤所受重力的百分比为=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 (1)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才可以正常工作;实验中重锤下降的高度可以通过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点与点间的距离得到;瞬时速度可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通过纸带上两点的距离, 求出平均速度, 进而得到瞬时速度;纸带上相邻两计时点的时间间隔已知, 所以不需要秒表, 重锤的质量可以不测, D选项正确.(2)从O点到F点的过程中, 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mgh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 F点的瞬时速度: vF= , 动能的增加量ΔEk= .(3)实验结果往往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这个误差是由于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存在, 消耗了机械能, 属于是系统误差, 可以通过减小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来减小该误差, B.D 选项正确.(4)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 mv2得, v2=2gh, 可知图线的斜率等于k=2g, 即直线斜率的物理含义是重锤下落加速度的2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重锤下落过程中, mg-f=ma, 解得f=mg-ma=m , = , 根据图象可知, 斜率k=19.2, 则=2.0%.答案: (1)D (2)mgh2 (3)BD (4)重锤下落加速度的2倍 2.02.(2016届浙江省余姚中学月考)某活动小组利用图甲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钢球自由下落过程中,先后通过光电门A、B,计时装置测出钢球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tA、tB.用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测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h,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球的直径, 读数如图乙所示, 钢球直径为D=________cm.(2)要验证机械能守恒, 只要比较________.A. D2 与gh是否相等B. D2 与2gh是否相等C. D2 与gh是否相等D. D2 与2gh是否相等(3)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或“<”)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由此产生的误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增加实验次数减小.解析: (1)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 不需估读, 故钢球直径为D=0.9 cm+0.05×10 mm=0.950 cm.(2)利用小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 由此可以求出小铁球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v= , 由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得, mgh= mD2 , 即比较D2 与2gh是否相等, D选项正确.(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所以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小于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由此产生的误差不能通过增加实验次数减小.答案: (1)0.950 (2)D (3)<不能3.(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质检)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钩码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钩码质量均为M,在A的上面套一个比它大一点的环形金属块C,在距地面为h1处有一宽度略比A大一点的狭缝,钩码A能通过狭缝,环形金属块C不能通过.开始时A距离狭缝的高度为h2,放手后,A、B、C从静止开始运动.(1)利用计时仪器测得钩码A通过狭缝后到落地用时t1, 则钩码A通过狭缝的速度为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2)若通过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还需测出环形金属块C的质量m,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则需满足的等式为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3)为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有同学提出如下方案:实验时调节h1=h2=h, 测出钩码A从释放到落地的总时间t, 来计算钩码A通过狭缝的速度, 你认为可行吗?若可行, 写出钩码A通过狭缝时的速度表达式;若不可行, 请简要说明理由.解析: (1)钩码A、B的质量相等, 故通过狭缝后, 环形金属块C不能通过, 钩码A、B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公式得, v= .(2)钩码A.B和金属块C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mgh2= (2M +m) 2.(3)系统在运动过程中, 前一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后一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通过狭缝时的速度为v, 则h= t1;h=vt2;t1+t2=t, 联立解得, t2= , 下落速度v== .此方法可行.答案: (1) (2)mgh2= (2M+m) 2 (3)可行v=4.(2016届衡水中学第三次调研)通过理论分析可得出弹簧的弹性势能公式Ep= kl2(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l为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为验证这一结论, A、B两位同学设计了以下的实验:①两位同学首先都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将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挂起, 在弹簧的另一端挂上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小铁球, 稳定后测得弹簧伸长d.②A同学完成步骤①后, 接着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将这根弹簧竖直地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并把小铁球放在弹簧上, 然后竖直地套上一根带有插销孔的长透明塑料管, 利用插销压缩弹簧. 拔掉插销时, 弹簧对小球做功, 使小球弹起, 测得弹簧的压缩量l和小铁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③B同学完成步骤①后, 接着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 将这根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 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 另一端被小铁球压缩, 测得压缩量为l, 释放弹簧后, 小铁球从高为h的桌面上水平抛出, 抛出的水平距离为x.(1)A.B两位同学进行图甲所示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确定什么物理量? ________.请用m、d、g表示所求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2)如果 Ep= kx2成立, A同学测出的物理量x与d、H的关系式是: x=________.B同学测出的物理量x与d、h、l的关系式是: x=________.解析:(1)A、B两位同学进行图甲所示的实验都进行了形变量的测量, 目的是为了确定弹簧的劲度系数. 根据胡克定律得, k== .(2)A同学运用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来测量形变量, B同学运用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并借助于做平抛运动来算出初速度, 从而即可求解水平距离x.对于A同学, kx2=mgH, k= , 联立解得, x= .对于B同学, 初速度v0==l , 得 k 2= m 2, 解得x=l .答案: (1)确定弹簧的劲度系数k k=(2) l5.(2016届衡水中学第三次调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当气垫导轨正常工作时导轨两侧喷出的气体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方, 滑块运动时与导轨间的阻力可忽略不计.在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处安装两个光电传感器A、B, 滑块P上固定一遮光条, 若光线被遮光条遮挡, 光电传感器会输出高电压, 两光电传感器采集数据后与计算机相连.滑块在细线的牵引下向左加速运动, 遮光条经过光电传感器A、B时, 通过计算机可以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1)当采用图甲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 滑块P机械能守恒B. 钩码Q机械能守恒C. 滑块P和钩码Q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以上三种说法都正确(2)实验前, 接通电源, 将滑块(不挂钩码)置于气垫导轨上, 轻推滑块, 当图乙中的Δt1________Δt2(选填“>”“=”或“<”)时, 说明气垫导轨已经水平.(3)滑块P用细线跨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钩码Q相连, 将滑块P由图甲所示位置释放, 通过计算机得到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若Δt1.Δt2.遮光条宽度d、AB间距L、滑块质量M、钩码质量m 已知, 若上述物理量间满足关系式________, 则表明在上述过程中, 滑块和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4)若遮光条宽度d=8.400 mm, A.B间的距离L=160.00 cm, Δt1=8.40×10-3 s, Δt2=4.20×10-3 s, 滑块质量M=180 g, 钩码Q质量m=20 g, 则滑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__J, 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________J. (g=9.80 m/s2,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 (1)滑块P和钩码Q运动过程中, 细线拉力做功, 各自的机械能不守恒, 但是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故该实验装置验证滑块P和钩码Q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 C选项正确.(2)如果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相等, 即Δt1=Δt2, 说明遮光条做匀速运动, 即说明气垫导轨已经水平.(3)要验证滑块和砝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 应该求出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是实验中常用的方法. 由于光电门的宽度很小, 可以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 vB= , vA= , 系统动能的增加量为ΔEk= (M+m) 2- (M+m) 2.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ΔEp=mgL, 只要mgL= (M+m) 2- (M+m) 2, 即验证机械能守恒.(4)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ΔEp=mgL=0.02×9.8×1.60 J=0.314 J. 系统动能的增加量ΔEk= (M +m) 2- (M+m) 2= (0.18+0.02) 2- 2 J=0.300 J.答案: (1)C (2)=(3)mgL= (M+m) 2- (M+m) 2 (4)0.314 0.3006.(2016届牡丹江市第一中学月考)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 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 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 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 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 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 g、m2=150 g, 则(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__m/s.(2)在打下第“0”到打下第“5”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________J, 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p =________J. (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 m/s2)(3)若某同学作出 v2h图象如图所示, 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解析: (1)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可以求出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大小, v5== m/s=2.4 m/s.(2)根据物体的初、末动能大小可以求出动能的增加量, ΔEk= (m1+m2)v -0=×(0.05+0.15)×2.42 J=0.58 J.根据物体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之间的关系可以求出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ΔEp=W=(m2-m1)gh=(0.15-0.05)×10×(0.384+0.216) J=0.60 J.(3)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 m2gh-m1gh= (m1+m2)v2, 解得, = gh= , 即 v2h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的一半, 由图可知, 斜率k=4.85, 故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为g=2k=9.7 m/s2.答案: (1)2.4(2)0.580.60(3)9.7。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结论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结论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定律,它表明了在一个孤立系统中,机械能的总量是不变的。
为了验证这一定律,我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
首先,我们选取了一个小球和一个弹簧,将小球放在弹簧上方,然后让小球自由落下并落在弹簧上。
在此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了弹簧的弹性势能,最终小球被弹簧弹起,并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我们测量了小球在下落时的速度和上升时的速度,并计算出小球下落时的重力势能和上升时的弹性势能。
通过比较两次实验中机械能的总量,我们发现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此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机械能是一个系统内所有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机械能守恒定律始终成立,这意味着在任何一个时刻,系统中的机械能总量都保持不变。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这个实验中得到指导意义。
首先,当我们设计物理实验时,必须要准确地测量每一个物理量,以确定实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其次,我们在实验中需要保证系统的孤立性,以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最后,在实验设计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作用,以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通过这个实验,我们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正确性,并得到了关于物理实验设计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指导意义。
这一定律的应用范围较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设计物理系统。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实验6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含解析)
实验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二、实验原理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相转化,但总的机械能守恒。
若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高度为h 时的速度为v,恒有mgh=错误!m v2。
故只需借助打点计时器,通过纸带测出重物某时刻的下落高度h和该时刻的瞬时速度v,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测定第n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是:测出第n点相邻的前、后两段相等时间间隔T内下落的高度x n-1和x n+1(或用h n-1和h n+1),然后由公式v n=错误!或由v n=错误!可得v n(如图所示)。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与低压交流电源(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重物(带纸带夹子)、纸带数条、复写纸片、导线、毫米刻度尺。
四、实验步骤1.安装器材: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线将打点计时器与低压电源相连,此时电源开关应为断开状态。
2.打纸带:把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物停靠在打点计时器下方附近,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换上新的纸带重打几条(3~5条)纸带。
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说明(1)若选第1点O到下落到某一点的过程,即用mgh=错误!m v2来验证,应选点迹清晰,且1、2两点间距离小于或接近2 mm的纸带,若1、2两点间的距离大于2 mm,这是由于打点计时器打第1个点时重物的初速度不为零造成的(如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等错误操作会造成此种结果)。
这样第1个点就不是运动的起始点了,这样的纸带不能选。
(2)用错误!m v错误!-错误!m v错误!=mgΔh验证时,由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处理纸带时选择适当的点为基准点,这样纸带上打出的第1、2两点间的距离是否为2 mm就无关紧要了,所以只要后面的点迹清晰就可以选用。
第6讲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五、数据处理 1.求瞬时速度
由公式 vn=hn+12-Thn-1可以计算出重物下落 h1、h2、h3、…的高度时对应的 瞬时速度 v1、v2、v3、…。 2.验证守恒 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 n 点计算,代入 ghn 和12v2n,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 的范围内,ghn=12v2n,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二:任取两点 A、B,测出 A、B 两点距离 hAB,算出 ghAB 和12vB2 -12v2A 的值,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ghAB=12v2B-12v2A,则验证了机械能 守恒定律。
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3)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
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 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 O 的距离分别为 hA、
hB、h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 T。设重物的质
左端固定,右端在 O 点;在 O 点右侧的 B、C 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 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先用米尺测得 B、C 两点间距离 s, 再用带有遮光条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位置 A,由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 光条从 B 到 C 所用的时间为 t,用米尺测量 A、O 之间的距离 x。
(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 v=________。
(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弹簧原长
B.当地重力加速度
3.第 2 题也可以利用计算法验证机械能守恒。计算法需要知道当地的重力 加速度,通过计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动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验证机械 能守恒。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巩固练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可以提供输出电压为6 V的交变电流和直流电,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拖着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测量并分析,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他进行了下面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其增加的动能.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____,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2)这位同学进行正确测量后挑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其中O点为起始点,A、B、C、D、E、F为六个计数点.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可得出打B点时重锤的速度约为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3)他根据纸带上的数据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并以v2为纵轴、h为横轴画出2图像,应是下列图中的______.A B C D【答案】(1)C B(2)1.84(3)C【解析】(1)应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上,故B错误,操作不当;因为是比mv2的大小关系,故m可先约去再比较,不需要用天平,故C没有必要.较mgh、12(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由此可以求出B点的速度大小v B=x ACt AC =0.216 8-0.143 12×0.02m/s≈1.84 m/s.(3)他继续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并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图像,根据12v2=gh,所以应是C图.2.(2023年佛山一中模拟)甲、乙都是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1)较好的装置是________(填“甲”或“乙”).(2)某同学用关系式mgh=12mv2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他采用较好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图丙所示的一条完整纸带,将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标为A点,第二个点标为B点,后面依次类推,分别标为C、D、E、F、G、H、I,则在D点时重物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若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9.80 m/s2,比较重物在A、D间的势能变化ΔE p和动能变化ΔE k 的大小关系为ΔE k______ΔE p(填“>”“=”或“<”),分析造成的原因是_【答案】(1)甲(2)0.90(在0.90~0.92范围)(3)>实验时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即A点的速度不等于零)【解析】(1)甲好一些.因为用夹子固定纸带,可以避免由于手的抖动会造成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迹被拖长或位置不能确定;另一方面,用夹子固定纸带,便于将纸带调整为竖直方向,以避免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2)D点的瞬时速度等于CE段的平均速度,则v D=x CE2T=0.90 m/s.(3)从起点A到打下计数点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ΔE p=mgh=m×9.8×0.0350 J≈0.34mJ.动能的增加量ΔE k=12mv D2=0.41m J,可见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小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实验时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即A点的速度不等于零).综合提升练3.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利用频闪仪(频率为每秒20次)给自由落体的小球拍摄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图上所标数据为小球到达各位置时下落的高度),则:(1)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2)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因此做能量守恒实验具有更好的条件.假设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上述计算值,小球的质量为m ,则小球从O 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到E 处增加的动能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距离用OA 、AB 、BC 等字母表示,频闪时间间隔为T ).从O 点开始下落到E 点的过程中减少的势能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用g 月表示),由照片上的数据可以计算并判断出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答案】(1)1.6 (2)ΔE k =18m DF 2T 2 ΔE p =mg 月OE 守恒4.(2023年广州一中模拟)某同学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甲所示,把带孔的重金属球套在“L ”形轻杆的直角弯头上,把球拉到一定高度后,由静止释放,在重力作用下,重球和轻杆一起绕转轴O 自由下摆.(1)如图乙所示,在轻杆转动轴的正下方装有一个横挡杆,把重球拉高当球的重心到达A 点时由静止释放,当“L ”形轻杆运动到竖直位置时,被横挡杆挡住,重球便离开“L ”形轻杆沿水平方向抛出.用游标卡尺测量重球的直径如图丙所示,则重球的直径d =______mm.(2)该同学测得的物理量有A 点距离地面的高度H ,球的重心最低点B 距离地面的高度h ,重球落地点到B 点的水平距离x ,重力加速度为g .设重球在B 点的速度为v ,由于重球不能看作质点,根据平抛运动规律,v 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用h 、g 、d 、x 表示).若满足关系式x =________(用H 、h 、d 表示)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答案】14.15 √g 2h -dx =√2(H -h )(2h -d ) 【解析】(1)由题图丙可知,主尺刻度为14 mm ,游标尺第3格与主尺刻线对齐,且该游标卡尺为20分度,精度为0.05 mm ,游标卡尺不估读,所以其读数为14.15 mm .(2)重球在落到水平地面后,重球的尺寸不能忽略,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竖直方向有h -d 2=12gt 2,水平方向有x =vt ,联立解得v =x √g2h -d .若想验证机械能守恒,需满足关系式mgH -mghmv2,将v代入整理得x=√2(H-h)(2h-d).=12。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v1.0 可编辑可修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当物体自由下落时,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相转化,机械能守恒。
若某一时刻物体下落的瞬时速度为v ,下落高度为h ,则应有:21mg m 2h v =。
借助打点计时器,测出重物某时刻的下落高度h 和该时刻的瞬时速度v ,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测定第n 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是: T 2h -h 1-n 1n n ∆=+v[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带铁夹的重锤、纸带、米尺。
[实验步骤]1.按如图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用导线把打点计时器与学生电源连接好。
2.把纸带的一端在重锤上用夹子固定好,另一端穿过计时器限位孔,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锤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3.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
4.重复几次,得到3~5条打好点的纸带。
5.在打好点的纸带中挑选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 ,且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在起始点标上0,以后各依次标上1,2,3……,用刻度尺测出对应下落高度h 1、h 2、h 3……。
6.应用公式T2h -h 1-n 1n n ∆=+v 计算各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 1、v 2、v 3……。
7.计算各点对应的势能减少量mgh n 和动能的增加量 mv n 2/2,进行比较。
[注意事项] 图1图21、打点计时器的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2、实验时,需保持提纸带的手不动,待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工作正常后再松开纸带让重锤下落,以保证第一个点是一个清晰的点.3、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选第一、二点间接运2 mm的纸带.4、打点计时器必须接50 Hz交流低压电源.5、测量下落高度时,必须从起始点算起,不能搞错,为了减小测量h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远一些,纸带也不易过长,有效长度可在60 cm—80 cm之内.6、实际上重物和纸带下落过中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动能的增加量要小于势能的减少量。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5、在架设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实验步骤
思考题:
1、该实验中选取被打点纸带应注意两点:一是
第一点O为计时起点,O点的速度应为零。
怎样判别呢? x1-2 = 2mm
2、如何测量瞬时速度
v中时
=
v
=
x 2T
3、是否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1
mv2 = mgh
2
2
v2
v2
2
2
h
h
h
h
0A
0B
0C
0D
例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 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 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
进行测量,则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①__②__或__①__③__,。
①物块的质量m1、m2;
高度hn /m 速度vn /m/s ?
势能EP /J 动能EK /J
h
2
3
4
可不可以 5 用图象处
理数据?
8
7
6
5
4
9
6
10
【课堂合作探究】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测得当地的
重力加速度g=9.8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 1.00kg,实验中得到一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
计时器记录下滑块上的遮光板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的
EK7+mgh=EK13
7、推导出本教材在验证机械能守 恒定律实验中的具体表达式。
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作为起始 V 点,适当大距离后选一个点作终点
高考物理经典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操作
高考物理经典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操作
高考物理经典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操作
动力学中的基本定律,即任何物体系统如无外力做功,系统内又只有保守力(见势能)做功时,则系统的机械能(动能与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以下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操作,请考生仔细掌握。
一. 教学内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问题归纳
二. 学习目标:
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误差分析。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物理实验:深刻理解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涉及的习题类型及相关解法。
三. 考点地位: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阶段实验问题的重点内容,从近几年高考试题实验题出题的特点来看,表现为一电学实验和一个非电学实验的组合,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是我们备考非电学实验的重点内容。
四. 知识体系:
1、实验目的: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实验原理
通过实验,分别求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相应过程动能的增加量。
若二者相等,说明机械能守恒,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注意事项
1.应尽可能控制实验,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这就要求尽量减小各种阻力的影 响,采取的措施有:
(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必须使两个限位孔的中线严格竖直,以减小摩擦阻力。
(2)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增大 密度可以减小体积,使空气阻力减小。
2.实验中,提纸带的手要保持不动,且保证纸带竖直。接通电源后,等打点计时 器工作稳定再松开纸带。
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夹、打点计时器、重物带纸带夹子、纸带、复写纸、导线、毫 米刻度尺、低压交流电源。
实验步骤
1.安装置:按如图 8.5-2 所示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 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
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 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 时器的地方。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 由下落。更换纸带重复做 3~5 次实验。
(2)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打下的一条纸带如图 8.5-5 所示,0 点为起始点,测得 3 点、6 点、9 点与第一点 0 间的距离分别为 hA=1.75 cm,hB=7.00 cm,hC=15.70 cm,交流电的周期是 0.02 s,当地的 重力加速度 g=9.8 m/s2,设重物的质量是 m=1.00 kg,则从 0 点到 6 点,重 物的动能增量 ΔEk=_____J,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 ΔEp=_____J。(均保留两 位有效数字)
×0.5×(2.91)2 J≈2.12 J,动能增加量 ΔEk=EkD-0=2.12 J。因为存在阻力作 用,所以减小的重力势能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3)根据表达式 mgh=12mv2,则有 v2=2gh;当 v2-h′图像的斜率为重力 加速度的 2 倍时,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而图像的斜率 k=10.306.-255.48=19.52; 因此能粗略验证自由下落的物体机械能守恒。
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结束
(3)实验结果显示 ΔEp>ΔEk,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主
摩擦阻力造成的机械能损失 。 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实验误差分析 因空气阻力、纸带与限位孔间的阻力、滑轮轴间阻力做负功, 使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结束
(3)从打 O 点到打 B 点的过程中,重物下落 hB,重力势能减少, 则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 ΔEp=-mghB。动能增加,则动能的
1 1 1 hC-hA2 hC-hA2 2 变化量 ΔEk=2mvB -0=2m -0=2m 2T 。 2T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结束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 D.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F. 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物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 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或者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________。(将其选 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处)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结束
(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________。 A.弹簧原长 B.当地重力加速度 C.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 (3)增大 A、O 之间的距离 x,计时器显示时间 t 将___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结束
解析:(1)滑块离开弹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滑块的速 s 率 v= t 。 1 2 (2)根据功能关系, 弹簧的弹性势能 Ep=2mv , 所以要求 弹性势能,还需要测得滑块的质量,故选项 C 正确。 (3)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滑块离开弹簧时 的速度越大,滑块从 B 运动到 C 的时间越短,故 x 增大 时,计时器显示时间 t 将变小,故选项 B 正确。 s 答案:(1)v= t (2)C (3)B
高中物理知识点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的认识】二、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实验目的:验证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巩固由纸带求瞬时速度的方法,体验误差分析.2.实验原理:自由下落的物体只有重力做功,若减小的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即:﹣△E p=△E k,则物体机械能守恒.3.实验的方法:让连着纸带的重物由静止自由下落,重物下落的高度h,和下落高度h时重物的速度v,可根据纸带得出.看gh=12v2是否成立?4.实验器材:铁架台,重锤,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电键,刻度尺,复写纸,纸带,导线.5.实验步骤:(1)按装置图安装好器材,注意打点计时器板面竖直,保证两个限位孔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并用导线将计时器接到低压交流电源上.(2)将长约1米的纸带一端用小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后,另一端(上端)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并靠近计时器的下方.(3)接通电源,让重物带动纸带自由下落,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4)换几次纸带,重复上述(2)、(3)步骤.(5)在所得到的纸带中,选取点迹清晰、且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 的3条纸带进行测量.先记下第一点作为O 点,再在纸带上点迹清晰部分依次连续地选取三个计数点,且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相等,设为T ,如图所示的D 、E 、F 三点,用刻度尺测出距O 点到E 点的距离设为h i ,以及D 、F 间的距离s .(6)用公式v i =s t ,计算出E 点对应速度.(7)看势能减少量mgh i 是否等于动能增加量12mv i 2. 6.实验结论:重物自由下落时机械能守恒.7.实验中应注意事项(1)因为不需要知道物体在某点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必测量物体的质量m ,而只需验证12v n 2=gh n 就行了.(2)打点计时器要竖直架稳,使板面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其两限位孔中心要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尽量减少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阻力作用.(3)实验时,必须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才能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4)测量下落高度时,都必须从起始点算起,不能弄错.为了减小测量h 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5)由于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纸带与限位孔、振针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作用,因此减小的重力势能值△E p 要大于增加的动能值△E k .【命题方向】题型二: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考查如图1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小圆柱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住,轻绳另一端固定.将轻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附近放置一组光电门,测出小圆柱运动到最低点的挡光时间△t ,再用游标卡尺测出小圆柱的直径d ,如图2,重力加速度为g .则(1)小圆柱的直径d = 1.02 cm :(2)测出悬点到圆柱重心的距离为l ,若等式gl = d 22△t 2 成立,说明小圆柱下摆过程机械能守恒.分析: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解:解答:(1)游标卡尺读数为d =10mm+2×0.1mm =10.2mm =1.02cm(2)小圆柱运动到最低点时,v =d △t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应有mgl =12mv 2,解得gl =12v 2=d 22△t 2故答案为(1)1.02 (2)d 22△t 2点评: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其次要明确实验原理,根据物理规律列出相应方程,然后求解讨论即可.【解题方法点拨】对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考查,主要在数据的计算处理和误差分析两方面.1.数据处理和守恒的验证有以下三种方法: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 点计算,代入gh n 和12v n 2,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gh n =12v n 2,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法二:任取两点计算(1)任取两点A 、B 测出h AB ,算出gh AB .(2)算出12v B 2−12v A 2的值. (3)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gh AB =12v B 2−12v A 2,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法三:图象法.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 ,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v 2,然后以12v 2为纵轴,以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12v 2﹣h 图线.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象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 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2.误差分析(1)实际上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要克服阻力(主要是打点计时器的阻力)做功,故动能的增加量必定稍小于势能的减少量,这是属于系统误差,减少空气阻力影响产生的方法是:使纸带下挂的重物重力大些,且体积要小.(2)打点计时器产生的误差①由于交流电周期的变化,引起打点时间间隔变化而产生误差.②计数点选择不好、振动片振动不均匀、纸带放置方法不正确引起摩擦,造成实验误差.③打点时的阻力对纸带的运动性质有影响,这也属于系统误差.(3)由于测长度带来的误差属偶然误差,减少办法一是测距离时都应从O点量起,二是多测几次取平均值.3.实验改进物体下落过程中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可以用光电计时器测出来,利用这种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能消除纸带与限位孔的摩擦阻力带来的系统误差.。
高中物理 用DIS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方法
用DIS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方法一、用斜轨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目的用斜轨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位于倾斜轨道上的小车,忽略轨道的摩擦力,因只有重力对其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
取低处光电门传感器(接数据采集器第二通道)为零势点,设两光电门之间的高差为h ,则:在两光电门传感器处小车的机械能分别为:mgh mv E +=21121,22221mv E =若1L 为两光电门问的距离,2L 为轨道两支脚之间的距离,S 为轨道一个支脚调高高度:'S 为本支脚平衡摩擦后高度,则公式中2'1/)(*L S S L h -= 本实验中,“I ” 型挡光片的宽度为0.02m ,小车的质量为0.2345kg ,L1=0.50m ,L2=1.OOm ,S=0.037m ,S'=0.013m ,所以h=0.012m 。
两光电门传感器处机械能损耗的计算公式为:]2/)/[)(2121E E E E n +-=◆实验器材朗威DISLab 、计算机、DISLab 力学轨道及附件、天平等。
◆实验装置图见图22.1。
◆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l 、将力学轨道调节水平,把一侧调高3.7cm ,按0.5米间距安装两光电门;2、将两光电门接入数据采集器第一、二通道;3、打开“计算表格”,点击“自动记录”中的“开始”,让小车自由向下滑动5~6次,点击停止;4、点击“公式”,输入变量和计算公式,得到计算结果;5、由结果可见:六次实验中机械能损失仅在1.90%~2.90%之间;6、进一步改进实验手法,精细调节力学轨道垫高的角度,平衡摩擦力,可大幅度提高实验精度,得到图22-3所示的计算结果,机械能的损失已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7、由此可得出结论: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二、用气垫导轨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器材朗威DISLab、计算机、气垫导轨、天平等。
◆实验目的用气垫导轨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描述了一个系统的机械能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本文将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实验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表示为:系统的机械能E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保持不变,即E = K + U = 常数,其中K为系统的动能,U为系统的势能。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释放一个物体,观察其下落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1. 一台平滑的倾斜面2. 一个小球3. 一组高精度的计时器4. 一块量角器5. 一把尺子6. 实验记录表格三、实验步骤1. 将倾斜面调整到一个适当的角度,并固定好。
2. 测量小球的质量m,并将其放置于倾斜面的起始位置。
3. 使用计时器计时,释放小球让其自由下滑,并记录下滑所经过的时间t。
4. 使用尺子测量小球下滑的距离h,并记录该数据。
5. 根据实验记录表格中的公式计算小球的动能K和势能U,并计算总机械能E。
6. 重复以上实验步骤3-5,进行多次观测。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所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我们将记录下滑距离h和下滑时间t,并根据公式计算小球的动能K和势能U。
通过计算得到的总机械能E是否保持恒定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有效性。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展示在这一部分。
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图形。
从图形中观察到的规律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六、实验误差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存在外界因素的干扰,实验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这些误差可能来自于计时的误差、物体质量的测量误差以及实验设备的误差等。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实验次数、选用更精确的计时器等方式来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的应用与意义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解释和分析物体运动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021届高考物理必考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
2021届高考物理必考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实验原理(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相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若物体某时刻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动能的增加量为mv2,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若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2)计算点n速度的方法:测出点n与相邻前后点间的距离x n和x n+1,如图所示,由公式v n=或v n=算出。
2.实验器材铁架台(含铁夹),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复写纸,导线,毫米刻度尺,重物(带纸带夹)。
3.实验步骤(1)安装置: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
(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验。
(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说明①用m=mgh n验证时,应选点迹清晰,且1、2两点间距离小于或接近2 mm的纸带。
若1、2两点间的距离大于2 mm,这是由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造成的,这样,第1个点就不是运动的起始点了,这样的纸带不能选。
②用m-m=mgΔh验证时,由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处理纸带时,选择适当的点为基准点,这样纸带上打出的第1、2两点间的距离是否为2 mm就无关紧要了,只要后面的点迹清晰就可选用。
4.数据分析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点计算。
代入gh n和,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情况下,gh n=,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二:任取两点计算。
(1)任取两点A、B,测出h AB,算出gh AB;(2)算出-的值;(3)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情况下,若gh AB=-,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三:图象法。
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并计算各点速度的二次方v2,然后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v2-h图线,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象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报告数据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报告数据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外力做功和无能量损失的情况下,一个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E1=E2,其中E1是物体在初始状态下的机械能,E2是物体在最终状态下的机械能。
实验材料和装置:1.一根光滑的斜面2.一个小车3.一个万能计时器4.一组标尺5.一组测量重量的天平实验步骤:1.将斜面倾斜固定在实验台上,并调整斜面的角度,使其形成一个合适的斜度。
2.在斜面上放置一个小车,并确保小车能够顺利地滑下斜面。
3.使用万能计时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t。
4.使用标尺测量小车滑下斜面的高度h。
5.使用天平测量小车的质量m。
实验数据记录:斜面的角度:30°时间t:3.5秒高度h:1.2米质量m:0.5千克实验结果计算:首先计算小车滑下斜面的平均速度v,公式为:v=h/t v=1.2/3.5≈0.343m/s然后计算小车的动能E1,公式为:E1=0.5*m*v^2E1=0.5*0.5*(0.343)^2≈0.058J接下来计算小车在底端的势能E2,公式为:E2=m*g*h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E2=0.5*9.8*1.2≈5.88J最后比较E1和E2的值:E1≈0.058JE2≈5.88J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可得出结论:小车在滑下斜面的过程中,动能E1和势能E2的数值不相等,因此机械能守恒定律不成立。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中存在能量损失,例如摩擦力的作用导致机械能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高中物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作者:————————————————————————————————日期:图1 图2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二、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从O 点自由下落,以地面作为零重力势能面,如果忽略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A 和B 的机械能守恒即12m v 2A +mgh A =12m v 2B +mgh B上式亦可写成12m v 2B -12m v 2A =mgh A -mgh B .等式说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为了方便,可以直接从开始下落的O 点至任意一点(如图1中A 点)来进行研究,这时应有:12m v 2A =mgh ,即为本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式中h 是物体从O 点下落至A 点的高度,v A 是物体在A 点的瞬时速度.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带有铁夹的铁架台,纸带,复写纸,带夹子的重物,刻度尺,导线两根.四、实验步骤1.安装置:按图2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验.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说明(1)用12m v 2n =mgh n 验证时,应选点迹清晰,且1、2两点间距离略小于或接近2 mm的纸带.(2)用12m v 2B -12m v 2A =mg Δh 验证时,由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处理纸带时,选择适当的点为基准点,只要后面的点迹清晰就可选用.五、数据处理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 点计算代入mgh n 和12m v 2n ,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mgh n 和12m v 2n 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法二:任取两点计算(1)任取两点A 、B 测出h AB ,算出mgh AB .(2)算出12m v 2B -12m v 2A 的值.(3)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若mgh AB =12m v 2B -12m v 2A ,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法三:图象法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 ,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v 2,然后以12v 2为纵轴,以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作出12v 2-h 图线.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线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 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六、误差分析1.本实验中因重物和纸带在下落过程中要克服各种阻力(如空气阻力、打点计时器阻力)做功,故动能的增加量ΔE k 稍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即ΔE k <ΔE p ,这属于系统误差.改进的办法是调整器材的安装,尽可能地减小阻力.2.本实验的另一个误差来源于长度的测量,属偶然误差.减小误差的办法是测下落距离时都从0点量起,一次将各打点对应的下落高度测量完,或者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七、注意事项1.打点计时器要稳定的固定在铁架台上,打点计时器平面与纸带限位孔调整在竖直方向,以减小摩擦阻力.2.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3.实验中,需保持提纸带的手不动,且保证纸带竖直,待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松开纸带.4.测下落高度时,要从第一个打点测起,并且各点对应的下落高度要一次测量完.5.速度不能用v n =gt n 或v n =2gh n 计算,因为只要认为加速度为g ,机械能当然守恒,即相当于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况且用v n =gt n 计算出的速度比实际值大,会得出机械能增加的结论,而因为摩擦阻力的影响,机械能应该减小,所以速度应从纸带上直接测量计算.同样的道理,重物下落的高度h ,也只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而不能用h n =12gt 2n 或h n =v 2n 2g 计算得到.记忆口诀自由落体验守恒,阻力减小机械能.仪器固定竖直向,先开电源物后放.开头两点两毫米,从头验证式容易.不管开头看清晰,任取两点就可以.图象验证也很好,关键记住两坐标.例1某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提出了如图3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乙方案为用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进行实验.图3(1)组内同学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大家认为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案,你认为该小组选择的方案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该小组采用图甲的装置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4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请根据纸带计算出B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4(3)该小组内同学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v2-h图线如图5所示,请根据图线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5例2为了测定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利用现有的器材: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秒表、砂桶与砂.如图6所示,有人设计了下面三种实验方案:(1)设法使木板静止,增减右面砂桶内的砂,使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并测出木块、砂与砂桶的重力;(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保持其静止、水平,然后用力F拉木板向左运动,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称出木块的重力;(3)把木板倾斜一定角度且固定,让木块从木板顶端由静止释放,使木块加速滑到底端,并测出下滑时间及相应各长度.图61.如果这三个实验的操作正确无误,测动摩擦因数最准确而且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2.试从实验原理上对每个方案作出简要分析和评价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法提炼设计性实验题目的解决步骤(1)找原型:把教材中的实验原型或者相关的物理理论知识在头脑中完整、准确地重现出来;(2)找差别:将实验中所给器材与实验原型中器材进行对比,看一下少了什么器材或什么器材的量程不满足要求,再看一个“多”给了什么器材,注意“多给”的器材往往就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3)定原理:实验设计的关键在于实验原理的设计,它是进行实验的依据和起点,它决定了应选用(或还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应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编排实验步骤,而实验原理的设计又往往依赖于所提供的实验器材(条件)和实验要求,它们相辅相成,互为条件;(4)定方案:根据与原型实验对比的结果和确定的实验原理与器材,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来确定实验方案与步骤.跟踪训练用如图7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8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已知m1=50 g、m2=150 g,则(g取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8(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直流电源上C.先释放m2,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E.根据测量的结果,分别计算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填选项对应的字母).(2)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m/s;(3)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 k=________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 p______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4)若某同学作出12v2-h图象如图9所示,写出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并计算出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图91.下列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实验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物质量的称量不准会造成较大误差B.重物质量选用得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C.重物质量选用得小此,有利于减小误差D.若纸带下落较打点早,会造成较大误差2.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纸带越短越好,因为纸带越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越少,误差就越小B.实验时需称出重物的质量C.纸带上第1、2两点间距若不接近2 mm,则无论怎样处理实验数据,实验误差都一定较大D.处理打点的纸带时,可以直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迹,而不必采用“计数点”的方法3.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得到如图10所示的纸带.其中O点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三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图11图10已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 ,重物质量为m ,当地重力加速度g =9.80m/s 2.(1)图中的数据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_____.(2)该同学用重物在OB 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先计算出该段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接着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O 数起,数到图中B 点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9个点,他用v B =gt 计算和B 点对应的重物的瞬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这样他发现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动能的增加量,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某同学所选的纸带中,设打O 点时释放物体,打点计时器打A 点时物体速度大小为v ,该同学在实验报告中称:测得v =2.36 m/s ,h =27.73 cm ,据此可得:12v 2=2.785 m 2/s 2,gh =2.718 m 2/s 2. 在误差范围内两者相等,即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证.老师批阅:“数据非实验所得!”其理由是:4.如图11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 .米尺B .秒表C .0~12 V 的直流电源D.0~12 V的交流电源(2)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材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__.(3)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写出两个原因)(4)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数值.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连续的五个点A、B、C、D、E,测出各点之间的距离如图12所示.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__________.(用x1、x2、x3、x4及f表示)图12答案例1(1)见解析(2)1.37(3)9.75解析(1)甲采用图乙实验时,由于小车与斜面间存在摩擦力的作用,且不能忽略,所以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故图乙不能用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例2 1.(2) 2.木块匀速不易调节和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直接从弹簧测力计读出,与木板运动性质无关时间、长度的测量都会产生误差,且测量过程和步骤较多1.安全:在三个方案中都不存在安全问题;2.可行: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器材,方案(1)中保证木板静止,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砂桶与砂的重力都能做到,可是要想保证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就比较困难了.方案(1):不具有可操作性,所以排除方案(1).方案(2):弹簧测力计静止,木块也静止,拉动木板运动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的滑动摩擦力作用而平衡,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F f的大小,而且在拉动木板的过程中,不用担心木板是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只要使木板运动,保证木板与木块之间是滑动摩擦力就可以了.然后测量出木块的重力G,则动摩擦因数μ=F f/G,即方案(2)具有可操作性.方案(3):对沿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木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mg sin θ-μmg cos θ=ma.再用秒表测出下滑的时间t,用刻度尺测出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则x=12at2.最后用刻度尺测出夹角θ的对边和邻边的长度,求出sin θ和cos θ的大小,把以上各式联立,就可以求出μ的大小.比较方案(2)、方案(3)可知方案(3)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多,测量不方便,造成的误差较大,所以应选择方案(2).(1)BC(2)2.4(3)0.580.60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4)g=m1+m2 2h(m2-m1)v29.71.BD 2.D3.(1)15.9 cm(2)1.22 m 1.23 m小于测得的高度比自由落体运动对应下落的实际高度小(3)见解析解析(3)由于阻力的存在,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不可能小于其动能的增加量.4.(1)AD(2)B(3)见解析(4)(x3+x4-x1-x2)f24解析(3)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读数有误差;计算势能变化时,选取初末两点距离过近;交流电频率不稳定(写出任意两个即可).。